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实录3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实录3 人教课标版优秀版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课堂实录

师:谁来谈谈你了解的孟子?

生: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人,他有个故事叫做“孟母三迁”,讲的是第一次孟子家住在一个埋葬死人的地方,孟子天天学习哭死人。她母亲看到这样不行,就搬家了,第二次搬到了一个菜市场,但是孟子每天学习怎么卖菜,于是他母亲第三次搬家,搬到了学校旁边。我觉得孟子的成长离不开母亲的帮助和教育。

师:还谈了自己的看法,继续。

生:还有就是孟子的主要观点是王道和仁政,还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师:你把孟子都说完了,我就没得说了。

(生笑)

师:本文的两个主人公是谁?

生齐:梁惠王和孟子。

师:其实孟子和梁惠王是老朋友了,不是第一次见面,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不有一次,梁惠王问孟子说:老头啊,谈点治国之道吧。孟子不急不慢地说:请问大王,用木棍子杀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什么不同呀。孟子又说,那么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又说,也没什么不同呀。孟子就说,现在大王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可是民间有人饿死,野兽吃人尚且百姓要恨之入骨,现在当官的人像野兽一样吃人,他们还会把你们当成父母官吗?孟子就是这样,千方百计抓住一切机会阐述自己:王道,仁政的政治主张。今天,梁惠王又遇到了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我们看看孟子是怎么千方百计抓住机会来把话题引到王道的主张上来的,这是个有趣的探索过程。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课文。

学生齐读

师:困扰梁惠王的是什么问题?

生:他觉得他用心了,他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发现自己国家的百姓却没有更多,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

师:用课文里的一句话说就是——

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师:他认为自己国家的百姓就应该比邻国多,邻国的百姓就应该比自己少。这就奇怪了,凭什么呢?

生:因为他觉得自己用心了.

师:从哪里看出来他用心了?

生:寡人之于国也,用心焉耳矣;还有,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师: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语气词,这里要读出什么语气?

生思考,议论纷纷。

师:要读出梁惠王付出了,尽心了,却得不到回报的什么之情?

生大多:失望

师:失望就很不错,不过老师这里有个词你看看是不是更好——委屈。不过那是你们的智慧,失望已经够了。

(生笑)

师:他是怎样用心的?

生:比如,黄河以北闹荒灾,他就把那里的百姓移到了黄河以东,再把黄河以东的粮食移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闹荒灾也这样。

师:所以梁惠王觉得很委屈是有理由的,因为付出了没有回报。我们经常唱到:“付出总

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生笑)那么梁惠王真的做到最好了吗?

生笑:没有。

师:不管是河内荒灾还是河东荒灾,梁惠王治国的政策还真是很简单,就一个字

生齐:移!

师:是全部移走吗?

生:不是!

师:从何而知?

生:移其粟于河内,说明那里还有人。

师:你们猜想一下移走的是什么人,留下的又是什么人?

生:移走的是达官贵族,留下的是普通百姓。

师: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们同意吗?

生:我觉得移走的是青壮劳力。

师:你们赞同吗?

生表示赞同

师:其实如果移走的仅仅是大官贵族,那毕竟是少数人,恐怕梁惠王也不会把这点放在嘴上沾沾自喜,作为自己的大功劳。

生点头

师:至于是青壮劳力还是随机的一部分,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写在随笔上。

师: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不是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而是犯了错误——

生笑:却还不知道错在哪。

师:孟子是给人指出错误的高手,孟子是用了什么手法回答他的?

生:打比方。

师:这里涉及到一个成语。

生:五十步笑百步。

师:孟子是拿什么来打比方的?

生:战争

师:为什么要拿战争打比方?

生:梁惠王喜欢战争。

师:那句话?

生:王好战。

师:大王喜欢战争我就用战争作比喻,这叫

生:投其所好。

师:这是语言技巧,更能被对方接受和理解,不能光用自己擅长的知识和对方谈薄弱的部分。如果换成是我们班的学生会怎么说?——大王,请允许我用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角度来给您分析。那梁惠王马上晕倒在你面前。(学生是理科物生班)

(生笑)

师:孟子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哪位同学愿意来把这个故事给大家复述一下?

生:有一次战争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就逃跑了,一个人逃跑了五十步,一个人逃跑了一百步,逃跑五十步的人就嘲笑逃跑一百步的人,看不起他。

师:孟子会感谢你的。

(生笑)

师: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这时候的孟子的神态?不急不缓,像在钓鱼一样,等着鱼儿上钩——谁是鱼?

生笑:梁惠王。

师:孟子的最后一句话“则何如?”,是为了引出梁惠王的哪两个字?

生:不可!

师:这样梁惠王就乖乖地掉入了孟子的逻辑陷阱。所以当梁惠王脱口而出“不可”时,孟子就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梁惠王在否定这个逃跑五十步却不知羞耻的士兵的同时其实也否定了

生:自己。

师:我们刚才说了,孟子是千方百计抓住一切机会来阐述自己王道的观点的。那么孟子讲述的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又是怎么来引到王道的呢?

生思考。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听听老师的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哲人做过一个实验,他问两个男人,如果有人愿意出元买你们的爱妻,你们是否愿意?两人都摇头。他又问:如果出万呢?其中一个人点了头,他继续问道:亿呢?结果另一个人也点了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元的基础上,两个男人都是道德的,万时,一个男人走向了不道德,亿时另一个人也下了水。是不是亿的男人比万的男人更道德些?我不敢肯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前者比后者经得起诱惑一些,他的抗诱惑的临界点更高。因此,他可以更多时候保持道德的风范。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说过: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少。我不敢苟同罗素大哲人的观点,因为在如今这个五光十色的人类社会中。权力,金钱,美色,如同一把把利剑高悬于我们头上,自始至终伴随着我们走完人生的路程。面对如此众多的诱惑,我们不可能纯洁到视任何诱惑而不动心的地步,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抗诱惑的临界点,毕竟,亿并不多。

生笑(应该是笑我认为亿不多这句话)

师:有同学笑了,因为你没理解老师的意思。这个亿可不是现实的,绝对观念上的货币,而是相对的,理论上的诱惑的分量。

生沉思

师:不过这个故事我不是要说明那个亿的男人要比万的男人更道德。

生笑

师:我们再回到孟子的故事。孟子究竟是要告诉梁惠王什么样的道理呢?下面大家跟着老师的思维一起走:如果说老师刚才故事中的两个男子是在道德底线上有所不同,那么两人在什么方面是一致的?

生:本质。

师:对,本质。本质都是无法忍受诱惑;同理如果说逃跑五十步和逃跑一百步的人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的话,那么在什么方面也是相同的?

生:本质。

师:还是本质,本质都是逃兵,再往深一层,同理如果说梁惠王的治国政策和其他国君相比,只是尽心的程度不同的话,那么梁惠王和其他国家的君主相比什么是相同的?

生:还是本质。

师:言下之意就是:这些君主们,当然包括梁惠王自己,本质上采取的治国政策都不是真正的王道,都不是真正的仁政,充其量算作霸道而已。

(生笑)

师:继续我们的探索。梁惠王一直把自己在关键时刻应对荒灾的一点小恩小惠挂在嘴边作为自己所谓的治国尽心矣的借口和夸耀,沾沾自喜。可是他却回避了一个不该回避的却回避了的问题,是什么?

生思考。

师:梁惠王一直把自己在荒灾来临后自己的治国策略挂在嘴巴,但实际上他把什么回避了?生:我觉得应该是灾后重建的工作。比如现在的抗震救灾,灾难来临他就知道把人移走,

但是原来的地方就放在那里不管了。

师:是不是真的放在那里不管了,我们无从考证,书里面也没写。

(生笑)

师:灾难来临的时候他采取了措施,大家再好好想想,梁惠王这里究竟回避了什么问题?

生思考,恍悟:灾难之前和灾难之后的治国!

师:正确。那就是除了荒灾以外的时间,他究竟是怎么治国的。我们一起推开两千三百多年钱魏国的城门,一起来看看当时的魏国国内现实是什么样的。(生笑)让我们齐读第三段,找出孟子对当时魏国国内百姓生活高度概括的一段内容。

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师:这一场景让我们想起了伟大的诗圣杜甫的一句诗。

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师:可悲的是梁惠王不但没有承担责任,还把责任归罪给了谁?

生:年成。

师:自己犯了错,还把责任推给了年成,这里孟子又打了个比方,就好比是——

生:拿刀杀了人却把责任推给了兵器。

师:这是孟子主张的王道的境界吗?

生:不是。

师:既然没有实现王道,就需要改革,《易经》中所谓“穷则变——

生齐:变则通,通则久。

师:所以接下去孟子的叙述开始进入细节,开始进入他的政治主张——王道的叙述中。这时候孟子已经完全抓住了阐述观点的机会,已经彻底把梁惠王引入自己主张的阐述轨道中。

(生笑)

师:我们不妨来看看怎么实现王道。首先要实现王道之始需要做到哪几点?

生: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做到这几点,就可以粮食吃不尽,鱼类吃不尽,木材用不尽,可以实现老百姓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遗憾了。因为古人很看重生和死,所以如果生和死的问题没有后顾之忧了,那么就实现了王道之始。

师:请大家注意他的回答方式,在回答问题后还能有自己的思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师:那么同样的,怎么样才能达到王道的成功呢?好像很简单,大家齐读一下。考考我聪明的同学,我们应该读到哪里呢?

生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学生齐读)

师:看来实现王道的成功也不难,种树养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笑)

师:为什么要提到种桑树?

生:因为可以养蚕。

师:养蚕是为了什么?

生笑:为了吐丝

师:吐丝来干什么?

生笑:穿衣服。

师:穿什么级别的衣服?

生笑:穿丝织品。

师:不容易啊。其实古代穿丝绸是当官们的事情,百姓是不太可以去想的。为什么要养猪?

生:为了吃肉。

师:你们每天都吃肉,也没有说这就是王道之成嘛。你们都学过《曹刿论战》,其中有句话叫“肉食者鄙”,是什么意思?

生:当官的人目光短浅。

师:吃肉的当官人的事情,百姓是别想了。没肉吃就吃素,吃素是饿不死人的。

师:不过王道之成不仅仅是物质文明,还有

生笑:精神文明。

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生笑:两手都要硬。

师: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有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

生:衣食足而知荣辱。

师:吃饱了肚子才能谈艺术,否则饿得咕咕叫和你谈文学谈人生,是不现实的。

(生笑)

师:既要办好学校教育,还要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政策。这和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生齐: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者皆有所养。

师:其实是高度一致的。

师:历来中国的百姓要求是最低的。不需要有多么完美的建设,能吃饱饭他就满足了,绝对不会生异心。按照孟子的说法,百姓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以这样的生活条件作诱惑,还会吸引不了百姓来吗?方案已经提出了,不难,关键在于你做国君的愿意不愿意去做。以前齐宣王见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说:有一个人能举起三千金的重量,却说举不起一根羽毛,有个人说能看见秋毫的末梢,却看不见眼前的一堆柴草,你信吗?

生:不信。

师:你们的答案是齐宣王是一致的。

(生笑)

师:孟子继续说,如今恩惠能施舍给动物却施舍不到人,为什么?一根羽毛拿不起,是不愿意用力气的缘故;一堆柴草都看不见,是不愿意用眼睛看,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是你不愿意施舍恩惠,用王道来统一天下罢了。不是不能做,是不愿意做。齐宣王又说,不愿意和做不到有区别吗?孟子说,我要一个人把泰山夹在胳膊下跳过北海,这人说我做不到,那是真的做不到;要一个人为老人折根树枝,他说做不到,那是不愿意做而不是做不到。大王没有用王道来统一天下,不是属于夹着泰山跳过北海的人,而是属于为老年人折根树枝的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圣人之所以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善于推广自己好的行为罢了。如今你的恩惠施舍给动物却不施舍给百姓,这又是为什么呢?说到底,还是要回归到孟子的治国思想:王道,仁政。

师:孟子的语言有不少特色,最典型的就是他灵活多样的雄辩技巧。就从本文来看,你可以总结出哪些技巧呢?

生:(下课铃响起)孟子对于梁惠王提出的问题,孟子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巧设比喻,五十步笑百步,让梁惠王承认肯定,为下文自己的论辩作铺垫,打下基础,设下圈套。然后抓住机会阐述自己“王道”的主张,并联系现实,将王道的境界和现在魏国的社会现实作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王道的美好前景,令人向往。更容易让梁惠王接受。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得非常透彻。

师:施行仁政中有一个思想一直到现在都闪耀着光辉,那就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其实历代君主,又有几个人做到了这点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谁只有真正使百姓得福,谁才能真正王天下。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当代中国,远在多年孟子的王道思想才开始熠熠生辉。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孟子的许多思想仍旧

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下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