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窗

信息窗

学会自救自我保护

近年来,校园的学生拥挤踩踏事故时有发生,对中小学生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提醒中小学生注意的是:

1、发现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

应该马上退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挤

倒。

2、如果路边有商店、餐馆等可暂时躲避的地方,就先进去,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流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

重心的姿势,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

系鞋带,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

之类,待人群过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紧扣颈项后,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地方。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信息窗3 教案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信息窗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7页~69页 教学目标: 1、会解如ax +ab=c 的方程,并能正确列出这种形式的方程解应用题。 2、引导学生感受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在多种方法中选择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4、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ax±b=c这类形式的方程的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利用转换的思想解决ax±b=c这形式的方程 一、复习铺垫温故引新 解方程 12x=96 x÷40=14 通过解方程同学们回想一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二、情境引入探究新知 1、出示:介绍东北虎有关信息 预计到2010年,全国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的东北虎数量将达到1000多只,比2003年的3倍还多100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003年繁育基地有多少只东北虎?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003年的只数×3+100=2010年的只数 解:设2003年繁育基地有东北虎x只。 3x+100=1000

师提问:观察这个方程的形式和前面学习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你会计算吗? 根据学习解方程的经验,尝试解这个方程。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方程。 交流算法:可以把3x看作一个数,运用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x+100=1000 3x +100-100=1000-100 即把方程转化成3x=900这类形式的方程,再运用另一个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尝试自己解方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解方程的方法和过程。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在解此类方程的过程中运用了两次等式的性质。)疑问:X=300是方程的解吗? 我们来检验一下方程。把x=300代入原方程,检验方法跟以前的一样。 小结:解这种类型的方程,关键是要把3x看作是一个数,根据等式的性质,先求出3x,再求出x得多少。 3、补充练习应用算法 根据刚才学过的方法,求出下面方程的解。 1.2x-1.4=8.2 指名板演 提问:说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ax±b=c这类形式方程的解法,要先把ax看作一个数,适时运用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解方程 2+4x=3.6 8x+2=4.4 3x+1.5=6 6 2.5+10x=12.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找出典型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方程?(2+4x=3.6)

信息窗1厘米米的认识

厘米、米的认识 一、导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能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过程和方法: 结合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 导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导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 导学准备:直尺、一件自己喜欢的物品。 二、预习学案 师设疑:我们每天在课桌上学习,谁知道课桌的边有多长呢?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课桌有多长?看谁想的办法多。 学生动手操作:这样促使同学们积极想办法,会出现多种答案:用文具盒量、用课本量、用铅笔量、用拃量,因为学这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准备直尺,有的同学会想到用直尺量。这样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但因为有的同学的直尺是一样的,也可能会出现部分相同的答案。 观察操作工具:把答案相同的测量工具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观察这些测量工具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物体的长度必须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引出认识刻度尺。 三、导学案 (一)认识刻度尺。 首先课件出示一把放大的刻度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直尺上有些什么?四人一组进行交流,并展开比赛,看哪组观察的最仔细,每发现一个问题加一颗星。然后,教师根据小组汇报情况,对知识进行梳理:数字,从0开始依次排列,刻度0表示起点;刻度线,相同刻度线之间距离相同。细心地学生会发现符号cm但不知表示什么,教师及时解惑。在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从相同刻度线间空隙相同引出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 (二)教学活动一

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万以上数的写法》微课导学单 1、万以上数的写法,先写_______ 级,再写______ 级, 最后写_____ 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 位上写_____ 。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200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六千二百零八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五。 六千二百零八亿写作:______________ (2)我国陆地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2002年底统计全国耕地面积为一亿二千五百九十三万公顷。 九百六十万写作:______________ 一亿二千五百九十三万写作:______________ (3)2002年我国小学在校生一亿二千一百五十六万七千一百人。 一亿二千一百五十六万七千一百写作:_________ (4)2002年1至8月份我国生产水泥五亿零九百九十七万零九百吨,生产钢一亿四千零四十万九千二百吨。 五亿零九百九十七万零九百写作:______________ 一亿四千零四十万九千二百写作: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 截至2002年底,我国公路通车里程达一百七十 六万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为二万五千二百千 米,世界排名第二。 一百七十六万 写作: _______________ 二万五千二百 写作: ________________ (2)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是每秒十万二千五 百 立方米,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十万二千五百 写作: _______________ (3) 2004年1月,到北京旅游的香港同胞有二万一 千三百八十六人次,澳门同胞有一万零五百二十四人 次。 (4) 2002年1?10月,全国共产生了九百零八万八千 零九十三辆摩托车。 九百零八万八千零九十三 写作: 4、填空。 15357=( 10000) +( 5000)+ (300) +( 50)+(7) 9503000=( )+( )+( ) 7000000063=( )+( )+( ) 8080080=( )+( )+( ) 5、写出下面各数。 (1) 6个百万、4个十万、3个千、7个百组成的数写 二万一千三百八十六 一万零五百二十四 写作: ______________ 写作: ______________

信息窗3:分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窗3: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20---22页。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呈现了三块科普展板。三块展板分别被等分成2份、4份、8份,文字和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一半。通过探索“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引入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纸条、彩笔、各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出示课件)光明小学举行了校园科技周活动,看:同学们正在制作科技展牌。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三幅作品,请看第一张,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那个分数?你是怎样想到的?请看第二幅作品,图片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第三幅作品呢? [设计意图]“展牌”是学校经常使用的宣传工具,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

律提供充分的素材。 二、组内交流,发现规律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两组相等的分数,思考: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应怎样变化?请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小组的同学。小组长注意,要把你们组发现的规律记在练习本上。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便于学生在校组内交流时有话说,再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为后面的组间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组内交流,抽象规律 谈话:哪个小组想把你们组发现的规律和探究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可能得出很多规律 谈话:同学们对于他们组的发现,你想提问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你是怎么发现的?(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提) 谈话:哪个组还有补充。对他们的补充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谈话: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也会不变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大家听明白了吗? 谈话:你能把刚才同学们的发现概括出来吗? 学生能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师板书)[设计意图]交流过程尽量让学生充分展示,教师只做适当引导即可。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提问,既注意引导了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又培养了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方法。 四、举例验证规律 谈话:这是同学们根据这两组例子发现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分数经过这样的变化,大小都不变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信息窗二

信息窗二:两点间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0-63页 【教材简析】 本课时是在教学了线段、射线和直线、垂线、平行线之后,进行的“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距离”的教学,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教材创设现实情境,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解决为载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教材强调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测量、思考、交流的过程,在直观体验中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2.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对两点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距离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青岛铁路局和湖北铁路局决定在青岛和神农架之间修建一条旅游专列铁路(课件:中国地图,连线青岛—神农架)。从地图上来看,在这两地之间有山、有水,这就给修建铁路带来了麻烦,如果我们同学是设计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处理呢? 学生讨论、猜想、分析,观察地图,发表自己的意见:遇到水时:(1)绕

路(2)架桥(3)海底隧道等;遇到山时:(1)绕路(2)火车爬山(3)修建隧道等。 2.谈话:老师很佩服咱同学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对于这些方法,咱同学有没有什么意见呢? 学生再讨论、猜想、分析,得出:(1)绕路需要多费时间、费能源。(2)火车爬山也不太现实。(3)直接通过隧道或者架桥的方法好像更好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参与设计。提出情境中应解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 (1)给学生一个简易的大山地图,在山的两侧分别标出两个点。让学生自己动手多画几条这两点的连线,看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大山两侧(即两个点)之间的连线,多画几条,然后通过直尺、线等工具测量一下所画的所有线段的长度,标记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操作的感受和发现。 (2)谈话:通过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能够谈出连接两个点的线段是所有画的连线中最短的一条。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4)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到青岛—神农架的地图中,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架桥、修隧道。 (5)尝试练习。 (课件:练习题)第61页第2题 ①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②自主解决。 ③全班交流。 谈话:你能找出生活中应用“两点之间的距离”的例子吗?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并画出两点间的线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通过画一画、比一比、

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课题: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39—41页信息窗3及自主练习1、2、3题。 教材简析: 教材内容包括求商的近似数和循环小数,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数是整数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三峡大坝的场景,以统计的形式说明了我国部分大坝的高度情况,通过引导学生提出有关除法问题,引入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的学习。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解决实际问题,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2、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3、通过选择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学生用计算器适量、自主练习第一题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三峡工程的许多信息,解决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除了三峡大坝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很多水利工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从情境图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 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十三陵蓄能坝的多少倍?

把其他学生提出的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课后再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整理信息,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1)谈话:下面我们先来解决“三峡大坝的高度约是八盘峡坝的多少倍?”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口答算式,师板书:185÷33 谈话:该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呢?先想一想,再算一算。 (2)将你的结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有什么发现。 3.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发现: (1)由于学生计算器不同,显示的小数部分位数可能不同,也有的计算器上显示字母E。 谈话:怎么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不同呢?究竟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因为除不尽,小数部分有无数位,而计算器只显示小数部分的前几位。 (2)小数部分数字总是“60、60”重复出现。 小结: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 [设计意图]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更要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4.尝试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谈话:遇到商除不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呢? (可以请知道的同学讲一讲,有学生知道四舍五入法,要给予肯定。) 谈话: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保留整数,结果各应是多少?自己写一写,再和同位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介绍四舍五入法,既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又体现同伴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尝试求近似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尝试笔算

最新青岛版第五单元信息窗2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信息窗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和主动探究的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察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绿化校园,学校设计了不同形状的花坛,请看课本,这是一个长方形花坛(出示情境图1)。如果要给它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给长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 问题2:给正方形花坛围上护栏,需要多少钱?(师板书) 活动二: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要求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算出什么?(先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长方形花坛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经过测量,长方形花坛的长是9米,宽是4米(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我们把它画下来。 根据花坛的长和宽,你能求出花坛的周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2、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花坛的周长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分别让每一种做法的学生交流思路,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平面图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出现: 第一种:9+4+9+4=26(米) 第二种:9×2=18(米) 4×2=8(米) 18+8=26(米) 第三种:(4+9)×2=26(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时板书,并引导学生说出: 第一种方法: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可以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第二种方法:长方形的对边相等,9×2求出两个长,4×2求出两个宽,最后合起来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第三种方法:(9+4)是一个长和一个宽的和,还有同样的一个长和宽,共有2个长和宽的和,所以用9+4的和乘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后用课件演示。然后让学生再互相说一说这种方法的思路。3.自我优化 师:你喜欢那种做法?说说理由。(学生认为哪种简便就用哪种) 4.计算需要多少钱 师: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花坛的周长是26米,根据图上的信息,就能计算出需要多少钱了,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可以自己选择一种护栏来计算。集体交流,板书:26×8=208(元) 〈二〉练习巩固: 刚才,同学们自己尝试学会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老师想考考大家,有信心吗?(课件出示练习题) 活动三: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为了美化校园,学校还设计了一个正方形花坛。(出示情境图) 如果也要给这个花坛围上护栏,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选择其中一种护栏,求出购买这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六下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信息窗3:啤酒生产计划——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十二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三。 教材简析: 该信息窗呈现了啤酒生产车间的一角,以表格的形式介绍了每天生产啤酒的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情况。引导学生发现对应数据变化规律,引入对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学习。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两种相关联的量变化规律。教师要充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情境,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比较、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观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的变化规律,并能初步运用。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合作、探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参观了啤酒的生产情况,并学习了两个量之间可以成正比例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在啤酒厂参观,看看今天我们能学到哪些新知识? [设计意图] 以参观啤酒厂为主线,通过复习正比例的知识来引入新知的学习。然后引导学生看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仔细观察记录表,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观察情境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啤酒厂一共要生产多少吨啤酒?” (2)“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提出的其他合理问题先放进问题口袋,下节课再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解决“每天的生产吨数与需要生产的天数这两种量有什么关系”。课件出示红点例题。 [设计意图]通过发现对应数据的变化规律,引入对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的探索。让学生观察记录表,分析表中的两个量:分别是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需要生产的天数随着每天生产的吨数的变化而变化,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就越少,每天生产的吨数越少,需要的天数就越多。 引导学生思考:每天生产的吨数在变化,需要生产的天数也随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哪个量没有发生变化? 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进行计算: 100×60=6000(吨) 200×30=6000(吨) 300×20=6000(吨) …… 学生通过计算发现:每天生产的吨数和需要生产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

信息窗一(平行)

《平行与相交》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把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重组,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观察大桥图纸入手,激起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身为执教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实际,尊重教学实际,本节课至始至终都没有提前的渗透,没有矫情的暗示,而更多的是关注课堂生成设计练习的问题,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阅历,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1、基于学生生活经验之上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原则。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 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这节课从观察“壮观的大桥”入手,以及后面出现的黑板、电线杆、秋千的吊绳等等,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研究图形特征和关系的丰富情境,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用身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2、关注新知的生长点,体现新知动态的生成过程。 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

活动,提出“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给分分类呢?”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相交与平行现象。 3、让知识的呈现体现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授课时,我严格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语言呈现学习内容,处处体现层次性。我先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一组平行线,又画出给出直线的平行线,再在空白纸上画任意一组平行线,最后又在空白纸上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很好的降低了知识难度。而且在教学画平行线之前,我先让学生在平移的三角形中找出平行线,让学生体会“图形的平移”和“直线的平行”之间的关系,因而,学生就能由此考虑,画平行线时我们必须要平移三角板,从而找出了怎样才能保证平移三角板的方法。学生不仅会画了,而且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画。 不足: 1、数学教学对语言要求更高,更规范,所以这节课的很多语言都还需要好好推敲。 2、课堂问题的指向性还不够明确。 3、教师的归纳还不够到位,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还不够。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角的度量》教案.docx

信息窗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三角尺感知角的大小。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4.经历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并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难点:角的画法。 教学准备:三角板、量角器、多媒体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工地上有这么多的挖掘机,铲斗臂上角有多大啊? 1.借助三角尺感知形成的角的大小。 2.通过折的角感知形成的角的大小。 二、自主尝试独立探究 1.量角器:认识量角器、量角器的用途、角的计量单位和表示方法。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1)角的度量方法。 (2)度量指定角的大小。

3.小结:量角的度数时要做到中心点和顶点重合,0度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角的度数。 三、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1.你会画一个40度的角吗? 组内讨论解决,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参照课本。 小结:点点重合是关键,先画射线定一边,找准度数点一点,连接两点画射线,标明度数角呈现。 2.铲斗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角?组内通过讨论解决。 3.小结 四、展示点评总结提升 1.度量角的方法。 2.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3.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五、清理过关挑战自我 1.读出下面各角的度数。(课本28页自主练习第1题) 2.判断。 (1)比钝角小的角一定是锐角。() (2)比直角大的角一定是钝角。()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3.分别画一个45度、120度、180度的角。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8.78.7.202017:2317:23:15Aug-2017:23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八月七日2020年8月7日星期五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7:238.7.202017:238.7.202017:2317:23:158.7.202017:238.7.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8.7.20208.7.202017:2317:2317:23:1517:23:15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Friday, August 7, 2020August 20Friday, August 7, 20208/7/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5时23分5时23分7-Aug-208.7.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8.720.8.720.8.7。2020年8月7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八月七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7:2317:23:158.7.2020Friday, August 7, 2020

乘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三

信息窗3——变鸽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信息窗3、自主练习1、2题。 教学要求: 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 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 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总结出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有关0的乘法是本课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通过情景图遇到的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展示了一个热闹的变魔术的主题图,这一情景使学生特别喜爱的。情境中暗示了生活中的许多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 2.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1)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原来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几只鸽子? 2.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 1.自主解决问题: 第一个问题:原来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几只鸽子? 第二个问题: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设计意图: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氛围解除了学生的思维顾虑,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精讲点拨 1.小组代表交流方法,在全班交流 2.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3.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第一个问题:1+1+1=3(只)1×3=3(只)或3×1=3(只) 第二个问题:0+0+0=0(只)0×0=0(只) 4.引导学生总结出“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的规律。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2《做角》教案青岛版

信息窗二:做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 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因为在课堂上练习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的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地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这样不

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崇左市城南小学邓水莲 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一,青岛版教材P91-92,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 一。 2、能力发展点:亲历交流,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3、情感渗透点: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求知识 的兴趣及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创新开发点:通过折二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分数几分之一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理解分数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师准备圆片四张,长方形纸一张。生准 备圆形和长方形纸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动态演示关于唐僧师徒分月饼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个月饼的图片。 1.把这4个月饼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几个? 2.把这2个月饼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几个? 3.把这1个月饼平均分给八戒和悟空,每人几个?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一)折一折 让学生拿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帮八戒折出半个饼来。重点体会平均分。 (二)认识1/2。 1.多媒体课件演示1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多媒体课件演示1个月饼不平均分成两份的情境图。问:这样能用1/2表示吗? 4.学生活动: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你有几种折法? (三)认识1/3、1/4。

剪纸中的数学信息窗3

三、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 信息窗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38-40页,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计算法则,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养成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旧知(出示flash课件) 一、5/6的分数单位是() 3/8是()个1/8 6/7是6个()/() 6个1/11是() 二、口答 1/4+3/4= 5/18+7/18= 9/20+11/20= 4/5-4/5= 13/15-4/15= 28/45-13/45= 师:说一说,刚才这些题你是如何计算出来的(任选两题说出计算方法) (通过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产生知识迁移,为后续学习本课新知作铺垫)

生:5个十八分之一加7个十八分之一,是12个十八分之一,得数是12/18. 13个十五分之一减去4个十五分之一,是9个十五分之一,得数是9/15. 活动二:情境导入新知 师: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欣赏了剪纸小组的同学精美的剪纸作品,现在他们的功夫可是更加了得,不信你们看。(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情境图,学生欣赏。) 师:让我们仔细观察两个小组的剪纸情况统计表,通过观察你想从中了解些什么吗?(给学生充分的了解信息的时间) 活动三:同分母分数连加的学习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生:甲、第一小组的四位同学的作品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乙、刘虎同学和杨华同学的作品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丙、王芳同学李军同学和刘虎同学的作品,一共占第一小组作品总数的几分之几? …… 丁:第二小组中其他类作品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的板书,在后续教学中解决。)师:我们先来解决丙同学的提出的问题,谁能根据这个问题列出算

信息窗一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到花果山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6--27页,加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和是2-6的加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加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这个故事,今天教师带领大家到充满生机的花果山,看一看花果山优美的风景。 二、新授 1.出示图,仔细观察图,说一说讲的是什么事,都有些什么?{活泼的小猴,天上的飞鸟,云朵,游玩的学生,路边的鲜花} 2.交流:你能从这幅图上看出什么与数字有关的信息? 小结: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找到了天上有六只小鸟,树上有3个猴子,山上有2只猴子等等数学信息。 3.看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说了一句什么话? 那么有多少只猴子呢? 你怎么知道的? 独立思考。 同伴讨论一下。 汇报讨论的结果, 问:你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的? 指名说结果: 数一数就知道了。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问:除了用数的方法,还可以怎样知道有多少只猴子呢? 引导学生说出: 把3和2合起来。 把3和2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只猴子。 师:把3和2合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方法,10以内数的加法 列式:3+2=5(只) 读作:3加2等于5。 介绍加号。单位名称。 指导写算式。

信息窗二(同分母…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吴忠市朝阳小学马莉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33至36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示理解算理,发展形象思维;借助于抽象符号概括算法,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渗透符号化思想。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信封袋学具、合作探究单一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孕育了很多的传统文化,我们先来欣赏一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播放视频)。 这些剪纸的作品美吗?(美)它里面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其中的一种。 二、动手“剪纸”,探究新知。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张纸,也就是单位“1”,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

这样的一张纸,请你拿出来,我们把它对折,画斜线涂出其中的一份,打 下来,我剪了一个蝴蝶。 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预设:“剪鲤鱼”用了这张纸的81,“剪蝴蝶”用了这张纸的8 3。 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问题? 预设:(1)剪鲤鱼和剪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剪蝴蝶比剪鲤鱼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同学们自己读读问题。 出示问题一:剪鲤鱼和剪蝴蝶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请你尝试列式并计算。 预设:学生1:81+8 3=84 学生2:81+83= 16 4 两个学生打擂台,分别阐述自己的想法。 学生1: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剪鲤鱼用了其中的1份,剪蝴蝶用了其中的3份,一共用了其中的4份,8份中的4份就是8 4。 谁和这位同学算的一样,再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8 1是1个8 1,83是3个81,合起来就是4个81,也就是8 4。 学生2:我是分子相加1+3=4,分母相加8+8=16 老师追问:在你的算式里,4表示什么?你给大家指一指;16表示什么?

信息窗一(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素材 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个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的加法作为重点,把整数减小数作为难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算式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还能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继续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笔算以及用计算器计算。 小数加、减法是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继续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都经常会用到。小学数学里,不是很繁的小数加、减法,一般用笔算。较繁的加、减法,提倡用计算器计算。在掌握笔算的基础上,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不写竖式,直接说出或写出得数。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相同。结合加、减计算,编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答,可以加强加、减法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常用数量关系。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笔算小数加法 例2笔算小数减法 小数加法和减法是结合着一起教学的,这是由于加、减法的计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如,怎样写竖式、按怎样的次序计算、怎样在结果里点出小数点、怎样化简得数等。把加法和减法结合起来教学,能发挥知识联系的作用,提高效率。加、减法相结合,还能体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有利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扩展到小数的加、减法上。 ,教学小数减法编排两道例题,比小数加法的例题多。这是因为小数减法的情况比加法复杂,如果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或者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多,计算会比较顺当。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则容易发生计算错误。所以,教材对小数减法的教学安排比较细致。多的一道例题,专门针对计算难点。 本单元先教学笔算,它是全单元的重点,是学生必须获得的基础知识、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再教学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能避免繁琐的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一)因势利导,设计算法的探究过程;由表及里,促进算法的完善发展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整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是一致的,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

信息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青岛版教案

信息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青岛版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信息窗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请来树林医生治好了大树的病,多开心呀!瞧,今天又有许多生病的大树来求医了。(出示修改后的第68页自主练习第1题) 你愿意帮帮啄木鸟医生,把这些大树治好吗(健康的大树涂颜色,错的改过来。) 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活动二 仔细听,谁来了(播放声音)乌鸦。想不想看看乌鸦在干嘛好,一起去吧!(出示第68页自主练习第2题) 大家一起读一读。 自己再读读题,想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来?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你的问题。 全班汇报。 选择2个你有信心解决的问题,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进行解答。 交流、订正。 活动三 你们真聪明!一口气解决了那么多问题。做个游戏轻松一下吧?

让我先来宣布比赛要求:同位两个为一组。两个人同时抽出一张数字卡片,一个人把卡片亮出来,另一个人把卡片藏起来,并像书上那样说一句话,让同位猜一猜,猜对了就记上一分,猜错不扣分。下一轮交换过来。每人5次。 开始游戏。 向胜利者表示祝贺,并奖励聪明章。鼓励其他同学再接再厉,争取下次也能拿第一。 活动四 你们知道黄鼠狼最会捉什么吗(生自由答)我要告诉你,“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应该说“黄鼠狼捕鼠”,才是真。黄鼠狼四肢较短,足趾非常尖锐,善于捕捉小鼠、家鼠和小鸟。它全年的食物,主要是鼠类。尽管有时也会偷鸡,但功大于过,有益人类。”还有谁最会捉老鼠( 猫头鹰) 这天,猫头鹰和黄鼠狼都在庄稼里捉老鼠。(出示修改后的第69页第4题) 乌鸦听说了,也赶来凑热闹。(出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赶快自己解答吧!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交流、订正。 活动五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哪些田园小卫士?有了他们,大自然的生物才能更安全、更健康,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那么,在他们身边还发生了许多数学故事,你都能替他们解答吗其实,在生活当中,甚至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善于发现,并利用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它!好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