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风情:黎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黎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黎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黎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民族风情:黎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概述

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人口111.08万(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

主要聚居在海南岛乐东、东方、白沙、陵水、昌江等五个黎族自治县和保亭、琼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以及三亚、通什二市;少数散居万宁、屯昌、澄迈、定安四县等地。黎族居住地,位于海南岛的中南部和东部,处于东经108.37'-110.9';北纬18.9'-19.30'之间。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历史:

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未期,沿用至今。

宗教信仰

黎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各地均以祖先崇拜为主,也有自然崇拜,个别地区还残留着氏族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

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动,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

生活习俗: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服装特色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目前已基本消失,仅在偏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比较简朴,以大米、番

薯、玉米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且多从汉区引种。妇女爱嚼槟榔。住屋多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为墙。在白沙县偏僻山区和合亩地区还保留屋顶似船篷,地板架空离地的船形屋。

节日:

黎族的节日与其历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解放前黎族的节日,在邻近汉族地区和黎汉杂居地区,大多都用农历,节日与汉族相同。例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就黎族来说,过得最隆重和最普遍的节日是"春节"和"三月三"。

春节:在黎族地区一般春节从正月初一一直过到十五。届时,各家各户清扫庭院,修整"船形屋",贴红对联,洗刷衣服器具,舂米和包粽子,在房门、藤箩、耕牛角等处贴上红纸,以示吉祥。大人们为小孩备鞭炮,买烟花,男女老幼穿新衣,准备过节。大年初一清早黎族人要互相拜年,在外面见面时要相互道贺"恭喜恭喜,年年丰收,年年幸福"。小孩子向大人拜年,以获得糖果、糕点、粽子和压岁铜钱。大人们整日饮酒对歌,通宵达旦。有的则仍按照传统习惯,从大年初一开始,男人集体狩猎,猎获物全村人共同享受。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黎族人民通过"三月三"的传统来纪念本民族的祖先和英雄人物。节日当天,各村寨都要举行祭祖仪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聚集在一起,各自以对歌的形式相邀族外的意中人,随后一对对有情人分散到丛林

翠竹中或山间小河边互诉衷肠。入夜,篝火燃起,人们尽情游戏娱乐。天快亮时,恋爱中的男女依依惜别,互送定情信物,相约来年"三月三"相会。除了歌谣对唱外,还有"打柴舞"、荡秋千、土枪射击、射箭、摔跤等娱乐活动。

"招福"和"牛月":合亩制地区的黎族人,有一些特殊的节日。例如每年三月、七月插秧之后和在十月的"牛月",要集体举行一次"招福"礼仪式。届时男女老少都云集到"亩头"家中,集体跳"招福舞"、"黎家乐"等,敲锣打鼓,通宵达旦。在"牛日"这天,牛主要给牛喝一种"牛魂石"浸过的酒,以示对牛的祝愿,并且为耕牛修牛栏,禁忌杀牛禁忌

黎族的禁忌很多,有婚姻禁忌、丧葬禁忌、生育禁忌、禁忌日、做鬼禁忌等。如:大年初一禁忌洗衣、扫地;在婚姻方面,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否则会夫妻不和;在生育方面,孕妇不能吃蛇肉、猴肉、狗肉;妇女分娩时,要在家门挂树叶,禁止外人进屋;家中如有人去世,死者家属不能正面穿衣服,要把衣服反过来穿,出葬时,棺木只能用左肩太,不能换肩;平日居家生活,忌讳敲打或踩踏三石灶;女子不可以摸弄男子的猎枪,男子不可抚弄女子的纺织工具等

Word 是学生和职场人士最常用的一款办公软件之一,99.99%的人知道它,但其实,这个软件背后,还有一大批隐藏技能你不知道。掌握他们,你将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Tab+Enter,在编过号以后,会自动编号段落

Ctrl + D调出字体栏,配合Tab+Enter全键盘操作吧

Ctrl + L 左对齐,Ctrl + R 右对齐,Ctrl + E 居中

Ctrl + F查找,Ctrl + H 替换。然后关于替换,里面又大有学问!

有时候Word文档中有许多多余的空行需要删除,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完全可以用“查找替换”来轻松解决。打开“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对话框,把光标定位在“查找内容”输入框中,单击“高级”按钮,选择“特殊字符”中的“段落标记”两次,在输入框中会显示“^P^P”,然后在“替换为”输入框中用上面的方法插入一个“段落标记”(一个“^P”),再按下“全部替换”按钮。这样多余的空行就会被删除。

Ctrl + Z是撤销,那还原呢?就是Ctrl + Y,撤销上一步撤销!

比如我输入abc, 按一下F4, 就会自动再输入一遍abc

(医疗药品)黎族医药概述

黎族医药概述 作者:杨丽娜杨颜瑛王桂珍杨大忠张鹰执笔:张鹰 ===================================================== ====================== 一、前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的构成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文化并与多民族文化差异相互融合共存的集合。在这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居于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有着一个古老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中国黎族。她曾孕育着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人类文明,而自己却鲜为人知。早在中国古代的元朝时期,由黎族人民所创造的棉纺织文化,经黄道婆的推动,创造了中华纺织文明的辉煌。在18世纪乃至19世纪,中国的淞江布匹曾一度远销欧美,取得“淞江布匹,衣被天下”的伟大成就。而黎族文化中更深邃与精华的内容却是能够为人类的生命筑造出坚强与辉煌的部分——黎族医药。二、黎族概况 中国黎族是海南岛的原居民族。跟据海南历年的考古资料,黎族的先民们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来到了这座海岛,在这个雨林密布的热带孤岛上繁衍、生息,演绎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历程。 跟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黎族现有人口124.86万人,占海南全省总人口的15.87%。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部和南部的五指山、保亭、三亚、陵水、琼中、东方、白沙、乐东、昌江等9

个市县,部分散居在儋州、万宁、琼海、屯昌等市县的12个民族乡镇。分布区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全省陆地面积的55.02%。 黎族在长期的社会演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五个支系。按各自习惯沿用的五个方言群的称呼是“哈”、“杞”、“赛”、“润”、“美孚”。 “哈”黎主要分布于五指山的西南部,以乐东为中心与三亚、东方形成一个大的聚居区,少部分散居于白沙、昌江、陵水等地。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58%,是黎族人数最多的一支。 “杞”黎主要分布在五指山、保亭、琼中和乐东的尖峰。部分居住陵水的大里,昌江的王下。人口约占黎族总人的24%。 “赛”黎又称“加茂黎”,主要分布于保宁、陵水、三亚。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7%。 “润”黎又称“本地黎”,意思是海南岛上最早的黎族。主要居住在白沙,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6%。 “美孚”黎主要分布于昌化江下游两岸的东方和昌江两县,人口约占黎族总人数的4%,是黎族最小的一支。 海南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黎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南部的热带雨林地区,这里植被茂盛、物种丰富,极具生物的多样性。据权威文献记载:“海南省全岛的维管束植物4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2500余种……其中,630余种为海南特有种”,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黎族医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 三、黎族医药发展概况 黎族人民聚居的地区,被历代的封建统治者视为“瘴疠之乡”,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56个民族都有什么习俗?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统一体,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服饰文化。由于每个民族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文化。 按民族名称拼音顺序排列: 妇女穿窄长袖对襟衫,下着裙。未婚女子梳辨盘于头顶,已婚妇女束髻,缠高耸的包头。妇女喜戴各种银饰。 1、白族: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 2、保安族: 保安族居住在甘肃省内大河家地区。保安族男子,穿白布衫,外套青布坎肩,下穿深色长裤,头戴白或黑色圆顶帽,在节日里穿长袍。女子穿色彩艳丽的衣裤,上衣为刚过双膝的有花边的大襟袄,外套坎肩,戴头盖,也戴礼帽。

3、布朗族: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名地妇女均喜欢戴银饰。 4、布依族: 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 5、朝鲜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从朝鲜半岛移居东北形成的。其文化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朝鲜族男子的上衣为斜襟、宽袖,前襟有飘带,他们还喜欢穿“背褂”(坎肩)和灯笼裤,这种裤子很肥大,便于在炕上盘腿而坐。妇女多穿短衣长裙,上衣与男子相似,只是更加短小。朝鲜族儿童多穿七彩衣,色彩斑斓,好象彩虹在身。青年男子多戴鸭舌帽,中捞年人则戴毡帽,妇女普遍戴花色头巾.朝鲜族男子常穿宽大的长方形胶鞋,妇女多穿鞋头尖而跷起的船形胶鞋 6、达干尔族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1教案 鄂教版

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第五课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 2.知道一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教学重难点:懂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民族节日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课件,活动《爱我中华》。 2.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名字及民族的节日。 3.引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有趣极了。虽然各个民族的节日习俗不一样,但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板书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浓厚的喜庆之情吧! (二) 传统节日介绍 (1)藏历新年 1.观看藏族图片。 教师对藏族进行简短的介绍。 2.学生自由阅读第一段。 3.讨论: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4.教师介绍“叩长头”,观看课件。 (2)那达慕大会 1.欣赏草原风景。 教师简单介绍蒙古族。 2.观看课件,讨论:藏族朋友们在干什么? 3.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时间、活动的内容。 (板书: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3)火把节 1.观看彝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彝族。

2.学生默读火把节的传说。 3.老师介绍火把节进行的时间和相关内容。 (板书: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4)歌婆节 1.观看壮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壮族。 教师介绍:壮族的歌婆节是纪念“歌仙”刘三姐。 2.欣赏电影《刘三姐》片段。 (三) 作业活动 1.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完成课本上的表格作业。 2.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业。 (四) 课后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各自的风采,我们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朋友,还要尊重他们的节日习俗。 (五)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 藏族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壮族歌婆节农历三月初三

海南简介导游词海南海口概况导游词

海南简介导游词海南海口概况导游词 好的,朋友们,东西带齐了 没有,现在我们就要准备出发了。早晨起来大家感觉空气是多么清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开始了,今天的天气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海南是一个没有冬天的海岛,一年四季太 阳都是火辣辣的,下车之后大家要注意防晒,戴上帽子、打上伞、 擦防晒油。好,下面介绍今天的行程安排。海口的得名是怎么 来的呢?是因为有南渡江在这里入海,所以叫做海口,它还有一个 美丽的别称叫椰城,另外三亚又叫鹿城,兴隆又叫华侨城,妖城, 妖气冲天。 海口市是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刚刚和琼山市 合并,全市面积增长10倍,达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多了1倍,达到150万,海口市有四个区: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和美兰区。要概况海口市的现状有一句话比较准确: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 的规模,大城市的气魄。88年建省的时候十万人才下海南掀起了一 股移民的热潮,移民使一个城市充满着青春与活力,但也带来一些 不稳定的因素。 朋友们,和大陆相比,海口是一个非常悠闲浪漫的城市,人们 生活节奏比较慢,不仅海口整个海南岛都是这样。为什么呢?首先 是因为海南历史上处于政治的边缘,没有爆发大的战争,其次这里 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地里长庄稼海里有鱼,饿不死也冻不死;第 三呢是人口少,居住环境比较宽松;第四呢就是因为海南还是一个 农业省,没有形成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应有的快节奏。 海口有一段时间在全国非常出名,这就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 热潮,那时候大量的资金涌入海口、三亚等城市,大家忙着炒地皮、炒房产,你卖给我,我卖给他,许多人一夜暴富,当时市面上流传 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从外地来海口打工的农民,因为身无分文每 晚只能睡在大街上。有天早晨他醒来一看,吓了一跳,只见身后排 着长长的一溜人,原来他睡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部的门口, 这些人都是来买房的。当这个民工准备离开时,从队伍后面跑出来 几个人,请求购买他的位置,最后,这个民工拿到了从天上掉下来 的7万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然而从94年起国家就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了,很多项目都停了下来,成为烂尾楼、空置楼。一 些老板的钱几百万上千万的就被套在那儿,甚至到最后开着奔驰车 没有加油的钱。

少数民族黎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黎族的传统节日 黎族是中华南方少数民族,列中华地区第18大民族。海南是黎 族世居地,除海南以外,现代黎族聚居区分布于中国大陆贵州、广东、广西和江西等省区。根据2019年人口普查,中华地区黎族人口 有1,248,022人,其中海南有1,172,181人,占黎族人口的93.9% 列第一位,其次是中国大陆贵州省,有56,082人占黎族人口的4.5%列第二位,但实际上贵州的“黎族”并非民族学意义上的黎族,而 是一支来源和黎族无关的少数族群“里民子”,只是因为他称接近 被划为黎族;中国大陆广东、广西、浙江和云南四省黎族人口超过千人,依次列第三至第六位,其余各个省份及现役军人均有黎族人口 分布。 黎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小编收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重要节日 黎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儿女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后妻子一经在夫家定居,夫妻便与父母分居别炊。 建国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谈恋爱。盛行婚后不 落夫家(婚后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后,才定居夫家)的风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视。离婚和寡妇再嫁比较自由。 黎族妇女束髻于脑后,插以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的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襟无扣,尚青色,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的妇女的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称“儋耳”。部分地区居民仍保留古代称为“雕题”的文面、文身风俗,特别是妇女有文身风俗,一般从十二 三岁开始至婚前陆续完成,个别有婚后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针、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脸、颈、胸和四肢等处。不同地区,文身图案差别很大。这种习俗已基本消失,仅在偏 僻地区能够见到。男子结鬃缠头,上衣无领对襟,下穿前后两幅布 的吊檐。这些衣服都以棉、麻为料,自纺自织自染自缝而成。饮食

独特的民族风情

《独特的民族风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 2、体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3、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为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感到骄傲,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懂得理解、尊重各民族的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1、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较陌生,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我国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教学资源丰富,但难以取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初探布置学生采用不同方式搜集民族风情的相关资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如民族服饰、饮食、手工艺、节日等。 二、课中深化 1、创设情境,走近地理课件播放民族歌曲联唱:《金孔雀》(傣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蒙古族)《新疆好》(维吾尔族)《高原红》(藏族)师:刚才同学们都看得很认真,很多同学还边唱边舞呢,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怎样的感受?师:在中华民族大

家庭中,各民族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习俗,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今天,我们就走近这多彩的民族风情,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察,相信一定会让你流连往返。(板书课题) 三、合作探究, ⑴汇报展示,丰富认识师:课前老师已经要求大家搜集有关民族风情的资料,谁来说一说课前你都做了什么?课前体验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问题?学生简单汇报自己课前初探中所做的工作,并谈谈自己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感受。教师充分肯定学生课前初探的收获,并结合学生汇报进行搜集资料及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 ⑵点拨引导,达成共识 A、准备“民族风情展示会”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为了更深入地感受各民族独特的民俗风情,一会儿我们要举行一个“民族风情展示会”,请同学们根据课前选择主题的不同自愿结合成组,然后赶紧在小组里做做准备吧。老师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在小组里充分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一会儿选出你们认为最有价值的资料,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可以展示图片、实物,也可以现场讲故事、唱歌、跳舞、表演等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探究,教师巡视,针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适时引导。 B、民族风情展示会教师首先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情况进行评价,比如小组长的组织协调情况,小组同学是否能做到按顺序发言,认真倾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等。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

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1教案 鄂教版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 第五课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 2.知道一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教学重难点:懂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民族节日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课件,活动《爱我中华》。 2.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名字及民族的节日。 3.引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有趣极了。虽然各个民族的节日习俗不一样,但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板书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浓厚的喜庆之情吧! (二) 传统节日介绍 (1)藏历新年 1.观看藏族图片。 教师对藏族进行简短的介绍。 2.学生自由阅读第一段。 3.讨论: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4.教师介绍“叩长头”,观看课件。 (2)那达慕大会 1.欣赏草原风景。 教师简单介绍蒙古族。 2.观看课件,讨论:藏族朋友们在干什么? 3.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时间、活动的内容。 (板书: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3)火把节 1.观看彝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彝族。 2.学生默读火把节的传说。 3.老师介绍火把节进行的时间和相关内容。 (板书: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4)歌婆节 1.观看壮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壮族。 教师介绍:壮族的歌婆节是纪念“歌仙”刘三姐。 2.欣赏电影《刘三姐》片段。 (三) 作业活动 1.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完成课本上的表格作业。 2.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业。 (四) 课后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各自的风采,我们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朋友,还要尊重他们的节日习俗。 (五)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 藏族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壮族歌婆节农历三月初三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资源概况

乐东黎族自治县概况 乐东位于海南省西南部,东南与著名旅游胜地三亚市毗邻,西北靠海南新兴工业城东方市,是“中国香蕉之乡”、“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香蕉产业化十强县”、“香蕉生产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香蕉无公害科技示范县”,乐东香蕉被评为“中国十大热带名果”。乐东素有“天然温室”、“热作宝地”、“绿色宝库”等美称,是海南省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冬季瓜菜生产基地、高位池养虾基地和粮油、哈密瓜、芒果、槟榔、橡胶、兰花生产基地,是个瓜果之乡 乐东全县国土面积2763.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726.8平方公里。全县人口5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20多万。全县辖有11个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镇6个;有188个行政村(居)委会(其中少数民族村102个),606个自然村(少数民族自然村439个);县境内辖3个国营农场和莺歌海盐场、尖峰岭林业局。乐东是海南省少数民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文化较为发达的县份。 乐东靠山临海,既有山的神奇,又有海的气魄。境内有闻名国内外的一山一岭三湾(毛公山、尖峰岭和龙栖湾、龙腾湾、龙沐湾等三个天然海湾),有84.3公里长的海岸线,沙滩雪白,海水蔚蓝,以及各类热带瓜果,构成了一幅绮丽多姿的南国风光图。 乐东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发展优势明显,主要有资源、区位、人文、政策四大优势。 乐东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海产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明显。 1、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23—25摄氏度,年降水量1400—1800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轻风无霜,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发展香蕉、反季节瓜菜和南繁育种得天独厚。 2、土地资源。全县土地面积412.13万亩,土质肥沃,现已利用的农业用地约为225万亩,尚有大量土地可供开发利用。 3、水利资源。全县有八条水系,大小河溪纵横,现建有大小水库109宗,其中长茅水库为全省第二大农用水库,生活农业用水充足。 4、森林资源。森林面积822万立方米,境内的尖峰岭林业区是我省三大林区之一。 5、矿藏资源。地质部门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铝、锌、铀、钨、石墨、萤石、高岭土、石油、石灰石、花岗岩等,莺歌海盐场年产原盐10多万吨,既是食用盐又是很好的化工原料。莺歌海海域还藏有正在开发利用的丰富石油和天然气。 6、水产资源。乐东西濒南海,境内海岸线长84.3公里,有昌化渔场和南海渔场,沿海滩涂建成了约5000亩的海水养殖其地,全县还有可养殖淡水面积3万多亩。 7、旅游资源。境内有全国最美十大森林之一的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有神奇独特的伟人形象自然景观——毛公山,此外,古海遗迹、西山岭石景山、排齐古榕群、南巴河龙椅和84.3公里长的银沙海滩等,都颇具旅游开发价值。 乐东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南靠三亚,北靠东方,有粤海铁路、西线高速公路(环岛西线)贯通,且靠近三亚港口、八所港口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有正待开发利用的岭头天然避风渔港,海、陆、空运都很方便。 乐东人杰地灵,文化教育相对发达,在县外工作的有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一大批的领导干部等等,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对家乡有深厚感情。大安镇、黄流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花灯),千家镇、志仲镇被国家文化部定为“海南黎族传统绵纺、麻纺工艺保护工程试点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崖州民歌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乐东属于少数民族地区,是省级贫困县和国家级财政贫困县,享受中西部地区优惠政策和黎族苗族自治县优惠政策。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数目达到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汇。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黎族文化考究: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海南黎族的历史考究主要认为是古骆越人渡海入岛,与岛上古人类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黎族。1992年,我国考古专家在三亚市落笔洞发掘出约一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近年在五指山、陵水、乐东等地考古发掘出了约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是石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或至一万年前,海南岛就已人类居住。这些人是不是当今之黎族,尚待考证。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当前对黎族来源的研究观点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古骆越人(因为当时骆越人的分布地域包括当今之海南岛),于殷周之际(约三、四千年前)渡海入岛。殷周之际渡海入岛的这批骆越人是当今黎族的组成部分,他们与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古老人类相互融合,不断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黎族。黎族的形成,渡过悠悠岁月,趟过漫漫长河,其称谓源自何时呢?黎族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时自称“赛”。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包括黎族在内)。“黎”这一专有族称,是汉族对其称谓,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产工具,打鱼狩猎,刀耕火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最早开拓了海南岛。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海南岛。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南北朝时,俚人领袖冼夫人统领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岛上1000余峒俚人均归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唐朝以后,海南岛成了与南海诸国繁荣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随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统治不断巩固,部分大陆汉人、苗族和回族也陆续先后不断迁徙入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和农耕生产技术,使黎族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但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

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国56个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点缀着这片神州大地。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56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 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有自己的语言。——采茶 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 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 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羊皮袄、保安刀 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弹唱 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 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跳板、长 鼓舞 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

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剪纸,打曲 棍球 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 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 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象脚鼓舞 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 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浸泡芦笙,拦路迎宾 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有自 己的语言。——织独龙毯,烤烙饼 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制作毛皮服饰,篝火 节 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 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拉手风琴,烤面包

海南海口概况导游词

海南海口概况导游词 好的,朋友们,东西带齐了没有,如今我们就要预备动身了。早晨起来大伙儿感受空气是多么清新,日子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开始了,今天的天气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海南是一具没有冬天的海岛,一年四季太阳基本上火辣辣的,下车之后大伙儿要注意防晒,戴上帽子、打上伞、擦防晒油。好,下面介绍今天的行程安排。 海口的得名是如何来的呢?是因为有南渡江在这个地方入海,因此叫做海口,它还有一具漂亮的别称叫椰城,另外三亚又叫鹿城,兴隆又叫华侨城,妖城,妖气冲天。 海口市是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刚刚和琼山市合并,全市面积增长10倍,达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多了1倍,达到150万,海口市有四个区: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和美兰区。要概况海口市的现状有一句话比较准确:小都市的底子,中等都市的规模,大都市的气势。88年建省的时候"十万人才下海南"掀起了一股移民的热潮,移民使一具都市充满着青春与活力,但也带来一些别稳定的因素。 朋友们,和大陆相比,海口是一具特别悠闲浪漫的都市,人们日子节奏比较慢,别仅海口整个海南岛基本上如此。什么原因呢?首先是因为海南历史上处于政治的边缘,没有爆发大的战争,其次这个地方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地里长庄稼海里有鱼,饿别死也冻别死;第三呢是人口少,居住环境比较宽松;第四呢算是因为海南依然一具农业省,没有形成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应有的快节奏。 海口有一段时刻在全国特别出名,这算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热潮,那时候大量的资金涌入海口、三亚等都市,大伙儿忙着炒地皮、炒房产,你卖给我,我卖给他,许多人一夜暴富,当时市面上流传着如此一则故事:一具从外地来海口打工的农民,因为身无分文每晚只能睡在大街上。有天早晨他醒来一看,吓了一跳,只见身后排着长长的一溜人,原来他睡在一家房地产开辟公司售楼部的门口,这些人基本上来买房的。当那个民工预备离开时,从队伍后面跑出来几个人,请求购买他的位置,最后,那个民工拿到了"从天上掉下来的"7万块钞票,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但是从94年起国家就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了,不少项目都停了下来,成为烂尾楼、空置楼。一些老总的钞票几百万上千万的就被套在那里,甚至到最后开着奔跑车没有加油的钞票。 多年来烂尾楼向来是海南政府心中的伤痛,它别仅仅是一具经济咨询题,还进展为政治咨询题、治安咨询题:搞传销的,搞地下加工厂的、捡垃圾的、吸毒的等等人员在这个地方寻到了生存的空间。传销人员经常激励自己:"今天我们睡地铺算是为了改日住别墅,今天我们吃南瓜算是为了改日吃王八"。地下加工厂更是肆无忌惮,生产劣质食品和潲水油,扰乱市场,十块钞票买十几包椰子糖,我带团别能让你们吃,吃出甲肝乙肝如何办?吃出口蹄疫来如何办?只是这些人也高兴别了多久了,因为海口市、三亚市政府差不多在着手解决烂尾楼咨询题了,能拆的就拆,能续建的就续建,因此想在海南买房的朋友如今正是时候,如今房价一平米才一千二三,不少游客第一次来旅游,第二次来度假,第三次就买房了。如今海南的房60%算是外地人买的。 (过五公祠)朋友们,这是海南一处人文景观--五公祠,纪念唐宋阶段被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历史名臣(略),有人说来海南是看海玩海听海吃海,我们就没必要到里面去参观了。说句实在话,海南的人文历史景观是比较少,但是别是就说说海南是个文化沙漠呢?并非这样,海南文化是特别深厚的,它体如今以下几方面: ①开拓进取精神,例如说过去华侨孤身一人出外闯海,需要多大的勇气; ②海南文化包容性大,从古代被贬的官员到建省"十万人才下海南",当地人从别排外,以一颗宽容平静的心来对待; ③海南人韧劲脚,别向命运低头。本岛日子条件最差的要属日子在五指山区的黎族人和日子在海面上的蛋民,可他们一副乐天知命的模样,很少抱怨过。我亲眼看到一具断了

黎族手工艺

保护和开发黎族手工艺的建议 求正秋风2011-8-8 为了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挖掘和开发黎族民间传统手工艺资源,发展旅游市场新产品,我们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传承代表人等方式,深入了解黎族民间传统手工艺种类、分布、生产经营、传承发展等基本情况,寻访了黎族织锦、牛皮凳、树皮衣、制陶、藤编等手工艺人,与村民、手工艺人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手工艺可开发生产和经营前景。 一、资源品种基本情况 黎族民间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主要有编织、纺织、木器、陶器、家具制作等。这些民间手工艺,还处在手工制作状态,处于原始的发展阶段,尚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这些手工艺,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是黎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这些工艺品,生动体现了黎族是一个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热爱生活,巧于装点美化自身的文明古老的民族。 1、黎锦。织锦是黎族手工艺中最为著名的技艺,包括筒裙、衣服、胸褂、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有纺、织、染、绣四大工艺。黎族村庄的群众普遍掌握织锦技术,因为黎族婚礼上,新人必须穿戴传统黎锦,所以黎族妇女都习其技能,农闲时纺织黎锦。黎族妇女每人至少要有两套,平时不穿,节日或办喜事时一般穿用。有的织锦(服装),最高价可卖到1500~2000元。 2、牛皮凳。主要以藤和牛皮制作,一张牛皮可制六张凳。群众生产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没有销路。据了解,一张牛皮凳售价120元。 3、藤竹编织品。黎族地区有丰富的竹藤资源,山林中各种野藤丛生,竹子多。黎族群众善于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在农闲时节和日常劳作的间歇中,以家庭副业的形式分散制作。常见的藤竹制品有竹筛、竹篓、鱼篓、簸箕、篮、竹笠、箩筐、畚箕、谷围、斗笠、藤凳等生产和生活用品。黎族群众还用露蔸叶编织草席、草箩、斗笠、帽子、帘子及其它工艺品和生活用品。 4、陶制品。制陶工艺是黎族的文化特征,是黎族妇女的工种,有“女制陶男莫近”的习俗。黎族制陶的方法较为原始,全部工序皆为手制,选择粘性泥料,采用泥条盘筑或捏泥条成型,制成碗、杯、盆、缸、罐、甑、锅、盖等器物毛坯,经火烘烧陶坯,露天烧制而成陶器。据了解,制陶的原材料存量不足,不能大规模制作。由于工艺原始粗糙,群众使用铁铝制品多,导致这项技艺没有市场,后继乏人,濒临绝境。目前昌江保突村羊拜亮是该项目国家级传承人。 5、树皮衣。这是用难得一见的见血封喉树的树皮制作。由于原材料紧缺,群众也不再穿用,该技艺失去市场开发价值,后继乏人。昌江七叉镇机构村符亚劳、符拜翁夫妇是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仅存一套树皮衣。目前,一套树皮衣售价1500~2000元,且没货源,群众收藏的货源一般不出卖。2010年6月,保亭县聘请符亚劳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活动,现场表演编织树皮衣技艺。

中华各民族简介——黎族电子教案

中华各民族简介—— 黎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黎族 中华各民族简介——黎族 黎族概况 历史:黎族由古代越人发展而来,与“百越”的一支骆越关系更为密切。历史上黎族“杞”、“本地”、“美孚”和“赛”自称。在宋代以后,黎族的名称被普遍使用,沿至今日。 人口:黎族现约有人口124.8万人。 分布: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经济:黎族以农业为主,属稻作犁耕农业文化类型,兼有狩猎、捕鱼、采集和林业等多种经营。黎族是最早的纺织先民。 黎族风俗 图腾:

信仰: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礼仪: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 习俗: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去居住,不与父母同住。“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男子自己上山备料盖“隆闺”,女人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隆闺”有男女之分,大小之别,男子住的称“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大的住三五人,小的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隆闺”的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室内一般不间隔。“隆闺”仅开一个非常矮小的门,只可弯腰而入。 禁忌: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男女订婚时,忌用白鸡,以为用的白鸡会使夫妻不睦。禁忌敲打或踩踏三石灶。否则犯者会生病,

教学案例《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

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我们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 1、了解我们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教学难点: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以及民族服饰、食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 同学们,不同的地域和历史,造就了各民族多姿多彩的风土民情。虽然社会在不断发展,但是各民族在服饰、饮食、交通、居住、节日、礼仪等方面还都保持和延续着各自独特的风俗习惯。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多彩的民族风情。首先学习《多彩的民族风情》(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完课题,有疑问吗? 二、学习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 (一)不同的服饰 1.我们带着这些疑问首先学习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板书:(各具特色的衣食住)。同学们,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不同,图腾文化不同,传统习俗不同,所以服饰也各不相同。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62页,我们先看右上图,苗族女子喜欢穿达领短衣百褶裙,佩戴各种银饰。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者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头裹青色长巾。 3.我们接着看左上图,蒙古族.....................。 4.我们再看左下图,朝鲜族姑娘.....................。 5.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具有特色的民族服饰? A.指名说 B.教师介绍傣族……服饰 C.欣赏民族特色的服饰 D.老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知道各民族的服饰五彩斑斓,56个民族56枝花。如果我们穿上各自的服饰是多么绚丽美丽的一幅画呀。 (二)不同的饮食 1.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环境不同,主要物产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所以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

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教案1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 第五课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民族有着各自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传统的节日表达着人们不同的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淳朴而美好的愿望。 2.知道一些民族的节日习俗和来历。 教学重难点:懂得尊重各民族朋友和他们的风俗习惯。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民族节日方面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播放课件,活动《爱我中华》。 2.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名字及民族的节日。 3.引言: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有趣极了。虽然各个民族的节日习俗不一样,但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板书课题)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浓厚的喜庆之情吧! (二) 传统节日介绍 (1)藏历新年 1.观看藏族图片。 教师对藏族进行简短的介绍。 2.学生自由阅读第一段。 3.讨论: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4.教师介绍“叩长头”,观看课件。 (2)那达慕大会 1.欣赏草原风景。 教师简单介绍蒙古族。 2.观看课件,讨论:藏族朋友们在干什么? 3.教师介绍那达慕大会举行的时间、活动的内容。 (板书: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3)火把节 1.观看彝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彝族。

2.学生默读火把节的传说。 3.老师介绍火把节进行的时间和相关内容。 (板书: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4)歌婆节 1.观看壮族图片。 教师简单介绍壮族。 教师介绍:壮族的歌婆节是纪念“歌仙”刘三姐。 2.欣赏电影《刘三姐》片段。 (三) 作业活动 1.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完成课本上的表格作业。 2.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业。 (四) 课后小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各自的风采,我们不仅要尊重少数民族朋友,还要尊重他们的节日习俗。 (五)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节日同样的喜庆 藏族藏历新年藏历初一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夏秋季闲时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 壮族歌婆节农历三月初三

(礼仪)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人口最多。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也不同,所以了解越多的民风民俗,越不会得罪人或者不会犯了人家禁忌。了解了各地的民风,在生意场上,谈成生意的几率就大些。 在这里,过节吧简单整理了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达斡尔族年年高。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过春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壮族的迎英雄。春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哈尼族,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满族挂旗过年。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多彩的民族风情》参考教案

12.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了解各民族习俗、禁忌,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相关资料,包括:形成原因、主要特点、实物图片。 2、搜集感兴趣的食物、食品。 3、搜集有关民族节日的传说和小故事。(关于民族图腾的来历、民族英雄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民族聚居地的美丽传说、民族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故事、民族节日的来历和美丽传说等。) 教学过程: 一、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 1、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 2、小组交流搜集道德资料。 3、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搜集到的民族资料。 探究内容: 衣:1、各民族服饰中与生活习惯关联大的有哪些? 2、各民族服饰中与图腾文化关联大的有哪些? 3、各民族服饰中与传统习俗关联大的有哪些? 食:1、各民族饮食口味的探究:他们喜欢吃甜的、辣的、酸的还是咸的? 2、各民族的饮食口味和什么有关? 住:1、各民族习惯住在什么环境中?山区、水边、森林、平原、草原还是戈壁? 2、他们的居住和什么有关?

行:1、调查哪些民族喜欢骑马?哪些民族善于弄舟?哪些民族的交通工具最有特色? 2、这些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什么有关? 二、故事会 1、把搜集到的关于民族节日的传说、故事向同学们讲一讲。 2、根据故事内容和演讲表现,评选出本班级的“故事大王”。 三、图片展 1、根据学生的兴趣及关注内容,将班级同学分成若干组。 2、每个小组将学习的成果、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3、将全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到一起,根据不同的板块设计一期“民族风情”图片展。 4、每个小组派小导游对图片展的有关内容讲解。 四、课外拓展:我们这里有哪些民族特色食品 学生分小组进行调查我们这里藏族和回族的特色食品糌粑、手抓羊肉、馓子、蜜馓等。 有学生吃过这些食品的,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实用信息: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方言 中国七大方言概述 1.北方话(简称:北语) 2.广东话(简称:粤语) 3.江浙话(简称:吴语): 4.福建话(简称:闽语): 5.湖南话(简称:湘语): 6.江西话(简称:赣语): 7.客家话(简称:客语): 1、北方方言 又称北方话,以北京话为代表,通行语中国北方地区各省区,贵州、四川、云南以及华中地区的部份县市。北方方言分为四个次方言区:(1)华北方言,通行于京津两市几东北三省,河北、山东几河南六省。其中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话。 (2)西北方言,通行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区。

(3)西南方言,通行于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及湖北大部份。湖南、广西北部边沿地区。 (4)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通行于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份沿江地区。 2、吴方言 吴方言又称江浙话或江南话。过去以苏州话为代表,现今随着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使上海话使用的人口不断的增多,通晓上海话也逐渐多。因此现今吴方言的代表乃是上海话。通行地域主要是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南通小部份,上海及浙江大部份地区,可分为五个片:(1)以上海话为代表的太湖片,通行地域:上海市、常州地区、杭州地区和宁波地区。 (2)以临海话为代表的台州片。 (3)以温州话为代表的东欧片。 (4)以金华话为代表婺州片。 (5)以丽水话为代表的丽衢片。 3、湘方言: 湘方言又称湖南话或湖湘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

份地区。湘方言从内部语音差异上看,又有新湘语和老湘语的分别。老湘语广泛流行于湖南中部宁乡、衡阳等地,新湘语流行于长沙、株州等大中城市中。 4、赣方言 赣方言又称江西话、赣语或溪语。以南昌话为代表,通行于江西省大部份地区以及福建西部、湖南省部份县市。因历史上多次北方汉人南迁多从江西为中转,家之地理上与江淮官话、湘方言、棚民话区接壤,就使江西省边缘地区深受其他方言影响,也导致赣方言自身特点被淡化。 赣方言内部可分为7个片: (1)以南昌话为代表的昌靖片,通行于南昌地区、高安地区。 (2)以宜春话为代表的宜浏片,通行于宜春地区、新余地区和湖南省 (3)以吉安话为代表的吉茶片,通行于吉安地区、井冈山地区和湖南省的茶陵、攸县、酃县。 (4)以抚州话为代表的抚广片,通行于抚州地区。 (5)以鹰潭话为代表的鹰弋片,通行于鹰潭地区、贵溪地区、乐平地区、景德镇地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