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专题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二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及辛亥革命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2、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考试说明:

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单元概括:

■考点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背景:

(1)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

(4)广西地瘠民穷,灾害严重,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5)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号召群众进行反抗斗争。

2. 经过:

(1)爆发:金田起义 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发展:定都天京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3)全盛:①军事上:进行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进入全盛时期。

②政治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4)转折:天京变乱。

①原因:

A、领导者革命进取心减退,生活的腐化;

B、等级制度建立,封建特权思想膨胀;

C、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

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做指导;组织

上,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经过:P55

③影响:

A、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

B、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军心涣散,由盛转衰

(5)衰落:

①原因:

A、强大外敌出现;

B、太平天国内讧;

C、洪秀全重建领导核心(目的:挽救危局;概况:起用年轻将领;任命洪仁玕主持朝政)

②表现:P55

(6)失败:①标志:天京陷落。

②原因:A、主观原因:Ⅰ、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①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②经济上: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为指导;④组织上: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Ⅱ、战略上的失误。B、客观原因(时代的局限):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3.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①根源:

A、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深受双重压迫,土地高度集中,人民负担沉重;

B、历史根源:历代农民均贫富的奋斗目标;

C、阶级根源:农民阶级小农意识,追求平等、平均,小农私有制基础上的自然经济;

②颁布:1853年

③内容:

A、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B、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C、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

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④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⑤评价

A、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

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B、落后性:将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没有超越封建主义经济的范畴。

C、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无法实现

(2)洪仁玕和《资政新篇》

①背景: A、国内时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急需改革内政、富国强兵,扭转形势;

B、国际形势-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并初步形成世界体系;

C、个人经历-洪仁玕游历香港,学习、研究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学说。

②内容:A、政治上主张法治、民主,实行?开明君主制?

B、经济上效法西方,兴建铁路,新办银行、邮政,准许开办工业,奖励发明,实

行专利制度

C:外交上主张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

C、文教上兴办新式学校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等。

③评价:

A、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

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和历史进步性

B、空想性: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

施的阶级、经济基础;紧张的军事形势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

(1)相同点:革命纲领;均有反封建的要求

(2)不同点:

①产生的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②有关社会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试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③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的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而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

④产生的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应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并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施。

⑤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

(1)《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2)《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行纸币,允许私有财产存在,鼓励发展私有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4.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4)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5)主张对外开放,开张正常对外贸易,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外交

5.历史局限:

(1)革命纲领:追求自然经济,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追求

绝对平均的圣库分配制度,违背规律,具有空想性

(2)组织形式:宗教形式不能适应革命发展的要求

(3)政权建设:占领天京后,贪图享乐,争权夺利,发生内讧

(4)军事战略:偏师北伐,孤军深入等

6.教训:太平天国的失败充分说明作为小生产者,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7、时代特点:

(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4)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义和团运动:

1、原因:(1)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的加深

(2)人民群众反洋教斗争的发展

(3)清政府偏袒教会并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

2、经过:1898-1900

◆?扶清灭洋?的评价:

①爱国性: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②局限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反映了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也反映了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提出先进的革命理论和思想,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阶段。

3、结果:失败

◆原因: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A、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B、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C、对中外反动势力缺乏本质的认识;D、盲目排外

②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4、影响: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1)爆发的背景:前者是清政府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后者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的产物

(2)指导原则和组织形式:前者有个统一的领导核心,同一的军事制度,纲领性的文件;后者基本处于自发的状态,没有统一的领导,没有统一的纲领

(3)与宗教的关系:前者利用西方基督教成分反对清政府;后者反对基督教势力在中国的发展,并利用本土宗教发动群众,打击洋教

(4)对外关系:前者曾主张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通商、交流文化;后者盲目排外,没有正确认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

(5)结局: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6)影响:都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历史的进步

◆难点突破: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性

(1)作用:

①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②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了阻止中国半殖民地化加速的作用。

(2)局限:

①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④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

◆从近代化角度评价近代两大农民运动:

(1)基本肯定: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资政新篇》将发展资本主义和巩固太平天国政权相联系;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对中国近代化起了积极作用

(2)基本否定: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其思想跳不出封建主义的圈子,平均主义创造不出新社会;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排外不是历史的进步,它在反帝的同时,也排斥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不符合中国近代化的客观历史发展趋势。

三、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

(1)背景:

①义和团运动失败,列强加紧掠夺和控制

②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挽救危机

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的舞台

④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思想上:

①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总结:

②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论战

B、组织上: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原因和条件

①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

③各地分散斗争的相继失败

(2)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成立:1905年日本东京

(4)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5)机关刊物:《民报》

(6)意义:标志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2)有了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活动不再分散。

(3)有了统一的革命纲领、奋斗目标和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C、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A、概况:P61

B、结果:失败(原因: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强有力统一领导)

C、意义: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

⑤时机成熟:

A、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破产;

B、武昌地区革命形势高涨

■原因:①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武汉兵力空虚;②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受列强侵略比较严重,资本主义发展,群众反抗情绪较强烈③革命的人的宣传组织和发动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性质:革命党人、立宪派、旧官僚的联合政权),宣布?五族共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4)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目的:

A、根本:维护共和制度

B、直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专制独裁

②内容:

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集会、结社、通信、信仰

自由

C、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③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评价:A、进步:①政治上,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政治体系②经济上,提高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调动了资产阶级的积

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④文化上,

集会、言论自由、出版、结社等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发展

B、局限:没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解决民生问题;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

⑤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辛亥革命的评价

(1)结局: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

■原因:①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能够掌控局势②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对封建官僚和列强抱有幻想;没有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没有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没有发动充分发动群众等)③立宪党人和旧官僚的支持④袁世凯手握重兵及其政治才华⑤帝国主义的干涉

(2)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功绩: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经济上: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上: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社会习俗: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⑤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

(4)教训:

①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要有切实可行的革命(反帝反封建)纲领

②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要有强有力的革命政党

④要有自己的武装

(5)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行不通

◆难点突破: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对比

◆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1)领导阶级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2)组织形式不同:太平天国利用旧式宗教组织?拜上帝会?;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3)革命性质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处在民主革命时期,但仍是旧式农民起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推翻旧政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辛亥革命酝酿和爆发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局限性

(1)必要性: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加紧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和角逐。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已是大势所趋。

(2)可能性:①物质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迅速的发展;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准备了一些条件。②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③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④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⑤客观条件:20世纪初,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运动风起云涌;四川保路运动的发展,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可能。

(3)局限性:①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②辛亥革命引起的变化有限:整个社会依然笼罩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内阁频繁更迭,总统选举有名无实,民初政治形同闹剧;普通国民选举、监督之权并未兑现;各级地方自治机构中,政治权力仍旧牢牢操控在旧官僚、士绅手里。③在相当多的社会问题上,辛亥革命显得更为保守:a.法令中没有丝毫体现孙中山所构想的土地税和土地国有制政策;b.《临时约法》中没有对妇女参政权做任何规定。④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艰难而曲折,中国的现代化改革、民主之路任重道远。

思维升华:

1.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广义上说从鸦片战争开始,而狭义上或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2. 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的转变,也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二者均未得到有效实施,然而其根源有本质的区别:《天朝田亩制度》是因为有空想性,根本不可能得到落实;《资政新篇》提出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略带超前性的具有进步性的构想方案,只是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没有得以实施。

两者的经济主张既不是继承关系,也不是发展关系,而是根本对立的——前者主张建立小农经济社会,是落后的,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

3. 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及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各地的武装起义,武昌起

义和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结果等。因武昌起义发生在旧历辛亥年,人们便称之为辛亥革命,同时又把孙中山领导的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广义地称为辛亥革命。

4. 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即宣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从1912年孙中山创立南京临时政府开始直到1949年蒋介石政府垮台,38年时间都属于中华民国。它包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历时仅3个月的南京临时政府,以北京为首都袁世凯缔造的为时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22年的统治。其中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迁到陪都重庆长达7年之久。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权。

5. 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功绩是摧毁了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共和制度是其一个成果。在革命后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其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对中国人民来说仍然是遥不可及。而君主专制遭此致命一击后,就再也无法稳定地存在下去了。但封建制度依然存在,其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土地改革的完成。考点精讲:

1.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促进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从而减少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障碍。

(2)太平天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即基督教教义,因而潜蓄着近代化的趋向。

(3)太平天国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全方位近代化的纲领《资政新篇》,对中国近代化事业具有深远影响。

(4)太平天国主张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也反映了近代化的倾向。

(5)太平天国重视发展商业,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

2.太平天国运动体现的新时代农民战争的特点

(1)背景:太平天国除具备以往农民起义的原因外,增加了由于列强侵略激化阶级矛盾这一原因。

(2)起义形式:太平天国运动利用的是外来宗教组织发动民众。

(3)思想上: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大胆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蓝图,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4)任务: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5)失败原因: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的结果。

(6)在国际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地位:太平天国运动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革命运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3. 进入20世纪初,革命取代维新成为中国社会思潮主流的原因

(1)1898年戊戌变法的失败,使许多人认识到,维新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2)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有识之士失去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认识到要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必须先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3)《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加重剥削人民,引起的阶级矛盾尖锐及人们对革命的渴望,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4)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成长起来,成为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5)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也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意志。

(6)20世纪初,中国留学生增多,他们在国外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并广为传播,革命取代维新,终于成为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4. 辛亥革命和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

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建设民族独立国家是实现国家近代化的前提。辛亥革命在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背景下,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在政治上,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统治向民主政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上,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

材料研读及命题预测

【主题】同样是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太平天国的天国梦破灭,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立民国理想却得以实现。但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民国名存实亡,说明资产阶级也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先进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应用】某研究课题小组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研究中搜集到了以下几组史料,阅读后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何得存此僵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1843年

材料二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於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减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讨粤匪檄》1852年

材料三 1862年,?借师助剿?前夕,英国在上海的舆论喉舌《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他们所造成的损失真是无法计算的!他们所犯下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的!?

材料四1863年,英国传教士致函《香港日报》编辑说:?关于叛军(太平军)情况及叛军性格的可怕记述,早就使我急欲访问南京,亲自去观察一下这些记述究竟有多少真实性……南京城外商业兴旺。古老的城垣里面,田地耕种良好,四乡也一样。小麦、大麦、大豆均极富

饶。城内的居民生活显然较扬子江沿岸诸城优裕。新的商店和优美的房屋正在建筑中。居民一般衣着良好。妇女们来来往往,从事于南方妇女所做的日常工作,老人们则带领孙儿玩耍。我们到了任何地方都受到了尊敬和友好的接待。?

——朱学勤主编《中华文明史》2006年出版

请回答:(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的作者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大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太平天国进行评价时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一是?(洪)秀全以匹夫倡革命,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观点二是?太平天国是由社会下层民众发起的一次对现存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正义抗争?。上述材料中可以用来支待观点一的有哪些?可以用来支持观点二的有哪些?

(4)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 本题以研究性学习方式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第(1)问通过洪秀全的思想观念考查太平天国的基本理论;第(2)问换位思考,考查清朝统治阶级对太平天国的认识(注意《讨粤匪檄》中曾国藩的策略);第(3)问考查观点论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第(4)问考查史观多元化。本题从史实到方法,从换位思考到认识多元、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历史学习以及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向性强。

[答案] (1)原始的平等、平均观念(天下大同思想)。

(2)否定:烧杀掳掠;抛弃儒家传统文化。理由:站在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上。

(3)支持观点一的材料:材料二、材料三;支持观点二的材料:材料一、材料四。

(4)阶级立场;研究方法;史料占有;时代局限等。

复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二)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主备人葛涛 一、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三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成果及作用。戊戌变法的背景,措施及作用。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阅读、分析、对比、列举、图示法等 四、学习流程 (一)导入 近代化主要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法制化;在思想上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纵观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我们本节课学习后两个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学习过程 【快速阅读课本,根据课堂笔记构建知识结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袁世凯上台后尊孔复古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识记基础知识】 1.辛亥革命的背景、时间、重要战役、指导思想、性质、结果,影响,胜利和失败的原因。 2.孙中山的重要活动。 3.三民主义的内容。 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性质、影响。 5.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6.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思考讨论,能力提升】小组讨论,分组展示,互相借鉴,教师点评总结

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②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③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准备: (1)组织准备: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借此发动组织群众。 (2)理论准备: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撰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朝统治。 (3)实践活动: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发展会员,并逐步形成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六人的领导核心。2、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2)东乡称王: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称“天王”。 (3)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攻占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4)定都天京:1853年初,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三、《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 (2)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 ②规定土地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与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③规定产品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即“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它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平均分配土地与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加之当时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作保证,因此,根本无法实施。 四、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 1、北伐: 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 时间:1853年。 将领:林凤祥、李开芳。 战果:北伐军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兵力,为太平天国东征、西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失败主要原因:太平天国战略失误,孤军深入,给养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滨州模拟)广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当地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2.“流血的伤口不流泪,举起的杆子不下跪。攥紧的拳头不松手,过河的卒子不后退。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生死路一条,聚散酒一杯!何以成败论英雄,浩浩乾坤立丰碑!”与上述《太平天国》电视剧主题歌主旨相左的是() A.北伐西征、天京突围 B.“无处不均匀”、天京事变 C.冲击纲常、打击侵略 D.重振朝政、保卫天京 3.洪秀全定都南京后,规定只有太平天国编纂和“旨准颁行”的“真道书”才能在世上流通,“当今真道书者三,无他也,《旧遗诏圣书》(《圣经旧约》)、《新遗诏圣书》(《圣经新约》)、《真天命诏书》也”,其他所有的书都在查禁之列。由此可见他() A.彻底排斥中国的传统文化 B.赞赏西方的宗教和政治制度 C.未能摆脱皇权思想的影响 D.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愚民政策 4.(2012·济南月考)160年前的南方民谣唱道:“天字旗号飘得远,四方兄弟到金田,四方兄弟到金田,斩龙除妖声震天。”这说明() ①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②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③太平天国的宣传组织方式落后④斩龙除妖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②③D.②④ 5.有人认为,中外史学家历来所讴歌的所谓《天朝田亩制度》,事实上这宗社会主义的土改方案,只是个无名氏的纸上作业。这是因为《天朝田亩制度》() A.从来没有能够实行 B.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无法实现 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D.主张走共产主义道路

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区别

义和团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区别

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相同点: 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 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 ③领导者:农民阶级; 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 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 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义和团没有纲领,斗争水平低,被清政府利用。 ⑥对外关系上:太平天国领导人吸收基督教的合理成分,形成拜上帝教,组织动员群众,太平天国有平等的外交思想,有灵活的外交策略,主张向西方学习,《资政新篇》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盲目排外,不能区分资本主义侵略和外来的先进文明,具有明显的反资本主义的落后性。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什么联系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有什么联系 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那么你了解洋务运动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洋 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的联系,希望能帮到你。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都是发生在晚清时期,他们虽然内容不大相同,而且因为客观条件许多因素也是完全不同的,但是效果却都是在 不同的情况下多多少少的改变了一些晚清的现状,那么洋务运动与辛 亥革命有什么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吗? 首先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还是比较相似的,那个时候世界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国力强盛,而且发展迅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些国家将虎视眈眈的眼神投到清朝的身上时,因为生产力落后,装备和国力都不是很强盛的清朝很快就会遭受西方国家的荼毒,而且那时清朝封建统治已经开始进入尾声了,甚至在一些方面已经出现了裂痕,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促使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等社会活动产生。 但是相似的背景因为活动性质的不同最后造成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洋务运动只是引进了西方的一些新的事物,但是在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同时也依旧还是被封建统治束缚着的,所以早已经注定不可能成功。但是辛亥革命就不同了,这一革命运动首先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之后才开始发展新兴的工业,为之后的发展扫清了所有的障碍,而且中华民国和大清完全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就算是辛亥革命没有完全将中国从半殖民地的境遇中拉出来,但是相比于洋

务运动辛亥革命则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并接受了民主这一思想。 洋务运动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开展,涉及了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所以在分析它对中国的影响时,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下面就来具体看看洋务运动的影响。 首先在军事方面的影响:洋务派在军事方面继承了魏源的思想,主张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师夷长技”,也就是学习西方来遏制西方。为此洋务派做了三个方面的事情:首先是建立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其次是建立了以北洋舰队为首的三支水师,最后还建立了军事学堂。当然对于陆军配备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等,也制定了改进计划。1885年,设立了统领海军、海防事宜的海军衙门。这一系列的改进,促使了清政府军队的战斗实力的提高,在一定时期内有力的抵制了侵略势力,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其次是在近代经济方面的影响:洋务运动虽然以兴办军工企业为主,但是对于这一方面而言,最主要的方面还是资金,以及原料和原料的运送等。洋务派在打出“自强”旗号用以兴办军工事业之后,又以“求富”为旗号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发展包括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来配合军工事业。这一方面,因为是洋务派大头,所以很多达官显贵都以此为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重农抑商”的观念,促使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后是关于关于政治、文化方面的影响:洋务运动是以失败收场的,也正是因为它的失败,使得更多的有识之士投身于中国的近代化之

太平天国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高中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3.北伐、西征和东征 二、《田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田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2.《资政新篇》的内容及评价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采取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导入新课】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鸦片战争不仅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促使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由此导入新课。 【讲述内容】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拜上帝教 思考:关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课本讲了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和阶级矛盾尖锐,对照课本小字"鸦片走私和银贵钱贱"现象进行讲解,说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官吏的横征暴敛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客观原因。鸦片战争的主观原因是洪秀全及其拜上帝教的推动。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小聪颖,但1828——1843年四次参加科举不第,精神受到很大刺激,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后,开始信奉上帝宣传上帝,创立"拜上帝教".让学生思考: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呢?他的拜上帝教同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是否一样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指出: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特点: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的结合起来;文章:《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这对劳苦大众很有吸引力。2.金田起义及建立政权 对于这段历史,可结合《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和《金田起义》的有关电影材料进行讲述;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封王建制(展示《永安封王表》),初步建立政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一重大损失。185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汉三镇,声威大震。1853年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3.北伐、西征和东征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

2017年秋八年级历史部编 第9课《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

第9课辛亥革命 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2017·庆阳)徐中约曾说: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这里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指的是 A. 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 走向共和 B. 军阀割据 C. 君主立宪 D. 国家统一 4.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是因为它 A. 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 B.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D. 颁布了《临时约法》,结束了中国被奴役的命运 5.下列事件与辛亥革命发生在同一年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安庆起义 C. 广西起义 D. 萍浏醴起义 6.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二、判断题 1.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胜利”主要指推翻了封建制度。 2. 辛亥革命最大的成果是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3.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奋斗目标。 4. 武昌起义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就如南昌起义打响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混合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并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1)材料中“革命”指什么历史事件?指出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

简论清末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简论清末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2011-07-25 16:22:25 杨光 一、改良注定行不通吗? 一直以来,清末改良运动的“历史教训”都是“中国改良之路注定行不通”的关键证据——如果不是唯一证据的话。大凡反对改良的人,几乎没有不谈戊戌变法、清末立宪的。是的,维新失败了,光绪失权了,康梁逃跑了,“六君子”血染菜市口。后来,又立宪流产了,新政败坏了,清廷破产了,辛亥革命一呼而天下应。一百多年前的这些经典性政治场景仍然烙刻在思想者们的心头。 这段历史最大的现实意义,似乎只是给“路线斗争史观”、“革命史观”不断地提供雄辩之资。国共两党的理论家们教给我们如下的历史定论:改良主义是错误的,其失败纯属客观必然、不可避免,革命路线才是正确的,虽有挫折险阻、流血牺牲,终必取得伟大胜利。然而,这些雄辩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戊戌年的变法运动的确是失败了。主要失败于光绪帝的急躁和康有为的狂妄,却不是失败于改良主义路线。变法的政治理想和政策主张并没有失败,只是短暂中断了。几年以后,因扼杀维新运动而被当成旧党首领的慈禧太后本人又重新拾起了变法的旗号,在政治改良之路上走得比当年的光绪帝和康有为更加遥远。康有为不过要开“懋勤殿”,老佛爷却亲自首肯了“立宪法、开国会”的主张。如此看来,戊戌年的失败者仅仅是光绪帝和康梁诸君,却不是与他们捆绑在一起的改良与维新本身。 晚清的立宪运动也确实是失败了。主要失败于体制内的满汉、央地权力斗争

和体制外的反满民族主义,而不是失败于改良主义路线。让我们再往后看,辛亥革命之后的政治主题是什么?依然是旧的改良主义的老题目:改官制、立宪法、开国会。清朝未完成的任务,民国照样完不成。人民共和国不仅完不成,反而走了回头路,往秦始皇和朱元璋的方向大幅度退却。革命家们的“丰功伟绩”并没有为中国带来一部公认的优良宪法和一个民主的优秀国会,比之改良运动,未见得就成功、高明到哪里去。 “改官制、筹自治、立宪法、办大选、开国会”,这些清末改良主义的理想延宕百载、至今未竟,然而毕竟一代代传延,国人并没有完全放弃。放胆断言改良主义必定失败或完全行不通,似乎仍为时尚早。若说失败,岂止是改良失败,革命何尝不失败!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和共产党革命倒是失败得更惨一些。为这些个革命而抛头颅酒热血的可不只是区区“六君子”,而是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和多达几千万的平民百姓啊!按同样的逻辑,是否也该说“革命之路注定行不通”呢? 二、改良派妨碍了革命,还是支持了革命? 再说说清末改良派与革命党的关系、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戊戌变法以后,原本栖息于清朝体制内的改良派有一部分被逐出体制,加入了反抗运动,与革命派互相唱和、互成犄角。梁启超是赞成过革命的,虽然后来又成了反革命。另一方面,维新运动虽然失败,却在权力的核心层周围培育了一批坚定的改良主义者。日俄战争之后,不仅梁启超等流亡海外的立宪主义者大声疾呼、摇旗呐喊,而且袁世凯、张之洞等高官,载泽、溥伦等亲贵,张謇、汤化龙等士绅,也都加入了立宪的阵营。立宪派可谓阵容齐整、势力庞大,里应外合、咄咄逼人。慈禧太后也顶不住立宪派施加的政治压力。而革命派则势单力薄、位处边缘,除了策动一些无关大局的武力冒险之外,无能对中国局势发挥更大的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太平天国运动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安徽安庆期末)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频仍 B.官吏贪暴腐败 C.土地兼并严重 D.社会治安混乱 解析:B 根据材料中“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官吏贪暴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2.英国驻上海领事馆领事曾说:“这支队伍在它离开南京大江(扬子江)北岸的那一天起,除那些伪装的信使所能维持的来往以外,所有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 ) A.东征军 B.西征军 C.北伐军 D.远征军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南京大江”“同南京友军的交通都是被截断了的”等信息判断,“这支队伍”指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军。 3.(2017·四川绵阳期末)《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此规定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 B.追求绝对的平均主义 C.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 解析:A 根据材料“桑”“蚕”“母鸡”“母彘”“无失其时”可知反映了男耕女织、饲养家禽、家畜等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具有鲜明的小农意识,故A项正确;追求绝对的平均主

义、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材料均无从体现,故B、C、D三项错误。 4.(2017·河南焦作期末)据记载,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颁行后,李秀成等一些重要领导人对其“所著各书”,“皆不屑看也”。这主要是由于( ) A.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 B.洪仁玕的书籍缺乏新意 C.频繁战争使其无暇读书 D.该书没有体现农民需求 解析:D 材料反映了李秀成对《资政新篇》的不认同,不能反映李秀成等将领没有文化,故A项错误;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进步意义,故B项错误;“不屑看”不等于没有时间,而是从心理上不重视,故C项错误;《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因此得不到农民出身的李秀成等将领的支持,故D项正确。 5.(2017·山西太原期中)洪秀全在《天父诗》《幼学诗》中说:“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这主要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继承了传统农民起义的全部宗旨 B.按照拜上帝教创立人间天国 C.旨在强化等级尊卑的传统观念 D.并未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 解析:C 洪秀全通过拜上帝教发起运动,是以往农民起义所不具有的,故A项错误;拜上帝教最初提出平等、公有、互助等理念,与材料“只有臣错无主错”“生杀由天子”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可知强调了男尊女卑,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故C项正确;洪秀全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复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复习题及 答案 考试卷的内容能够检测出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内容的 掌握程度,你想要从中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吗?下面是X整理的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复习题,希望对你有用。 人教版初二历史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复习题 一、选择题 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题目是,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解放战争 2.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 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3.辛亥革命后,译著立即更名为;改名为后畅销不衰。这反映了当时 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 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4.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 F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维新思想一戊戌变法 B. “民主”“科学”--新文化 运动 C.三民主义--北伐战争 D.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 5.革命家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对革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右边材料出自 A.孙中山 B.黄兴 C.严复 D.康有为 6.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 7.一位历史知名人士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横线处所说的应该是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后的复辟运动思考

辛亥革命后的复辟运动思考 ——权利崇拜引发社会动乱 (成员:余舒婷张娉庞慧然欧阳敏静) (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辛亥革命 关键词:辛亥革命皇帝制度权力价值观人生观社会和谐 正文:辛亥革命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急剧的变革,它不仅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获得了全国的胜利,而且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彻底改变了中国两千年之久的传统社会:赶跑了皇帝,几乎废除了与中国传统社会相关联的所有制度.民主共和似乎将成为中国的必然之路。 然而,来得快,去得也快,辛亥革命的迅速性决定了其改革的不彻底性,因此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同时,实际上也就走上了失败的道路,袁世凯夺得南京总统职位,军阀割据,内战不休等一系列问题频出不穷。面对这一形势,有学者提出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不能依靠革命手段,主张在结合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恢复旧有的形式,再逐步推行渐进的改革,这实质上反映了保守的复辟思潮。

不可否认,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史无前例的,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推翻延续数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试图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然而,数千年文化的熏陶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面对辛亥革命后的新政体,中国人尤其是农民阶层一时间无所适从,在对新制度困惑迷茫之时,也同时不可避免产生对传统的皇帝制度的无限眷恋。这为袁世凯等人的复辟运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与此同时,正如罗素所说:“在人类无限的欲望中,居于首位的是权力欲与荣誉欲。几乎每个人都潜在的对权力充满了向往。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段祺瑞张勋等人的复辟运动无不反映了至高无上皇权的诱惑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袁世凯在清王朝统治时期是手握强大军权的实力派人物,但他却远远不满足于此,他实实在在渴望拥有最高的独一无二的权力。于是,在与革命派的斗争中,他为了取得革命党人的信任,逼迫清帝退位,表示支持中华民国,支持民主共和。然而,当他如愿以偿登上中华民国总统时,他却发现纵然贵为总统,权力还是收到议会等的约束。为此,袁世凯不胜其扰,他曾亲口说道:“民国就得有议会,而议员又事事制肘,实不胜其苦,倒不(乾)如干脆称帝”。从中便可看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至高无上权力的推崇。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辛亥革命后的复辟运动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际背景等都对其产生着不可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含答案)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选择题专项训练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 ( ) A.安徽 B.浙江 C.广西 D.湘赣交界地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西起义 D.萍浏醴起义 3.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4.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创建中华民国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5.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6.“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B.孙中山组建兴中会 C.袁世凯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民国四年是(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8.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由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太平天国运动》教材梳理

庖丁巧解牛 知识·巧学·升华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的原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毒品走私更加猖獗,白银外流和银贵钱贱的问题继续恶化。农民“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赋税负担增加一倍以上,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2)民族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组织酝酿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决心借助上帝权威,宣传反封建思想,以推翻清朝统治。 (1)目的:宣传拜上帝教,推翻清朝统治。 (2)特点:把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同农民的平均主义结合起来。 (3)著作及内容:《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文章中指出,“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人们都是“上帝”即“天”的“赤子”,人人平等,都是兄弟姐妹。清朝最高统治者是“阎罗妖”,号召人们起来“共击灭之”。 (4)意义:洪秀全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的理论表述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了很大的号召力。 3.兴起 (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不久,洪秀全称“天王”,率军北上。 (2)永安建制:1851年9月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既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为太平天国战争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发展 (1)北上进军:1852年,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冯云山、萧朝贵先后捐躯。太平军连战连捷,队伍不断扩大。 (2)定都天京: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同清政权对峙。 5.全盛 1853年太平军进驻天京后,采取了三大军事行动:北伐、西征、东征,到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1)北伐 ①目的:为推翻清政府。 ②经过: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攻到天津郊区,京师震动,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兵围攻太平军。 ③结果:由于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北伐军浴血奋战两年,全部壮烈牺牲。 ④意义:北伐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太平天国军事上全盛时期的到来,也有北伐军壮士的一份功劳。 (2)西征: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因为天京居于长江下游,“自古平江南之策,必据上游之势,建瓴

2013高考历史必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历史】2013高考历史必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 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高频考点: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例题】史学家认为:“魏源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提出《资政新篇》 C.创立拜上帝教 D.永安封王建制 【解析】从材料中“十分可贵”“能上道”等信息,可知“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的主要思想是“师夷长技”,所以“这个方向”即学习西方。结合“太平天国运动”这一信息,只有B项具有学习西方的特征。答案为B。 【例题】一名俄国记者的报道记述了某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面:“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这一年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 【解析】据材料中的“团民”“义和拳”“天津火车站”,可以确定其反映的是1900年义和团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情景。1900年,义和团运动由山东、直隶发展到京津地区。运用所学知识可得出1900年是庚子年:其一,八国联军侵华被称为“庚子之变”;其二,1901年为辛丑年(《辛丑条约》),根据天干地支的顺序,得出1900年为庚子年。答案为C。 【归纳总结】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 1.太平天国政权的腐朽和封建化——政治上的落后性。 2.维护小农经济、实行平均主义——经济上的落后性。 3.将帅不和、固守孤城——军事上的落后性。 4.摒弃传统文化,强制推行拜上帝教——文化上的落后性。 高频考点辛亥革命 【例题】 20世纪初期,一位在中国的美国游客给家人的信中说:“您不用担心我,我们受到的保护很好,叛乱者肯定会胜利,大家都这样认为,因为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我很幸运能目睹一场真正的战争。”信中“真正的战争”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秋收起义 【解析】根据时间20世纪初期排除A;武昌起义符合材料中“所有的士兵都正在变成叛乱者”的条件,因为武昌起义的参加者为湖北新军,故C正确;而黄花岗起义的参加者主要是革命党,秋收起义的参加者主要为农民,排除B、D。故答案为C。 【归纳总结】:与辛亥革命相关的七个“第一” ①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③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⑤辛亥革命是近代第一次有明确革命纲领的人民斗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课《太平天国运动》优秀教案

《天平天国运动》教案 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定都天京;太平军北伐、西征、东征;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2)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3)运用:探究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讲析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的认识。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认识到农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作用,从而关注农民,关注农村。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太平天国领导者洪秀全的塑像及洪秀全的《吟剑诗》: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洪秀全要领导农民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决心。洪秀全出身于农民家庭,曾经和千千万万个学子一样,他的理想是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然而,我们并没有在清朝的官员中见到他的身影,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走上反清的道路,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一呼百应,又是什么原因使他可以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呢? 新课学习 一、金田起义 展示材料: 材料一英国棉纺织品于1840年至1845年的五年之间,输入量增加了四倍多。究其原因,其货物美价廉也! 材料二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大量外流。平均每年外流白银3500万两,约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银价继续上涨,1838年,白银一两可换铜钱1600文,1849年已涨到2350文。 材料三腐败的清政府,为支付2000万元战争赔款和弥补战争中7000万元的军费开支,极力进行搜刮,不断加捐加税。“贪官甚于强盗,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 材料四广西地瘠民穷,水、旱、蝗灾不断,灾害严重。 设问: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I归纳: 1.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2.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过渡: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洪秀全用什么来发动群众呢? 4.洪秀全的准备:创立“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面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了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造成了一部分手工业者的破产;鸦片输入量连年激增,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影响;鸦片战争的战费和赔款分摊到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 同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下面是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相比有什么不同,一起来看看吧。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在清朝腐朽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许多次的起义活动,这些起义不管成功与否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反抗这种被压迫的现象。而在这许多次的运动之中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是比较著名的了,虽然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之下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本质却都是以农民为主要力量的起义活动。那么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呢?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的,首先这两次运动都是以农民为主体力量的,而且都是用暴力的方式进行抵抗和战斗,但是同时也都暴露出了很大的局限性。也正是因为这些本身就存在的局限性才让这两次运动都以失败作为了结局,虽然结果是失败了可是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存在的,而且这两次运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国家侵略的步伐。但是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点的。 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并不相同,太平天国运动

发生的时候战争刚刚过去,而国内的矛盾却开始出现了空前的强烈。然而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却是因为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发生,义和团运动发生还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侵略问题。另外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主要的矛头还是指向了西方帝国。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这场战争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运动时间长达14年之久。在这14年中太平天国的将士们在与清军的对峙中英勇奋战,但是最终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镇压之下,这次运动以失败告终。虽然这次运动失败了,但是却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时间从1851年1月11日开始。洪秀全经过长期的准备,在这一天集合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国号为太平天国,与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领导核心。清政府在这一天调集兵力对刚刚开始的天平天国运动进行“围剿”。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太平天国运动掀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历史铭记住这一天,因为这一天诞生了中国最后一个农民起义的政权;;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之后,攻占了南方的很多省份,给予了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沉重的打击,最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之后太平天国在与清政府的鏖战中屡屡取得辉煌战绩,但是定都天京之后不久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就发生了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运动转入了战略防御。

第五章 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维新运动与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D.复辟帝制 2.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民族精神②唤醒近代中国的民族意识③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④显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势 A.②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3.中国近代时期的《仁学》所宣传的主要观点是()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经世致用D.维新变法 4.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严复的著作?()A.《天演论》B.《原强》C.《救亡绝论》D.《辟韩》 5云南和贵州两省的独立是在下列哪一项事件中发生的?() 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北伐战争D辛亥革命 6.康有为在他的《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奉为主张变革的先驱,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康有为主张尊孔复古B.康有为反对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C.康有为希望发展儒学思想D.康有为依靠儒家思想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7.康有为意图建立具有立法职能的新政领导机构的想法在下列哪一项中体现?() A.《应诏统筹全局折》B.《定国是诏》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8.中华民国的重要历史意义主要在于下列哪一项?() A.彻底否定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B.实现了责任内阁制度 C.实现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限制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9.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了原有的封建思想B使知识分子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C.倡导新学,抨击封建思想文化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10.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D.《中华民国宪法》 11.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先进性体现在() A.“自强”口号的内容有所变化B.主张创办新式的学堂C.主张进行政治制度的改革D.主张改组军事组织 12.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中没有提到的是下列哪一项?() A.土地纲领B.推翻清朝统治C.驱逐帝国主义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3顽固派破坏百日维新的手段有() ①对变法诏令阳奉阴违托词抗命②把京津地区的兵权都抓在手中③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讨好列强④慈禧太后直接控制人事任免权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有() ①以俄为师②民主共和⑧收回利权④实业救国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具体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机构是() A同盟会B.文学社和共进会C.光复会D.政闻社 16.在推动清末立宪运动的力量中,不包括哪部分的势力?()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最终引发八国联军远征。在义和团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打击帝国主义列强的作用,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义和团运动: (一)爆发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2、义和团爆发的根本原因: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导火索: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平原县杠子李庄,因教民欺压群众,义和团便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

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二三百人(一说近千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至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二)失败原因: 1、义和团运动本身的缺陷性和盲目性。 ①义和团作为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②义和团本身具有巨大的破坏性。 2、义和团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3、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4、清政府和外国势力的联合镇压。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三)历史意义: 1、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2、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