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财政与税收教案——税收制度与税法体系

财政与税收教案——税收制度与税法体系

财政与税收教案——税收制度与税法体系
财政与税收教案——税收制度与税法体系

税收制度与税法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把握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分组讨论等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10分钟)

教师提问讨论: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学生共同讨论回答: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教师总结:目前,我国的税收制度共设有以下税种,按照其性质和作用大致可分为五类:

1.流转税类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4种税。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者服务业中,按照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者营业收入征收的。关税是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

2.所得税类

包括企业所得税(包括原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烟叶税(2006年4月28日颁布实施)等3种税。它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新《企业所得税法》颁布时间是2007年3月16日,执行时间是2008年1月1日)

3.资源税类

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和耕地占用税等4种税。这些税种是对从事资源开发或者使用城镇土地者征收的,可以体现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并对纳税人取得的资源级差收入进行调节。

4.财产税类

包括房产税、契税等2种。它是以纳税人拥有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的税种。(遗产税尚未立法开征、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分别适用《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

5.目的行为税类

包括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2007年1月1日实施,包括原车船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车辆购置税和筵席税(下放地方)等7种税。它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证券交易税(尚未立法开征)除了税收之外,由税务部门征收的非税财政收入项目有三个:教育费附加、矿区使用费和农业税地方附加。

教师点拨:上述税种构成我国税收体系,即我国的税制结构。

二、讲授新课(75分钟)

(一)税制结构

1.税制结构的概念

税制结构是指由若干不同类别的税种组成的税收体系。

教师提问:税制结构由许多税种组成,我国税收收入的税种构成:(资料如下)

2000—2005年,税收收入总量中,约87.3%来自于流转税和所得税,其中来自于增值税收入为40.0%,来自于企业所得税收入约为15.9%,来自于营业税收入约为14.2%。

请问:哪个税种在税收收入中比重最大,是不是就说明其他税种不重要?

学生共同讨论并回答:流转税,不是。

教师点拨:我国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其他为辅助税种。

在现代经济社会,由于税收履行着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分配收入等多种职能,自然就会形成多种税同时并存,各税种既相对独立又协调配合、互为补充的复合税制体系,而不是单一税制体系。

在不同类别的税种中,有的可充当主体税种,有的只能充当辅助税种。主体税种是普遍征收的税种,其收入在全部税收收入总额中占较大比重,因而在税收体系中占主要地位,决定税收体系的性质和主要功能。税收体现的财政、公平和效率目标主要通过主体税种来实现。辅助税种是在主体税种某一方面的补充并起特殊调节作用的税种,往往为实现某一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而设置。

教师讲解:根据主体税种的不同,税制结构一般有以下分类:

2.税制结构的分类

(1)以全值商品和劳务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在税制体系中,流转税居主体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税种居次要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只起辅助作用。

优点:由于全额流转税是以商品和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只要有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发生,就能课征到税款。所以,这类税制征税范围广,而且不受生产经营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税源充裕,不仅具有保证财政收入的及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征管简便的特点。在实行价内税的情况下,这类税的税金又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它能够与价格杠杆配合,调节生产消费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企业的赢利水平。

缺点:由于该类税制只是在生产与流通领域形成收入过程中对国民收入进行调节,所以其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而且容易产生税负转移,其中有些税种还存在累退性,有些税种存在重叠征税等缺陷。

(2)以增值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在税制体系中,增值税占主导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优点:由于增值税是以商品或劳务流转的增值额为课征对象,因此,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既区别于以全值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也不同于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在这类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征税范围广,涉及生产流通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对社会经济生活起普遍调节作用;在实行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制度并实行管理电脑化前提下,增值税征税过程会产生纳税人之间互相监督,连锁牵制的自动勾稽效应,有效地防止偷漏税或随意减免税,能充分地保证财政收入;而且,在规范的增值税制度下,增值税的征收对经济运行呈中性影响,对生产者的决策和消费者的选择不产生干扰和扭曲,因此,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市场机制的充分运转,保证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

缺点:由于增值税的征收建立在增值税专用发票制度上,为了保证这张发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一般要建立电子计算机网络来实施对发票的管理,这就需要较大的经济投入,从而提高税收成本。另外,由于规范的增值税一般要求实行单一税率或接近单一税率,因此,增值税的经济作用是中性的,它难以按国家社会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要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调节作用。

(3)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

在税制体系中,所得税居主导地位,在整个税制中发挥主导作用。

优点:由于这类税制结构对纳税人的纯收入课征,也就是对纳税人毛收入扣除各项成本

费用后的余额课征,并且奉行“多得多征,少得少征,无所得不征”的征税原则,因此,很好地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对社会分配的公平起到了调节作用。

由于所得税通常采用超额累进的税率制度。在经济发展的高涨时期,通过税率的自动爬升,把更多的收入从纳税人手中征集到政府手中,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需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过热的局面,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经济萧条时期,通过税率的自动降低,把更多的收入留在纳税人手中,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购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社会需求的回升。这种“自动稳定器”的功效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缺点:由于是对纯收入课税,这类税制结构在客观上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效益,在主观上则受制于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低下且税收征管水平有限时,采用这种税制结构是难以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的需要的。

教师提问:不同的税制结构具有不同的优缺点,一个国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呢?我国采用的税制结构?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一个国家对于税制结构的选择,取决于对社会经济发展中公平和效率的权衡,更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社会化、商品化、货币化程度的高低。

我国现行税制结构是在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建立了以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为两翼的商品税体系,颁布并实施了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目前,我国的税制结构与多数低收入国家的税制结构相似,均表现出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特征。这种税制结构格局与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基本适应。

3.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

我国现行的税制是以商品和劳务税为主体,其他税为辅助的税制结构。具体包括:

(1)商品和劳务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

(2)所得税:企业、外企、个人所得税三种;

(3)财产税:房产税、契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4)其他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屠宰税等。

教师提问:税收的本质是我们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的一种特定的分配关系。那么我国现行的这些税收分配关系是怎样实现的呢?

教师总结:税收分配关系的实现,是通过法律形式从以上几个方面来建立起来形成一整套制度来落实的。这一整套制度就是我们要讲的税收制度,即:税制。

(二)税收制度

1.含义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指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它包括各种税收法律法规、条例、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狭义)

2.构成要素

教师提问:我们是不是纳税人?

学生讨论并思考:

教师点拨:作为我们中专在校学生一般不是纳税人。但是,如果我们有的同学写了一本书,获得了10000元的稿费,那么他就是纳税人。

什么是纳税人呢?

(1)纳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它是税款的直接承担者,即纳税义务人的简称,也称纳税主体。纳税人的规定解决了对谁征税,或者谁应该缴税的问题纳税人可分为法人和自然人两大类。

自然人,就是纳税义务人中的个人,它是在法律上形成为一个权利与义务主体的个人,他们以个人身份来承担法律所规定的纳税义务。具体指的是我国公民、居住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以及属于自然人范围的企业,如个体企业、私营独资企业、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企业和其它不属于法人性质的企业等。

纳税义务人中的单位,一般是指法人。法人是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利和承担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依法成立,法人必须在政府管理部门注册备案,取得政府和法律的正式承认;(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依法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教师点拨: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负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是税法规定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国家征收机关和纳税人直接发生税收征纳关系,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控制税源,防止偷逃税和方便征管,需要由和纳税义务人发生经济关系的相关单位和个人,代国家扣缴税款和代纳税人缴纳税款。

负税人:负税人指的是税款的实际负担者,即纳税人所缴纳税款的实际承受者,它侧重于表示实际的经济联系,法律不能加以规定。显然它与纳税人不是同一概念。纳税人表示的是因某种经济关系或行为应向国家缴纳税款的义务,它由法律明确加以规定。由此可见,税法通过税率规定了纳税人的负担水平,但并没有直接规定税款由谁来负担,纳税人向国家缴纳税款后,这笔税款可能由纳税人直接负担,也可能由他人间接负担。就是说,纳税人和负税人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转嫁的。如企业所得税,国家征税后,必然使企业利润减少,企业也就成为税款的直接负担者,因而对企业所得税而言,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又如消费税是由消费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缴纳的,但纳税人却可以把税款加在消费品价格上转嫁给消费者,因此生产者或经营者只是纳税人,而不是负税人。真正的负税人则是消费者。

教师提问:联系上例分析,我们对纳税人的什么征税呢,也就是纳税的客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点拨:上例中,是对纳税人10000元的稿酬所得额征税。这就是课税对象。

(2)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也称征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纳税的客体。它是税收制度中的核心要素。

课税对象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最基本界限。课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它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

通常以课税对象为标志来划分税种并规定税名,如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称为所得税,对财产的课税称为财产税等,这种按课税对象划分税种的分类方式较按纳税人、税率、纳税形式等分类,具有很多优点。

教师点拨:与纳税人相关的概念——税目、纳税环节、计税依据和税源

税目: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是在征税对象总的范围内税法对应当纳税项目的具体规定。它反映了一个税种的征收广度。通过税目的制定对课税对象加以分类,不同税目制定高低不同的税率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纳税环节:他是指在商品流转环节中,被确定为应当交纳税款的环节。比如增值税与消费税的纳税环节就不一致。

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是指计算应征税额的根据,是课税对象的量的表现。计税依据解决了征税的计算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税基,也就是指计税依据。在一般情况下,计税依据是直接根据课税对象的名称来确定的。如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所得额,其计税依据也是所得额。但有些税种的计税依据与课税对象的名称是不一样的。当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不一致时,往往影响到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这是分析税收负担时应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

计税依据有两种形式,即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即从价税和从量税。

税源: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它反映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税源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具体到每一种税,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经济来源,即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或个人的各种收入。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源是企业的利润,个人所得税的税源是个人取得的各种收入。税源与课税对象有时是一致的,如各种所得税,税源和课税对象均为纳税的纯收入,但有很多税种,税源与课税对象并不一致:如房产税,课税对象是房屋价值,而税源则是房产带来的收益或房产所有人的收入,房产所有人并不是把房产拆了或卖了来缴纳房产税的。

教师提问:我们对10000元的稿酬所得按什么标准征税呢?

教师点拨:这关系到征税数量和纳税人的负担水平。这就是税率。

(3)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量)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纳税额和税收负担的尺度,它体现了国家征税的深度。

税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同时也是国家税收政策的具体体现。在课税对象既定的情况下,税率形式的选择和税率档次的设计,决定着税收规模和纳税人负担水平以及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公平。因此税率是税制中最活跃、最有力的因素,它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我国现行税率一般有三种基本形式:

(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即对同一类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如营业税对交通运输业统一按营业收入的3%计税,企业所得税统一按应税所得额的33%计税等等。

比例税率的优点是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收负担相同,有利于在平等税负的基础上开展竞争。其次,比例税率计算简便,便于征管,也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这些优点使得比例税率成为一种应用最广、最常见的税率形式。但是,比例税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在量能负担方面没有累进税率突出,甚至课税对象数额越高,相对税收负担越轻,税收负担呈累退性质。

我国现行税法使用的比例税率,可分为一般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后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

①产品差别比例税率。根据产品的不同,确定高低不同的比例税率。在具体运用时,可以一种产品设计一个税率,如消费税中的摩托车税率为10%;可以一类产品设计一个税率,如消费税中的化妆品税率为30%;也可以对若干种产品设计一个税率,如增值税产品一般适用17%的税率。

②行业差别比例税率。根据生产经营的不同行业,确定高低不同的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就是按照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等不同行业设计了3%、5%、8%的比例税率。

③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对不同地区,根据其差别情况,规定高低不同的比例税率。我国目前的农业税实行的就是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④幅度比例税率。是具有一定弹性的比例税率。国家规定出比例税率的上限和下限,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幅度内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又称“固定税额”,是按照课税对象的一定实物量,直接确定一个应缴税款的数额。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定额税率在具体运用时,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如现行资源税,对原油、天然气、煤炭、盐就是根据不同产区确定定额税率。如税法中规定,北方海盐每吨25元,南方海盐每吨12元。

②幅度定额税率,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大城市为0.5元~10元,中等城市为0.4元~8元,就是采用的幅度定额税率。

③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如车船使用税根据不同类型车船的辆、净吨位、载重吨位分别规定税额的大小。

定额税率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计算简便,二是有利于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包装,在优质优价、劣质劣价的情况下,税额固定,优质优价的产品相应税负轻,劣质劣价产品相应税负重。而且企业改进质量后,售价提高而税额不增,避免了从价计税在这方面的缺点。但由于税额一般不随课税对象价值的增长而增长,不能使税收收入同国民收入同步增长。

(3)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按照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即按课税对象数额大小,划分若干不同的征税级距,规定若干个高低不同的等级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量的比,表现为税额增长幅度大于课税对象数额的增长幅度。累进税率能适应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可以更灵活地起到调节收入、调节利润所得的作用,因而能使税收负担较为合理,体现公平税负的原则,因此,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其缺点是在计算和征收上比较复杂。累进税率根据累进依据的构成不同可分为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①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的绝对数额划分征税级距,就纳税人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按与之相适应的级距税率计征的一种累进税率,即一定课税对象的数额只适用一个等级的税率。

②超额累进税率:指按课税对象的绝对数额划分征税级距,就纳税人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符合不同级距部分的数额分别按与之相适应的各级距税率计征的一种累进税率,即一定课税对象的数额会同时适用几个等级的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课税对象中第一级的数额×第一级的适用税率+第二级的数额×第二级的适用税率+……+最后一级的数额×最后一级的适用税率

或:应纳税额=∑(课税对象中每一级的数额×与之相应的适用税率)

上述用定义方法计算过于复杂,特别是所得额越大,适用的等级税率越多,计算越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和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中都采取了简易的办法,即运用速算扣除数的方法。

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与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的差额。公式为:

速算扣除数=课税对象×最高一级适用税率-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

应纳税额=课税对象×最高一级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教师点拨: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区别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相比,两者累进方式不同。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额累进可能出现税负增加超过所得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全额累进税率累进的程度比较急剧,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程度比较缓和。在应税所得额相同情况下,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负较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负要轻。加之超额累进税率克服了全额累进税率在临界点计算上的缺陷,现行所得税体系中,多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教师提问:某省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毕业生,工商和税务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支持。毕业生新办从事咨询(包括科研、法律、会计、审计、税务等)信息、技术服务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的,自开办之日起,免征2年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的,自开办之日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从事公益事业、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旅游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的独立核算企业或经营单位的,自开办之日起,可减征或免征1年企业所得税。到边远贫困地区新办企业,可自创办之日起,减征或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阅读资料分析我国的税收政策。

学生讨论:

教师回答:依据税法规定对某些特殊情况给予减轻或免除税收负担的调整手段,通过这些特殊的调节手段,把税法的统一性和必要性灵活结合起来,更好地贯彻国家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我国发布的一系列税收法规,都列有减税、免税的专项规定。但由于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依法办事、依率计征,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措施和普通性的调节手段,而减税、免税只能是一种临时性、补充性的、特殊的调节手段。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进行减免,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搞活经济。

(4)附加、加成或减免。附加与加成都是延伸税率增加纳税人负担的形式。

加成是按应纳税额再加征一定比例税额的规定。如我国原营业税对“临时经营”征税,对于个别获利较大的临时经营者,税法规定可在按规定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上,在3

倍以内加成加倍征收。加征一成就是增加税额的10%,加征十成就是增加税额的100%,即加征1倍的税额。

附加是按税法规定税率计征税额时,附加征收一定比例税额的一种规定。税收附加是地方预算外资金来源之一,由地方按规定支配使用和管理,因此,附加通常又称地方附加,如我国现行农业税就有地方附加的规定。

减免税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减免税主要有:

减税是从应纳税额中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起征点:税法规定课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开始征税的数量界限。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规定起征点是为了免除收入较少的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缩小征税面,贯彻合理负担政策。

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无论课税对象的数额多大,免征额的部分都不征税,而只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规定免征额是为了照顾纳税人的最低需要,体现税收合理负担原则。如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就有免征额的规定,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按每月减除费用1600元,就超过1600元的部分征税,这种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在其所得中依法减除一定费用的数额,就是法定的免征额。

起征点和免征额同为征税与否的界限,对纳税人来说,在其收入没有达到起征点或没有超过免征额的情况下,都不纳税。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起征点对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则全额征税,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并没有得到税收优惠。而免征额则不管纳税人课税对象的多少,均要税前免除。

(5)违章处理

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税务违法行为所采取的惩罚措施,它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是维护税法严肃性的重要措施。

(三)税法体系

教师提问:我国与现行税收有哪些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学生讨论并思考:(略)

教师点拨:

我国现行的税收体系当中,20多个税种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发布实施外,其他各税种都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授权立法,由国务院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发布实施的。这些税收法律、法规组成了我国的

税收实体法体系。

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

收管理法》执行;由海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及《进出口关税

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构成了我国现行税法体系。又统称为税收法律

规范性文件。其按法律效力级次不同有以下构成。

1.税收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分类

(1)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宪法

(第56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按其地位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税收领域的母法(制定当中)

税收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我国现行税制中,只有三部经过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程序:《个人所得税法》、《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现在是《企业所得税法》)和《税收征收管理法》

(2)税收法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外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地方最高立法机关

①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

②地方人大(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代会及其常委会——地方性税收法规(我国尚没有)。

(3)税收法规——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

①部门税收规章: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适应全国范围

②地方税收规章:地方政府——适应地方税种

(4)税收规范性文件——省级以下税务机关——适用于所管辖领域内的具体税收规定 教师提问:以上税收法律规范性文件所作的层次划分依据是法律优先原则,假如同一税收问题有新旧税法应该怎么适用,特别法与普通法,国际法与国内法怎么适用?

学生思考:案例

2.税收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般按以下原则处理:

(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

(2)后法优于先法的原则。

(3)在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4)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5)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三、课堂练习(5分钟)

1.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是不是纳税人?

2.税制结构与税种结构有何异同?

四、课堂总结(3分钟)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思考题:第4题。

2.自测题。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知识归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收入的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分配政策的影响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点拨:(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行使国家职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妨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最新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知识讲解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一、国家财政

3、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适用

第二框征税与税收二、征税与税收 (一)税收及其种类

2、几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含义手段处理联系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 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欺骗、隐瞒 等方式 税务机关在 追缴税款的 同时,要加 收滞纳金甚 至并处罚 款,触犯刑 法的还要由 司法机关依 法追究其刑 事责任 四种违法 行为从程 度上越来 越高,其违 法性也一 个比一个 强。违反税 法规定,都 要受到法 律制裁 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 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 没有按时缴 纳而拖欠 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 惠 骗取税收优 惠 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税款的行为 暴力、威胁 等手段 3、怎样依法纳税 异位妊娠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抗休克处理,置患者头部抬高15度,下肢抬 高20度。 2.迅速扩容,选择大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若因失血多,血管 瘪陷难穿刺者,配合医生立即行深静脉穿刺,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氧气吸入,吸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 体征和给氧效果。氧流量调至2~4L/min。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分钟侧量生命体征一次,认真观察 患者意识,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尿量。 5.协助医生做好后穹窿穿刺。 6.及时做好手术前准备,抽血、配血、留置导尿管等,尽快送患者 进手术室。 7.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 【处理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扩容→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准备→记录

[高考精品资料]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一第8课财政与税收教案.doc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考点: 8、财政与税收 (1)财政 ①财政收入及其构成 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③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④财政收支平衡 ⑤财政的作用 (2)税收 ①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③依法纳税 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围绕经济平稳发展,重点考查财政和税收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考查频率最高的为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多聚焦于财政政策、财政作用、税收的特点、个人所得税。材料题主要立足分配与生产、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考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网络构建: 考点一、财政收入及其构成 1、财政的基本含义

(1)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2)特点: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具有强制性)社会产品分配(具有社 会性) (3)内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4)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5)目的:国家履行对内对外职能 2、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 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思考:国家可以随意收入和支出吗? 国家的预算要由全国人大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 国家的决算要向全国人大汇报以接受审查监督 考点二、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 是财政收入。 2、组织财政收入的具体形式(来源):税利债费 例:(2016海南卷)发行国债是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这些债务最终是要偿还的。政府 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A ) A.新国债的发行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C.国债的投资收益 D.国家税收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分配政策 表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 性的(根与叶、源与流)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 多或过少,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职能的发挥,也不 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财政与税收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百姓生活保障,还是国家的政治活动,经济文化建设,都需要依靠国家提供的财力,因此,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国家收入的分配使用有什么作用?这是本课要向大家介绍的有关国家收入分配方面的知识。

二、复习预习 大家一起来跟我回忆一下上节多变的价格的知识点有哪些: 1、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3、了解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4、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三、知识讲解 考点1 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几个重要的概念: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 ①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②国家预算: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 ③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注意选择题) 2.财政的巨大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 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Finance and taxation

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2 篇 前言: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2、篇章2: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篇章1:高一政治上册必修1《财政与税收》教案 教学内容:《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二框财政与税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税收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重要税种,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

象;懂得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征收个人所得税对调节个人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依法纳税思想,增强主人翁意识,增强权利义务意识。 教学重点:税收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教学方法:探究式和合作式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 学生回答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三单元 第8课 财政与税收

第8课财政与税收 [最新考纲]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试判断] 1.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分析:错误。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合理的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 分析: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3.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错误。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但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4.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分析:错误。财政赤字过多,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5.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分析:错误。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6.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分析:错误。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 7.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分析:错误。税收具有固定性,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8.征收消费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分析:错误。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行为;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 9.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分析:错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行为。骗税则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税主要表现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10.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 分析:错误。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也包括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第八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第八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1.财政及其作用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①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②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③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④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⑤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⑥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⑦紧缩性财政政策。◆温馨提示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区别原因经济增长迟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通缩迹象对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给经济降温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联系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2.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⑧财政收入。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分为⑨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⑩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财政支出。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国家收入与支出的关系财政状况影响收大于支财政节余财政资金未得到有效运用,不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收小于支财政赤字财政支出靠借债维持,有引发通货膨胀的危险收等于或略大于、略小于支收支平衡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运用二、征税和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三者紧密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随堂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调研】高三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随堂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20 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全国财政收入81 亿元,同比增长%。材料表明( )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 D.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答案 B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同期增长,这说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A、C错误,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内容的是( ) ①下调存贷款利率②减少税收 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④增加税收 ⑤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①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积极财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④不符合题意。 3.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这要求公民( ) ①都应成为税款的征收者,维护国家利益 ②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④消费时应索要发票,为国家的税收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税款的征收者是国家税务工作人员,①错误。

4.在市场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顾客问,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答,不要发票就优惠。发票是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合法凭证,是计算税收的依据,商店不开发票( ) A.是欠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B.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C.消费者将得到实惠,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偷逃国家税款——营业税的行为 答案 D 解析不开发票是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属于经营自主权的范围,B说法错误,D 项正确;不开发票,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缺少必要的证据,不利于消费者维权,C项说法错误。 5.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达9 000亿元。我国中央财政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 ) A.不否定我国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 B.意味着财政支出依靠借债来维持 C.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 D.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D 解析财政赤字与财政收支平衡是不同的,A错误。财政赤字过大,意味着财政支出依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B、C不符合题意。 6.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税收特征有联系的是( ) A.税收的强制性B.税收的无偿性 C.税收的固定性D.税收体现国家意志 答案 A 解析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B、C、D都不符合题意。 7.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

财政与税收教案——增值税

增值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现行增值税制度中增值税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把握增值税的类型、计税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举例、分组讨论、任务驱动等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讨论:风华公司是一家生产化妆品的工业企业,2006年12月份采购化学原料,价值100000元;本月销售产品获得收入500000元。试用自己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请问该公司应缴纳哪些税种? 学生思考:增值税、消费税。 教师点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增值税的相关概念,学会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讲授新课(75分钟) (一)增值税概述 教师点拨:通过上例引入增值税的概念:

(3)我国的法定增值额:原则上讲就是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取得的销售额剔除为生产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的金额,其余额就是法定增值额。 2.增值税的特点 教师点拨:从增值税的概念来看它的特点 征税对象——(1)就增值额征税。(3)收入稳定,适应性强。 纳税人——(2)征收范围广泛。(4)中性税收,调节功能差。 教师点拨: 1.计税原则 实际操作上采用的计算方法,即:从事货物销售以及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要根据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和适用税率计算税款,然后从中扣除上一环节已纳增值税款,其余额为纳税人本环节应纳增值税税款。 ——体现按增值因素征税的原则。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作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所以应纳增值税额等于增值额乘以适用税率。这只是增值税计算的基本方法。从理论上讲,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税法和间接计税法。 (1)直接计税法 直接计税法是按照规定直接计算出应税货物或劳务的增值额,然后以此为依据乘以适用税率,计算出应纳税额的一种计税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增值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 直接计税法又因计算法定增值额的方法不同分为“加法”和“减法”两种。 ①加法:又称分配法,是指纳税人在纳税期内,将由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那部分新价值的项目,如工资、租金、利息、利润和其他增值项目等累加起来,求出增值额,再

财政与税收的教案

第8课财政与税收 考纲展示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主干解读】 理解1种意识 纳税人意识 把握2种关系 财政收支的关系、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理清2个构成 财政收入的构成、财政支出的构成 牢记2个作用 财政和税收的作用 区分3个特征 税收的基本特征 牢记4种行为 违反税法的行为 考点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考点梳理 1.财政收入 (1)财政 ①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②实现形式:财政主要是通过国家预算的形式实现的。

③本质:一种收入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构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温馨提示】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财政支出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温馨提示】合理的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过大的财政赤字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重难突破 1.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保障财政收入持续增加。 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全面认识财政赤字 (1)含义: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如果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不属于赤字。 (2)出现的原因 ①收支不平衡: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财政收支结构失衡。 ②调节经济:出现财政赤字意味着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3)产生的影响

2018经济生活:财政与税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⑵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⑶理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⑷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⑸理解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 ⑹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获取渠道。 ⑺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⑻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 ⑼懂得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 ⑴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⑵初步掌握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 ⑶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⑷初步知道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的实践能力。 ⑸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知道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⑵关注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3、财政政策的类型。 4、如何运用财政政策。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歌曲《天路》观看青藏铁路图片,回答问题: 青藏铁路耗资巨大。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吗? 修建铁路应该由谁来办? 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

引出国家财政 展示第一课时国家财政的考纲要求,进入新授课学习。 1.全面理解财政 (1)概念 ①含义: 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②内容: 财政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③特点: 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④本质: 是一种分配关系。 2.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的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取得渠道) 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 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分配政策 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辨析: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提示】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要处理好个人、企业与国家三者的关系。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 ) 财政支出的含义: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按具体的用途可分: 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 5 ) 财政收支关系 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盈余; 支大于收,有赤字; 收支平衡:略有节余(一般认为以财政节余数占财政总收入的3%以下为度);略有赤字

[教案]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8982116.html, [教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现实意义 4.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的获取渠道和途径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 6.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3.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重要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218982116.html, 3.财政收支收支的三种关系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我国当前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地铁的修建,三峡工程,航天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样解决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二)新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对应学生用书第266~267页)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难易度财政收入的构成 1 易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 中 财政支出的构成 3 易 财政收支平衡 4 中 财政的作用5、6、7、8、13 中、易、中、易、中税收及其基本特征9 易 税收的种类和作用10、11、14 中 依法纳税12 易 一、选择题 1.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的有( )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罚款收入10 000元②李女士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8 000元工资③国有企业的月纯收益额1 000万元④李先生上缴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①属于罚款收入,④属于税收收入,①④符合题意;李女士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8 000元工资,属于个人收入,②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的月纯收益额1 000万元,属于企业的收入,③不符合题意。 2.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8 127亿元,同比增长20.3%。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7 377亿元的个税收入。这主要得益于( ) ①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③居民收入稳步增加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个人所得税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均排除。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19年我国政府推出多项减税和降费措施,全年有望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国债发行量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2)财政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属于再分配范畴) 例:用财政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发展经济的作用) 例:财政支出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支持某些行业、地区的建设。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 b.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稳健)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发行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例题1:2011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2%;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51.6%。这表明( )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我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例题2:2012年8月20日《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财政今年安排15亿元、明年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铁路建设。这说明() A.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支出 B.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例题3:201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利率 B. 减少税收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例题4:2012年首期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于3月10日发售。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增加国内需求 ③扩大政府投资④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Lesson 8 lesson plan of Finance and tax revie w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复习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政治教育是指有目的地形成人们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其性质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受教育方针、目的制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方向性。本教案根据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高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一、国家财政1.财政及其作用(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 ①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 ②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③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④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 ⑤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⑥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

⑦紧缩性财政政策。◆ 温馨提示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 别 原因 经济增长迟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通缩迹象 对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财政与税收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财政和税收》教学设计 曲靖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0100411班段志忠 一、设计指导思想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对话、沟通和合作的课堂氛围,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室的引导和启发下,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题目。 2、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创造性地整合教材内容,贯彻“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如对有关财政的知识进行整合、课本中的对话框有选择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等。 3、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将之列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观察经济生活、分析经济生活、参及经济生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科课题式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国家财政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国家参及收入分配的问题,就整个经济生活而言,在学生了解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后,本科要解决的是“为谁生产"的问题。本科共设两框,分别是“国家财政”和“征税纳税"。(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财政的收支平衡 三、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一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由于学生对国家政治生活缺乏必要了解,极易产生“财政及我无关的错误认识。学生也很容易理解错误“纳税人"和“负税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及技能目标:了解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知道财政收入的重要取得方式,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知道偷税、欠税、骗税、抗水的区别. 2、过程及方法目标:通过计算,认识财政收入的主要来自于税收收入。通过对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纳税人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学习,提高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财政的有关知识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国家是全国人民的国家,政府理财不容易,明确财政是人民的共同财产,我国的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必须加强对财政的审查和监督,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培养主人翁意识,自觉抵制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行为,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五、教法学法 教、学法设计设计依据 教法以探索导学法为主,启发引导 式等多种教法相互穿插、综合 运用。 突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发挥学生的个性,注重合作学习,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 法及学法。 学法探究答疑贯穿始终,自学及合作学习相配合,观察及动手操 作兼容并重。 六、教具准备 (1)课前查找有关沈阳号航母、天宫一号的背景材料或相关数据、图片,供课上分析使用; (2)制作powerpoint课件; (3)制作图表。 七、教学程序 第一框:国家和财政 (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播放天宫一号载人航天的视频,设置问题: (1)中国载人航天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这是一件让我们大家非常高兴的事。这次载人航天的成功展示了我国的国家实力,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8课财政与税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课时训练(人教实验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财政的本质是() A.一种生产关系B.一种交换关系 C.一种分配关系D.一种消费关系 解析:本题是对财政本质的考查。根据所学基础知识。不难作出正确判断。 答案:C 2.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B.③、②、① C.③、①、②D.②、③、① 解析:政府投资的增加会形成购买力,促进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而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会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收入增长,会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会使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生产、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会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又会为政府增加新的投资提供可能。故a、b、c处依次应该填入③、②、①。 答案:B 3.一般来说,当有效需求不足、一定时期内物价持续下降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所采取的财政手段是() 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B.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收 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 解析:扩大社会总需求应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此时应该增加财政支出,降低税收,因此A项的说法正确。信贷属于货币政策而不属于财政政策。 答案:A

【课标版】高考政治必修1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①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②社会产品分配的两个方面。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③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④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⑤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⑥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⑦紧缩性财政政策。 ◆ 温馨提示 比较: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⑧财政收入。根据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可分为⑨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⑩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11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

收入的影响是○12基础性的;另一方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2)财政支出。 国家对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13财政支出。按照具体用途,财政支出可分为○14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和国防支出,○15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16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17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税收具有○18强制性、○19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的○20固定性。 ◆ 温馨提示 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税法来说的,而不是绝对的。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2)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21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多种,○22增值税和○23个人所得税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社会主义税收是取之于民、○24用之于民的,这就决定了公民必须自觉履行○25依法纳税的义务,要具有纳税人的意识。所谓“纳税人意识”是纳税人的义务和权利相统一的自觉意识。 (2)违反税法的表现有:○ 26偷税、欠税、○27骗税、抗税。

必修1高中思想政治《财政与税收》教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教材分析】 本课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过程,即我国的财税体制。教材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支出等材料入手,让学生感悟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然后深入探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收支关系,感悟财政政策的不同和变化。税收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所以教材又进一步探讨税收的有关知识,如税收的性质、基本特征、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收的作用以及依法纳税的有关内容。 【设计意图】 根据高三一轮复习的整体要求:全面、系统、扎实、灵活,实施高三一轮复习高效课堂模式,即考点展示,考向解析;考点梳理,讲练结合;系统整合,巩固提升的课堂模式。该课堂模式要求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地位,做到讲学结合,讲练结合,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目标】 1、高考考点: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及构成;财政收支平衡 (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财政与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与宏观调控 (3) 税收及种类:税收的性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 (4) 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2、考向定位: (1)财政的作用是高频考点,可围绕民生、经济平稳运行、资源配置等以主观题或选择 题形式考察该考点。 (2)结合国家的财税体制改革考察财政和税收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难点】 1、财政的作用 2、财政收入和支出 3、税收及其种类 【教学方法】 讲学结合、讲练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环节一:考点展示考向解析】 (略,见教学目标) 【环节二:考点梳理讲练结合】 考点一、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自主复习】 1.财政含义 国家的______和______就是财政。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收入。 (3)财政与税收的关系:______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4)影响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财政支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