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版)

Detail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ourse nature: public course, basic course, specialized course, required course, optional course.

2. Course Objectives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is the basic cours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for Forestry Products. Its duty is to study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reactor. It require to master the analysis method of basic equation for reactor designing and the nonideal flow and heterogeneous reaction system. Its purpose is to establish the solid basis for the students who do the reactor desig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round 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fields. Th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deduction and analysis of homogeneous/ heterogeneous reaction kinetic equation and nonideal flow model; grasping the basic equation for designing reactor, single reaction and multiple reaction and reactor catalyzed by solid through the theory studying. The experiments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learn the research method for kinetic equation and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reactor designing,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ability and scientific method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

3.Indicative Content(Concluding the allocation of hours)

3.1 Introduction (1 Hours)

The definition and target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reaction rate.

3.2 Kinetics of homogeneous reaction (3 Hours)

Kinetics equation, basic concepts such singe reaction、multiple reaction、elementary reaction and nonelementary reaction Reaction mechanism.

3.3 Intrepretation of batch reactor data (4 Hours)

Constant volume batch reactor, varied volume batch reactor, intergral method and differential method to process kinetic data.

3.4 Reactor design (8 Hours)

Three basic equation for designing reactor, how to design the batch reactor, plug flow reactor and mixed reactor

3.5 Design for single reaction (5 Hours)

The comparison of single reactor, multiple reactor systems, recycle reactor, autocatalytic reactions

3.6 Design for multiple reaction (5 Hours)

Parallel reaction design, series reaction design, parallel-series reaction design

3.7 Choosing the right kind of reactor (2 Hours)

Six rules, optimum operation of reactors

3.8 Nonideal flow (6Hours)

Basics of nonideal flow, compartment models, the dispersion models, the tank in series models, the convection models for laminar flow, earliness of mixing, segregation and RTD

3.9 Reactions catalyzed by solid (6Hours)

Introduction of heterogeneous reaction, solid catalyzed reactions, the packed bed catalytic reactor, The fluidized reactors of various types.

4. Teaching Strateg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course, bilingual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urse. In order to make the students whose English level is below the average, the Chinese meaning and phonetics symbol of some difficulty words were given in the Powerpoint. Some Chinese reference book were recommend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original meaning in the textbook. The active participating was encouraged and some question was put forward to discuss in English. With the understanding ability improved, the application proportion of English will be increased. If any students felt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he or she can reflect it and will get help from the teacher or other students. Many examples were used to help students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concepts or formula.

6. Assessment

Examination

7. Grading

Grade= Examinations(70%)+Attendance(10%)+Homework(20%))

8. Recommended Textbooks and References:

[1] Octave Levenspiel.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2 Year

[2] Guo Kai, Tang xiaoheng, Zhou Xumei.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7 Year

[3] Zhu Bingchen.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6 Year

[4] Chen Gantang.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6 Year

Author:Wu Zhiping

Verifier:

《工程化学》课程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中文名称:工程化学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二、课程编码及性质 课程编码:0701812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 三、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2 学分:2.0 四、先修课程 无 五、授课对象 本课程面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开设,也可以供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学生选修。 六、课程教学目的(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贡献和作用) 本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包括: 1. 掌握基础化学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提高科学素质,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 2. 了解化学学科的概貌,并能够运用化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了解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基本化学问题,掌握基本化学原理和规律,能够运用化学基础理论解决材料工程技术中的相关化学问题。

表1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微观粒子的运动出发,讲授原子、分子以及晶体的结构,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2)重点讲授热力学基本定律以及化学反应热,如何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3)重点学习溶液的通性以及溶液中的各种离子平衡,如何利用平衡关系实现沉淀的溶解和转化,电化学基础理论和反应方向的判断,如何避免金属的腐蚀。 4)重点学习的章节内容包括: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7学时)、第3章“化学热力学初步”(8学时)、第4章“溶液化学与离子平衡”(7学时)、第6章“电化学与金属腐蚀”(6学时)。 教学难点: 1)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复杂体系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和平衡关系,通过各章节内容的融会贯通,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反应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反应工程 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 总学时:54 讲课学时:54 实验学时:0 学分:3.0 适用对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工艺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性质: 化学反应工程是以化学反应器原理为主要线索,主要研究化学反应过程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是化工生产的龙头、关键和核心,是一些基础学科诸如物理化学、传递过程、化学工艺等相互渗透与交叉而演变成的边缘学科,其内容主要涉及化学反应动力学、反应器中传递特性、反应器类型结构、数学建模方法、操作分析及反应器设计,具有高度综合性、广泛基础性和自身独特性。 课程目的与任务: 一是培养学生将物理化学、传递过程、化学工艺、化工热力学、控制工程等学科知识用之于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综合能力; 二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前沿; 三是使学生初步具备改进和强化现有反应技术和设备、开发新的反应技术和设备、解决反应过程中的工程放大问题以及实现反应过程中最优化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化学反应动力学规律、传递过程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规律,掌握反应器设计、过程分析及最佳化方法。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绪论 重点是化学反应工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均相单一反应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 重点:①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②理想反应器设计方程 难点:动力学方称的建立;反应器设计计算 第二章复合反应与反应器选型 重点:复合反应动力学方程表达法;复合反应动力学特征分析;平推流反应器的串联和全混流反应器的串联。 难点:可逆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动力学特点推导与分析;循环反应器设计方程的数学推导;复合反应(包括可逆反应、自催化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在PFR 和CSTR反应器的优化设计计算 第三章非理想流动反应器 重点:停留时间分布的概率函数及特征值;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解决均相反应过程问题的近似法即活塞流模型、全混流模型、凝聚流模型、多级混合槽模型、轴向扩散模型的推导、结论及应用比较。 难点:停留时间分布实验测定;理想反应器两函数和两特征值;宏观流体、微观流体概念的理解;均相反应过程问题的近似法假设及推导。 第四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动力学 重点:非均相催化反应速度的表达;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双曲型本征动力学方程 难点:催化剂的结构及表征;兰格缪尔吸附模型、焦姆金吸附模型、弗鲁德里希吸附模型;双曲本征动力学方程的推理。 第五章气固相催化反应宏观动力学 重点:以颗粒为基准的有效扩散;西勒模数物理意义;球形催化剂上等温反应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假设、建立、数学求解; 难点:有效扩散的假设及推导;方程求解涉及二阶常微分方程的数学求解及泰勒级数近似处理 第六章气固相催化固定床反应器

化工基础

《化学工程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工程基础 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Foundation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4学时/3学分;理论学时:54学时 开设学期:七 开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适用专业:化学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2.课程说明 《化工基础》是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它以"如何实现化学反应工业化"为主线,从化工生产过程的介绍入手,以典型产品示例,系统地分析有代表性的化工产品工艺,涉及化工单元操作、工业化学反应过程、工艺过程优化、技术经济分析、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及化工过程开发等内容。 化学工程基础实验是化学专业《化学工程基础》(简称《化工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及反应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构造及工艺尺寸的计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工程规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获得化工计算及设计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有关化工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便在化工生产、科研和设计工作中达到强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生产能力和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及产品成本、节能、防止污染及加速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目的。 三、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教法建议 理论讲授与学生探讨相结合 五、课程考核及要求 1.考核方式:考试(√) 2.成绩评定: 计分制:百分制(√) 成绩构成:总成绩= 平时考核10% + 中期考核30% + 期末考核60% 六、参考书目 [1] 张近主编.《化学工程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夏清主编.《化工原理》(修订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3] 陈敏恒主编.《化工原理》(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 谭天恩主编.《化工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规范

《化学反响工程》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 课程号 课程英文名称HBX250037 课程名称化学反响过工程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总学时数开课单位课程类别48 学分 理工学院 专业教育课程 4 讲授 学时 适用专业 修读方式 48 试验 学时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必修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考核方式:考试 考核方式成绩构成比例:总成绩 = 寻常成绩×30% + 卷面成绩×70%寻常成绩 : 寻常成绩=出勤成绩+寻常作业成绩 教科书: 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陈甘棠主编.《化学反响工程》第三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 主要参考书: 李绍芬主编.《反响工程》其次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 朱炳辰主编.《化学反响工程》第五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 《化学反响工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化学反响工程》是争论化学反响过程和反响器的共同规律,从而 课程简介使化学反响实现工业化的技术科学,是化工类专业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计算技术等学问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根底和拓 宽专业学问所必需的技术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扩大学问面,打好专业根底,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一些根本规律,加深对已学过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 力气培育任务化学的理解比较结实的把握化学反响工程根底理论学问和计算方法;进一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力气,以至今后的实践中能得到启发和帮助;培育学生独立进展物理化学试验和自学一般物理化学书刊,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力气。

《工程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Chemistry Foundation 课程编号: F111730110032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6 实践学时:6 总学分:2 课程性质: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无 参考文献:《工程化学基础》,陈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 《工程化学基础》,童志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大学化学实验》,王清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9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涉及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酸碱理论、金属腐蚀、材料保护等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如下课程目标: 1.能阐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观点,能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能在工程实际中运用所学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支撑毕业要求1-1 2.能理解化学组成的复杂性,能阐明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能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化学的观点去解决工程问题和分析工程问题。支撑毕业要求2-1 3.能阐述酸碱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pH 值的测定,能阐明水质质量状况和水体污染的控制手段,能分析相关水质指标。能应用防止金属腐蚀和高分子材料老化的防护方法。 支撑毕业要求4-1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一:绪论支撑课程目标2(建议2学时)

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能了解化学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工程化学基础”的要求。了解物质层次及其运动理论;明确原子和分子等原子结合态单元是介观粒子的概念。理解系统和环境,聚集体和相等概念,明确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及相的划分。明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和能量变化,掌握化学计量数的概念。明确反应进度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 教与学方法:讲授 知识点1:科学与技术 主要内容:了解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内容。 知识点2:化学与现代科技 主要内容:化学的研究内容、发展历程和趋势;掌握一些基本概念,物质的层次、系统和环境、聚集体和相、质量守恒和能量变化、物质的量、反应进度等概念,了解反应进度表达式的导出。 知识单元二: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支撑课程目标2(建议4学时)教与学要求:本知识单元要求学生能理解配位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中的基本概念,能写出一些常见配合物和高分子化学式,了解晶体、非晶体的概念,了解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危害和资源化途径,掌握水的重要物理性质,氢键的产生及对水性质的影响,了解液晶材料的应用,了解酸雨成因、温室气体、臭氧层空洞,理解气溶胶的概念,了解气溶胶造成的危害。 教与学方法:讲授 知识点1:物质的化学组成 主要内容:自由基和波谱技术、生物大分子、高分子化合物、团簇、非整比化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合物。 知识点2:固体 主要内容:晶体、非晶体、固体吸附剂和固体废弃物。 知识点3:液体和液晶 主要内容:水的性质和应用,溶液的蒸汽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液体燃料,表面活性物质,液晶。 知识点4:气体和等离子体 主要内容: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大气相对湿度、全球性大气变化、气溶胶、等离子体。

工程化学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教学大纲 阅读次数:530 添加时间:2008-12-16 英文名称 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Chemistry 学分 2.5学分学时40学时(32学时理论,8学时实验) 教学对象部分非化工工科专业一年级本科生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非化工类各专业培养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必修基础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变化的观点和能量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能掌握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基本的化学反应,熟悉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关系。了解化学与现代工程技术的联系,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生命科学发展、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教学内容 绪论(1学时) 化学的定义及化学的分支学科;化学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及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进度介绍。 第1章热化学与能源(3学时) 1.反应热的测量 几个基本概念;反应热的测量。 2.反应热的理论计算 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基本要求:了解定容热效应(q v)的测量原理。了解状态函数、反应进度、标准状态的概念和热化学定律。理解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焓变的关系、等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掌握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近似计算。 重点: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近似计算。 难点:等压热效应与反应焓变的关系、等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的关系。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近似计算。 第2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与大气污染(6学时) 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函数变 影响反应方向的因素;反应自发性的判据;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的计算及应用。 2.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化学平衡 反应限度的判据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和多重平衡规则;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及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3.化学反应速率 浓度的影响和反应级数;温度的影响和阿仑尼乌斯公式;反应的活化能和催化剂。 4.大气污染及控制 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控制;全球大气污染及对策;清洁生产及绿色化学。 基本要求:了解熵变及吉布斯函数变的意义,掌握化学反应△r G mθ的近似计算,能应用△r G mθ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掌握△r G mθ与Kθ的关系及有关计算,理解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浓度、温度与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了解元反应和反应级数的概念。能用阿仑尼乌斯公式进行初步计算。能用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的概念,说明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及光化学烟雾等综合性大气污染及其控制。了解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的概念。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化学反应工程是应用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它化工类专业重要的相关课程,基本内容包括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设计与分析两个方面,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工业规模化学反应器中化学反应过程动力学(称宏观动力学)的方法和基本原理,掌握理想反应器的设计和分析,进一步以宏观动力学和理想反应器为基础,对工业反应装置的结构设计、最优操作条件的确定及控制、模拟放大等进行研究。该课程的核心就在于特定反应在适合的反应器内行为状态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工程学解析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方法论、工程能力和技术经济理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现状,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实际反应过程进行开发和分析。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应注意与《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有关先修课程的衔接,教学重点是化学反应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及基本处理方法,结合反应过程的优化介绍如何选择适合的工业反应器。教学难点是由本征动力学到宏观动力学的过渡、返混、稳定性、灵敏性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习题训练、现场参观等教学形式来全面掌握。通过主讲老师讲授、同学们讨论、上习题课的方式进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四)考核方式 考查,总成绩取三次以上平时成绩的平均值,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测验等。

二、大纲内容 绪论 1.物质转化过程工业中的化学加工 2.化学反应工程与多尺度及多学科的联系 3.数学模拟方法 4.工程放大与优化 说明和要求: 了解反应工程课程的性质、化学反应工程与多尺度及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了解研究化学反应过程常用的方法与模型,工程放大与优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过程常用的方法与模型,工程放大与优化的方法。 第一章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设计基础 1.化学反应和工业反应器的分类 2.化学计量学 3.加压下气相反应的反应焓和化学平衡常数 4.化学反应速率及动力学方程 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最佳反应温度 6.反应器设计基础及基本设计方程 说明和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和工业反应器的分类; 2.掌握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进度、转化率及化学膨胀因子的概念; 3.掌握原子系数矩阵法在多重反应系统中独立反应数的确定; 4.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5.理解反应速率的浓度效应和温度效应; 6.掌握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 7.掌握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8.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的变换与应用; 9.理解并列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特征; 教学重点: 原子系数矩阵法在多重反应系统中独立反应数的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不同表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复合反应体系中任一组分总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表达方法;瞬时选择性的概念及其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原子系数矩阵法在多重反应系统中独立反应数的确定;总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的计算;瞬时选择性在反应器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章气-固相催化反应本征及宏观动力学

《工程化学》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1180091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学分:2 学时: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 先修课程:无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修读学期:第3学期 一、课程描述和目标 《工程化学》是非化工类各专业培养现代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必修基础课,是工科非化工类各专业(本科)化学类课程的终结课程,将为工科非化工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理论知识基础。本课程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结合工程材料、环境污染、能源开发、信息传递、生命科学等当今五大领域的有关化学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变化的观点和能量变化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它从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规律出发,紧密联系当前迅速发展的材料、生命、信息、能源、环境等科学和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地讨论了化学单元粒子的组成、结构、变化与光、电、磁、热等现象的关系。 工程化学作为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工程人才必需课程,是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这两个专业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唯一一门化学课程,因此,该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在今后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化学原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学思维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目标1:在专业知识方面,注意结合学生己有的专业基础、教学时数及课程自身的要求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以运用化学原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为引导方向,学会在讲授内容中不断渗透新理论、新成果、新领域和新知识。 课程目标2:在专业能力方面,突出物质的结构和性质、金属腐蚀与材料保护、水体中的化学反应与水体保护等基础理论在工程化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3:在综合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查阅文献,写小论文,完成作业等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并巩固课堂中所学知识。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化学反应工程/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x3030971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设置类别: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能源化工 课程学时:36 课程总学分:3.0 实验学时:12 实验学分:0.5 开实验学期:六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与任务: 《化学反应工程》是能化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实验分析能力,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独立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得到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科研素质。 实验教学环节是帮助本校工科专业学生理解、掌握在课堂上所学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结合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的相关内容,针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兴趣,熟悉化工反应器和分析仪器操作、化工反应过程模拟计算、反应器类型及操作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提高工科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 基本要求: 1、实验课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实验所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熟悉实验的基本步骤,所测得数据的处理方法。 2、实验课中准确测定、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绘制图形曲线,综合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

三、实验项目设置

四、实验报告要求、实验考核方式、内容及成绩评定标准 1、实验报告要求:数据处理结果正确,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独立完成各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获得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图、求算目标参数,分析总结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目标参数计算,误差分析,结论等,要求层次清楚,图表规范。 2、实验考核方式:综合考评(预习、操作、报告),每个实验百分制;所有实验项目成绩加权平均后,为实验总成绩。 3、成绩评定标准: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实验反应、创新意识等综合表现以及实验报告撰写等综合评定成绩。实验有缺项或操作多处错误,整体思路不正确为不及格,其余根据操作准确程度、结果准确程度给予及格以上的成绩。 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化学反应工程实验》,李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工程化学B》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B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703316006 中文名称:工程化学B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B 学 分:2.5 总 学 时: 40 讲课学时:34 实验学时: 6 适用对象:适用于四年制本科包装、焊接、成型等非化学类工科专业 先修课程:高中化学、高等数学 学生自主学习时数建议:1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并用以认识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初步具备掌握应用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及化学反应为主线,介绍热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化学和电化学,同时穿插介绍能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金属腐蚀等。其中物质结构内容为理解内容,能源、污染、腐蚀为了解内容,根据不同专业要求不同。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 论 1、教学内容 了解化学的定义与分支学科;化学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工程化学的目的、内容和要 求。 第1章 热化学 1、教学内容 (1)反应热得测量:了解用弹式热量计测量等热容效应V q 的原理,熟悉V q 的实验计算法。 (2)了解状态函数的意义。了解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在一般条件下的意义。理解等压热效应q P 与反应过程中焓变的关系。了解V q 与反应中的内能变化之间的关系。 (3)掌握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的近似计算。 2、重点和难点 (1)重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2)难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反应标准摩尔焓变的计算。 第2章 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1、教学内容

《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hemical Rea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课程类型:专业技能课 课程要求:必修 学时/学分:40/2.5 适用专业:应用化工技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共计40学时。本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反应器特点、均相反应器的设计计算、流体非理想流动状况及多相催化反应器的特点。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对各种反应过程的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化工工业典型的反应设备的基本计算方法,并了解反应器的开发、放大方法,能够正确选用搅拌器的型式。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等。 本课程与《化工原理》课程密切相关,《化工原理》系统地介绍单元过程,《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则重点介绍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的类型及选用、搅拌器的类型及选用、反应过程中的换热设备、反应器的工艺设计计算等。本课程与《物理化学》也有密切联系,《物理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一般地、系统地介绍反应动力学原理,本课程则深入地、具体地介绍反应器设计时所需的动力学基础知识。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该课程为学生后续所学专业课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最终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理论知识和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反应器的设计及设备的选型,并能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的有关问题,以适应科研、设计和生产实践等方面的需要。 三、课程教学目标 1.学习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反应器的结构、特点等基本知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均相反应器的能力; 2.掌握反应器的类型、搅拌器的类型及作用、反应过程中换热设备的类型,并能正确选用设备型式; 3.学习固体催化剂、固定床及流化床反应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内外扩散对多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能够分析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掌握均相反应器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测定方法,学会分析实际反应器中流体流动偏离非理想流动的原因,提高反应器的流动状态; 6.了解化工反应技术与设备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要求 化工专业英语是学生在完成《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大学英语的基础阶段后开设的学科专业基础平台选修课。基础英语是专业英语的基础,但专业英语在词汇、语法、句法及文风等方面又都带有自己专业的特色。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词汇的形成规律、基本特点及构词方法,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和写作,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本专业英语文献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借助词典较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料,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并为以后从事化学化工相关领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和构词方法,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包括词类转换的译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后置定语的译法、句子成分转换的译法、词序转换的译法。 2、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1)能较顺利阅读并能正确理解有关化学化工专业的英语文献。 (2)能借助词典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英语文献译成中文,要求理解正确,译文达意。(3)能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将一些简单的论文或论文摘要译成英文,要求用词比较准确,无较大语法错误。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由于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开设,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尽可能地覆盖化学、化工等领域。 (2)在讲授中,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基本词汇和构词方法,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以提高学生实际阅读英语文献、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料以及进行一些简单的专业英语写作的能力。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学专业英语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用专业:化学、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学生将会掌握基本的化学专业英语词汇和公式、图表的英语表达方式,为学生进一步从事化学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 1.学生具有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一定知识储备,在课堂上听懂英文视频并快速回答相关问题,课后完成作业; 2.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生物化学、药物、健康相关方面的知识背景,把涉及到的内容给学生讲清楚,帮助学生理解。 三、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英文表达方式,掌握科技文献的翻译技巧。 难点:听懂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讲授的化学课程,能流畅地用英语表达化学思想,如化学方程式、公式、图表的表达。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和黑板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使两者优势相结合,加大课堂教学容量。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The Importance of Chemical Principles(2学时) 1. 教学内容 化学基本原理的涵义及研究内容,举例说明了从事前沿化学研究所必须的化学基础知识。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化学原理各个部分的英语表达方式。难点是通过听原声视频中的例子,理解为什么学好化学基本原理在从事当代前沿化学研究的工作中至关重要。 第二章Polar Covalent Bonds and Molecular Orbital Theory(6学时)1.教学内容 各种化学键理论的英语表达方式和在现实中的应用。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听懂原声视频中关于极性共价键的判断标准,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的极性如何判断,以及分子极性这个知识点在服用维生素时能提供的帮助等内容。难点是学会英语表达化学键理论的思想,用英语交流。 第三章Thermodynamics and Chemical Equlibrium(4学时) 1. 教学内容 影响反应自发性的因素和勒夏特勒原理,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2 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听懂原声视频中关于温度对自发性的影响,乐夏特勒原理和范托夫等温方程的应用以及氢键在生命体系中的重要性。难点是掌握以上内容的英语表达方式,用英语交流和写作。 第四章Acid-Base Equilibrium and Buffer Solutions(6学时) 1. 教学内容 缓冲溶液的作用机理及在人体健康和生物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听懂原声视频中关于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缓冲溶液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丙二酸尿症的发病原因和可能的治疗方法,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和哈氏公式的推导。难点是学会英语表达酸碱平衡移动,用英语交流和写作。 第五章Electrochemical Cells(4学时)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化学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7004 课程名称:化学专业英语 学时/学分:48/3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 开课系或教研室:化学化工系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在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掌握了大学英语和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有关专业的英语文献,掌握一定的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写作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英语基础。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应用已掌握的基本英语技能,能够实现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的信息,同时应具有一定的以英语为载体语言的专业交流、写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一)科技论文写作(2学时) 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中英文表述的不同。 (二)实验室英语(4学时) 实验室基本操作及常用仪器、试剂的相关英文表达。 (三)无机化学英语(4学时) 无机化学的英文介绍及无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 (四)有机化学英语(4学时) 有机化学的英文介绍及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 常用有机反应、术语、有机操作的英文表达。 (五)分析化学英语(2学时) 分析化学的英文介绍,常用分析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试剂配制方法的英文表达。 (六)物理化学英语(2学时) 物理化学中常用术语的英文表达。 (七)生物化学英语(2学时) 细胞培养及发酵相关的常用英文表达。

(八)环境化学英语(2学时) 环境化学的英文介绍及三废处理相关的英文表达。 (九)化学工程英语(4学时) 化学工程的英文介绍及各种单元操作相关的英文表达。 (十)实际应用(6学时) 熟悉,掌握化工,制药等相关实际应用中英文表达,包括生产系统,水系统,质量系统,EHS系统,物料系统,工厂公共系统的英文表达。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视频学习、口语互动、期末考试。通过上述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能进行化工/化学英文的翻译、熟练阅读科技英文材料,具有一定的以英语为载体语言的专业交流、写作能力。本课程课堂讲授32学时(具体按当年教学计划而定),考核方式可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 总评成绩:考试占100% 四、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⑴朱红军主编《应用化学专业英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⑵胡鸣主编《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⑶最新化学期刊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Engineering Chemistry 课程编码:10110010 学时:32/6 学分:2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建工学院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工程化学是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等学院学生必修基础课程,工程化学从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和化学反应出发,密切联系现代工程技术中遇到的如材料的选择和寿命、环境的污染与保护、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传递、生命科学发展等有关化学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有现实应用价值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意识地运用化学观点去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工程化学课程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章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五章物质结构基础;第六章化学与人类的进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机械学院、电气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车辆学院、建工学院等学院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训练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物质的聚集状态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系统、环境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及有关计算;理解反应进度的概念,掌握化学计量数正、负值的确定。理解各类晶体名称、晶格结点上粒子及其作用力、熔点、硬度、延展性、导电性,掌握溶液的蒸汽压下降、凝固点下降、沸点上升和产生渗透压的原因;了解等离子态的形成和组成,了解大气湿度概念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掌握酸雨的pH值范围,理解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理解臭氧层出现空洞原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本章主要内容]: 1.1化学基本概念 1.2气体、等离子体

《化工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2150331课程性质:.选修 课程名称:化工专业英语学时/学分:32/2 英文名称:Professional English in Chemical Engineering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刘宇红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选用教材:《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胡鸣,刘霞化大纲执笔人: 学工业出版社 先修课程:大学英语、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大纲审核人: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专业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全面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构词法规律,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被动语态及后置定语的翻译方法,掌握化学化工相关知识的常用专业词汇,能够阅读、翻译相关专业文章并理解相关专业知识,掌握流程图、表格、柱状图的科技英语翻译方法、写作技巧和常用句型,并能用专业英语进行简单写作,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目标1:理解并掌握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构词法规律,词类转换、句子成分转换的翻译方法,被动语态及后置定语的翻译方法,掌握化学化工相关知识的常用专业词汇,使学生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本专业英语文献,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并能用专业英语进行简单写作。(10.3)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三、教学活动对教学目标支撑矩阵

四、教学基本内容注:★表示重点内容,▲表示难点内容,*表示选讲或自学内容。课外时间为课内时间1.5倍。 五、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环节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局部进行系统讲授。讲课的内容注意系统性和逻辑性。讲课时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板书清楚,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并能承前启后,适当介绍实际应用的科研与工程实例。 课程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和课上分组讨论。每一节都进行复习与总结。 本课程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理论教学、作业两局部;理论讲解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以作业形式完成习题的练习。 (二)、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内专题分组讨论,辅以多媒体课件。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组合而成,采用百分计分制。各局部所占比例如下: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40%,其中作业100分,占总评成绩40%,平时作业评价指标见下表。平时成绩支持教学目标1。 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60%,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期末成绩支持教学目标1。闭卷考试题型为专业词汇翻译、句子翻译、选词填空、写作等。平时作业与教学目标对应关系表教学目标及考核方式对应关系表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编制 2010年

目录 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3) 2.《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8) 3.《物理化学Ⅱ》课程教学大纲 (21) 4.《物理化学Ⅱ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38) 5.《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43) 6.《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56) 7.《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59) 8.《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66) 9.《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69) 10.《高等有机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92) 11.《胶体与界面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96) 12.《仪器分析Ⅱ》课程教学大纲 (101) 13.《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110) 14.《化学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20) 15.《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124) 16.《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138) 17.《化工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148) 18.《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152) 19.《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62) 20.《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164) 21.《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175) 22.《化工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178) 23.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教学大纲 (181) 24.《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193) 25.《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197) 26.《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212) 27.《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19) 28.《化工系统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25) 29.《化工安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229)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