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孙培青西周教育:

1、惟馆有书,而民无书

2、惟官有器,而民无器

3、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博习亲师,七年: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官学衰微的原因: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2、王权衰弱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私学的兴起

1、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2、私学兴起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教学方法的总结

1、学、思、行结合

2、启发诱导

3、因材施教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

1、要有好学、乐学的态度

2、要有不耻下问的态度

3、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主张自觉修养德行(德育原则)

1、立志志于道

2、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力行力行近乎仁

4、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5、内省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6、改过过则勿惮改

树立教师的典范

1、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2、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诲人不倦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4、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爱护学生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教学相长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墨子: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知识技能、思维论辩、道德水平

教育内容:

1、政治和道德教育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患”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三务”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2、科学和技术教育

3、文史教育

4、培养思维能力的教育

三表法: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察类明故

论教育方法

1、主动

2、创造

3、实践

4、量力

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的作用与目的:1、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恻隐:仁,羞恶:义,辞让:礼,是非:智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孝悌,仁(人)之本也,以家为中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的养成:

1、持志养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2、动心忍性天降大任

3、存心养性养心莫善于寡欲

4、反求诸己

论教学

1、深造自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2、盈科而进

3、教亦多术

4、专心致志

荀子的教育思想

性伪之分、性伪之合、化性起伪

论学习过程与思想方法

1、闻见

2、知

3、行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

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道家的教育思想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论学习与求知

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2、其出弥远与其知弥少

3、闻之疑始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大学》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为人君止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

1、性与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中庸——中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自诚明——性自明诚——教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问、思、辩、行

《学记》

1、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由必学

2、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A、学制与学年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

学年:一、三、五、七、九

B、视学与考试

一:离经辨志,三:敬业乐群,五:博习亲师,七:论学取友,九: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

3、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A、教育教学原则

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

及时施教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观摩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

藏息相辅原则

B、教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练习法

C、教师

《乐记》乐的产生、乐的作用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专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察举制的完全确立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论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A、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B、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C、必仁且智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强勉努力、专心致志、精思要旨

王充的教育思想

思想特征: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

论人性和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2、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

“博通百家”的教育内容

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魏晋玄学教育思潮

玄学是兼融儒道而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在形式上复活了老庄思想,并以此来诠释儒家经典。玄学家们将《老子》、《庄子》、《周易》并称“三玄”,以此作为构建思想体系的基石。

名教与自然之辩,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所在。有无之辩为这一论辩提供了理论基石,言意之辩为有无之辩奠定了思维方式上的依据。

玄学虽然不是一种教育理论,然而他们对于现实社会和世俗教育的批评,包含着的对理想教育的向往与追求,却成为一种教育思潮。“自然”是其教育主张的灵魂,“自然主义”是其整个教育思潮的主要特征。

1、以顺应天性自然发展为教育旨归

2、以“真性”、“无为”为理想人格

3、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论

A、道德教育的起源

B、顺应自然的道德教育法则

傅玄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2、论学校教育

3、论道德教育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1、论士大夫教育

A、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

B、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

C、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2、论儿童教育

3、论学习态度与方法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的文教政策

1、崇儒兴学

2、兼用佛道

3、发展科举

4、任立私学

唐代官学教育管理制度最重要的是以下几项:

1、入学制度实行等级入学制度

2、学礼制度束脩之礼、国学释奠礼、贡士谒见及使者观礼

3、教学制度国子学、太学、律学、书学、算学、

4、考核制度旬考、月考、季考、岁试、毕业试

5、惩罚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1、学校体系的形成官学与私学并存

2、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中央官学国子监、地方官学州县长官、专科学校对

口行政部门

3、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4、专业教育的重视

5、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唐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

1、唐循隋制与恢复科举

2、科目标准与贡举名额

3、科目设置与适时变化

4、考试内容与项目调整

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1、学校与科举的关系积极与消极

2、科举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由德向文的转向

3、科举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4、科举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韩愈的教育思想

1、复兴儒学与反对佛老

2、论人性与教育的作用

3、论学校教育与措施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师说》在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具体表现为: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4、提出“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宋朝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文教政策

文教政策:

1、重视科举,重用士人

2、三次兴学,广设学校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

3、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宋朝书院的特点:

1、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

2、书院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

3、书院官学化的倾向已经明显出现。

宋朝科举考试制度对唐代的变化与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科举名额

2、确定“三年一贡举”

3、殿试成为定制

4、建立新制,防止科场作弊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

主持“熙宁兴学”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3、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崇实尚用的教育思想

1、学校应该培养具有实际才能的治国人才

2、教学内容应该是“为天下国家之用者”经术、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武事

系统的人才理论

1、教之之道

2、养之之道

3、取之之道

4、任之之道

朱熹的教育思想

关于教育的作用与目

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

小学: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大学:重视自学;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方法

1、立志

2、居敬

3、存养

4、省察

5、力行

论读书法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

4、切己体察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加一点,与时俱进、联系实际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1、广设学校,培养人才

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A、推崇程朱,删节《孟子》

B、严格管理学校,禁止学生议政

C、屡兴文字狱

王守仁教育思想

论道德教育

1、静处体悟

2、事上磨炼

3、省察克治

4、贵于改过

论儿童教育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的文教政策

1、崇尚儒家经术,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清朝的科举制度

1、科举为“国家抡才大典”

2、科场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论教学内容

1、学必原本于经术

2、不为迂儒,必兼读史

3、教授诗文

4、传授天文、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论教学思想

1、力学致知

2、学贵适用

3、学贵独创

A、强调由博致精

B、重视“异同之论”

C、深思与能疑

D、讨论辩难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1、教育是治国之本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教学思想

1、因人而进

2、施之有序

3、学思“相资以为功”

学愈博则思愈远、思之困则学必勤

道德修养方面:强调立志、主张自得、重视力行

为师之道:

1、必恒其教事

2、明人者先自明

3、要“正言”、“正行”、“正教”

颜元的教育思想

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1、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2、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

3、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学校为“人才之本”

“真学”、“实学”的教育内容

“习行”教学法

第十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是一种缺乏自觉的被动输入。

随着欧洲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上呈现出普及化和科技知识课程化的倾向。

按文化交流的正常趋势,中国应该在早期“西学东渐”的引导下,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然而随之而来的闭关政策,使中国的文化教育拒绝了西学的影响,依然沿着传

统的方向发展。

传统教育的困境

1、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2、教育内容不切实用

3、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1、对儒学的批判

2、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3、建立普及及教育组织,改革教育内容

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1、不拘一格降人才

2、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3、师夷长技以制夷

改革派人士对西学的倡导和介绍在知识观上突出“经世致用”的标准,不拘泥于夷夏之辩,把被人们视为奇技淫巧的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当成可以师、可以学的内容,这是促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的重要一步。

洋务教育及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

洋务学堂与封建官学、书院、私塾等中国传统学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人们常称其为新式学堂。所谓新,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

洋务学堂以西方近代科技文化作为主要课程,在形式上引入了资本主义因素,初步具备了近代教育的特征。在它产生之初,并未有意与科举为核心的旧教育体制对抗,甚至还乞求后者的容纳,但它产生之后,逐渐动摇和瓦解了旧的教育体制,实际启动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鄂进程。

容闳.《西学东渐记》: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中体西用”理论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效的论证,促进了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此原则下实施的留学教育和举办的新式学堂,给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打开了缺口,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

第十一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遗其体而求其用

早期改良派都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大致可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全面学习西学

2、改革科举制度

3、建立近代学制

4、倡导女子教育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德、智、体

教育改革主张

1、变科举、兴学校

2、师范学校,群学之基

3、倡导女子教育

4、改革儿童教育

介绍西方学理,指点教育新政

1、论学校教育制度

2、论教育经费

严复的教育思想

1、培养德、智、体兼备的真国民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2、指摘八股考试,比较中西学风

3、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

清末学制的制定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承前启后之作,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能在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础作用。

壬子癸丑学制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军国民教育

2、实利主要教育

3、公民道德教育

4、世界观教育

5、美感教育

改革北京大学

1、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A、改变学生的观念

B、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A、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B、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C、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独立义》

第十三章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

民主斗士从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中国教育现状作了深刻批判,力图以包含人权、自由、平等等民主思想和重视科学技术、崇尚自然、讲究实用等科学精神的新教育,取代迷信权威、窒息思想、压抑个性、脱离实际、忽略身心的旧教育,为新教育观念的形成作了准

备。

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变革

1、教育的个性化

2、教育的平民化

3、教育的实用化

4、教育的科学化

新文化运动所促进的中国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划时代的,表明中国人对教育传统、教育现状的反思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进入到思想文化层面和自觉主动的阶段。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促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带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的繁荣,并使中国教育更为广泛和深入地融入世界性的现代教育发展潮流之中。

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1、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

2、教育普及有所发展

3、学校教学内容的改革

4、师范教育和大学的改革

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1、平民教育思潮

基本观点:要实现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必须打破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

A、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受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影响而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所组成。

B、由一些西方平民思想(主要是受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分子所组成。

C、以晏阳初为首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2、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神,以求消弭体脑差别。

人人做工、人人读书、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3、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的

4、勤工俭学运动

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结束于1925年前后,最初是一场以输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为指导思想,以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为主要追求,以工读结合为手段的教育运动,逐渐转变为寻求革命救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

5、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6、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第一、教育为国家的工具,教育目的对内在于保持国家安宁和谋求国家进步,对外在于抵抗侵略、延存国脉。

第二、教育为国家的任务,教育设施应完全由国家复杂经营、办理,国家对教育不能采取放任态度。

其主旨: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

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1、设计教学法

2、道尔顿制

3、文纳特卡制

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新学制的标准:

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3、谋个性之发展

4、注意国民经济力

5、注意生活教育

6、使教育易于普及

7、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3、中等教育阶段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

5、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6、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这有利于大学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 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 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 (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 (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 4、日本 (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 (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从方式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考研《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

答案 目录 答案 (1) 目录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5)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1)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2)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4)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7)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8)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20)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26)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2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2)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7395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前770 -前476 )(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着: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着。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13.焚书坑儒:是从公元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A. 1904年 B. 1905 年 C. 1906 年 D. 1907年 2.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②科举制度的废除③《申报》的创办④《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④① 3.1900年,有一家上海人在家庆祝他们的孩子考入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请问当时最高学府指的是 () A. 燕京大学 B. 京师大学 堂 C. 京师同文 馆 D. 太学 4.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新学制是在() A. 1902年 B. 1903 年 C. 1904 年 D. 1905年 5.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 术》 C. 《水经 注》 D. 《本草纲目》 6.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是外国人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 严复 B. 詹天 佑 C. 张 謇 D. 李鸿章 7.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 商务印书馆 B. 福州船政学 堂 C. 江南制造总局机械学 堂 D. 京师大学堂 8.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科举制度的废 除 C. 辛亥革 命 D. 新文化运动 9.《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使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A. 西方的先进技术 B.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 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 A. 北洋水师学堂 B. 京师大学 堂 C. 福州船政学 堂 D. 两江师范 12.“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A.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 除 B.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中国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 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俄罗斯的教育研究者对恩格斯马克思想总结所提出)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明产生,仅是不成然的维形 二是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 族公社末期,在教下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有以氏族 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或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 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 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服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 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 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始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来进行的。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正: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授,女的劳动倒重于采集、科植、家务、纺织。 第六,教育还没有支口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