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赏析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赏析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赏析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赏析

初中古诗词曲阅读赏析

初中古诗词曲赏析

一、七年级上册(1~5)

1、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赏析:以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衬托得更加恢宏阔大。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赏析:A.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B.“生”与“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富有情趣。C.两句对仗工整,形象生动。D.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E.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集中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之情。

④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次”的意思是旅途中停留。

2、赤壁(唐杜牧)

①这是一首咏史诗,这类诗的特点是什么?(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将磨洗认前朝”的作用是什么?(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

③“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作者怀才不遇、抑郁不平的心境。作者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④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

⑤“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而“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⑥请写出本诗中的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然后造句。(折戟沉沙:戟折断了,埋在泥沙里。形容惨重的失败。造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折戟沉沙,

大败而回。)

[真题演练](2008成都中考)

⒈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折戟”这件古物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情。(2分)

⒉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恣态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或:通过以小见大(或借代)的手法,借“二乔”被“锁”的命运来写出东吴失败的命运,而“国破家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2分)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赏析:用月亮也会有“阴晴圆缺”,来表现人的“悲欢离合”是自然的常理,揭示了不必为不如意的事情而伤感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作者的旷达的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赏析:这两句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的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之愿。

③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交待了作词的时间及缘由。)

④“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小序中的“子由”是苏辙的字,“三曹”指的是曹操、曹丕、曹植。“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的。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①“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赏析:这两句写早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08吉林中考: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中用“天……无”两句诗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②后两句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有何作用?(议论,将晚春的满城烟

柳与早春的淡远草色对比,突出早春的可爱。)

③这首绝句描绘了早春什么样的特有的景致?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细雨蒙蒙,春草乍生,远看有草色,近看却没有。)

④这首诗描写早春美丽的景色,目的是启迪人们珍惜美好的春光。

⑤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天街”指京城长安中的街道。

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将月亮拟人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②首句在写景中点明了什么样的时令?(春末夏初)

③为什么写景取“杨花”、“子规”?(杨花飘泊无定,子规叫着“不如归去”,分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④左迁:贬官。/龙标:古地名,后人称王昌龄为“王龙标”。

⑤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

[真题演练](2008扬州中考)

甲文《闻》,乙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⒈“杨花”与“烟花”都与杨柳有关,“杨花”能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漂泊远方(或漂泊不定、漂泊流离、漂泊、不幸遭遇、被贬等)的联想;“烟花”能表现扬州阳春三月繁花似锦(或春色迷人、春光烂漫、柳絮弥漫、烟雾迷蒙等)的情景。(2分)

⒉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象,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

...说.。(3分)

答:甲诗,将“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将明月拟人化,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己,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乙诗,作者通过目送友人行船的孤帆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碧水蓝天的尽头,仍眺望天水相接处的情景,寄托恋恋不舍的深情。

二、七年级下册(6~8)

⒍观刈麦(唐白居易)

①“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赏析:描写酷热天气下农民割麦的辛苦情景,具体可感。

②“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赏析:能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环境下的矛盾心理,看似不可思议,细品却无比真实。(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赏析:展示了贫妇拾麦的特写画面,“敝”是“破”的意思,可见贫妇家境是何等贫寒,令人心酸。

④“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赏析:通过贫妇之口,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赏析:表达了作者的深深自责、愧疚。

⑥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今日的割麦者,将成为明日的拾麦者,诗中含有强烈的讽喻意味。

⑦作者写讽喻诗的目的是什么?(“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⑧本诗对比手法用得好,为什么?(作者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割麦者、拾麦者以及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的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宋辛弃疾)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赏析:对仗工整,描绘了战争爆发前的壮观气势。

②“沙场秋点兵”赏析:“秋”字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赏析:从视觉、听觉上写出了战斗的速战速决,义军的所向披靡。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赏析:直抒胸臆,既点明了作战的目的,又表明了作者的理想。(“天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全国。)(08聊城中考:将忠君爱国与求取功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08四川南充中考,填空:“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

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南宋词人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⑤“可怜白发生”赏析:前九句的追忆往事都是为了衬托最后这“画龙点睛”的一笔,更强烈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⑥本词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主要用了对照的写法。

⑦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⑧“壮词”怎样理解?(基调雄壮高昂、大气磅礴,正是诗人理想抱负豪情意气的生动写照。)

⒏使至塞上(唐王维)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或:将坚毅挺拔的人格和孤寂惆怅的感受融入雄奇苍茫的自然景色之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08南通中考: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

②“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借蓬草飘飞比喻自己出使塞外,借大雁归胡暗示自己远离家乡,写出了诗人孤独飘零之感与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之心。

③试写颈联的朗读脚本。(颈联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诵读时应该用舒缓的节奏,低沉、悲凉的语调,表现劲拔、坚毅之美和苍茫之感。)

④请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蓝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

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⑤全诗分哪三层意思?(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三、八年级上册(9~17)

⒐春望(唐杜甫)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花鸟,表达了诗人感慨时局动乱、悔恨跟家人离别的复杂情怀。

②诗人用一个“望”字统领前四句,视野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草木繁密茂盛,实写安史之乱中长安城沦陷后残败、荒凉的景象。

③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焦虑忧愁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⒑泊秦淮(唐杜牧)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这两句表面上批评商女,其实意蕴丰富:一是谴责沉湎声色、腐化堕落的达官贵人,二是用南唐后主的亡国之曲,来提醒晚唐统治者,应励精图治,否则就会重蹈覆辙。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赏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朦胧冷寂的画面,渲染出凄清迷离的氛围。

③全诗借古讽今、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⒒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本句以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了诗人的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08大连中考:在汶川地震抢险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人生……汗青”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的高空勇跳,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②“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赏析:以形象的比喻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③“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赏析:一语双关,巧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什么?(大宋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⑤请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也不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⑥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不能把“汗青”写成“汗清”或“汉青”?(“汗青”指史册,古代用竹简书写,先把青竹用火烤干水分,以便书写和防蛀,叫汗青。)

⒓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赏析: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只要心中有朋友,朋友就好象在身边。现在这两句已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08成都中考:朋友即将远行,依依惜别。为表达你对朋友的不舍、宽慰或祝愿等感情,请从积累的送别诗中选出一句[含上下句]答:A“海……邻”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②这首诗为何成为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因为此诗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充满了欢快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③“城阙”点明了送别之地,“五津”点明了送往之地。“五津”泛指蜀川。

④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

⒔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赏析:这两句,移情于物,是

新生命的赞歌。“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心态。)(08福州中考:在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中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08四川乐山中考,填空: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落……花。”)

②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该忘记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要有献身精神。)

③本诗写出了诗人的哪三种心境?(A离别的忧伤;B回归的愉悦;C积极的人生态度。)

[真题演练](2008沈阳中考)

⒈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表现了诗人虽然辞官,但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情怀。)

[真题演练](2008浙江中考:填空题)

⒈廉政文化进校园,我们懂得了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翻开厚重的诗文书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正是一座座镌刻着“廉洁”与“奉公”的人生丰碑。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沸腾着诗人报效国家的满腔热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寄托着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表现了作者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

⒕望岳(唐杜甫)

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也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例句:我们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要放眼未来,要有“会……小”的豪情,去实现我们的远大理想。)

②“造化钟神秀,阴险割昏晓”赏析:表现了近望时泰山给人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形象。(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富有感情,使人感觉是大自然将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③诗中没有一个“望”字,但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近望,再到凝望,然后写到自己的愿望。

⒖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赏析: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的早春景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一个“争”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赏析:作者抓住“乱花”、“浅草”的静态,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早春的勃勃生机。

③颔联、颈联写了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④本诗以“春”为着眼点,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个词是“最爱”。

⑤“几处”、“谁家”用得极精妙,若换成“处处”、“家家”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因为“几处”、“谁家”照应了“早.莺”、“新.燕”,说明早莺

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

..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换成其他词,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⑥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点明环境,然后写景;后四句专写湖东景色,先写景,然后点明环境。衔接非常自然。/乱花:指各种野花。

⑦请用三个诗句,依次写出春天来到人间时,草木生长,绿色由少到多的不同景象。(A.草色遥看近却无。B.浅草才能没马蹄。C.城春草木深;离离原上草;芳草萋萋鹦鹉洲。)

⒗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赏析:议论结合写景,显得非常自然。以“浮云”为喻,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不畏”,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08黄冈中考:今天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第49天,请你借用一句古诗词表达对中国奥运健儿的激励之情。[答: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

②“浮云”这一意象还指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③从诗中你领悟了什么人生哲理?(A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B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④与后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还有哪些?(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①“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赏析:前一句用夸张、比喻的手法,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形势和紧张气氛。后一句表现了守城将士的英勇无畏、雄姿勃发。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赏析:从听觉、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暗示攻守双方均有大量伤亡,为下面驰军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③一个“压”字有何妙处?(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都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了。)

④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它表现了什么内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现了将士们誓死保卫边疆的英雄气概。)

⑤本诗写了哪些色彩?有何作用?(黑、紫、红、金黄、燕脂、霜白,等等,几乎句句设色,巧妙暗示了敌军来势之凶猛,唐军士气之昂扬,战斗之惨烈,环境之艰苦,气氛之悲壮……奇诡瑰丽,富有情思。)

⑥请说出与“易水”有关的一个典故。(战国时荆轲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四、八年级下册(18~22)

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北宋范仲淹)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赏析: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早闭城门。一方面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另一方面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赏析:意思是战争没有取胜,回乡还无从谈起。表达了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或:表现了将士思家与忧国的心理矛盾),真实感人。

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结尾画龙点睛,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④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

[真题演练](2008浙江中考)

⒈“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答:天冷、声杂、孤城。)

⒉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思乡之情)

⒚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①“断肠人在天涯”赏析:全篇主旨句,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孤苦寂寞、思念亲人的感情。(08深圳中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列举

了九个景物意象之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②“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③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

④全篇哪些词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有何妙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⑤这是一首小令,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用五字以内概括),动静相衬,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这两句富含哲理:旧事物必将逝去,新事物必将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或: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②“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运用典故,分别表达了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暗示了贬谪时间长久,对世事变迁的怅惘。

③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和心情?(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表达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

④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波涛滚滚的大江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只船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病树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⑤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

⑥尾联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的字是题目中的“乐天”。

[真题演练](08黄冈中考)

⒈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闻笛赋:怀念故友。

⑵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答: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愿意是:沉舟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2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丝”与“思”谐音双关。后人多引用此句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08年浙江中考填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赏析:首句一连用两个“难”字,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苦。次句用暮春衰残时的景物点染离情,更显凄怨之深。

③“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赏析:颈联是诗人设想对方正晨妆临镜,因备受离别相思之苦,容颜衰老了许多,月下独吟,孤苦凄怆,倍觉寒气袭人,表示关切之意。

④“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赏析:尾联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对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开头呼应。

⑤“无题”两字你是如何理解的?(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2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赏析:从眼前之景想象他日相逢,对坐西窗,开怀畅谈,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这两句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巴山夜雨涨秋池”赏析:借助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旅居在外的乡愁。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若换为“大水让我启程迟”行不行?(不行。因为,换后过于直白了,作者这样写,用形象思维塑造出了质感很强如在眼前的形象。)

④“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强调了两个完全相异的时空:一个是现实中的,一个是想象中的,但其内涵是相通的。今日的苦可以转化为他日之甘,他日充满深情的回忆却是今日的辗转反侧的痛苦所酿造。)

⑤“期”、“巴山夜雨”反复出现,累赘吗?为什么?(不累赘,因为这是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意境。)

⑥请写出本诗中的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剪烛西窗”,形容思念亲友、渴望团聚。)

(2008湖北咸宁中考填空)

⒈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五、九年级上册(23~27)

23.《诗经》二首之关雎

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赏析:表明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是男子喜爱的

好配偶。这两句以极其精练的的语言道出了恋爱中男子的心声,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②“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赏析:思念啊,思念啊,以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这两句,以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主人公的相思之苦,以及求之不得的怅惘之情。

③这是一首纯真朴实、清新优美的爱情颂歌,这位君子爱上了一位采荇菜的姑娘,他极度思恋、执著追求却又求之不得,内心伤感痛苦,于是,将恋爱与结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

④什么叫做“兴”?请举例说明。(《关雎》一诗的开头,以雎鸠和鸣,使人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这种表达方法叫做“兴”。)

⑤《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其第一篇是《关雎》。(08聊城中考: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见到“子曰诗云”这样的字眼,其中“子”指孔子(或孔夫子),诗指《诗经》。)

24.《诗经》二首之二蒹葭

①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描述了追寻意中人的境况。意中人的行踪飘忽不定,虽可望而不可即,但追寻者执著的精神不变。诗的意境朦胧,幻象迷离,引人遐想。以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委婉动人。

②本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蒹葭、霜露、秋水等。这些景物描写,渲染出清秋的凄清气氛,为人物的情感和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烘托了人物凄婉惆怅的情感。)

③本诗采取了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有何作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写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而诗人又在这时间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叠也显示了情感的逐层加深。)

④每章开头两句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有何作用?(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已经在秋水岸边徘徊了一个清晨。)

[真题演练](08无锡中考)

⒈《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2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时南唐李煜)

①“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赏析:前一句,用丝缕比喻愁苦,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苦的纷繁和难解,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十分真切、深刻。后一句,道出了一种说不出讲不清的极其复杂微妙的感受,饱含辛酸。

②“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哪一个字是传神之笔?说说它的妙处。(“锁”。表面是锁清秋,实际指被锁在深院中的作者。一个“锁”字,把作者的孤寂之情尽显于凄凉之景中,情景交融。)

③请你再写出一句与“愁”有关的化抽象为具体的诗词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④“无言独上”点出了身为阶下囚、受人监视的境地。

⑤本篇主要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请分别举一例说明。(A比喻。如,“月如钩”,形象地写出了新月如同弯钩的样子。B拟人。如,“寂寞梧桐”,因作者是寂寞的,所以眼中的梧桐好象也是寂寞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⑥这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全篇如诉如叹,凄婉动人,明白如话,句句精彩。

26.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赏析:这两句诗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通过对易逝的自然风光的描绘,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对仗工整,音调合谐,画面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对仗工整,前者伤春,后者伤别,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有情,委婉含蓄,抒发了伤别怀旧之情。)

②本词所含哲理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迁逝之悲。

③一个“独”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孤寂伤感)

④“去年天气旧亭台”中的“去年、旧”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

悲叹。

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赏析:以春花喻冬雪,形象生动,新颖奇妙,既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忽”字不仅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而且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析:展示了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景象,画面极为开阔,感情极为浓烈。在结构上,这两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雪景的描绘转入别情的抒写。“愁云”二字亦情亦景,为一篇之“眼”。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赏析:以景结情,极富意境,抒发了诗人依依不舍、惆怅满怀之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④本诗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什么?请你再举出两个以上的例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例: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B“秦时明月汉时关”;C“烟笼寒水月笼沙”。)

⑤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雪花给树木披上银装,仿佛忽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⑥这首诗可以分为哪两部分?它们的关系怎样?(咏雪与送别。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的塞外雪景衬托了惜别之情。)

[真题演练]

⒈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2008河南中考)

28.饮酒(东晋陶渊明)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析: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

达的心胸,最有妙处。(08南通中考:陶渊明《饮酒》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赏析:巧妙设问,自问自答,富含哲理:只要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赏析:这两句富含哲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往往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只能用心灵去感受,当然,“忘言”并非无言,一切已尽在不言中了。

④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山”妙在何处?(“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⑤作者为什么认为这种隐居生活含有人生真正的意义?(诗人归隐后心境恬静,不与权贵交往。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享受。)

⑥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一个词是什么?(宁静平和,闲适恬淡。/表现了诗人归隐后的那份闲适情怀,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心远”)

⑦“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持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2008天津中考)

29.行路难(唐李白)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表明了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尽管前路漫漫,但抱负终将实现。这两句已成为鼓舞人心的千古名言。(或:这两句最能表现诗人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坚强不屈的品格,是鼓舞人心的名句。)(08泰州中考:自古诗人多磨难。面对磨难,许多诗人并未消沉,而是以乐观进取的精神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请写出体现他们这种风采的句子。)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赏析: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而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十分形象生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赏析:巧妙用典,在历史联想中寄寓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姜尚和伊尹那样,能够得到明主的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④“行路难,行路难”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反复。强调了人生之路的坎坷不平。)

⑤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极言美酒佳肴之丰盛,有何作用?(面对如此盛宴,诗人却毫无食欲,这就反衬了诗人内心是何等的抑郁苦闷。这是典型的以乐写悲。)

⑥“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四个细节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内心极度的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⑦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请你简要加以说明。(本诗前六句:由于世路艰险,功业难就,所以诗人内心十分苦闷,面对美酒佳肴,却难以下咽;接下来诗人巧妙用典,表现了对仕途前程的期盼;然后回到现实,又强调了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自己的迷惘心情;最后,诗人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坚信自己远大的抱负总会有实现的一天。全诗可谓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真题演练](2008四川乐山中考)

⒈“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吕尚)、伊尹他们那样的官运。)

⒉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分)(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30.游山西村(南宋陆游)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困境中常常蕴含着新的希望。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08温州中考填空: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赏析】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山郭外斜”,是远景。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饮酒》 【赏析】这两句诗妙在自己无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赏析】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赏析】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赏析】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好~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赏析】这两句诗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二字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赏析】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赏析】‘‘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赏析】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赏析】“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诗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赏析】从诗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赏析】这两句诗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诗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赏析】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赏析】“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赏析】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 17.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赏析】‘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这两句诗点题,写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1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赏析】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表达得非常生动。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1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赏析】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终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格调豪迈奔放.让人们感受到诗人倔强、自信、执著地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古诗词赏 析 2011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答案:21.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2.“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意思对即可。逗号前后各1分.共2分) 江苏省宿迁市2011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答案:23.(4分)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 13、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3分) 答案: (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2分)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1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湖北襄阳2011 、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过零丁洋》,完成10-11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0.“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

专题5 古诗词曲赏析

专题五 古诗词曲赏析 百色中考命题规律 近三年百色中考考情分析 2019年百色中考命题预测 年份 考查篇目 考查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纵观百色近三年中考,古诗词曲赏析是必考内容。题型以简答题为主,题量为2小题,分值略有上升,为6分。考查篇目以课内古诗词曲为主,重点考查课标古诗词曲篇目。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内容理解、品味炼字、赏析名句、体会思想情感、分析语言特色等。预测2019年考查形式稍有变化,可能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古诗词曲的理解分析。备考时,加强对课标篇目的训练,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2018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 填空题 8 3 赏析名句 简答题 9 3 2017 《天净沙·秋思》 品味炼字 简答题 8 3 写作手法 简答题 9 3 2016 《归园田居(其 三)》 思想感情 简答题 15(1) 2 语言特色 简答题 15(2) 2 百色中考备考攻略 例1(2018年百色8、9题6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________;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________;从语言风格上看是________。所以,词人在题目中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3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题材、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的把握。从“看剑”“吹角连营”“麾下”“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等景物看,这首词反映的是军旅生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词人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最后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但仍然属于豪放词,语言刚健。

(完整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做题技巧 一、内容情感型 一般提问方式: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 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中考古诗词赏析题集锦

1、《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 是。 儒家经典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 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2分) 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饮酒》中考试题集萃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千年以来脍炙人口的名句。诗人悠闲地在篱

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地怡然自得,那样地超凡脱俗!以景物的描写衬托出诗人的闲适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真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 了 的心境。 悠然,闲适,恬淡,自然 3、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4、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初中生制定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的内容,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水平,对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无裨益。 那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复习,有哪些对应的复习策略?<考试大纲>诗词鉴赏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这一要求的具体内涵:“初步”意味着难度不会太大;“鉴赏”意味着不同于一般的阅读,即:要在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能从诗词鉴赏的角度,对主题、形象、情感、语言等进行赏析;“浅易的”意味着所选篇目会比较短小、易懂,如五绝、七绝等。基于这样理解,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可重点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掌握课本内容,打实基础 要培养起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首先必须学好课内的古诗词。与过去的古诗词学习相比,我们不仅要能多读成诵,准确无误地理解作品内容,还要能有意识的用鉴赏的眼光去品赏作品,并把有关鉴赏的知识在课本中点划圈钩,以便日后复习。 学好课内的古诗词,绝对是形成鉴赏能力的基础,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定要做到重点把握。比方类似下面的这些古诗词,就很值得我们在学习时细细地品读,并认真记录、积累相关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和文化。 古诗分类: 古体诗(古风):古诗、楚辞体、乐府诗、歌行体。《长歌行》诗绝句《江南春》《泊秦淮》 近体诗(格律诗)起承转合 (五言、七言)律诗(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黄鹤楼》1、按音律形式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醉花阴》 词:有单双调之分,都有词牌。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初中课标34首古诗词曲鉴赏

(一)爱国忧民诗 常见思想主题 涉及诗歌 国计民生,同情劳动人民(春望)(观刈麦)(秋风为茅屋所破歌) 为国效力,立志改革(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 统治者荒淫无度,无所作为(泊秦淮)(山坡羊潼关怀古)(相见欢) 1、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细节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前两句用白日和天涯烘托无限离愁,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①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3 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34首古诗词赏析大全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文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评析:"次"指旅船停泊。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诗中被誉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诗句。这诗句含有哲理性。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写的是江上顺风行舟,放眼可见江岸开阔、江水浩荡的阔大情景。若我身临其境,在船行顺风如箭而境地又开阔的感染下,心胸也会为之阔大,还会感到无比舒畅,有助于培养豁达高远的感情。 4.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5、你认为“潮平两岸阔”的“阔”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它写出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视野十分开阔的景象。 6、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D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赤壁〖杜牧(唐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评析:该诗是怀古咏史诗(以古人古事作题材,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抒发自己的感慨)。该诗作者(见解)①认为:曹操之败是因为受了火攻,周瑜之胜也是因为用了火攻;火攻的成功又是得力于及时风力相助。②孙刘联军失败了。(用假设的、委婉的、生动形象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来表明。)〗1.《赤壁》借_周瑜和曹操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_之气。 3过零丁洋〖文天祥(宋朝)〗

初中古诗赏析方法

初中古诗赏析方法 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没能举一反三去赏析古诗词。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中关于古诗词的考查要求是“能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领悟内涵并品味语言”。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乏古诗词赏析类的考题,而且有扩大的趋势。 摘要:本文主要从内容,表现手法,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等方面谈如何指导初中学生赏析古诗词,并举出初中阶段常见的古诗词加以说明,浅显易懂。内容上是从题目、背景、关键词、意象与意境加以阐述,表现手法上是从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四方面说明,最后归纳了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和作者作品的风格特点。 一、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 4) 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静结合> 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注意题目。 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写的内容。 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2、关注背景资料。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整理:陈滢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潮水上涨,使江面显得更加开阔,江风顺吹,鼓满了高悬的船帆。 赏析:“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悬”字写出了江风劲吹,扬帆前行的景象。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意思:夜色将尽,旭日正从江面上冉冉升起,残冬未去,春意却已潜入江南。 赏析:“生”和“入”都是拟人手法,“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了哲理。思乡而不低沉,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意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深处,僧人的禅房掩映在花木扶疏之间。 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幽中显静,幽中含美,抒发诗人去除杂念,忘情山水的情趣。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意思:当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火攻赤壁,东吴必定失败,最终连美女大小二乔也会被曹操掠去囚在铜雀台。 赏析:诗人从反面、间接地写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国家的兴旺,以小见大,别出心裁,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寄寓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意思:今夜的月色分外明亮,人们都在尽情观赏,不知那恼人的秋思会落进哪户人家。 赏析: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意思: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赏析:作者勉励自己的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意思:荒漠深处一缕烽烟直上云霄,黄河岸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赏析:“大”字写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孤烟”写边塞荒凉,人烟稀少;“直”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这两句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意思: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赏析: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意思: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赏析: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会当”是“一定要”。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向向阳的枝头唱歌啼鸣,不知是谁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衔泥筑巢。 赏析: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描写了燕子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诗人把春天的美写活了,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生机与活力。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意思:五彩缤纷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嫩草才刚刚能盖过马蹄。 赏析: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写出了早春小草生机勃发,春花美丽鲜艳的特点。 1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意思:歌女们不知道国家灭亡的悲痛,隔着江水还唱着亡国的曲子《后庭花》。 赏析:一“犹”字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即将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境况和注定灭亡的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对现实的深切忧思。讽刺了现实中达官贵人,不理政事,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1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意思:春蚕直到死时,才把丝吐完,蜡烛烧成灰烬,腊泪才流干。 赏析: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比喻真诚、执着的爱情,运用双关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矢志不变的爱情,新奇巧妙。后也多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 1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意思: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赏析:表达了诗人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意思:山峦重重叠叠,小溪曲曲折折,仿佛已经无路可走了,突然之间我又看见前面柳绿桃红,又见到一个村庄了。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现的境界。多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1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意思:大宋的江山已支离破碎像那狂风吹散的柳絮,我的这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

中考古诗词赏析50首练习 一、《雁门太守行》 1.这首诗歌颂守边将士浴血奋的英勇气概,也表达诗人誓死报国的决心。 2.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开”二字。 用“黑云”作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压”形象的写出敌人人马众多来势之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的情态。“开”写出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比。渲染战争紧张的气氛和危机形势。 3.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4.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运用典故,“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5.这首诗借助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来抒发情感,具体分析。 这首诗几乎句句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他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借此来书写守边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气概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二、《望月有感》 1.这首诗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诗人以“千里雁”“九秋蓬”作比,像“千里雁”一样吊影自怜;像“九秋蓬”一样飘转无定,形象生动的写出兄弟手足离散,天各一方,飘转无定,孤苦凄惶,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尾联“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 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既是因为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高度概括而有深刻的揭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尾联运用明月这一意象,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1.本诗表达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和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2.首联赏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运用对比,“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悲痛之情。3.颔联表达的思想情感“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 残年” 表达诗人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效力的 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4.颈联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横”“拥”两字分别从广度和高度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自 己贬谪途中大雪阻路、马难前行的艰苦情形,同时委婉 的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借景抒情, 虚实结合,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 前途迷茫的愁思。 四、《登楼》 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 忧,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 感。 2.首联抒写哪几种情怀? A作者客居他乡对自己遭遇的伤感;b看到国家多灾多 难而对国家的忧虑, 3.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 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 山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表达对祖 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4.赏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来”来临之意。指锦江两岸蓬勃春色铺天盖地而来, 烘托锦江春色逐人的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表现是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变化之意,指古今世 事如浮云飘忽起灭,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 人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思。 5.颈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议登楼所 想,说说表达的内涵 表明对大唐圣朝气运久远的自信和美好祝愿以及对“寇 盗”的蔑视。 6.赏析尾联“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古讽今,运用典故,运用后主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 统治者重用宦官而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局面的担忧, 运用诸葛亮的典故,抒写诗人空怀济世之心而苦无献身 之路的伤感。 五、《望江南》 1.赏析“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独”字传神,准确地表现了女子独自一人等待丈夫归 来的孤独寂寞之情。 2.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这句描绘了夕阳的余晖淡淡的洒在江面上,连绵不尽的 水静静地向东流去。既写景又写情。“脉脉”用拟人写出 夕阳被感动地深情望着水面。“水悠悠”以水喻情,表现 了主人公的孤独、寂寞、惆怅之情。 3.“过尽千帆皆不是”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满怀希望和憧憬的主人公在等待的过程中极度失望、落 寞之情。 六《渔家傲秋思》 1.上片写景,描写塞下的秋景;下片抒情,抒发边塞征 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 2.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燕然未勒”,表现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但更渴 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3.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表明将军士兵引因功业难成,有家难归而哀伤流 泪,含蓄的表达了对朝廷腐弱,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4.词的意境悲凉壮阔。 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1.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作者踌躇满怀的英雄气 概;下阕抒情,表现词人壮心未已、渴望报效国家杀敌 立功的英雄本色。 2.赏析“千骑卷平冈” “千骑”指人数众多,“卷”极言走之快,写出猎者情绪 高昂,精神抖擞的状态。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突出词人年纪虽不小, 仍有少年的狂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希 望朝廷象重用魏尚一样重用自己,表达渴望为国御敌立 功的壮志。表达含蓄,委婉。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 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八《武陵春》 1.上片写词人所见所闻,借“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 流”抒发思念丈夫的无限哀伤之情。下片采用夸张的比 喻,抒发内心深重的愁情。 2.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运用夸张比喻,化实为虚,化抽象为具体,语言新奇, 曲折生动而又巧妙自然,把“愁思”夸张到连船都承载 不动,渲染哀愁之深重。 九《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 本词基调雄壮高昂,上阕描写军旅生活,表达建功立 业,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抒 写壮志难酬的悲愤。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战场生活。 营造了一种奏乐吃肉的豪迈热烈的生活氛围。 3.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 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 形象。 4.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是词人最高理想,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和抱负,表达 自己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爱国激情。 5。赏析“可怜白发生” ,由雄壮到悲壮,抒发无尽的感慨。表达渴望报国的雄 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揭示理想与 现实的尖锐对立,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 十《商山早行》 1.全诗紧扣一个“早”字,抒写早行之情,寄托羁旅奔 波之苦,黯然思乡之情。 2.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运用“列锦法”,仅用十个字却连缀了六种景物,抓住有 特征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 了商山凌晨荒寂、萧索的情景;借景抒情,写出无限的 旅愁羁苦。意境苍凉,情感寂寞凄苦。 3.赏析“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照”,照亮之意。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亮白, 又富有动感的传达出黑暗的“驿墙”也被照亮了,衬托 拂晓前的暗,突出出行之早。 4.“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点明思乡的主旨。 十一《卜算子咏梅》 1.上片写梅花的遭遇,下阕托梅寄志,表达坚贞自守的 傲岸节操。 2上片点明梅的怎样的生存环境?体现怎样的品格? 3.从艺术手法上赏析本词。 托物言志,以梅自喻,在梅花那种虽凋犹香的神韵中寄 托生则高洁死亦留芳的人生追求。 4.赏析“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词人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 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 荒僻、残破、苍凉、冷清、凄凉的生存环境,渲染其不 幸遭遇,烘托其顽强,高洁的品格。 十二《醉花阴》 1.上片写秋凉情景,寄情于景,表现词人孤寂无聊,思 念无边的愁绪。下片写重九感怀,集中些黄昏后的愁绪。 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抒胸臆,“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暗 含凄冷之意。以“瘦黄花”自比,写出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十三《己亥杂诗》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古诗词曲赏析答题技巧 方法1赏析辨析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找出对四首诗歌的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一项。(2)找出对同一首诗歌的四句赏析中正确或者不正确的 一项。 2.应对策略 做这类客观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2)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 生的思维定式,把浅显易懂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或贬低诗歌内涵。 (3)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确的和错 误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 “不” “ 是” “ 都” 。 (4)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有时在诗歌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5)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局部的特点说成是全体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等。 例(2015山西,5)下列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 情味。 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 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强调的是重 聚之难和离别之苦,该诗中讴歌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答案D 方法2主旨情感题的解题方法 1.设题形式 (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能 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找准“诗眼” ,分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其次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抒情句、哲理句)入手分析,把握作品主题;还可从写作背景、作家风格(豪放、婉约、沉郁等)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练)等方面领悟诗句含意及表达的情感。初中阶段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思乡、爱国、惜别、友情、爱情、关心民生、热爱自然等。 例(2015河南,19)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1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 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题型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题型示例]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解题步骤]:(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答题格式】——词(或——字) 好,有——之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中考古诗词赏析

中考古诗词赏析 导读:一、“诗眼”型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 答:“失”字更好。原因: (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 (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 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41首古诗词曲鉴赏

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 编者按:①梳理统编教材中“教读”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诵读”栏目中的课标篇目共41首。①按体裁分类梳理,逐篇核教材、教参,配鉴赏分析和训练,黑体字为赏析关键词。①批注2017~2019北部湾经济区,2012~2016南宁考情。①综合性学习涉及的叙事诗均配“故事复述”栏目。 类别1律诗 (12首,8年4考)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此外,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和“长律”。 一首律诗往往遵循“起—承—转—合”的格局。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全诗基调;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1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教材链接:七上第4课P15。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内容、修辞:对偶点题。“客路”即驿道,是诗人在船上的想象,暗含旅途奔波之意,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炼字:“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正”和“悬”的对应,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行船的平稳。“潮平”一语为“江春”一语做铺垫。 修辞: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意境开阔,情绪饱满,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画面: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挂起帆,乘船顺风疾行。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炼字、修辞: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入”二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哲理:既写景又点明时令。通过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画面: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修辞、情感: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