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教材教法分析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教材教法分析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教材教法分析
人教版下册六年级教材教法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分析

1各位老师,大家好,在这个春意浓浓的下午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来研读教材,本册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2△:一、基本数学知识,即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鸽巢原理;△第二部分综合与实践活动即自行车里的数学和生活与百分数,△第三部分整理和复习。和实验教材相比,教材主要内容变化不是很大,但部分细节发生变化3。

1、将原六年级上册的百分数的特殊应用(折扣、成数、税率、利率)教学内容,移到本学期进行。

2、将原六年级下册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单元删除。

3、整理和复习单元里,将原四部分内容(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可能性

4、综合应用)编排成五部分即(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数学思考

5、综合与实践)。

4、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版块里,六年级上册的“合理存款”移至六年级下册并更改为“生活与百分数”

接下来,我就按4单元的编排顺序,从单元总述,单元的具体安排,和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三个方面主要变化对本册教材主要内容进行说明和分析。

5第一单元负数

一、单元总体阐述

负数是小学阶段新增加的内容,也是沟通中小衔接的内容。负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接触到一些负数,所以提前到小学阶段进行学习。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认识生活中的正负数,△课标要求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量。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拓展。

1、本单元主要例题有3个,即温度中的负数,收支中的负数,数轴上的负数。本单元在编排上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加深对正负数意义的理解,初步建立了数轴的模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了对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整个单元的具体编排

6例1,教材中用了某一天六个城市的天气预报这一素材,△出现12个数,这12个数中,有正数,有0,有负数,一开始出现0℃,表示正负数的分界点,并结合具体量+3℃和-3℃各表示什么来认识正负数的现实含义。让学生对正负数的现实意义理解的更加深入。

7例2,利用存折的形式让学生去认识,在收支中间怎样用正负数来表示收入或者支出。有时,△当正负数放在同一栏里,需要用正负数来表示这样的发生量,“+”表示存入“-”表示支出;有时,当正负数放在两栏里,就看不到负数。像这样,一个负数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绝对值,表示发生的量,一个是符号,代表现实的含义是不同的,教学时就要从这两个方面教给学生认识。在这两个具体例子之后,

才抽象出负数的概念,再让学生去回忆在哪些地方见过负数。

8例3通过东西向认识数轴上的负数。理论上,只要规定某一方向为正,相对的方向即为负。教材上向东为正,向西为负,这样是因为在中学学习数轴时,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所以在教材例题上规定向东为正。△例题中借助具体情境引出数轴的概念,用“有正数和负数的直线”来代替,用数轴来表示正负数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用数轴来表示数的一种扩充。

三、9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练习中编排了大量的现实的素材,例如温度、收支、相对水位、海拔、时区、误差、负增长……△(特别是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了解负增长和零增长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来认识和感受生活中的负数。

10△ 2.结合现实素材对正、负号所表示的不同含义加以区分。这一点让学生抽象的去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我们在用“+”“﹣”表示一个数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温度是+2℃,温度是-2℃,这时候表示和0℃相距的相对位置。还有时候有这样的说法,温度上升2℃用+2℃表示,下降2℃用-2℃表示。上升2℃和温度是2℃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静态的结果,一个是动态的过程。在生活中,负号有时候表示的一种点的位置,有时候表示的是减号。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学会区分。

△3、把握好教学要求。原教材中例4:正数、0、负数大小比较,根据课标要求新教材中将它删除。降低难度。对于太抽象的负数尽量

不要涉及到,只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不出现负数的数学定义,只要求让学生能辨识正负数。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素材中认识负数的意义,感受负数的重要性,学会用负数表示日程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11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单元总体阐述: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掌握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编排了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具体内容为: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个内容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这部分内容从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教学单元分离出来,目的是为了减轻六年级上册的负担。但这两部分学习内容的教学重点不相同,六年级上册: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把分数相应数量关系迁移类推到百分数来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本册教材:理解四类特殊百分数的现实含义,除了掌握一般性的数量关系以外,更需要学生理解很多“数学之外”的知识,如税务知识、金融知识等。

二△、整个单元的具体编排

本单元编排了5个例题,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解决实际问题。

△例1折扣这个内容贴近生活比较熟悉,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打几折”表示什么意思,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商场打折活动中经常会看到的△“OFF 70%”和△“打七折”表示的意思不相同,教学时教师要举出这种现实的应用让学生认识。

△例2成数,△成数的表示方法要重点讲解,比如说三成五如果用折扣怎么表示,两种表示方式不太一样。

△例3税率在缴税的时候涉及到很多现实情况,很复杂,例如各种税种,缴税时税率也不相同,缴税方式也不尽相同,有时全额缴税,有时分段缴税,教材中直接告诉学生税率是多少,直接交税。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需要学生去调查。

△例4利率、在计算利息时时涉及到三个变量(本金、利率、存期),选择利率和存期时,△要注意它的的对应性,例如一年期利率,存期是多少,月利率你的存期又怎样表示实际上在真正计算时还是很复杂的。

△例5解决实际问题,是在新教材中新增“生活购物解决问题”例题,将数学与生活具体联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以及感受学习数学帮助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价值。

编排了一个生活中购物的实际问题,一个是商场打五折,这个孩子们比较好理解,另一个商场“满100元减50元”这也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促销方式,这需要学生去理解,在例题中商品的售价是230元,到底可以减去几个50元。等学生计算完成后,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不计算,知道哪个商场的折扣多吗?在B商场,相当于打了几折?应该是130÷230来计算出来。什么时候两个商场折扣差别最小?什么时候差别最大?让学生经过讨论分析明白:当整百元时,两商场折扣相同;当满百多出一点点时,折扣差别最小;当买几百九十几接近整百又差一点点时折扣差异最

大。

三、△单元教学的建议

1、△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材习题中编排中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中的真实的存单,其中出现了存期、利率、本金。让孩子从中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就让学生对存款有了更感性的认识,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教材14页第9题,在这题中从表格中找到半年期的年利率

2.8%,但相应的存期必须以“年”为单位,即0.5年,而非六个月故在计算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看表格并根据数据正确计算利息。

2.劳务费用如何去缴税。如14页的第10题。需要在劳务费中先扣除800元,剩下的钱才是应税额。

3.在购房时折扣和契税综合起来的训练题。例如教材14页第11题。引导学生理解第一个问题的单位“1”是商品房的售价,而第二个问题的单位“1”是优惠后的实际房价。

4、在具体情景中将负数与百分数的应用进行综合。教材15页第15题,出现“比上一年末增长-0.068%”这样的数学信息,需要学生结合上一单元的相关知识来理解“比上一年末增长-0.068%”就是指“比上一年末减少0.068%”。

△ 2.开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

△本单元知识点学习之后,教材安排了“生活与百分数”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课堂更加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间去,展开

调查活动,真正的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例如看了解现在的利息有哪些类型,包括我们国家刚降息了,降息有什么背景,对利率变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究,各种税收有什么变化,将课堂知识进一步拓展开来。在活动重视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各类特殊百分数的应用,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不管百分数是哪种具体形式(如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千分数、万分数)出现,都可以把分数、百分数一般性的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迁移过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提高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本单元是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教材在编排时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将例题数据进行实时调整,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一、单元总体阐述

本单元是一个传统单元。圆柱、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学习本单元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内容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

△二、整个单元的具体编排

例1圆柱的认识从生活中的圆柱形建筑物和生活用品引出一般性的圆柱的模型,然后认识它的侧面和底面。利用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木棒上,快速转动木棒,看看转出来的是什么形状,在这类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例如第18页做一做第2

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来判断这两个圆柱分别是由这个长方形怎样旋转得到的,是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底面、高的关系;△练习三20页第5题,是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方形可以卷出形状不同的圆柱,也为后面学习中遇到侧面积相等两个圆柱,体积却不相等打下基础。

△例2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它是为圆柱的表面积做准备的。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亲生感受一下圆柱侧面是一个怎样的曲面△例3表面积的计算中,只要学生能理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包含哪些表面,这些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有前面的例2做铺垫学生很容易知道。老师们在教学这个内容的时候不要让学生死背公式而是要去理解它的表面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关于侧面积的计算教材里特别强调当侧面展开是正方形时,底面周长与高之间的关系,教材二十页第5题,24页的14题。

△例4是一个圆柱表面积的具体应用,一个厨师帽圆柱帽只需要计算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就可以了,不需要计算所有的面。后面的多项练习中,在实际中的情况都需要学生去理解,自己去判断表面积包括哪些面,这些面是怎样的图形。涉及到圆的周长面积,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时建议教师让孩子带着π去计算,到最后再去计算3.14。

△例5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让孩子去联系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例6圆柱的体积的具体应用无变化。

△例7是本册教材新增的一个例题,体积的具体应用。教材是一个静态的呈现,△教学时,在这个例题中要充分体现新课标提出的“四基四能”,首先在基础知识中涉及到容积的概念;圆柱体积的计算;还包括有关的基本技能如测量和计算。还涉及到基本的数学思想:如将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思想、转化过程中什么条件是变的什么条件是不变的思想、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怎样去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怎样去培养孩子问题解决的策略。这都是是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瓶子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圆柱,不能直接用公式来求瓶子的容积这就需要用到转化的数学思想来求;出示问题A:正放时,瓶子的体积等于什么?B倒置时,瓶子的体积又等于什么?学生弄清楚这两个问题之后,引导学生找到瓶子的体积=正放时水的体积+倒置时空出的体积即两个圆柱的体积。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瓶内水的体积不变的性质,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地图形来计算。

△圆锥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有三个例题:

例1首先是从实物引出圆锥的一般模型,然后是认识圆锥的各个部分的名称。把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圆锥。

例2圆锥的体积是利用一个和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来进行类推。可以告诉学生实验的推理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推理方法,数学上已经通过数学的计算过程进行了证明。

例3圆锥体积的具体应用

四、△单元教学的建议

△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在练习题中有大量的来自生活中的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时候就是在学生已有的圆的面积的计算基础上让孩子去自主解决。

△3.、充分关注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比如旋转的操作,切面的操作等。

本单元圆柱与圆锥也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内容教材的编写没有大的变化。但教材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进一步加强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图形特征、求表面积、求体积方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增加例7,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策略。

△第四单元:比例

△一、单元总体阐述

比例的学习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本单元比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3、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整个单元的具体编排

1、比例的基本性质

(新教材第40页)比例的意义,依然还是采用了三面大小不同的国旗这样素材来引出。实际上对于任意两面旗子的四个数,我们可以组成8个比例:(其中有4个是对换位置而已)

在列比例式时,要让学生注意比例的对应性

...。

解比例还是跟过去一样,用2个例题教给学生解这样2种形式的比例。但新教材编写的要求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在解比例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学生完全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进行解答,方法可以多样。比如例3:学生既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计算,也可以先

4.2的比值,再根据比的意义来求。所以在这里,分数形式有的算出

5.1

时候表示的是一种运算,有的时候表示的是一个分数值。落实到解题中,老师们可以把概念模糊化,从而让学生灵活的来解比例。

2、正比例和反比例

从正比例、反比例这一部分开始,教材的编排上开始让学生接触一些函数的思维了。

这一部分新教材将标题“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改成“正比例”“反比例”,意图是为了更加突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到了这个单元以后,从算数慢慢向“关系型”的代数思维转化,学生重点应放在充分体会这样的函数思想。

3、比例的应用

比例三个方面的应用:

(1)第一:“比例尺”.

原来教材的例1是让学生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而新教材在引出线段比例尺的时候,就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在介绍中已经解决了。为此,新教材增加一道求比例尺的例题,将例1改为让学生去求一个一般的比例尺,该怎么去求?在求的过程中,怎么去换算单位?

这里我们以前强调过的教学要点和要求都没有变化。

例2还是原来的题目,利用比例尺求实际的长度。

例3,改编了应用比例尺画平面图的例题,跟过去比,降低了难度要求。,题目中给定了一个比例尺,学生来作图,降低难度的同时,还提示了学生解题的格式。

(2)第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这个内容教材安排小精灵的问话更细致了,“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放大后缩小,也有原来的三个图形统一的1:3,改为正方形1:3、长方形1:4,三角形1:2的不同比例缩小。在这部分教学时,我们可以将这种相似变化与前面学过的全等变化中的轴对称、平移、旋转进行对比。在这种图形的运动中间或者变换中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像旋转平移变化,它是大小、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而放大和缩小的变化不一样,什么变了?怎么变化?它们面积怎么变化?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3)第三:“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6的素材由原来的|“捆书”换成“照明用电”的问题。这里解决的问题都是我们过去已经解决过了的,比如说像例5,例6这样的一些归一、归总问题。在这样的问题中,过去都是用的数量关系,现在还是要用这些数量关系。要强调的是虽然这里的数量关系都没有变化,但解题的角度发生变化了。原来是要把中间量求出来,而现在中间量不需要求,而是用两个比的比值或两个量的乘积相等来解决。

四、单元教学的建议

1、应让学生理解变量、常量等概念,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从数到量,从计算到关系,从算术到代数的质的飞跃。同样是某一数量关系的掌握和运用,角度发生了变化。在描述的时候,我们让学生去判断正、反比例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去理解这个正比例、反比例的本质,而不是关注它的这种形式。

比如说判断题:“C=πd,所以当直径不变时,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关系”。从形式上判断,这是可以的。但是实际上,这个π是不会变的。所以“当直径不变时”这个前提就不存在,这就是个伪命题。要让学生抛开这种形式,去注重理解它的实质。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如教材(58页)10、11、12题

第10题就是让学生根据1:200的比例尺,画出家里的平面图。第11、12题就是让学生在地图中找出2个地点来解决实际问题。这里都含有比、比例、解方程、测量(长度、面积)、方位……等各方面

知识的结合。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一、单元总体阐述

这个数学广角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抽屉原理,也叫鸽巢原理

老师们要明确抽屉原理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当物体数量比抽屉数量多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

第二种是进一步细化。当物体数量与抽屉数量形成倍数关系时,把对于kn+1个物体任意放进n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里放进了至少k+1个物体。

第三种形式则是把无限多个物体放进有限多个抽屉里,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无限多个物体。。

二、单元的具体编排

还是3个例题只是在例1前,增加了一个有关魔术扑克牌的主题图,其实很多老师也采用过这个素材,这个题材可以很好的在上课前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例1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有2种形式:一种是罗列的方式;一种是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最不利情况,每一个里放尽量少,而尽量少的时候是平均分,即使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有点类似于找次品中的“最不利原则”。教材在这里与以往旧教材不同的地方是,专门提出了“总有”和“至

少”是什么意思?总有”就是一定会有。“至少”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理解抽屉原理的难点和关键点,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学生认为“至少”就是“最少”。如果用单纯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明白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老师要以教材为指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验操作、自主合作、发现交流机会,明确是找“最多中的最少”;就是一个“至少数”。明确“总有”、“至少”都是为了达到“至少”而进行“平均分”的思路。需要说明的是,运用抽屉原理只是肯定了“存在”“总是”“至少有”,却不能确切的指出哪个抽屉里存在多少。

例2在教材编写时具体数据相对于原来发生了变化。原来教材是2个抽屉,2个抽屉不管怎么放,比如5本书放进2个抽屉,7本书放进2个抽屉,余数总会是“1”。得出的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是至少放进“商+1”本书。很多学生误认为这里的“1”是余数1。实际不然,这里余数无论是多少,只要有余数,我们都可以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商+1”本书,而不是“商+余数”本书。现在教材改用3个抽屉,进行微小的调整后,避免学生形成前面那种错误的观点。

例3与原来一样。教学要求和重点不再赘述。

四、单元教学的建议

1、应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新教材编排都是把结论直接给出来,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问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经历一个

“反证法”的一个过程,如果每一个抽屉里最多放多少本书?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就会跟题目的条件发生矛盾。

2、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单元中大量的练习,都不是讲抽屉、物体,但整个解题思想和抽屉原理是一致的。问题中出现的例子哪些是抽屉,哪些是放进去的物体,学生要在脑海中建立这样的反应,形成“模型思想”。

3、重视实践活动,在自主探究中理解原理,并由具体的情形推广到一般的情况。例2中就很明显,就是由教材中具体数据推广到一个一般的结论。

4、要恰当把握教学要求。数学广角平时教学中只是体会数学思想,评价考核时可适度放低要求。

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单元总体阐述

1、教学内容

这个单元的作用是对整个小学阶段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其次则是对初中知识进行铺垫和准备。具体内容安排了:

(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概率(4)数学思考(5)综合与实践

2、总体目标

第一个是整理,对小学所学的所有知识形成一个体系,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第二个是复习,对于所学的所

有知识,包括技能进行巩固。哪些地方不够熟练,不够扎实,查缺补漏。

第三是沟通,我们学习很多知识,这些知识间有些什么样的练习,我们要让学生达到融汇贯通的地步。

第四是提升,我们不光是为了复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这个环节有知识、能力上的提升,做好相应的中小衔接。

(1)在教材编排中体现了综合性,老师在教学中也要体现出这样的综合性。

二、与原教材相比的变化

1、总复习安排了五个环节。除原有的四个部分外,新教材增加了

“数学思考”,这里原来是安排放在“数与代数”里的。考虑到“四基”里的总体要求,所以改为单独一个小节呈现出来。与四部分内容并列复习,且增加了2个新例题。

2、原来“综合与实践”安排的三个内容:有趣的平衡、设计运动

场、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新教材减少了“设计运动场的活动”,新增“绿色出行”和“北京五日游”两个“综合与实践”活动。

3、还有这些具体内容的编排、呈现形式进行了较大变动。

三、整个单元的具体编排

复习时要紧紧抓住“四基”,教材因此编排上分为了五块:

1、基础知识的整理和复习

(1)以点带面,突出核心概念和原理。

比如,通过改版后提供的伦敦奥运会的素材(72页),里面出现各种各样的数来复习有关数的一些知识。

(2)加强知识的横、纵向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网络状的知识结构。

教材改变了数的运算复习的呈现方式,就是想让学生明白,比如,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各种运算,这些运算中的加减乘除,不会因为这个数而发生运算的变化。所有数的运算含义都是一致的。学生只用沟通在四则运算中,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点、还有哪些不同点就可以了。

比如:比和比例的复习,也不像原来通过一个例题的解答来复习。而是列出表格,沟通他们之间的联系来做对比。因为以前比、比例、分数、除法,都是作为独立单元内容来教学的。那么到了总复习阶段,就应该要融会贯通,能自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基本技能的全面提升

基本能力包括:运算能力、读图能力、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实践能力。

例如:教材中编排如下“做一做”(86页)

这个操作过程,涉及到旋转、平移。它研究的什么问题呢?是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这样一些基本的结论。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论证这个结论,而是通过操作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再比如:教材新编排了两个新的实践活动“绿色出行”(105页)和“北京五日游”(107页)。这个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是一个能力的综合考量。学生对设计要综合考虑,不能漏项,时间的安排是有先后的,各方面的问题还需要收集相关材料。比如去北京,你要收集各种门票的价格,火车票的价格。你怎么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去收集你需要的东西?这都是对我们新时代的学生提出的新的技能要求。

3、基本思想的体会与掌握

此次数学思考部分安排了4个例题。

第一个是合情推理的思想。第二个也是原来教材有的,通过列表格的解决策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演绎推理的思想。

后面2个是新编的例题。

第三个(101页)是让学生通过等量代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去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这里就有

一个等量代换的思想在里面,就应用了等式的传递性。

而新增加的例4(102页),在两条直线相交的时候,我们怎么去证明对顶角相等。当然不要求学生说出什么是对顶角,也不需要学生去记住这样的结论。而是在这样的证明过程中去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比如∠1+∠2=180°,∠2+∠3=180°,有的孩子可能是这样推导的。∠1=180°-∠2,∠3=180°-∠2.这个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应用了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2。也有的孩子是∠1+∠2=∠2+∠3,这是怎么来的呢?这实际上就是等式的传递性。A=B,B=C,所以A=C。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类推,除了∠1和∠2,∠2和∠3;还可以通过∠1和∠4,∠,3和∠4这样的关系来类推。所以,所有的这样的过程都是为了培养孩子的演绎推理能力。对于将来孩子到初中以后学习平面几何都是非常有用的。

4、基本活动经验的不断积累

(1)对知识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的经验

(2)梳理知识之间联系的经验

(3)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4)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的经验

比如(82页)第4题,用小棒摆正方形。在这样的题中,就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比如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寻找模式找规律的思想,推理的思想,多样性的思想……,同样一个规律,我们可以得到4+3(n-1)的关系式,也可以得到1+3n的关系式。不同的关系

2019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34分) 1、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姿势和良好的 ()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第一学段,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和()。 3、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字以上。 4、第二学段,会使用()(),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5、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的词句。 6、第二学段,识字教学提倡在()中识字,在()中识字,用()的方式识字。 7、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又是一个()的体现。 8、课内习作每学年()次左右,五、六年级在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字的习作。 9、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守() ()()的学习方法。 10、《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是()。 11、教学时,新课程要求我们努力体现语文的()性和()性。 12、新课程标准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13、写出侧重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成语5个 ()() ()() () 14、写出两条为人处世的谚语:

15、写两个感叹时光宝贵的名言警句: 16、写两句有关志向和思想方法的古代格言: 17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要求不重复(每空1分) ()老师()照片()节目 ()病人()村 口()新书 ()山下()天空 18、填字成成语(每个1分,共8分) 梦()以()左()右 ()神()妙() 南()北()求()存 ()()天()地 唇()舌()拔()助() 二、单项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 A、麻痹(bì)憧(chónɡ)憬 B、奢侈(chǐ)骨髓(suí) C、供养(ɡōnɡ)玉屑(xiè) 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为()。 A、光采夺目日月如梭 B、励精图治再接再厉 C、中流砥柱人才挤挤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完整版)6下语文知识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主题是“人生感悟”。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背诵课文,默写。 2、知识点: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学弈》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同时告诉我们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 3、注释 (1)字、词: 弈:下棋。通国:全国。诲:教导。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鸿鹄:天鹅。援:引,拉。俱:一起。弗:不。矣:了。为:因为。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重点文中几个“之”的意思 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去:离。日中:正午。及:到。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决:判断。孰:谁。汝:你。(2)句子: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译)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孰为汝多知乎? (译)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3)译文: 《学弈》 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引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学生不如前一个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 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神农中心校xx--xx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选择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和问答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试卷的题型除保存了原来传统题型,还增加了看图回答问题这类的新题型,使得试题非常灵活,尤其是实验探究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选择、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探究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观点说出能此题的解释,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试题的类型与分值分布图 试题一共分三个大题:分别是:选择题5分、判断题3分、实验探究题13分、回答19分。 三、试卷分析 1.选择题:错误率较高集中在第1、2题中。第1题:学生对于生物种类和动植物种类的记忆混淆,第2题:每年的()被称为国

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个题在资料库,学生对知识的把控不够,关注的知识点不够细致。 2. 判断题: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使错误减了。 3. 实验探究题 在这一道题中,有三个小题,在第一小题中考察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大部分同学回答不是很好。第二小题是电磁铁南北极的探究,关键在于学生能审清题意,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第三小题是学生对能量转化的灵活运用。 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做到一题多选,一题多变,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灵活掌握的情况。 4.回答题。 本题总共有三个小题,分值都比较高。学生在此失分比较严重。第一题:你是怎样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的?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题的,有很多学生没有指明4根斜杆和正方体框架的长度不一样失分。第二题: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此题学生做的比较好。第三题:为什么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这个题有很多学生没有分点答,不够条理大都失了一半分。 四、努力方向 从以上试卷分析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认真钻研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 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 、、”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 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 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 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 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 第一课时负数 教学内容: 教材2-4页例题及“做一做”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温度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看教材: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负数 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 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负数都小于0,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比正数小,正数都比负数大 5、数轴: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或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1/3>1/6 -1/3<-1/6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八折=8/10=80﹪, 六折五=6.5/10=65/100=65﹪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例如:一成=1/10=10﹪ 八成五=8.5/10=85/100=80﹪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节制,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大凡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密、灵敏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敏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优良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危机。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例外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 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敏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完整版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学 校:钦堂中心学校 六 年 级: 级 班 学 学 数 科: 张 国强 教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本册教材分析 日期: _________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01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辩斗(辩论)挪移(挪动)凝然(凝视)觉察(发觉)依赖(依靠)优雅(雅致)镇静(镇定) 舒展(伸展)责怪(责备)歉疚(愧疚)萦绕(缠绕)机敏(灵敏)扶衬(帮衬)姿态(姿势) 窈窕(苗条)充足(充裕)娴熟(熟练)间断(中断)压抑(抑制)柔顺(温顺)丰富(丰盛) 朴实(朴素)敦厚(忠厚)排挤(排斥)侵蚀(剥蚀)崇尚(推崇)惊恐(恐怖)扼杀(抹杀) 豁达(开朗)深邃(深奥)含糊(模糊)残暴(残忍)粗暴(粗野)会意(领会)宏伟(雄伟) 憧憬(向往)注视(凝视)璀璨(灿烂)激烈(猛烈)兴旺(兴盛)哀思(哀悼)彻底(完全) 寄托(寄予)咨询(询问)陈设(摆设)审阅(批阅)简朴(简单)劳苦(劳累)精致(精巧)

慈爱(慈祥)奇异(奇特)捉弄(戏弄)欺负(欺侮)慈悲(慈善)打搅(打扰)抽噎(抽泣) 畏惧(恐惧)改善(改进)救援(救助)抵御(抵抗)野蛮(粗野)寂寞(孤单)荒唐(荒诞) 吹嘘(吹捧)祈祷(祷告)庄重(稳重)侵蚀(腐蚀)荣誉(名誉)隐退(消退)震撼(震动) 辛勤(辛劳)协作(合作)鼓舞(鼓励)真理(真谛)研究(探究)判断(判定)公平(公正)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想方设法(千方百计)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勃勃生机(生机盎然) 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万象更新(焕然一新)万不得已(迫不得已)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 反义词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 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 压抑(张扬)朴实(华丽)柔顺(暴躁)排挤(拉拢)勤俭(奢侈)乐观(悲观)浪漫(现实) 豁达(狭隘)残暴(仁慈)幼稚(成熟)粗暴(温和)暂时(长久)暴露(隐蔽)茂密(稀疏) 黑暗(光明)挺进(后退)兴旺(衰退)团结(分裂)坚持(放弃)浏览(精读)简朴(豪华) 普通(特殊)精致(粗糙)穷苦(富裕)幸福(痛苦)慈悲(残忍)昏暗(明亮)摩平(揉皱) 忧郁(开朗)野蛮(文明)凄凉(繁荣)寂寞(热闹)淘气(乖巧)绝望(希望)嘲弄(恭维) 庄重(轻浮)溶解(凝结)刚毅(懦弱)纯净(混浊)精细(粗糙)崭新(破旧)诞生(逝世) 普通(特殊)独立(依赖)风华正茂(风烛残年)锲而不舍(半途而废)热腾腾(冷冰冰)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doc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一)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全班应考人数37人,参加考试人数30人。优秀人数0人,优秀率0%;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50%,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为分。 二、命题评价 本次月考采用是青龙县教育局小学科学试题库中第一单元测试卷。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改精神。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我来填一填,目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本大题有7小题22空,每空1分,共22分;第二题,我是小法官,目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三题,我有双慧眼,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答案,做出自己选择,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第四题,我答得最棒,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知识加以正确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五题,实验我会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0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出题者意图,从而做出自己答案,但也有个别题答题情况整体上不是很好。现将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进行简要剖析: 第一题,我来填一填,即传统填空题,满分22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5分——18 分左右,答错率较高是第1小题。本题虽然是书本上内容,但师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从而造成失分。 第二题,我是小法官(判断题),满分2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6分左右,差错率较高是第3小题。并不是所有鸟类都擅长飞行,但相当多学生却做出了错误判断。按常理,即使课本上没有相关知识,学生在平时影视节目中也经常接触到这方面内容,如驼鸟、企鹅等都是不擅长飞行鸟类,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确判断。这说明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应强化训练。此外,第10小题答错率也较高。“自然界只要有动物和植物,人类就能繁衍生息”,本题涉及是微生物作用,正确答案应该为“错误”,但相当多学生却判断为“正确”,同样说明学生应变能力欠缺。 第三题,我有双慧眼(选择题)。本题满分为20分,学生得分将近50%。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没有涉及到多项选择题,所以学生普遍对多选题不知所措,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似是而非,在考试时只能乱选一气。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马虎大意,从而造成了明显失误。如第3小题:“下列动物属于鸟类是()”,答案应该为“企鹅、猫头鹰、蜂鸟”,可有许多学生却误把“企鹅”丢掉,错选了“蝙蝠”或“蜻蜓”。 第四题,我答得最棒(简答题)。本题总分28分,答得较好是第1、2小题,最差是第4小题。本题最普遍问题是学生答题不全面,如第1小题有两个问题,相当多学生只把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各列举了3个,却没有回答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第2小题,有许多学生将鸟类共同特征中“卵生”丢掉了;第3小题“食物在什么条例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汇编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试题 一、填空题(10分) 1.唐宋以后,出现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等流传了1000 多年的语文启蒙教材。 2.癸卯学制规定的中小学必修课程中,有“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两门课程,这就 是我国语文教学独立设科的最早名称。 3.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中小学的读经课,中小学语文课程统称为“国文”。 4.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学校以“国语”为标准音进行教学,中小学各科教科书以及大 学讲义逐渐全部使用白话文。语文学科在小学改称“国语科”,在中学仍称“国文科”。1949 年开始,统一称作“语文”。 二、如何理解语文的构成要素?(10分) 三、对于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类的说法你怎么看?(10分) 四、举例说明汉语拼音教学中关于声调的教学方法。(10分) 五、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创造性写作训练?(15分) 六、请你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谈谈观看《两个名字》教学录像的感受。(15分) 七、初上小学语文教学讲台,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咏柳》、《狐狸和乌鸦》、《落花生》和《去年的树》的教学实际说明原因。(15分) 八、《秋天的图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 “我会认”和“我会写”两个目标?(15分) 《秋天的图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 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 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我会认:图梨笼浪粱燃勤劳 我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1、对学生、对语文的热烈而执着的爱,从心底里喜欢学生,愿意和学生交流、交心;从灵 魂的深处喜欢所从事的语文教学。爱——是追求目标的源动力。 2、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的阅读兴趣。 3、一口流利动听的普通话;一手端庄秀丽的粉笔字;一张慈爱笑意的面容;一身诚信善良 的正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4、孜孜不倦地阅读,源源不断地积累,厚积而薄发。有丰厚渊博的知识,风趣幽默的语言, 去感染学生。 5、尊重学生,严谨执教,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享受语文带给他们 的快乐,让快乐伴着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把学生的兴趣和语文的魅力巧妙地衔接,自己成为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让学生爱上语文,使语文更具魅力。 6、让课堂鲜活而灵动,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潜心研究,精心备课;科学训练,鼓励创新,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人的一生知识点 1、细胞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最早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虎克)发明的。 2、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是(单细胞原生动物)。 3、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洋葱表皮细胞)是由一个个小格子组成的。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胎儿大约在妈妈的(子宫)里呆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4、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生长、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过程。 5、受精卵大约经过(6)周就长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人大约在(7岁)时就开始换牙。 6、青春期:青少年在(10—20)岁时,(身高、体重)增长较快,这个阶段称为(青春期)。 7、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因人而异),一般女孩比男孩早(两年)。(青春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8、如何健康地渡过青春期?(1)、加强锻炼(2)、合理饮食(3)、保证睡眠(4)、心理咨询 9、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发育期(0—20岁)、成熟期(20—40岁)、渐衰期(40—60岁)、衰老期(60岁以上) 10、遗传: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 10“龙生龙,凤生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生物界中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生物界中的(变异现象)。 11.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4)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止显微镜损坏。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知识点 1、生命离不开能量,能量是(维系生命)的核心因素。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2、人体消耗能量的途径是:(维持基础代谢),(劳动消耗),(生长需要)。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去向就是变成(热能)散发。 3、让身体热起来最常用的方法是(运动)(烤火)(吃火锅)(多穿衣服)等。其中(运动)是使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4、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1)北极熊有厚厚的皮毛,具有保温作用,可以抵御严寒。(2)北极熊皮下脂肪很厚,能够抵御严寒。(3)以富含脂肪的动物为食。 5、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像(荡秋千)这样的运动叫做摆动。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摆出去或摆回来叫(摆半次)。 6、大约在400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秘密:⑴对于同一个摆,摆动的(快慢)是一定的;⑵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⑶摆线越长,摆摆动的(越慢),摆线(越短),摆摆动的(越快)。 7、生活中类似摆的现象:(1)荡秋千(2)钟摆(3)荡船(4)摇篮。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 8、古人取火的方法有:(钻木取火),(阳燧取火),(火镰和火石取火)等。 9、(火)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火的使用)宣告了人类(茹毛饮血历史)的结束,是人类在文明的征程上迈进的一大步。 10、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11、生活中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1)钻木取火;(2)擦燃火柴;(3)双手互相摩擦会发热;(4)流星下落过程发光发热。 12、能量转化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例如(1)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2)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13、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14、(电铃)、(马达)、(听筒)、(电磁起重机)等都是利用(电磁铁)来工作的。 15、(电磁铁)能吸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有(南极和北极),也有(指示南北)的性质 16、电磁铁的特性:(1)电磁铁的磁极方向与电池的电极方向和线圈的绕制方向有关;(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个数和线圈的匝数有关。(3)电磁铁在通电情况下有磁性,在断电的情况下没有磁性。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获得的磁力就(越大)。 17、电磁起重机(1)工作原理: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 (2)工作过程: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能产生强大的磁场力,能够将过重的铁料收集和搬运到指定的地方。切断电流时,重物就会被放下(3)应用范围:使用十分方便,可以用在废钢铁回收部门、炼钢车间。 18、电可以产生磁,磁可以产生电吗?——电能生磁,磁能生电。例如变压器就是先把电能转化成磁能,然后再把磁能转化成电能。 19、(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发光。(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化。(3)地球上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 20灯泡能发光是将(电能转化成了光能),电水壶烧水是将(电能转化成了热能)。 21、电视的声与像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声: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声能像:太阳能—电能—电磁能—光能 22、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等都离不开(能源)。 23、人们把煤、石油、天然气、水力等这些已经被广泛应用的能源叫做(常规能源)。 24、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目前人类开发的新能源:(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能)(氢能)等。太阳能的优点:环保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应用范围广泛。 25、我国发现“可燃冰”有何意义?我国在冻土地区发现的可燃冰,必将极大地开拓人类寻找新能源的视野,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6、发现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第三单元地球的面纱知识点总结 1、(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2、(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大气层由内到外结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逃逸层。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圈层是(对流层)适合飞机飞行的圈层是(平流层)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哪一层?(平流层) 3、假如没有了大气层,我们的地球会怎样?(1)、没有天气变化(2)、听不到声音,世界上是一片寂静;(3)、气温白天很高,晚上会很低;(4)、没有生命,所有生命都会灭绝。 4、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各种(污染物)大量地进入地球大气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污染的来源:(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酸雨)。 5、如果臭氧层被破坏,会造成什么危害?(1)臭氧层被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2)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导致粮食危机。(3)紫外线辐射增强,还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6、(空气的流动)形成风。影响自然风形成的因素:(气温)、(气压)。风的种类:(人造风)、(自然风)。 7、(小帆船)的发明,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一大创举。(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8、降落伞的作用:(1)应急救生(2)稳定作用(3)减速作用(4)回收作用(5)空降空投(6)航天运动 9、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1)悬挂物的质量;(2)伞面大小(3)伞面的透气性(4)伞绳的长短。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茅草坪小学2016年秋季学期六年级 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不够理想,教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五年级应考24人,实考24人,90分以上15人,平均分89.48分,优秀率为62.5%,及格24人,及格率为100% 。成绩在麻栗镇第二名。 三、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是以《九年制义务教务科学课》为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总目标为指导,内容涵盖了全面,试题抓住了最基本的要点,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份试题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更好的促进了科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试卷题分析 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搜集、记录、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和构建,观察、实验操作不到位,缺少活动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概括并得出科学结论。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不够,

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试题中一些典型的错题,根据本次试卷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题:完成质量不够理想。全部答对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应该在12题出错。 2、判断题:完成质量不太理想,第二题做错的较多。 3、连线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4、实践能力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5、画图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6、实验设计题: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反映出在科学课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搞好常规课教学,把实验课落实到位。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下学期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 避免突击性复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2011-02-16 11:03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 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 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合作学习 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 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五、教学设计题(12分) 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衡阳市2019人教课标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大全

第1组知识梳理 一、生字 鸿鹄. (hú) 沧.沧凉凉(cāng) 孰.(shú) 汝.(rǔ) 涔.涔(cén) 潸.潸(shān) 挪.移(nuó) 伶. 伶俐俐(líng) 徘徊..(pái huái) 蒸.融(zhēng) 薄.雾(bó) 插秧. (yāng) 枯萎.(wěi) 一番.(fān) 优雅.(yǎ) 勃. 勃生机(bó) 萦.绕(yíng) 摞.(luò) 歉疚.(jiù) 不知所措. (cuò) 搔.痒(sāo) 窈窕..(yǎo tiǎo) 秽.物(huì) 纽. 扣(niǔ) 渺.小(miǎo) 鼻涕.(tì) 爱憎. (zēng) 二、多音字 为?????wéi(为难 作为)wèi(因为 为什么) 将?????jiāng(将来 将军)jiàng(上将 将领) 缴?????zhuó(弓缴)jiǎo(缴械 缴纳) 藏?????zàng(西藏 宝藏)cáng(收藏 藏匿) 尽?????jǐn(尽管 尽快)jìn(尽心尽力 取之不尽) 转?????zhuǎn(旋转 转身)zhuàn(转椅 转门) 觉?????jiào(睡觉 午觉)jué(觉察 觉醒) 散?????sǎn(散文 闲散)sàn(分散 散步) 空? ????kōng(空中 天空)kòng(空闲 空地) 种?????zhǒng(种子 花种)zhòng(种地 种菜) 模?????mó(模仿 模型)mú(模样 模具) 扎?????zhā(扎破)zhá(挣扎)zā(包扎) 倒?????dǎo(碰倒 倒班)dào(倒立 倒车) 露?????lù(露天 暴露)lòu(露面 露马脚)

喝?????hè(喝彩 大喝一声)hē(喝水 喝酒) 着?????zhe (顺着 沿着)zhuó(沉着 衣着)zhāo(着调 着数)zháo(着急 着忙) 屏? ????bǐng(屏气 屏住)píng(屏幕 屏障) 刹?????chà(刹那 古刹)shā (刹车 刹住) 轧?????yà(倾轧 轧场)zhá(轧钢 轧机) 拧?????nǐng(拧螺丝)nìng(拧脾气)níng(拧毛巾) 薄?????bó(薄利多销 单薄)bò(薄荷)báo(不薄 薄片) 三、近义词 弓缴弓箭 辩斗争辩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 沧沧凉凉清清凉凉 空虚空洞 挪移挪动 旋转转动 觉察发觉 遮挽遮挡 叹息叹气 徘徊彷徨 痕迹印迹 聪明聪慧 特别特殊 枯萎干枯 收成收获 依赖依靠 锻炼磨炼 优雅优美 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勃勃生机盎然生机 偶然偶尔 萦绕萦回 舒展伸展 歉疚愧疚 陶醉沉醉 惊心动魄触目惊心 姿态姿势 机会机遇 消受享受 机敏机灵 薄弱单薄 渺小微小 四、反义词 远近 热凉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 沧沧凉凉热热乎乎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迁西二小陈爱民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答题时间是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整个小学阶段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际的、较有价值的语文试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基础知识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贴近生活实际,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份较为科学而合理的语文试卷。

二、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这次参加考试人数61人,平均分数69.90分,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77.05%,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9.84%,没有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三、做题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字词方面,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不能正确选择。 (3)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短文中第3小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填的不是十分准确,可见学生对行文方法及表达手法掌握不准。 (4)习作方面。这次作文,写一篇读后感。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提高。由于学生以前写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