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山东省私立青岛育贤中学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1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2

第一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习要点

1

一、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产业活动部门

主要有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信息业等。

2.产业活动的区位差异

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预习交流

年轻的特区城市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深圳迅猛崛起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

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1.原因

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主要方式

(1)生产协作

??

?

??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

预习交流

美国福特公司生产的汽车,其主要零部件生产分散在世界15个国家和地区,你认为这样布局合理吗?

提示:合理。福特汽车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目的是寻找质优价廉的产品,加强了零部件的专业化水平,实现最优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 商贸联系??

???

类型:包括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两种为满足区际间物资流动的需要,现代物流业

应运而生,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

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产业地域的形成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产业间的联系产业地域

2.工业地域

(1)规划建设: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2)发展方向:要与当地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3)布局原则:发挥当地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

主题一 不同产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材料一:农业是人类的“母亲产业”,“五谷丰登”需“风调雨顺”,自然条件伴随农业:水稻高产,高温多雨;世界粮仓,美澳平原;“吹牛”阿根廷,“戏羊”澳平原,天堂畜牧,草原畅想。矿业布局,接近资源,勿需商量;商场酒店,人气占先,道理简单。假如你是董事长,如何布局工业?可关注成功典范:德国鲁尔区,煤炭支撑,市场广阔,起伏兴衰上百年;美国“硅谷”,技术创新,军事订货,引领潮流……

(1)结合材料探究:①农业的主要区位特征和工业有何不同?②矿业、商业、服务业的区位特征各有何特点?③农业、矿业、工业、商业、服务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提示:①农业的主要区位特征是离不开自然条件,工业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②矿业受自然资源分布限制,并受交通影响;商业、服务业的主要区位特征是指向最大消费人群。③农业、矿业与自然环境更加密切,工业、商业、服务业与自然环境关系较小。

材料二:知名电子装配企业“富士康”集团仅深圳厂区就有员工42万名,雇佣大量廉价劳动力,人海战术,低成本、低工资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特点。普通的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的劳动者工资低,对生产成本增加不多,而对利润的比例提高有很大作用。这类工业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二战后,世界劳动力指向型工业转移途径:20世纪50年代,美国向日本转移;60~

70年代,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80年代,亚洲“四小龙”向东南亚部分国家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转移;90年代后,中国东部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

(2)结合材料探究:①二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什么?②发展中国家吸引产业转入的常规做法是什么?③ 产业区位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试说明原因。

提示:①劳动力价格(从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的地区转移到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地区)。

②建立经济开发区,改善投资环境。③产业区位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业区位也在不断变化。

主题二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材料: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类型主要有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互联网的普及、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使现代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日益快捷和普遍。下图为“布的生产过程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①布的生产过程体现了产业活动中的哪一类地域联系?②现代物流业对产业地域联系有何促进作用?③加强产业间的科技与信息联系有何意义?

提示:①生产协作。②形成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完整的供应链,减少企业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③加强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交流和共享信息资源,内部管理和对外联系的网络化。

主题三产业地域的形成

材料:我国东部某市有服装产业、箱包产业、药材市场、五金生产、铝制品生产及钢材回收加工等产业,其生产基地的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该市各产业紧密联系、互相促进,产生了很好的集聚效应。所谓集聚效应是指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的需要,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称为集聚效应。

结合材料探究:①该产业地域各工业企业之间有何工业联系?②该市各企业产业集群分布有何好处?

提示:①钢铁厂可为五金厂提供原料,箱包厂可为服装加工、药材市场、五金生产提供包装条件等。②图中各企业集聚,可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联系,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这是产业集聚的好处。

1.不同产业活动区位特征和目的表格对比

受自身产业活动特点的影响,不同产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区位特征和目的存

在明显差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产业活动中的地域

联系类型主要有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等。

3.产业地域联系的类型和作用纲要图示

4.“产业集聚与分散”妙语集锦

钢铁产业的工业联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音响产业集聚——共同演奏交响乐;

产业分散与生产网络——“旗舰”和“连锁”。

A.企业选址应充分考虑区位条件,不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B.现代产业活动随着社会分工程度的加深、科技的发展,企业的区位条件也在发生变

C.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密切相关,工业生产区位不受自然条

件的限制

D.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的关系大于农业和工业

答案:B

解析:企业选址应充分考虑原料产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等方面,即企业的区位条件,

同时企业生产也要兼顾环境效益。农业和矿业的生产区位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工

业生产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读“台湾部分出口产品比重示意图”,完成第2~3题。

2.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下降,说明其丧失的竞争优势主要是()。

A.低廉的劳动力 B.广阔的市场

C.先进的技术 D.通达的信息

3.台湾部分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反映其工业转向()。

A.技术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答案:2.A 3.A

4.下列有关商贸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贸联系主要指区际贸易

B.国际贸易比国内区际贸易联系要密切得多

C.商业区位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

D.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由于本国资本、产品丰富,国内区际之间流通不明显答案:C

5.一些具有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的集聚现象,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从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看,应集聚的工厂是()。

A.汽车厂—石油冶炼厂

B.钢铁厂—机械厂

C.钢铁厂—金刚石厂

D.汽车厂—水泥厂

答案:B

6.下面是“花都汽车城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花都汽车城的形成,体现了工业的______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充分利用__________,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降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得规模效益。

(2)汽车产业形成地域上集聚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汽车生产过程中相对独立的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跨国集团在中国投资兴建汽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地域的规划建设,强调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______,注重克服______

因素。

答案:(1)集聚基础设施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2)工业联系

(3)土地和劳动力廉价消费市场广阔

(4)地区优势限制性

高中地理工业图解

资源、能源的分布、分类 重工业 轻工业 新兴工业 采掘工业 原料工业 加工工业 传统工业、新兴工业 类型 3强四弱 变化 区位 工业 区位 因素 选择 经济效益:五种导向型工业 环境效益:污染工业布局 社会效益: 产业 综合效益: 世界 影响 转移 集 工业 工 地域 工业化 对环境 聚 业 的影响 城市化 地 分 中国工 域 业基地、 散 工业地 带、经 济区 ? 一、工业的分类 ? 1 、重工业 :生产各种 生产资料 的工业部门。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等 ? 轻工业 :生产各种 生活资料 的工业部门。食品工 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 ? 新兴工业 :计算机工业等 ? 2 、 采掘工业 :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 一般包括采矿业、 伐木业等 ? 原料工业 :对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原材料的工业部门。包括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 化学工业、建材工业、森林工业等 加工工业 :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 又称制造工业。机械工业等 采掘工业 原料工业 加工工业

二、工业区位因素 1、区位因素 ? 自然区位因素: ? 0. 位置 : 纬度、海陆、相对、交通、资源位置 ? 1 、原料?原料、地处、接近、丰富 ? 2 、能源?能源、地处、接近、丰富,廉价的水能 ? 3 、水源?水源、接近、充足 ? 4 、土地广阔、地价低 ? 社会经济因素 ? 5 劳动力(数量、质量、价格)廉价丰富或高素质人才 ? 6 、交通?交通便利,价格(水运价格低) ? 7 、市场(国内、国际)接近、广阔 ? 8 、政策?政策支持 ? 9 、工业基础 ? 10 、农业基础(为工业提供加工原料) ? 11 、技术?技术支持 ? 12 、个人偏好 ? 13 、工业惯性 ? 14 、环境因素 二、区位因素 ? 2 、区位因素变化 ? 1 )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 3 强 4 弱的变化 ? 案例 1 、世界工业布局的变化 ?煤铁复合体型--- 临海型--- 临空型 ? 案例 2 :钢铁工业布局变化 ?临煤 --- 临铁—临市场 ?(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 ?宝山钢铁厂区位因素:交通 —市场—原料? 2 )区位优势弱化--- 产业转移 ? 原因、微笑曲线、规律、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 __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 __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 __)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高中地理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重点强化卷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表示某地区农业生产投入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64490060】 1.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的需求变化B.科学技术的发展 C.交通运输的变化D.国家政策的变化 2.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对图中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改造较为明显的是() A.化肥、农药B.饲料加工、城市 C.机械、科技D.灌溉水源、大棚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变化关系密切。第2题,该地人类活动对农业投入较为明显的是灌溉水源和大棚生产。 【答案】 1.A 2.D 下图为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H市的某优质荔枝采摘区,据图回答下题。 3.广东荔枝产量有“大小年”之分,大年和小年的产量有时相差几倍乃至

几十倍。近些年,广东荔枝种植的大小年差别越来越小,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少,有利于荔枝的稳产 B.荔枝的市场需求稳定,农民扩大荔枝的生产面积 C.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进步,克服过去完全“看天吃饭”的做法 D.虫害不再隔年发生,保证了荔枝的稳产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荔枝产量的稳定,是种植管理技术进步的结果,C正确。 【答案】 C 下图是某地种植X、Y、Z三种农产品的利润与城市距离的关系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在距城市20~60 km范围内,利润最高的农产品是() A.X B.Y C.Z D.X、Y、Z 5.影响Y农产品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B.市场 C.土壤D.地形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距城市20~60千米范围内,X农产品的利润位于其他两种农产品之上,利润最高。第5题,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Y农产品的利润急剧下降,说明市场为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 【答案】 4.A 5.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6~7题。

高中地理所有区位因素归纳复习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4.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区位选择 出口农产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闽南(泉州、漳州、厦门)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等地棉 花 喜高温光热充足,土质疏松,有灌溉水源 苹 果 喜光、较耐寒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甜 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 旱,生长期短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水 稻 喜高温多雨、地势低 平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在我国的集中分布于东部季风区、秦 岭--淮河以南(36°N) 玉 米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 长期较长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小 麦 水热要求不高;耐寒 耐旱、适应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冬小麦和春小的分界线为古长城(或3500℃ 积温线),冬小麦一般秋播冬收,春小麦一般春播秋收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地理知识点梳理-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教学提纲

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部门差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1.产生原因 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方式 1.自然条件 光照、热量、地形、土地和水分等。 2.技术经济因素 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3.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重点分析】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4.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农业地域类型 常见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混合型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密不可分,现分析如下:

3.中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与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相比,既有相似区位条件,也有不同之处。 (1)相似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区位条件。 (2)不同之处: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农场由家庭经营,我国的农场一般是国营的;②美国特殊区位条件——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③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大面积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3)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 工业区位因素 主要区位因素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二、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2.社会经济因素?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四、旅游业区位分析:?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五、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超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 碱度偏高。 0 2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 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 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完整)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中总复习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1~3题。 1.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2.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市场和交通 B.交通和劳动力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3.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4.下列农业区的气候特征与a图类似的是() A.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区 B.美国的棉花带 C.中国的春小麦区 D.法国的葡萄园种植区 5.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市场需求量 C.技术力量 D.廉价的劳动力 6.为了乳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应该() A.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 B.利用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资源密集型道路 C.加强科技投入,走技术密集型道路 D.不断扩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下图表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天然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三曲线表示天然原料和科技要素的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②③ 8.下列工业部门的发展变化情况与①曲线变化大致吻合的是() A.制糖厂 B.纺织厂 C.啤酒厂 D.飞机制造厂 下图中数字表示四种不同工业部门的投入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工业区位选择时,宜优先考虑原料产地的最有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 10.下列城市的增长与①工业部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苏黎世 B.阿伯丁 C.攀枝花 D.旧金山 2005年2~3月,世界铁矿石价格猛涨,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下图是“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主要受益国家是() A.中国、日本、印度 B.德国、美国、法国 C.巴西、澳大利亚、印度 D.马来西亚、印尼、埃及 12.“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图”揭示了() A.煤炭、铁矿石价格上涨对钢铁工业的影响 B.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归纳和答题指导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归纳和答题指 导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归纳和答题指导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2.人文因素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 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 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肥沃的黑土); 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 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 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 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 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 ⑧国家政策扶持; 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 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 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高中地理新高考第23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第23讲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7版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学业层级2018年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核心素养要求 1.结合实例,说明 农业的区位因素 合格考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 素 综合思维、区域 认知 2.结合实例,说明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环 境保护要求内容】 等级考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 合思维、地理实 践力 [知识体系构建] [主干知识整合] 一、农业区位的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二、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

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易误辨析]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四、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真题研析 【例1】(2019·北京文综)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人文相通,跨境合作不断深化。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工业薄弱。近年来,该国优质玉米、香蕉、咖啡豆等农产品出口量增加。 分析老挝发展多种优质农产品的有利条件。 [尝试自解] [思维路径]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专题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读“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完成3—5题。 3.Y农业生产分布的边界范围与城市的最近距离是() A.20 km B.40 km C.60 km D.80 km 4.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有() A. 交通和劳动力 B.市场和交通 C.劳动力和气候 D.市场和气候 5.X、Y、Z的农业生产分别对应() A.花卉、乳牛、粮食 B.水果、养鱼场、蔬菜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养猪场、观赏鱼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读图3,完成第6题。

6.图中表示住宅区和商业区的曲线分别是()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图6 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7-8 题。 7.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8.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B.奶牛养殖基地 C.商品粮基地 D.高新技术开发区 图7 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 答9—10 题。 9.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 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 B.④⑤② C.③②① D.①③⑤ 1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 是()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二、综合题(共60分)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其生产的最基本特征是 和。 (2)P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对比,相似的 是() A.高温多雨时期相同 B.都有煤炭工业城市 C.河流入海方向一致 D.地理纬度位置相近 (3)A、C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这里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有哪些? (4)19世纪中期,美国南部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产地,分析美国南部棉花带形成的自然条件。

高考地理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专题复习归纳 高中课程改革,教材引进并强化了“区位”这一部分内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人文地理部分的主要内容,在高考地理试卷中占分量较大,又是新增内容,已经为命题者所青睐,可以说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但考查重心,每年都有一些变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归纳出一些答题思路共性供参考。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地理最全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

高中地理基本概念 农业区位因素

第九单元农业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种植业 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粮食、副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社会生产部门。在我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 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

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一般是指对自然条件的选择较严、技术要求复杂、产品的经济价值较高、主要用作工业原料的作物,故又称“技术作物”或“工业原料作物”。 我国纳入人工栽培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作物(如棉、麻等)、油料作物(如芝麻、花生等)、糖料作物(如甘蔗、甜菜等)、三料(饮料、香料、调料)作物、药用作物、染料作物、观赏作物、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等。 畜牧业 畜牧业,是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畜禽等以取得肉、蛋、奶、羊毛、皮张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

林业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 渔业 渔业是指人类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渔业按水域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按生产特性分为养殖业和捕捞业。 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 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大归纳

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大归纳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 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16.地球的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 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教学设计讲课稿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地理Ⅱ湘教版) 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 第二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学设计 眉县城关中学魏杰 一、教材分析: 【教材版本】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Ⅱ 【知识理念分析】 教材在本节主要从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介绍了各产业活动的特点,阐述了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通过生产协作、商贸联系和科技与信息联系来完成,是整个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的概述和基础知识。 【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如今,人类建设区域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昔日广阔的草原和茂密的丛林,已经变成一望无际的良田;过去落后的手工作坊,陆续被现代化工业所取代;旧时荆棘密布、满目荒凉的原野,如今楼厦林立的,大道纵横…区域建设的成就和教训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严肃的话题:今后如何走人地协调的发展道路? 所以,本章的第一节就重点从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上让学生来学习和分析,了解区域上的各种产业活动,如农业、工业等,影响它们的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什么?对区域的发展又有何关系?等相关内容,为本章节的核心“人类如何走可持续道路”打下基础,同时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 【学情分析】 本章的内容涉及经济地理学、自然地理学等的相关内容,学生首次接触这些知识,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理性认识不是很强。所以教学应该结合身边生

活的案例,让学首先有兴趣学习本章内容和知识点。然后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去合作讨论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序、有效、有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区位”的概念,加之,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产业活动的基础认识和了解,而且,近乎一年的地理学习,学生基本的地理思维也已经初具雏形。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思路: 三、教学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

高中地理区位因素归纳(2011-07-26 11:29:36)转载▼ 标签:高考区位分析文化分类:知识点分析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典例】⑴、东北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①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操作;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

肥沃的黑土);③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④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⑤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⑥交通发达,铁路公路网稠密;⑦中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国内市场广阔;⑧国家政策扶持;⑨有辽中南重工业基地提供机械化设备等。 ⑵、秦淮一线以南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四川盆地水热充足);②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③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深厚(长江中下游有水稻土,四川盆地有紫色土);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⑤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思考】两广丘陵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哪一种?该区域发展此农业类型的区位优势有哪些?从土地利用的潜力看,该区域可以发展什么?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专题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等. 选址原则: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经济技术因素:由于交通和科技的发展,原料、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减弱,市场、劳动力素质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2.环境因素:主要影响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的区位选择. 3.社会因素: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等成为重要工业区位因素之一. 现代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经历了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变化及其原因 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是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主要原因. 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反映出: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力在减弱,而市场、交通、科技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不利影响: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工业区位评价就是对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进行评价,以分析某工业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区位因素的评价性语言表解如下: 区位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2)对比分析: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3)主导因素分析:全面分析比较,找出决定性因素,从有利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从不利因素中找出限制性因素. 易混易错的工业导向型判断 (1)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属劳动力导向型,而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导向型. (2)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导向型,但是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广东发展石化工业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其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 (3)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最大,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 (4)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5)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但在林区建立的家具厂则属于原料导向型;跨国公司在我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6)乳品生产基地属原料导向型,而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 (7)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导向型.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高考地理必背点】地理区位因素复习归纳

【高考地理复习资料高考地理必背点】地理 区位因素复习归纳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