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30%,透析中低血压可诱发严重的心率

失常,心肌缺血,甚至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及营养不良的患者,近年来随着透析人群的老龄化,伴原发或继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增加,透析中低血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原因及机制

1.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

的血压下降,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

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1.2透析的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浓度不同而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

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

温度(超过38度)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1.4营养不良:血液透析中随着肌酐,尿素氮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血浆白蛋白在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血浆再充盈,保证有效血容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急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

容易产生低血压。

1.5心脏因素:透析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减退,在透析过程中,当心脏灌注减

少或外周阻力下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常不能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

心脏代偿机制的受损也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有关。

1.6自主神经功能的病变:大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

性降低,血管对加压刺激的反应低下,不能有效的引起小动脉及小静脉的收缩,不能引起回

心血量增加及心排出量增加,不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不

易维持血压的稳定。

2 预防

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随时调整干体重,并瞩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幅度,体重增长以每天小于1千克,透析期间小于3千克

为益,对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者可改用超滤或血液滤过,也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糖尿病人及心血管不稳定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

滤透析,高钠透析(平均140mmol/l,比较适宜),在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内将钠浓度调至正常,以减轻患者的口渴感。

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减少由此而产生的低血压;

2.3.1低温透析35—36°C,可以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血管稳定。

2.3.2透析中不进食,

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前或透析中尽量避免进食,血透过程中如非要进食,时间最好选

在透析开始1—2小时,劝导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尽量避免在透析3小时以后进食。

2.3.3改用序贯超滤或血液滤过,能使压力感受器反射弧功能改善,维持血压平稳。

3 治疗

透析过程中,如发生低血压时,迅速停止超滤,减慢血泵的转速,立即输入生理盐水10 0—200ml,或给予50%葡萄糖40—60ml,或应用代血浆,若效果不明显可重复使用上述药物,同时吸氧,有助于改善心肌功能,减少组织缺血和腺嘌呤核苷的释放。待生命体征平衡后,重新设定超滤率(低量起)。对慢性持续性低血压患者可给与盐酸米多君,左卡尼汀,舍曲林,对感染性休克及心源性低血压者可用升压药和强心药物,并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原因,必要时停止透析。总之,低血压的发生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具体分析,在透析过程中,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志的变化,以及机器运转的情况,多巡视多观察,每小时测呼吸,血压,脉搏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测量,准确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早期纠正,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血液透析低血压

血液透析低血压 低血压(hypotension)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之 一,对患者的生存率有明显影响;严重的低血压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因此也是导致患者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血液透析技术已有日新月异的开展,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并没 有明显下降,本节就其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分为发作性低血压(episode hypotension,EH)和慢性持续性低血 压(sustained hypotension,SH)。前者定义为患者根底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3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MAP)<100 mmHg,发生率为30%~40%;后者常发生于透 析多年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 mmHg,发生率为5%~10%。 【发病机制】 1.有效血容量减少 (1)有效血容量的减少:这是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导致有效血容量的减 少主要有以下因素:①透析中脱水过多,透析患者都有干体重,脱水后体重低于干体重就 会产生低血压。在临床中,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者屡见不鲜,约52.7%患者超过了干体 重5%,研究证明:透析低血压发生率随超滤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存在明显正相关。故应 配合透析管理,指导患者控制饮食,使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低于干体重4%,另外,准确计算 超滤脱水量,防止误设超滤,控制每小时超滤量不超过患者体重1%,采用容量控制型血透 机,使超滤后体重不低于干体重。②除水速度过快,或血泵速度过快,血液迅速进入体外循 环,使得循环容量降低,导致低血压。③肌酐、尿素氮等物质被去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 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浓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隙或细胞,使得有效血容量减少, 导致血压下降。 (2)左室舒功能不良(LVDD):HD患者约70%有左室肥大(LVH),研究证实: LVH与LVDD有密切关系。LVH限制心室充盈,使左室舒容积下降,导致心输出量显著 降低。LVDD使静脉回流受阻,降低患者对超滤耐受性。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心率增加不能 代偿心室充盈的减少,搏出量降低,导致血容量减少。据报道,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舒 功能减退、舒期充盈差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是超声心动图正常者的8倍。故危重 心血管不平衡者采取先单纯超滤或者序贯透析,必要时改血滤后稀释或连续性肾替代疗 法作为过渡。 (3)血浆再充盈(PRR):HD期间血浆再充盈对于心血管稳定性的维持至关重要,它的 程度决定神经体液的代偿情况。超滤率(UF)和透析液钠浓度是PRR的主要决定因素,有学 者研究证实UF量一定的情况下,容量排空患者血管血容量(IVV)比容量正常或高容量者 显著降低。另外,UF与再充盈之间的平衡对IVV有重要影响。另外,透析液钠浓度也被认为 是影响血浆再充盈的重要因素,低钠透析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不稳 定性和使循环血容量的再充盈下降。高钠透析可以改善再充盈。但是高钠透析增加血浆钠 浓度,后者引起口渴感和透析间期体重明显增加。有学者主使用高-低透析液钠梯度超 滤法,即在透析开场用高钠浓度透析液150 mmol/L,在透析过程中定时定量稳步减少钠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危险因素、诊断标准、预防措施及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危险因素、诊断标准、预 防措施及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净化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20%~30% 的血透人群出现过血透低血压,老年和糖尿病所致患者尤其易发,血透中低血压可致心、脑等重要器官严重损伤,影响透析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危险因素 ①无法避免的危险因素:年龄、透析、性别。 ②合并症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主神经病变。 ③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低白蛋白血症、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高磷血症、透析前已存在的低血压或高血压、严重贫血、透析中进食、使用降压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等。 诊断标准 血透中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即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 10 mmHg 以上,并伴有低血压症状,避免仅按照透析中最低收缩压的绝对值来判定。 血透中低血压的相关症状有:困倦、头痛、嗜睡、烦躁、叹息、胸背疼痛、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恶心呕吐、腹痛等,血透中频繁发生低血压与残余肾功能快速丢失相关。 预防措施 ①慎用降压药物、限制钠摄入 建议透析当日不服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建议对透析中低血压易发人群透析前慎用降压药物,同时透析间期控制钠摄入,推荐每日盐摄入量 <3g。

②尝试使用药物预防 左卡尼汀可改善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建议可用于预防透析中低血压,常见用法是对好发透析中低血压者,每次透析后或透析中使用左卡尼汀 10—20 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5—10 mL 静脉注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过敏等,有癫痫病史者可加重癫痫。 米多君是前体药物,其代谢产物是α1 受体激动剂,可使动静脉收缩而增加血管阻力进而使血压升高。米多君可用在频繁出现血透中低血压现象者,2.5~5 mg 口服,每日 3 次,透析前一次可以增加到 7.5 mg。米多君药效持续时间约为 4 h,无激动心脏β1 受体的作用,对心脏的影响不大;不通过血脑屏障,不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头皮瘙痒、竖毛反应、尿潴留、紫癜、卧位高血压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嗜铬细胞瘤、尿潴留、甲亢者避免使用。 ③调节透析液离子浓度 提升透析液钠浓度可能引起钠潴留而产生口渴并致透析间期水摄入增加,能对容量控制、血压波动及下次治疗中的透析中低血压风险有影响;提升透析液钙浓度注意高钙会加重血管钙化的风险,需谨慎使用。

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方法,但是透析中低血压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后,需要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发生。本文将介绍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一、透析中低血压的定义 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的情况,常常伴随着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低血压发生时,身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不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心律不齐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二、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 1. 液体过多、过少:透析前超量饮水或透析过程中饮水不足、透析液浓度过高等都会导致液体平衡失调,引起低血压。 2. 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受损,合成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减少,导致低蛋白血症,影响血容量和渗透压,而低血容量是引起低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心脏病、神经病变等疾病:此类疾病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低血压。 4. 血管扩张剂:透析患者常常需要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盐类药物和ACEI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容量,但同时也会降低血压。 三、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1. 加大血压药物的剂量:如果血压降低,在医生指导下可以加大营养支持药物的剂量,如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增加血压。

2. 控制透析液中的浓度:透析液中的浓度直接影响透析过程中的血容量,透析液浓度过高会导致血容量下降,引起低血压,因此医生可以通过调节透析液浓度,减少 透析液中的浓度,来避免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 3. 输注生理盐水:在出现低血压的情况下,输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可以有效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 4. 减少透析过程中的脱水: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脱水过多导致。因此,在透析过程中要控制脱水的程度,避免过度脱水引发低血压。 5. 采用透析改良技术:对于透析中低血压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透析改良技术,如血液滤过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浆置换、间歇性透析等,以减缓透析过程中的 低血压发生。 四、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 1. 透析前限制水分:透析前一天可以少喝水,避免出现超量饮水引起的体液过多。 2. 定期测量血压:在透析过程中,医生会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设备也会对低血压进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 合理的用药:在透析过程中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避免药物过量导致低血压。 4. 科学营养:营养不良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影响血容量和渗透压,因此在透析患者饮食中要注意科学营养,增加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摄入。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0%-30%,透析中低血压可诱发严重的心率 失常,心肌缺血,甚至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及营养不良的患者,近年来随着透析人群的老龄化,伴原发或继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增加,透析中低血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 原因及机制 1.1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脱水过多过快是导致透析患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所能耐受的血容量下降程度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出现了不同程度 的血压下降,另外,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 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1.2透析的钠浓度过低和透析液温度过高:血浆钠的浓度是影响血浆晶体渗透压的重要因素 之一,在透析过程中其随透析液钠浓度不同而变化。使用钠浓度过低的透析液进行透析时, 血液中的钠离子、肌酐等渗透溶质被清除,有效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过高的透析液 温度(超过38度)可使中心血温升高,静脉内淤血,出现低血压 1.3透析中进餐:透析中进餐使迷走神经兴奋,分泌大量的消化液,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产生低血压。 1.4营养不良:血液透析中随着肌酐,尿素氮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血浆白蛋白在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血浆再充盈,保证有效血容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低蛋白血症,贫血患者容量减少的应急反应差,透析中容量减少时,机体不能有效提高外周血管的阻力, 容易产生低血压。 1.5心脏因素:透析患者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减退,在透析过程中,当心脏灌注减 少或外周阻力下降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常不能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及心率来维持心排血量。 心脏代偿机制的受损也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有关。 1.6自主神经功能的病变:大多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交感神经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 性降低,血管对加压刺激的反应低下,不能有效的引起小动脉及小静脉的收缩,不能引起回 心血量增加及心排出量增加,不能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增多,从而不 易维持血压的稳定。 2 预防 2.1控制脱水速度和脱水量:确定合适的干体重,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随时调整干体重,并瞩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幅度,体重增长以每天小于1千克,透析期间小于3千克 为益,对透析期间体重增长过多者可改用超滤或血液滤过,也可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2.2改变透析的模式:对老年人、糖尿病人及心血管不稳定者,采用增加透析次数,序贯超 滤透析,高钠透析(平均140mmol/l,比较适宜),在透析结束前30—60分钟内将钠浓度调至正常,以减轻患者的口渴感。 2.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目前有几种方法可以减少由此而产生的低血压; 2.3.1低温透析35—36°C,可以改善心功能,维持心血管稳定。 2.3.2透析中不进食, 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前或透析中尽量避免进食,血透过程中如非要进食,时间最好选 在透析开始1—2小时,劝导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尽量避免在透析3小时以后进食。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一、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定义 目前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hypotension,IDH)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指血液透析中患者血压下降一定的数值或比值,并出现需要进行医学干预的临床症状或体征者诊断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血液透析中低血压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与高死亡率明显相关。 二、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女性、营养不良、糖尿病、高磷血症、冠脉疾病、左室心肌功能受损、血管淀粉样变、应用硝酸盐制剂或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等。 三、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包括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快速处理、适当扩容。防止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工作流程见“附录十一、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标准操作规程(附表-2)”。 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分级方案: (一)一级方案 1.控制盐的摄入量:钠盐每日控制在5g以内,除非有其他情况必须摄入更多的钠盐。 2.评估血液透析过程中钠制剂的应用量,包括生理盐水预冲量、透析治疗期间生理盐水冲洗量和高渗盐水给予量、透析结束回血时生理盐水使用量以及含钠药物使用量。 3.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增加热量供给,纠正贫血,纠正低蛋白血症等。 4.血液透析中禁食。 5.评估调整干体重:干体重过低可导致透析中低血压。对于透析中频繁发生低血压者应重新评估干体重,推荐应用生物电阻抗、超声测量下腔静脉等方法,客观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 6.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避免醋酸盐透析液。 7.透析室温度<24℃,透析液温度设定为36.5℃以下。

8.调整降压药物 (1)不同降压药物的血液透析清除率不同。对于透析前高血压合并透析中低血压的患者,应选择透析可清除的降压药物(详见“第19章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治疗”)。必须使用透析不能清除的降压药物时,可在透析日患者透析前暂停使用,透析后可以根据血压情况追加使用。 (2)某些老年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透析前高血压合并透析中低血压,可能与交感神经反应性不足相关,建议停用交感神经阻断剂,改用其他降压药物。 9.评估心功能:特别是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可给予强心治疗,参见“第22章血液透析患者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10.治疗导致低血压的原发疾病:某些透析患者因合并心包积液、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导致持续性低血压。 (二)二级方案 一级方案控制不佳时,应当采取下列措施: 1.尝试个体化血容量监测与反馈模式,有助于稳定患者的有效循环血 容量。 2.降低透析效率:调整血流量<200ml/min、透析液流量<350ml/min,降低透析过程中溶质的清除速率,从而避免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导致血管再充盈不足。 3.逐渐降低透析液温度,必要时可降至34℃,但需注意不良反应。 4.改变透析方式:如可调钠透析、序贯透析或血液滤过。选择可调钠透析和序贯透析时,应在患者血钠水平较高时进行超滤治疗,以清除患者体内钠量,有利于控制透析前高血压。 5.延长透析时间和/或增加透析频率。 6.采用1.5mmol/L或更高浓度钙的透析液:高钙透析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肌收缩功能。但1.75mmol/L钙透析液,有增加血管钙化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应该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三)三级方案 当一、二级方案都无效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 欧 传厢 一、血管通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通路,如动静脉瘘或血管内置管。通路问题是血 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血栓形成、感染、狭窄等,这些问题会影响透 析的效果。预防措施包括:定期检查通路,避免使用受损的通路,注意通路的保 养和清洁,避免感染。 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手段,但是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使用 也会伴随一些并发症,包括:(1)感染:血管通路周围皮肤感染、血行感染等。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2)血管狭窄:长 期使用血管通路可能会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流动,从而影响透析效果。(3)血管瘤:血管通路过度使用后,血管可能会扩张形成血管瘤,从而影响透析治疗。(4)凝血:血管通路周围的血液凝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透析治疗。 为预防这些并发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血管通路清洁:每次透析前,保持血管通路周围干净卫生,避免 感染的发生。(2)定期检查血管通路:定期检查血管通路的通畅性和血流速度,及时发现血管狭窄等异常情况,保证透析效果。(3)避免过度使用血管通路: 减少血管通路的使用频率和时间,避免血管瘤和凝血的发生。(4)注意饮食和 药物:透析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和药物的控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和不良食品对血

管通路的影响。(5)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血液问题,避免血液凝固的 发生。 二、低血压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 症状。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调整透析液的温度和 浓度,避免过多的液体和钠离子的丢失,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多喝水:保持身体 水分充足可以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1)避免长时间站立:长时间站立会促使血液往下流,导致低血压,所以 要经常活动,休息一下。(2)避免突然站起来:如果从坐位或躺位突然站起来,会导致血压骤降,引起眩晕和晕厥,因此应该缓慢起身。(3)衣服不要过紧: 过紧的衣服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低血压。(4)合理饮食:饮食应当均衡,避 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以保持身体健康。(5)均衡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提 高身体免疫力和血压,但过度运动会导致低血压,因此要适度控制。 三、心血管并发症及预防 血液透析可能会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前及透析过程中监测心电图、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血管问题,注意透析液温度和浓度的调整。心血管并发症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的疾病而 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脏衰竭、脑血管疾病等。 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健康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和低脂肪、低盐、低糖食品,减少 肉类、油腻、高热量、高糖分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2)适度运动:每周至少 进行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车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 压和胆固醇水平。(3)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可以减 轻心血管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4)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5)控制血压和血糖: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心血 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要及时检测和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以预防心血管并发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主要探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56例正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血压以透析3 h后发生率最高,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是发生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高龄患者、透析过程中大量进食等都是易导致低血压发生的因素。结论:透析间期避免体重增加过多,透析准确评估患者的体重,透析中密切观察病情,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 标签:血液透析;低血压;防治 血液透析(HD)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伴或不伴有低血压症状发生率为25%~50%[1],如不及时处理,不仅会影响透析的正常进行,降低透析效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本文对2007~2008年来我院HD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分析,低血压原因及防治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56例,男性39例,女性17例;年龄20~88岁,其中,≥65岁20例,<65岁36例;有多囊肾2例,糖尿病肾病12例。总透析10 658例次,共发生低血压309例次。 1.2 透析方法 透析机为德国费森尤斯1550机,透析器膜材料为聚砜膜,透析器复用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36~145 mmol/L,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5.5~37.5℃,患者均为规律透析,每周2~3次,每次4.0~4.5 h,血流量180~250 ml/min。 1.3临床表现 血透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 Hg。发生低血压前患者有打哈欠、恶心呕吐、头昏、胸闷不适、烦躁不安、便意等症状和特征。继而出现冷汗、面色苍白、肢凉、视力模糊。重者意识丧失、呼吸困难、抽搐、大小便失禁。 2 原因分析 2.1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差[2] 部分患者的血液与透析膜、消毒剂发生反应,其产物可以导致透析中出现过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HD)中发生低血压是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文献报道,(HD)中低血 压的发生率为20%~30%[1],是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mmHg以上,或收缩压降至 90mmHg以下[2],是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以低血压为特点,可无任何症状,或伴出汗,头昏眼花,哈欠,便意或失禁,血压显著下降者可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 恶心,呕吐,嗜睡,甚至抽搐,昏迷,死亡,须立即抢救。低血压可使透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影响患者透析效果。加强和重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防治,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院2008年1月到12月,行HD13788例,其中发生低血压1958例,发生率为14.2%,低于文献报道。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年龄:22--85岁,平均52岁。 1.2透析方法:透析器膜材料为聚砜膜和醋酸膜两种,透析器面积1.2、1.3m2,全部是一次 性使用,并全部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为135~145mmol/L,温度为36℃~37℃,患者均为规律血透析患者,每周2~3次,每次4~5h,血流量200~250ml/min,透 析液流量500ml/min。 2 发病原因 2.1有效血容量的减少:当超滤率过多(超过体重的6~7%或体重低于干体重)或超滤速度 过快致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时,就会引起有效血容量不足,心脏灌注及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引起低血压[3]。透析开始时需一定量的血液灌满透析管道及透析器,导致体内循环 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低血压,最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年老体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 稳定的患者。同时,由于透析过程中,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的排出,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 水分向细胞内移动,血容量也会下降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2.2透析液的原因:(1)透析液中钠浓度降低(<135mEq/L),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管内 水分向细胞内移动,使有效血容量减少,也可导致低血压。(2)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温度较高时,患者的皮肤血管会强列舒张,血液大量积聚在静脉血管床内,使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容易诱发低血压。 2.3药物的影响:有些患者透析前自服降压药,透析过程中因降压药发生效应,再加上血容 量减少,就容易引起低血压。 2.4失血:大手术后失血过多或有出血倾向的,如痔疮出血、妇女月经期间,因月经量过多 均可出现低血压;透析过程中管道、穿刺针的脱落,大量出血,也可引起低血压。 2.5有些患者可因在透析过程中进食,血液的重新分配,内脏血流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 足而引起低血压。 3 预防及护理 3.1密切监测血压,进行HD过程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每隔15-30min监测血压1次,密 切观察患者的表情、主诉,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慌、胸闷、冷汗、恶心、呕吐、肌肉 痉挛等症状,并叮嘱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之医护人员。 3.2对于首次透析、病情较重、年龄大的患者,缓慢引血,血流量由50ml/min逐渐增加至 200ml/min,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发现有低血压的先兆时,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常见的紧急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生存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低血压的防治与透析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山东铝业公司医院血液透析室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共发生低血压312例次,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15例,共33例,年龄44~87岁,平均65岁,其中糖尿病肾病12例,多囊肾8例,高血压肾病5例,总透析次数1485例次,发生低血压312例次,发生率21%。 1.2 透析中低血压的标准与临床表现与透析前血压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3.99 kPa(30 mm Hg)以上,或收缩压低于11.97 kPa(90 mm Hg),或有伴随症状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低血压前患者有打哈欠、胸闷不适、头昏、肌肉痉挛、恶心、呕吐等症状和体征,继而出冷汗、面色苍白、肢凉、便意,重者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1.3 低血压的紧急处理在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压现象,即取平卧位,暂停超滤,降低血流量,视病情程度给予0.9%50~200 ml氯化钠注射液泵前快速滴入,或静脉滴注高渗溶液以提升血容量,有必要时给予白蛋白、血浆等静脉滴注。若快速连续输液达500 ml血压仍不见明显回升则给予升压药,必要时终止血液透析。 2 结果 经上述处理,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未受严重影响,进行至设定时间结束。血压无明显回升而提前终止透析8例次,无一例死亡。 3 讨论 3.1 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 3.1.1 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超滤量过多或速度过快是导致血容量不足的常见原因。透析过程中超滤量过多、过快,导致超滤量大于组织液的回流,同时随着血尿素氮、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血管外液形成渗透压梯度,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1];开始进行透析时,血泵速度过快,大量血液在短时间内进入体外循环,使循环容量减少,引起低血压。 3.1.2 伴发疾病各种伴发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硬化、风湿病、血管炎、贫血等均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如果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会相对下降,在透析过程中更易出现低血压。

科研课题论文: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预防及护理

临床医学论文 低血压在血液透析中预防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低血压,占透析患者的10-30%[1]。这不仅影响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危害患者的健康及患者生命。最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尽早发现、早预防和及时处理透析中的低血压,提高有效透析。现对我院一年来发生低血压的患者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20xx年1月―20xx年12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病人77例。其中男56例,女21例。年龄19-86岁,平均5 2.5岁。原发病:糖尿病肾病23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15例,慢性肾小球肾炎35例,梗阻性肾病2例,多囊肾2例。 1.2透析方案采用瑞典金宝公司及广州暨华公司的血 透机,透析器为纤维素双乙酸醋膜及聚砜膜。面积为 1.4-1.5m2。采用标准碳酸氢盐透析。患者为规律性透析患者。每周透析1-3次,每次3.5-4h。血流量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透析液钠浓度140mol/L,温度为

37℃。抗凝采用全身肝素化法等。超滤脱水量根据病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情况而定。 1.3结果患者77例共透析5652次,312次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率为5.5%。经处理,301次血压恢复正常,继续透析。11次持续低血压,结束透析,无一例死亡。 低血压的诊断标准:低血压表现病症如打哈欠、恶心、无力、面色苍白、肌肉痉挛、出汗等,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局部低血压是无病症的,与血透前相比平均动脉压下降 30mmHg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以下[2]。 3.1低血容量。 3.2渗透压降低。 3.3透析液钠浓度过低或温度过高。 3.4干体重评估错误。 3.5透析过程中进餐。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低血压时会出现各种自觉症状使患者感到不适,并可造成透析不充分,超滤困难,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动静脉瘘闭塞等,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对低血压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透析;低血压;血容量;超滤 1透析中低血压 IDH :指透析前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患者在透析中 血压快速下降》30mmhg或透析前收缩压<100mmhg, 透析时血压下降<30mmhg,并有临床症状,多于开始透析1〜2h后出现,可表现出一些前驱症状,如头晕、焦虑、胸闷不适、冷汗、恶心、呕吐、心率增快、面色苍白,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蒙、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2慢性低血压的三种类型 2.1体质性低血压体质性低血压,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50 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2.2体位性低血压慢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包括: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 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病、更年期障碍、血液透析、手术后遗症、麻醉、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 或其他如:久病卧床,体质虚弱的老年人。 2.3继发性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脏病, 降压药, 抗抑郁药和慢性营养不良症, 血液透析患者。 3低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微患者可有:头晕、头痛、食欲不振、疲劳、脸色苍白、消化不良、晕车船等;严重患者可有: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长期卧床;这些症状主要因血压下降,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远端毛细血管缺血, 以致影响组织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二氧化碳及代谢废物的排泄。尤其影响了大脑和心脏的血液供应。长期如此使机体功能大大下降, 主要危害包括:视力、听力下降,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头晕、昏厥、跌倒、骨折发生率大大增加。乏力、精神疲惫、心情压抑、忧郁等情况经常发生,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发生低血压时无任何症状直到血压降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第一篇: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不仅给透析治疗带来极大影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对进行血液透析的17例患者中,对发生透析低血压的312例次患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透析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例,其中男4例,女13例,年龄26-73岁,平均53岁,对发生透析低血压的312例次进行重点观察护理。患者在出现低血压前大多数出现胸闷、头晕、大汗并伴有肌肉痉挛,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消失,还有的表现为打哈欠、有便意、背部酸沉等。1、2透析资料透析机使用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用水采用反渗水,血流量200-270ml/min,普通肝素及小分子肝素抗凝,每周2-3次透析,每次4小时。发生原因 2、1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开始时需要一定量的血液灌满透析器及管路,导致体内循环血量突然减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易发生。另外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过多过快,导致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低血压。2、2血浆渗透压变化: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2、3失血:透析管路破裂,或穿刺针头脱出,或管路与穿刺针连接处脱出,引起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2、4进餐:有些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进食,血液重新分配,内脏血流增加,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2、5 药物作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扩血管药物均可引起透析低血压。处理对策 3、1 对于初次透析以及年老体弱患者,透析时血流量从50ml/min开始,根据血压和患者的反应逐渐增加,给患者一个体内循环适应的过程,开始透析时跨膜压不宜过大,确定合适的干体重,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

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血液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常见方法,它通过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来帮助肾脏功能衰竭的患者清除体内的毒素。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经常会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患者一般会表现出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晕厥、休克等并发症。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成为了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针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表明,低血压的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血容量下降、心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通过综合干预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 合理调整血液透析的步骤和方法非常重要。现在常用的血液透析方式包括持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适用于不同的患者群体。间歇性血液透析可以通过缩短透析时间和降低透析强度,减少血容量的急性下降,从而减少低血压的发生。持续性血液透析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动力学监测和透析参数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适当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床位。研究发现,卧位下的血液透析患者比坐位或卧位上身抬起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压。适当调整患者的体位和床位,可以改善血液透析的效果,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限制液体摄入和控制脱水也是预防低血压的重要策略。一方面,限制液体摄入可以减少血液容量的增加,降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控制脱水可以减少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减轻肾脏负担,预防低血压。 药物干预也是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常用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血管加压素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血管张力、改善心脏功能等途径,提高患者的血压稳定性。 预防和控制血液透析中患者低血压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低血压发生的机制和相关因素,开发更加有效和个体化的预防策略,以提高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和效果。

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1.1 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早期血压下降是由于患者首次透析不适应、不耐受;合并心包积液 或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或对透析器残留消毒剂存在过敏,特别是年 老体弱患者容易发生。透析后期血压下降多由于超滤过多过快;或病人因经济原因,不能充 分透析,每次透析间隔时间长,存水量大,相应设定的脱水量大;或存在过度超滤;或营养 不良低蛋白血症等。 1.2 血浆渗透压变化。在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于血 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间,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这种情况常发生于初次进行透析的病人,或者透析不充分,间隔时间长的病人。 1.3 营养不良性贫血。肾性贫血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贫血程度重的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 性更差,当血容量减时,更易引起血压下降。 1.4 造成失血、出血。透析管路破裂,或穿刺针头脱出,或管路与穿刺针的连接处滑脱等情 况不能及时发现,引起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 1.5 其它情况发生。透析将要结束时进餐过多,使全身器官血容量重新分布,导致血管扩张;或者透析前或透析中应用减压药物、扩血管药物均可引起低血压。 2.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2.1 指导病人严格限制水分的摄入。使患者每次透析体重增加量小于干体重的10%,避免迅 速和过度超滤,每次超滤量小于4%—5%的体重,而且不要低于干体重,随时调整干体重, 防止过快、过量脱水,正确估计患者的干体重,经济困难,不能充分透析者,应嘱患者减少 进食含水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避免脱水量大,体重增加过多患者延长透析时间,指导患者 增加透析次数。 2.2 合理使用降压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患者由于超滤脱水,透析过程中血压会下降,因此,有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当天,透前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血压过高 可根据医嘱给药,给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变化,一般患者透析后再用。 2.3 选择适合的透析器及管路。根据患者出现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透析器及管路,对 年老体弱的患者或者体重较小的女性患者适当采用小面积透析器。 2.4 积极处理肾性贫血、严重低蛋白血症,纠正心衰。鼓励病人坚持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 铁剂纠正贫血。如经常发生症状性低血压,也可在透析过程中输入血、血浆制品、白蛋白等,以便血容量增加,避免过低血压发生。对于存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透析间期适当应用强心 药和扩血管药物纠正心衰。 2.5 透析过程中要积极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30—6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主动询问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观察内瘘穿刺处有无渗血,透析器有无破膜、管路有 无破裂,各接口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6 坚持心理护理。以爱心疏导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或失望的 心理,熟悉每位患者的特点,制订不同的护理计划、患者的饮食、透析方案及用药。 2.7 做好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宣传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执行医嘱的依 赖性,积极配合治疗,认识干体重的重要性,严格按医生指导控制体重的增长,增加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等摄入,改善营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找回自身的价值。

透析低血压

]防治透析低血压的“标”与“本”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 李冀军 张壹言 张建 透析治疗是各种肾病恶化进展至晚期肾衰竭阶段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透析治疗使成千上万肾病患者得以生存或延长生命。然而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往往会影响患者的透析质量甚至增加患者死亡风险。本刊特邀请相关专家就透析高血压、透析低血压及透析引起的脂代谢紊乱进行了深层解析,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透析并发症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 透析相关低血压已成为影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的主要并发症之一。透析相关低血压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透析过程中偶发的血压过低,即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30%~40%;另一种是慢性持续性低血压,甚至在透析间期亦出现低血压,发生率5%~10%,多见于长期透 析患者。 症状性低血压是指患者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Hg 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Hg以下,并出现低血压相应的临床症状,患者往往需要停止超滤、改变体位或补液等特别处理。症状性低血压不仅影响血液透析质量,而且研究表明,透析相关低血压显著增加患者死亡风险。 病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是主因 透析过程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主要来自三方面:透析因素、透析液因素和患者因素(见下表) 有效血容量减少 透析相关低血压发病的主要起始因子是血容量下降。血容量的变化取决于血管内再充盈率和超

滤率。血容量的下降继发于毛细血管再灌注不足,而毛细血管的再灌注又与透析患者的容量状况、心血管状况、血浆总蛋白、血红蛋白及透析液钠浓度等因素相关。 改变血容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超滤率,有发生低血压倾向的患者对较高的超滤率更加敏感。短时间内体液超滤过多过快,引起循环血容量减少,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则导致低血容量。 绝对血容量和血容量下降率决定了透析低血压发生的风险。研究表明,血容量下降程度一旦超过了血容量阈值(所谓干体重),患者就会发生低血压。多中心的观察研究发现,72%患者均有一个对应的血容量阈值,这一阈值波动范围小于4%。该研究还证实,患者血容量下降的临界点可以通过临床经验观察出来,但有30%患者的这一阈值难以被确认。 透析液钠浓度过低也是减少有效血容量的重要原因。透析液钠浓度是影响血浆再充盈的重要原因,当透析液钠浓度低于血浆钠浓度时,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将导致心血管的不稳定性,血浆再充盈率下降,以致于难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从而引起低血压。 血浆渗透压改变也影响有效血容量。由于尿素、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 降。 透析液温度导致的体温升高同样会影响有效血容量。当透析液温度为37.5℃时,体温就会升高,导致皮肤血管舒张。体温升高后,皮肤血管扩张,血管阻力下降,皮肤血流量增加,全身血容量出现相对不足,需要增加心脏的输出。在透析超滤、高龄、心功能不全等条件下,极易发生低血压。研究证实,透析温度是导致血管反应性受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体温升高会降低血管 对血容量下降的反应性。 透析前或透析中服用降压药或镇静剂 这是引起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常见原因,尤其是容量依赖性高血压患者,镇静剂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使患者对血容量减少应激反应减弱,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产生透析相关低血压。 心血管系统的反应性减弱 由于心血管系统出现结构异常以及血管的反应性受损,透析患者的血容量稍下降就可发生低血压。研究表明,透析中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的反应性均降低,这一发现有重要临床意义。首先,循环系统对超滤的反应取决于静脉是否能加强收缩,提高全身阻力血管和中心血管的血容量。当血容量明显下降时,心血管系统反应性下降将导致心脏充盈不佳,从而出现突然的低血压。有关血管反应性下降原因的研究发现,透析相关低血压患者的传出交感神经功能减退,但传出副交感神经功能正常,同时主动脉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下降,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这种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完整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2022 (完整版) 根据2020年全国血液净化登记系统(Chinese National Renal Data System , CNRDS )报告,我国大陆地区现有维持性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患者约63.2万人,且每年新增血透的患者数仍在快速增长之中,其中老年和糖尿病所致的患者日益增多。血透中低血压是血透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发生于20%~30%血透人群,尤其易发于老年和糖尿病所致患者中。血透中低血压,一般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20 mmHg (1 mmHg=0.133 kPa )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 mmHg以上,同时伴有低血压症状。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透析治疗以及透析的充分性, 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损伤,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中长期生存。目前国内各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对血透患者常见的透析中低血压发病机制认识仍相对不足,预防和治疗策略缺乏规范的临床标准。为了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血透中低血压的认识,规范血透低血压的诊断和防治,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肾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基于目前临床研究文献,经过2018年、2019年及2021年三次会议讨论、修改,结合专家的临床诊治经验,制定了血液透析中低血压防治专家共识,共识内容包括血透中低血压发生的机制、诊断标准、临床管理及防治流程。本共识的目标使用者是肾病科医师、血液净化中心医师及与血液净化诊疗和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员使用。共识推荐意见的应用目标人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5期、终末期肾脏 病(ESRD )进行规律血透治疗的患者。 一、共识形成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Medline 数据库中国内外文献,经过会议以及邮件确认的方式最终定稿。本共识未在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注册。 本共识是国内第一部针对规律血透治疗患者低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力争更好的指导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治疗。因国际和国内对透析低血压预防和治疗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较少,在后续的共识或指南更新工作中,会纳入更高质量的多中心、较大样本数患者的队列硏究来作为制定共识推荐意见的参考。 计划在5年内对本共识的推荐意见进行更新,按照国际指南更新要求的方法进行。 本共识的推荐强度见表1。 表1共识推荐强度分级 分级含义 患者临床医师政策 1级(强烈推荐):在这种情况大多数患者应该推荐在大多 〃推荐" 下,绝大部分该接受推荐的数情况下均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