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电荷与电流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第1节电荷与电流

一、单选题

1.小明家的智能锁需通过“密码+指纹”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第一次识别成功时S1闭合,发声器

发出声音,但不开锁;第二次识别成功时S2闭合,有电流通过电动机,开锁成功。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2.电蚊拍灭蚊时,蚊子碰到金属网形成闭合电路,蚊子往往会被烧毁。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蚊子是可以导电的

B. 电蚊拍电压降低烧毁效果变差

C. 蚊子烧毁是因为电流的热效应

D. 烧毁时可能没有电流通过蚊子

3.小明仿照楼道灯自动开关的原理,对爷爷卧室的电灯安装了光控开关(装在室外,夜晚无光时闭合)、

声控开关(有声音自动闭合,无声2分钟后自动断开)的自动开关电路。另加装一个手动开关,必要时能使电灯常亮。下面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4.可调光的LED台灯,因其频闪小,有利于保护视力而深受欢迎。LED台灯无法通过改变电路中的

电阻来调光,可通过改变触碰触摸开关的次数来控制灯的开、关和亮度,其实质是改变工作的LED 灯的灯珠个数,从而调节其亮度,触摸开关由复杂的电子线路组成,可通过触摸控制多条电路的通断。下列简化电路中与该LED灯的工作情况相符的是( )

A. B.

C. D.

5.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四种调光灯电路。其中不能达到调光目的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关于家用插座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开关、指示灯和各组插孔并联在电路中

B. 开关、指示灯和各组插孔串联在电路中

C. 各组插孔串联在一起与指示灯并联在电路中

D. 开关串联在干路中,指示灯与各组插孔并联在电路中

7.如图所示,将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同时插入到一个橙子中,观察到与铜片和锌片相连的小灯泡被点

亮,则下列各电路元件与虚线中装置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用电器

B. 开关

C. 电源

D. 导线

8.如图所示,小女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此时,该小女孩( )

A.头发上一定都带了同种电荷

B. 头发上一定都带了正电荷

C. 头发上一定都带了负电荷

D. 全身正电荷总和一定等于负电荷总和

9.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

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 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 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 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 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10.通草球是取一种树木———通脱木的茎中的髓削成的。在物理学中主要作为轻小物体。如图,在

某次静电小实验中,分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球,均被吸引,则小球( )

A. 带正电

B. 带负电

C. 不带电

D. 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发生了________现象。手拿静电消除器

接触汽车(如图),消除器中的LED灯发光。若瞬间电流方向是由消除器流向汽车,则汽车带的是________电荷。

12.如图所示,电动独轮车是新一代代步工具,它体形小巧、携带方便,而且依靠电力驱动低碳环保,

越来越受到年青人的喜爱。某品牌独轮车工作原理:当电源开关S1闭合时指示灯亮起,人站在独轮车上开关S2自动闭合,电动机才能启动,开始运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________.

13.两只硬橡胶球,带有等量正电荷,按图所示方式连接,一个金属小环M串在一根光滑的绝缘杆上,

位于两硬橡胶球中间,恰好平衡。若用绝缘棒将金属小环向右侧稍移一些,释放后,小环向中间处运动,则M带________电(“正或负或不带”)

14.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其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伏~5伏,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

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

(1)在保障输出电压3伏~5伏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能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

起,则其连接方式是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

(2)手机电池标称容量“2 000毫安时”,与手机相匹配的充电宝标称容量“10 000毫安时”,用充电宝给耗尽电的该手机充满电,理论上能充电________次;实际使用时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理论的次数,请写出造成充电宝输出能量损失的一种因素:________。

15.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验电器乙不带电。当用不带电的绝缘导电棒把甲、乙两验电器相连时,

就有瞬时电流________(填“从甲到乙”,“从乙到甲”,或“无瞬时电流”)。

三、解答题

16.某医院观察室要安装一种呼唤电铃;使各病床的病人均可单独呼叫.现有甲、乙两只灯泡和一个电

铃装在一块木板上,另有一个电池组和甲、乙两个开关,请在答题卷图中连接实物图,使甲病床的病人一按床头的甲开关,护士站的电铃响,与甲病床相应的甲灯亮;乙病床的病人一按床头乙的开关,护士站的电铃响,与乙病床相应的乙灯亮.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补上.补上后要求:

①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②闭合电键S,向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小灯变亮.

18.如图所示,用导线将这些电路元件连接起来组成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出电流的

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分析各个电路中智能锁的工作情况,哪个与题干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当开关S1闭合时,发生器被接通发出声音,由于开关S2还未闭合,所以电动机不能工作,因此不能开锁。当输入指纹开关S2闭合时,电动机被接通,智能锁被打开,故A符合题意;

B.当输入密码开关S1闭合时,发生器不能被接通,因此不发声,故B不合题意;

C.无论是输入指纹闭合开关S2 ,还是输入密码闭合开关S1 ,发生器都能发声,电动机都能同时工作而开锁,故C错误;

D.只要输入密码闭合开关S1 ,电动机就能工作打开智能锁,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1)根据“ 蚊子碰到金属网形成闭合电路”分析;

(2)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压降低时电流的变化即可;

(3)电流通过导体时都会发热,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

(4)根据(1)中分析确定。

【解答】电蚊拍灭蚊时,蚊子碰到金属网形成闭合电路,这说明有电流经过蚊子,那么蚊子肯定是导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电蚊拍的电压降低后,根据可知,通过蚊子的电流会减小,发热会减小,那么会降低烧毁效果,故B正确不合题意;当电流经过蚊子时会发热,故C正确不合题意;在烧毁时,肯定有电流经过蚊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A

【解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据此分析三个开关的连接方式。

【解答】(1)白天时光控开关断开,即使声控开关闭合,电灯也不亮;晚上时,光控开关闭合,但是声控开关不闭合,电灯也不亮,可见两个开关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

(2)无论上面的两个开关是否闭合,只要手动开关闭合,灯泡就能发光,这说明手动开关与上面两个开关不相互影响,即手动开关与上面两个开关并联,如下图所示:

故选A。

4.【答案】B

【解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否则,它们就是并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据此判断开关的位置。

【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如果其中任意一组灯珠损坏,其它组灯珠正常发光,可见,它们不相互影响,因此不同组灯珠是并联的。由于触摸开关可以切换不同之路的供电情况,所以这个开关更像是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它必须与两个支路都有连接才行,且一端接支路,另一端接干路。

故选B。

5.【答案】A

【解析】灯泡的亮度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有关,只要能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那么就可以达到调光的目的。

【解答】A.闭合中间的开关时,灯泡会发光。再闭合上面的开关时,电阻与灯泡并联,灯泡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不能达到调光的目的,故A符合题意;

B.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短路定值电阻,只有灯泡自己,此时它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断开上面的开关时,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此时灯泡的电压肯定小于电源电压。因为灯泡的电压可以改变,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可以改变,可以达到调光的目的,故B不合题意;

C.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那么电路的总电阻会发生改变,那么通过灯泡的电流会发生改变,可以达到调光的目的,故C不合题意;

D.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只有一节电池做电源;当上面的开关断开时,两节电池做电源。通过上面开关的闭合,可以改变电源电压,从而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达到调光的目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D

【解析】串联电路只有一条干路,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并联电路有多条支路,各支路之间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解答】开关能够控制整个插座电路的通断,所以是串联在干路中;指示灯与各组插孔都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是并联,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C

【解析】在一个最基本的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解答】图片中虚线部分为橙子,它对灯泡提供电能,因此相当于电源,故C正确,而A、B、D 错误。

故选C。

8.【答案】A

【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解答】小女孩接触带电体后头发呈“爆炸”状,说明她的头发上一定带上了同种电荷,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9.【答案】B

【解析】(1)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会带正电,橡胶棒则带等量的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由题可知,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故丙带正电;由图知,当丙靠近小球甲时,相互吸引,说明小球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丙靠近乙时,发现相互排斥,说明小球乙一定带正电;将甲、乙靠近时,甲、乙相互吸引,因为乙带正电,故甲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0.【答案】C

【解析】(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所有的带电体都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它们都能吸引通草球,只能说明它不带电,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答案】摩擦起电/静电;负

【解析】(1)经过摩擦后,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

(2)在物理学中,将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而电流是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电子的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解答】(1)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这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

(2)因为电流方向是从消除器到汽车,所以电子的移动方向是从汽车流向消除器,那么汽车带的是负电。

12.【答案】C

【解析】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那么它们串联;如果用电器不相互影响,那么它们并联;根据上面的规律分析两个用电器的串并联关系即可。

【解答】(1)根据描述可知,当只闭合开关S1时,只有指示灯亮,而电动机不工作,说明电动机和灯泡不相互影响,因此它们并联;

(2)电源开关S1控制指示灯和电动机,因此它应该在干路上;因为不闭合S2时电动机不工作,所以S2与电动机串联。

故选C。

13.【答案】正

【解析】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将金属小环M向右侧移动一些,释放后,小环向中间处运动,说明它和M之间是排斥力;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知,M带正电荷。

14.【答案】(1)并联

(2)5;充电时发热要消耗能量

【解析】(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据此判断;

(2);只要电路中有电流,就会产生热量,使电能损耗。

【解答】(1)保障输出电压3伏~5伏不变时,这和单节锂电芯的电压相同,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理论上(次);实际使用时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理论的次数,请写出造成充电宝输出能量损失的一种因素:充电时发热要消耗能量。

故答案为:(1)并联;(2)5;充电时发热要消耗能量

15.【答案】从乙到甲

【解析】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向,与负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由题目可知验电器甲上的负电会跑到验电器乙上,由电流方向与负电荷移动相反可知,电流方向为从乙到甲。

故答案为:从乙到甲

三、解答题

16.【答案】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归纳出甲开关控制电铃和甲灯,乙开关控制电铃和乙灯,甲灯和乙灯是独立工作的,电铃不管是哪个开关闭合都要工作.所以此电路的联接情况是甲灯与开关串接、乙灯与开关串接后并联,电铃在干路上.

17.【答案】解:电压表应与变阻器并联;闭合电键S,变阻器能改变小灯亮度,说明滑动变阻器就

与灯泡串联,且向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灯变亮,说明电路是电流变大,所以电阻变小,则应将变阻器的b接线柱接入电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解析】电压表与被电路并联,变阻器与被控制用电器串联,且一上一下接入电路,由滑片移动灯泡亮度变化确定其接线情况.

18.【答案】解:从电源正极依次连接开关和电动机,回到电源负极即可,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如下图所示:

【解析】电路为简单的电路时,依次串联电路中的各电路元件即可连接实物图,再按电流的流向画出电路图.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复习训练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复习训练

(1)原理和作用: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使用方法:①要与控制电路串联 ②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③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④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例:如图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 ,1A”字样,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已知AP=20欧,那么,当用不同接线柱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各是多少?当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滑片P 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第六节电压的测量 1、水与电类比 (1)、抽水机:把B处的水抽到A处,使A、B间保持一定水压,从而形成水流。 (抽水机→水压→水流) (2)、电源:使电源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正负极间存在电压,使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 成电流。(电源→电压→电流) 2、电路中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A、有电源存在电压 B、闭合电路 3、电压:(1)电压用字母U表示 (2)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为V;更大的单位有千伏、毫伏和微伏 换算关系式:1千伏=1000伏 1伏=1000毫伏 1毫伏=1000微伏 4、一些常见的电压值:A、一节干电池:1.5V 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 C、照明电路电压:220V D、一只蓄电池:2V 5、电压的测量:电压表 (1)、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2)、使用:①必须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②把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在跟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③被 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允许电压表直接连入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第七节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实验: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1)电流表测量通过电阻R的电流;电压表 测量通过电阻R两端的电压; (2)滑动电阻器R/的作用:改变电阻R两端 电压。(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 到电阻最大的位置。) *该实验保持电阻R不变,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通过电阻R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七下科学·优化训练·第四章·第1-3节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太阳光照射到地球的情形如图所示,此时浙江省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D.地核、地幔、地壳 3、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是( ) A.日核、光球层、色球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太阳黑子、色球层、日冕层D.太阳黑子、耀斑、色球层 4、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X号”登月开始了,而你就作为一名宇航员到月 球上进行考察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月球白天不能发光,晚上能发光 B.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被称为月海 C.月球形成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表面可形成环形山 D.月球表面除岩石及其碎屑外还有空气,但没有水 5、登月一直是我国人民的愿望。假如“嫦娥三号”登月的其中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进行考察 时,下面不符合实际的是() A、在月球上行走像在水中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跳跃很远 B、虽然是白天,但天空却像地球的晴朗黑夜一般,繁星满天 C、月球上万籁俱寂,宇航员的脚步声显得震耳欲聋 D、月球上的一天特别漫长,几乎是地球上的一个月 6、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B.地球自东向西绕着太阳转 C.地球自东向西不停地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 7、下列组合中,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 的右岸冲刷严重。能证明自转现象的组合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密切相关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日落B.夏天较热冬天较冷 C.初一新月十五满月D.太阳黑子时多时少 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的方向为自东向西B.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四章5-8节知识点复习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第五节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 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6、特点:熔化过程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液共存状态 晶体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常见晶体:萘、海波、冰、明矾、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 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蜂蜡等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状态为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度逐渐上升,状态为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80℃,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第六节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缓慢汽化现象,一般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是的温度); b继续吸收热量。 沸腾过程:沸腾前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小(因为液体温度没有达到沸点, 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小) 沸腾时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大(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液体 变气体进入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水蒸汽) 刚烧开水的时候,容器边出现气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温度高,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少)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蒸发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等温度、液体表面积相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酒精比水蒸发快。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所以液体蒸发因需要吸收热量而具有致冷作用。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至室温不变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由于热传递回到室温) 6、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也叫凝结)。 同一物质,液化温度和沸点相同。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1电荷与电流(第1课时)

第1节电荷与电流(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生产与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 2、知道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3、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摩擦起电的原因,电荷间的排斥与吸引作用。 教学难点:起电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干燥的冬季,你会发现有些衣物之间会发生吸附现象;薄膜保鲜袋也很容易吸附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 一、摩擦起电。 学生活动:用塑料笔(或尺)与头发摩擦,然后去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塑料笔(或尺)吸引轻小的纸屑。 教师活动:用干净的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让玻璃棒靠近小纸屑,观察发生的现象。玻璃棒会吸引轻小的纸屑。这是什么原因?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带电了。 小结:一个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这个物体带上“电”或带上了电荷。 设凝:摩擦为什么会物体带上“电”或带上了电荷? 观察原子结构:说明原子中的正负电荷是质子与电子。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正负电荷数相等。原来,物体内有两种不同的带电粒子, 一种是质子,带正电,另一种是电子,带负电。 为什么物体没有呈现带电现象? 因为通常情况下带正电的质子的数量与带负电的电子的数量相等,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整个物体没有呈现带电性。 正电荷数量=负电荷数量,电子在外层比较“自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跑动”。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为什么带了电? 观察图片,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得到电子带上负电荷。物体之间的 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 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这种聚集于物体上的电荷叫做静电。

摩 擦 起现象 电子转移 得电子 负电荷 失电子 正电荷 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 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吸引轻小物体 本质 思考:1、摩擦起电_________创造了电荷,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上___________,丝绸得到电子带上__________ 3、丝绸或化纤布料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上___________,丝绸得到电子带上__________。实质是什么? 4、橡胶棒与毛皮摩擦:电子由毛皮转移到橡胶棒,毛皮带______,橡胶棒带_______ 5、生活中有哪些静电现象?静电有哪些危害?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活动:1.两位同学合作,一位用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带正电),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胶棒(使橡胶棒带负电),再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同时接触悬挂的 2个泡沫塑料小球后,2个小球______ 2.两位同学都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再同时用玻璃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________________。 3.两位同学都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同时用橡胶棒接触2个小球后,2个小球________________。 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讨论:1、如果两小球相互吸引,则两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几种可能? 2、如果两小球相互排斥,则两小球的带电情况有几种可能? 小结与板书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四章

2010浙江省绍兴市马山镇中学科学八(下)第四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同一物体在月球和地球上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6,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你可以做下列哪件事() A、直接跟月球上的同伴对话 B、做托里拆利实验 C轻易地举起50kg的重物D、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2、已知钢棒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按图所示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最后出现的磁极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下列关于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磁铁周围才有磁 场 、磁感线是由铁屑形成的 C磁感线是客观存在的闭合曲线、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感线越密 5、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平安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 同学增强安全意识,懂得交通、用电、 饮食、用火等安全知识。下列图示的做法中, 你认为较为安全的是() A、⑴⑵ B 、⑴⑷ “⑵“⑶ D 、⑶⑷ 6、AB导体作如图所示的运动,下述各种情况会产 生感应电流的是()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这些情况:(1)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2)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3)电路中增加了大功 率用电器;(4)户外输电线绝缘皮损坏、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是() A、只有(1)(2) B 、只有⑵(3) C 、只有⑵(4) D 、只有(1)(3) 8、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材料有巨磁电阻效应,即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4、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指向, 判断下列四幅图中错误的是( A ) 沿规血左右运动 (A) 垂也址面问酸向外运动垂比跃血向£代啊外运功沿抵面上下迄动 (D)

(完整版)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2分×22=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冰 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1/2倍B.4倍C.1倍D.1/4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2 B.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2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克汽油(汽油的密度为0.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 A.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厘米,的汽油B.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厘米3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厘米3的汽油D.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单元测试卷汇总

《科学》八年级单元练习(十四)一(共6页) (第四章综合)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科学实验室中,测量电流的工具或仪器是() A. 验电器 B.电能表 C.电流表 D.测电笔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 安培 B.焦耳 C.伏特 D.库仑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 A. 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荷 C.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D.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 4. 某家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0.3安,这个家用电器可能是() A. 空调器 B.白炽灯 C.电子手表 D.电饭锅 5. 如右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 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A.A 和B B.B 和C C.B 和D D.A 和D 6. 下列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y Ll 7. 在温度 一定时,比较两根镍铬合金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长度相等时,粗导线的电阻大 D.横截面积相等时,长导线的电阻大 8. 关于电流 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荷运动的方向,叫做电流方向 B. 人们把负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C.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D.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9.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流为零,但电阻不为零B.橡胶没有电阻,导线有电阻 D.只有导体才能作电工材 A S

新浙教版科学七上第四章测试__有答案(经典)

七年级上科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2 分×22=44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 食盐 B.硫代硫酸钠 C.玻璃 D. 冰 2、对于公式ρ =m / v 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如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其中一支刻度不准确,甲放空气中,乙插入密闭酒精中,丙插入敞开烧杯中, 10 分钟后,三支温度计读数均为20℃,那么不准确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 都不正确 4.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 2 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 1/2 倍B.4倍C.1倍D.1/4 倍 5.下列有关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B.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相同 C.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也必减半 D.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6、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的水一定沸腾 B.1 个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20℃的水一定沸腾 D.90 ℃的水也可能沸腾 7、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 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却能彻底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l/ 2 B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密度就成为原来的 2 倍 C.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也增大到原来的 2 倍 D .同一种物质制成的物体.当质量增大到原来的 2 倍,体积和密度都增加到原来的 2 倍 9、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 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 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 10.只有量筒,要取出21 克汽油 (汽油的密度为0. 7x103千克/米3),下面几个论述中正确的是() A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7 厘米,的汽油 B .在量筒中量出体积21 厘米 3 的汽油 C.在量筒中量出体积30 厘米 3 的汽油 D .单用量筒是做不到的,必须有天平 1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 、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 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 12、如图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正确的是()

八上浙教版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电子版本

八上浙教版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水的存在与组成 1、水的循环 ⑴水循环的过程(能够看图进行描述) (2)水循环的途径: 发生在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大循环) 发生在海洋-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小循环) 发生在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小循环) (3)水循环的动力:(主要动力、外因)+(内因)+ (4)水循环的意义:①使得地球各圈层紧密联系在一起;②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③使得海洋向陆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淡水资源。 (5)水资源定义:一段时间内某个地区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某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5)更新最快(天);更新最慢(约年)(7)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但因为人口基数大,人均水资源仅界平均水平的 (8)我国水资源分布时空差异:夏季冬季,江河年际变化大;空间上 →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现在人类对水资源的改造主要是对的改造)(9)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平均每天约需升水 二、水的电解实验 ①装置(认识) ②现象:在两个玻璃管中都产生了气泡,并且极一管产生的气体 体积是极一管的两倍,V负:V正= ③气体的鉴定:正极→产生,鉴定方法: 负极→产生,鉴定方法: ④实验结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 的; 水是由和组成的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注意:不能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⑤文字表达式: 三、浮力 1、浮力的存在:浸在(包括和浸没)液体(或气体)中的一切物体都受到液体(或 气体)产生的浮力 2、浮力的方向: 3、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 4、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弹簧秤测出物体在空气和浸在液体中的读数差) 6、阿基米德原理(文字): F浮=G排=ρ液gV排(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了解探究过程) 7、物体的沉浮 ⑴受力分析法: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一般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决定于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当F浮>G物体;②当F浮=G 物体;③当F浮<G物体。 ⑵密度判断法:①ρ液ρ物,物体上浮; ②ρ液ρ物,物体悬浮;③ρ液ρ物,物体下沉; 注:(要注意物体在水中的各种状态:浸没、浸入、漂浮、悬浮、下沉) 8、物体沉浮条件的应用: ⑴密度计和船的原理和应用: 密度计和船都是状态下工作;船在密度较小的液体中,吃水较,反之则较;密度计的刻度为、 ⑵潜艇的浮沉原理:通过改变来实现浮沉; ⑶气球和飞艇利用_空气__的浮力来工作,通常充入密度较空气_密度小_的气体; 归纳浮力的计算公式: 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G排液;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易错点:桥墩深深埋在河底淤泥中,所以桥墩下表 面) 平衡法:F浮=G-F拉(适用于漂浮、悬浮) 四、溶液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浙教版科学八上第四章单元测试卷汇总

《科学》八年级单元练习(十四)—(共6页) (第四章综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科学实验室中,测量电流的工具或仪器是( ) A. 验电器 B. 电能表 C. 电流表 D. 测电笔 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 A. 安培 B. 焦耳 C. 伏特 D. 库仑 `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 ) A. 没有电子 B. 几乎没有电荷 C. 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D. 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 4. 某家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安,这个家用电器可能是( ) A.空调器 B.白炽灯 C.电子手表 D.电饭锅 5.如右图所示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将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接线柱接到电路中,要求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变小,连入电路的接线柱是( ) 和B 和C 和D 和D 6.下列四个电路图中,当开关S闭合后,两盏灯并联的电路是( ) 7.在温度一定时,比较两根镍铬合金线电阻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长导线的电阻大 B.横截面积大的导线电阻大 C.长度相等时,粗导线的电阻大 D.横截面积相等时,长导线的电阻大 8.关于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荷运动的方向,叫做电流方向 B.人们把负电荷运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C.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D.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橡胶没有电阻,导线有电阻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流为零,但电阻不为零 D.只有导体才能作电工材料 10.在下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用电压表正确测出灯L2两端电压的是( ) # 11.如图所示的物体中,制造它们的材料都是绝缘体的一组是( )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四章

第四章《不断运动的地球》全章测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规律,形成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月球的自转 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当太阳照射的方向和地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你的家乡所处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由地球自转运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的产生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昼夜更替 4、下面关于各城市正午旗杆的影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京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B、海口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C、香港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可能朝北的 D、天津的旗杆的影子一年中都是朝北的 5、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轴 D、纬度 6、当晨昏圈与地轴平行时(即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 ( ) A、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B、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C、太阳光线与地轴成66.5o的夹角 D、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在下列各纬度处,一年之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南纬67o B、北纬80o C、南纬40o D、北纬23o 8、我国教师节那天,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并向南移动 D、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并向北移动 9、当1oS的地方的太阳直射时,此时的日期大概是在( ) A、3月21日前一、二天 B、9月23日前一、二天 C、6月22日前一、二天 D、12月22日前一、二天 10、下面哪一天我国的昼夜长短相差最短的是( ) A、劳动节 B、教师节 C、元旦 D、国庆节 11、正午时,地球上垂直物体的影子只朝北不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赤道以南地区 D、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12、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该地震发生时,地球 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两个大洋板块之间张裂形成海岭和海洋 B、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形成岛屿、海沟、海岸山脉 C、两个大陆板块之间碰撞形成巨大山脉 D、板块是针对岩石圈而言的,它在软流层之下 14、下列证据不能说明地壳在变动的是( ) A、喜马拉雅山脉在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B、水平岩层发生了弯曲或断裂 C、火山活动 D、海洋中潮起潮落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7节升华与凝华教案浙教版.docx

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认识升华与凝华现象,并从中分析得出升华过程要吸热, 凝华过程要放热; (2)在教学活动能识别出在生活小常见的物态变化小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们运用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展示碘的升华与凝华的实验为基础,得岀升华与凝华,的现象的存在及其原理,同时,学生们能正确掌握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学生能运用学过物理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并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教学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口主的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并揭示物理学道理; (2)通过介绍一些利用升华与凝华现象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常识中已学到一些物态变化的知识,同时,在前两节已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四种现象有了系统的学习和学握,但对于实际生活屮并不罕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却没有直观的认识与理解。他们总以为固态和气态Z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结构的特点,我将以大量形象直观的讲解展示过程为主,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的原理。 3重点难点 重点:棠握升华与凝华的原理,并对物态变化有系统的理解。 难点: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解释。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 1. 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引入 出示四句短句:寒冬腊月,河水结冰、春暖花开冰雪消融、雨过天晴湿草地变干、掀开饭盒水珠「落下。 师:同学们能用前两节学过的知识,分别说出它们是,什么物质变化的过程,是放热还吸热?生:”凝固,融化,汽化,液化 师:那请大家一起回答下这些现象的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回答,如什么态变为什么态是凝固的过程?设计如下图) 活「动2【活动】碘升华和凝华的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研究碘的物态变化 要求: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 2、猜想给碘加热会变成什么:液态还是气态? 3、实验过程中给升华管中的碘加热,你观擦到什么? 4、停止「加热,在碘升华管壁你又看到什么? 5、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019-2020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电路探秘及答案D卷

2019-2020 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电路探秘及答案 D 卷 姓名 : _____ 班级: ______ 成绩 :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用伏安法对四个电阻各测量一次,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 电流在 较这四个电阻的大小,可知电阻值最大的是() B.通过导线 d 的电流为 3A C.L1 的电阻小于 L2 的电阻 D.L1 两端的电压等于 L2 两端的电压 3. 如图所示,在“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时,小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 bc 、 ac 两端的 电压分别为 Uab=3v, Ubc=3v, Uac=6v,在表中记录数据后,下步应该做的是() B.改变电源电压,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C.对换 L1和 L2 的位置,再测出一组电压值 D.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 4. 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图所示,R 是定值电阻, R′是滑动变阻 器。其中能够实 现身高越低,电压表示数越小的电路是( U-I 坐标系中描点,比 A.甲B.乙 2. 小明在研究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 C.丙D.丁 a 的电流为 3A,导线 b 的电流为 1A,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通过导线 c 的电流为 A.整理器材,分析数据,得

池串联成如图 6--1 所示的电源。使用该电源组成如图 6--2 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 S ,在变阻器滑片 P 从 A 端滑到 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图 6--3 ( b )为电池组输出电功率与电压表示数的关系 图线,图 组输出电能的效率 η 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关系图线。若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电源由 6 节干电池串联组成 B .变阻器的总电阻为 4Ω C .图 6--3 ( a )中经过 x 点的两条虚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长方形面积为 2.16W D .图 6--3 ( b )中 y 点对应的横坐标为 3.6V 6 . 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 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 b 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 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将 n 节干电 R 端的全过程中,电路中部分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6--3 (a )、(b )、( c )所示,其中图 6--3(a ) 为电压表示数 6--3 ( c )为电池 a 、 b 、 c 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 a 、 c 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