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中国科技史

后,历代医学家大多结合临床医疗实践,从不同角度发展中医学的理论。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原始人类经过无数次的尝试,逐渐发现许多可以治病的物质,进而累积了一些药物的知识。在中药学方面,我国对3000多种植物、动物、矿物药材的性能、功效、用法都有详细的研究和记载,并配制成汤剂和丸、散、膏、丹等不同类型的成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出现于汉代。该书共载药物365种,是由若干医家陆续写成的。南朝齐梁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把新发现的药物又整理出365种加进去,编撰成《本草经集注》。唐、宋时期,朝廷曾组织专人整理修订中药学书籍。唐代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明代李时珍又著成《本草纲目》,该书52卷,共载药1892种,绘图1160幅,这一巨著对我国医药学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中国的药物学,是一代代的后人不断丰富补充前人著作的结果。

2.天文历算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封建帝王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着王朝的命运,《易》曰:“天垂象,见吉凶……”王室的兴衰是天象在人间的反映,所以历法的准确与否,被看作是王朝是否顺应天意的标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天象观察、仪器制作和编订历法。

我国最早的天象观察,可以追溯到好几千年以前。无论是对太阳、月亮、行星、彗星、新星、恒星,以及日食和月食、太阳黑子、日珥、流星雨等罕见天象,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记载,观察仔细、记录精确、描述详尽、其水平之高,达到使今人惊讶的程度,这些记载至今仍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已有丰富的天文现象的记载。举世公认,我国有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天象记载,是欧洲文艺复兴以前天文现象最精确的观测者和记录的最好保存者。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国学者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的一座汉朝古墓内发现了

一幅精致的《天文气象杂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彗星图。实际上,我国还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颗彗星也是哈雷彗星,可靠的史料证实了武五伐纣的确切年代应为公元前1046年,这样又把我国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的年代往前推了800多年。

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造性地设计和制造了许多种精巧的观察和测量仪器。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仪器是土圭,也叫圭表。它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的,它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已无从考证。此外,西汉的落下闳改制了浑仪,这种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几乎历代都有改进。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利作为动力的浑象。元代的郭守敬先后创制和改进了10多种天文仪器,如简仪、高表、仰仪等。

古人勤奋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变化,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这类天象,掌握它们的规律性,用来确定四季,编制历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相传在远古时代已经制定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法,即《黄帝历》。到了夏代,又制定出以阴历正月为岁首的《夏历》,这是现代阴历的起源。到了商、周时代,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始使用阴阳合历,分别以阴历十二月与阳历十一月为岁首,为了调整阴阳历参差,开始设置了闰月。我国古代上百次地改进了历法,郭守敬于公元1280年编订的《授时历》采用365.2425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数值与现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值相同,比欧洲的格里高列历早了300年。总之,我国古代历法不仅包括节气的推算、每月的日数的分配、月和闰月的安排等,还包括许多天文学的内容。这说明我国古代对天文学和天文现象的重视,同时,这类天文现象也是用来验证历法准确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制定精确的历法,就得精于计算,于是数学伴随着天文学发展起来;中国是数学古国,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古代世界各国曾经有十、十二、二十、六十等多种进位制,现在统一使用十进位值制。中国是世界最早采用十进位制的

国家,在世界数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经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和百、千、万等字的合文来记数,最大的记数有二万多,记录了战争中歼敌、俘虏人数,以及牛羊头数。后来发展成筹算和珠算的逢十进一的十进位值制,是对记数和计算的革命性发明,一直沿用至今。中国的珠算是一项巧妙的发明,算盘是电脑出现前最有效的运算工具。后来还传到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至今仍有人使用。此外,还有许多定理或解法,如毕氏定理、圆周率的数值、高次方程和高次方程组的数值解法等等都是中国首先求出的。中国古代数学杰出的成就向来为中外数学史家称道。

3.农田水利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以“农”为天下之根本,所以,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中,农业科学技术始终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农业科学技术理论也是最丰富的。唐代光是畜牧兽医、园艺、经济作物、农具的著述就有20多种。到了明清两代农学著述更是空前,共有250多种。中国古代有些农书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例如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得到达而文的高度评价,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说:“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和事实相差太远,……在一部古代的中国百科全书中已经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纪述。”至于农业科学技术实践也是最丰富的,实践的领域是最宽广的,实践的社会效应是最大的。

中国农业发生很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部分地区的氏族部落普遍形成了以原始种植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和采集渔猎的综合经济。原始种植业的两种不同类型,也基本形成,即北方黄河流域为种粟等作物的旱地农业,南方长江流域则为种稻等作物的水田农业。夏、商、西周时期,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和长江流域一些地区耕作区日益扩大,游牧业进一步被挤向北部、西北部边缘地区。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牛耕逐渐推广,耕地得到大量垦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出现。秦和两汉时期,长江以北淮水以南、关中、中原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灌溉农业区。长江下游广大低湿沮洳地带和岭南地区还远远没有大量开发。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由于

长期战乱,古代农耕重心地区遭到严重破坏。江南地区,由于人口、劳动力的增加,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北方一些先进技术的传入,农业生产水平开始赶上一再遭到破坏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中期以后,农耕区的重心开始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五代十国时,长江以南因战争破坏较少,北方日益依赖于南方。北宋和南宋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第二次大批南迁,农耕和蚕桑的重心已明显地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南方。此后,中国南方一直是全国的粮食和蚕桑的重要产地。

水是农业的命脉,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亟需靠人工灌溉来保证。黄河流域一直流传着大禹“疏九河”,“尽力乎沟洫”的传说。这可算得上是中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萌芽时期了,真正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那是到春秋战国时候的事。中国历代当政者都标榜“重农”和讲究水利,二十四史有的就撰有《河渠志》专篇,在《地理志》、《一统志》中也记载有关于农田水利的建设。功绩当然都记到了帝王将相的名下。实际上,贡献更大的是广大农民。农民不经过官府过问,自己联合起来修建农田水利的事例各朝各代、各地皆有。如清代中叶,长江流域无地农民纷纷迁往川、鄂、陕边区山中,开垦山田。他们合力筑造堤堰,控渠引水。中国古代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各种形式的农田水利工程,有的工程就其规模之大,设计的巧妙和高超技术,都居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

4.建筑工程

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早在7000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榫卯结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木结构框架式的主要特点,结合夯土、斗拱、石雕、拱券及砖石工程等的传统建筑体系,在民宅、楼阁、陵墓、石窟、宫殿、寺院、古塔园林、桥梁以及水利工程等建筑中都表现出独特的结构形式和艺术风格。以木结构框架式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技术一脉相承,自成体系,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中国建筑为东方独立系统,数千年来,继承演变,流布极广。虽然在思想及生活上,中国曾多次受外来

异族的影响,发生多少变异,而中国建筑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

中国古代建筑种类繁多,有用于军事的城垣壁垒,如始建于秦代的万里长城,历代不断加修,至今仍巍然屹立;有专供帝王将相享用的宝殿、亭台楼閣、园林水榭,始建于明代的北京故宮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葩;水利交运方面的桥、路、坝、堰、堤,人工开凿的湖泊、运河,很多工程历千年而不衰,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防洪防澇之功,更有灌溉及发展漁牧之利,其规模之大,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还有宗教庙宇、名刹古塔,静穆端庄,世所罕见;更有南北东西因地制宜、适应各地地理气候环境而建的民居等等。这些建筑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结构科学合理,除了百姓民居外,大都气势宏伟,技艺精巧,与环境地形协调统一,显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木造结构方法,最主要的就在构架的应用。在构屋程序中,先用木材构成架子作为骨干,然后加上墙壁,负重部分全赖木架;这种结构法与欧洲古典派建筑的结构法,在演变的程序上,倾向各异。中国木造结构经过3000多年的发展,沿用至今,而希腊古代木构建筑则在纪元前十几世纪,就已经被石材取代,由构架变成垒石,支重部分完全倚赖荷重墙。在欧洲各派建筑中,除去最现代始盛行的钢架法以及钢筋水泥构架法以外,唯有哥特式建筑,曾经用过构架原理,但哥特式仍是垒石发券作为构架,规模与单纯木架是不同的。哥特式中又有所谓“半木构法”则与中国构架极相类似,但这种半木构法的应用,始终不如中国构架彻底纯净。5.制造加工技术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除四大发明、建筑工程、农田水利、医药学、天文历算等外,在制造加工技术方面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

(1)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突出成就:中国古代冶金技术杰出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五方面:①炒钢和百炼钢技术

所谓炒钢就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再进行搅拌。利用空气或铁矿粉中的氧进行脱碳,以获得熟铁或钢的技术。所谓百炼钢就是以炒钢作原料反复加热折叠锻打而成的钢。

从出土文物分析,炒钢和百炼钢最迟在东汉前期已被普遍使用。这种炼钢技术大大提高了铁器品质,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而欧洲一直到18世纪中叶才发明这种技术,比中国晚了1900年左右。

②球墨铸铁技术

所谓球墨铸铁技术就是将存在于铁内的片状石墨变成球状,以提高铸铁的机械性能。这种技术不仅在铁的冶炼技术方面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机械制造业也有重大的推进作用。从出土文物分析,最迟在汉魏时期中国铁匠已掌握了初步的球墨技术,而西方直到20世纪中前期才发明了该项技术。

③使用风箱和煤炭冶炼技术

在宋元时期中国铁匠冶炼时已使用木风扇,后来又发展成木风箱,大大提高了冶炼炉的效率,并提高了产量。西方在五六百年之后才出现木风箱鼓风技术。在宋代中国铁匠已懂得用煤炼铁,不仅效果好,而且节省大量木炭,而西方直到18世纪才懂得用煤炭冶炼铁。

④灌钢技术

所谓灌钢就是将熟铁条盘卷起来,夹放适量生铁,用泥封裹以防止加热时氧化脱碳。然后烧炼,再加以锻打,使碳分布均勻,于是就得到高硬度、性能较好的钢。灌钢技术在钢铁冶炼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⑤最早的炼锌技术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已有关于冶炼锌的详细纪载。锌的冶炼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氧化锌还原为锌的温度1000℃以上,比锌的沸点907℃还要高,如果技术设备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是很难得到大量的金属锌的。我国是火法炼锌最早的国家,最迟在宋代已冶制铜锌合金即黄铜了。而欧洲在16世纪上半叶才从中国学到炼锌技术。

(2)制茶:中国制茶历史悠久,自发现野生茶树,从生煮羹饮,到饼茶散茶,从绿茶到多茶类,从手工操作到机械化制茶,其间经历了复杂的变革。各种茶类的品质特征形成,除了

茶树品种和鲜叶原料的影响外,加工条件和制造方法是重要的决定因素。

三国时,魏朝已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自唐至宋,贡茶兴起,成立了贡茶院,即制茶厂,组织官员研究制茶技术,从而促使茶叶生产不断改革。唐代蒸青作饼已经逐渐完善。宋代,制茶技术发展很快。新品不断涌现。北宋年间,做成团片状的龙凤团茶盛行。龙凤团茶的制造工艺,据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记述,有6道工序: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茶。相比于饼茶和团茶,茶叶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够浓郁的缺点。于是出现了利用干热发挥茶叶优良香气的炒青技术。炒青绿茶自唐代始而有之,经唐、宋、元代的进一步发展,炒青茶逐渐增多,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茶录》、《茶疏》、《茶解》中均有详细记载。其制法大体为:高温杀青、揉捻、复炒、烘焙至干,这种工艺与现代炒青绿茶制法非常相似。

在制茶的过程中,由于注重确保茶叶香气和滋味的探讨,通过不同加工方法,从不发酵、半发酵到全发酵一系列不同发酵程序所引起茶叶内质的变化,探索到了一些规律,从而使茶叶从鲜叶到原料,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制成各类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不同的六大茶类,即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青茶。由于制茶技术不断改革,各类制茶机械相继出现,先是小规模手工作业,接着出现各道工序机械化。除了少数名贵茶仍由手工加工外,绝大多数茶叶的加工均采用了机械化生产。

(3)陶瓷制造: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瓷器,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的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给人类提供了独特的艺术享受。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们只能对木、石、骨等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将其制作成器具。当古

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后,把粘土用水湿润,塑制成型,再经高温焙烧,使之成为胎体坚固的器具,这样便产生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陶制的纺轮、弹子及陶刀之类的工具,也陆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因此陶器迅速成为生活必需品,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于是制陶业很快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手工业。

中国瓷器的发明,大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瓷器的前身是粗瓷,远在秦汉时就能生产。到三国时期,青瓷作为瓷器的代表诞生了。它的制作过程是先将高岭土做成瓷坯,在“坯骨”中掺入酸性氧化物,在鼓风装置吹动下经摄氏1000度的高温煅烧,使瓷坯玻璃化。经煅烧后瓷坯便成为不吸水、玲珑可爱的瓷器。瓷器所以引人注目,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其坯体施有一种或几种颜色的釉药。中国早在商代就发明了釉,而首先被烧造出来的是青釉,即石灰釉。它以氧化钙为助熔剂。它是我国传统的瓷釉,沿用了几千年,形成中国瓷釉的独特风格。另一种釉是铅釉,它以氧化铅为助熔剂。铁、铜、锰、钴……等金属元素起呈色作用。

瓷器这种工艺化学产品,在世界上以我国发明最早。远在唐代就开始经过海上和“丝绸之路” 大量运销国外,五代时传到了朝鲜,南宋时期,日本人加藤四郎、左卫门竟正曾到福建学习造瓷,并在回国后建窑,成功地烧制了黑釉等瓷器。11世纪,我国造瓷技术传到了波斯,后来又传到了阿拉伯、印度、波斯,甚至埃及和地中海沿岸各国。1470年又传播到意大利的威尼斯,欧洲才开始生产瓷器。

(4)造船航海: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有雕花木桨,证明7000年前的我国已使用独木舟。由此不断延续和发展下来的中国古造船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技术论证都使人确信:多桅多帆、平衡舵、披水板、减摇龙骨等都是中国首创。

中国造船史上的四大发明——指南针、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是对世界造船技术的重大贡献。

公元前后,中国就广泛使用了船尾舵,比西方早约1000年。水密舱壁至少在公元410年的晋代已出现,1295年马可波罗将这一技术传入欧洲,却未引起重视。欧洲直到18世纪才逐步将这一重要技术应用于航海。车轮舟,即桨轮船,从晋代至南朝祖冲之,到唐宋时期均有使用和推广,国外直到蒸汽机应用于船上时,才开始用桨轮。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至北宋发展完善的指南针技术,对世界航海史的影响意义深远。除桨轮外,以上三项技术至今仍在使用。宋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造船技术大发展的高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匠们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成就。水密隔舱的设置:这一船舶结构大约发明于唐代,宋以后在海船中被普遍采用,部分内河船也有采用。这一船舶结构是中国在造船方面的一大发明,它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逐渐被欧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艺所吸取,至今仍是船舶设计中重要的结构形式。

中国海舶的船壳结构也有着独创性。其船壳板之间不是平接的,而是搭接的。其优点是船壳板联结紧密严实,整体强度高,且不易漏水。船上设有可以携带家属的幽雅客房,备有充裕的食品,甚至在船上养猪、种菜、酿酒,以及种植盆景以供观赏。在泉州后渚古船上还出土有像棋子,说明船上置有文化游艺活动用品。稳定性好、适航性强、安全性高,再加上比较舒适的生活条件,使中国海舶受到中外客商的欢迎。

总之,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文艺复兴前,中国古代科技雄踞世界科技最高峰,是西方古代科技无法比拟的。但是,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也有其固有的缺陷。第一是封闭性,第二是极端实用化。这些缺陷是中国古代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近3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成就,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其长处和不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用昔日辉煌激励我们攀登现代科技的新高峰。

中国科技发展史

关于中国科技发展史的文章 1."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 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 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 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 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弘扬名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 2.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这是黑格尔对世界历史上各文明古国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方面。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诞生了许多民族和国家,大多数都衰败没落了,而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答案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何谓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作用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江泽民还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没有生机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没有坚强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不断用这些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李约瑟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学史是人类文明史中一个头等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中,西欧人很自然地会从现代的科学技术来回溯过去,认为科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于古代地中海各民族的经验和成就。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大量文献中看到希腊和罗马的思想家、数学家、工程师和自然界的观察者们所奠定的基础。一些早期的著作,例如威廉·休厄尔1837年所著的《归纳法科学发展史》,全都不自觉地透露出,作者们甚至连其他民族在人类认识自然环境的历程中同样有所贡献这一事实也不知道。以后,人们才比较清楚地认识到,现在的比较成熟的科学思想,曾经受惠于古代埃及人的开拓工作,受惠于肥沃的新月地带各民族,如苏美尔人、巴比伦人、、赫梯人等等的辛勤劳动,并对这些史实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的关系,欧洲人从麦伽塞因斯时代到麦考来时代都一直和印度的文化有着密切的接触。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才能对印度人的成就作出比较公正的评价(这种评价还是很不够的),不过,在这里存在着许多年代学方面的困难问题,使人们仍然看不到一幅清晰的图景。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蔽,而没有被人们所认识。“远东”这个名词本身,就说明了欧洲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连那些怀有良好意愿的欧洲人,也很难排除这种偏见。我自己在前面也自然而然地使用了“远东”这个名词,但是以后在这部书中,我将不再使用它。本书的主题就是要论述亚洲、特别是中国在科学上的贡献。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在古代和中古代,中国人对于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发展,究竟作出了什么贡献?虽然自从耶稣会传教士在17世纪初叶来到北京以后,中国的科学就已经逐步融化在现代科学的大熔炉之中,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问:中国人在这以后的各个时期里有些什么贡献?中国的科学为什么会长期大致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中古型的理论?如果事情确实是这样,那末,中国人又怎么能够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所存在的弱点,又为什么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其阻碍因素又是什么?从另一方面说,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的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现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这些问题是本书想讨论的问题的一部分。 在一些普通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相互矛盾的倾向。17世纪的耶稣会传教土所传出来的古代中国传说时代的纪年表至今仍然在起作用,它使人们把过多的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 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曲折、仰或缓慢渐进和急速推进依次呈现或交替呈现的历史。但是,历史轨迹的这些对立状态,又无不统一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上。 在众多的历史坐标中,重大历史事件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它相当于坐标原点,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世界科技史上,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酝酿和发表就属这类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科学技术以间断、曲折、急速推进的形式发展着;事件发生前或后,则以相对连续、平滑和缓慢渐进的形式增长着,并且发生前和发生后又有所不一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性质上,在此之前可能属古代科学,之后则是近代科学了。 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以是内在的,也即是以改变科技发展轨迹的科技思想的产生或科技成果的建立。这种事件由于表现为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比较直观,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以此作为分期的依据或标准的作法,往往用T?内史体系中。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可以是完全外在的,也即在事件的科技性质不显著,或者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把足以结束科技运动的己有轨迹或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环境性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等,作为分期标准或依据。这种事件由于表面上看来与科技无关,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是隐蔽的,有时甚至不易被科技人员接受。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科技史深层次的分期。这种作法往往在典型的科技外史中使用。由于上两类事件,在科技史的分期中,各具有特殊的有利之处,也各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科技史的每一时期的划分中,始终贯彻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与环境性事件统一的原则;一是各个时期不同,两方面的判据间或运用,如第一、二阶段间,以科技成果划界,二、三阶段间则以环境性事件分期。一般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因为环境性事件毕竟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事件,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不仅存在,而且或迟或早会表现出来,也即一定的环境对应于科技的一定运动。人为地隔离或间或使用两方面判据,由于二者的不同步,会导致分期失准,进而不科学。这种两重标准统一使用的作法,常出现在内、外结合史中。 统一运用科技成果性和环境性的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准,比单纯使用某一方面,对于描述科技史,要有利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环境性事件的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互为因果关系。这样,就要求既陈述科技成果的产出情况;又交待与之相应的环境材料;还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全分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科技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而的重大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本质的影响还是科技体制的变更。科技体制不仅决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反映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决定对科研的投入、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因此,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的定义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科学技术史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整个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科学技术史既不是一般的自然科学,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历史学。它是横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科学技术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早期 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发明弓箭和陶器、出现陶器 农牧业、观察天文、开创医药的地区之一。开始利用蚕丝制作丝绸。 先秦时期 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了青铜时代,青 铜器的铸造冶炼技术非常高超,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广泛使用铁器,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 铁柔化技术。《夏小正》成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有大规模的水 利工程,包括都江堰、郑国渠等。创造十进位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 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 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 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 的回归年长度。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 秦汉时期 中国古代的各个科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农业上的轮作制已经确立。中

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面世。《九章算术》确定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体系。造纸术已被发明并且得到了重大改进。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徽、祖冲之、张子信等对数学和天文学做出了很大贡献。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创造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基础理论。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标志着农学的成熟。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丰富了中医学体系。葛洪在炼丹上的研究,对中国原始的化学做出了贡献。马钧在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机械制造的水平。解飞、魏猛变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车磨。 隋唐、两宋时期 宋朝科技隋唐时经济文化发达,使科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到两宋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元朝时期 阿拉伯与波斯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翻译诸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伊本·优努斯(又译作尤尼)的《哈基姆星表》(又译作《哈基姆历数书》)等天文学著作。中国人在此时开始使用阿拉伯数字。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王恂与郭守敬等完成编制《授时历》。《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只有26秒的差距。1303年,朱世杰著成《四元玉鉴》,将“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四元高次联立方程),并提出“消元”的解法。朱世杰

《走进科技的殿堂》教学设计

《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设计 民乐县岔家堡小学黄鑫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2、愿意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愉悦。 3、知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布置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布置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难点 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愉悦。 四、教学关键点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想一想怎样才干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集中精力学习。 五、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实物投影 3、录音机 4、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并分析其原因,以便

有的方矢地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播放故事《龟兔赛跑》 2、问: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么能跑赢兔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呢? 板题:做学习的主人 (二)学文明理 1、交流学习经验 (1)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 以“冬冬的烦恼“为内容讨论 假如你是冬冬,你会怎么做?假如你是冬冬的同学,你会对冬冬说些什么? (2)让学生自身谈谈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再分分类。 (3)讨论: ①对不认识的生字,看不懂的文章应该怎么办? ②对自身不爱学习又必需学习的课程应怎么办? ③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 (4)用图形式加以说明、延伸。 (5)小结: 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方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三)抓紧分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1、争分夺秒。 ①誊写生字,5分钟后检查学生所写的字数。 ②誊写课文,5分钟后检查,让学生说一说,对比一下与所抄生字有什么不同? ③让学生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2、分组讨论并说说自身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现的低效率问题,大家一起想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是什么? 3、对照图片,说说有什么方法使小丽做事更快些? 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布置时间,才干有效率。 (四)教学延伸 1、出示一系列的活动内容,让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合理布置时间呢? (1)、星期六,小军需要做以下的几件事: 画画儿、做作业、看电视、买文具、看课外书、踢球 (2)、王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必需完成以下家务,-需要分钟,故此,对他如何进行复习有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帮帮他。 扫地5分钟,淘米3分钟,烧开水9分钟 煮饭10分钟,喂鸡5分钟,洗茶壶4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给小军出主意。 各组互相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张帅20094022004 阅读方法:1.检索阅读 2.分析阅读 作业步骤:1.课本的各章节的简述 2.读后感 第一章原始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萌芽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至四千多年前) 一伟大的祖国,古老的文明 二劳动工具的制造和火的使用 石器的制造火的使用 三从采集狩猎到原始农牧业 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原始耕作技术动物的驯养 四原始工艺技术 制陶蚕丝的开始利用和原始纺织技术建筑交通工具 五自然科学知识的萌芽 天文学知识的萌芽数学知识的萌芽其它科学知识的萌芽原始的医和药六原始自然观 第二章技术和科学知识的积累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0年) 一奴隶制度的出现和科学技术 二青铜时代和青铜冶铸技术 三农业生产技术 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开始形成耕作制度耕作技术 园艺、蚕桑和畜牧 四手工业技术 建筑纺织染色制陶技术的进步和原始瓷器的出现酿酒 五初期的天文学和数学 天文学数学 六物候和地学知识的积累 《夏小正》和物候知识有关气象、地形和地图的记述 七初期的医药学 巫和医德分化药物与汤液医疗工具与卫生保健

八天命观与阴阳五行说的起源 天命观的形成阴阳、五行和八卦说 第三章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奠基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 一社会大变革与科学技术 二铁器时代的到来与冶铁技术 生铁、钢和铸铁柔化术的出现冶铁业的兴起与铁器的逐渐普及 找矿经验和采矿技术 三精耕细作传统的开始形成与生物学知识 《吕氏春秋·上农》等篇所反映的精细耕作技术 植物生态学和动植物分类学知识 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 灌溉工程运河工程和堤防工程 五《考工记》——手工业救赎规范的总汇 《考工记》的产生车辆的制造弓箭的制作钟、鼓和罄等乐器的制造练丝、染色和皮革加工技术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数学知识 六《墨经》中的科学知识 光学知识力学知识和时空观几何学知识及其它 七天文学和数学的进步 对行星和恒星观测的数量化天象观测的重要成果古四分历法 算筹、筹算和十进位值制 八地学著作的出现 《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 九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 医药学的发展和名医扁鹊《黄帝内经》的整体观、脏腑经络说和阴阳五行论《黄帝内经》的防治思想、病因说及解剖学知识 十诸子百家的自然观和学术争鸣 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思潮的兴起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 天与地的相对关系问题宇宙本原和宇宙无限性问题 第四章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形成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一封建制度的巩固与科学技术 二农业科学技术和水利工程 牛耕法与新型农具代田法和区种法《氾胜之书》 园艺、养马、蚕桑的发展水利工程 三生产工具、兵器的铁器化和冶铁技术的成熟 生产工具和兵器铁器化的完成冶铁新技术 炒钢、百炼钢和铸铁脱碳钢技术 四天文学体系的形成和杰出的科学家张衡

中国科学技术史论文

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 摘要:中国从古至今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发展历程。 关键词:陶器玉器,青铜,数学,医学,农业,天文。 一萌芽时期 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时期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是世界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这一时期人类发明了工具,标志人类文明的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陶器玉器,农牧业,开始观察天文,开创了医学及用蚕丝作丝绸等一系列进步。其中陶器玉器工艺令人惊叹,5300前的人类玉器上的打孔钻头仅有0.07毫米,硬度达到7度(最高8度),其高超技艺令人震撼。 二先秦时期 此时期中夏商周时期奠定了中国科学技术的雏形。这时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技术十分高超,其中以鼎的铸造最具代表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基本奠定。这时开始广泛使用铁器,其运用于战场,农业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出现了炼钢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其中有代表作越王剑,其在地底埋了两千多年仍然不锈,依旧锋利无比。 当时出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事历书—《夏小正》。当时还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数学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发明筹算,能进行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较复杂运算,并可以对零、负数和分数作出表示与计算。有学者认为,筹算促成了印度-阿拉伯数字体系。创造九因歌,为世界上最简便的乘法表,直到今日还在使用。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测定了比较精确的回归年长度。 当时的中医学理论初步建立,出名的医学家有扁鹊等。 三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已趋于成熟。 农业上轮作制已经确立。其中有著作《氾胜之书》,《汉书》等。 造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长城的建造体现了中国当时建筑技术的发达。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已有牵星导航技术(过洋牵星术)。发明抽水马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抽水马桶的国家。 此时还出现了青瓷。其中越窑最为成熟。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读书笔记

《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读书笔记 光电1001 李喆勋100150128 当前我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中国科学技术为什么古代先进而近代落后,一定有社会历史的原因。研究和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探讨它的发展规律,将可以起到鉴古论今的作用。本书将向读者揭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叙述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也探索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中国科学技术史,是整个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成果,同时也把自己的许多成果传到国外,贡献给全人类。关于中外科技交流,《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 尽管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许多国外成果,但是,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却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具有独立性和特异性的特殊传统。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它自己的体系。一般认为,所谓“体系”是指严密的理论体系,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经验性和实用性,恰好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否完全缺乏理论体系,这个问题也有不同意见,现在我们暂且撇开不说。但是,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独具一格的这一特点来看,不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或者是各个分支学科,也完全称得上是自成体系的。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实用科学特别注重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工艺过程、工艺方法和实际操作的效益,具有实际经验的工匠、文人、医生对实用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实用科学把研究的最后落脚点放在应用上,如把天文学的研究建立在观测的基础上,以便解决实际问题见长的体系。各项技术的发明则直接同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军事工程设施、武器的改进联系在一起,因而,其实用性、应用性更加突出。由于封建社会绵延2000多年,中国在秦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特色,也就进一步固定化,几乎成为一种前后继承的固有模式。 我在读完《简明中国科学技术史话》之后,对于明清之际西方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感想: 中国科技从领先到滞后,中间经历了明清之际二百多年的过渡期,时间大约从万历(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国一方面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内外诸多因素制约,最终未能抓住追赶世界科技的机遇,历史经验及教训值得做出总结,也值得各种认识彼此争鸣。 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摘要:中国科技发展史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成为古代世界许多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 关键词:古代;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特点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的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贡献与影响呢? 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 (二)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科技的实用性被固定下来了,但有所不同的是,与此同时,把秦始皇打击的儒家树立为统治思想,西汉作为整理已有科技知识的重视时期,像医药、天文历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的力学 曹聪曹聪((096150020) 摘要 我国著名科学家傅鹰说:“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我国是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五千年前就有文字,在春秋战国后更有大量文献留存至今。在世界力学发展史上独居特色。从单位计量到时空观,从流体力学到材料力学,从力学应用到力学见解,无不透露出古人的智慧和力学成就。尤其是力学在建筑,日常用具等应用中更是比比皆是。但是总的来说,力学知识一直停留在应用上,宋元以前的理 论较多,但也多为说理,没有数学证明且少有实验支撑理论,宋元以后理论也一直落后于西方。然而古代人在力学上所做的努力是不可磨灭的。 一、 基本的物理计量 力学,作为一门研究空间与时间中物体运动和变化的实验科学,离不开计量及其单位。在古代的贸易交换、天文历法、机械制作和工程兴建中,也离不开具有某种度量制度的测量计算。中国古代把对长度、容量与重量的测量概括为“度量衡”。现代力学计量包括时间、长度、质量三个基本物理量。 1、时间的计量时间的计量 古代常用的计时单位是年、月、日、时、刻,其中日和时为最基本的时间单位。是为时辰,刻为时以下的时间分度。早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干支记日的方法。以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前722)二月已巳日直到宣统三年(1911),

我国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干支记日历史,是世界上最长的连续记日法,保存了世界上最长也最完整的记日资料。(1)除了干支记年外,为了避免发生混乱,日常生活中还同时使用着另一种数字计时方法。目前发现最早的数字记日是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竹简历谱。(2) 对一日之内时间的精确划分,古人采用十二时辰记时法。一日分12辰,一辰相当于现代的2小时。有的研究认为十二时辰是由太阳在天空中的十二个方向演化而来的。(3)十二时个时辰与当今通用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有相应的地对应关系,子时对应23~1点,以此类推。大约从东汉开始,将一个时辰中加入少、半、太三个时标。(4)这样的记时法于今日的二十四小时记日法已经没有本质差别。与十二时辰记时法并行使用的还有百刻时制。百刻时制又称漏壶记时制,即采用日晷或漏壶将一昼夜划分为十时,一时分十刻,一昼夜共一百刻。百刻制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计时方法,它可能起源于殷商时期。隋唐以后百刻制与十二时辰制配合使用,在这种时制中,“刻”平均相当于今天的14.4分钟。(5)宋代又将一刻分为60等分,1/60刻即相当于今天的14.4秒。 根据不同的计时方法,测时仪器也有多种多样。他们分别是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最值得一提的是圭表,圭表实际上是用来测量子午线的。古代中国人测量地球子午线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验证历代传说的“日影一寸,地差千里”。(6)对此提出质疑的隋代刘焯曾主张进行实地测量。随后历代出现许多实地测量的案例。最著名的是唐代的测量,其结果与今值有较大误差。虽然如此,它却是世界上最早对地球子午线作出的实际测量,也是计量科学上第一次将人为规定的日常用尺和另一个自然地恒定数值作比较的尝试。 度量衡 2、度量衡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55年,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非凡等,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将争论了半个世纪的沙眼病毒病原学假说予以证实。 * 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 * 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该粒子是带奇异数的荷电重子的反粒子。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965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领导的研究小组,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经过6年多的艰苦工作,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 1966年,我国第一颗地对地核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1970年,我国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72年,在水稻育种方面,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为首的科技人员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 1978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汝康等,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发现了世界第一个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 1980年,南京大学冯端院士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聚片多筹的倍频增强效应,使激光倍频增强效应提高数十倍,为功能材料中利用缺陷开创了新的途径。 * 1981年,中科院生物化学所王应睐等,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运算速度每秒1亿次。 * 1985年,北京大学教授王选领导的团队研制成功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和全数字仿真计算机系统。

* 1987年,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赵忠贤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起始转变温度超过100k的超导体。 * 1993年,中科院计算所和曙光公司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曙光1000是我国第一台实际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0亿次浮点运算的并行机。 *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的科研人员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任务,获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类重要功能基因。 * 2003年,清华大学核研院研制的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 * 2003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提出并牵头组织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该计划是第一个人类组织/器官的蛋白组计划,我国科学家承担了30%以上的研究任务。 * 2006年,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立和发展了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方法和用机器求解方程的方法。 * 2006年,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介电材料超晶格的理论体系,将半导体超晶格的概念扩展到介电体。 * 2006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 2008年,我国3名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和空间科学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史 考试范围

名词解释(七选四) 1、《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病因学说”、“养生学说”、“药物治疗学说”、“经络治疗学说”等学说[1]。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2、《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1]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3、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4、《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5、《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国近代经济落后原因 按当今编年史分:中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一个历史时期为“近代”,即1840年到1911年半个世纪的时间;在这以前为古代历史时期;辛亥革命之后就为现代史了。杜先生的文章是谈“近代”时期的。1840年是清道光年间,从顺治算起已近200年,中国经济早已落后于西方了。严格地说,中国在16世纪中叶和西方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这个从古代到近代的过渡时期,是中国由先进走向落后的转折点。而在这之前,中国文明是走在世界之前列的。然而,为何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国经济逐渐落后于西方了呢?其落后的原因是儒家思想造成的吗?这也是我和杜先生讨论问题的焦点。杜文已公开表明:“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是儒家思想”。而我认为,近代(还要把时间往前推一点)中国经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归责于儒家思想。下面我将分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一,客观的地理环境状况使中国不能快速走向工业文明 中国处在亚洲的东部,地域辽阔,温度适宜,加上有长江、黄河两条河流,极利于农业生长。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中国古代文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加上手工业生产的发达,足以使这个民族处于温饱状态。农业文明,本为一件好事,但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成了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因为在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面前,人们最容易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向外发展,向外扩张。历朝统治者都滋长一种骄傲情绪,总认为自已的国家是个泱泱大国,连地理位置都处在地球中央。龙椅一坐,四方朝呈。当时的东亚文明也确实

处在世界前列。而欧洲大陆却与中国大不相同了,欧洲的地形支离破碎,众多的山脉和大森林把分散在各地的人口隔离开来,而且气候变化很大,农业生产相当落后,粮食很难自给。他们生产出的经济作物不通过贸易很难换回自已需求的产品。如古希腊地处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西部海岸,山岭交错,平原面积也不大,葡萄和橄榄是主要物产。然它地处沿海,很便于发展海上交通,所以希腊海上贸易特别发达,橄榄油和葡萄酒大宗销运外地,商船经常远航到地中海沿岸许多地方。生产力的提高加速社会分化,在中世纪,希腊大规模向外殖民,一些失去土地、生活贫困的农民、想寻求更多财富的商人纷纷向海外扩殖。还有古罗马也是与希腊大致相同,狭长的半岛三面环海,东部多山,适于畜牧。西部平原宜于种植橄榄、葡萄,海上交通方便,因此居民很早就与外界往来。这里只是举两个国家的例子,欧洲这些国家生产的东西已不能自给自足,非得向外扩充贸易才能维系自已的生存和发展,所以,环境越困难,刺激文明生长的积极性就越强烈,人们潜伏的创造力才能够越被激发起来。相反,环境优越,反而会固步自封,产生惰性。古代的中国凭藉悠久的文化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淘醉在自我满足之中,与世界缺乏交往。但是到了近代,有人走在我们的前面需要向别人学习时,传统的惰性便成了我们否定自身错误和自我检讨的障碍,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导致中国衰落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而这种成就之大,竟使得古代中国在领先前进的道路上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科技史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史》读后感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了自己的大半心血撰著的一本书,他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第一次以令人信服的史料和证据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且这部著作对中国的科学思想史、各学科专业史的相关技术以及社会背景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论证和分析。它所涉及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都是令人惊讶和叹服的。 读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后,我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对中国成就的关注自然使他受到当地人的赞许。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学思想、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及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这不仅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也对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的文献考古证据和图画见证,清楚地向我们显示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发明与发现。另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他的治学方法大概可以概述为兼收并蓄古文献、图片与考古史料,实地考察生产和生活传统,模拟实验与技术复原研究,中西比较研究,内史与外史研究相结合,国际大协作。同时,《中国科学技术史》是第一部以系统而且祥实的资料全面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宏篇巨著。 此外,在这本书中,作者李约瑟还用了一些篇幅介绍了自己特殊的家庭气氛,自己的经历,自己对待每一个人的态度,对时间的态度以及自己与中国的情结等等。这样,我们就可以对李约瑟博士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就更好地理解李博士,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更加容易地去读他的作品,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书。 正是因为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以及其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另外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读完这本书,除了佩服李约瑟博士,更多是对我国科学技术史深切的自豪感。人的聪明智慧是不会停歇脚步的,终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依然会引领时代的潮流的。另外,别的国家的人可以花费人生大数的时间,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史进行研究。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当对自己国家宝贵的财富有深刻的认识。

中国科技史论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论西方科技与中国科技的交汇 专业:12级室内设计一班 学号: 20121100401 姓名:陈涛

论西方科技与中国科技的交汇 中国科技从领先到滞后,中间经历了明清之际二百多年的过渡期,时间大约从万历(1573-1620)至清乾隆(1736-1795)。在这个过渡时期,中国一方面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由于内外诸多因素制约,最终未能抓住追赶世界科技的机遇,历史经验及教训值得做出总结,也值得各种认识彼此争鸣。 社会背景:明朝的中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开放,眼界最为远大,统治者阶层对于传播引进外国先进思想技术最为热心,心态也最为良好的时期,这和明代本身经济的高度发展,思想的高度活跃,广大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空前高涨是分不开,而所有的这一切追根溯源,都必须归源到明朝开国之初所制订的政策。明朝前期是文明的恢复期,正是在明朝统治下,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空前普及,士大夫阶层的活跃,哲学思想的突破,使得原来开始走下坡路的中国文明挽回了颓势,重新焕发出多样多采的的活力,重新显示出人性的尊严,个性的张扬。中国历史上在春秋战国以后再一次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局面,再一次表现出对科学的空前兴趣, 社会背景:明朝中期,统治者明成祖支持国家对外开放,允许外来科技传入中国,并积极学习外来西方科学技术,但随着国力的衰落,统治者害怕外来事物的大量传入,会蛊惑国民,威胁其统治,开始禁止对外开放和外来事物的进入,关起国门来自守。最终由于统治阶级的腐朽不堪和对百姓的无止压榨,明朝毫无悬念的走向灭亡。此时的少数满洲部落入主中国,取代汉人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统治者吸取明亡教训,统治初期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 明清之际,我国和欧洲的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形成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高潮。此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一个重要的过渡,开始由一个逐渐衰落的明王朝向强大的清王朝过渡,由汉人统治的国家转而有少数名族统治,在思想上和对外态度上统治着阶级的态度也明显发生变化。然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明清之际这一过渡时期,虽试图迎头追赶,整体还是逐渐落后。原因:明清之际的西方社会,正逐渐经历着中世纪神学思想的统治,文艺复兴时期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宣传,和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的兴起。中世纪神学思想控制下的欧洲无疑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名义上是为了恢复古典的文学艺术,实际上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借此名义来发展科学技术,此时的各种先进思想为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人们的思想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终于解放出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又将西方的封建制度彻底的打破,西方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西方想要扩大版图和市场来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开始向当时的中国进行贸易并宣扬其宗教教义。科技传播的途径:当时与中国进行最早和最多的的西方交流的代表并不是所谓的科学家,发明家,而是传教士,这些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是以传教为目的,他们的本意决非是好心好意来传播科学的,但要想在中国真正的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必须与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级打好关系,进而结果他们不得不和中

新中国科技发展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当时的中国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 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 中国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一片“废墟”上重 建。 1949年11月,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 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作为 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 几年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后来的几十年间,他为发展中国的国防科技作出了特殊贡献。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 占新中国成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 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 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 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是这批 归国的海外学人。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 机构。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 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 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 程碑。次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科 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 段。 这一年,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组 织全国6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 发展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即《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 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定了57项重大任务。此规划提出 的主要任务于1962年提前完成,从而奠定了中国的原子 能、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技术、航空和火箭 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基础,并促进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 门的诞生和发展。在提前完成《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 术发展远景规划》的基础上,中国又制定了《1963年至 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 中国政府在1958年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 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 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 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上首次提出要 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四个现 代化”。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1959年,地质 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 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 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 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 岛素。在此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一批学科较齐全、设备 较好的研究所,培养了一支水平较高、力量较强的科研 队伍。到1965年,全国科学研究机构已达到1700多个,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达到12万人。这是中国科学技术事 业继续发展的基础。 不幸的是,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 “文化大革命”。这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 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