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

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考评办法

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考评方案

为了加强我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科学考核准确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建设及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1 考评目的

1.1 强化质量意识,明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规范与教学质量标准。

1.2 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的师德、教学和科研情况,促进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1.3 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工作,为教师晋职、晋级、评优、聘任及奖励等提供依据。

2 考评对象

考评对象为承担全日制教学任务的校内专、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如因脱产进修、长期病假等经学校批准的原因未承担教学任务期间不予考评,兼职教师未承担教学任务期间不予考评。

3 考评指标体系及权重

3.1 考评指标体系

3.1.1 教育教学质量考评

教育教学质量考评指标体系包括教师师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环节,其中理论教学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与考核等内容;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等内容。

3.1.2 科研考评

科研考评主要考评教师完成科研工作量的情况。

3.2 权重分配

4 考评办法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考评工作由党委宣传部、教师考评处、科研处和教师所在系(部)共同完成,教师考评处负责汇总统计并在年底公布考评结果。

4.1 教师师德考评由党委宣传部负责,每学年进行一次,年终将考评结果报送教师考评处,(见《锦州师专教师师德考核评估实施办法》)。

4.2 考评处负责全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考评。考评处组织专兼职督学对全校专、兼职教师进行听课并对教学秩序进行检查,根据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检查结果进行评分,每学年进行一次,每学期不得少于1/2。

4.3 各系(部)成立教学质量考评小组。系(部)教学质量考评小组负责对本部门专、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考评。每学期进行一次,年终将两学期考评成绩平均计算得出考评总成绩。各系(部)可参照【《锦州师专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评估表》(系、部参考用表)】,根据《锦州师专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和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并报考评处备案。

4.4 考评处负责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公共课教师的学生评价由教师授课所在系进行。

4.5 教师科研考评由科研处组织实施,每学年进行一次,年终将考评结果报送教师考评处,(见《锦州师专教师科研工作量化及定额标准》)。

教师考评处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考评结果收集存档,入教师考评档案。

5 考评分数计算与考评等级的确定

5.1 教师考评处根据量化总分及有关规定,确定教师综合考评等级。考评分数以百分制定量计算,最后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等评定等级,百分制与A、B、C、D四等相应关系如下:

A等:90≤量化分≤100 B等:80≤量化分<90

C等:60≤量化分<80 D等:量化分60分以下

5.2 特殊规定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殊规定(指一学年内)如下:

5.2.1 发生重大教学事故者,综合评定为D等。

5.2.2 由于主观原因未完成教学工作量者,综合评定为D等。

5.2.3 师德考核不合格者,综合评定为D等。

5.2.4 综合评定为A等者,师德考核必须优秀。

6 考评结果及使用

6.1 最终考评结果由学校于学年末发文公布。

6.2 每学年的考评结果记入教师考评档案,作为教师的职称评定、聘任及各项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7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8 本方案由教师考评处负责解释。

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和办法

教学质量考评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便于科学考核,准确评价,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考评标准和办法。

1 考评对象

考评对象为承担全日制教学任务的校内专、兼职教师。专职教师如因脱产进修、长期病假等经学校批准的原因未承担教学任务期间不予考评,兼职教师未承担教学任务期间不予考评。

2 考评内容

2.1 教学准备

2.2 课堂教学

2.3 作业批改

2.4 辅导答疑

2.5 考试与考核

2.6 实验教学

2.7 实习实训

3 考评标准

3.1 教学准备工作

教学准备工作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要求教师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教学环境,了解学生,选择有效的授课方法、手段,有完整的教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标准要求是:

3.1.1 熟悉课程标准,了解教学计划。

3.1.2 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明确,课程的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合理。

3.1.3 认真填写教师学期授课计划表,学时分配合理,有的专业要能够反映实验、技能等教学方式的学时分配。

3.1.4 教材选用合理,符合学生实际。

3.1.5 备课充分,态度认真。

3.1.6 教案完整、详尽、规范。

3.1.7 熟悉授课班学生情况。

3.1.8 熟悉教学环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包括实验课的仪器设备、实训课和技能课的场地、器材设备等。

3.2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评,检查教育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从而体现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标准要求是:

3.2.1 教学态度与教学准备

(1)按时上课和下课,严格考勤,认真填写教学日志。

(2)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

(3)备课认真,了解学生情况,教案、授课手册齐全、规范,教具齐备。

3.2.2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1)为实践服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特点突出。

(2)教学内容正确,强调应用性。

(3)渗透学科前沿知识,课堂信息容量大。

3.2.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的选择充分体现为教学目的服务。

(2)有条件的学科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3)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科特点和高职(师范)特色。

3.2.4 师生互动与能力训练

(1)积极进行双向、多向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能够结合教材实际,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

(3)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3.2.5 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1)课堂教学组织严密、紧凑、效率高。

(2)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2.6 教师素质与基本功

(1)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流畅、简练。

(2)教师示范、操作等学科基本功运用良好。

(3)板书美观,布局合理。

3.3 作业批改

作业环节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实践,也是重要的辅助教学形式。标准要求是:

3.3.1 作业符合学生的实际,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

3.3.2 作业量适中,要体现各专业的不同要求。

3.3.3 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要求形式规范,不准抄袭。

3.3.4 批改认真、及时,有批、有改、有点评。

3.4 辅导答疑

课外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它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培养学生熟悉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径。通过辅导答疑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改进学习方法。标准要求是:

3.4.1 辅导按计划进行,保证辅导次数和辅导内容。

3.4.2 辅导热心、耐心、态度和蔼。

3.4.3 解决疑难,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4.4 辅导采用个别答疑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一般以个别答疑为主,集体辅导为辅。

3.5 考试与考核

考试与考核是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掌握所学课程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形式。标准要求是:

3.5.1 理论试卷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较大;技能考试既体现对知识的运用,又体现能力的培养。

3.5.2 评分标准正确,评分准确无误,赋分合理。

3.5.3 理论试卷分析准确、科学。

3.6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环节。实验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获得独立观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等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研究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标准要求是:

3.6.1 实验教学准备

(1)认真研究实验教学计划,确保实验教学目的明确。

(2)精心编写实验课教案。教案内容齐全,详细得当,能注意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合理;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要求明确,注意事项清楚。

(3)实验课前教师充分准备实验,实验仪器设备状态良好,实验材料齐全,安全措施到位,实验室整洁。

(4)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分组,并将实验分组情况及预习要求预先通知学生。

3.6.2 实验教学

(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

(2)讲清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讲解清楚准确。

(3)讲究实验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启发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悉心指导实验。认真指导学生操作,正确解释实验现象,耐心回答学生的问题,仔细审核实验数据。实验中加强巡查,注意学生安全。

(5)对于设计性实验,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遵守教学纪律。不擅离岗位,不随意停、调课。

3.6.3 实验报告

(1)每次实验教学后,布置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等要求明确。

(2)认真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批改率100%。

(3)准确规范地记载实验成绩。

3.6.4 实验考核

(1)考核内容和方式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际操作考核要能够测定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且有评分标准。

(2)成绩评定客观、公正、准确。

3.7 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训练,是检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标准要求是:

3.7.1教学态度

指导教师严于律己,严格遵守校、系有关实习实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严格管理。

3.7.2 实习实训教学准备

(1)熟悉实习实训目的、任务和内容,实习实训计划科学合理,针对性好、操作性强。

(2)实习实训的设备设施及仪器工具等准备充分,满足实习实训的需要。

3.7.3 教学文件

实习实训指导教案、实习实训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等教学文件齐备、规范并满足实习实训教学需要。

3.7.4 实习实训教学内容

(1)严格依据实习实训大纲和实习实训计划安排实习实训活动,针对性强。

(2)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综合训练的效果。

3.7.5 实习实训组织与指导

(1)严格按照实习实训计划组织实习实训。

(2)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及时,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实习实训基地指导人员与指导教师密切配合,主动、及时的做好实习安排、指导工作。

(4)实习实训秩序好,实习单位(人员)对学生反映好。

3.7.6 实习实训报告与考核

(1)实习实训报告填写符合规范要求。

(2)实习实训教案批改及时、认真,能及时总结。

(3)指导教师严格按规范进行成绩评定,及时上交实习实训有关材料。

3.7.7 实习实训效果

(1)实现了实习实训目的、任务。

(2)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显著提高,实习实训收获大。

4 考评办法

4.1 考评办法

4.1.1 系(部)考评

教学质量考评分为系(部)考评、教师考评处考评和学生评教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考评得分之和为教学质量最终得分。各系(部)要成立教学质量考评小组,

负责对本单位专职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关各部门的兼职教师归教师所在授课系考评)。系(部)考评要体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即教师参加本系(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试考核、教研活动、教学改革等等。各系(部)要根据《锦州师专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考评方案》,参照《锦州师专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和办法》,充分考虑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制定本单位的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制定考评办法时要体现科学性、导向性、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力求体现学校考评方案的精神和本单位实际。

4.1.2 考评组考评

教师考评处成立教学质量考评组。考评组一方面履行教学质量监控的职能,一方面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评。在一学年之内对学校所有专、兼职教师进行听课,同时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如:教案和授课手册等,根据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评分,最后得出考评分数。

4.1.3 学生评价

学生做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加者和知识技能的接受者,对教师的教学情况最有发言权。学期末,考评处组织“生评教”活动,由教师授课班1/2以上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打分,得出学生评价分数。

4.2 考评要求

4.2.1 系(部)考评、考评组考评和学生评价均要体现全面、客观和公正的原则。各系(部)将考评结果按百分制计算,年终结课前将结果上报考评处。

4.2.2 教师考评处对各系、部的考评结果收集存档,入教师考评档案。

5 考评权重与考评等级的确定

5.1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评分数由系(部)考评、考评组考评和学生评价

5.2 教师考评处根据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评结果和科研量化分数,结合教师师德情况确定教师考评等级。考评内容以百分制定量计算,最后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等评定等级,百分制与A、B、C、D四等相应关系如下:

A等:90≤量化分≤100 B等:80≤量化分<90

C等:60≤量化分<80 D等:量化分60分以下

6 考评结果及使用

6.1 最终考评结果由学校于学年末发文公布。

6.2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考评结果记入教师考评档案,作为教师的职称评定、聘任及各项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7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8 本办法由教师考评处负责解释。

某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山东交通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建立健全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管理机制,使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增强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 (一)为教学管理部门及各教学单位全面了解教学情况,诊断和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指导和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为教师考核、评聘、教学评奖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范围 每学期我校承担全日制本、专科课程教学任务的全体专、兼职教师。

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管理 (一)为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给予科学的阶段性的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 (二)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处长任副组长,由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教务处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领导小组”,全面部署、指导、监督全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具体工作由教务处负责组织。 (三)各教学单位成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小组”(以下简称“评价小组”)。评价小组一般由7人以上组成,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由业务素质强、办事公道的教师及教学督导组成,全面负责本单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各教学单位根据本方案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情况的实施细则,报教务处审批后组织实施。 (五)做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宣传动员工作。各教学单位在开展评价工作时,要向全体师生讲明评价的目的、意义、工作程序及相关要求,使广大师生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正确对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严肃认真、客观公正、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好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五、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施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包括学生评价、院(系、部)同行及学校专家督导评价。对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评价和院(系、部)同行评价。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小学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 教学质量检查与考核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便于教学质量检查工作的开展,特制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准及体系。 一、评估对象 全体任课(辅导)教师 二、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结构 (一)课堂教学(二)教案(三)作业批改(作文、课堂练习、辅导记录、培优生、学困生跟踪记录)(四)学生成绩 三、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一)课堂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可以研究检查教育的目标、学科或模块教学目标以及章节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从而探索课堂教学的合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结果更科学、合理,在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最后综合评估标准按定性的描述分为四个等级:优秀(100---90分)良好(80-89分)及格(79-65分)不及格(60分以下) (一)课堂教学评估指标: 1、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1)、教学法的基本理念2)、教学情境的创设3)、教学内容的处理4)、教师素质 2、学生的学习活动表现:1)、学习的自主性2)、学习的探究性3)、学习的合作性 3、教学效果 (二)教案评估指标:

1、教学目标 2、重难点把握是否准确 3、教学过程 4、教学进度 5、教案书写 6、教学反思 (三)作业批改。批改作业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教师严格批改制度,批改作业做到及时、认真、细致、规范,适时地采取补救措施,以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业批改采取“重点突出,有所侧重,师生互动,全批全改,每批必改,每改必批”形式。尤其对于潜能力的作业情况,教师要因人而意,因材施教。 作业批改评估指标: 1、作文 2、课堂练习 3、指令性作业 4、培优生辅导记录 5、学困生跟踪记录 (四)学生成绩 各学年教学质量标准:及格率:1-2学年达到100%,3-4学年达到98%,5-6学年达到96%。优秀率:1、2年级达到60%以上,3、4年级达到50%以上,5、6年级达到30%以上。平均分:1、2学年达到90分以上:3、4学年达到85分以上;5、6学年达到80分以上。 根据县教育局制定的《安图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办法》,制定本校的教学成绩评估体系。 按照过去的方法计算出班级的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填入成绩横向对比表。 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 1、以上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样本,以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本体,对各班级的教学质量进行比较评价。 2、按照各年级、各学科的评价标准,先计算出各学科的得分,再计算出各年级的得分。 3、各学科分数的计算方法: (1)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A、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 B、本体的平均分差-样本的平均分差>0,得分=权重分+加分

实习环节质量监控办法实施细则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教学管理规范办法 课设环节具有分散、环节多、内容多的特点,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监控,必然导致实习、课设过程流于形式,达不到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专业技能的效果。为了加强实习、课设教学的质量,及时改进、提高实习、课设前、中、后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特制定本监控办法。 一、检查监控机构 1、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谢文阁 副组长:王冬霞、周军 组员:楮丽莉、王景利、佟玉军、陈文实、鄂旭 秘书:柏冬志 2、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1)组长:负责组织检查监控办法的制定、修改,及时组织对课设环节的检查监控。 (2)副组长:配合组长制定检查监控办法,与组长一起组织检查监控的实施。组长不能参加检查时,由副组长代为负责组织检查监控。 (3)成员:按照检查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分工负责所检查的内容,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4)秘书:负责所在检查小组的检查材料的记录、整理。 二、监控内容 1、指导教师资格审查 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的学生人数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必须能够胜任指导工作,必要时事先需要教师提交课程设计内容的设计结果(即对题目进行预先设计制作)。 2、大纲与指导书 具有符合教学基本要求的大纲,大纲中对任务、要求等表述明确。 指导书内容具体全面,对要求、步骤和常见问题能很好的解释说明,有效的协助学生完成任务。 3、题目、计划安排及指导教师的分组情况: 题目内容是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和深化,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审查题目内容是否符合大纲的要求及工作量是否饱满,计划安排是否合理。 5、指导 指导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指导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实习、课设现场管理能力。指导教师采取各种有效的指导手段,对学生实习、课设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保证现场指导的次数。指导教师人数与实习、课设学生

教学各环节要求

小学教学各环节要求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执行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按教育规律办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全体教师认真工作。教师在工作中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与评价、认真听课评课。为此,特制订教学各环节基本要求: 一、上课要求 1、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让课、占课,不得旷课,无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 2、预备铃声响时,教师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同学做好上课准备,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学科的常规训练。在专用室上课的教师,应在预备铃声响之前组织学生进入专用室准备上课。 3、教师上课要注意仪表,衣着整齐端庄,教学用语要使用普通话。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上课期间不抽烟、不接听或拨打电话。 4、上课前教师应准备好教学用品,避免中途走出教室或叫学生中途出教室取教学用品。 5、重视思想教育。教师要明确每单元教育的德育要求,要充分利用教材的思想性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标,端正态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6、深入研究教材。正确把握本堂课在单元中、在整册教材中地位。把握教材内容纵向衔接和横向联系,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准教学突破口,不得出现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教学错误。 7、加强学法指导。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正确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深度广度和效果。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分层教学,反对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挫伤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8、教学设计严格有序,教学活动内容充实,有梯度,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从已知到未知,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定量适度、思想清晰,层次分明,语言准确,板书规范、突出重点,打好双基,关注体验与实践的环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重视课堂总结,重视作业布置。 9、重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积极、恰当地运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强教学密度,反对信口开河、照本宣科或是“满堂灌”的做法。 10、讲究教学艺术。提高驾驭课堂和灵活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课堂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012年09月21日教务处 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规范教学要求,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各系(部)、各部门和全体教学人员应遵照执行。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其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是: 一、理论教学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授课教师 (1)授课教师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助教以上职务,取得高等学院教师资格证书并通过我院授课教师资格认定。 (2)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应经过严格培养或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严格训练。 (3)新教师必须经过岗前通识性培训和专业性业务培训且成绩合格,并取得授课教师资格方可承担课堂理论教学任务。 (4)凡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应积极承担理论课教学任务。 (5)理论及实验实训(实习)课的授课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 (6)课程授课教师由各系(部)进行评价,新任教师由学院组织人事处和教务处共同审核资格,系(部)进行评价。 2.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备课环节主要包括把握大纲、钻研教材、准备教学进度表和讲稿、设计教案、开发课件、准备教具、实验实训预做等工作。 备课环节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备课要根据课程标准(或课程标准)要求和课程人才培养方案安排,深入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和讲稿(可以是电子稿)。 (2)备课应按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充实于教学内容之中。

“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与成效

“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 与成效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我院依托云锡,构建了“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规范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动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校企共融;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オ?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手段,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面对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应如何通过管理手段,建立高效、可行的实践教学,特别是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我院从实际出发,抓住高职教育的主要环节,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的,建立并实施“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5落实4环节”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的建立与实施 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是对校外实践教学各个环节或过程的检查、监督、考核以及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可由教学管理系统、教学反馈系统和教学督导系统等组成,是提高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院依托学院承办方――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得天独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工学交替、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岗前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的专业实习实训、生产实习实训、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开展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为保证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运行管理和教学质量,构建了“5落实4环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1、“5落实4环节”的内涵 “5落实4环节”即指相对独立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的每个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活动都必须做到5个落实――计划落实、大纲落实、基地落实、指导教师落实、考核落实;抓好4个环节――准备工作环节、初期安排落实环节、中期开展检查环节、结束阶段的成绩评定及工作总结环节。 2、建立健全校外实践教学监控组织保障机构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机械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1概述 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产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c没有先进的机械工业,就没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更不可能实现国防现代化。机械工业担负着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的任务,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工业所能提供装备的技术性能、质量和可靠性。因此,机械工业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和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机械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主干学科分别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机械类专业承担着机械工业专业人才的培养重任,直接影响着我国机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进而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同时,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相关教育,对其他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另外,机械类专业的大规模、多需求以及社会的高度认可,使其成为供需两旺的专业类。 机械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知识、信息融入设计、制造和控制中,应用现代工程知识和各种技术(包括设计、制造及加工技术,维修理论及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使设计制造的机械系统和产品能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市场竞争力。 机械学科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的基本理论、各类机械系统及产品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原理与技术、测控原理与技术、自动化技术、材料加工、性能分析与实验、工程控制与管理等。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和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机械学科基础,拓展和发展了机械学科的研究领域。 总体上,机械类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机械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融合,更加强调学生设计、创新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2适用专业范围 2.1专业类代码 机械类(0802) 2.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机械工程(08020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203) 机械电子工程(080204) 工业设计(080205)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080206) 车辆工程(080207) 汽车服务工程(080208) 机械工艺技术(080209) 微机电系统工程(080210) 3培养目标 3.1专业类培养目标 机械类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眼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标准

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标准 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标准 为了建立正常的实践教学秩序,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使实践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实践教学是指理论教学以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如实训(包括生产性实训)、各类实习(教学实习、认识实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各类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各类调查(社会调查、专业调查)等教学环节。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之一,也是高职教育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是对学生进行技能基本训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要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必须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等教学原则。 第二条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培养专门人才和组织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它体现了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指导实践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必须根据教学文件和课程的基本要求制定。实践教学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以保证实践教学秩序的稳定和实践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第三条实践教学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对待实践教学工作,精心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运用

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 第四条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和领导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各级管理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和管理理论,借鉴国内外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注重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和改革,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第二章实践教学文件 第五条实践教学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期授课计划、教材或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规定的指导下进行,杜绝实践教学的随意性。 第六条课程标准是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各类实践课均须制定课程标准,要对本课程实践教学总的目的、任务、要求,项目的确定(包括选做项目),学时分配,教学方式,考试和评分要求作出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组织和检查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编写实践指导书(或教材)和考核学生实践课成绩的依据。没有课程标准不能开课。 第七条课程标准应由骨干教师编写,经教研室、实训科集体讨论经所在系审查后报教务处,再由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评议后报主管院长批准。经主管院长批准的课程标准为法定文件,任何部门、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变动,应维护课程标准的严肃性。各有关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实践教材或指导书应根据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要对每个实践项目的名称、内容、学时、设施、方法、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多元”评价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一、指导思想 为保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落实《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校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专业教师一起研究确立多元、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制定相应的监控、跟踪、反馈制度,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多元性原则。建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引导,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为核心的多元性评价机制。 (三)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同时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校、职能部门、专业科、教研室和学生班级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四)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质量监控保障系统应能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目标 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涉及教学决策、政策执行、质量标准、专业评估、教学评估、毕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估、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实施途径与方法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包含三个方面:外部教学质量监控、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对问题的跟踪反馈与落实(有效纠正与预防)。 (一)外部教学质量监控 包括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和行业企业参与评价两个方面。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与检查 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宏观层次对学校办学行为、办学规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育质量、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监督与检查。 (1)办学评估。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办学标准和质量标准),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鲁教职字〔2009〕3号,《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分级标准(试行)》鲁教职字[2012]1号,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的主要信息,准确地了解学校实际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等质量标准

附件: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等质量标准 1、南昌大学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1) 2、南昌大学本科教学档案管理质量标准(试行) (16) 3、南昌大学本科教材建设质量标准(试行) (19) 4、南昌大学本科教材选用质量标准(试行) (21) 5、南昌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试行) (23) 6、南昌大学本科教案质量标准(试行) (24) 7、南昌大学本科理论教学安排质量标准(试行) (26)

南昌大学本科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评价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根据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制定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试卷命题、考试、阅卷、学业成绩评价、试卷分析及教学小结等本科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二章课堂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第二条备课 (一)选用教材或参考书科学、适用,配备齐全。 (二)教案齐全、清晰、详实,具可操作性,能反映科学新成果和新知识,并在不断更新。 (三)教学进度安排科学、合理。 第三条课堂教学 (一)严格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理论概念讲授清楚、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二)教学中能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反映新信息,注意介绍学术发展前沿的新动态,理论联系实际。 (三)采用灵活多样且适合的教学方法,体现启发性、研究性原则。使用普通话,表达清楚,条理性强,板书工整、有序,字体规范,善于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且效果好。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能因材施教。 (四)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准时上下课。不随意停课、调课。虚心征求学生和其他教师的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等。 (五)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和预订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学生能及时参与课堂学习,学生课堂气氛浓厚,师生交流好。 (六)衣冠整洁,仪表举止言论符合教师身份,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信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寓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七)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就坐井然有序,学生到课率在80%以上。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

浙江工商大学本科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 浙商大教〔2005〕434号 为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合格本科毕业生,特制定本科主要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一、本科教学质量目标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整体实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教学型大学。 本科教学的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反映。 二、本科教学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 (一)理论教学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1)备课

备课是圆满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①教师备课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课程教学计划安排,深入钻研教材,编写教案和讲稿,制定本课程的授课提纲。 ②备课应按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深度和广度,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本学科的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不断充实于教学内容之中。 ③根据教材各章节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选用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 ④备课时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已学课程、相关课程等具体情况,注意本课程与已开课程和后继课程之间的衔接,处理好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⑤选定与教材匹配的参考书,拟定好为学生布置的思考与练习题及自学内容。 ⑥教师上课前必须做好教学设备、教具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使教学用具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 ⑦承担大课的系(教研室)应坚持定期集体备课制度,加强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开展以教学法为主的教学研究工作;随时检查教学进度与授课提纲的执行情况。 ⑧备课强调教师个人钻研,集体讨论,鼓励教师形成自己

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

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 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明确各类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促进教学与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一、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 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发扬遵纪守法和敬业奉献精神;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树立治学严谨、勇于创新、质量为本、团结协作的优良教风;要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教书育人,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培养学生成才;要重视个人思想品格、道德风范和仪表举止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品行端正,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善于对自己的师德表现、业务水平、教学效果和工作实绩及时做出总结分析和自我评价,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培养人才、进行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学院教育思想、目标、模式的集中体现和总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制定科

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关。为此各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反复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和生产一线的专家进行讨论,精心制定出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方案。 三、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实施教学的基本文件,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含实验课),均应在开课前由系组织相应的教研室或任课教师,根据专业方向、设课目的、计划学时数和教学内容制订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应指出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情况、建议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等。教学大纲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核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不得轻易变动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如确需变动,应提出申请,经系主任审核、教学副院长批准,报教务处备案方可实施。 四、教材选用标准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各系在开课前一学期,要组织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内容体系的教学适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选定教材。各主要课程必须选用国家教育部推荐或获省部级以上奖或公认水平较高的教材,并积极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任课教师应指定与教材匹配的必读书目、辅助教学用书和参考资料,以便学生课外学习。 五、备课质量标准 1.各教研室在每学期结束前,应讨论并决定下一学期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和重点、难点,任同一门课程的教师,讲课纲要和难点应基本一致。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育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总体构架 以上五大体系的构建,在目标设计、组织保障、监控措施、反馈调控之间形成一个闭环,通过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沟通,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下达到最佳的状态。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的目标体系通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科学制订并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必须保证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和稳定性;要加强对培养方案制订过程的监控,深入调研、周密论证,从源头上保证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必须认真组织实施,严格执行;确需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的,应按规范程序递交申请进行审批。 (二)大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与调整,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学科专业是高校发展的“本”、“源”、“纲”,学科专业的规划与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中之重,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科学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整体教学改革方案,优化专业设置,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要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大力扶持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优、教学条件好、社会适应面广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努力提高新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有机结合的各类专门人才。 (三)制订规范的教学大纲。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注重教学内容更新和知识的全面系统,科学制订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要按照大纲开展教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 (四)强化教材建设与管理。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做好教材管理工作,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与效益;通过特色教材建设立项、联合编写教材等方式,积极推进教材建设工作。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与选聘。严格按照本科教学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大任课教师资格审核、监督力度,规范教师聘任,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为本科生授课,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

实践教学(一)专业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源 实验室是学校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基地和支撑条件,承担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条件、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贯彻教育部16号文精神,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厚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院的发展规划对实验室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重要教育法律与制度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进一步调整实训室结构和布局、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切入点,以深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改革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机制,着力构建综合型、有特色、应用型的实验室体系,实现专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二、建设与发展目标 1、按照岗位群,构建“二室三中心”实训室体系 根据旅游企业发展趋势及工作岗位群的需要,结合我们专业设置的特点, 2011-2015年重点建设有特色的“二室三中心”,则:旅游专业英语实训室、形体训练室;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模拟旅行社实训室、导游模拟实验室)、酒店管理实训中心(下设餐饮、客房、前厅等实验室)、国际会展实训中心等。目标是达到省内先进示范教学实训室的要求,成为旅游专业培养优秀人才的基地。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实践性教学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以模拟情境为载体、多个旅游

专业实验(实训)室共同支撑、校内外实训基地补充结合的方式,将大量实训教学内容分别穿插在酒店前厅客房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中餐厅、景区、会展、酒吧实训室等校内基地,以及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校外基地。通过课内外实训(实习)并举、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社会实践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活动的一致性。 3、加大实践教学设备的投入力度,优化实训室的资源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设备的质量,生均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优秀标准。 4、完善酒店客房和餐厅模拟实验室及导游模拟实训平台建设,加大实训室开放力度,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更加有效地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和办学水平,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也符合把我校建设成为实践应用型大学的需要。 三、主要措施 确立实训验室工作在学校教育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一切从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训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经费投入,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设“结构合理、设备先进、管理科学”的较高水平的实训室。具体如下: 1、完善制度,提高实践教学和管理水平 鉴于以往实训室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现象,致使实训室的仪器设备闲置或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了更好地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应该建立和健全实训室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完

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

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

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制定和执行情况 我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管理,视教学质量为学校办学的生命线,逐步形成了规范、全面、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代表了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总要求和目标,集中体现在我校近年来修订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坚持精英教育为主体,培养基础学术型或应用性人才,坚持“为基础教育培养一流师资”,围绕这个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和教学设计,实施了以学分制为主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要教学环节标准 为规范教师教学工作,学校通过制(修)定《文理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本科教学工作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理论教学方面,分别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制、课程教材选用、教学进度计划编写、备课(教案)、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批改、课程考试与成绩评定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在实践教学方面,分别制定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此外,还对教师任课资格和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 通过《文理学院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规定》,通过将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结论作为晋升职务和考核的一票否决制等制约机制切实有效地保证了我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 二是教学质量监控标准与规范 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和各专项检查细化质量标准,保证原则性的质量标准得到执行与落实。通过《院系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院系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评估标准》、《院系学风建设水平评估标准》、《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标准》、《主干课程建设水平评估标准》、《教材建设评估制度》、《课程考试质量评估标准》、《学生毕业论文评估标准》、《教育实习评估标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级评定标准》、《学生教学技能测试评估标准》、《教师实验教学评估标准》等构成了成体系的、遍布于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从而及时收集、分析、反馈教学信息与状态,掌握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报告 2018-2019学年度(下) 经过多个学期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教学听评课活动已步入规范化轨道,形成了较为科学完整的运行体系。本学期听评课活动开展顺畅,课堂教学质量普遍提高,教学效果总体较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校内听评课 本学期,我校共有79个教学班,任课教师174人(含外聘教师)。截至期末,教研处已完成了全体任课教师的听评课任务,覆盖至全部教学班级。 1.保持听课过程的人性化设计,听课前一天即将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姓名做出预告,给授课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听课后与课堂特色鲜明或存在商榷之处的授课老师及时沟通、交流,以突出听评课透明度和教学评价的指导意义,深化对教者的尊重和理解。 2.教研处听课人员工作中遵守劳动纪律,尊重任课教师和学生。听课时预铃到位,认真跟随教师授课过程,观察学生学习状态,按要求填写常规教学评教表,如实记录任课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特色创新的情况。 3.留取教师授课照片作为工作素材,并于听课当日在校

群中发布,以展现教师课堂风采,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4.听课后综合同组听课领导、听课教师意见,总结该堂课存在的优点和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将结果录入教师评价数据库软件。 5.听课人员在工作中注重积累,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对典型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完成每月的教学诊断报告,最终汇总整理形成部门月诊断报告。 (二)同课异构教学诊改 继续加强、推进课堂教学诊改工作,在校长的领导下,本学期教研处将重点放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诊断与改进上,组织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提升教学教研的能力,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 同课异构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形式,即由同科目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课题,鼓励教师精心研究大纲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学法,在相同的展示平台上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根据同课异构课堂展示活动方案的规定,各系从执教2018级的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师中各选派一名教师,组成四个学科的教研小组,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研究选定同一课题——多种理解设计教学——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探求更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从而突出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 标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基础科学部为了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教师明确在承担各项教学任务中的职责,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关于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基础科学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基础科学学院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一.课堂教学 1.学期授课计划 ①任课教师要根据培养方案、教学大纲、预定的教学目的及学分等,制定学期授课计划; ②学期授课计划要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之内,由教研室主任统一交给教学秘书。学期授课计划要有教学计划学时、学期教学安排,每周教学内容、方式、目的、要求、时数、机动内容等。 2.备课 ①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抓住重点、难点,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写出比较详细的备课笔记; ②每次授课都应有完整的教案或讲课提纲,不得无教案和使用旧教案上课。要注意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创新。 3.授课 ①任课教师要准时到达课堂授课,不得提前和拖延上、下课时间;

②教师要合理利用课堂时间,恰当安排授课内容,在运用课堂练习或自学、讲座等教学方式时,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指导,不得放任自流或离开课堂; ③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必须事前办理调、串课手续,不得私自停课、串课及擅自减学时。 4.教学研究 各教研室要组织好本教研室所承担每门课程的教研活动,讨论教学方法及课程的难点、重点等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进度,每次教研要有详细的教研纪录。 二.作业要求 1.为帮助学生消化、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每门课程均应根据其性质特点等安排布置相应作业。作业的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布置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检查和批改。 3.作业批改规定如下: (1)基础和专业课任课教师 ①一周批改一次作业; ②按照大纲的要求,批改一定比例的作业量; ③每周每人至少辅导答疑一次,明确辅导答疑的时间、地点。 (2)参加选课教师

(完整版)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

第三章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案 一、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 1.评价方案 采取听课、测评的方式和领导评价、教学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按照《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生对全体任课教师的评价,一般在期中教学检查中进行,称为期中学生测评,由教务处统一部署,各院系组织实施;二是领导专家同行的听课评价,称为督导随机评议,由教务处教学督导科在全学期实施。 评议工作使用专门表格,对任课教师从教学态度(20分)、教学内容(30分)、教学方法(20分)、教学效果(20分)、教书育人(10分)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采用量化的分数作为最后结果。成绩按期中学生测评占60%,督导随机评议占40%计算。督导随机评议成绩中,督导组人员评价占总成绩的50%,院系同行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25%,学生评价占总成绩的25%。无督导随机评议的教师将以学生测评成绩为最后结果。各种评价表格见附件。 2.评价方法与程序 (1)时间:每学期开学初至学期结束 (2)评价的实施: 期中学生测评方法:由教务处教务科统一安排时间,由院系教学秘书组织辅导员或班主任具体实施。各班级必须对所上课的教师均进行评价,参加的人数不得少于全班的90%; 督导随机评议方法:由教务处全面负责,在学期初确定听课的重点,列出初步名单,由教学校长审定后实施,并在学期中随时调整。听课评议小组一般5-7人组成,由校领导、院系领导、教学督导室专职人员、兼职督导员、同行教师构成,其中相近专业的人员占三分之一以上。听课评议采取事先不通知任课教师的方法,上课前由教学督导室带领听课人员到上课教室,在课间随机给10位同学发放调查表,课后认真组织评议,形成书面意见和评议成绩,并向被听课教师进行反馈。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 讨论稿 实践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以外的所有教学

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 讨论稿 实践教学包括理论教学以外的所有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均属于实践教学范畴。 一、实验(含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 1、实验教学由实验教学计划、内容和方法、手段以及考试考核等环节组成。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全过程。 2、健全实验教学管理与监控责任制。教务处负责全校实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各系(部)负责本系所承担的实验课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主讲课程的实验课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对课程实验教学质量负责。 3、单独设课的实验课,实行第一指导教师负责制。由教研室确定第一指导教师,全面负责该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4、未单独设课的实验课,实行任课教师负责制。由任课教师指导实验,并负责实验教学质量。 5、实验教学计划管理。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计划等。由各系(部)组织教研室、实验室编写,系主任审核,报教务处备案。实验教学计划必须按实验教学大纲执行,杜绝随意性。所有实验课必须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6、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管理。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努力探索实验教学规律,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技术充实到实验教学中。 7、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并及时解决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加强学生评教工作。每学期由教务处协同各系部相关领导期中、期末

各进行一次检查,校主管领导每学期至少检查一次,各系领导每学期至少检查二次,督导组每学期至少检查三次,教务处、各系除规定的全院教学检查外,还要不定期抽查实验教学情况。检查结果由教务处汇总,直接与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交流研讨,必要时通报系领导。 三、实习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 1、实习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含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等)、毕业实习等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 2、严格执行学院实习管理暂行规定。教务处负责全院实习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检查。实习基地实习的教学质量,由基地指导教师、带队教师共同负责,以基地指导教师为主,实习学生所在系(部)主任负责监督检查。非实习基础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由系(部)主任负责质量管理,教研室主任负责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各类实习的教学质量管理。 3、实习教学计划的管理。完善的教学计划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基础。实习教学计划包括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材(讲义或指导书)及实习计划。由实习基地及开课系(部)相关教研室共同编写,系部相关领导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列入计划执行。 4、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教务处负责全院各类实习质量检查工作。对于校内实习每学期至少要抽查三次。各级督导组要把实习质量检查纳入日常工作,每学期至少检查二次基地实习教学情况。各系在学生实习期间至少检查一次。 四、毕业设计(论文)按相关管理条例执行。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落实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教务处与各系(部)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实践教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客观、真实反映实践教学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