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集电极开路(OC门)

集电极开路(OC门)

集电极开路(OC门)
集电极开路(OC门)

集电极开路

集电极开路又名“开集级电路”或“OC门”(英语:Open Collector,),是一种集成电路的输出装置。OC门实际上只是一个NPN型三极管,并不输出某一特定电压值或电流值。OC门根据三极管基级所接的集成电路来决定(三极管发射极接地),通过三极管集电极,使其开路而输出。而输出设备若为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则称之为漏极开路(英语:Open Drain,俗称“OD门”),工作原理相仿。通过OC门这一装置,能够让逻辑门输出端的直接并联使用。两个OC门的并联,可以实现逻辑与的关系,称为“线与”,但在输出端口应加一个上拉电阻与电源相连。

结构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为“1”)。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合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

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口了(51的IO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输出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但是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阻提供的电流比较小。如果是推挽输出的要设置为高阻态时,则两个开关必须同时断开(或者在输出口上使用一个传输门),这样可作为输入状态,AVR单片机的一些IO口就是这种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

集电极开路输出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 0”时,输出也为“ 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 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 T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 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贝U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 (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 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 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 口了(51的io 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 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 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 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阻提供的电流比较小。如果是推挽输出的要设置为高阻态时,则两个开关必须同时断开 (或者在输出口上使用一个传输门),这样可作为输入状态,avr单片机的一些

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

实验 4 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 实验目的 1. 掌握 TTL 集电极开路(OC)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2. 掌握 TTL 三态(3S)输出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实验仪器设备与元器件 1.硬件基础电路实验箱,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 2.74LS00,74LS03,CC4011,74LS125 各一块。 实验概述 1.TTL 集电极开路门 图1.4-1所示是一个TTL 二输入集电极开路与非门的逻辑符号和内部电路。 OC 门的使用方法如下: (1) 利用OC 门“线与”特性完成特定逻辑功能。 图1.4.2所示,输出端实现了线与的逻辑功能: 若有一个门的输出为低电平,则F 输出为低,当所有门的输出为高电平,F 输出为高,即在输出端实现了线与的逻辑功能。 (2) 利用OC 门可实现逻辑电平的转换 改变上拉电阻R L 的电源V L 的电压,输出端的逻辑电平会跟V L 改变。不同电平的逻辑电

路可以用OC 门连接。 (3) OC 门用于驱动 OC 门的输出电流较大,可驱动工作电流较大的电子器件。图1.4.3所示是用OC 门驱动发光二级管的低电平驱动电路。 3. TTL 三态门图1. 4.4所示为三态门的逻辑符号和内部结构图,控制端为低有效。 实验内容 1. OC 门的特性及其应用 (1) 参考图1.4.2,用OC 门74LS03验证 OC 门的“线与”功能。R L 为1k Ω时,写出输出F 的表 达式,观测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逻辑关系,将数据填入自制表格中。 (2) 参考图1.4.7, 验证OC 门74LS03的特性,输入A 、B 接逻辑电平输出信号,输出端Y 接直流电 压表。V L 接+5V,电阻R L 为4.7k, 观测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逻辑关系,如果去掉R L , 观测输出信号 的变化。V L 改接+15V , 检测输出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电压。 (3) 参考图1.4-8,用OC 门74LS03驱动COMS 电路与非门CD4011,V L 接+5V ,调节电位器R w ,

实验四TTL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输出门测试_图文(精)

实验四 TTL 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输出门测试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TTL 集电极开路门 (OC 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2 、了解集电极负载电阻 RL 对集电极开路门的影响。 3 、掌握 TTL 三态输出门 (3S 门的逻辑功能及冈山。 二、实验原理 数字系统中有时需要把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逻辑门的输出端直接并接在一起完成一定的逻辑功能。对于普通的 TTL 电路 , 由于输出级采用了推拉式输出电路 , 无论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 , 输出阻抗都很低。因此 , 通常不允许将它们的输出端并接在一起使用 , 而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输出门是两种特殊的 TTL 门电路 , 它们允许把输出端直接并按在一起使用 , 也就是说 , 它们都具有 " 线与 " 的功能。 1 、 TTL 集电极开路门 (OC 门 本实验所用 OC 门型号为 2 输入四与非门 74LS03, 引脚排列见附录。工作时 , 输出端必须通过一只外接电阻 RL 和电源 Ec 相连接 , 以保证输出电平符合电路要求。 OC 门的应用主要有下述三个方面 : (l 电路的 " 线与 " 特性方便的完成某些特定的逻辑功能。图4 · l 所示 , 将两个 OC 门输出端直接并接在一起 , 则它们的输出 F=FA·FB=A1A2·B1B2 =A1A2+B1B2 图 4-1 0C 与非门 " 线与 " 电路图 4-2 0C 与非门负载电阻 RL 的确定 即把两个 ( 或两个以上〉 OC 与非门 " 线与 " 可完成 " 与或非 " 的逻辑功能。 (2 实现多路信息采集 , 使两路以上的信息共用一个传输通道 ( 总线。

(3 实现逻辑电平转换 , 以推动荧光数码管、继电器、 MOS 器件等多种数字集成电路。 OC 门输出并联运用时负载电阻 RL 的选择 : 如图 43 所示 , 电路由 n 个 OC 与非门 " 线与 " 驱动有 m 个输入端的 N 个 TTL 与 1Hl, 为保证 OC 门输出电平符合逻辑要求 , 负载屯阻 RI 阻值的选抨范围为: 式中 :IOH 一一 -OC 门输出管截止时 ( 输出高电平 VOEf 〉的漏电流〈约为 50uA ILM 一一一 OC 门输出低电平 VOL 时允许最大灌入负载电流 ( 约为 2OmA ItH 一一 -负载门高电平输入电流 (<5011A Itl, 一一负载门低电平输入电流 (<1.6mA Ec 一 -RL 外接电源电压 n 一一 OC 门个数 N 一一负载门个数 M 一一接入电路的负载门输入端总个数 RL 值须小于 RLmax, 否则 VOEt 将下降 ,RL 值须大于 RLmiI1, 否则 VOL 将上升 , 又 RL 的大小会影响输出波形的边沿时间 , 在工作速度较高时 ,RL 应尽量选取接近 RIAin 。 2 、 TTL 三态输出门 (3S 门

集电极开路TT门(OC门)

集电极开路TTL门(OC门) ⑴TTL与非门输出端并联后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与非门时,某些场合希望能将多个门的输出端连在同一根导线上。在数字系统中,称公共导线为总线(BUS),为传输各门信息的公共通道。但是对于推拉输出的TTL与非门,当各个门的输出不是相同的逻辑状态时不能这样使用。有两个推拉输出的TTL与非门,若在一个门输出为高电平(即该门关门),另一个门输出为低电平(即该门开门)时, 图1 两个TTL与非门输出端直接相连的错误接法

将两个门的输出端并联成图1所示电路。由于在具有推拉式输出级的电路中,无论输出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输出电阻都很小,输出端并接后将有很大的电流i同时流过两个门的输出级,该电流远远超过了与非门的正常工作电流,足以使V3、V4 过载而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并联后的输出电压既非逻辑1亦非逻辑0,这种不确定状态是不允许出现的。因此,推拉输出的TTL与非门输出端是不允许并联使用的。 ⑵集电极开路的与非门结构和符号 避开低阻通路,把输出级改为集电极开路的结构就可以解决推拉输出的TTL与非门的输出不允许接至同一总线上的问题。如图2(a)所示,这种门称为集电极开路的与非门(OC门)。它与推拉输出的与非门的区别是用外接电阻RC代替R4、V3、VD3,电源VC与VCC可以不是同一个。这种门电路在工作时需要外接负载电阻和电源。只要电阻的阻值和电源电压的数值选择得当,就能够做到既保证输出的高、低电平符合要求,输出端三极管的负载电流又不过大。

图2 TTL开路门(a)电路结构;(b)符号。 当几个OC门的输出端相连时,一般可共用一个电阻RC和电源VC,如图3(a)、(b)分别给出它们的符号和电路结构。 图3 OC门的线与连接图4 OC门上拉电阻的计算 图3中Y1输出高电平,Y2输出低电平时,负载电流同样会通过RC 流向Y2的输出管V4。但可以把外接电阻RC选得足够大,使得电流很小,确保Y1的输出管能可靠饱和,输出Y为低电平。当然RC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降低OC门的输出高电平。图4中,当相连的OC门中至少有一个输出为低电平时,总输出为低电平;当两个OC门的输出都为高电平时,则总输出为高电平。可见它能实现输出端相“与”的功能。输出

器件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实验报告

集电极开路门与三态输出门的应用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掌握TTL 集电极开路(OC)门和三态(3S)输出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二、 实验器件 试验箱、万用表 三、 实验内容及数据 1. OC 门的特性及其应用 (1) 参考图1.4.2,用OC 门74LS03验证 OC 门的“线与”功能。R L 为1k Ω时,写出输出F 的表达式,观测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逻辑关系,将数据填入自制表格中。 电路接线:5V :14 GND :7 十六位逻辑电平输出:4、5、13、12 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电阻(1K ) 电阻(1K ):6(6与11相连) A B C D F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1 0 0 1 1 0 0 1 0 0 1 0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1 1 0 0 1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原理:两个与非门相连,逻辑公式为:逻辑公式:F=(AB)’(CD)’ (2) 参考图1.4.7, 验证OC 门74LS03的特性,输入A 、B 接逻辑电平输出信号,输出端Y 接直流电压表。V L 接+5V,电阻R L 为4.7k, 观测输出与输入信号的逻辑关系,如果去掉R L , 观测输出信号的变化。V L 改接+15V , 检 测输出信号的高电平和低电平电压。 电路接线:5V :14 GND :7 十六位逻辑电平输出:4、5 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电阻(1K ) 电阻(1K ):6 原理:两个与非门相连,逻辑公式为:逻辑公式:Y=(AB)’ 逻辑关系表: A B Y 0 0 1 0 1 0 1 0 0 1 1 (3) 参考图1.4-8,用OC 门74LS03驱动COMS 电路与非门CD4011,V L 接+5V ,调节电位器R w ,观察上拉电阻的取值对输出端Y 的电平的影响。要求输出信号Y 的高电平不小于3.5V, 低电平不大于0.3V,实验求出上拉电阻的取值范围。 去掉R L ,信号灯亮度增加,逻辑关系不变。 V L 改接+15V ,高电平电压:3.05 低电平电压:0.22 V L 改接+15V ,高电平电压:9.60 低电平电压:0.10

三极管集电极开路输出结构图解

三极管集电极开路输出结构图解

————————————————————————————————作者:————————————————————————————————日期:

三极管集电极开路输出结构图解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 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所以5v 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

输出高电平的。 图3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 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 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口了,51的IO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集电极开路输出

集电极开路输出 在应用PLC、变频器和伺服电机等自动控制设备使时,通常会遇到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接口输出形式,那么什么是集电极开路输出呢? 集电极开路(Open Collector,在数字电路中简称OC门)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集电极开路输出其实就是控制三极管工作在截止区或者饱和区的一种工作状态。三极管符号如图1所示: 图1:左边为PNP型三极管,右边为NPN型三极管。其中,基极用B(base)表示,集电极用C(collector)表示,发射极用E(emitter)表示。 典型的集电极开路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中右侧晶体管的集电极(output)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右侧的三极管用作反向作用,即左侧(input)输入为0时左侧的三极管截至,VCC通过电阻加到右侧三极管基极,右侧的三极管导通,右侧输出端连接到地,输出0。 图2典型集电极开路电路

从图2中可以看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是无法输出高电平的。如果想要输出高电平,;可以在输出端加上上拉电阻。因此集电极开路输出可以用作电平转换,通过上拉电阻上拉至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不同的电平转换。用做驱动器时,由于OC门电路的输出管的集电极悬空,使用时需外接一个上拉电阻Rp到电源VCC。OC门通过上拉电阻可以输出高电平,此外,为了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从降低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上拉电阻应当选择足够大,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 将OC门输出连接在一起时,在通过一个电阻接外电源,可以实现“线与”逻辑关系。只要电阻的阻值和外电源电压的数值选择得当,就即能保证输出的高低电平符合要求,也能保证三极管的负载电流不至于过大。 集电极开路输出除了可以实现多门的线与逻辑关系外,通过使用大功率的三极管还可以直接驱动交大电流的负载,如继电器、脉冲变压器、指示灯等。

[课程]集电极开路输出

[课程]集电极开路输出 集电极开路输出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 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 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

集电极开路输出(OC)、漏极开路输出(OD)、推挽输出

集电极开路输出(OC)、漏极开路输出(OD)、推挽输出一、集电极开路(OC)-->(输出低电平电流大,输出高电平电流小)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 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3,图3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

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 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 口了(51的IO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集电极开路、漏极开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等接口相关基本概念

集电极开路、漏极开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等接口相关基本概念 1.1.1 接口相关电路及概念 1. 集电极开路输出 在电路中常会遇到漏极开路(Open Drain)和集电极开路(Open Collector)两种情形。漏极开路电路概念中提到的“漏”是指MOSFET的漏极。同理,集电极开路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在数字电路中,分别简称OD门和OC门。 典型的集电极开路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右侧的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侧的三极管用于反相作用,即左侧输入“0”时左侧三极管截止,VCC通过电阻加到右侧三极管基极,右侧三极管导通,右侧输出端连接到地,输出“0”。

从图中电路可以看出集电极开路是无法输出高电平的,如果要想输出高电平可以在输出端加上上拉电阻。因此集电极开路输出可以用做电平转换,通过上拉电阻上拉至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不同的电平转换。 用做驱动器。由于OC门电路的输出管的集电极悬空,使用时需外接一个上拉电阻Rp到电源VCC。OC门使用上拉电阻以输出高电平,此外为了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从降低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 将OC门输出连在一起时,再通过一个电阻接外电源,可以实现“线与”逻辑关系。只要电阻的阻值和外电源电压的数值选择得当,就能做到既保证输出的高、低电平符合要求,而且输出三极管的负载电流又不至于过大。 集电极开路输出除了可以实现多门的线与逻辑关系外,通过使用大功率的三极管还可用于直接驱动较大电流的负载,如继电器、脉冲变压器、指示灯等。 2. 漏极开路输出 和集电极开路一样,顾名思义,开漏电路就是指从MOSFET的漏极输出的电路。典型的用法是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到电源如图所示。完整的开漏电路应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这里的上拉电阻R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上升/下降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因此在选择上拉电阻时要兼顾功耗和速度。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断电路,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

开漏输出、开集输出

开漏输出、开集输出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 开漏输出: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 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电平时,上面的开关通,下面的开关断;而要输出低电平时,则刚好相反。比起OC或者OD来说,这样的推挽结构高、低电平驱动能力都很强。如果两个输出不同电平的输出口接在一起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电流,有可能将输出口烧坏。而上面说的OC或OD输出则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上拉电阻提供的电流比较小。如果是推挽输出的要设置为高阻态时,则两个开关必须同时断开(或者在输出口上使用一个传输门),这样可作为输入状态,AVR单片机的一些IO口就是这种结构。 开漏电路特点及应用 在电路设计时我们常常遇到开漏(open drain)和开集(open collector)的概念。

集电极开路

ic使用oc输出有很多好处,比如,输出的功率不必由ic的电源提供,这样可以降低ic自身电源的干扰,可以做比较大功率的输出。 集电极开路,漏极开路,推挽,上拉电阻,弱上拉,三态门,准双向口 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3,图3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 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 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口了(51的io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对于漏极开路(od)输出,跟集电极开路输出是十分类似的。将上面的三极管换成场效应管即可。这样集电极就变成了漏极,oc就变成了od,原理分析是一样的。 另一种输出结构是推挽输出。推挽输出的结构就是把上面的上拉电阻也换成一个开关,当要输出高

集电极开路门电路及三态门电路的研究

实验三 集电极开路门电路及三态门电路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集电极开路OC 门及三态TS 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掌握三态门构成总线的特点及方法 3、掌握集电极负载电阻R L 对OC 门电路输出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集电极开路门和三态输出门电路是两种特殊TTL 门电路 (1) 集电极开路门 在数字系统中,有时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集成逻辑门的输出端相连,从而实现输出相与(线与)的功能,这样在使用门电路组合各种逻辑电路时,可以很大程度地简化电路。由于推拉式输出结构的TTL 门电路不允许将不同逻辑门的输出端直接并接使用,为使TTL 门电路实现“线与”功能,常把电路中的输出级改为集电极开路结构,简称OC (Open Collector )结构。 本实验所用OC 门为四-2输入与非门74LS01,电路结构及引脚排列如图3.3.1所示。 从图3.3.1可见,集电极开路门电路与推拉式输出结构的TTL 门电路区别在于:当输出三极管T 3管截止时,OC 门的输出端Y 处于高阻状态,而推拉式输出结构TTL 门的输出为高电平。所以,实际应用时,若希望T 3管截止时OC 门也能输出高电平,必须在输出端外接上拉电阻R L 到电源U CC 。电阻RL 和电源UCC 的数值选择必须保证OC 门输出的高、低电平符合后级电路的逻辑要求,同时T 3的灌电流负载不能过大,以免造成OC 门受损。 假设将n 个OC 门的输出端并联“线与”,负载是m 个TTL 与非门的输入端,为了保证OC 门的输出电平符合逻辑要求,OC 门外接上拉电阻R L 的数值应介于R Lmax 和R Lmin 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其中, 上拉电阻最大值:max 'min L U U cc oH R n m I I oH iH -=+ 上拉电阻最小值: R L 值不能选得过大,否则OC 门的输出高电平可能小于U Omin ;R L 值也不可太小,否则OC

漏极开路是驱动电路的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开路

漏极开路是驱动电路的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开路,可以通过外接的上拉电阻提高驱动能力。 这种输出用的是一个场效应三极管或金属氧化物管(MOS),这个管子的栅极和输出连接,源极接公共端,漏极悬空(开路)什么也没有接,因此使用时需要接一个适当阻值的电阻到电源,才能使这个管子正常工作,这个电阻就叫上拉电阻。 漏极开路输出,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以使电路输出呈现三态之高阻态,例如,在有些芯片的引脚就定义为漏极开路输出;还有一些带漏极开路输出的反向器等都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正常工作。 A: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

集电极开路与漏极开路 推挽

集电极开路与漏极开路推挽 漏极开路是驱动电路的输出三极管的集电极开路,可以通过外接的上拉电阻提高驱动能力。 这种输出用的是一个场效应三极管或金属氧化物管(MOS),这个管子的栅极和输出连接,源极接公共端,漏极悬空(开路)什么也没有接,因此使用时需要接一个适当阻值的电阻到电源,才能使这个管子正常工作,这个电阻就叫上拉电阻。 漏极开路输出,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外接上拉电阻,以使电路输出呈现三态之高阻态,例如,在有些芯片的引脚就定义为漏极开路输出;还有一些带漏极开路输出的反向器等都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正常工作。 A: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如果我们将一个读数据用的输入端接在输出端,这样就是一个IO口了(51的IO口就是这样的结构,其中P0口内部不带上拉,而其它三个口带内部上拉),当我们要使用输入功能时,只要将输出口设置为1即可,这样就相当于那个开关断开,而对于P0口来说,就是高阻态了。

NPN与PNP集电极开路型传感器在PLC连接中的转换

1、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如图1。 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如图。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 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种公式:R≤[(V e-0.7)/Ii]-Ri 式中:R——下拉电阻(KΩ) V e——输入电源电压(V) 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 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 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 2、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如图2。

相反,当采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24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上拉电阻”。如图。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上拉电阻”上端为0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上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上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 电阻阻值。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其计算公式与下拉电阻计算公式相同。

漏极、集电极开路、上下拉电阻

1. 集电极开路输出 在电路中常会遇到漏极开路(Open Drain)和集电极开路(Open Collector)两种情形。漏极开路电路概念中提到的“漏”是指MOSFET的漏极。同理,集电极开路电路中的“集”就是指三极管的集电极。在数字电路中,分别简称OD门和OC门。 典型的集电极开路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右侧的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侧的三极管用于反相作用,即左侧输入“0”时左侧三极管截止,VCC通过电阻加到右侧三极管基极,右侧三极管导通,右侧输出端连接到地,输出“0”。 从图中电路可以看出集电极开路是无法输出高电平的,如果要想输出高电平可以在输出端加上上拉电阻。因此集电极开路输出可以用做电平转换,通过上拉电阻上拉至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不同的电平转换。 用做驱动器。由于OC门电路的输出管的集电极悬空,使用时需外接一个上拉电阻Rp到电源VCC。OC门使用上拉电阻以输出高电平,此外为了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从降低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 将OC门输出连在一起时,再通过一个电阻接外电源,可以实现“线与”逻辑关系。只要电阻的阻值和外电源电压的数值选择得当,就能做到既保证输出的高、低电平符合要求,而且输出三极管的负载电流又不至于过大。 集电极开路输出除了可以实现多门的线与逻辑关系外,通过使用大功率的三极管还可用于直接驱动较大电流的负载,如继电器、脉冲变压器、指示灯等。 2. 漏极开路输出

和集电极开路一样,顾名思义,开漏电路就是指从MOSFET的漏极输出的电路。典型的用法是在漏极外部的电路添加上拉电阻到电源如图所示。完整的开漏电路应由开漏器件和开漏上拉电阻组成。这里的上拉电阻R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上升/下降沿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因此在选择上拉电阻时要兼顾功耗和速度。标准的开漏脚一般只有输出的能力。添加其它的判断电路,才能具备双向输入、输出的能力。 很多单片机等器件的I/O就是漏极开路形式,或者可以配置成漏极开路输出形式,如51单片机的P0口就为漏极开路输出。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的引脚连接到一条线上,这样就形成“线与逻辑”关系。注意这个公共点必须接一个上拉电阻。当这些引脚的任一路变为逻辑0后,开漏线上的逻辑就为0了。在I2C等接口总线中就用此法判断总线占用状态。 同集电极开路一样,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 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上拉电阻,再经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下的栅极驱动电流,因此漏极开路也常用于驱动电路中。 3. 推挽输出 在功率放大器电路中经常采用推挽放大器电路,这种电路中用两只三极管构成一级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两只三极管分别放大输入信号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即用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正半周,用另一只三极管放大信号的负半周,两只三极管输出的半周信号在放大器负载上合并后得到一个完整周期的输出信号。

PLC输入点输出的形式及其接法详解

PLC输入输出点的形式及其接法详解 PLC的输入电路 1. 概述: PLC 控制系统的设计中,虽然接线工作占的比重较小,大部分工作还是PLC 的编程设计工作,但它是编程设计的基础,只要接线正确后,才能顺利地进行编程设计工作。而保证接线工作的正确性,就必须对PLC 内部的输入输出电路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我们知道,PLC 数字输入模块为了防止外界线路产生的干扰(如尖峰电压,干扰噪声等)引起PLC 的非正常工作甚至是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在PLC 的输入侧都采用光耦,来切断PLC 内部线路和外部线路电气上的联系,保证PLC 的正常工作。并且在输入线路中都设有RC 滤波电路,以防止由于输入点抖动或外部干扰脉冲引起的错误信号。 2 输入电路的形式 2.1 分类 PLC 的输入电路,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可以分为直流输入电路和交流输入电路;按PLC 输入模块公共端(COM 端)电流的流向分,可分为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按光耦发光二极管公共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输入电路。如下图1所示:图1 PLC输入电路的分类

2.2 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类 2.2.1 直流输入电路 图2 为直流输入电路的一种形式(只画出一路输入电路)。当图1 中外部线路的开关闭合时,PLC 内部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该导通信号再传送给处理器,从而CPU 认为该路有信号输入;外界开关断开时,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光敏三极管截止,CPU 认为该路没有信号。 2.2.2 交流输入电路 交流输入电路如图3 所示,可以看出,与直流输入电路的区别主要就是增加了一个整流的环节。交流输入的输入电压一般为AC120V 或230V。交流电经过电阻R的限流和电容C的隔离(去除电源中的直流成分),再经过桥式整流为直流电,其后工作原理和直流输入电路一样,不再缀述。 图3 交流输入电路 从以上可以看出,由于交流输入电路中增加了限流、隔离和整流三个环节,因此,输入信号的延迟时间要比直流输入电路的要长,这是其不足之处。但由于其输入端是高电压,因此输入信号的可靠性要比直流输入电路要高。一般,交流输入方式用于有油雾、粉尘等恶劣环境中,对响应性要求不高的场合,而直流输入方式用于环境较好,电磁干扰不严惩,对响应性要求高的场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