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抗菌药物PKPD和TDM

抗菌药物PKPD和TDM

抗菌药物PKPD和TDM
抗菌药物PKPD和TDM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实践

抗菌药物PK/PD:理论与实践 医学论坛报2013-12-14发表评论分享 文章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肖永红 抗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harmacodynamics,PK/PD)是综合考虑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与体内代谢过程的研究,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研究的一大进步,已经改变了抗菌药物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感染治疗,特别是耐药菌感染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PK/PD基本概念 PK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过程,探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规律,给出药物代谢的基本参数(如血药浓度等),对设计给药方案具有参考价值。 PD研究包括体外、动物与临床研究。临床常用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方法为纸片扩散法(K-B法),属定性测定,只能提供临床敏感、耐药或中介3种选项;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药物体外抑制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是测定抗菌活性的半定量参数。 将一定浓度的抗菌药物加入受试菌液共同孵育,于不同时间点进行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绘制时间-菌落计数对数值曲线,即杀菌曲线。其斜率反映杀菌速度,可通过该曲线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杀菌速度和作用持续时间。 一般情况下,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杀菌效果提高,曲线斜率逐渐减小。若该杀菌趋势持续增加,不同浓度药物的杀菌曲线最终并不重合,表现为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明显,即所谓浓度依赖性;相反,若随药物浓度逐渐增加,杀菌效果趋于饱和,杀菌曲线在高浓度时基本重合,则该抗菌活性模式称为非浓度依赖性,相应抗菌药物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图)。

抗菌药物的PK/PD理论 PK/PD综合考虑药物、宿主及病原菌的相互关系,结合PK、PD两方面参数,可以更全面地对药物进行评价,明确判断抗菌药物疗效的综合参数,如0~24 h曲线下面积/MIC (AUC0~24/MIC)、血药峰浓度/MIC(Cmax/MIC)与抗菌药物超MIC时间(T>MIC)等,所得结果更符合临床实际。 虽然大多数感染发生于组织中,病原菌位于细胞外,药物组织液浓度最能反映抗菌浓度,但其测定困难。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药物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利用血浆PK参数也能间接反映抗菌药物在组织间的情况,因此PK/PD研究大多采用血浆药物浓度。 通过大量体外、动物与人体内研究发现,药物的抗菌活性模式不同,评价其药物疗效的PK/PD指标亦不同(表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