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与对策研究

美丽乡村意义类教学文案

美丽乡村意义类

主题:美丽乡村 意义类 题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崭新面貌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两富”浙江的重要内容。 回顾浙江的发展历程,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始终贯穿着“富民强省”这一条主线。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新的重要的战略决策。只有物质富裕不是真正的富,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富”浙江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大批“两富”城市的支撑和带动,也离不开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支撑和依托。从全省范围来讲,美丽乡村就好比是“两富”浙江的一个细胞工程,是“两富”浙江建设的重要基础。我认为只有做好这个细胞工程,做好这个基础,“两富”浙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

农村文化建设方案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农村文化建设方案

农村文化建设方案 各村(社区)委会,各有关单位: 为了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基层文化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村民文化素养,深化文明村建设成果,形成在文化上“真情关爱农民,真诚对待农民,真心帮助农民”的浓厚氛围,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工作目标 1、大力加强文体阵地建设,全面加强和完善镇、村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以实施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点工程为重点,完成16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和15个农民体育健身点建设,实现农家书屋和农民体育健身点工程100%覆盖到全镇各村居。充分发挥各村文化室作用,积极开展文化、体育进农村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2、逐步建立长阜村、富源新型社区示范点的休闲体育公园,以点带面,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3、继续完善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和农村有线广播“村村 第 2 页共 6 页

响”工程,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4、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元旦、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镇文化站为依托,组织广大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培育文明新风,丰富群众节日文化生活,使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 组织机构 组长:王洪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乐梅金(宣传、统战委员) 成员:林英灿罗丽华各村村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林英灿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并负责日常工作。 活动内容及安排 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重点举办庆祝重大节日的文体赛事。 1--3月1、春节初一至十五组织舞龙 2、旱船、腰鼓踩街活动 3、正月初八游园活动 4、2月24日歌咏、书法绘画、戏曲演出 4--6月1、烟叶大田管理技术培训班 2、村级文化协管员培训 3、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4、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班 第 3 页共 6 页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我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解当前我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根据今年统战系统调研计划安排,由中共蕉城区委统战部牵头,民盟蕉城区委、民革蕉城支部等组成调研组,联合开展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调研活动。2006年6月至8月在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长王丽云、区政协副主席民盟蕉城区委主委郑贻雄带领下,调研组与区文化部门负责人一起先后深入我区沿海山区乡镇及20多个村居进行调查,通过座谈、访问、视察等形式了解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情况,还先后前往泉州市泉港区和莆田市荔城区等地考察取经,在认真分析研究和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2002年10月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决定》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全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据了解,“十五”期间上级省、市厅、局对我区文化事业的投入累计达55万元(其中扶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4万元,维修、设备添置经费23万元,文物经费8万元),我区年文化体育事业经费财政预算9.4万元,其中文体局文化事业费1.1万元,图书馆经费(包括图书购置费)4.3万元,体育事业经费4万元,但这些大多为人头经费,用于日常办公开支已相当紧张,真正用于开展业务工作的已所剩无几。文物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我区民间资本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几乎没有,只有在2004年开始的天后宫(妈祖庙)修复工程中,募集到民间资本100多万元。全区乡镇现有的文化站所除少数外,绝大多数是多年来未能添置新书,且文化活动器材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我区16个乡镇(街道)文化站中产权明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仅七都、金涵和位于猴盾村的区少数民族文化站三个站,其余各站或一直以来就没有站址,或系借用其他单位的场所,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据不完全统计,我区有76个行政村建立了村文化活动室,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27.3%,但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室只是挂一张牌而已,形同虚设。而且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据调查,现有的部分乡村影剧院多建于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现多数已成为危房不能使用。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每年农村的文化活动主要是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以及民俗日,由各乡镇文化站通过联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民间文艺演出、书画展、图片展、拔河赛,及棋、球类比赛等。上级宣传、文化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一年仅二至三次,也只到2-3个乡村,活动形式多为慰问演出、义务题写春联、电影公映等,活动次数与形式十分有限。近几年,随着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又重新活跃起来。在一些传统的节庆日,一些乡镇、农村都有开展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活动,

公务员考试申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公务员考试申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背景链接】 电影院没了,文化站散了 乡镇电影院不放电影,已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记者所见之处,乡镇电影放映队解体,放映员纷纷改行,机器设备闲置生锈,电影院变成了游戏厅或商品市场。 据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上世纪90年代以前,县乡电影院每年从省电影公司购买拷贝保持在3000部左右,农村每年放映电影20多万场。而2003年至2004年,两年购买拷贝仅200部左右,放映场次也下降到现在的约5000场。这位人士说:“农村电影发行放映网络已经瘫痪。” 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副所长韩军痛惜地说,在山西各地,过去是“城镇有戏馆,寺庙有戏楼,村村有戏台”,老百姓“宁卖二亩地,也要闹‘家戏’”。如今,艺人少了,戏台毁了,许多戏剧也渐渐地被历史尘封。从1984年至今,山西省平均四五年就有一个小剧种消亡,三分之二的剧种和曲种在艺术舞台上消失。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农村文化建设也令人十分担忧。江都市周西镇退休干部老田说:“十多年前,江都市农村乡乡有文化站,村村都有文艺宣传队,吹拉弹唱全是农民,一到农闲或春节期间就免费为农民演出当地传统戏剧,深受农民喜爱。”而说到现在,老田则颇感无奈。他带记者来到他所在的楼庄村,能容纳上千人的大礼堂空空当当,啥也没有,飞来飞去的麻雀成了“主人”。老田说,十多年没有演出了,大礼堂也失去了作用。 在晋、豫、皖农村,记者看到不少露天演出场所,在那儿表演的是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靠低级趣味甚至黄色、淫秽表演来吸引观众。在一些地方,农民在农闲时靠打麻将消磨时光,以至赌博成风。“民间文艺的潜在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如果健康的东西占领不了市场,不健康的娱乐活动自然就会来占领。”山西省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杜旭华说。 是农村真的没有演艺市场了?安徽省歌舞剧院歌舞团团长王耀武见解正好相反。他对记者说,有一年元旦,他们在安徽与河南交界的临泉县红河乡演出,开着拖拉机,顶风冒雪来观看演出的农民,竟有十万之众!所有的演职人员都被这个宏大的场景感动了。乡镇里没有接待50位演职人员用餐的饭店,乡亲们就把他们请到家中做客。这让他终生难忘!十多年来,歌舞团的足迹遍及安徽的山山水水,王耀武说:“每到一处,我都能真切地感受到农民对我们的欢迎,对文化的渴望。” “咱农民自编自演的戏最好看” 在河南省兰考县,记者看到的现象令人鼓舞。 深受农民欢迎的贺村合作社,除拥有养猪协会、养鸡协会、种植棉花协会等五六个农民互助组织外,还有一支文艺宣传队。合作社负责人王德显告诉记者,当初为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我们试着搞农民自己的文艺宣传队,没想到一下子就吸引了50多名有表演天赋的农民参加。 村里有什么喜事,宣传队马上就组织节目,义务演出。有唱戏的,有打腰鼓的,有扭秧歌的,非常热闹。宣传队队长侯玉敏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原来有头疼的毛病,晚上睡不着觉,现在白天文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顺民意、惠民生、得民心的德政工程,对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保定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通过大力实施农村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截止2014年,保定市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23个、村文化活动室4557个、村文化广场1645个,农家书屋5741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5094个,顺利实现了山区县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目标,圆满完成了每村每月一场电影的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市直艺术团体每年送戏下乡1500余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设施网络和活动阵地。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及村文化室是农村基层重要的文化设施网络和活动阵地。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

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坚持以政府 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形成较为完备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规章制度,完善文化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将其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和其职能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 目免费向群众提供。 2.完善提升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是农村文化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是为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响电子产品阅读视试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一项基础工程。要建立出版物农家书屋更新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争取每年为已建成书屋更新一定数量的出版物,逐步提高农家书屋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配置比例,方便农民群众阅读。 3.确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农村电影放 映工程是农村文化惠民的必备工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电影放映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居住在全国县级以下地区的广大农民群众。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开始“2131”农村放映工程(“21”指21世纪初,“31”指“三个一”:每一个行政村每一月放一场电影)。要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浅谈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及途径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指明着力加强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文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文化作用困境途径 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 一、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言,文化具有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即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能够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1]因此,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为方向,以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为主导,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造热情,为农村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一)发展农村先进文化,有利于突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阈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中国农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中枢的社会运行模式,十分强调“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普遍以家庭为背景进行农业生产。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促进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家族式经济的发展,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种以一种社会性的“个体”因素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之中的家族式的经济模式就成为一种阻碍。它对满足自身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使得它对于群体利益往往漠不关心,甚至会以牺牲社会群体利益的方式来满足“个体”利益,以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不合理现象依然在当今中国农村中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农民个人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农村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因此,发展农村先进文化,转变中国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性文化思维来打破传统家族文化观念的阈限和传统因循守旧的保守思维,让农民走出固有的个人空间,学会与他人交流,关注集体利益,从而形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合力,提高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活力,大力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精神的形成,不断增强农村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是当代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传统落后文化的影响,农民在生活富裕后,满足于小富及安,满足于传统的“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表现出不思进取,日常生活中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现象随处可见等。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除陈去旧,革除弊端,消除愚昧迷信的宿命论思想,以先进的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的理性思维改造农民的头脑,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与传播,增强农民进行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促使农村发展紧跟现化化发展的潮流,变传统意义上的旧式农民为现代意义上的新式农民。 (三)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关键在农民,而农民的发展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农村不仅教育水平比较低,而且缺乏对科学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市人大视察汇报材料 近年来,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舞阳县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以舞阳农民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创新活动载体,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赛事、群众齐参与的可喜局面。舞阳县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现代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多项荣誉。现将我县农村文化建设和舞阳农民画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情况 舞阳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完善群众文化服务体系,有力推动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一)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县通过财政投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深入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先后投资1亿多元,建成了县宣传文化中心,完善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综合服务功能,建设了西城文化广场、贾湖文化广场、雷世奥文化广场等一批现代化的文化设施。在建好城区文化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全县14个乡镇均建成了达标综合文化站,内部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培训室、多功能厅等,其中吴城镇、文峰乡、孟寨镇、姜店乡、太尉镇5个文化站已经实现免费开放。397个行政村均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点和农家书屋,配备电脑、投影仪等设备一套,图书2500余册、音像制品100余盘、报刊杂志30余套,以及书柜、桌椅等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采取财政拨款、乡村筹资、个人捐款等多种形式,使全县75%以上的行政村建成了村级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广场,并且多数广场都建有戏楼,安装有健身器材,确保了群众娱乐有场所,文化活动有阵地。民间艺术团体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自发组织的锣鼓队及舞龙舞狮队211个、秧歌队161家,戏曲表演团体23家,电影放映队15个、唢呐班56个、文化娱乐个体经营户120家、广场舞表演队300多家,构建了以县直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大院为基础,以文化专业户为补充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大文化新格局。 (二)培养骨干,示范带动。县文化旅游中心、乡镇文化站发挥专业优势,采取集中培训、下乡培训、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围绕音乐、舞蹈、戏曲、书法、农民画和民间艺术以及文化设施管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内容,每年开办文化骨干培训班80期以上,全县形成了以乡镇文化专干、村文化协管员、基层文化活动带头人、民俗文化传承人等为主的

美丽乡村意义类

主题:美丽乡村 意义类 题目: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崭新面貌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新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重大创新。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深入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认为,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同时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人民群众的温饱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满足。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设美丽乡村,就是为了更好地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两富”浙江的重要内容。 回顾浙江的发展历程,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始终贯穿着“富民强省”这一条主线。这也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新的重要的战略决策。只有物质富裕不是真正的富,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口袋和脑袋都富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富”浙江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一大批“两富”城市的支撑和带动,也离不开一大批美丽乡村的支撑和依托。从全省范围来讲,美丽乡村就好比是“两富”浙江的一个细胞工程,是“两富”浙江建设的重要基础。我认为只有做好这个细胞工程,做好这个基础,“两富”浙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在今后的具体工作中,我们要遵循更高标准规划、更高品位建设、更高水平管理、更加健康发展、更加全面惠及的原则,把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全面构筑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基础,为“两富”浙江奠定基础,把浙江建设得更具活力、更具魅力。 (三)加强非遗保护,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之我见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之我见 贵州省纳雍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崔静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颁布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也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民间文化多元化发展尤引人注目。但从总体来看,目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的贫瘠让赌博、迷信、色情等有机可乘,从而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状况比较普遍,具体情况是: 1、乡镇文化事业投入少,活动经费短缺。文化事业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乏资金,使得文物部门无法对一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维修,也无法向民间征集文物,文化活动器材也很贫乏。 2、阵地建设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场地面积狭小,设备简陋,功能不全,原有的文化设施普遍老化,几乎没有乡村影剧院。 3、文化活动少,农民文化生活依然贫乏。广大农村看电影难、看戏难、看书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四难”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电视网络广泛普及、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由于国家将卫星电视节目由模拟转为数字接收后,广大农村原电视“村村通”设备未及时更新,绝大多数乡村群众只能收看1-3套外地节目,许多偏远山区基本无法接收电视节目。群众长期看不到中央、省、市(区)的电视节目,也得不到发展生产的信息技术的指导和服务。乡村文化

生活贫乏,除了聊天、打牌外,农民没有其它文化活动,导致一部分群众沉迷赌博和庙会活动,致使一些地方赌博及“福彩”等歪风盛行。 4、文化队伍人才紧缺,整体素质在下降。 二、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有历史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长期以来对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重视不够,对优良传统文化的偏见和缺乏支持,给各地农村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而经济欠发达、投入不足也严重约制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步伐,但从各级政府自身来说,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活动经费严重短缺。目前由于国家财政投入 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未能落实每年地方财政收入1%-2%用于文化建设的政策。除了人头经费外,区、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目前乡镇只能勉强发放人员工资,没有文化建设项目,没有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图书室的图书不能正常更新。 二是对农村文化建设认识滞后。由于各级领导对文化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的地位认识不足,特别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相当多的人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是花钱多效益少的社会公益事业,可搞可不搞,又不愿意花钱投入,致使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从事文化事业的同志心灰意冷,缺乏积极性,大多放弃主业改做乡镇中心工作。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事迹材料

陕县文化馆现有职工人,内设个部室,即办公室、群文调研部、文艺演出部、艺术展览部、民间艺术部、文化艺术培训中心、物业管理部、艺术幼儿园。馆舍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文化馆大楼平方米、艺术培训中心平方米。固定资产从原来的万元增加到多万元,是年前的倍,馆内各种设备价值万元左右。 近年来,我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进一步加强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了良好文化环境,取得显著成效。陕县文化馆先后被省文化厅表彰为“全省先进文化馆”、被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被三门峡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文化下乡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全县服务兴县富民标兵单位”、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二级馆”。 一、改革创新,注重发展,着力抓好基本阵地建设 基本阵地是开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也是文化馆职工施展才华的舞台。对此,我们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 闹非凡的场面,自感无趣,只得灰溜溜走了。年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以《陕县文化兴隆,××县算命成风》为题,对我县的文化大院活动进行了报道,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促进作用。 二、采取措施,组建队伍,围绕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 我们从年月,想方设法先后组建了支文艺团队。一是从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艺爱好者中选拔优秀表演人才多人,组成了“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到农村、到基层巡回演出;二是将活跃在文化馆周围的一些戏剧爱好者组织起来,利用馆里的排练厅和音响设备,成立文化馆群乐艺术团,在县城社区和附近乡村开展戏剧广场演出,大约有多人,先后排演了极富教育意义的《打碗记》、《雨过花更艳》等剧目,演出多场,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三是以艺术幼儿园幼师和文化馆音乐舞蹈老师组成文化馆舞蹈队,利用晚上和节假日举办广场文艺晚会,共有人。这三支馆办文艺团队的所有人员都是义务演出,不要任何报酬,服装、道具和演奏乐器也大部分都是自己掏钱购置的,他们平时分散在各自的工作单位和县城社区,一有活动,电话通知,基本上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即满足了他们的娱乐需求,又开展了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弥补了文化馆活动经费的不足,可以说各得其所。 有了这三支人员相对固定馆办文艺团队,文化馆开展活动的实力得到了增强、范围得到了扩展、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紧紧围绕县里的中心工作,立足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例如:围绕县里“强农富民、强工兴县”的发展思路,我们创作了《兴县富民之歌》;围绕县城建设,创作了表演唱快板《说县城、唱县城》、《逛县城》、小品《父母心》;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作了戏剧小品《家庭擂台赛》;围绕农村稳定,创演了小品《乡里乡亲》等。还结合平时的一些中心工作创作了多个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山东快书、对口词、三句半、诗朗诵等短平快的文艺节目,通过兴县富民文化下乡艺术团,在全县农村巡回演出。五年来,共行程多公里,下乡演出场次,受教育群众达多万人次。这些活动规模大、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文化馆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县里搞旅游项目建设,我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正 式版

关于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的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省政府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全面覆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XX年全省安排6000万元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XX年安排1个亿,XX年将增加到1.2亿用于开展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更好地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用好、用活,按照全市开展的“春节回乡见闻”调研活动的相关要求,我们通过集体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就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建制乡(镇、场、区)16个,行政村104个,农业人口28.9万人。近年来,我县的农村文化事业在全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大潮中,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尤其是省委、省政府为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专项资金,为农村文化活动送来了“春风”和“及时雨”,改变了我县农村文化事业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基础建设得到加强。XX年省政府为开展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下拔了51.6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基础建设、巩固文化阵地,全县16个乡镇均建立了文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 文化体系建设的意义 前言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的一种“集体人格”。当文化一一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中国乡村文化诞生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地缘和血缘为纽带,传统社会伦理为秩序的乡村社会,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乡规民约、生活信仰、传统习俗、社会禁忌等非正式制度为基本内容的文化形态。乡村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涉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乡村文化是农民生活和理念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最能体现乡村特征的文化。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乡村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乡村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备受重视。越来越多的乡村将着眼

点放在乡村本身身上,从改变村容村貌,推进产业发展,文化引领等方面向前迈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的重要步骤,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灵魂,是每一个乡村发展要做好的必修课程。 一、乡村文化体系建设介绍 1.1 乡村文化体系概念 乡村文化体系是公共文化艺术的精神建设,广义上即整合乡村资源,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独特性、唯一性、显著性”为设计原则,以传递乡村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为主要目的,充分利用乡村现有条件作为展示基础,实现对内重塑乡风文明,对外展示乡村特色的整套乡村文化体系建设,该体系对于营造“乡村+文化、文化+旅游、旅游+产业、产业+发展”的独特乡村发展模式具有深刻的推动意义。 1.2乡村文化体系建设内容 乡村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过程,从过程来看,分为初期、中期、长期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乡风文明发展)、思想文化建设(乡愁回归发展)部分。从内容来看,乡村村容村貌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民俗饮食民居、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生态旅游等都属于乡村文化体系建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切实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重视,而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应受到关注。下面我来谈谈如何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强化目标责任,提高农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旨在抓好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落实,为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并且把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满意度”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制 定有关《考核细则》。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 针对当前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总体上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差距较大的现实状况,应加大“文化资金”的投入。一是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投资保障机制,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单列专项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活动经费支出,确保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二是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大对镇村级文化设施的投入。

(三)抓好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 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培育已经成为农民最为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应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加大教育培育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村实用技能。针对农民的需求,抓好形势政策、科学文化和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同时,要针对当前还有不少农民信仰缺乏、精神空虚、封建迷信、色情、赌博等不良现象,强化主流文化的教育培训,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文明向上的农村风貌。 关于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议 在常路镇西下庄村有一支民间文化团体,组织人李万成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金皇山艺术团”,每年的庙会和新年前后他们都会四处为农民演出。所排节目有舞狮子、豫剧、小品、相声、唱歌等,深受农民欢迎。但是最令老李发愁的是排练没有活动场所,演出服装道具缺乏,演员报酬几乎没有。老李很想找赞助单位,但是苦于没有门路。艺术团已经成立四五年了,演出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精品】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是一篇好的,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推进全办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为全办人民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街道党工委组织有关人员,经过近半个月时间,分九个片对全办×个村信访、宗教、基层组织、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大调研,通过调研一是掌握了引起群众上访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二是进一步摸清了全办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对级组织工作的领导。下面主要对**办事处农村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办事处是**区的东大门,位于城乡结合部,经济文化比较繁荣,辖区内有×个行政村,×口人,×亩耕地。 总体来看,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文化生活有所体现,乡村优秀文化有所弘扬,人才队伍相对稳定,文化产业有所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农村文化活动的范围较大,文化设施较齐全。各村都配备体育健身器材、投影仪、卡拉ok、图书室,有黑板专栏进行文化宣传,网定期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建设。 2、“两委”干部文化意识有所增强。 各村“两委”干部农村文化建设意识有所增强,摆在农村工作议事日程,比较重视,财力物力有所投资。 3、部分民间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 村里在重大节目时常举办文艺表演,村民都积极参与。保持当地习俗,定期开办庙会、开放集市,在热闹非凡的活动中继承发扬当地文化传统。 4、文化下乡活动深受欢迎。 区文化局、电影公司送图书下乡、一月演一场电影,普通收到广大群众的欢迎,条件较好的'村,自筹资金唱大戏,较好地满足了农村群众这一文化需求。 5、自发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 各村自发组织各类中老年艺术团、演唱团队,文艺表演队伍×个,都能利用重大节日、配合中心工作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农民自娱自乐、自发性的文化活动较活跃,农闲时大家聚在文化活动中心利用卡拉ok扭秧歌、跳舞、舞龙、跑马、唱戏、唱歌等,或自发组织学习练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4112096.html,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作者:陈宇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1期 摘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农村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 务。由于当前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落后的思想观念、道德状况、文化基础设施状况、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一系列制约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基层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加强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culture,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masses of rural grassroots is a very urgent task. Backward ideas are still subjec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grass-roots cultural, moral status, the status of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ultural development, lack of funds, the impact of a series of constraints, so to actively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grassroots culture, to promote the rural grassroo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Keywords: rural grassroot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结束之后,各地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但笔者深深感受到,在当前农村,与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反的是,作为民族之灵、兴国之魂的文化建设趋于半停滞状态,文化产品和服务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基层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这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极不适应。农村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缺少这一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应该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不断需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当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 2.1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极不平衡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由于受政治、经济、地理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很不平衡。据调查,目前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较好的,所占比例约为30%左右。这些村镇一般经济基础好,基层领导较重视,交通方便,大多数农民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乡镇设有文化站长,有关业务人员较齐全,阵地建设较好,能坚持常年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经费较充足,能积极购买新书,补充藏书。二类是一般的,所占比例约为40%,这些基层文化站只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被提到了新时代的重要位置。 农村文化发展作为新时代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必须紧扣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公 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农村文化建设,逐步提高农民文化 生活质量。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我市通过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设 施变得更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一是按照“整合资源、综合利用、 共建共享、统一管理、服务群众”的原则,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三县 (区)20 个乡镇全部建成综合文化活动站,设置率达 100%,全部达到国家西部建 设标准。站舍面积达到 300㎡,单独设置率 100%,均设有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 图书室、培训教室和共享工程活动室并配备相应设备及室外活动场地;全市 194 个行政村均建有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补齐了文化站服务不到的地区,提升了 服务半径。二是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我为乡亲送戏来”、三下乡” 、百姓健康舞培训等活动,建立了文化辅导员下派制度。按照“资源下移、重心下 移、服务下移”的原则,积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 公里。实施品牌活动走进基层,常年组织开展广场文化艺术节、春节秧歌社火展演、 百姓健康舞大赛、全市群众性优秀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全市 90%以上的乡镇、 村都有群众自发成立的文艺团队活跃在各类舞台,为市民带来丰富多样的文化产 品,成为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我市农村文化现状的调研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我市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建设较南部地区还有差距。XX 年自治区人 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三五”建设规划》,XX 年自治区人民 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其中对基 第 1 页 共 6 页

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7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 论新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开始凸显。许多农村地区在摆脱物质贫困之时,却出现精神贫困的新情况:农民文化生活匮乏,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在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同时,如果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就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无法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有着诸多原因。一是许多乡镇领导普遍只重视经济建设,对文化建设持漠视的态度;二是农村文化事业缺乏经济支持,文化政策得不到落实;三是文化设施陈旧落后、功能丧失;四是农村文艺工作者素质偏低,队伍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精神生活匮乏,文化娱乐活动单一,使一些封建迷信、淫秽、赌博等不良活动乘虚而入,侵蚀着农民的文化生活。这类不良文化活动不仅毒化了社会风气,还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甚至阻碍了正常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对此,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农民的普遍诉求。而如今农村文化资源的供给不足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不解决这一矛盾,农村文化土壤就会逐步荒漠化,甚至被大量消极文化侵蚀,从而使农民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农村的社会和谐也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符合民心、顺从民意,在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维持农村秩序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广科学文化知识,能提高农民的科学素养,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掌握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普及思想道德教育,能培养农民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从而提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