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及出路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及出路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及出路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及出路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及出路

进入21世纪,加入WTO后,中国显著加快了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进程。由于自然资源的占有量的特点,以及现行业的世纪经济与与政治秩序,通过商品出口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并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将成为中国较长时间内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全球的制造能力不断提升,而需求增长相对有限,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要提高制造行业的生产效率。

中国制造业经营困境

“中国制造”以其物美价廉的优点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重要地位。近段

时间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针对中国部分出口产品质量问题大肆炒作,对中国

制造的一些“问题产品”提出严重的质疑,刮起了妖魔化“中国制造”的冷风。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中国制造”问题更演变为一场信任危机,严

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声誉和中国的国际形象。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制造业吸引了大部分外资。但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1】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问题主要有:品牌观念淡薄,缺少关键技术,竞争优势层次低下,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等。

品牌观念淡薄。纵观中国整个制造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较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创造强势品牌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在当代国际化的市场经济竞争中是否能迅速崛起、强盛起来的关键。健力宝,在上个世纪是一个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健力宝在上个世纪末之所以能统领中国的饮料市场,就是健力宝负责人李经纬注重品牌创新,做到前人没有做到的:拥有自己创新品牌,健力宝率先为国人引入了运动饮料的概念。而中国制造企业缺乏品牌观念。首先,企业自身缺乏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自主研发投入少,急功近利。其次,市场尚未形成有利于品牌发展的竞争环境,地方行政性垄断限制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假冒伪劣产品止,知识产权侵犯时有发生,这些都极大挫伤了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

缺少关键技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一直是阻碍我国制造业提高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比较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行业的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赖国外,大部分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基本停留在仿制的低层次阶段;绝大部分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和优秀人才,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原创性技术和产品甚少,自主开发能力薄弱。【2】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能够参与国际主流渠道竞争的产品很少。支撑中国企业生存的条件:一是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靠低价格竞争,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积累;二是依靠宏观经济高速发展支持下的本土市场优势,强宏观,弱企业。巨大的人力资本优势掩盖了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尴尬,如果这种不利局面还不改变,接下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会面临严重障碍,中国的制造业可能会为此付出很大代价。

竞争优势层次低下。目前中国制造业大多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增值能力有限,附加值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技术产业严重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粗放型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低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缺少名牌。

劳动生产率及增加值率低。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和增加值率,与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我国制造业仍然停留在劳动密集阶段,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迅速,但其增加值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仍旧与制造业强国有很大距离。中国制造业在生产中的物耗比重偏大、加工程度低下、技术含量不高,从而导致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较低。中国制造业经营出路

不同制造企业在最终竞争结果上的悬殊,就在于处理供应链过程中的差异。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高的价值,就是制造业的本质。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特别是产品研发设计及其生产决策,可以摆脱原料成本的约束,创造更高的价值。

中国制造企业总是习惯把低成本当作竞争的不二法宝。不是对内剥削、雇佣廉价劳动力加班加点生产,就是对外压榨、采购原材料时将价格视为首要要素。但低价竞争的结果只能是慢性自杀。【3】低价竞争,只会失去提升产品质量的空间,最终损坏市场需求,并进而导致企业没有足够资源去升级设备,研发新产品,

提升生产效率。

首先,“中国制造”耍摆脱目前的局面,必须要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简单来说,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体制创新可以使企业的日常运作更有秩序,便于管理,同时也可以摆脱一些旧的体制的弊端,如科层制带来的信息传递不畅通;思想创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领导者思想创新能够保障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员工思想创新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通过创新提升“中国制造”的整体竞争力,争夺在世界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权和控制权。丰田汽车公司是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后的世界汽车业巨头,也是世界上利润最高的企业之一。它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生产模式,被称为“丰田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基于杜绝浪费的思想,追求科学合理的制造方法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生产方式。正因为丰田企业的不断创新,才使丰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击败竞争对手。

其次,加强产品质量监控,带动产品的精品化和品牌化,是企业保证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途径。中国制造当前最缺少的,其实还是“品质”,也即产品的质量保障。质量问题,已是中国制造的阿喀琉斯之踵。比如在食品行业,三聚氰胺事件就曾“闻名”世界,引来全球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不信任目光。食品制造中,还有地沟油、苏丹红、增白剂、瘦肉精洗虾粉……诸此种种,别说打响品牌,不沦为臭名昭著已是不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效率,特别是加强出口产品的质监控与管理,并与关键技术创新相结合,改进制约产品质量的薄弱环节与因素,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采用以品质、品牌为主导的贸易营销策略取代目前某些企业以“拼价格、拼数量”作为代价来占领市场的方法,这才是恢复“中国制造”形象的重要出路。打造成功品牌需要企业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坚持卓越的产品和服务品质,以及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贯彻执行品牌战略。通过企业自身的品牌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4]

最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关键的一步。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无论企业如何去经营,只要有了合适的人才,才能够去推动企业持续的发展。”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未来的活力和潜力全靠

人才。同样的人的成长必须伴随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与此同时,人才的成长将为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初级工的使用使得劳动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不仅出现了劳动力“双低”(低成本与低效率)的现象,而且还表现出成本不低但效果不高的趋势。因此,如果不迅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势必削弱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比较优势。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是提升“中国制造”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应该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中国制造”危机是中国出口贸易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爆发,我们应该化危机为契机,注重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品牌及质量等级,打造坚实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创新型强国。

【参考文献】:【1】何骥“中国制造”的困境遇出路【J】宏观经济

【2】周屹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J】封面报道

【3】郎咸平中国制造的出路【J】中国市场2009(24)

【4】金碚李钢陈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财贸经济2007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班级:机械五班 学号:2010301390148 姓名:李维崧

摘要: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趋势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制造业、发展现状、发达国家、差距 一、引言 制造业是一个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物质产品的行业,是一切生产和装配制成品企业群体的总称,是工业的主体。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从手工作坊、机器生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生产到自动生产线,再发展到柔性生产,经历了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现在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但是,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美日等国领先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尤其是在劳动生产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研发能力弱,有些市场还不够完善,教育制度较落后等方面差距仍然非常明显。我国制造业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合理规划发展战略,改善教学体系,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的机遇,提升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方面,为了满足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需求,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跟国民经济的步伐。于是大型工业机械、重大民用装备和众多武器装备快速发展起来。通过从国外引进新的技术,再进行消化、吸收、创新等举措。把制造业提高到新的台阶。另一方面,国际产业的转移使得我国装备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可其制造实力仍排在美国、日本之后,位居第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制造技术经建国以来40余年的发展已形成较完整的技术体系,为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各类机械产品的制造提供基本的工艺技术,并取得了重要成就。虽然在80年代受到“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一度认为制造业进入了夕阳阶段,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发展。但近几年来国家对制造技术的发展获得了重新认识,政府及有关领导对制造业的发展都给与了高度的关注。 国务院委员宋健1995年4月在接见先进制造技术专家时,对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给予高度的重视。并指出“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重要手段”、“如果制造技术不发达,这个国家、民族就不可能富裕”。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为提高工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重点开发推广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技术、清洁生产和环保技术等共性技术。199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大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在“九五”计划的实施中,制造技术也有多个项目开始实施,如“精密成型与加工研究开发和应用示范”、“金属材料热成形过程动态模拟及组织性能质量优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李士梅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21 刊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年,卷(期):2004(12) 被引用次数:15次 参考文献(4条) 1.王晓晔;陶正华WTO竞争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3(05) 2.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影响"中国制造"的八个问题 2003 3.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 1969 4.中国工程院《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我国制造业》课题组新世纪的中国制造业 2003 引证文献(15条) 1.林玉伦中国制造业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期刊论文]-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3) 2.庞文英浅谈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期刊论文]-物流工程与管理 2009(11) 3.解晶.何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机化 2009(3) 4.余晓娟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期刊论文]-现代商业 2009(17) 5.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上海经济研究 2008(9) 6.何哲.孙林岩.李刚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评述和展望[期刊论文]-科学学研究 2008(z1) 7.赵忠华新兴装备制造业科技投入机制研究[期刊论文]-科技管理研究 2008(4) 8.宫俊涛.孙林岩.杨洪焦.李刚区域制造业发展策略的选择研究——以关中制造带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机械工程2007(23) 9.陈勇.倪卫红基于物流系统优化的制造企业流重组研究[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 2006(34) 10.蒋勇.冷德穆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5) 11.李燕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武汉制造业[期刊论文]-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12.张彩玲走出"中国制造"的困惑[期刊论文]-经济与管理 2005(7) 13.唐莹莹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4.曾驭然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 15.吴祥友制造业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f515485255.html,/Periodical_zycjdxxb200412013.aspx

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中小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 打开文本图片集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中小工业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中小企业活跃于工业领域创业创新,有力促进了浙江工业经济发展,提升工业经济活力。但是,由于浙江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例如,产业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层次低、以及价格低等“四低”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成为浙江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宁波市在解决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问题,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为此,我们课题组通过企业家座谈会、考察企业等方式对奉化、宁海、象山三地的5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为广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一、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倍增计划取得初步成效 2021年宁波全部工业产值突破*****亿大关,达到*****亿元,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亿元,增长17.9%。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跨上3000亿元新台阶,达到3005亿元,增长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81亿元,增长12.2%。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实现总产值3077亿元,增长20.2%。 (二)工业经济从量的扩张逐步向质的提升转变 通过积极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同时大力培育发展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逐年提高,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1%,比2021年提高3.7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工业技术改造完成投资465亿元,增长12.4%,占全部工业投资的69.6%,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2021年新认定市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家,通过组织“中小企业信

浅析传统媒体衰落原因及其出路

浅析传统媒体衰落原因及其出路 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完善,21世纪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为满足大众对信息的需求,一种新的媒介形式即和传统媒体相对立的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不到几年,网络媒体就异军突起,传统媒体纷纷受到冲击。有些也逐渐走向衰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读者结构老龄化。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呈现老龄化现象。我们知道,传播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大众,满足受众需求。当受众对传统媒体所提供信息的需求逐渐下降时,必然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另一方面,因为网络媒体是新兴媒体,属于新事物,发展势头很猛,而对于偏爱于求新求异的青年、青少年来说,新兴媒体无疑更具吸引力,更适合他们的口味,是一盘好菜。 二、传统媒体如报纸,其传播信息的过程具有周期性,日报只能每天发行一次,周报也只是一周一次。这种传播的周期性、间隔性、间断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信息的及时传播与流通、交流,不能方便、快捷、迅速地向受众传达信息。而网络媒体则不同,网络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以互联网的形式传播信息,其速度之快,内容之新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和超越的。如最近很流行的微博。 三、受纸质媒介的弊端影响。当今,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经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他们需要个性化的东西。网络媒体恰好迎合了这点,并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使纸质媒体的优势渐渐丧失并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四、从企业、集团自身来讲,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不善,制度落后,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导致传统媒体走向衰落的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因此,传统媒体要想冲出新兴媒体的“强力围剿”,首先就需要先了解自身与新兴媒体的关系,理好关系,传统媒体把握好了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才能在竞争中知己知彼,获取有利的位置,从而做出应对策略,改变经营方式,经营理念,调整方案,积极应战。 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是什么呢?从理论上来分析,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是智者生存,优胜劣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结合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哲学观我们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各自独立、相互并存相互互补。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在制造业产业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随着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日益增强和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许多国家处于对本土制造业的保护角度,开始采取不同手段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进行抵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受我国资源优势可替代性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和科技含量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竞争力和稳定性难以有效保障。本文以我国制造业发展目前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为分析基础,探讨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与制约因素,最后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战略思维提出了一些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制造业劳动密集创新能力品牌战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之初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士地、资源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转移,通过出口以及相应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到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怎样推进中国从“世界加工厂”向真正的“世界工厂”转变,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增强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与稳定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何晓刚在《中国制造业发展问题浅析》(2010)中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制造业发展中的能源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随着人力资源与数量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亟待变革;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能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突出。何晓刚的分析能够从整体上清楚的说明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但分类比较单一,无法从多层面角度进行剖析。 张杨等学者在《浅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2009)中从以下几个特征概括分析了中国制造业的结构:从空间布局特征看,中国制造业的区域结构从整体上呈四分天下的格局,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中西部的其他地区,其中以前三大区域聚集的中国制造为主要力量;从产业结构特征看,中国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重工业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传统的纺织业、金属加工制品业,新兴的电子通信、电器机械等7个产业已经成为制造业主体;从产权结构特征看,以温州、东莞、顺德等地方的民营企业数量最多;以海尔、长虹等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资产规模最为突出;就产值规模来说,民营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平分秋色;从优势特征看。我国制造业优势主要集中在资源、劳动力成本、生产能力、市场潜力方面,而在研发能力、工艺水平、品牌建设和增值服务能力方面的竞争优势还很弱。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学年论文 浅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082 姓名: 杨盈盈 学号: 2008221037 二0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学年论文教师评阅表

浅谈大学生创业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 近几年,大学生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家政府也出台政策来予以支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剧增,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够解决创业者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能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同时也能带来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大学生本身的能力问题,社会经验欠缺,对行业的把握,创业环境不理想,政策实施不积极,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乏等因素使得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不太乐观。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对如何解决做出了简单的思考。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热门话题。高校扩招以后,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很多大学生人为“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职业,在就业的高峰,一岗难求的时期,给自己寻找另一个发展空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

值,并且得到社会认可,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好的经济收益。我国政府也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支持,希望能够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较好的环境。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势、发展及其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的优势 大学生能够成为创业大军中的特殊群体,其原因在于大学生有着突出的的优势。 其一,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在大学期间,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着较系统的掌握,这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其二,大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对传统观念及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其三,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激情,并且精力充沛。他们渴望成功并且愿意为之努力。不惧失败,敢于尝试。 (二)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全球性学生创业热潮的波及,大量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在我国,1998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竞赛”的举办聚集了清华、北大等高校学生的创业计划,引得各大媒体关注,激起了无数大学生的创业理想,掀起了全国大学生的创业风潮。而1999年第二届创业设计大赛中,多个小组在清华科技园注册公司是真正意义上创业活动的开始。到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宣布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更是对大学生的创业热潮起了推动作用。在这一时期,学生创业处于一种狂热的状态。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其前景的期望也过高。当时,多数学生仅凭借一股激情便希望取得成功,显得过于理想化而不切实际。 在最初的狂热之后,大学生对创业的态度逐渐变化。激情依旧的同时理性增加。在创业实践过程中,经历了挫折与失败,也冷静地思考。认识到了创业的艰难,意识到创业不仅要拥有热情,同时也需要诸多如资金、适当环境等的因素。此时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一改过去盯住高科技行业不放,企图一鸣惊人的想法,表现的更加务实。不论是对行业的选择,还是对创业时机的把握以及对创业风险的认识,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创业心理在逐步成熟,大学生的创业状态也朝着平稳健康的状态发展。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 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总体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因此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了解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状况,使我国机械制造业摆脱困境,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在世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发展状况,生产环境,组织结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scal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economic strength is one important indica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ec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ne of the signs.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is still great, and the gap is narrowing slowly. Only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go deep into analysis in order to clearly se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find a modern manufactur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heref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me simpl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bail out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KEY WORDS: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the main problem,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 十大困境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十大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 1创新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大量引进外资和技术,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问题。但付出的代价是国内市场被跨国公司抢占,出口利润被外商大量盘剥,而想要得到的高新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却是寥寥无几。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电器元件、机电产品等,这些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个别高新技术产品也主要是来料加工或来件组装产品。在合资企业中,外商掌控着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我们一边要付出高昂的专利费,一边用低廉的劳动力制造外国品牌的产品,换来的是微薄的利润。低廉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形

象。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事实上我们不是制造强国,而是替人打工意义上的制造大国。 2产品附加值低 由于中国的法律制度缺乏对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整个国家缺乏科技发明创新的土壤,绝大多数企业不注重科技研发,宁愿花钱买技术,用市场换技术,也不愿投入巨额资金、时间、人力资源持之以恒地进行科技研发,造成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虽号称“制造业大国”,实际上相当于世界的加工厂。比如东莞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出厂价只有1美元,生产企业几乎无利可图,而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后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以2007年为例,毛利可以高达40%,巨额利润都被具有研发与管理优势的跨国公司赚走了,而中国的企业只有“六加一”的“一”,没有“六”,生产再多也没有意义。 3产能过剩严重 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总共有24个行业,但其中的21个已经

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困境分析【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困境分析 摘要:科技创新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业科技创新及其绩效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的“政府失灵”困境,应从矫治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中的非农偏好、理顺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减少不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完善创新与激励政策等方面入手予以破解。 关键词:科技创新投资;政府失灵;管理;激励 科技创新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投资具有显著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就政府投资对农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RobertEEvenson以375项农业科研项目投入为材料,对农业科研投资回报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回报率高达49%;David、Hall和Toole对1957年后发表的30余篇有影响力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数学者公认政府的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现出互补的关系;Zvi?Gr11iehes、YujiroHayami等基于农业产品的公共性,对农业科技投资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为政府制定

对农业科研支持的政府提供参考;国内方面,如林毅夫对农业科研投资受益进行了分析,认为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率达到100%甚至更高;黄季焜研究认为,农业科研投资收益率一般为73%~108%;钱克明研究表明,政府对农业科研每增加1元投入,可使农牧业产值增加高达11.87元的回报。同时,国内大多数学者已探讨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对象和范围,并明确主张根据农业技术的类型来区分政府与私人部门等投资主体。如黄季焜、胡瑞法、高启杰和陆彩兰等学者认为政府投入的对象则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不易得到保护、技术难以物化、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农业侦测与发展战略研究上,具有“公益性”特征[1-5]。国内外大量研究涉及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政府失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影响问题,指出破解政府失灵困境的必然性。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充分证明,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政府投资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对维护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具有长远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力逐渐加大。2014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了50%,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阶段,稳定粮食产量、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都以农业科技创新为基础。破解政府失灵困境,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资,无疑具有强烈的现

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困境和出路_以重庆本地三家报纸为例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下,以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一出现就立刻成为时代的新宠,以其快捷、及时、互动、广泛的传播方式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报纸造成了很大冲击。国外各大报纸销售、广告营业额下降;中国的报业也在经历了20年的高歌猛进之后,以2005年为“拐点”进入到了“微利时代”。以重庆为例,2006年以来,《热报》《法制报》《重庆经济报》等相继停刊,《重庆青年报》《时代信报》等转为内部刊物。传统报纸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一、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优势 何为网络媒体?南方报业集团的老总杨兴锋眼里的网络新媒体,即是以“数字化、全球化、网络化、海量化、检索化、开放化、交互化、虚拟化、即时化、交融化”为特点的基于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新的传播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1]。网络媒体也可发布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提到中国网络媒体的起家,可以追溯到1993年,即《杭州日报》开辟的电子版。到1995年底,中国第一批网络媒体的数量也仅七八家。而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关键年份则在 1996年至1997年。有数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 国共有193家网络媒体,其中能够刊登原创新闻稿件的网络媒体96家,全部为政府新闻网站[2]。目前,重庆本地具有刊登原创新闻资格的只有华龙网一家网络媒体。而腾讯大渝网、重庆热线等网络媒体只有转载权。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有以下三大优势: 第一,时效性上的优势。以前标榜新闻时效性的纸媒,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只能被重新定义。时效性是相对而言的,报纸的出版周期一般为24小时,而网络媒体则是随时刷新。毋庸置疑,随着上网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用户也会慢慢形成一种共识:网络新闻才是来得最快的。以重庆为例,2008年以来,凡是重大新闻,几乎都是先从网络媒体发出。“汶川大地震”、“重百假炸弹案”、“亮点和重庆打黑”等重磅新闻,首先从腾讯大渝网、华龙网、天涯重庆掀起,而紧随其后的《重庆晨报》《重庆时报》等纸媒行业只能靠事后的细节和权威的发布来挽回局面。这也是 2009年重庆诸大网络媒体纷纷改版和上线的原因所 在。因此,纸媒应该重新思考新闻时效性的内涵,从其他方面来弥补不足。 第二,内容上的优势。首先是信息量。早在上世纪 90年代,《重庆晨报》《重庆商报》等重庆各大媒体创 刊之日起,信息量就一直是报社非常器重的原则之一。目前,在重庆市场份额中有一报独大之称的《重庆晨报》更是凭借其海量的信息,甚至不惜一天120个版的阅读,深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也堪称佼佼者。然而,我们再看一看网络,一个新闻网站门户的信息量足以达到120个版的信息量,且不说其子栏目。其次,在线互动的优势。网络媒体的互动和传统媒体有一个较大的差异就是在线互动。传统媒体的互动方式多采用电话和现场。而网络媒体则可以通过自身的技术优势,让读者在家互动,互动效果更为及时和真实,互动的乐趣大大提高。 第三,运营结构的优势。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最大的优势即是成本。对于网络媒 网络媒体环境下纸媒的困境和出路 —— —以重庆本地三家报纸为例程婷婷 摘要: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传统报纸的生存岌岌可危。以重庆报纸为例,2006年以来,《热报》《法制报》《重庆经济报》等相继停刊,面对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重庆本地的报纸利用大渝网进行报网融合,或是开辟自己报纸的网站,试图在网络媒体的行业中分一杯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纸媒行业面临的困境,探讨了未来纸媒的改革与出路。关键词:网络媒体;纸媒优势;报网互动;小型化报纸;转型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1)13-0159-03 作者简介:程婷婷(1983-),女,云南曲靖人,西南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媒体传播。收稿日期:2011-04-15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132011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及前景 姓名:××学号:×××××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各产业也在不断成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而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区域差距 一、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1.从资本存量结构来看,外资企业的主要产业流向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并且这一投资程度在未来一段时期有上升的趋势。从第二产业内部而言,外资主要促进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技术进步,这两方面的变化均会导致资本密集型的产值相对上升,并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我国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来看, 外商直接投资选择进入我国制造业的行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 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 2.中国产业处在全球产条的低端,即“计、制造、销售、服务”中的制造环节。中国产业升级停滞不前的症结,就在于中国产业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最低端,这也揭示出残酷的现实:所谓“中国制造”其是“中国组装”,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的附加值来自产品在中国组装前的许多国家,而中国的贡献仅仅只占其中很小一部分。由此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尤其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已迫在眉睫。中国的产业升级, 要在战略层面上充分重视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中突围的问题, 加快构建以本土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国家价值链的网络体系和治理结构。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现状 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在近二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正在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向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不断迈进。此外中国的工业化率也高于典型工业化国家在类似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制造业结构演变趋势与典型工业化国家吻合度较高。当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这集中体现在制造业产出的人均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技术开发水平相对落后、制造业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十分突出、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等方面。中国的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开发水平落后。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距,东中西部制造业发展严重不均衡。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集聚更为明显,而资源依赖型制造业更多分布在北部和中西部地区。 三、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前景分析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协同创新成为普遍的创新模式,企业需要通过网络化的协调实现企业的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从而走在国际分工的上游。虽然实现创新过程的合作创新是实现产业升级非常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分工如此细化的条件下,制造业的创新不可能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而是需要依托企业的社会网络来实现。这也就提出了制造业在未来协同创新的网络化的目标。此外,中国在制造业升级中也要着重于利用东、中、西部的地理要素禀赋,对于东部地区,面对目前要素成本上升和外需疲软的现实,更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即需要加大人力资本储备,提高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工业行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于中西部地区,尽管地区廉价的生产要素为其吸引产业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工业化的产业主体,是社会进步与富民强国之本。任何一个大国(我不是说像新加坡这样的城市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安全,都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高度发达的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在中国现阶段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第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产业;第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第四是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最后也是国家安全的一个基本保证。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25年间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强大的国内需求,就是国内的基本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还有就是国际产业的转移。中国制造业在GDP里面所占的比重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国家第一还是美国,第二是日本,中国在2003年超过了德国。可以看出尽管美国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但是它还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强的国家。可见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始终是高于GDP的速度在增长,它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产业和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构成分为三块,一共是17个行业,有5个行业是轻工业、纺织工业和日用品的制造,这大概占制造业的30.24%;第二块也是5个行业,主要是资源加工,包括石油化工、橡胶、非金属、金属冶炼,大概占33%,就是我们整个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的三分之一;第三是机械、电子类制造业,这稍微多一点,比三分之一多一点大概是35%,所以三块组成大概是这样。轻工业比三分之一略少,资源加工业三分之一,还有机电加工产品比三分之一多。我们可以大致说一下资源加工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用在国内,包括像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的产品,都是用于国内的。轻工业和机械、机电工业的产品大约是一半或者是少于一半是出口的,主要还是满足内需。 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因为第二产业还有建筑,讲工业占GDP的35.75%,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就是第二产业的78.69%,建筑业只有大概20%,工业上缴的税金占第二产业的90%,从业人员90.7%,这里面我想特别指出一点制造业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91.2%,接纳外商实际直接投资额约占全部外商投资额的70%。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一个结果。在市场竞争直接成本中,它们的比大约是美国30美元,欧洲24个美元,东欧是3个美元,日本是24个美元,在中国是2个美元,当然印度现在比我们还低一点,是1个美元,包括东南亚国家。以软件工程师来说,在硅谷一个成熟的软件工程师工资大概是20至30万美元,这里包括付税,不是全部给他工资;在爱尔兰是8至9万美元,在印度是4至5万美元,在中国是2至3万美元,所以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在中国的成本都比较低。我举一个例子,像直升机,这是美国商用直升机最成熟的,在美国只生产顶部直升机的螺旋桨和尾部的螺旋桨,顶盖部分在西班牙生产,尾部也是在西班牙生产,中间的机身部分是在日本生产,起落架是在巴西生产,机头是在中国台湾生产,机尾是在中国的井冈山直升机厂生产,所以从头到尾都在中国生产,就是一个头一个尾。中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到2004年11月底是5万多家,合同金额超过1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是559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发展也非常迅速,到2004年6月,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的跨国公司超过600家,累计投入研发金额是40亿美元,我们在这上面可以看到东芝、IBM、HP、英特尔、GE、诺基亚、松下、爱立信公司。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发展非常迅速,其中有计算机、电子、医疗、运输,还包括汽车。我曾经访问GE在浦东的研发机构,它用了900多个中国的博士和工程师,我说是否针对中国生产研发,它说是针对GE全世界,所以正在从面向中国转向全球。外国在华研发R&D投资分布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接近60%,因为北京具有我们中国教育科研人才的优势,其次是在上海和深圳,在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的成都、南京、武汉也都有一些研发的机构。 当然,讲到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必须看中国制造业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第一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我们现在一年不到4万美元,只有美国的4.38%,日本的4%,德国的5%多一点,我们人用得比较多。中国的制造业能源消耗大,污染比较严重,制造业的能耗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的能耗高出国际水平20%至30%,全国CO2的排放量67.2%是锅炉排放;第二是产品以低端为主,附加价值不高。增加值率仅为26.23%,比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2%、22%和11%,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当然事情是两方面的,这既是一个缺点有的时候也是优点,因为中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如果都搞自动化工厂每年新增就业就有问题。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