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

培训教材

二O一七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二、七个方法论 (3)

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4)

四、ISO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 (4)

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

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

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的理解与实施 (42)

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的理解与实施 (63)

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七项原则的分类:

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进

关键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关系管理

方法原则:过程方法;循证决策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需求: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

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前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

2)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3)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

6)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7)在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采取措施;8)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2、领导作用

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

2)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并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

3)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

4)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

5)确保各级领导者成为组织人员中的实际楷模;

6)为人们提供履行职责所需的资源、培训和权限;

7)激发、鼓励和表彰员工的贡献。

3、全员参与

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4、过程方法

将活动作为相互关联、功能连贯的过程系统来理解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地得到一致的可预知的结果。

5、改进

成功的组织总是致力于持续改进。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促进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建立改进目标;

2)对各层次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懂得如何应用基本工具和方法实现改进目标;3)开发和部署整个组织实施的改进项目;

4)跟踪、评审和审核改进项目的计划、实施、完成和结果;

5)将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服务和过程的更改都纳入到改进中予以考虑;

6)赞赏和表彰改进;

6、循证决策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产生期望的结果。

7、关系管理

为了持续成功,组织需要管理与供方等相关方的关系。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确定组织和相关方(例如:供方、合作伙伴、顾客、投资者、雇员或整个社会)的关系;

2)确定需要优先管理的相关方的关系;

3)建立权衡短期收益与长期考虑的关系;

4)收集并与相关方共享信息、专业知识和资源;

5)适当时,测量绩效并向相关方共同开展开发和改进活动;

6)与供方、合作伙伴及其他相关方共同开展开发和改进活动;

7)鼓励和表彰供方与合作伙伴的改进和成绩;

二、七个方法论

1 5W2H:

Why: 为什么要做;who:由谁负责;when:何时完成;where:在哪儿完成;what:要做什么;how:如何评价结果;how much:完成到什么程度。

2、过程控制:5M: 人、机、料、法、环。

3、过程方法:1)过程需要策划2)过程要受控3)过程要增值

4、PDCA,也叫戴明圆环。

PDCA循环能够应用于所有过程以及作为整体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动态方法,可以在组织内的各个过程及过程间的所有相互作用中进行实施。组织可以对各层次PDCA循环进行管理。

P---策划:建立体系及其过程的目标,配备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与顾客要求和组织方针相一致的结果;

D---实施:实施所做的策划;

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要求对过程以及产品和服务进行监视和测量(适用时),并报告结果;

A---处置:必要时,采取措施提高绩效。

5、SWOT决策法:就是将研究对象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6、目标制定:SMART原则具、测、达、关、时;即设立具体的、可度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目标。

7、纠正措施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策划阶段:1)确认事实,明确责任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3)确定主要原因4)纠正或制定纠正措施;

实施阶段:5)实施纠正或纠正措施

检查阶段:6)验证措施效果,未达到效果继续分析原因

处置阶段:7)制定巩固措施8)举一反三并标准化

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1、说你所做,做你所说,记你所做;

2、该说的说到,说到做到,必要的予以记录;

3、方针适宜、目标具体、岗位清晰、分工明确、流程优化、程序固化、过程监控、奖惩分明、持续改进。

四、ISO 9001:2015与2008版的主要变化

本次修订是根据联合技术合作工作组(JTCG)制定并于2012年发布的ISO/IEC导则

第1部分《附件SL》中,规定的适用于所有ISO 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通用框架。结构变化见下表

?管理原则由原来的八项管理原则转变为七项管理原则;

?结构由原来的八章增加为十章,条款顺序进行了大幅度调整;

?取消了管理者代表的指定,更多条款内容突出领导作用;

?增加新关注点,如内外部环境、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对风险和机遇的应对、

变更管理、绩效指标等内容,将“部门+要素”的管理方式提升到“过程绩效”

的管理理念。

?对文件和记录的概念有所突破,取消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这类文件形式,

统一用“形成文件的信息”取而代之;取消了“记录”的用语,统一用活动结果的“证据”取而代之。

?吸纳了绩效管理等内容;

?消除一些理解误区,如不再将预防措施与纠正措施并提。

?其它内容,如术语的变化,对于外包控制的变化等内容。

总之ISO9001:2015版较之2008版发生了结构和内容上的重大变化。

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章节结构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组织所处的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

4.2理解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5.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2方针

5.3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

6.2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3变更的策划

7.支持

7.1资源

7.2能力

7.3意识

7.4沟通

7.5文件化信息

8.运行

8.1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8.3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8.5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8.7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9.绩效评价

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2内部审核

9.3管理评审

10.改进

10.1总则

10.2不符合与纠正措施

10.3持续改进

标准中部分字词的理解:“应”表示要求;“宜”表示建议;“可以”表示允许;“能”表示可能或能够;“注”是一种说明性、解释性或提示性的表述,不是要求,不能作为评定的依据。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1.范围

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的能力;

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

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注1: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或“服务”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IDT)

3.术语和定义

GB/T19000: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部分术语:

组织的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结果的组合。相关方:可影响决策或活动、或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他自已感觉到被决策或活动所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外包: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的部分职能或过程。

质量:实体的若干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和期望。

理解要点:明示的:即规定的要求,如口头的、文件规定的。

隐含的:即不言而喻的,如银行为顾客的存款保密。

必须履行的:一般包括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不合格:未满足要求。

输出:过程的结果

理解要点:一般而言,输出分为以下四大类:服务(如运输);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产品:在组织和顾客之间未发生任何交易的情况下,组织生产的输出。

服务:至少有一项活动必须在组织和顾客之间进行的输出。

理解要点:服务是输出的一种形式。与产品的区别在于:至少有一项活动必须在

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接触面上完成。

4 组织环境

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组织应对这些内部和外部因素的相关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注1:这些因素可以包括需要考虑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注2:考虑国际、国内、地区和当地的各种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因素,有助于理解外部环境。

注3:考虑组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等相关因素,有助于理解内部环境。

理解要点:

组织环境的理解:

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存在于组织界限之外但能够对组织行为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

环境对组织有制约作用,但组织在环境面前并不完全是消极被动的,可通过各种方式以控制、影响环境。

?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指某一特定社会中对所有的企业或其他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包括:

政治法律环境;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

技术环境;

文化环境;

自然环境等。

?中观环境——包括产业环境和区域环境。

?产业环境包括:

竞争结构(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进入者、供方、买方、替代品生产企业);

产业发展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区域环境包括: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运输、通讯条件和文化教育等;

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条件、河流水文条件、生物情况、气候条件、环境污染状况等。

微观环境——即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公众和政府等。每个组织面临不同的微观环境,这是组织所极度关心的。

内部环境:

价值观;

文化;

管理、组织结构、作用和职责;

政策、目标和战略;

资源(资本、时间、人员、工艺、系统技术);

信息系统、信息流通和决策系统(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

绩效等相关因素。

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由于相关方对组织持续提供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产生影响或潜在影响,因此,组织应确定:

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

b)这些相关方的要求。

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相关的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理解要点: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利益相关方包括: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员工、股东、社

会、银行、政府部门、工会、竞争者、持反对意见的压力集团、协会等。利益相关方的要求是不断变化的,组织应对这些相关方及其要求相关的信息进行监视和评审。

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组织应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确定其范围。

在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

a)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见4.1;

b)相关方的要求,见4.2;

c)组织的产品和服务。

对于本标准中适用于组织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全部要求,组织应予以实施。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应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加以保持。

该范围应描述所覆盖的产品和服务类型,若组织认为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范围不适用于本标准的某些要求,应说明理由。

那些不适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不能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理解要点:

应明确界定QMS的边界:QMS边界:指组织确定的物理界限、场所界限。

注:边界可以是一个或一组过程,一个场所、一个完整的组织或一个组织所控制的多个场所,应界定QMS的适用性(ISO9001所有要求是通用的);如果标准条款不能实施,必须不影响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并有合理的理由;QMS范围应形成文件化的信息。组织需将确定的管理体系范围形成文件化信息,并宜纳入上述活动的输出。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对不适用条款的理由说明。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总则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的应用,且应: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和应用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包括监视、测量和相关绩效指标),以确保这些过程的运行和有效控制;

d)确定并确保获得这些过程所需的资源;

e)规定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责任和权限;

f)应对按照6.1的要求所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g)评价这些过程,实施所需的变更,以确保实现这些过程的预期结果;

h)改进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

4.4.2在必要的程度上,组织应:

a)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以支持过程运行;

b)保留确认其过程按策划进行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理解要点:

“建立”是指组织按ISO9001标准的要求,规定组织结构、职责、策划、活动、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要求,并适当地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实施、保持”是指质量管理体系建成后,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实施运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在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是确定需要处理的风险和机会,其目的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达成其预期的结果,通常要强化正面的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从而实现改进。处理风险的选项包括:风险规避、冒险以寻求机会、消除风险源、改变可能性或者后果、风险共担、或基于合理的决策承受风险。机会可以导向:采有新方法、开发新产品、打开新市场、获得新顾客、构建伙伴关系、使用新工艺、其它合适的或可行的可能性,以处理组织及顾客的要求。

5 领导作用

5.1领导作用和承诺

5.1.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b)确保制定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与组织环境和战略方向相一致;

c)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

d)促进使用过程方法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e)确保获得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f)沟通有效的质量管理和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g)确保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的结果;

h)促使、指导和支持员工努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i)推动改进;

j)支持其他管理者履行其相关领域的职责。

注:本标准使用的“业务”一词可大致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的核心活动,无论是公营、私营、营利或非营利组织。

理解要点:

1、2015版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

1)最高管理者应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

2)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业务过程整合;

3)最高管理者应促进过程方法的使用和基于风险的思维;

4)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5)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角色以证实其在其职责范围内的领导作用;

2、质量方针的建立,就能够体现在其经营的外部环境因素的背景下其对过程、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方面的所示,并能够支持组织实现其战略方向;

质量目标的建立,应遵从质量方针和SMART原则,应体现组织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满足要求方面的内容。

3、确保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整合到组织的运营过程中;强调的是体系的运行应

与组织的实际情况匹配,不要出现“两层皮”。

4、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组织存在很多类型的风险,从来源上分为内部风险

(包括经营风险、资产风险、财务风险、行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污染风险、

信息安全风险、体系风险、产品开发风险、生产过程风险、交付和服务风险、质量风险)和外部风险(包括地理位臵风险、行业风险、市场风险、项目风险、政策风险、股市风险);从性质上来讲,分为组织所处的环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过程风险以及决策风险。

5、对待风险的3种处理:

1)规避风险:采取措施尽量将风险去除,如环境污染、交付的时限、开发周期、生产成本等,可以用必要的投入和完善的策划来规避风险;

2)降低风险:实在规避不了的风险,采取措施将风险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3)风险接受:在规避风险和降低风险都做到的时候,仍然存在的风险,而且是对组织的生存和运营必须承担的风险,只能接受。但这种风险应当越少越好,而且必须在承担的过程中降低其危害程度和时间。

6、资源是过程有效运行和实现过程增值,达到预期结果的必要条件,必须保证。资源可以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天然资源、材料、财务资源等。

5.1.2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确定、理解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要求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b)确定和应付能够影响产品和服务符合性以及增强顾客满意能力的风险和机遇;

c)始终致力于增强顾客满意。

理解要点:

组织依存于顾客,只有顾客需要,组织才能生存和发展。最高管理者应以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作为最终目的。最高管理者是为达到此目的所实施的全部过程的责任者。

可进行的活动包括:

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

2)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3)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的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

6)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7)在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采取措施;

8)积极管理与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最高管理者需要确保与已确定的风险和机会相适应的措施都得到了实施,并实现其期望结果。如未达到,需进行PDCA管理循环以确保为进一步改进分配相应职责,直到满足顾客需求及期望。

5.2 质量方针

5.2.1 制定质量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制定、实施和保持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

a)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沟通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应:

a)作为形成文件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

c)适宜时,可向有关相关方提供。

理解要点:

1、质量方针的定义: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一个组织关于质量的总

的宗旨和方向。由此,最高管理者是通过方针的正式发布,确立组织在质量方面的宗旨和方向,履行其“领导作用”最重的职责。质量方针能为组织提供关注的焦点,形成全体员工的凝聚力。显示组织对外的质量承诺,争取顾客信任。

“正式发布”可以通过文件化,正式的批准,明确发布日期来体现。

2、质量方针的作用:

宣传性--对市场、顾客有号召力,发挥吸引和感染作用;

鼓励性--对组织员工有激励性,有利于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

制约性--对组织各部门、各类人员有明确的质量指标和考核要求,使每项过程活动都处于受控状态,能够发挥对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整个组织内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得到分派、沟通和理解。

最高管理者应分派职责和权限,以: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见10.1),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理解要点:

1、组织应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

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限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组织应当定期对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的效率和效果、职责权限和履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发现组织架构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缺陷的、职责权限的履行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应当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2、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职责权限:

1)组织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

2)批准质量管理制度;

3)组织制定、落实公司质量管理目标;

4)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5)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

6)审批年度培训计划;

7)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的重大事宜;

8)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事宜对外联系;

9)提出奖惩措施方案;

10)调整质量工作岗位。

6.策划

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4.1所描述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便: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预期结果;

b)增强有利影响;

c)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

d)实现改进。

6.1.2 组织应策划:

a)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b)如何:

1)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

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相适应。

注1:应对风险可包括规避风险,为寻求机遇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或通过明智决策延缓风险。

注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6.2.1 组织应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设定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

a)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b)可测量;

c)考虑适用的要求;

d)与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以及增强顾客满意相关;

e)予以监视;

f)予以沟通;

g)适时更新。

组织应保留有关质量目标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6.2.2策划如何实现质量目标时,组织应确定:

a)采取的措施;

b)需要的资源;

c)由谁负责;

d)何时完成;

e)如何评价结果。

理解要点:

1、质量目标的建立和质量目标达成的策划,可帮助组织达成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组织需在过程或各职能级别中设立合适的质量目标,以确保战略方向和质量方针的实施。

2、可考虑使用SMART原则来设立,即设立具体的、可度量的、可达到的、相关

的、有时限的目标。(具、测、达、关、时)

3、组织应保持与质量目标相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质量目标应进行必要的更新,

以对目前质量目标进行变更或修订,和增加附加或新的目标。

6.3 变更的策划

当组织确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变更时,此种变更应经策划并系统地实施(见4.4)。组织应考虑到:

a)变更目的及其潜在后果;

b)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资源的可获得性;

d)责任和权限的分配或再分配。

培训体系基础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基础培训教材

易事特电力系统科技XX公司 培训资料 编写:戢义国、陈云峰 审核:潘世高 2006年11月28日 第壹版 第一章电路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 1.电工术语解释: ?电------是能的壹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俩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能够观察到它的存于。通常电量单位(库仑)。 ?电压------电位或电位差,电压单位为伏特(V),简称伏。 ?电流------带正电的或带负电的粒子(如电子)的运动。且伴有产生热、磁场或化学变化这样壹些可观察的效应。电流单位为安培(A),简称安。 ?电路------能载电流的通路或互联通路组。 ?电阻器------于电路中障碍电流的器件。电阻单位为姆(Ω),简称欧。?电感器------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时能产生电动势的器件。电感单位

为亨利(H),简称亨。 ?电容器------于非导电体的俩个相对表面保持某壹电位差时,由于电荷移动能量便贮存于该非导电体之中,这种性质的器件称为电容器。电容单位为法拉(F),简称法,常用单位微法(μF)。 ?功率------物体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转换的能量。单位为瓦特(W),简称瓦。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和视于功率的比值。 2.电子基础知识: ?常用单位: 长度: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 =106微米(μm)=109纳米(nm)=0.001千米(公里Km) 质量:千克(公斤Kg)=1000克(g)=0.001吨(T) 时间:秒(S)=1000毫秒(mS)=106微秒(μS)=109纳秒(nS)电子: 电流强度:安(A)=1000毫安(mA)=106微安(μS) 电压:伏特(V)=1000毫伏(mV)=106微伏(μV) ?常用公式和定律: ?欧姆定律: R------电阻I------电流U------电压 ------电阻率L------导线长度S------横截面积 串联电阻计算:R串=R1+R2+……Rn ?且联电阻计算:

三标内审员培训练习题(含答案)

三标内审员培训练习题(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1 选择题 1、审核报告的所有权归( C )所有。 A审核委托方;(B)审核组长;(C)受审核方;(D)受审核方的上级主管机构 2、末次会议应当由( B )主持。 A审核委托方负责人;B审核组长;C受审核方负责人;D双方协商确定或共同主持3、下列哪一项描述最适宜作为环境目标( C )。 A火灾事故为0;B降低能源的消耗;C今年排放的COD总量比去年下降5%;D加强员工的环境技能培训 4、末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C )。 A与受审核方领导沟通;B颁发认证证书;C宣布审核结果和结论;D以上皆是 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与ISO9000族标准关系是:(A) A、原则是标准的理论基础; B、原则是标准的一部分内容; C、原则与标准互相兼容、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D、以上都是。 6、ISO9001:2008标准的目的是(D) A、证实具有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B、增强顾客满意; C、证实具有满足适用法律法规的能力; D、以上全部。 7、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一体化)是:(D) A、认证标准的要求; B、法规的要求; C、只有50人以上的组织才要求; D、以上都不是。 8、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在(C)应对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进行确认。 A、购买前; B、软件安装前; C、初次使用前; D、A+B+C。 9、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为了(D) A、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B、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D、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 10、组织应当对(D)过程实施过程确认 A、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的; B、问题在产品使用后或服务交付后才显现的; C、关键的; D、A+B。 11、(A)应确保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内审中所发现的不合格及其原因。 A、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 B、管理者代表; C、内审员; D、最高管理者。 12、组织应对(B)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要求已得到满足 A、产品的质量; B、产品的特性; C、合同的要求; D、规定的要求。 13、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适用时经(C )批准,可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A、管理者代表; B、最高管理; C、顾客; D、业务经理。 14、合规性评价是指:(D) A、评价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 B、评价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 C、评价管理体系是否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 D、A+B。 15. 在建立和评审环境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 D ): A、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C、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观点; D、以上都是。 16、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目的是( B ) A、识别和评价组织的环境因素; B、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 C、便于组织实施纠正措施; D、满足相关方的要求。 17、下列要素中,OHSAS18001:2007标准明确要求需要建立并保持程序的是(D ) A、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B、管理评审; C、目标和方案; D、沟通、参与和协商。 18、下面中的哪一项能被描述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C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 培训教材

二O一七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治理原则 (1) 二、七个方法论 (3) 三、质量治理体系操纵思路简介 (4) 四、ISO9001:2015与2008版的要紧变化 (4) 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 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治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 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治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的理解与实施 (42) 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要求》 的理解与实施 (63)

第五章:治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治理原则 七项原则的分类: 差不多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进 关键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关系治理 方法原则:过程方法;循证决策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治理的要紧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同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需求: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 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早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达到那个标准确实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 2)了解顾客当前和以后的需求和期望; 3)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 6)测量和监视顾客中意度,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7)在有可能阻碍到顾客中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并

三标体系简介学习资料

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简介 一、什么是三体系 三体系就是质量体系、环境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目前三体系标准的沿用版本各有《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OHSAS18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二、三体系的相容性和主要区别 三标一体化管理标准简单地说就是将质量(QMS)、环境(EMS)、职业健康安全(OHSAS)三个管理体系一体整合认证。因为《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OHSAS18001-200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三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体系结构、总体要求都是一致的,并且是相容的,所以三个管理体系具有整合性。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依据三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适合自己的一套管理体系。 但要注意的是,三标一体化认证并非三个管理体系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融合,因为他们各自关注的目标不同,要求控制的要素也不尽相同,三个标准的目的、对象和适用范围不完全相同。其中质量体系标准控制的是预期的产品(服务),以防出现产品、服务的不合格,目的是增强顾客满意度;环境体系标准控制的是非预期的产品和服务,以防出现对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追求的是社会满意;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标准控制的是产品和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各种可能的

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事故或灾害,追求的是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三、贯彻三标一体化的重要性 标准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尽快建立起以适应市场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而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公司开展贯标工作,就是为了在公司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中获得有序秩序,使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能够受控,通过标准化对某些对象进行合理地归纳和简化,控制多样化和复杂化,为企业发挥整体机能作用,降低管理费用,增加效益提供保障。在通过组织开展贯标工作,一是巩固安全生产运行局面,提高机组安全运行水平;二是改善经营环境,努力提高经营收益;三是完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四、如何克服“两张皮”现象 很多企业“贯标”一开始,部分部门负责人认为,“贯标”和评比创优一样,只是花大钱买一张证书而已,因此会把认证工作全部推给编审员,自己却很少过问,导致体系运行不能落到实处,日常管理仍然是老一套,文件编写脱离实际,职责不明,日常管理与体系文件形成“两张皮”,日常管理照旧,管理体系只是应付审核,形同虚设,直到审核阶段,在外审人员面前手忙脚乱。因此只有各部门负责人重视,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上下统一观念,从策划、编写文件入手,结合企业实际,使得体系文件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过于复杂,更重要的

关于举办“质量管理体系新标准内审员培训班”的通知 .doc

感谢你的观看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 国家统计局审批 2017年7月

本统计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加强能源消费计量和监测管理,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年度的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用能浪费现象。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公共机构应当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统计,如实记录能源消费计量原始数据,建立统计台账。 公共机构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本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报送上一年度能源消费状况报告。

2020年(培训体系)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 (培训体系)2020年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培训体系)2020年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 培训教材

二O一七年二月

山东阳煤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 目录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二、七个方法论 (3) 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4) 四、ISO9001:2015和2008版的主要变化 (4) 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 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和实施 (6) 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的理解和实施 (42) 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的理解和实施 (63) 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七项原则的分类: 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改进 关键原则:领导作用;全员参和;关系管理 方法原则:过程方法;循证决策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且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需求: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 期望: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前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 2)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3)将组织的目标和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4)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5)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 6)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且采取适当的措施; 7)在有可能影响到顾客满意度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方面,确定且采取措施;8)积极管理和顾客的关系,以实现持续成功。 2、领导作用 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且且创造全员参和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1)在整个组织内,就其使命、愿景、战略、方针和过程进行沟通; 2)在组织的所有层次创建且保持共同的价值观和公平道德的行为模式; 3)培育诚信和正直的文化; 4)鼓励在整个组织范围内履行对质量的承诺;

2019年三体系内审员培训资料

三、简答 1.答: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过程,以消除危险源及应用以下的层级控制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a)消除危险源; b)用危险性更低的过程、操作、材料或设备代替; c)运用工程控制和工作重组措施; d)运用管理控制措施,包括培训; e)运用足够的个体防护装备。 2.答:我隶属于办公室;其中我部门范围内的: 环境因素包括:废水排放(食堂废水)、噪声排放(电脑设备噪声)、废弃物排放(废纸、废弃电池)、资源使用(纸张使用)、能源使用(电脑、电灯使用);危险源包括:火灾、触电、食物中毒、摔落、车辆伤害。 四、情景题 1.答:有不符合项,不符合描述:某工厂擅自将国外品牌提供的生产工艺及图纸分包给另一个工厂。不符合项:不符合GB/T19001-2016 标准8.5.3条款中组织应该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条款。 2.答:有不符合项,不符合描述:车间擅自将换下来的机油卖给了无资质的买油方。 不符合项:不符合GB/T24001标准8.1条款运行策划和控制中的组织应确保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条款。 3.答:有不符合项,不符合描述:施工现场基础开挖的土裸露未覆盖、未洒水,有扬尘产生、木模板下脚料乱放、楼内建筑垃圾随处可见; 不符合项:不符合GB/T24001标准8.1条款运行策划和控制中的组织应建立、实施、控制并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和6.2所是别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条款。 4.答:有不符合项,不符合描述:公司未将冷冻柜里的食品列为危险源进行控制; 不符合项:不符合ISO45001:2018标准6.1.2.1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过程,以便持续主动地进行危险源辨识。过程应考虑但不限于:b)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和情形以及产生的危险源条款。 5.答:有不符合项,不符合描述:车间主任未收到公司下发的焊接作业文件; 不符合项:不符合GB/T24001-2016标准7.5.3文件化信息的控制条款中的a)在需要的时间和场所均可获得并适用;条款。

三体系培训讲义及基础知识

三标一体基础知识 一、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英文简称。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中国的标准化团体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由ISO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TC176)完成,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国团体表决,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由ISO发布。 1.ISO9000是指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它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ISO9000是由TC176(TC176指质量管理体系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O9000是ISO发布之12000多个标准中最畅销、最普遍的产品。 2. ISO 14000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的消失等重大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顺应国际环境保护的发展,依据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3.OHSAS18000系列标准及由此产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制度。OHSAS18000系列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于1999年联合推出的国际性标准,在目前ISO尚未制定情况下,它起到了准国际标准的作用。 4.国际标准在中国:国际标准在我国转化为国家标准 GB/T 19001-2008 idt ISO9001:2000 GB/T 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 GB/T 28001-2001 idt OHSAS18001:1999 注:1. GB/T:推荐性国家标准; 2. idt:等同于;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教材(1)

开平市富利来塑胶企业有限公司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企业内部培训教材,请勿转载或复制 编辑:jack.shi 2005年4月15日

第一章重要术语 1.过程 process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 2.产品 product 过程的结果。 注1: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服务(如运输); ——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许多产品由不同类别的产品构成,服务、软件、硬件或流程性材料的区分取决于其主导成分。例如:外供产品“汽车”是由硬件(如轮胎)、流程性材料(如:燃料、冷却液)、软件(如:发动机控制软件、驾驶员手册)和服务(如销售人员所做的操作说明)所组成。 注2: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服务的提供可涉及,例如: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所完成的活动; ——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软件由信息组成,通常是无形产品并可以方法、论文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硬件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计数的特性。流程性材料通常是有形产品,其量具有连续的特性。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经常被称之为货物。 注3:质量保证主要关注预期的产品。 3.质量quality

ISO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培训教材

ISO 9000:2000 内 部 质 量 体 系 审 核 员 培 训 教 材 目录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 一.术语介绍 二.8.2.2内部审核 三.内部审核目标 四.内部审核员 五.审核技巧 六.成功解决冲突 七.审核的策划和准备 八.审核的实施 九.纠正措施的后续追踪 十.最终审核报告 十一.维持审核员的适任性 十二. 用“过程方法”的审核实例 过程的定义 ·按照GB/T19000:2000的定义: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过程方法 ·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拥有的过程,特别是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过程方法的益处在于:通过系统地识别并控制过程的输入和各项活动,可以确保高效地获得所需的输出 ·根据汽车行业特点,分有三类过程:顾客为导向的过程(COP ) 支持过程 管理过程 顾客为导向的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过程分析“乌龟图”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概要 一、术语介绍 □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他过程的输出。 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 注3:对形成的产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经济地进行验证的过程,通常称之为“特殊过程”。□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审核员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注:审核员应具有特定审核所必需的资格。 □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 □客观证据 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注: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获得。) □不合格 未满足要求 □审核 什么是审核? ·系统的现场检查 ·独立的现场检查 ·审核能决定质量活动与其相关的结果是否依据事先策划的安排 ·这些安排有效地实施 ·这些安排对于达成目标是否适合 □审核类型 ·第一方审核 --组织自己审核(内部审核) ·第二方审核 --由顾客或其它对该产品或服务有利害关系的一方审核 ·第三方审核 --由独立的、中立的第三方组织审核,通常是为注册和/或承诺目的而执行 二、8.2.2内部审核 组织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 a)符合策划的安排(见7.1)、本标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与保持。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组织必须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必须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必须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审核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 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必须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做出规定。

三体系培训教材(含标准).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教材 二 O 一七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 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1) 二、七个方法论 (3) 三、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思路简介 (4) 四、 ISO9001:2015与 2008版的主要变化 (4) 五、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框架结构……………… 5 第二章: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理解与实施…………… 6第三章: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的理解与实施…………………………………………………… 42 第四章: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的理解与实施............................................................ 63 第五章: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知识... (83)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 2015版七项质量管理原则

七项原则的分类 : 基本原则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改进 关键原则 :领导作用 ; 全员参与 ; 关系管理 方法原则 :过程方法 ; 循证决策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点是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需求 :人们为了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对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欲望和购买能力的总和。 期望 :是指人们对每样东西的提前勾画出来的一种标准 ,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达到了期望值。 可开展的活动包括 : 1 了解从组织获得价值的直接和间接的顾客 ; 2 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 3 将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联系起来 ; 4 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 在整个组织内予以沟通 ; 5 为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 对产品和服务进行策划、设计、开发、生产、交付和支持 ; 6 测量和监视顾客满意度 ,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

管理员质量体系培训教材

* *(广州)电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ISO9000质量体系培训教材 ——治理版

编写:品质部 2002/12/12 讲明 1.编写目的: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公司骨干人员对ISO 9000质量体系得到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为完善本公司的质量治理体系多尽一

份责,多出一份力。 2.适用范围: QA、技术员、工程师、主管、内审员的质量体系培训 3.要紧内容: A.ISO 9000认证常识 B.ISO 9000:2000版中提到的八项质量治理原则 C.质量——术语 D.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差不多要求 E.将5S作为实施ISO 9000的辅助方法 F.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G.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H.纠正及纠正措施

一.ISO9000认证常识 你是不是觉得“ISO9000”、“国际标准”、“质量”、“治理体系”、“认证”等等名词听得专门多,觉得耳熟? 然而,假如确实问你“什么叫ISO9000?”等等时,你是不是又抓头挠耳、

无可奉告? 嗨!被我猜中了。这就叫做“隔行如隔山”。 现在,你一定急于想明白究竟什么叫ISO9000等等,是吗? 那么,让本文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告诉你吧。 (一).什么叫ISO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确实是“国际标 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 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他如IEC 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EC要紧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50001-2011内审员培训教材

ISO50001-2011内审员培训教材 目录 一.能源管理概述 二. ISO50001-2011概念 三. ISO50001-201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四.能源因素的识别、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的评价 五. ISO50001能源因素识别与控制程序范例 六. ISO50001内审检查表 七.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试题 八. ISO50001认证需提供的资料

ISO50001-2011内审员 培训教材 一.能源管理概述 1 GDP与能源:GDP增长伴随能源紧张,至2006年我国能源缺口近20000万吨标煤。今年进口约1亿多吨煤。 2 经济结构:我国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50%、第三产业占30%,第二产业耗能最多。日本第三产业占70%、印度第二产业只占25%。 3能源、资源消耗高居不下:生产同样价值的产品,我国消耗的能源、资源是日本的7倍、是美国的6倍、是印度的3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没有得到改变。 4 总量消耗与人均消耗量:中国人均年消耗1.21吨标煤,日本人均年消耗6.4吨标煤,如果按日本人均年消耗水平,世界总量的50%将被中国消耗,如果按美国人均年消耗水平(12吨标煤),世界总量的90%将被中国消耗。按目前消耗趋势,至2055年,我国所有的煤消耗完。美国、俄国、中国煤储存量占有世界一、二、三,但美国、俄国很少开采---我国以煤为主,碳排放相应较高。碳排放(热点)---新能源(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切入点)--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的瓶颈)。 5 消耗增加的困境(问题) 1)环境难以承受:

a)大气污染突出—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6/10、16/20) b)水污染严重--27个湖泊中25个污染,地下水50%污染 第三期绿色照明革命—淘汰白炽灯(时间表) 碳排放总量控制时间表(哥本哈根)--计量、方法(合同能源管理) -问责制; 2)能源难以支撑—煤、原油(2050-2060) 3)能源安全难以保障: a)由于能源短缺造成的安全—生存、生产。中断能源、中断供应通道、受国际价格的影响、加剧能源争夺。 b)核能的生产、运输、使用安全。 c)外交:寻求能源丰富国合作--扩大本国的国际影响力; 加大对外援助--经济问题遭于政治化(苏丹达尔富)。 4)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经济的生命线。 二.能源发展战略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节约优先—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向、鼓励节能技术开发、普及节能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