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2.1研究目的 (2)

1.2.2研究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3.1国外研究成果 (3)

1.3.2国内研究概况 (3)

1.3.3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4)

1.3.4综合评述 (5)

1.4相关概念界定 (5)

1.4.1传统村落 (5)

1.4.2空间形态 (6)

1.4.3特征 (6)

1.5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6)

1.5.1研究对象 (6)

1.5.2研究内容 (6)

1.6研究思路与方法 (7)

1.6.1研究思路与框架 (7)

1.6.2研究方法 (8)

1.7小结 (9)

第二章关中地区概况 (11)

2.1地理位置 (11)

2.2历史沿革 (11)

2.2.1上古时期——华夏文明重要的发展地 (11)

2.2.2西周、秦汉、隋唐——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

2.2.3宋元至今——地域经济文化中心 (13)

2.3自然环境 (14)

2.3.1地形地貌 (14)

2.3.2气候条件 (15)

2.3.3水文 (15)

2.3.4土地资源 (15)

2.4社会环境 (17)

2.4.1生产方式 (17)

2.4.2宗教文化 (17)

2.4.3宗族文化 (18)

2.4.4风水观念 (18)

2.5小结 (18)

第三章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19)

3.1自然因素 (19)

3.1.1地形地貌 (19)

3.1.2建筑材料 (20)

3.1.4水文 (20)

3.2历史因素 (21)

3.3社会因素 (21)

3.3.1生产方式 (21)

3.3.2宗教信仰 (22)

3.3.3宗族制度 (22)

3.3.4风水观念 (22)

3.4防御因素 (23)

3.5小结 (23)

第四章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类 (25)

4.1平原型 (25)

4.1.1自然环境 (26)

4.1.2平原型村落空间格局成因 (26)

4.1.3平原型村落空间格局特征 (26)

4.2黄土台塬型 (27)

4.2.1自然环境 (28)

4.2.2黄土台塬区村落空间格局成因 (28)

4.2.3黄土台塬型村落空间格局特征 (29)

4.3黄土塬型 (30)

4.3.1自然环境 (30)

4.3.2黄土塬区村落空间格局成因 (31)

4.3.3黄土塬区村落空间格局特征 (31)

4.4黄土丘陵沟壑型 (32)

4.4.1自然环境 (33)

4.4.2黄土丘陵沟壑型村落空间格局成因 (33)

4.4.3黄土丘陵沟壑型村落空间格局特征 (34)

4.5山地型 (35)

4.5.1自然环境 (35)

4.5.2山地村落空间格局成因 (35)

4.5.3山地型村落空间格局特征 (36)

4.6小结 (36)

第五章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39)

5.1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南豆角村为例 (39)

5.1.1地理位置 (39)

5.1.2自然条件 (40)

5.1.3历史文化 (40)

5.1.4南豆角村空间格局 (42)

5.1.5南豆角村村落空间形态 (42)

5.1.6南豆角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43)

5.2黄土台塬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灵泉村为例 (46)

5.2.1地理位置 (46)

5.2.2自然条件 (47)

5.2.3历史沿革 (47)

5.2.5灵泉村村落空间形态 (48)

5.2.6灵泉村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49)

5.3黄土塬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柏社村为例 (53)

5.3.1地理位置 (53)

5.3.2自然环境 (53)

5.3.3历史文化 (54)

5.3.4柏社村空间格局 (55)

5.3.5柏社村村落空间形态 (55)

5.3.6柏社村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56)

5.4黄土丘陵沟壑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万家城村为例 (59)

5.4.1地理位置 (59)

5.4.2自然环境 (60)

5.4.3历史沿革 (60)

5.4.4万家城村村落空间格局 (61)

5.4.5万家城村村落空间形态 (61)

5.4.6万家城村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62)

5.5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以凤州村为例 (66)

5.5.1地理位置 (67)

5.5.2自然环境 (67)

5.5.3历史文化 (67)

5.5.4凤州村村落空间格局 (69)

5.5.5凤州村村落空间形态 (69)

5.5.6凤州村村落空间形态影响因素 (70)

5.6小结 (74)

第六章总结与讨论 (75)

6.1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个性与共性 (75)

6.1.1平原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75)

6.1.2台塬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75)

6.1.3黄土塬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76)

6.1.4黄土丘陵沟壑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77)

6.1.5山地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 (78)

6.1.6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共性以及差异性 (79)

6.2传统村落优势分析 (79)

结语 (83)

参考文献 (85)

致谢 (87)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传统村落快速消亡引起社会关注

2013年,党中央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对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规定,并规定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保护发展工作责任等一系列详细措施,传统村落的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早在之前,20世纪末投身于文化遗产抢救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冯骥才便透露,经过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我国的自然村10年前有360万个,当时则只剩270万个,平均一天消失的自然村落大概有80个到100个。在他看来,传统村落犹如一本古书,遗憾的是,很多内容还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对于传统村落消亡的原因做了以下分析:一些传统村落历史性的老化,使建筑破败不堪以至于无法修复,而且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消亡;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急于模仿城市内的居住条件,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新建筑的不协调严重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等等[2]。(2)关中地区地域文化传承

关中地区在秦汉、隋唐时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中心,先后有西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长达1500多年。自宋代以后,关中地区虽然不再是全国的首都所在地,但是依然是当地地域经济文化的中心。多年的沉淀,使这块土地孕育出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截止2014年底,陕西共有30个传统村落录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关中地区就有11个,足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村落的发展,在我国已经绵延数千年,传统村落所蕴含的地域文化与精神,常常打动着我们。传统村落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科学研究价值,是古建筑等物质文化与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作为特定时代生活方式在物质空间上的投影,也是其社会经济、意识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情趣、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在地理空间上的折射。传统村落作为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及脆弱性,一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