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一、

1. 自人类社会产生起,教育也就产生了。√1

2. 人类最早的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实施,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场所。√2

3. 由养老制度体现的学校教育的萌芽,所在场所的名称是成均。×6

注:“成均,为五帝之学”“庠者,养也”

4.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行为模仿为主要手段。√2

5. 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生产劳动经验、知识、技能的传授也就由学校教育来完成了。×

6. 甲骨文中“多方小子其教戒”的卜辞说明:商代已有周边方国的青年来商朝留学。√14

7.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我国从西周开始有了专门的习字教学活动。×13

注:商代开始就有

8. 西周已经有了大学和小学,说明西周已经建立了完整独立的学校教育体系。×

注:西周的教育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分,当时的教育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9. 西周国学,天子之学称“辟雍”,诸侯之学称“泮宫”。√

10. 西周时代的“学在官府”,是指学校只准由政府兴办,不允许私人办学。×

注: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11. 西周学校的教师都是在职官员兼任的,教学是政治事务的组成部分。√

12. 西周的学校教育,以贵族子弟为主要对象。√

13. 西周的乡学,是设立在乡里的基层学校。×

注: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为乡学。

14. 西周所谓的六艺之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15. 西周的乐教,广泛(不对)进行各类(不对)歌乐舞蹈的教学。×

16. 六艺中的“御”,是学习驾驶各类车辆。×

注: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17. 《史籀篇》是中国古代供识字教学的最早的字书。√24

18. 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主要是因为社会动乱,各国统治者无暇顾及教育。×

社会需求

19. 学术的扩散和下移使民间有了从事教学活动的条件。√

20. “士”在春秋战国时期专指从事学术文化研究和传授的人。×26

21. “士”本为“民”,但又是官僚队伍的重要候补力量。√

22. 私学的产生使教育不仅扩展到民间,而且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部门。√

23. “养士”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但“养士”的结果是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24. 稷下学宫的教学活动,都是由齐国官方主持进行的。×55

注:官方主办,私家主持

25. 自由论辩、学无常师是稷下学宫的重要办学特色。√

26. 孔子出身显贵,一生都受到社会的高度尊重。×29

27. 《论语》是孔子所撰写的。×

28. 孔子“庶、富、教”的思想,是说教育要在人口繁盛、生活富足的基础上进行。√30

29.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因为德教可以使民众自觉地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31

30. 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肯定了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31

31.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反对在教育对象上有任何人为的限制。×

32. “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反映出学习与做官的必然联系。√

33.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可见孔子将文化知识和典籍的学习放在首位。×注:品行道德优于文化知识

34. 六经都是孔子亲手撰写的。×

注:孔子研究并编成教材

35. 孔子关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严己宽人,推己及人。√42

36. 孔子指出,犯了过错且不能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45

37. “启发”和“举一反三”都出自《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38

38.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早提出“因材施教”原则的教育家。×39,对的

39. 孔子主张,学生要“学而不厌”,教师要“诲人不倦”。×45【教师】

40. “教育”、“学校”这两个词,最早都出现在《孟子》书中。√

41. 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在于“得民心”,它的效果要强于一般行政手段。√68

42. 孟子认为人性有天赋的善端,教育的作用就是顺其天性,使善端自然发展。×68【找回扩充】

43. 孟子将教育的目的概括为“明人伦”,也就是要掌握社会上一切人际关系的准则。×

44. 孟子强调艰苦磨炼,认为这是人成大器之前必然要经历的过程。√70

45. “反求诸己”是指做任何事如果未能达到期望值时,应该首先从自身找原因。√70

46. 所谓“自得”,就是不求他人而自己学有所得。×71【独立思考】

47. 私淑弟子,就是老师未经正式手续而私自招收的子弟。×66

48.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善是后天人为努力的结果。√

49. 儒家经学的系统传授,虽肇端于孔子,但得力的提倡者则是荀子。√73

50. 荀子的学习论强调“积”,因此是以外求为主的。√

51. 荀子认为耳闻目见是学习的基础,而“知”才是学习的终点。×

52. 荀子提出“解蔽”,意思是认识事物一定要独立思考,避免被各种假象所蒙蔽。×77全面思考】

53. 荀子提倡“虚壹而静”,是强调学习要虚心、专注和保持头脑清醒。√77

54. 荀子主张教师应有绝对权威,学生应绝对听从教师教导。√78

55. 《大学》提出大学教育的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91

56. 《大学》提出教育的基本步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92

57. 《中庸》中所论的“教”,包括完善道德、充实知识、提高技能等各个方面。×【向内,向外】95

58. 《中庸》中将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95

59. 《学记》论教育在“化民成俗”和“建国君民”方面的作用,都是就学校教育而言。×96

60. 《学记》设计的教学进程,达到“大成”需要9年。√96

61. 《学记》提出的“教学相长”,意思是指教师和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7【切磋】98

62. 《学记》主张“师严而道尊”,意思是只有教师严格要求,知识才能够得到尊重。×98社会要严师】

63. “藏息相辅”,是说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98√

64. “豫、时、孙、摩”的教育原则,“豫”是预防,“时”是及时,“孙”是循序,“摩”是观摩。√97

65. 《学记》中“喻”的教学原则,就是要使学生明白通晓为目的。×96

66. “长善救失”是指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发挥长处,克服并纠正缺陷及偏差。√97

67. 墨家私学的首领称为“巨子”,弟子必须绝对服从“巨子”的命令。√

68. 墨子要培养的“兼士”,即兼有高尚的品德和各种务实的知识技能。×68【兼爱】

69. 墨子提倡“强说人”的主动教学,反对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64

70. 道家推崇“无为”之道,反对儒家的“有为”之作。√

71. 道家认为修“道”是减少(欲念)的功夫,为“学”是增加(知识)的功夫,二者应该和谐地结合起来。×

72. “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为教”,并不是完全不要教育,而是要顺应自然,潜移默化。√

73. 战国时期的“显学”,是儒、法两家。×墨59

74. 韩非认为教育不足以使人为善,只有刑法才能震慑恶人。√

75. 法家主张“以法为教”,是要大办法律学校并承担向社会讲法的职责。×104

四、五、六。秦汉。魏晋。隋唐

1. “书同文”就是指秦在原各国强制推行统一简化的文字。×103【新字体】

2. “行同伦”是指秦政权为了匡正各地的异风异俗所采取的举措。√106

3. 秦统一天下之后,立即取缔私学,禁止对国家政策法令妄加议论。×【】

4. 秦实行焚书措施,将所有的《诗》《书》及记载百家之言的书一律烧掉,只有医药、占卜、种植类的书例外。×【】

5. 焚书后,有些儒生继续学习《诗》《书》,于是秦始皇将他们逮捕,活埋了460人。×104【迁怒】

6. 秦代禁私学后,允许学习的是法令,以执法的官吏为师。√89

7. 西汉初期,统治者奉行的是崇尚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儒学仍被禁止传播。×105

8.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学在此后2000多年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思想统治地位。√121

9. 西汉时的“五经”,是指《诗》、《书》、《易》、《礼》、《乐》。×107【春秋】

10. 公元前124年,朝廷为博士配备弟子,这是汉代太学建立的标志。√108

11. 独尊儒术后,选拔人才突出强调精通儒术和具有儒家伦理道德修养。√【】

12. 独尊儒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并使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13. 汉代太学教师称为教授,都是著名的儒家经师。×109【博士】

14. 汉代太学的学生多数是官僚贵戚的子弟。×110

15. 汉代太学的考试方法主要“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考试。√110

16.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110

17. 西汉文翁在蜀郡成都立学,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地方学校。×

18. 汉代的私学并不限于儒家经典的教学。√【】

19. 汉代私学弟子许多只是挂名而已,并不亲身前来上学。√【】

20. “次相授受”就是教师按学生入学先后依次传授,先教先来的,后教后来的。113×【弟子再传】

21. 汉代察举面向全体士人,包括出自私学或自学成材的。√108

22. 已经作了官的人也可以被察举。√

23. 只要有才学,即使没有主管官员荐举,也可以自行报名以应察举。×【】

24. 汉代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科目是孝廉,特科中最主要的科目是贤良方正。√108

25. 察举产生种种流弊的关键在于主管官员不能秉公办事。×【】

26. 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可简述为兴学校、重选士和独尊儒术。√107

27. 董仲舒强调的教化,是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而使民众自觉遵守统治秩序。√

28. 董仲舒提出“性三品”的观点,把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29. “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30. “正谊明道”就是重道义轻功利,它只是针对民众提出的。×289

31. 《论衡》的主题就是讲求真实客观,反对虚假浮夸。√122

32. 王充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的“通儒”。×124

33. 王充强调“知物由学”,彻底否定了“生而知之”的先验论。√【】

34. 王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耳闻目见去直接了解客观事物的过程。×125

35. 王充提倡“距师”,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126

36. 西晋设立国子学,从此学校教育专门招收上层权贵子弟。×

37. 古代郡国学校制度的正式建立是在北魏时期。√【?】

38. 南朝宋文帝设置的“四学”,是玄学、史学、文学、律学。×135

39. 察举属于荐举制度,而九品中正制不是。×

40. 九品中正制按品级定官,从而确保了人才的合理使用。×

41. 稽康提出“越名教任自然”,主张抛弃儒家经典的学习和道德说教,实施顺应自然和人的本性的教育。√【?】

42. 颜之推主张家庭教育要从婴儿刚一出生就开始。×152

43.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44. 颜之推并不反对父母对子女的爱,只是反对“无教而有爱”。√

45. 隋唐时期重振儒术,以抑制佛教和道教的扩展。×

46. 隋唐时期确立了经、史、子、集的图书四部分类法。√

47. 隋代建立的国子监,是专职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61

48. 公元606年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创建。√177

49. 唐代颁布《五经正义》,是最早的全国统一使用的经学教材。√【?】

50. 唐代官学吸引学生的主要动因,是只有官学学生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

51. 明经科由于是选拔通晓儒经的人才,所以比考诗赋的进士科地位高。×

52.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就是使学校教育沦为科举的附庸。×

53. 唐代国子监的“六学”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161

54. 唐代国子学、太学的学生都是清一色的官员子弟。×

55. 唐代的地方官学除儒学外,还普遍设有医学。√

56. “束修”历来就是学费的代称。×【?】

57. 唐代官学的旬假属于短假,授衣假和田假属于长假。√165

58. 中国的儒家经典是在唐代传到朝鲜和日本的。×【?】

59.韩愈发起“古文运动”,提倡“文以载道”,是为了抵制佛老学说的影响。×188

60.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1. 韩愈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认为择师并没有一定之规。√

6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出自韩愈。√

63. 韩愈以伯乐识别千里马为喻,认为关键全在于慧眼识人才。×

64. 韩愈和柳宗元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65. 柳宗元以种树喻育人,说明对人的培养应该充满关爱,精心抚育。×

66. 柳宗元是从根本上反对韩愈不顾流俗,“抗颜为师”的。×194

67. 柳宗元主张“交以为师”,强调的是相互交流、切磋、帮助。√

七、

1. 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武臣擅权的经验教训,北宋推行了重文抑武的政策。√198

2. 宋代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200

3. 宋代尊孔崇儒的首要步骤是修复被战乱破坏的各地文宣王庙。√200

4. 雕版印刷术的广泛应用,为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

5. 宋代官僚权贵子弟自有作官前途,一般对科举不屑一顾。×【?】

6. “特奏名”就是经皇帝特准参加科举考试的。×224

7.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作为一项制度是在宋代正式确定的。√225

8. 皇帝本人加强对科举取士的控制,使得一般的平民子弟难以考入仕途。×

9. 科举考试经义,使对儒家经典掌握的考查和对文笔水平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10. 所谓“锁院”,就是指考试期间要封闭考场,以防止考生与外界勾结作弊。×226

11. 实行弥封、誊录制度,就是要使阅卷人不知道答卷人是谁。×226

12. 北宋三次兴学依次为:熙宁兴学、庆历兴学和崇宁兴学。×199

13. 北宋三次兴学的重点都是在扩大学校的规模数量方面。×

14. 庆历兴学首次提出各地州县普遍立学的要求。√

15. 胡瑗的“苏湖教法”一直在苏、湖两地州学试行。×206

16. 苏湖教法分经义斋和治事斋,实行主科和兼修副科制。√

17. “苏湖教法”的原则,“明体”就是道德修养为本体,“达用”就是经世致用。√?

18. 学田就是属于学校的田地,可以提供给师生进行耕作。×?

19. 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概括为“教、养、取、任”。×231【陶冶人才的系统理论】

20. 王安石提出对人才要“养”,就是指确保人才有足够的物质待遇。×【禄、管、罚】232

21. 王安石在科举考试改革中用经义代替诗赋,并颁行《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用书。√230

22. 太学三舍法的施行,是为了加强学校与科举的联系。√229

23. 三舍法类似于现在的年级升级。×

24. 三舍法使学生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

25. 熙宁兴学时向各地派遣的学官,在地方当局领导下负责本地教育。×229

26. 崇宁兴学在数量上、规模上和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兴学。√199

27. 所谓“学校升贡”,就是通过学校内部的考试,即可获得参加礼部省试的资格。×199

28. 崇宁间兴办了一批专门学校,还恢复了古代的画学。×212,199

29. 太学及地方官学的兴盛和国子学的不振,标志着魏晋以来门第教育的衰落。√

30. 早期的书院相当于图书馆(室),直到宋代才具有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功能。×

31. 宋初官学的不发达,是造成书院兴盛的惟一原因。×

32. 宋代书院都是私人兴办,但朝廷通过赐书、赐额及赞助学田等形式予以支持。√

33. 书院多办在山林名胜之处,是为了吸引学者前来研修。×

34. 白鹿洞书院是由朱熹创建的。×

35. 南宋书院以江西和福建两地最多,是因为地方官学不能满足需要。×

36. 宋代书院的领导者一般称为院长。×218

37. 书院与一般私学不同的是它有相当健全的管理体制。√?

38. 宋代书院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邀请本院之外的学者主持教席。√218

39. 宋代书院的教学高度正规化,以名师学者讲课为主。×?

40.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提出了为学修身、待人处事的基本准则。√?

41. 理学是脱离了传统儒学而创建的新学派。×

42. 理学的开创者是周敦颐,弘扬者是二程和张载,集大成者是朱熹。√

43. 朱熹作为一代名家,在世时就一直受到高度推崇。×

44. 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人们追求探究的目标。√

45. 朱熹认为人性中的天命之性体现天理,气质之性则有清有浊,清为天理,浊为人欲,教育的目的就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234

46. 朱熹认为小学教育人人都应接受,大学教育则属于士大夫之事。×

47. 朱熹认为小学以“教事”为主,就是要多接触实际,增进对客观事务的认识。×?

48. 朱熹认为大学以“明理”为主,就是要深入领会圣贤之道。√

49. 朱熹主张读书穷理,是指读任何书,都要重在领会书中的道理。×

50. “熟读精思”是强调读书要读到如同自己写的一样的程度,这样才谈得上精思。√

51. “虚心涵泳”是强调读书时不可先抱有成见,不能有主观臆断。√

52. “着紧用力”是要求学者勤学苦读,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53. “居敬持志”是读书必备的心态,才能专静纯一、持之以恒。√

54. 朱熹注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地位仅次于五经。×91【高于】

55. 朱熹强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重点抓学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中间的解难。√

56. 朱熹主张应以正面教育为主,教师要晓之以理,并以身作则。√

57. 辽金元三朝文教政策都重视采用中原王朝的教育举措,并大力推进汉化教育。×

58. 辽代设立的“五京学”,教学内容以儒家的经典著作为主。√

59. 辽代也建立了科举制度,各民族的士人都可以应举考试。×

60. 金代的女真国子学是专门教育女真族子弟的,教学内容则和普通国学一样。×

61. 金代科举在宋朝故地开设南科,采用宋制,在辽朝故地开设北科,采用辽制。√

62. 元初耶律楚材向忽必烈提出:“穷理尽性莫尚佛法,济世安民无如儒教”。×

63. 在元代整个历史中,实行科举的时间并不长。√226

64. 元代科举中,不同民族分别考试,要求和待遇有着明显的差距。√227【】

65. 元代中央教育行政的最高管理机构是集贤院,而不是礼部。√213【】

66. 元代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都是招收本民族子弟的学校。×210【。学生中包括其他民族】

67. 元代书院的官学化,就是将书院纳入官学系统,使之等同于一般的州县官学。×220

1. 明清统治者对孔子不再封王,而是尊为“至圣先师”。√

2. 明清统治者大力推崇程朱理学。√243

3. 明清统治者滥行文字狱,是为了严惩那些有造反意图的知识分子。×

4. 明清的科举成为作官的惟一正途。√

5. 明清统治者笼络知识分子,凡学有所成者都可以报考科举乡试。×254 【科试一二名】

6. 举行科举考试的专门场所叫做文场。×无

7. 明清科举考试乡试及第者称为秀才,会试及第者称为举人,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254

8. 明清的乡、会试都是每间隔两天考一场。√

9. 明清科举最后的殿试一般是不作淘汰的。√254

10. 八股文的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

11. 八股文要求作者必须按规定格式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

12. “程墨”、“房稿”就是八股文的范文。√255

13. 明清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外,还设立了太学。×245【此外还有宗学、武学等。】

14. 明清国子监长官称为祭酒,副长官称为监丞。×

15. 明清国子监设立了绳惩厅,其主要职能是督察监生的过错,并施行惩罚。√244

16. 清代的贡生都是通过地方选拔考试贡举到国子监的。×282

17. 例监生是指按照规定条例通过考试获得监生资格的学生。×【捐纳资财入监者】

18. 明代国子监生升至最高级的率性堂后,开始实行“积分制”,一年积至8分为及格,可以候补为官。√247

19. 监生历事是一边进行学习,一边参与实际事务。×

【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246

20. 清代的宗学、觉罗学的招收对象都是都是清皇室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弟。√268

21. 清代的八旗官学是专门为满族子弟创办的学校。×268【为八旗子弟设立的】

22. 明清在各省设立的提学官(或称学政),既主管学校教学,又负责科举选士。√260.262

23. 清代学政直接对本省最高行政长官总督和巡抚负责。×264

24. 明清府、州、县学的入学考试叫童试,考生不管年龄有多大,都叫童生。√

25. 府州县学的生员分为廪膳生、增广生和附学生三种,根据入学考试成绩来确定。×248【附学生员,需经过岁、科两试,成绩优秀者】

26. 地方官学生员平时一般不需要在校学习,但一年一度的岁试是必须参加的。√

27. 明清统治者为全国学校制定的卧碑文,主要是要求学生勤奋学习。×264

28. 地方官学都是孔庙与学宫合一,学宫的主建筑是明伦堂,√【】

29. 明清地方官学生员有两条入仕之途:一是参加科举乡试,一是贡入国子监。√【】

30. 明代的书院几兴几废,到清代中叶后官学化的书院逐渐兴盛。√【】

31. 东林书院位于浙江杭州。×251【江苏无锡,北宋杨时】

32. 东林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为务。√【】

33. 首善书院是明代北京的第一所书院。√【】

34. 阮元创办的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是高级程度私学的典范。×273

35. 古代儿童的蒙养教育一般都是在私塾中进行的。×

36. 蒙学有家馆、村学或族学、塾师个人办的私塾三大类。√【】

37. “描红”就是用墨笔将红颜色的范字描成黑色。×

38. 蒙学所读的书一般都要求儿童能够全部背诵。√

39. 蒙学的教师称为蒙师,需要通过国家举办的统一考试才能正式执教。×

40. 大多数私塾的教师对儿童都是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

41. “三、百、千”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

42. “蒙求”是为蒙学编写的介绍掌故、名物、各科知识的书。√

43. 王阳明在地方大办教育,主要是为了从思想意识入手,来维护封建统治。√

44. “陆王心学”的特色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反理学的重要派别。√

45. 王阳明认为明“理”必须与内在的本心结合。√

46. 王阳明提出教育的目的是“致良知”,它的内涵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47.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读书穷理,主张学贵得于心,从而贬低了读书的重要性。×

48.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是不可分割的。√

49. 王阳明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兴趣,目的是使儿童能够自由发展。×

50. 王阳明认为只要教育方法得当,完全可以让儿童学得更多、更快。×

51. 明末清初的实学,是与理学尖锐对立的。√

52. 王夫之的教育观点,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色彩。√

53. 王夫之认为,先天之性是在后天之习的作用下不断发生变化。×

54. 王夫之认为,学是思的基础,而思又可以促进学。√

55. 王夫之认为“天理”就在“人欲”之中,因此欲望必然是合理的。×

56. 王夫之认为,知与行各有其功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大的功效。√

57. 王夫之认为,在学生尚未“自悟”时,教师应适当降低要求,以待学生“自勉”。×

58. 颜元在漳南书院开设的六斋,和当时传统的教育内容是根本对立的。×

59. 颜元认为,既要讲求道义,也要讲求功利。√

60. 颜元针对理学教育的“虚文”而倡导“实学”,内容包括当时各行各业的实用技能。×

61. 颜元把参加劳动视为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反映了他尊重劳动者的立场。×

62. 颜元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习行”,认为这才是获得真知的可靠途径。√

1 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派驻中国的各种官方机构来实施的。×

2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目的是“造就服从它们的知识干部和愚弄广大的中国人民。”√

3 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最早名叫中华教育会。×

4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在中国兴办的教会学校。×

5 早期教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子弟。√

6 最早的教会女子学校创办于上海。×

7 清华大学是“庚款兴学”的产物。√

8 晚清教会学校的课程有宗教课、传统的中国经史课和近代科学文化课。√

9 对封建传统教育空疏腐朽的批判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

10 龚自珍认为时局衰落的根源在吏治腐败,原因又归结于教育不良。√

11 龚自珍希望统治者能自行改革,以争取主动,√

1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

13 《海国图志》为林则徐所撰。×

14 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反对孔孟之道。×

15 群众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太平天国教育的特色所在。√

16 洪仁玕讲究的“善法”,主要是西方的先进制度和科学技术。×

17 中国自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是京师同文馆。√

18 福建船政学堂主要是培养船舶制造专业人才的学校。×

20 徐寿创办的格致书院,是晚清最早由私人创办的新式学堂。√

21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既不是私学,也不是官学。√

22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不再要求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

23 容闳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出国留学生之一。√

24 1872年起的幼童赴美国学习,是近代官方最早派遣出国学习的措施。×(1972也错)

25 福建船政学堂首创派学生赴欧洲留学之举。√

26 留学活动一开始,上层阶级子弟就热衷于参加。×

27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思想基础。√

28 “三纲”是张之洞强调的“中学”的核心。√

29 西学就是指西方各类自然科学技术。×

30 张之洞认为,只要是有用的西学,都可以引进为我所用。×

31 中体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体现为“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32 张之洞认为,学习西学之前必先通中学。√

33 维新派人士都反对中体西用的主张。×

34 教育近代化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是从维新运动开始。√

35 对旧教育的改造是从官学开始。×

36 将书院改为学堂完成于戊戌变法。×

37 天津西学学堂南洋公学是中国第一个包含大、中、小学的普通学校。×

38 中国有师范教育开始于上海南洋公学。√

39 京师大学堂曾具有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

40 京师大学堂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

41 梁启超曾在康有为举办的万木草堂学习。√

42 康有为和梁启超都认为变法的首要任务在于发展教育。√

43 康有为认为人生发展定型的关键阶段在儿童早期教育。×

44 梁启超的“新民说”,是要培养类似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特色之公民”。√

45 梁启超认为师范教育是各类教育的基础。√

46 梁启超提倡女子教育,主要目的是促进妇女解放。×

47 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对当时整个中国知识界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

48 严复强调要从整体上来看待和学习西学,抓住其民主和科学的实质。√

49 清政府实施“新政”时,任命的首位管学大臣是张之洞。×

50 “癸卯学制”文件的正式名称是《钦定学堂章程》。×

51 “癸卯学制”中的幼儿教育机构称蒙养院,宗旨是辅助家庭教育。√

52 清末中小学最主要的课程是读经讲经。√

53 “癸卯学制”中的中学堂,已为升学和就业两个方面打好了根基。×

54 必须具有跨3个以上的大学科,才能成立大学堂。√

55 “癸卯学制”中的初级师范学堂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师范学校。×

56 “癸卯学制”中的优级师范学堂的程度相当于现在的师范专科学校。√

57 “癸卯学制”规定小学、中学、大学毕业生分别授予秀才、举人、进士出身。×

58 “癸卯学制”规定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

59 百日维新期间,科举废止八股文,增设经济特科。√

60 最后一届科举常科考试是在1906年举行的。×

61 张謇于1902年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是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

62 清末建立的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叫做提学使司。√

63 清末州县教育行政部门叫做学务公所。×

1 资产阶级革命派将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归结为培养奴隶的教育。√

2 秋瑾提倡女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业谋生的能力。√

3 中国教育会就是中华教育会。×

4 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小学读经课,标志着传统经学教育的终结。×

5 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学校毕业生奖励出身的作法,使学校最终与科举脱钩。√

6 民国元年教育宗旨中智育居于首位。×

7 民国建立的教育部,还管辖图书馆和博物馆。√

8 壬子癸丑学制中的专门学校,相当于清末学制中的高等学堂。×

9 在壬子癸丑学制中,女子已获得接受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权利。×

10 袁世凯政府拟定的宪法草案中,将孔子之道列为修身之本。√

11 1915年颁布的教育要旨,完全是为维护专制统治服务的。√

12 新文化运动开展“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对孔子予以彻底否定。×

13 用白话文教学,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

14 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广国语的标准的注音方式是使用注音字母。√

15 中学的男女合校上课是在大学之前。×

16 1915年,18个省区的教育会成立联合组织,名叫全国教育联合会。×

17 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于1917年,主要领导人是黄炎培。√

18 杜威来华讲学长达两年多,实用主义教育理论随之在中国广为传播。√

19 设计教学法就是杜威创造的。×

20 道尔顿制的主要特点是将传统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

21 智力测验在中国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

22 1922年学制是自下而上推进的产物。√

23 1922年学制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采用6—3—3分段。×

24 1922年学制中,高中采用综合中学制。√

25 1922年学制中,高中理科组是不学语文(国语)的。×

26 蔡元培任民国首任教育部长有一年以上。×

27 蔡元培主张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养成健全的人格。√

28 军国民教育相当于德育。×

29 实利主义教育强调要学习对社会对个人有用的知识技能。√

30 蔡元培提出的世界观教育,就是要对现实世界有积极的认识和态度。×

31 蔡元培认为美育的核心是培养美感。√

32 完全人格的教育思想实际上就是蔡元培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33 蔡元培认为大学之大不在校园广大,而在学术博大。√

34 蔡元培在北大聘用教师,主要是看人品和政治立场。×

35 蔡元培进行学科调整,使北大成为具有文、理、法、商、工等多科的综合大学。×

36 北大教学改革后,只有学科的课程考试,而没有传统的班级课程考试。√

37 北大管理改革后,校、系决策机构的成员,全部从教授中选举产生。√

38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就是希望教育能脱离政治。×

39 1918年底,毛泽东在北大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40 早期共产主义者已开始用阶级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

41 早期共产主义者对平民教育活动是反对和抵制的。×

42 1920年建立的长辛店铁路工场劳动补习学校,是第一所属于工人阶级自己的学校。√

43 农民教育开展最早的地区是在湖南。×

44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自始至终是由早期共产主义者领导的。×

45 湖南自修大学兼采中国古代书院的研修方式和西方近代大学的学习内容。√

46 中国共产党“一大”确定的建党原则中已涉及工人教育问题。√

47 上海大学是我党两党早期举办的正规高等学校。×

48 农民运动讲习所不仅进行教学,还开展调查研究。√

49 黄埔军校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停止办理。×

50 收回教育权运动迫使教会学校承认应遵守政府的规定,接受政府的监督指导。√

1 革命根据地的首要任务是从事建设,发展经济文化。×

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方针尚未提出共产主义的教育任务。×

3 苏区教育的中心任务包括儿童的义务教育、群众的社会教育和干部教育三部分。√

4 苏区教育人民委员部的部长是徐特立。×

5 苏区每个乡都设有教育委员会。√

6 抗战爆发后,中共提出的教育政策突出强调改革旧教育,以适应抗战需要。√

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教育的性质是毛泽东确定的。√

8 解放战争时期对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首先是强调改造。×

9 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区高等教育已开始从干部教育向普通教育转轨。√

10 徐特立认为根据地教育的重点不能偏重于正规学校教育和儿童教育,而应重在成人教育和一般社会教育。√

11 革命根据地的干部教育,都是通过干部学校来实施的。×

12 红军学校是培养红军各类指战员的学校。×

13 苏维埃大学除设有财经、法检、民政各类专业外,还设有外交专业。√

14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在抗日战争开始后组建的。×

15 抗大的校训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16 抗大教学的主要原则是:“官教官,官教兵,兵教官。”×

17 陕北公学的课程设置是三分政治七分军事。民政干部×

18 延安大学设3个学院是行政学院、艺术文学院和自然科学院。√

19 延大教学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提倡边学边做,互助,讨论、质疑。√

20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主要招收本地高小毕业生。×

21 解放前夕举办的人民革命大学,主要目的是改造知识分子思想。√

22 苏区扫盲协会建立在县、乡两级。×

23 苏区的地方识字运动,妇女的参与比例高于男子。√

2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众教育馆,包括书报部,美工部,学校部,文艺部和体育卫生部。

25 苏区的完全小学普遍兴办起来。×

26 苏区小学的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成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27 陕甘宁边区小学都设立有学生组织,尝试民主管理。√

28 “两面学校”是指同时学习敌伪的课本和抗日根据地的课本。×

29 革命根据地教育与后来的新中国教育和当时的苏联教育也有较多的区别。√

30 革命根据地教育居于首位的是学习文化知识。×

31 革命根据地教育体制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是否

32 革命根据地各类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群众教育。

33 革命根据地师生广泛参与各种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

34 “民办公助”就是民间办学,政府予以经费补助。×

35 民间筹集的办学资金主要靠群众捐款捐物。×

36 革命根据地除小学和师范外,各类教育多是短期培训。√

37 革命根据地的教学内容既强调联系实际,又注重知识的全面系统。×

38革命根据地的教学方法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第一章 (1) 第二章 (2) 第三章 (3) 第四章 (4) 第五章 (5) 第六章 (6) 第七章 (7) 第八章 (8) 附录:中国教育史脉络图 (10)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

专题一中国近代列强侵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 近代列强侵华的主要国家和方式 从国家看:近代前期,侵华国家最初以英法为主,美俄是帮凶; 19世纪末,日本也加入侵华队伍,美日成为争夺中国的主要国家。 近代后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日本和美国。 这种变化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实力变化的反映。 1、英国、法国: (1)资本主义国家为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进行商品输出,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俄国 (古代史: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据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美国 (19世纪末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积极支持介石打战。 (1950年,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入侵海峡。) 4、日本 (古代史:元末明初,倭寇入侵中国沿海地区) (1)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侵华;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 从方式看: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开拓市场、掠夺原料,侵华主要方式是以武力打开大门,输出商品,企图瓜分中国; 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侵华主要是以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比较特殊的是俄国,由于其资本主义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其侵华方式主要是以掠夺土地为主。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42327

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二、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官学衰变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 (二)、私学兴起 兴起的原因:1、政治经济的变革,社会的变动,官学的衰落 2、“士”作为一个阶层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私学的创办者都已各种“治国治民”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1、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的个体经济基础上。 2、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心地主阶级为首,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 治的阶级联盟。 3、私学它是有四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的,它是分散的,学在四方。 4、私学是政教分设 5、私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 6、私学是官师分离 7、私学思想自由 8、私学的教育内容突破传统的“六艺”教育 四、孔丘的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去,就会影响政治。(2)与经济的关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 (3)、与军事的关系:“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求;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道之以政,齐之以行,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论教育对象问题-----有教无类 (1)内涵: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 可以入学受教育。 (2)意义:打破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 打破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满足了平民入学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三)、论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1)内涵:将学习与做官联系起来 (2)依据:《论语?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学也,禄在其中矣” (3)意义: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 对后世的读书做官制度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教育内容---六经

考研《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

答案 目录 答案 (1) 目录 (1)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1)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2)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5)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9)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1) 第六章隋唐时期的教育 (12)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14) 第八章明朝的教育 (17) 第九章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18) 第十章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20) 第十一章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21) 第十二章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22) 第十三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25) 第十四章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26) 第十五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28) 第十六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2)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和“庠”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三、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答: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教育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原始人的群居生活为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本条件,有利于年长一代向年青一代传授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经验,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发展。 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与原始生活的需要和生产技能是相应的。原始人类的教育意识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在原始社会初期,人类将知识传授给别人、向别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都很低,但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的发展,知识的发现和积累,教育的意识性、目的性、计划性不断得到加强,最终摆脱教育与生活混同的状态。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 ?《中国教育史》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从学校入学资格看,唐代学校教育具有() A、A民主性 B、B.严格等级性 C、C.平民性 D、D.官僚性 ?2、韩愈的主要教育着作是()。 A、A《师说》 B、B《春秋繁露》 C、C.《五经正义》 D、D.《非国语》 ?3、唐代科举考试中,采用论文形式,要求运用经书对现实问题提出看法的考试方法叫()。 A、A.帖经 B、B.墨义 C、C.策问 D、D.诗赋 ?4、提出“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是()。 A、A.唐玄宗 B、B.唐高祖 C、C.唐太宗 D、D.唐中宗 ?5、唐代支持科举制,为考进士的人们创办了()。 A、A.广文馆 B、B.崇玄馆 C、C.修文馆 D、D.弘文馆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唐朝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领导下的() A、A.国子学 B、B.太学 C、C.四门学

D、D.书学、算学和律学 E、E.广文馆 ?2、唐朝中央官学有在中央各专职行政机构中附设的学校,其中药学类主要有()。 A、A.医学 B、B.针科 C、C.按摩 D、D.咒禁 E、E.药园 ?3、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A、A.增添教育内容,扩大知识范围 B、B.教育的等级性明显 C、C.学校类型的多样化 D、D.学校的分布面较广 E、E.重视医学教育 F、F.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4、唐代科举考试主要类型有()。 A、A.常科 B、B.制科 C、C.察举 D、D.九品中正 E、E.武举 ?5、科举制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主要是()。 A、A.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B.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77395

1.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所提出的以“明人伦”为中心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2.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的“因材施教”主张改变以往教育“批量生产”的弊端,通过了解学生的特性,使用相对适当的教学方式令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学习。 3.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有教无类”打破文化垄断,让平民百姓可以接受学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更多的人可以受益,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4.百家争鸣:是指(前770 -前476 )(前475-前221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的出现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达到空前活跃的状态,产生了大量有思想的理念,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 5.学而优则仕: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 鼓励更多的寒门子弟努力学习,通过学习获得一官半职。但同时也形成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 6.积微见着:知识是不断积累的。才性虽低,锲而不舍,也可以成绩卓着。 纠正学子一跃而就的错误思想,培养学子正确的学习态度。 7.兼陈中衡:具体说就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兼陈”就是把事物的各个方

面或各种情况都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有时也简称为“兼权”。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这就要求在教育中要教导人们辩证的学习。 8.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注重后天的教育,认为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 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性”指先天素质,“习”即习染。 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0.性善论:是一种对人性的看法,认为人之本性趋向善,行善比作恶要容易。 教育以巩固善性和预防“恶”性的沾染为主。 11.性恶论:是对人性的一种看法。主张人之本性趋向恶,作恶比向善要容易。 “性恶论”否定了先天道德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进步意义,在教育理论上也有更积极的意义。 12.道法自然:老子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 强调教育要不折不扣地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施教。 13.焚书坑儒:是从公元开始的焚毁五经、活埋儒士的事件。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精简笔记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原始教育的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与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这就有必要和可能建立有组织的计划的专门教育机关。“成均”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夏商的教育 ①夏代的教育 已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 教育工作是国家的重要事务,由国家机构中的六卿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化; 实行教育职能的场所:序、校;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射善战的武士; 教育内容另一重要方面是宗教教育; 人伦道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总之在奴隶社会初期,国家已把教育事务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司徒负责管理教化,教育机构与政治行政机构结合,有国都的学校也有地方的学校,开始有了等级层次,教育为政治服务,突出表现在教育目的要培养奴隶主贵族的武士,教育内容重视军事训练; ②商代的教育 商代有成熟的文字可作为教育手段; 商代已根据不同年龄,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实际划分了教育阶段; 商代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 二、西周的教育 ①西周的社会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而民无书;惟官有器,而民无器;惟官有学,而民无学; ②西周的学校制度: 大概可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1、国学西周的“国学”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西周的“国学”按入学年龄和程度分成小学(强调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几方面)、大学两级,小学设在宫廷附近,大学设在近郊,天子与诸侯的大学名称各异。2、乡学西周“乡学”是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规模比较简单,只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 答:自有人生,便有教育。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 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生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面(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有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还没有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变化? 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 (1)教育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 (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 (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生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答:礼乐射御书数 礼:五礼: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以宾礼亲邦, 以军礼同邦国, 以嘉礼亲万民”。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 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德、乐语和乐舞。 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 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 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德及文化知识 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 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

人教版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期朝代起止时间大事记(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奴隶社会形成夏朝前2070年— —前1600年 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王朝夏 启夺得王位后,将王位传给自己儿子;开 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代替公 天下、传子代替传贤 历法《夏小正》 发展商朝前1600年— —前1046年 王位传承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作为 臣服于商王的方国首领;迷信鬼神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烧制出原始瓷器 出现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商人;殷历; 成熟的文字——甲骨文(清末发现) 鼎盛西周前1046年— —前771年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井田制;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瓦解春秋 前770年— —前476年 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大国兼并 新兴地主阶级推动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和 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确立 铁器、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小农经济确立;垄作法;都江堰; 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战国时秦 国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百家争鸣(儒、墨、道、法) 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历法《石氏星表》(后人辑成) 春秋末年出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战国时期,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 作楚国屈原的《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标志绘画走向成熟 封建社会形成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初步 发展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秦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等六国。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 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以加强皇权、地方 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度量衡、 货币、车轨、文字,修驰道、灵渠、万里 长城,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焚书坑儒;小篆;隶书的出现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 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A. 1904年 B. 1905 年 C. 1906 年 D. 1907年 2.下列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京师大学堂的创办②科举制度的废除③《申报》的创办④《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③②④① 3.1900年,有一家上海人在家庆祝他们的孩子考入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请问当时最高学府指的是 () A. 燕京大学 B. 京师大学 堂 C. 京师同文 馆 D. 太学 4.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行新学制是在() A. 1902年 B. 1903 年 C. 1904 年 D. 1905年 5. 青蒿入药在许多中医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李时珍就曾将其记录在() A. 《伤寒杂病论》 B. 《齐民要 术》 C. 《水经 注》 D. 《本草纲目》 6.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是外国人控制着,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A. 严复 B. 詹天 佑 C. 张 謇 D. 李鸿章 7.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 商务印书馆 B. 福州船政学 堂 C. 江南制造总局机械学 堂 D. 京师大学堂 8.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科举制度的废 除 C. 辛亥革 命 D. 新文化运动 9.《义勇军进行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今天我们中学生仍然高唱这首战歌有利于( ) ①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②唤起我们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意识 ③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使我们认识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A. 西方的先进技术 B. 西方的政治制度 C. 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 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 11.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 A. 北洋水师学堂 B. 京师大学 堂 C. 福州船政学 堂 D. 两江师范 12.“科举入仕,是1300年间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但是对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清末统治者尝试着用新的办法培养和选拔人才,下列关于我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叙述有误的是() A.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 除 B.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中国教育史1

中国古代教育 (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 心理起源说——(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俄罗斯的教育研究者对恩格斯马克思想总结所提出)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明产生,仅是不成然的维形 二是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 族公社末期,在教下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有以氏族 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或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 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 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服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 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 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始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来进行的。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正: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授,女的劳动倒重于采集、科植、家务、纺织。 第六,教育还没有支口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