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

体制的区别

系别: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08化学三班

学号:200873010326

姓名:马翠兰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主权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分散的决策主体在谋求各自的利益中彼此展开竞争,决策的协调主要是在事后通过市场来进行。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而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体制。

构成要素:

买方与货币总量

“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需求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需求价值的提升和需求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原始市场经济可以随时以物易物,所以,买方需求必须与货币量结为一体,才能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真正意义的“买方需求”。买方需求,包括普通消费者需求、制造商对资源消耗的需求、公共设施的资源需求、国家战略储备和国防安全的资源需求,等等。这所有的需求量都是以货币总量来计量的。买方的主体,实际上是持有货币总量的国民和团体。

卖方与商品产能

“卖方”代表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它是与商品产能或产量紧密结合的。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产能与产量是否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可以从基本方面决定市场价格起伏和波动,也从基本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能否可持续运行。

法人与公司治理

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要成为有自主买卖权和经营权的自然人和法人,才能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现代市场经济是由自然人和法人代表构成的市场主体。为企业确立法人地位,走向公司化治理结构,可以保证市场经济体制的高效运行和企业健康发展。

任何产权的企业都需要实行公司化治理结构改造,都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合资企业如此,国有企业如此,股份制企业也如此。并非是只有私有产权企业才适应公司化治理。恰恰相反,西方的家族式企业是在经历了痛苦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之后,才具备了参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条件的。也可以说,产权性质与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没有必然联系。私有产权企业若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文明与进步并长期健康发展,同样要普遍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的公司化治理结构改造。

差别与竞争机制

市场竞争的所有根源都来自于”差别“,有差别就必然有竞争和竞争机制。有分配差别,就有人力资源的竞争;有质量差别,就有品牌的竞争;有服务差别,就有赢得客户的竞争;有企业核心实力的差别,就有企业生存与发展思路的竞争;有企业效益的差别,就有企业管理水平的竞争。同样,差别是怎样形成的,决定着竞争的无序和有序。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差别就会形成”自由竞争“;如果是通过腐败途径形成了差别,就会促成纷纷利用腐败途径的”不正当竞争“;如果是通过有序的市场规则引导形成了差别,就会激励正当途径的合理合法的”有序竞争“。

资本与效用制度

资本,是用于增值或产出目的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专项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是现代市场经济要素的重要构成。资本的现实效用方向是实现财富增量。现代市场经济制度还规定了资本的多种效用,如:证券投资、期货买卖、资产经营、技术参股、专利交易,等等。资本市场的发达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资本效用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

核心制度:

产权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根据经济学理论,产权是对经济主体财产行为权利的法律界定。市场经济是一个不同利益取向的经济主体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条件下进行公平自由交易的经济系统。在市场经济中,产权用以界定人们在交易中如何受益、如何受损以及如何补偿的行为权利。现代产权理论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权利。在排他性权利制度中,各经济主体的权利边界是清晰的。各经济主体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权利,但要受到他人权利的约束,即人们的行为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在这种对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和受他人权利的制约的制度规制下,经济活动趋于有序和高效。现代社会依靠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逊曾在1950年代预言,经济发展

最快的地区将是南美洲,因为南美洲资源丰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事实证明他错了,20世纪下半叶是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最快。尽管欧洲和太平洋地区资源相对贫乏,但由于产权制度合理,引致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萨缪尔逊认为,他原先的预期所依据的条件并不是经济体制中最基本的东西,产权制度才是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产权决定激励机制和人们的行为方式,因而对经济效率发生重要作用。

产权制度之所以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制度的基本要素,是因为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或决定着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制度效率。

第一,如果产权是界定明确的,那么交易的受益效应和受损效应在更大程度上对交易当事人发生影响,即交易当事人完全对自身行为的结果负责,从而减少交易的外部性,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例如,专利法的保护使得创新受益向发明者集中,从而给予创新活动以有效的激励,并有利于社会进步。

第二,现代产权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界定明确的、受法律保护的产权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使经济当事人的利益预期和法律责任清晰化。现代市场经济的交易基本上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诸如合同、债权债务、担保、保险、票据等交易活动均要以信用为基础。如果信用缺失,则市场交易的风险增大,欺诈、造假、失信等行为大行其道,造成交易成本上升,市场秩序混乱,经济效率下降。所以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信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依赖于产权制度的。如果产权界定不清和缺乏保护,交易主体的权利、责任、义务缺乏法律制度的规制,交易就没有安全性可言,经济的运行效率会深受影响。

第三,现代产权制度保证了一种自由选择和公平交易的经济关系。产权明确界定保证了交易的受益效应和受损效应都由交易当事人直接承担,这就决定了交易当事人拥有自由交易的权利。交易当事人根据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作出是否交易的选择。当大量的交易都在这种条件下进行时,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会优化,并引致社会福利的增长。所以,所谓资源配置优化,就是交易主体通过自由交易行为而受益或避免受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权应当是明确界定的。产权明确界定保证了交易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收益激励和受损约束,使资源能够配置在效率更高的使用上。

制度特征:

市场经济不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制度,只是社会资源配置上的手段和经济运行方式。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主要有:

1.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2.所有企业都具有进行商品生产经营所应拥有的全部权力,自觉地面向市场;

2,劳动者和管理人员要有劳动和工作的积极性。

3,生产经营者要有决策权。

4,不允许无偿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

存在的弊端:

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

第二,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第三,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

发展过程: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成果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为标志。马克思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具有以下特征:在经济结构方面实行纯粹单一的全社会所有制(即100%公有制);商品经济将消亡,一切劳动产品将成为社会统一分配的对象;经济运行形式方面由一个社会中心用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配置社会资源,组织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即100%计划经济)。

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俄罗斯得到了运用。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接着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联。苏联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发展,在苏联建国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二战中依靠军事工业取得了胜利。从此,马列主义被奉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宝典。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同样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夺取了政权。建国后,我国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解是完完全全的空白,基本上是全盘照搬苏联模式。在抗美援朝和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后,毛泽东提出了“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工业化”、“改造农业”、“改造手工业”、“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到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取得令世界震惊的经济成果GDP在1976年达到世界第六(除苏联以外)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发展中国家黄金储备600吨粮食储备够全

理论分析:

计划经济的几个问题:

目前存在两大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喋喋不休地吹捧私有化市场化,称其为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腾飞,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从而否定毛泽东社会主义公有制阶段,诬称那时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而另一种观点

则相反。故持两种观点的人争吵不休。用什么来作为分辨真理和谬误的依

据呢?我认为仅凭主观感性得来的观点不能说服人,唯一有说服力的只有

数据。所以,我在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三农网站上摘录了我国建国六十年来改革开放前后时期的发展数据,通过数据对比说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

后经济发展水平优劣、快慢、高低。对此我分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改革开放前后主要指标发展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1952年679亿元 1978年3649亿元 2008年30万亿元粮食总产量 1952年1.63亿吨 1978年3.04亿吨 2008年5.285亿吨

钢总产量 1952年135万吨 1978年3178万吨 2008年5亿吨

公路总里程 1949年8万公里 1978年90万公里 2008年373万公里在这里1978年是分水岭.1978年之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阶

段.1978年之后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

二. 改革开放前后发展速度对比

粮食产量1952年到1978年26年间增长1.8倍. 年平均增长率2.4% 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增长1.73倍.年平均增长率1.85%

钢总产量1952年到1978年27年间增长23.5倍.年平均增长率12.9% 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增长15.7倍.年平均增长率9.6%

公路里程1949年到1978年29年间增长11倍. 年平均增长率8.7% 1978年到2008年30年间增长4倍. 年平均增长率4.85%

经过计算比对我们看出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速度远远高

于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改革开放前后发展速度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影响

1.如果我国没有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按年平均增长率

2.4%增长.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6.2亿吨.是改革开放后同期粮食总产量1.17倍。

如果我国没有改革开放.钢产量按年平均增长率12.9%增长.2008年钢

总产量达12亿吨.是改革开放后同期钢总产量2.4倍。

如果我国没有改革开放.公路里程按年平均增长率8.7%增长.2008年公路里程达1099万公里.是改革开放后同期公路总里程2.94倍。

2.如果我国建国初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按年平均增长率1.85%增

长.1978年粮食总产量只有2.64亿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同期86.6%。2008年粮食总产量只有4.57亿吨.相当于改革开放后同期粮食总产量的86.5 % 如果我国建国初改革开放.钢产量按年平均增长率9.6%增长.1978年钢产量只有0.1463亿吨。.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同期46%.2008年只有2.2894

亿吨.。相当于改革开放后同期钢产量的45.7%。

如果我国建国初改革开放.公路里程按年平均增长率4.85%增长.1978

年公路里程只有31.59万公里.相当于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同期35.1%.2008

年只有130.8万公里.相当于改革开放后同期的35%

通过以上的数据运算.我们看到经济私有化市场化给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所带来的:

巨大的经济损失:30年竟延误公路建设达726万公里.2008年一年就

少生产粮食近1亿吨。钢7亿吨.如按30年计算损失达多少?

国家建设进程的延误:改革开放后的2008年粮食产量只是改革开放前

发展速度2001年水平.钢产量只是改革开放前发展速度2001年水平。公路

里程只是改革开放前发展速度1995年水平.分别停顿了7年、7年、13年.

铁的事实表明改革开放.经济市场化私有化折断了我国迅速向富国.强

国腾飞的翅膀.但值得欣慰的是毛泽东时代的伟大成就使我国免于陷入绝

对贫困国家之列.

我不否认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达30万亿之巨.足以诱人.足以

炫目。但拨开迷雾我们想一想.如果去掉物价上涨指数再减去私企.外企所

占份额.这国民经济总产巨资实际还剩余多少呢.

当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缓慢的发展水平虽然远远低于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腾飞发展的速度.但这种缓慢在世界经济发

展史上却占有一席之地.称得上高速和奇迹了.可我们不要盲目乐观.应当

清醒的看到,在这奇迹的高速度之中隐藏着巨大危机.即对外贸易过度依赖.大多科研领域及制造业未掌握核心技术.对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严重.土地

因过度使用农药.化肥而板结退化.人们缺少活力.缺少吃苦耐劳.积极向上

的热情.如果世界经济强国再一次封锁我国.请问诸位应如何应对.难道不

应使大家警觉和反思吗。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

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更为高级的生产方式。众所周知,奴隶社会有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生

产方式,资本主义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后一种社会的生产方式是从前

一个社会形态中生发出来的。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根本之点是

雇佣劳动,由雇佣劳动,我们可以窥见资本主义的特点,按资分配、私有

制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而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是从资

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中逐渐生长出来的。

自由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私有制下的各个市场主体在不

断扩张的市场中不断成长,通过竞争,小企业不断被消灭,公司的规模不

断扩大。资本主义不仅在剥削工人阶级,而且在剥削资本家。小资本家不

断地被大资本家消灭。在19世纪后期,垄断开始形成。与此同时,世界瓜

分完毕。垄断加速发展。资本主义害怕垄断,竭力地要拆散垄断,重新进

行自由竞争,但是结果也只不过是通过自由竞争让垄断重新形成而已。而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资本主义是无法全面的垄断的,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法则。如果竞争停

止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就没有了。但是垄断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们

看到,一个世纪以来,垄断已经大大地发展了。从私人垄断进入国家垄断,又从国家垄断走向国际垄断。例如欧盟,就是局部的国际垄断,微软公司等形成的是全球的垄断。垄断——作为社会主义的萌芽,发展是不可遏制的,这就像封建社会的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不可遏制一样。

那么,为什么垄断组织的壮大是社会主义的萌芽呢?因为社会主义要求社会化大生产,而垄断组织恰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现,国家垄断乃至国际垄断,是要消灭市场的,是要求生产越来越有计划性的。垄断组织的出现排斥了市场,同时垄断组织的内部组织性和计划性由于垄断组织的扩张而向全世界扩张。我们可以设想一下结局,可能是垄断组织实现全社会的全盘垄断。但资本主义是绝对不容许的。

绝大多数人都会对垄断的发展忧心忡忡,正像封建社会末期人们对“末业”的不断壮大忧心忡忡一样,商业败坏道德,而垄断消灭自由和竞争。

但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些的话,就应该能够看到它的好处。若垄断发展为全面的垄断,并且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那么它就会实现马克思等人的设想,将垄断组织内部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扩展到全社会的水平上来。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

垄断发展到极致,只要再出现一个工人阶级的革命,工人阶级就可以将垄断组织本身当做建设新社会的现成的材料,全面地控制整个社会运行。

计划经济是从资本主义垄断不断发展的产物。列宁的曾设想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对德国一战的战时经济的观察上的,德国的战时经济,体现的就是计划经济的原则,实际上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经济,理由貌似简单,因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解释呢?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而私有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都被资本家私人获得了,资本家不能消费所有的所得,剩下的部分又被投入生产了,于是生产是不断扩大的,但工人的工资却要被压低。于是会发生危机。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关键是要将资本家所占有的剩余价值为全社会所谋利。生产资料应该公有化,工人生产产品,一部分归自己个人消费,另一部分用于社会积累。而积累的目的是能让工人生活水平能够提高。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浅谈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一) 论文关键词]计划经济体制原因发展过程经验教训 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 (一)建立时期(1949-1957)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 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此后,开始了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体制改革。 ②1961年,进行以加强集中统一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是针对在“大跃进”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的调整。1959年,毛泽东就针对“地方权力下放过多,没有搞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强调要“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一段时间里,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直到1961年,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才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做出了《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对经济管理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文革时期,开始第三次改革。三年调整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正常发展阶段。从1966年开始,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不久爆发文革,此时出现了集中过多的问题,于是中央又提出了下放管理权限的问题。改革先从下放企业开始。1969年,中央决定将鞍山钢铁公司下放给辽宁省,此后,又将包括很多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央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在计划体制上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制度。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比较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优劣比较 自从我国在1992年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现在已经经过了22 年的洗礼了,算是步入了较为完善的地步了。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民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从不知温饱到温饱再到小康社会,当中市场经济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小看的。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选择使用了市场经济体制,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计划经济也有它的优劣,我们不能全盘否认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指一种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科学的社会经济体系。计划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有规划、计划地发展经济。计划经济的起源是从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开始的。一般来说,最早出现计划经济构想的是李斯特对于亚当.史密斯的《国富论》的批判,当时是作为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第一次理论阐述,之后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更是系统的阐述了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受其影响德国诞生了经济学的历史学派,大力宣扬政府控制经济行为,同时以这种思想主导德国的经济发展,实现了德国的发展飞跃,也形成了马克思口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这种靠政府干预执行计划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之后由于一战德国战败,政府失去了对国际经济关系有效的控制能力,历史学派走向消亡,但是之后德国经济依旧保留很强的政府干预特色,纳粹上台以后,重拾了历史学派的做法,恢复了德国经济。所以德国的混合经济实际上是脱胎于计划经济。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的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之后苏联为了自己的霸权,以经互会为媒介通过计划经济方式控制他国经济,与美国推行市场经济通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控制他国经济类似。 伊里奇先生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这话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表达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层意思表达了一个辉煌的梦想。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计划经济体制衰落的原因探析 自前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后来被称为“斯大林模式”—之后,各社会主义国家仿效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相继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二之后,至90年代初,它们都纷纷摈弃了这种俊化的体制模式,走上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其深层原因令人深思。 从理论上说,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互相影响、互相牵制、互相促进的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适用。 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体道路的一种设想。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消灭商品经济和竞争,实行有计划的产品经济是基于这样一些前提条件: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经济主体,个人劳动都作为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计划的制定机关如生产的组织者能够预先准确地了解社会的播求和一切经济活动的信息,并对社会劳动进行精确的计算和严密的监怪;劳动者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紊质全面提高。这些前提条件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远远没有达到。但是,20世纪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精心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些前提条件,而是简单的、救条式地照搬照套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应该实行计划经济的部分论断,在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计划的物质手段十分落后,从事计划的人的观念和知识水平也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盲目地建立起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极不适应的计划经济体制,阻滞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走向衰落。 再者,从计划经济的运作机理来看,超越商品经济发展阶段,消除竞争与市场,强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必然走向衰落。首先,从所有制结构看,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排斥私人资本及其经营。而且就公有制而言,其实现形式既单一,又不适当。理论上公有制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们所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有效的机制来代表人们实现这种所有权。结果造成所有者长期缺位,全民所有制企业缺乏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竞争机制,只听命于指令性计划,完全忽视市场,脱离最大化目标,这样必然造成经营机制值化、经营成绩不佳、资源严重浪费,从而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从经济决策体系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基本上成为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附庸,一切经济决策都由中央各级政府作出,以指令的形式层层下达至企业,决定企业的生产和经销。现代市场瞬息万变,要求企业根据市场提供的经济信息,如价格、利息等要素的变化来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但企业由于缺乏经营自主权、决策权,无法有效配!资源,造成供需极度不平衡,社会资源大量浪费,人民濡求得不到较好满足的恶性局面。这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不符合商品经济阶段的现实情况。 从信息传递机制来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决策权的高度集中相联系,信息是纵向垂直传递的,中间环节过多。上级作出的决策、计划从上到下逐级传递,由基层反馈的信息也只能逐级上报。这样的纵向信息传递结构由于传递距离长、通道窄,导致信息的时滞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和反馈机制,生产者不能及时掌握市场行倩,再加上决策权的缺乏,因此很难生产适销产品,其结果是产销脱节、社会供求结构失衡。此外,这样的信息传输结构很难解决信息失真的问题。由于信息逐级纵向传递,各级单位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容易对经济信息进行筛选和调整。如隐瞒自己的生产能力,夸大自己佑要的投人等。信息的失真必然导致决策的失误。现在的信息社会迫切孺要有一个能将信息迅速传输处理并作出准确反应的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纵横交叉、横向为主的立体网络式系统,以使企业能迅速地从市场上获取信息。很显然,计划经济体制是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 从经济的运行及其调节方式来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计划机制的调节搜盖一切.上至国

6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原卷版)

热点小专题6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热点剖析】 一、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 度低、国防力量薄弱 (2)借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 (2)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 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 (3)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 索 特点(1)单一制 (2)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 用 (1)以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2)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 基础性作用 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 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 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最大限度地解放了,使中国经济与 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 极大提高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 1.计划与市场 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的作用加强)—经济。 2.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3.分配方式 单一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并存。 4.改革空间 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经济体制改革。 5.改革目标 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经济。 6.市场经济深入 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 7.市场经济配套

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 三、中国现代农村土地政策的五次变革或调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1)内容: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所有制。(属民主革命范畴,消灭封建剥削,土地所有权属农民个体,仍然是私有制)。 (2)影响: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化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巩固了工农联盟和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2)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3)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2)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的教训,作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 (2)内容:在坚持土地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3)评价: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改革开放纵深发展时期:实行土地流转 (1)含义: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2)原因 ①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的转移。 ②镇、村非农建设项目的需要。 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专业化、化发展的需要。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意义 ①是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实现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 ②有利于加快培养内部市场、扩大内部需求,培养农民的观念。 ③搞活了土地的使用,有利于实现土地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 ④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化发展。 ⑤有利于优化农村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使农民获得更大利润。 ⑥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农产业和产业的发展。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巧用身边的历史释惑 浯河中学孙金菊 历史是过去脚步的痕迹,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就有历史的声音,让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学会找出隐藏在身边的历史,让它们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为现实服务。 那么怎样挖掘身边的历史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呢? 如我在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时,内容涉及到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四个历史概念,对于什么是地主,学生还能知道是占有土地比较多的人,是农村的统治阶级,是旧社会万恶势力的代表,是我们改造和打击的对象。但什么是富农、中农、贫农?是怎么划分的?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记得以前上学时,学籍卡上有出身一栏,我们都填贫农,有个同学填中农,当然没人填富农或地主。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回家问自家的出身,上新课时要用。这样上课之前同学们都了解了自己的出身及什么是出身,对富农、中农、贫农的含义也有了大体的了解。课堂上我把三个概念简单一区分,学生就掌握了,效果相当的好。 在讲新中国的经济发展路线时经常出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个词,对初二学生只会从字面上来理解,对其深层的含义难以理解,而这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又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如果我告

诉学生“计划经济是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的一种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的经济体制”学生肯定理解不了。怎么办呢?我记得那时买什么都要用国家统一发行的票,买布要布票,买肉要肉票,买饭要粮票……这些票就是计划经济时代最好的“化石”。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家里的各种票,我也向婆婆要来一张她保存的粮票,准备课上使。上新课时同学们拿出了自己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票,在班里传着看。于是我就从这些票为切入口,告诉学生这些票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低、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不能尽着供应,国家就有这种方式控制人们的购买力,就是按国家的计划办事。接着我又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社会生活中物质丰富、市场繁荣的现象,再也不用拿着这些票证去排队买东西了。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并感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样一下子就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贴近了生活,使学生觉得历史就在他们身边。既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中国现代史的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把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现象用不同的方式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触摸着历史的脉搏,去学习历史,理解历史,也走进历史。

历史公开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历史公开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与岳麓版教材的主干知识相同,包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四部分知识。

三、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题的主干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过学习,应该有一定的认识和知识基础。但从学生个体体验来讲,对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体验,并不能深入理解;对于市场经济有直观的体验,但缺少深刻的系统认识。因此,本节课一方面要通过直观材料加深学生对计划经济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概念解读等加强理论学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措施及意义 依据:本节课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而展开,因此把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意义作为重点知识,即“为何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有成效吗”三个问题作为重点。 突破方法:改革原因的分析相对抽象,计划采用图片、文字材料和案例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措施以自主学习为主,以比较分析为辅,加深认识。改革的影响以数据材料和图片材料为主,给予学生直观感受。 2、难点: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本节课两个关键名词,而学生的认识还比较表面化,不够深刻系统。 突破方法:以材料解析和教师讲述为主,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五、学习目标 1、准备好纸和笔,观看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条件是什么?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③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阅读教材和材料,分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分析材料,比较得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越性。 3、分析材料,结合课本,说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与作用。 4、通过阅读材料,知道南方谈话;自学课本内容,能说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及利弊-2

浅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 原因与利弊 专业:中共党史班级:2012级研究生业余班姓名:zc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由来,要正确评价计划经济的历史地位,就要结合建国初期新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条件,正确认识新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性,并深入发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这关系到对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历史的公允评价。 在新中国成立至今的64年里,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转变。面对历史与现实,我们又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呢?我个人认为,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因此,对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的讨论,要历史地来看待,必须放在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分析。 计划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极端化的模式。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计划深入经济运行的程度,取决于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手段和力量。计划经济之所以兴起于经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政府是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拥有强大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之所以发生革命,一般都是由于受帝国主义和国际资本压

迫,经济落后和不独立,因此要求实行赶超战略,而计划经济所具有的强大社会动员能力、政府集中资源配置以及高积累机制,都使得无产阶级政党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后去选择它。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5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建立了强大廉洁的政府,真正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是,这个时期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而国内落后的工业和众多的人口,使得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提高积累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这种背景下,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原因,是由其内在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的要求决定的,因而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后的一个必经阶段。新中国在50年代之所以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社会主义要搞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是意识形态因素,通过加快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其制度和发展目标因素,国际经济环境的空间限制是发展战略选择的制约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中心、搞计划经济是当时唯一正确的选择,不存在可以替代的其他道路。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分析,需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从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看,它是在当时经济发展多重约束条件下的一个现实的体制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由于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反对教条主义的经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与比较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与比较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含义与区别 计划经济否定市场调节作用完全用政府调控经济 市场经济否定政府调控经济完全用市场调节经济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被当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逻辑推理是:社会化大生产把国民经济各部门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客观上要求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市场经济:是承认并维护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鼓励自由竞争、通过市场交换中的价格调节供求和资源分配的经济运行体制。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体制.主要区别有:一是经济运行的机制不同.计划经济是无所不包的国家计划,市场经济是市场机制,即价格供求竞争利率等.二是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前者主要是行政手段,后者主要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三是调节经济的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直接调控企业,后者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四是所有制结构不同.前者的所有制结构单一,后者所有制结构多元.五是利益分配不同.前着平均主义严重,后者注重效率 (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 1、计划经济 (1)计划经济含义: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 (2)资源配置方式:通过中央政府的统一计划进行,由中央政府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企业或生产单位完全是计划的执行者,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3)计划经济体制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信息条件;激励条件;偏好条件 2、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含义: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的经济体制 (2)资源配置方式:通过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实现的,每个消费者、生产者或经营者都是相互独立的,政府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一般不进行直接干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完全由企业按照自己的经营目标,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和市场供求情况来决定。(3)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互独立的企业拥有完全的经营决策权利,个人拥有比较充分的消费和就业选择的权利。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决定 (4)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 ①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

最新人教版必修2: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作业】

第四单元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跟踪检测 |基础达标练| 1.中共某会议公报:“我们在明年把工作中心转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应有的成就,将是对建国三十周年的最好献礼。”此次会议是中共( ) A.七大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D.十二大 解析:选 C 根据“明年”“建国三十周年”可知,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建国二十九周年时,即1978年。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排除A、B、D三项,故C项正确。 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普遍( ) A.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D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此会议之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故D项正确。 3.1980年,美国记者尤布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B.已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 C.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重新定位个体经济的价值 解析:选D 材料中“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反映了个体经济在城市的恢复和发展,说明当时对个体经济的认可,故D 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中国已从法律上明确私人工商业的地位,故B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

经济已经得到恢复发展,故C项错误。 4.1984年,中共中央规定“允许务工、经商、从事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此规定( ) A.加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 B.表明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 C.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D.旨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活跃 解析:选D 为了满足当时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共中央进行了户籍改革,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由流动,这满足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题不符,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国有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故B项排除;材料的重点不是强调农业的发展,故C项排除。 5.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工业布局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D.鼓励租赁经营 解析:选C 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C项正确。 6.下图为1986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构成示意图。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富有活力 B.经济体制出现剧变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2]。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体制导致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省级的党政系统的领导机构,而企业和民众个人、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下级党政部门没有决策权。在后来,决策更加集中与个别领导人手中,导致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不规范的个人决策左右集体决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决策失误,严重损害了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3] (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政府当局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而将经济效率的标准放在政治目标之后,这也是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的观点,交易是人类经济行为中最一般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易,而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则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根源于计划经济本身取消货币媒介的思维[4]。这导致在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当以按劳分配为主。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行为更多得表现为一种合作的社会性生产和团队生产过程,单个劳动者的边际产出和贡献率无法做出准确测量,这给按劳分配规则的执行带来了困难。从前社会主义国家分配实践来看,多数按劳分配实际都是一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这导致苦乐不均,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搭便车行为普遍化。 (7)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城乡分化和二元结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出于战略考虑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对城市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投入较大,但由于多数前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期积累不足,经济总量较小,并且属于典型的传统农业国家,因此都采取“抽农补工”的做法,试图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违背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导致计划经济下的经济结构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政府投资和资源配置等优先保证城市和重工业发展,造成城市对农村的挤压,以及 工业对农业的抑止。农村和农业发展明显受到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压制,这一结构导致后期经济增长中产业链条的断裂,是造成后期改革最初发端于农村的根本原因。 (8)对外封闭型经济。社会主义政权的诞生由于处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涨阶段,两大社会制度的冲突从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之前就明显存在。尽管新政权都表示希望与包括西方在内的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并提出过“自力更生为主,外援为辅”的指导方针,但由于国际冷战格局的形成,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本质上都是封闭型的。尽管早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有过贸易往来,但多半是出于政治合作的目的,甚至后期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也发生了分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生版)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2015·天津文综·9)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 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2.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3.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4.(2015·海南单科·23)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的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 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 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5.(2014·江苏单科·10)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6.(2014·浙江文综·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现在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 )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 7.(2013·天津文综·9)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 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参:Brus,1972, P.65-71;Ellman,1989, P.18):(1)公有制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描述,公有制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财产形态。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本质上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和国有化的过程。从所有制的结构来看,改革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中“一大二公”的特征十分明显,完全符合传统计划经济的共同标准。在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中,按照公有程度不同,城市工业经济所有制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农村则主要以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的农产品统购计划和相应的生产计划,并不具有完整的集体产权。农村土地在国家所有的基础上,由集体管理,农民对土地仅有使用权。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的比重曾经高达90%以上,个体经济比重下降为7.1%,私营经济更是降到0.1%以下。[1]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我国所有制结构和调节方式都实现了向完全计划经济的转变。(2)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国家或中央政府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体,而企业由于只执行既定的生产计划成为政府的附属物[2]。国家主要通过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计划实施对经 济运行的调控和管理。通过组建专门的经济计划部门制定发展计划,并对企业通过指标、计划参数、实际评价等实行全面的控制,而企业的绩效则完全表现在对计划的完成和当局的偏好。高度计划指令经济要求对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要做出细致的计划,但由于信息问题,导致计划多具有刚性而缺乏灵活性。 (3)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国家不仅要负责宏观方面的资源配置,甚至对微观的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和支出都做出计划,以实现资源在微观主体间的配置。导致在国家和政府之外并不存在实际的微观经济主体。这种体制导致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在中央的省级的党政系统的领导机构,而企业和民众个人、立法和司法机构以及下级党政部门没有决策权。在后来,决策更加集中与个别领导人手中,导致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和不规范的个人决策左右集体决策而引发的一系列决策 失误,严重损害了计划经济的正常运行。[3] (4)社会资源的计划配置。计划配置资源的一个核心机制在于行政命令手段替代价格机制。在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被压低到最小的范围。在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都充斥着政府的计划和指令。资源流向的指令刚性导致配置效率的下降,使得大量的资源都被按照政府意愿配置,资源的利用结构极不合理。政府当局往往出于政治目的实施资源配置计划,而将经济效率的标准放在政治目标之后,这也是导致计划经济配置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5)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按照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的观点,交易是人类经济行为中最一般的经济活动。市场经济的核心特征在于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交易,而计划体制下的交易活动则被行政指令所替代,交易对象被消除了商品本性。交易活动的非价格特征,根源于计划经济本身取消货币媒介的思维[4]。这导致在 货币支付之外,人们开始寻求其他的支付方法,通过牟取权力,搭便车等行为进行变相支付等行为也是导致计划经济效率低下的根源。 (6)分配方式上采取按劳分配。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应当以按劳分配为主。这种分配方式的核心在于,根据单个劳动者的贡献大小决定其分配数额,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却不劳动者不得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民之间进行分配。但由于工业革命后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根本原 因是当时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理论因素是借鉴苏联的实践经验,但不是照搬苏联模式,外部因素是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标签: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划经济工业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与此同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以高度集中为特征,以行政管理为主要机制,以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计划经济体制,构成了新中国建国后直至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主要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65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是否正确?本文在当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建国初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进行分析。 一、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我国选择计划经济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非常低下,工农业生产极端落后。 1.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平抑物价,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解放前最高产量,钢只有90多万吨,原煤6000万吨(主要集中于日本占领的东北),粮食为2700多亿斤,棉花不到1700万担。而经历连年战乱的1949年,与历史上最高的产量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50%左右,其中,重工业减少了70%,轻工业减少了30%,煤炭产量减少48%,钢铁产量减少80%以上,粮食产量减少25%,棉花产量减少48%。由于生产大幅度的下降,物资奇缺,物价猛涨,通货膨胀加剧,财政赤字也来越大。据统计,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到1949年5月的12年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通货增发了1400多倍,物价上涨了8500多倍。广大劳动人民贫困失业,生活下降到可怕的地步。面对这满目疮痍、积贫积弱的国内经济状况,在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争取国家参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为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中心任务,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然而,连年战乱不仅使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贫困,民不聊生,同时必须认识到,帝国主义在侵略过程中,长期控制着我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以前的近一个世纪中,我国接受帝国主义多条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通过条约特权,掠夺我国经济,垄断了中国煤产量的70%,铁产量的95%以上,航运吨位的73%(其中外洋航线占83.8%)和绝大部分的公用事业,并控制着我国的金融、保险和对外贸易。他们使用各种特权,攫取惊人的高额利润。1936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别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 体制的区别 系别: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08化学三班 学号:200873010326 姓名:马翠兰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对经济运行所起的作用只是宏观调控。 内涵: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分配受消费者主权的约束,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的支付能力的需求水平;经济决策是分散的,作为决策主体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在经济和法律上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关系;信息是按照买者和卖者之间的横向渠道传递的。经济动力来自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分散的决策主体在谋求各自的利益中彼此展开竞争,决策的协调主要是在事后通过市场来进行。整个资源配置过程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 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运行的具体制度安排或运行方式。而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方式。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相对,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相对。通常市场经济也叫市场经济体制。 构成要素: 买方与货币总量 “买方”代表了市场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之所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根源和理论根源。没有买方就没有任何市场,没有买方需求就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动力,没有买方需求价值的提升和需求范围的扩大就没有市场容量的扩展,也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由于现代市场经济不同于原始市场经济可以随时以物易物,所以,买方需求必须与货币量结为一体,才能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真正意义的“买方需求”。买方需求,包括普通消费者需求、制造商对资源消耗的需求、公共设施的资源需求、国家战略储备和国防安全的资源需求,等等。这所有的需求量都是以货币总量来计量的。买方的主体,实际上是持有货币总量的国民和团体。 卖方与商品产能 “卖方”代表适应市场需求的供给主体。它是与商品产能或产量紧密结合的。卖方所提供的商品产能与产量是否与买方需求保持均衡,可以从基本方面决定市场价格起伏和波动,也从基本方面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能否可持续运行。 法人与公司治理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

我们组这次报告的主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分析》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提到计划经济,大家就会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中的计划经济,那时候无论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大家在图上可以看到:自行车票、棉花票、缝纫机票、全国粮票。除了全国粮票以外还有地方粮票。 计划经济是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提到计划经济,大家就会想到“大锅饭”、粮票、公家。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的便是计划经济体系。计划经济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苏联。仍采用计划经济的国家:古巴、伊朗、北朝鲜、缅甸。 计划经济也有其优点,所有的人都能有工作,它也不象市场经济那样严重消耗自然资源,是一种环保经济,贫富差距小,身份等级差别也较小。 市场——有买有卖便有市场,市场有实在的空间场所,如股票市场、跳蚤市场;还有虚拟的市场,像在互联网络上展开,就如同阿里巴巴。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在阿里巴巴旗下网站淘宝网上的购物经历,马云就非常有眼光,看到了这样一个有需求,有供应的市场。 市场经济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市场经济也被用作资本主义的同义词。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者区别: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主要是有国家对经济的发展加以宏观调控部分,以使其健康良性发展。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提倡的是自由市场,任其自由发展,国家不予以干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容易发生经济危机。 当今世界上主流的经济体制都是混合型的,西方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都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国家的宏观调控为辅。 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判断力就显得极为重要。我想大家都认识她吧,我小时候一直都觉得小丸子好有钱哦~后来知道,日元和人民币之间是有汇率的。 那又是什么使日元那么不值钱的呢? 日本是典型的政府干预型资本主义模式的国家。1985年日本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签署协议,将日元列为汇率操纵国,使日元不断升值,那便是震惊世界的《广场协议》。 商品的价值增加通常是件好事(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但某一国家的货币价值增加,对于该国家来说,特别是出口大国,却不是件好事。会影响该国的经济,表现在:出口有所限制,一定量的外汇“人间蒸发”。 我们举一个例子,圣诞节将至,义乌一家的圣诞节礼物店店主,与一个美国的客户做了一笔5万元的生意,结果,这位店主晚了3天将货款兑换成人民币,由于人民币的升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