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检维修事故案例

检维修事故案例

检维修事故案例
检维修事故案例

检维修事故案例

化工行业检修作业环节事故多发,是什么原因呢?介绍几例化工检修作业环节事故案例,也许从中能给出一点启示,以避免类似事故再现。

(一)动火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1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7%,不爆”。接着按停车检修方案对煤气总管进行空气置换,2小时后空气置换结束。车间主任开始开《动火安全作业证》,独自制定了安全措施后,监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人、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未到现场)先后在动火证上签字,约20分钟后(距分析时间已间隔3小时左右),焊工开始用气割枪对煤气总管进行切割(检修现场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在割穿的瞬间煤气总管内的气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顺着煤气总管冲出,击中距动火点50米外正在管架上已完成另一检修作业准备下架的一名包机工,使其从管架上坠落死亡。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该公司在进行动火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动火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在选取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确定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分析时间与动火时间的间隔、动火证的办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违章行为,致使煤

气总管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性气体,在煤气管道被割穿的瞬间遇点火源而引发管内气体爆炸,导致一名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后死亡。

●提示

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⒈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⒉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应为: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⒊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⒋动火人应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三)、在有多个检修项目同时进行时,应充分分析各项检修项目的危险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相互间有影响的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时的相互协调及注意事项。

(二)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

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三)设备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公司净化工段变压吸附岗位气动切断球阀出现异常情况(管道内输送介质为一氧化碳),当班操作工打开旁路,切断变压吸附系统,随后电话通知仪表工段,一名仪表工来变压吸附岗位询问情况后,独自一人到现场去查找问题,操作人员在操作室操作开关配合,过了一会,仪表工告诉操作人员说阀门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十几分钟后,操作人员到外面看,没有看到人,以为仪表工回去了,便没有在意。大约3小时后,仪表工段当班的另一名仪表工发现去变压吸附岗位维修的仪表工还未回来,就立即赶到维修现场寻找,发现他躺在变压吸附平台上,随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确认已死亡。事故发生后经过对其他仪表维修人员的询问发现,维修人员对吸附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应采取的防范措施都不清楚,也未有人告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该公司未向仪表维修人员告知在变压吸附岗位维修仪表时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造成仪表维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事故发生时虽然系统已紧急切断,但系统内仍有压力,由于切断球阀阀杆密封垫片密封不严,造成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泄露,致使正在现场维修又未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仪表维修人员中毒死亡。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如: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

二)、维修前应分析维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后方准作业;

三)、维修前应由设备使用人员与维修人员共同检查,确认设备、工艺处理等是否满足维修安全要求;

四)、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巡回检查制度,定时、定点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外单位检修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工业公司委托无资质人员对本公司循环槽(循环槽储存介质挥发物中含有煤气)槽体外壁进行除锈防腐。当时有3名工人在循环槽槽盖上用小铁榔头敲打槽盖上的铁锈,几分钟后循环槽突然发生剧烈爆炸,将3名工人抛上空中后摔落地面,均当场死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该公司违反规定将除锈防腐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个人,由于施工过程中使用铁榔头除锈,在敲打槽盖钢板时产生火花,引爆了循环槽中煤气与空气的混合性爆炸气体,最终导致3人死亡。

●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严格把关,并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

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检修前,设备使用单位应对参加检修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⒈有关检修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⒉检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⒊检修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⒋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⒌其他应注意事项。

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

序言 安全是地铁科学发展之本,是地铁和谐发展之基,是地铁运营效益之道,是地铁员工幸福之源,是地铁的生命线,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认真总结研究地铁典型事故案例,是预防发生类似事故的重要措施,从中可以汲取经验教训,发人深思、令人警醒,进一步提升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营造地铁安全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本次地铁事故汇报收集了地铁运营发生的14起典型事故案例。每个案例都详细记载了事故的经过、事故原因、事故处理和整改措施4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能够客观全面反映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特别是事故的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能够让全体员工结合身边发生的具体案例,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视,遵章守纪,不要存在侥幸心理,避免类似事故再发生。 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人和事,事故的责任者、受害者、当事者往往仅仅是因为一次小小的疏忽、一个简单的错误、一处不当的行为,就酿成一起事故,而每一起事故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设备的损坏,或者不同程度的伤害,教训之深刻,后果之惨重,令人久久难以释怀。 希望全体员工在阅读和学习典型地铁事故案例汇编的每一个事故案例,不仅要搞清每一起事故的来龙去脉,还要将自己置身于事故的背景之中,换位思考:当处在当事者的情形下,会怎么做,是否会

犯同样的错误。要努力从每一起事故中吸取教训,纠正自己的一些不良工作行为或习惯,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自觉地遵章守纪,并且主动关心他人的安全,形成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为建设“平安型地铁”努力奋斗,为畅通北京提速。

目录 一、运营事故案例 案例一:“9.22”西单电梯事故 案例二:“1.17”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三:“1.18”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四:“2.3”机场线列车救援 案例五:“2.17”房山线列车救援 案例六:“3.5”5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七:“3.15”1号线列车救援 案例八:“5.18”公主坟道岔故障 二、火灾事故案例 案例九:“2.29”知春路站电梯冒烟事故 案例十:“10.14”四惠站线路管理用房起火事件三、工伤事故案例 案例十一“6.23”四惠车辆段坠车工伤事故四、施工安全事故案例 案例十二:“2.27”10号线接触轨断电事故 案例十三:“1.4”房山线接地线未拆除事故 案例十四:“4.8”苹果园站列车剐蹭光缆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温州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 “35”机械伤害事故 本文作者未知摘自 2006年3月5日上午,位于塘下镇赵宅工业区的温州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刘木成,男,湖北武汉人)。事故发生后,瑞安市安监局、总工会、公安局等部门派员组成“3·5”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调查。经过调查、取证、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如下: 一、企业概况? 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创办于1996年,注册资金210万元,现有职工320多人,年产值6000多万元,主要从事机动车部件生产,厂址位于塘下镇赵宅工业区,法定代表人陈光华。? 二、事故经过? 2006年3月5日上午9时许,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人刘木成在C6132A1车床上加工零件。当他将长条圆钢夹紧后,就开机工作。由于使用的原材料过长,车床转速过快(1200转/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引起钢条逐渐弯曲,车床振动,使车身移位倾斜。操作工刘木成在没有停车的情况下,直接去固定车床。当他到车床边上将垫片垫入车床后,起身时,钢条的弯曲程度已远远超过开始时的程度,刘木成被弯曲且高速运转的圆钢击中头部。边上的同事见状,立即关闭总电源,再把他抱出来,见其头骨裂开,出血严重,立刻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 1、使用的原材料过长,车床转速过快(1200转/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引起钢条逐渐弯曲,车床振动,使车身移位倾斜;? 2、死者刘木成违规操作,在机器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停机进行修理;? 3、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光华虽有对员工进行过安全生产教育,也制定了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但没有及时督促员工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以致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四、事故性质? 责任事故。? 五、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意见? 1、温州市通顺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陈光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之规定,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应对本起事故负主要责任,由瑞安市安监局给予行政处罚;? 2、死者

电气事故案例集锦

案例一: 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简述】2003年5月31日,某电厂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死亡。 【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 1.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2.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3.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防范措施】 1.紧急缺陷处理时,必须待安全措施完成后检修人员方可进行作业。并执行监护制度。 2.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3.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案例二: 保护设置错误引发的一起事故 2004-10-21T22:33,某电厂发生了一起保护误操作事故,造成2号炉被迫停炉。为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现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 事故前的运行方式 1号炉出力204 t/h,2号炉出力210 t/h,1,2号机抽汽运行,电负荷均为50 MW;1,2号高压除氧器运行,1,2号给水泵并列运行。 2 事故经过

【最新推荐】维修人员安全事故案例-推荐word版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维修人员安全事故案例 篇一:安全事故案例 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关于矿车相撞的处理通报 分厂所属各单位: 201X年5月13日13:25分左右,运输工段员工方某驾驶23#TR50矿车在行驶 途中,与运输工段员工王某驾驶的20#TR50矿车正面相碰,造成20# TR50矿车前护栏、保险杠扭曲变形,23#矿车水箱、风扇、中冷器损坏,矿车前护罩变形等。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事件经过 201X年5月13日早班13:25分左右,运输工段员工王某驾驶20#TR50矿车在 三期下料口卸完料后空车朝山上行驶,在下料口平台与运矿道路接口处,发现 对面驾驶员方某驾驶的23#TR50矿车占道行驶,于是立即靠到路边进行避让, 但23#矿车还是直接向20#矿车迎面行驶,王某立即鸣笛示警,此时方某已经来不及控制车辆,致使两车相碰,造成20#TR50矿车前护栏、保险杠扭曲变形, 23#矿车水箱、风扇叶片、中冷器损坏,矿车前护罩变形。人员、设备无其它伤害。 二、原因分析 1、矿车驾驶员方某工作中精神状态不佳,车辆驾驶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安全意识淡薄,胆大冒险,严重违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四不伤害”,是导致事 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运输工段平时疏于对班组的安全管理,对重点人员的特殊情况没有进行关注,对驾驶员的实际状况了解不仔细,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有所抬头,间接造成 驾驶员思想麻痹,车辆驾驶不警慎,是发生事件次要原因。 3、矿山分厂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安全管理滑坡,分厂领导对现场作业人员的精神状态监控不力,对特殊工种、特殊时间段,特殊人员的作业情况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检修行业安全事故案例4

检修行业安全事故案例4 危险因素估计不足积料落下砸人骨折 2007年10月10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马钢第一炼铁总厂在烧结一分厂混合料矿槽处发生一起重伤事故。伤者:周xx,伤情:左大腿骨干骨折,重伤。 事故经过 10月16日上午10时40分左右,烧结一分厂因结构调节器整,2#机拆除,1#机生产,来料水份时有不稳,造成混合料矿槽积料较多,严重影响了工艺生产操作,10月16日,1#机系统因计划停机处理设备问题,因此,分厂临时安排甲班、丙班作业区,派人将矿槽积料进行清理。清理开始时,因矿槽口边沿积料需要清理干净,每两人一组轮流进入,当第三组两人进入清理矿槽,粉状大块突然落下(高度约1.5米左右)压倒周xx腿部,造成左大腿骨干骨折。 事故原因及责任 1、周XX本人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对危险区内作业危险意识能力不足,未对头部上方积料隐患清除后作业,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现场互保联保措施不力、监护措施不到位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矿糟内使用36V低压照明,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4、周xx安全意识不强,上方积料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末能及时清除隐患,自己伤害自己,应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5、现场监护人、作业长苟xx、组长赵x、互保人何x,因监护不到位,负次要责任。 高压管抽人事故案例 一、事故经过

2004年5月,某矿采煤队液压泵站维修工赵某,用铁丝代替U型销,在压力作用下铁丝退出,发生高压管抽人事故,造成职工赵某肋骨骨折。 这一天夜班,在1165工作面赵某进行液压管路检修,在工作面中部,有一节高压管漏液,须更换新高压管,赵某把退下的U型销随手扔在了地上,当换上新高压管后,U型销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回去拿U型销,又太远,这时,赵某突然发现支柱的手提把上挂有联网用的铁丝,就顺手剪了一段当U型销用。当开泵试管路时,刚好另一支架工孙某从此经过,高压管突然脱销,象游龙一样挥舞着巨掌,猛地将孙某击倒,造成孙某肋骨骨折。 二、事故原因 液压泵站维修工赵某图省事怕麻烦,用铁丝代替U型销。有“三惯三乎”的思想,以前也是这样干的,没出过事故,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三、防范措施 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积极开展岗位描述活动,增强广大职工自主保安和互保意识,切实根治“三惯、三乎”思想。 强化职工技能培训,提高特殊工种人员现场操作能力。严格按章作业,杜绝使用不合格的U型销。 电焊作业留下隐患导致的火灾事故 1994年6月26日,某棉纺织厂发生一起因电焊引起的火灾事故,因发现和扑救及时未造成严重损失,但是其教训极其深刻。 一、事故经过: 4月26日19时许,某棉纺织厂维修车间工段长李某和两名维修工(带着电焊机等工具到本厂一分厂车间维修轧花机。当时轧花机四周地面上有许多棉杂物及废料,按照厂里有关安全制度规定,“在有易燃易爆物处,不得使用明火作业,必须使用明火时(一定要有厂安全监督人员或消防人员到现场,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然而,身为车间工段长的李某,由于急于维修设备,却疏忽了这一制度规定。在焊

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1、事故名称:缺乏安全知识,电击死亡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造气车间某工段长准备给煤气炉升温,拿一根铁丝拖在手里,不巧碰到正在施焊的电焊线(50-60V),因下雨地面潮湿,被电击倒,抢救无效死亡。 一般人们常认为50-60V电压不会把人击死,实际上在有些条件下,如雨天而且通电时间过几秒钟,就足以使人心室颤动致死。 电流对人的危害以交流电最为严重,直流、高频、冲击电流及静电电荷虽都有伤害作用,但一般较工频电为轻,可能使人致死的电流,是当通 电时间超过1秒钟时,50mA的电流就可以致死。伤害程度一般女性较男性敏感;小人较大人危险;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安全,危险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在下雨天人的皮肤湿润,人体的电阻约为600欧姆左右,在电焊机电压为50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80mA,因此足以致死。

注:企业年轻人多,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有好动和好奇的一面,结合上面的事故案例,车间教育员工在厂区内,要遵章守纪,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事故名称:变换触媒烧毁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变换工段由于停车检修,由车间主任主持研究中变炉降温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全体车间领导和工艺技术员。在会上有人提出用煤气降温的建议(这种方法在前次停车大修时曾采用过),大家都未提出异议,于是决定用煤气降温。 零点班操作工用蒸汽将炉温降至410℃时,工长命令切蒸汽,改用煤气降温,并要求在锅炉房切蒸汽。中变炉通煤气后一小时温度突然上升,操作工急忙联系蒸汽,等蒸汽来到时温度已超过600℃,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致使触媒过度还原粉化,活性降低,阻力增大,给生产带来较大困难,被迫大修更换触媒25t,损失9万元。 这一重大事故,反映了当时管理工作(尤此是技术管理)有些混乱。煤气降温对厂里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方法,但有关技术人员没有写出降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 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 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原因是严重违反电气安全知识,违章作业。 偷偷换保险电弧烧灼伤 2005年2月23日11点30分,某化工厂电位车间维修班维护电工鄢某,在检修二级中控配电室低压电容柜时,在未断电的情况下,直接用手钳拔插式保险。因操作不当,手钳与相邻的保险搭接引起短路,形成的电弧将面对电容柜的鄢某的双手、脸、颈脖部大面积严重灼伤。幸亏被送进医院及时救治,鄢某才脱离了生命危险。但电气短路烧毁

检维修事故案例

检维修事故案例 化工行业检修作业环节事故多发,是什么原因呢?介绍几例化工检修作业环节事故案例,也许从中能给出一点启示,以避免类似事故再现。 (一)动火作业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1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7%,不爆”。接着按停车检修方案对煤气总管进行空气置换,2小时后空气置换结束。车间主任开始开《动火安全作业证》,独自制定了安全措施后,监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人、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未到现场)先后在动火证上签字,约20分钟后(距分析时间已间隔3小时左右),焊工开始用气割枪对煤气总管进行切割(检修现场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在割穿的瞬间煤气总管内的气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顺着煤气总管冲出,击中距动火点50米外正在管架上已完成另一检修作业准备下架的一名包机工,使其从管架上坠落死亡。 ●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该公司在进行动火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动火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在选取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确定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分析时间与动火时间的间隔、动火证的办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违章行为,致使煤气总管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性气体,在煤气管道被割穿的瞬间遇点火源而引发管内气体爆炸,导致一名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后死亡。 ●提示 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⒈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化工事故案例

第一部分化工行业 〔综述〕化工行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生产工艺长、连续性强等特点;生产使用的物料大多具有燃烧性、爆炸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化工专业设备多,设备运行环境苛刻,且生产装置日趋大型化、自动化。在化工行业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只要任何一个环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预防和有效的监控,随时都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尤其应注意试生产,设备检修,开、停车,危险物品的存放等环节,作业过程中坚决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发生。对涉及到危化品生产、储存项目的新、改、扩建时,必须按要求进行设立审批等相关手续,危化品使用企业要进行定期安全评价;对动火、受限空间等危险作业严格执行审批、票证制度,必须在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准施工。 一、试生产环节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公司未经审批新建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厂房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该企业未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即进行氯化工段试生产,首次向氯化反应塔 塔釜投料,投料结束后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塔釜温度上升到130 C, 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 釜通氯气,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请示工段 领导后继续加热升温,40 分钟后,因物料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最终 导致其分解,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造成厂房全部倒塌,死亡22 人,受伤29 人,其中 3 人重伤。?点评

该公司新建的氟化工生产线最终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 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严格控制,并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实行审批制度;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该公司未经审批违规生产危险化学品,试生产前未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在试生产过程中工段领导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处理不当,违章指挥最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提示 一)、企业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项目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1.建设前向有关部门提出设立申请; 2.予以设立批准的项目,企业依法申办相关的手续; 3.通过的项目可以开工建设; 4.项目建设结束,企业准备相关材料,提出试生产申请; 5.申请竣工验收,竣工验收通过申领生产许可证。 二)、企业在试生产前应对参加试生产的人员,尤其是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艺技术交底、岗位操作技能培训;三)、企业对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应认真分析,落实对策方案;四)、在试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明确与试生产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二、操作不当事故案例 ?案例

检修事故案例20例20140512

(一)催化装置分馏塔检修硫化亚铁自燃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1年5月2日,某石化厂催化车间进行检修期间,分馏系统吹扫完毕,设备打开放空。第二天下午2时,发现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人孔冒出浓烟,紧接着发生闪爆事故,并伴有刺激性气味放出,判断是二氧化硫气体,车间人员立即向此罐内打水冷却,制止了事态的发展,未引起大的损失。 二、事故原因 进入罐内检查发现,罐底沉积较厚一层类似铁锈的物质,经化验发现硫化亚铁含量很高。由于停工时间较长,设备内部构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大气腐蚀,生成铁锈;开工前的清理不易将其除去,在生产过程中铁锈和硫化氢作用生成硫化亚铁,下次停工吹扫时由于吹扫使硫化亚铁层脱落,随气流进入油水分离罐,沉积下来。由于天气炎热,气温达30℃,随着热量的积累,使“铁锈”表面油膜及水分蒸发掉,与空气直接接触,最后引起干燥的硫化亚铁发生自燃,并引燃油气发生闪爆。 三、事故教训 (1)采取工艺技术措施尽量减少硫化亚铁的产生。 (2)停工前做好预防硫化亚铁自燃事故预案。设备吹扫清洗时,对于弯头、拐角等死区要特别处理,并注意低点排凝,确保吹扫质量,防止残油及剩余油气的存在。从而避免硫化亚铁自燃引发爆炸和火灾扩大。设备降至常温方可打开,进入前用清水冲洗,保证内部构件湿润,清除的硫化亚铁应装入袋中浇湿后运出设备外,并尽快处理。加强巡检。检修期间,特别是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必须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二)加氢裂化装置高分液位计泄露烧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4年8月31日8时,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停车检修,更换催化剂。2004年9月6日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检修结束后,组织开车,并对催化剂进行初始硫化和氢气循环(此时该装置未投料),装置运行平稳无异常。2004年9月6日18时40分,操作人员在对装置进行正常巡检时,突然听到从高压分离器处传来一声闷响,正准备下班的加氢裂化装置工程师周文昌接到报告后立即到现场,安排当班班长张明和装置生产助理王成业佩带好正压式呼吸器对现场进行查寻漏点。19时左右,当二人检查至高压分离器的玻璃板液位计时,从高压分离器的玻璃板液位计二段(该液位计共三段)右侧高压垫片泄漏点处喷出的高压氢气突然着火。张明全身被烧,张明转身跑下装置。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处理。与此同时,总经理及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组织救援灭火,张明被救护车送到石化医院进行抢救。泄漏点的泄漏物含有高浓度硫化氢,按照应急预案要求,必须进行燃烧、泄压,达到安全浓度后方可灭火。19时40分,石化消防支队将火扑灭。在此期间火势一直处于受控状态。张明经石化医院诊断烧伤面积为84%(浅三度),因张明出现多脏器并发症,抢救无效,于2004年9月23日11时40分死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19.65万元。 二、事故原因 1、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加氢裂化装置高压分离器的玻璃板液位计中间段一侧的石墨金属增强垫片(中间部分)呲开,造成了物料(高压氢气、15.8兆帕)泄漏并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而着火。这是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某市仪表有限公司对发生事故的高压分离器玻璃板液位计进行了检修并出具了合格证。事故发生后经调查组认定,该公司将玻璃板液位计的垫片更换为国产件,给高压分离器玻璃板液位计的安全运行留下了事故隐患,在该装置催化剂进行初始硫化和氢气循环时,国产的垫片呲裂,氢气泄漏,这是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开停车检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

开停车检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开停车、检维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案例各单位: 由于本次检修项目多、任务重,为了圆满地完成本次检修任务,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特下发2000-2011开停车、检维修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望各单位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汲取教训,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检修期间的安全。 1、2000年10月9日9:00左右全厂停车过程中,新变换低变炉用干煤气降温过程中低变炉出口放空周围充满煤气,此时造气车间在未考虑现场作业安全的情况下通知木工房架子工去低变炉打架子,8点多种架子工等三人开始施工当搭到第二封头时造成两名架子工中毒。 2、2000年10月10日10:00左右机修车间工人在检修新变换气分时,一人在器内不慎从架板上跌落造成脸部碰伤。 3、2000年10月20日10:30许造气车间工人检修新变换饱和塔填料时,在塔内被篦子板砸伤头部。 4、2003年5月20日,机修在检修10#造气炉室外部分设备时,焊工因未系安全带,从脚手架上掉下,造成右大腿骨折。

5、2003年11月7日锅炉车间保全工在更换2#高压泵轴承,用手锤、錾子敲击轴承时,异物将在旁边站着打手电的保全工眼睛迸伤。 6、2005年10月17日夜班,Φ800合成在停车泄压过程中,对放氨总管内液氨置换不彻底,使放氨总管内的液氨倒入系统,并随放空管冒出,造成环境氨味大。 7、2005年12月22日中班,在开车过程中,氨库操作工对当班系统运行情况不了解及核实,以至于在氨库出现假液位时没能及时做出判断和处理。 8、2005年4月2日13:10分左右,碳化车间提氢岗位在检修氨回收的气氨排污阀时,因阀头拿不下来,检修人员在进行观察时,阀头突然掉下,系统内残余浓氨水喷出,将人员眼部灼伤。 9、2005年4月29日23:20分,尿素车间泵工在紧固P-107A泵填料时,螺栓突然脱丝,造成该泵填料打出,氨水溅入眼中,将眼灼伤。 10、2005年9月2日上午8:00,尿素车间仪表工在处理P-103A泵泵体压力表时,因压力表根部阀内漏,自身防护意识不强,没有配戴防护用具,致使在卸压力表时,被喷出的碳氨液灼伤眼部。

安装、维修过程中事故报告及事故处理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安装、维修过程中事故报告及事故处理制度正式版

安装、维修过程中事故报告及事故处 理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为了规范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维修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规定》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起重机械、厂内机动车辆发生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及事故的统计、分析。使用这类设备的单位,发生安装、维修事故时,应认真执行本办法。

三、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一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

电力生产事故案例大全

电力生产事故案例汇编 第一部分本厂事故案例 一、生产人身死亡事故 1、酒后上班作业违章被物体打击而亡 1980年3月13日15时55分,在龚站上厂#2主变压器大修作业中,用慢速小五吨卷扬机经过转向滑轮,从变压器处拉拖一个20吨空滑轮过程中,起重工罗××(副班长,酒后上班)进入运行中的钢丝绳转向三角内侧,面对转向滑轮3.9M 处搬拉一根1950×200×200mm木方时,挂转向滑轮的风钻钢钎(Ф25×700mm六轮)拉断,五吨单轮滑子飞出,打中罗××头部,造成罗××头部大量出血死亡。事故主要原因及教训: a、安全思想不牢,酒后上班; b、卷扬机钢丝绳在运行中,人员违章进入转角内侧; c、违反《安规》规定“对危及人身安全,应立即制止”; d、滑轮未挂在专用地锚上。 2、潜水培训安全措施不完善师傅不幸遇难 1983年6月13日下午,水工分场潜水班郭××在培训新工人的潜水技术工作中,溺水身亡。 13日14时15分,潜水班全体人员准备重潜培训工作就绪。14时30分,受训新工人开始着重潜装,具体分工:郭××听电话,副班长着轻潜装在旁监护。副班长下潜时不小心将左脚脚蹼蹬掉了一只,立即下潜摸了五分钟左右,因搞错了方向没有找到。为了尽快寻找,郭××提出下水。副班长和郭××二人回到班里,各自检查压缩空气瓶压力,着好装背上气瓶回到木筏上。15时左右,郭××先下水,副班长也跟着下水。郭××很快找到了脚蹼,游回岸边,副班长接过脚蹼穿在脚上。郭××提出:“再下潜游一趟”。副班长见他有倦色,怕出事说:“我陪你去”,又说:“要抓好绳子”。郭××潜入水中,副班长也跳入水里,沿着导向绳潜至末端与郭××相遇,郭××示意往回游。副班长转身沿导向绳往回拉游,郭××转身尾随副班长同方向回游。副班长感到呼吸不顺,报警系统报警,急忙拉下信号阀拉杆,从水底浮出水面,向木工房岸边游去。正在这时,郭××距木筏和船30余M处浮出水面,没有戴面罩,两手向上做求救手势,连喊两声“我不行了”。喊完就沉下去了,又冲起来,口鼻在喷水,一下子就沉没了。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电气事故案例分析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阎相环 一、接地保护线烧伤人 1、事故经过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运行值班员接班后,312油开关大修负责人提出申请要结束检修工作,而值班长临时提出要试合一下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检查该刀闸贴合情况。于是,值班长在没有拆开312油开关与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擅自摘下了3121隔离刀闸操作把柄上的“已接地”警告牌和挂锁,进行合闸操作。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强烈的弧光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大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2人被弧光严重灼伤。 2、原因分析 本来3121隔离刀闸高出人头约2米,而且有铁柜遮挡,其弧光不应烧着人,可为什么却把人烧伤了呢?原来,烧伤人的电弧光不是3121隔离刀闸的电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坏时产生的电弧光。两根接地线是裸露铜丝绞合线,操作员用卡钳卡住连接在设备上时,致使一股线接触不良,另一股绞合线还断了几根铜丝。所以,当违章操作时,强大的电流造成短路,不但烧坏了3121隔离刀闸,而且其中一股接地线接触不良处震动脱落发生强烈电弧光,另一股绞合线铜丝断开处发生强烈电弧光,两股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烈,严重烧伤近处的2人。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并擅自操作,违反基本操作规程。 3、事故教训和防范措施 1).交接班时以及交接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要进行重要操作。 2).将警示牌“已接地”换成更明确的表述:“已接地,严禁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作用,从而保障人不受到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靠。 二、刀闸误合出事故 1、事故经过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下蹲时,臀部无意中碰到了508号油开关上面编号为5081的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导致5081隔离刀闸动、静触头接触,刀闸被误合,使该工厂电力系统502、500油开关由于“过流保护”装置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段母线和部分380V母线均失电,2号、3号锅炉停止工作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止工作1小时。 2、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断路器必须是断开的,油开关上面的隔离刀闸是拉开的,还必须在油开关与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连接接地保护短路线,要求隔离刀闸的传力拐臂杆上插入插销,而且要加锁(防止被误动)。 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没有装入插销,更不用说上锁,所以曲某臀

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检修工作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造气车间某工段长准备给煤气炉升温,拿一根铁丝拖在手里,不巧碰到正在施焊的电焊线(50-60V),因下雨地面潮湿,被电击倒,抢救无效死亡。 一般人们常认为50-60V电压不会把人击死,实际上在有些条件下,如雨天而 且通电时间过几秒钟,就足以使人心室颤动致死。 电流对人的危害以交流电最为严重,直流、高频、冲击电流及静电电荷虽都有伤害作用,但一般较工频电为轻,可能使人致死的电流,是当通 电时间超过1秒钟时,50mA的电流就可以致死。伤害程度一般女性较男性敏感;小人较大人危险;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安全,危险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在下雨天人的皮肤湿润,人体的电阻约为600欧姆左右,在电焊机电压为50V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约为80mA,因此足以致死。 注:企业年轻人多,这是好事。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有好动和好奇的一面,结 合上面的事故案例,车间教育员工在厂区内,要遵章守纪,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2、事故名称:变换触媒烧毁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变换工段由于停车检修,由车间主任主持研究中变炉降温问题,参加会议的有全体车间领导和工艺技术员。在会上有人提出用煤气降温的建议(这种方法在前次停车大修时曾采用过),大家都未提出异议,于是决定用煤气降温。 零点班操作工用蒸汽将炉温降至410?时,工长命令切蒸汽,改用煤气降温,并要求在锅炉房切蒸汽。中变炉通煤气后一小时温度突然上升,操作工急忙联系蒸

汽,等蒸汽来到时温度已超过600?,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致使触媒过度还原粉化,活性降低,阻力增大,给生产带来较大困难,被迫大修更换触媒25t,损失9万元。 这一重大事故,反映了当时管理工作(尤此是技术管理)有些混乱。 煤气降温对厂里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方法,但有关技术人员没有写出降温方案和操作步骤,就草率决定用煤气降温,足见管理混乱的程度。操作人员不掌握煤气降温技术和注意事项,就连值班工长自己尚未理解煤气降温道理时,便盲目指挥切掉蒸汽,可见技术管理水平之差。 该事故告戒人们,一定要加强技术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处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要有技术方案和操作规程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没有蒸汽存在的条件下,变换炉温在400,450?时,氢气和四氧化三铁会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铁。在铁存在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发生激烈反应生成甲烷,同时放出大量热。以上两种反应对变换触媒和变换炉都有损害作用。 注:对生产的重大事项,在相关部门做出决策之后,车间要进行具体细化,对实施方案技术部门要履行审批手续,严格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 3、事故名称:违章检修压缩机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经过、原因和教训: 某化肥厂合成车间在压缩机小修的过程中,钳工和化工联系,要求往六段缸倒气以试验油插管检修质量,经双方同意后,化工将气体倒入气缸,活塞杆亦向后推动。此时一名钳工正在压缩机十字头滑道中安装档油圈,直径125mm的活塞杆在13mpa压力作用下,活塞杆头部将他往后推移到十字头前端顶住,挤在105mm的间隙中。由于身受碰撞、挤压的时间较长,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该事故是由于违犯了未检修完毕不得进行设备试车的检修安全规程以及开车前必须进行周密检查的岗位责任制度,思想麻痹,联系不周,盲目倒气所致。

维保事故案例集

1996年7月2日保养科手部割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6年7月2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公司工程本部保养科保养工王某往广州赛马会进行电梯保养。王某在由底坑上来时,手扶厅门边,脚踏底坑爬梯向上爬,由于底坑爬梯离墙较近,王某仅能以脚尖部分站在爬梯横档上,且在底坑作业时鞋上粘有油污,造成脚滑,而王某在爬出时安全意识不足,未采取必要的戒备措施而从爬梯上滑落,因王某手抓在不锈钢厅门板边,且板边比较锋利,以至左手被割伤,事故后伤者到赛马会对面的广州华侨医院进行医治。 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厅门 二、事故原因: 该电梯底坑爬梯离墙较近,作为该电梯的保养工应当熟悉,底坑的油污较多,鞋上可能沾有油污,作为专业保养人员应能预见,若伤者在爬上梯口前清抹鞋底油污,且在近梯口处加倍谨慎,手不扶在锋利的厅门边,事故应能避免。王某由底坑爬出时安全意识不足,未采取必要的戒备措施,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事故的间接原因有: 1.底坑油污较多。根据保养指示书,保养工应经常对电梯底坑进行清扫。底坑油污较多,说明保养工的日常工作还不够细致,从而产生了事故隐患。 2.底坑爬梯存在缺陷。 因底坑爬梯的缺陷使保养工在出口处站立不稳成为可能,我们认为即使这次事故能避免,

仍对以后的作业造成隐患,故底坑爬梯存在的缺陷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教训: 1.教育广大职工工作时应提高安全意识,对工作环境的潜在危险要有预见并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 2.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进行作业,确保质量的同时一些安全隐患也得以消除。 3.作业者必须严格作业工艺进行作业,根据保养指示书,保养工应经常对电梯底坑进行清扫。底坑油污较多,说明保养工的日常工作还不够细致,从而产生了事故隐患。 4.应对具体的作业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作出细致具体的操作规范,如维修、保养作业应做好底坑的清洁工作,以免鞋底沾染油污,造成滑倒事故,沿底坑爬梯上至出口时不能扶持门扇等。 5.当时底坑爬梯电梯井道由使用单位提供,这就造成了底坑爬梯设计和安装不规范,不一定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事故发生后,公司将底坑爬梯作为标准配置随机发放,对保养的在用电梯则由保养部进行补装。 1999年8月12日HBS 对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9年8月12日HBS 的东京东支社日本桥营业所2名保养人员对江东区有明的某大厦的电梯进行一级保养。 下午13:45时左右,开始对通井处的11号电梯的空调进行一保,作业者B 按作业负责者A 的指示将电梯从1楼开到负1楼停止,然后转慢车上行至1楼附近,A 打开1楼厅门进入轿顶并等待B ,B 上轿顶后(这时约为13:50时),A 跨上他误认为是11号电梯对重而实际上是客户正在使用的10号电梯对重所在的中间梁上,这时10号电梯对重上升,A 被对重和中间梁之间夹住,B 把A 拉上轿顶,A 被送医院急救后不治身亡。 事故发生时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二、事故原因: 死者未经反复确认而误将邻近电梯的对重判断为已停机的作业号电梯对重,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受害者 中间梁

生产安全典型事故案例

动车前不确认,检修人遭伤害 事故经过: 2005年8月1日,XX厂设备管理室接乙班调度主任反映,13#吊车的接手出现问题,请进行整改,设备管理室主任随即安排点检人员前去检查,莫XX与唐XX俩人同时上14#吊车,并向14#车的司机交代14#车不能动车,他们要到13#车进行检查,莫XX这时突然发现13#车停车位置滑线打火,故经过14#吊车爬上吊车轨道梁对滑线进行检查,8时30分左右,14#车司机熊XX进行作业,在响铃的同时用14#车去挤13#车,造成13#车运动,将正在进行检查的莫XX左脚挤伤,经医院诊断左脚后跟软组织撕裂伤,踝骨骨折。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岳塘再就业局劳务工吊车司机熊XX在得到通知不能动车的情况下,启动吊车去挤13#车,虽然动车前响了铃,但在未确认是否安全的情况下,既没有通知在13#车上的检修人员也没有确认是否安全的情况下,启动14#吊车去挤碰13#车,是造成此莫某左脚挤伤的直接原因。

无视道口报警,抢道车毁人伤 事故经过: 2005年12月27日上午8:30,GK105机车推送14辆车从炼铁站去宽厚板厂,经过宽厚板厂办公楼前道口时,胡某驾驶一台货车,从对面公路过来,拐弯上道口时,被第一节车箱撞上,造成该车报废。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胡某违反铁路安全法规,关于“凡遇到道口栏杆关闭、音响器发生警报、道口信号显示红色灯光或道口看守人员示意火车即将通过诸情况之一时,车辆、行人禁止抢行,必须依次停在距最外股钢轨五米以外”的规定。明知警报正在报警,火车已经开来,仍然与火车抢行,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违章作业痛失左脚 事故经过: 2009年元月30日5时40分,物流中心协力工连接员李XX,在机车推进渣罐过渣线道口时上渣罐车,李失足踩空,车轮将李的左脚踝关节位置压碎。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李XX在机车推进渣罐时跳向渣罐车梯子,违反连接员岗位作业指导书中关于“严禁在火车运行过程中飞上飞下”的规定,在机车运行时上车踩空被车轮压伤左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1)作业区及班组对协力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对违规行为督察、打击不力。 2)同作业的调车员没有履行安全互保职责,未及时制止李XX的违章行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