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分式方程教案

1分式方程教案

1分式方程教案
1分式方程教案

分式的概念教学设计

1.1 分式 1.1.1分式的概念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的概念。 2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3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难点:理解分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 1把三个一样的苹果分给4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你怎么分给他们?(交流讨论) (1)每位小朋友分3 4 (2)分法: ①每个苹果切成四个相等的小块,共12块,每人分3块,这3块占一个苹果 的3 4 ②为了每个小朋友吃起来方便,每个苹果切成8块,共24块,每人分6块, 这六块占一个苹果的6 8 。 想想这两种分法分得的是否一样多?(36 = 48,即:3326 == 4428 ? ? )由此表明了什 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数,分数的值不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 (1)把上面问题变为:把3个一样的苹果分给n(m>0)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 用除法表示:3n ÷,用分数表示为:3n ,33n n ÷、相等吗?(33=n n ÷)这里的n 可以是实数吗?(n 不能为0) (2) 334n 与有什么区别?(后者分母含有字母)我们把前者叫分数,后者叫分式,什么叫分式呢?分式有没有和分数一样的性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分式的概念 填空: (1 )如果小王用a 元人民币买了b 袋相同的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______元。 (2)一个梯形木板的面积是6 2m ,如果梯形上底是am ,下底是bm ,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________m. (3) 两块面积分别为a 亩,b 亩的稻田m kg ,n kg ,这两块稻田平均每亩产稻谷________kg. 观察多项式:12a m n b a b a b +++、、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特点?(分子分母都是整式,分母含有字母) 一般地,如果f 、g 分别表示两个整式,并且g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 f g 叫分式。

新人教版第十五章分式教案

第十五章分式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全章共包括三节: 15.1分式 15.2分式的运算 15.3分式方程 其中,15.1 节引进分式的概念,讨论分式的基本性质及约分、通分等分式变形,是全章的理论基础部分。11.2节讨论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这是全章的一个重点内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也是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是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在这一节中对指数概念的限制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这给运算带来便利。11.3节讨论分式方程的概念,主要涉及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方程中要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并且出现了必须检验(验根)的环节,这是不同于解以前学习的方程的新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是本章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克服它的关键是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相应地,分式方程是一类有理方程,解分式方程的过程比解整式方程更复杂些。然而,分式或分式方程更适合作为某些类型的问题的数学模型,它们具有整式或整式方程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借助对分数的认识学习分式的内容,是一种类比的认识方法,这在本章学习中经常使用。解分式方程时,化归思想很有用,分式方程一般要先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并且要注意检验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三)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教科书的设计与编写以下列目标为出发点: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 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四)课时安排

[中考数学]03分式方程及其应用教案

第三讲 分式方程及其应用专讲 【学习目标】 1.掌握分式的概念,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体验和学习应用分式方程. 3.熟练运用分式方程解题,能准确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知识要点】 1.分式方程的概念: 字母里面有未知数的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 (1)去分母:将分式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2)解整式方程; (3)验根 3.增根:使分式方程中分母为0的根,叫做方程的增根,应舍去. 【经典例题】 例1 解方程 (1)2235211787x x x x x x x ----=----+ (2)x x x x -=-+-3231 例2 解方程

(1)22416222-+=--+-x x x x x (2)()() 365212222-=+----x x x x x x x (3)9 6999624822222+--=-++++x x x x x x x x (4)61514171-+-=-+-x x x x 例3 (1)a 为何值时,方程 3 23-+=-x a x x 会产生增根? 例4 .甲、乙两地相距50千米,A 骑自行车,B 乘汽车同时从甲城出发去乙城,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速度的2.5倍,B 中途休息了半个小时,还比A 早到2小时,求A 和B 两人的速度? 例5.轮船顺水航行10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速度 为2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例6.某工程甲、乙两队合做2天完成全工程的3 1,甲队独做所需天数是乙队独做所需天数的2倍,现由甲队先做4天后,甲、乙合做2天,余下的由乙队独做,共需几天完工? 【经典练习】 1.下列方程:①153=-x ;②23=x ;③2151=++x x ;④522=+x x 是分式方程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③④ 2.已知 x x --424与5 4--x x 的值互为倒数,x 的值为( ) A 、-1 B 、0 C 、2 1 D 、1 3.方程x x x +-=+333的解的情况为( ) A 、3=x B 、3-=x C 、解为除-3以外的任意数 D 、无解 4.方程5 1222-=x x 的解是 . 5.分式方程03 32=--x x x 的增根是 . 6.若分式方程 424-+=-x a x x 有增根,则=a . 7.解方程 (1) 91232312-=--+x x x (2)6273232+=-+x x (3) 4 1441441222-=++-+-x x x x x (4) 81614121---=---x x x x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分式15.3分式方程第1课时分式方程及其解法教案人教版

15.3 分式方程 第1课时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掌握解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作用,在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解分式方程可能无解的原因,及增根的含义.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3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90千米所用的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教学说明】让学生求出江水流速为v千米/时后,自主探究,获得方程.然后师生共同评析.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 思考 (1)方程 9060 3030 v v = +- 与以往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2)什么叫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特征是什么? (3)怎样解分式方程 9060 3030 v v = +- 呢?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得出相应结论.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情形,适时予以点拨,最后师生共同评析.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运用去分母的方法化成为整式方程. 如:解方程90603030v v =+-. 解:在方程两边乘的最简公分母(30+v)(30-v ),得 90(30-v)=60(30+v ). 解得v=6. 检验:将v=6代入方程,左边=5/2=右边,所以v=6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试一试 解方程2110525 x x =-- . 思考 上面两个分式方程中,为什么 90603030v v =+-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就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而2110525 x x =--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却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呢?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在小组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与交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实践,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让学生明白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验根. 【归纳结论】 一般地,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原方程中分母为0,因此;解分式方程时必须检验.检验方法可以如下:将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如果使最简公分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它是原分式方程增根,原分式方程无解. 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解方程233x x =- .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x-3),得 2x=3(x-3). 解得x=9. 检验:x=9时,x(x-3)=54≠0,∴x=9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例2解方程() 31112x x x x -=--+() . 解:方程两边同乘以(x-1)(x+2),得 x (x+2)-(x-1)(x+2)=3 化简,得x+2=3. 解得x=1.

《分式方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分式方程(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了解需要对分式方程的解进得检验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会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简单分式方程,体会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分式方程。 难点了解用去分母的方法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三、学情及学法分析 这是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式方程,在对整式方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的情况下,就遇到比解整式方程复杂的求解过程和可能产生增根的新情况,学生对此内容的接受会有很大困难,特别是产生增根的原因,学生没有认知准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问题1 为了解决引言中的问题,我们得到了方程 9060 3030 v v = +- 。仔细观察这个方程, 未知数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 设计意图:由实际问题引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胡方程,让学生了解研究分式方程的必要性。 追问1:方程12 23 x x = + , 2 110 525 x x = -- , 2 1 133 x x x x =+ ++ 与上面的方程有什么共同 特征? 追问2:你能再写出几个分式方程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分式方程概念的认识。 2、思考探索,获取新知 问题2 你能试着解分式方程 9060 3030 v v = +- 吗? 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适当给出提示和纠正。并派出学生代表将不同的解法展示在黑板上,学生相互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的知道经验基础上,尝试解分式方程。 问题3 这些解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总结,这些解法的共同点是先去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式,再解整式方程,进而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明确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和依据: (1)如何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 (2)怎样去分母? (3)在方程两过乘什么样的式子才能把每一个分母都约去? (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得出结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通过去分母就化为整式方程了。利用等式的性质2可以在方程两边都乘以一个式子——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学生探索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分式(1)(分式概念、基本性质)

分式(1)(分式概念、基本性质)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分式的概念: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B A 做分式。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分式的概念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而分数线则可以理解为除号,还含有括号的作用; (2)分式的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但分母必须含有字母; (3)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能为0.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约分 (1)约分的概念: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 (2)分式约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分式约分的方法:把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分解因式,然后约去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 4.最简分式的概念: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 二、针对性练习: (一)、填空题: 1.对于分式 1 22 x x -+(1)当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0 ; (2)当________时,分式的值为1;(3)当________时,分式无意义; (4)当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 2.填充分子,使等式成立; ()2 22(2)a a a -= ++; ()22233x x x -=-+- 3.填充分母,使等式成立:() 22 23434254x x x x -+-=- -- ; ()2 1a a a c ++=(a ≠0). 4.化简:233812a b c a bc =_______;6425633224a b c a b c = ;22 4488a b a b -=- ;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分式方程》教学设计 泰来县江桥镇中心学校潘艳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情感态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步骤;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回顾旧知 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之下共同回忆以下内容: (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什么方程吗? (2)你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吗? 例如:3x+7=2 0.5x-0.7=6.5-1.3x (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三个问题让学生投入到方程的世界,也为学生能够自己通过知识的迁移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做一个铺垫.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情境:小明与小亮进行百米赛跑。当小明到达终点时,小亮离终点还有5m ,如果小明比小亮每秒多跑0.35m ,你知道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吗? (1)设小明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x m/s,那么,小亮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 (2)小明跑100m 用的时间等于小亮跑_____________m 所用时间。 师: 同学们,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激发兴趣,初次探究 (学生交流、讨论,板演所列方程): 解:设小亮的速度是 x 米∕秒,由题意得:x 5100- = x +35.0100 师:这种类型的方程,我们以前接触过吗?那我们以前曾学过哪几类方程?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生1: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 如:1653=+x x , 13 2253-=+x x ,等。 生2:还有二元一次方程;如:402=+y x ,214332=+n m ,等。 师:仔细观察,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怎样的式子? 生齐答:是整式。 师:我们把这些方程都叫做整式方程。那么,我们刚才所列的方程 x 5100- = x +35.0100与这些整式方程有什么区别? 生1:这个方程的未知数在分母里。 生2:这个方程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分式方程》第1课时教案1

《分式方程》第1课时教案 1.对比学习分式方程的定义,能够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 2.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分式方程.(重点) 一、情境导入 甲、乙两名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15千米外的景区游玩,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结果比乙早到半小时,甲、乙两名同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设甲同学每小时行x千米,你能列出相应的方程吗?这个方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方程吗?如果不是,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分式方程的概念

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是分式方程的是( ) A.4+x 5 = 2+3x 6 B. 2x-1 7 = x 2 +3 C.x π +1= 7x-1 2 D. 1 2+x =1- 2 x 解析:A中方程分母不含未知数,故不是分式方程;B中方程分母不含未知数,故不是分式方程;C中方程分母不含表示未知数的字母,π是常数;D中方程分母含未知数x,故是分式方程.故选D.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主要是看分母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注意:仅仅是字母不行,必须是表示未知数的字母).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探究点二:列分式方程

某工厂生产一种零件,计划在20天内 完成,若每天多生产4个,则15天完成且还多生产10个.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个,根据题意可列分式方程为( ) A. 20x +10x +4=15 B.20x -10x +4=15 C.20x +10x -4=15 D.20x -10x -4 =15 解析: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个,则实际每天生产(x +4)个,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计划20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0个)÷实际每天生产的零件个数=15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 方程即可.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个,则实际每天生产(x +4)个,根据题意得20x +10x +4 =15.故选A. 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变式训练:见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三、板书设计 1.分式方程的概念 2.列分式方程

1.1 分式的概念

17.1.1 分式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经历分式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分式、整式、有理式的概念 以及它们区别与联系. 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认识事物的联系与制约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事物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进行探索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分式的形式B A (A 、 B 是整式)并理解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要使分母的值不能为零; 难点:理解分式中的分母含有字母以及字母的取值要使分母的值不能为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做一做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2)面积为S 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a 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_____米; (3)一箱苹果售价p 元,总重m 千克,箱重n 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售价是_____元; 二、学生活动、建构数学 形如B A (A 、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B ≠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式的分子,B 叫做分式的分母. 注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是零。 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例如,在分式a S 中,a ≠0;在分式n m -9中,m ≠n.一般的,对分式B A 都有: 分式有意义 B ≠0.分式没有意义 B=0. 分式的值为0A=0且B ≠0. 理解分式这个概念,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式是两个整式相除的商,其中分母是除式,分子是被除式,而分数线可以理解为除号,同时分数线还含有括号的作用,例如d c b a -+表示(a +b )÷(c - d ). (2)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但是分子可以含字母.也可以不含字母,而分母中必须含有字母.下列式子5 ,32,4012 22y x x x ++-中,它们的分母中都不含有字母,所以都不是分式,而是整式. 三、例题讲解 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x 1; (2)2 x ; (3)y x xy +2; (4)3 3y x -.

(完整版)分式的概念教学设计.doc

1.1分 式 1.1.1 分式的概念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分式的概念。 2 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并类比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3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理解分式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 1 把三个一样的苹果分给 4 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到多少苹果?你怎么分给他们? (交流讨论) ( 1)每位小朋友分 3 4 ( 2)分法: ① 每个苹果切成四个相等的小块, 共 12 块,每人分 3 块,这 3 块占一个苹果的 3 4 ② 为了每个小朋友吃起来方便,每个苹果切成 8 块,共 24 块,每人分 6 块,这 六块占一个苹果的 6 。 8 3= 6 ,即: 3 = 3 2 = 6 )由此表明了什 想想这两种分法分得的是否一样多?( 4 8 4 4 2 8 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数,分数的值不变。 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 (1) 把上面问题变为:把 3 个一样的苹果分给 n(m>0)位小朋友,每位小朋友分 到多少苹果? 用除法表示: 3 n ,用分数表示为: 3 , 3 3 3 、 相等吗?( 3 n= )这里的 n n n n n

可以是实数吗?( n 不能为 0) (2) 3 与3有什么区别?(后者分母含有字母)我们把前者叫分数,后者叫分 4 n 式,什么叫分式呢?分式有没有和分数一样的性质?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分式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分式的概念填空: ( 1 )如果小王用 a 元人民币买了 b 袋相同的瓜子,那么每袋瓜子的价格是 ______ 元。 ( 2)一个梯形木板的面积是 6 m2,如果梯形上底是am,下底是 bm,那么这个梯形的高是 ________m. (3)两块面积分别为 a 亩, b 亩的稻田 m kg,n kg,这两块稻田平均每亩产稻谷 ________kg. 观察多项式:a 、 12 m n 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点特点?(分子分母都是整、 b a b a b 式,分母含有字母) 一般地,如果 f 、g 分别表示两个整式,并且g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f 叫分g 式。 说明:分式的分子分母一般是多项式,单项式可以看成是只有一项的多项式。分母一定含有字母。 2分式的基本性质 2 思考: 3 与分式3a相等吗?分式a b2与分式a相等吗? 44a ab b 如果 a 0, 那么3 = 3a ,只要 a2b 与 a 都意义,那么 4 4a ab 2 b 2 a b = a 。 2 ab b 你认为分式和分数具有相同的性质吗?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非零多项式,分式值不变。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共因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设h 0, 则 f f h g g h

分式方程教案

课题:分式方程(一) 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和产生增根的原因. 2.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难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增根.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知: 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方程?是怎样的方程?如何求解? (1)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 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是 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 步骤是: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如解方程: 16 3 242=--+x x 2、探究新知: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100千米所用时间,及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同”这一等量关系, 得到方程: v v -=+2060 20100. 像这样分母中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及整式方程的区别在哪里?通过观察发现得到这两种方程的区别在于未知数是否在分母上。未知数在分母的方程是分式方程。未知数不在分母的方程是整式方程。前面我们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分式方程中分母

含有未知数,我们又将如何解?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 方程,具体的方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如解方程: v +20100=v -2060 …………………… ①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20+v )(20-v ),得 100(20-v )=60(20+v )……………………② 解得 v=5 观察方程①、②中的v 的取值范围相同吗? ① 由于是分式方程v ≠±20,而②是整式方程v 可取任何实数。 这说明,对于方程①来说,必须要求使方程中各分式的分母的值均不为0.但变形后得到的整式方程②则没有这个要求。如果所得整式方程的某个根,使原分式方程中至少有一个分式的分母的值为0,也就是说,使变形时所乘的整式的值为0,它就不适合原方程,即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因此,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如何验根:将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它的值是否为0.如果为0即为增根。 如解方程: 51-x =25 10 2-x 。 分析:为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55x x -+, 得整式方程 510x += 解得 5x = 将5x =代入原方程的最简公分母检验,发现这时分母5x -和225x -的值都是0,相应的分式无意义。因此,5x =虽是整式方程的解,但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实际上,这个方程无解。 二、课堂展示 解方程: () 5312 22x x x x -=-- [分析]找对最简公分母x(x-2),方程两边同乘x(x-2),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解必须验根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案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世承班 徐张帆 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掌握将分式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方法,理解增根的产生原因,掌握验根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先自己寻找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再总结一般步骤,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了解化归思想,通过学习验根的过程,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自己探究解决方法,再概括一般方法的过程,提高探究意识和概括能力,通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思想和方法(即去分母)。 由于学生要用化归的思想方法解方程,所以这样的思想方法是课堂上要着重说明的,在步骤中就体现为去分母这一步为什么要去怎么去去分母之后方程会化为什么形式 2. 难点:分式方程增根产生的原因及验根过程。 难点在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增根这个概念,学生的思维还不够严谨,所以难以理解增根,也容易忘记验根。为攻破难点,课堂上一方面应该讲清楚增根是如何产生的,以及验根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应该在讲解习题时要不断强调验根的过程和方法。 三、教学用具 PPT(展示例题)、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感受新知 【例】小白和小绿一起雕刻水仙花,小绿每天比小白少雕刻1个水仙花,小白雕刻4个水仙花的时间,与小绿雕刻3个水仙花的时间相同,问小白和小绿每天分别能雕刻几个水仙花

【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步骤: ① 找等量关系:小白雕刻4个水仙花的时间=小绿雕刻3个水仙花的时间 ② 写设句:设小白每天雕刻x 个水仙花,小绿每天雕刻(x-1)个水仙花。 ③ 列方程: ④ 解方程 ⑤ 写答句 (二)自主探究,理解概念 1. 分式方程的概念 【提问】这个方程是我们之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吗哪里不一样 (预设回答:分母中有未知数) 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这类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整式方程。 【例】概念辨析:下列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为什么(PPT 展示) (1)x+3y =121 (2)1x x +=5 (3)273x = (4)351221 x x -=-+ (5)51323x x +-+ (6)71532x x -+= 注意区分:分母中有未知数(是分式方程)和有分母但分母中没有未知数(不是分式方程) 2. 分式方程的解法 【小组讨论】这样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你会怎么解 (预设回答:①通分解方程;②(去分母)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x(x-1)) 请学生详细回答去分母的方法:4(x-1)=3x x =4并写答句。(注意板书格式规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列式得到等式,观察等式从而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体会分式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同时通过自己寻找解决方法的过程,初步感受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分式的概念(教学设计)

课题:分式的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分式的概念能说出分式的意义,理解分母为零时,分式无意义;能确定分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使分式有意义,或使分式的值为零;会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会求分式的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进一步掌握“数、式通性”的数学思想,通过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的价值。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类比、猜想、归纳,自己从过去的学数学经验中获取知识,培养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概念的内容,都是可以与分数的有关内容进行类比,使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分式这一新知识。知识结构安排合理,突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知识安排既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又兼顾学生的知识体系。除了安排分式的的概念,还加入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运算,后面还有分式方程,所以让学生自己摸索;提出新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完成新知识的构建。 教学重点:了解分式的形式B A (A 、 B 是整式,B ≠0),并理解分式概念中的一个特点:分母中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母的值不得为零. 教学难点:分式的一个特点:分母含有字母;一个要求:字母的取值限制于使分 母的值不能为零。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积极好动,爱表现自己;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整式知识,知道可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学习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在此基础上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是某些数量关系,只能用整式表示是不够的。所以本节内容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符合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了解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活动为核心, 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与自主探索为主,在参与活动中学习知识。在知识的呈现方式上,尽可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与探索空间,重视对各种运算性质的理解与探索,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概括能力。 2、学法分析 学生应进行自主探索,特别是合作探索,充分利用集体学习的优势,一方面比较不同小组结果的异同,另一方面汇总各自的观点,加深对结果的不确定性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方程 教案 (1)

分式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2)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3)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并掌握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2.能力目标: 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2.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无解的原因. 3.疑点及分析和解决办法: 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思想),基本方法是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而正是这一步有可能使方程产生增根.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从而理解、掌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 与以最大航速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 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学生依照第31页的分析,完成填空.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这一相等关系列 出方程 ) 分析:设江水的流速为v 千米/时, 则轮船顺流航行的速度为(20+v )千米/时,逆流航行的速度为(20-v )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100+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v 2060-小时。可列方程v 20100+=v 2060- 这个方程和我们以前所见过的方程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种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式方程.板书课题: 16.3 分式方 程(1)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探究: (1)方程 与以前所学的整式方程有何不同? v v ?=+206020100

青岛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案——第1课时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 2.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分式方程基本思想; 2.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从而获得一种成就感和学习数学的自信; 2.培养学生自觉反思求解过程和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三角板,练习本;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叫做方程?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x x _______6 x +2、分式无意义的的取值是: 2223___________1 x x x x ---、最简公分母是 二、新课学习 王师傅承担了310个工件的焊接任务。加工了100个工件后,开始采用焊接新工艺,工效提高到原来的1.5倍,共用8天完成了任务。采用新工艺前,王师傅每天焊接多少个工件? 像这样,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以前学过的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 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哪些是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的解法 11123 x x -++=解方程: 3(x 1)2(x 1)6-++=解: 33226x x -++= 57x = 75 x = 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带入方程的左右两侧 解分式方程的数学思想 分式方程转化整式方程 三、结论总结 85.1100310100 =-+x x ) (21)1(-=x )(342)3(41)2(+=++x x )(22)3(=-x x )(05432)4(=---x x )(1 21411)5(2-=+--x x x x x x -++=-11121312:解方程例

16.1.1 分式的概念

16.1.1 分式的概念学案(1) 青神县初级中学校数学组班级:组名:姓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新知探究:(预习:看书P2-3) 请阅读教材P2,填空: (1)面积为2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为3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米; (2)面积为S平方米的长方形一边长为a米,则它的另一边长为米; (3)一箱苹果售价p元,总重m千克,箱重n千克,则每千克苹果的住售价是元; (4)根据下列数据的规律填空:1,111 4916 ,,,…(用n表示). 观察(2)(3)(4)你列出的代数式,与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像这样的式子叫分式. 请你概括出分式的概念:. 若A B 是分式,则其中分子A与分母B应满足什么条件?. 注意:在分式中,分母的值不能为. 若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 和统称为有理式. 即有理式??? 二、边学边导,基础过关: 1、下列各式:①1 2 ;② 2 x ;③ 2 x ;④ 21 2 x- ;⑤ 2 2x x ;⑥ 2xy x y - ;⑦ 2 3 1 x y x - + ;⑧ v π . 其中是分式的序号是,是整式的序号是.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3 2 x- ;(2) 2 32 x x - + . 结论1:分式A B 有意义的条件是. 3、当x=时,分式 (2) 2 x x x - + 无意义. 结论2:分式A B 无意义的条件是.

4、若分式 2 21x x -+的值是零,则x = . 结论3:分式A B 的值为0的条件是 且 . 三、精讲点拨,巩固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A 、B 是整式,那么 A B 就叫做分式 B 、分式都是有理式,有理式都是分式 C 、只要分式的分子为零,分式的值就为零 D 、只要分式的分母为零,分式就无意义 2、当m 时,分式 7214m m +-没有意义;当m 时,分式72 14m m +-有意义. 3、①若分式32 23 x x +-=0,则x = ; ②若分式211x x -+=0,则x = ; ③若分式32 23 x x +-=1,则x = . 结论4:分式A B =k (k ≠0)的条件是 . 4、下列各式中,不论字母x 取何值时分式都有意义的是( ) A 、 121x + B 、10.51x + C 、213x x - D 、253 21 x x ++ 5、若分式23 x x +的值为正,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3 C 、x <-3 D 、x >-3且x ≠0 结论5:分式 A B >0的条件是 ; 分式A B <0的条件是 . 四、达标检测,当堂过关: 1、在代数式1 m ,14 ,22x y xy ,2x y +,23a a +中,分式有 个. 2、①当x = 时,分式 23x x +无意义; ②当x 时,分式23x x +有意义; ③当x = 时,分式23x x +=0; ④当x = 时,分式23x x +=-1; ⑤当x = 时,2||2 44 x x x --+=0. 3、若分式21 4 x x -+的值为负,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案----案例

分式方程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能将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进行方法总结。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创设,经历探索分式方程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合作学习 的习惯,引导学生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实际生活中分式方程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将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分式方程表示,并进行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师引:“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秋节来临之际,我校开展了“走进商场,感受中秋”的社会实践活动(视频),伴随着小记者的步伐,我们开始了本节课的探索之旅。(板书课题:16.3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应用。(视频)两个小记者以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时到商场,你能解决小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吗? 探究1、为体验中秋时节浓浓的气息,我校小记者骑自行车前往距学校6千米的商场采访,10分钟后,小记者李琪坐公交车前往,公交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2倍,结果两人同时到达。求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自学提示: 1、速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设未知数,根据哪个关系? 3、填表 4、怎样列方程,根据哪个关系?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独立思考。师生互动总结:此题中有两个相等关系, —个是时间关系,另一个是速度关系。若用时间关系设未知数,则用速度关系列

方程。若用速度关系设未知数,则用时间关系列方程。 〔活动二〕迁移演练,方法探索 师引:接下来,小记者采访了卖月饼的张师傅(视频)让我们和小记者一起解决张师傅提出的问题吧! 探究2 :张师傅:每天卖的是原来的2倍,1000斤月饼比原来少卖5天。原来,现在每天各卖多少斤? 教师投影出示表格,学生填空。 学生单独列出方程。师生互动归纳得出 方法探索: 〔活动三〕交流延伸,激活思维 师引:“中秋月饼圆又圆,人民生活比蜜甜”。这是小记者发回的图片(图片)看着张师傅灿烂的笑脸,他一定赚了不少钱,根据小记者发回的数据,咱们一起来帮张师傅盘点盘点。 探究3:张师傅用5000元购进若干斤月饼,以每斤7元的价格出售,很快售完,又用9000元购进同种月饼,数量比第一次多了一半,每斤进价比第一次多了1元,张师傅仍按每斤7元出售,全部售完,问张师傅这笔生意盈利多少元? 分析提示:(1)盈利二---------- — -------- (2)解决问题你先求哪个量? (3 )题中有哪些相等关系? (4)根据哪个相等关系列方程?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归纳解题思路:利用分析法从所要求的结论出发,必要时设出间接未知数,提炼信息排除干扰,顺利找出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正确的分式方

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概念》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概念》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分式的概念》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小学所学分数知识为基础,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的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式去认知、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3教学目标: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掌握分式的概念;②能求出分式有意义及分式值为0的条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从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②学生通过类比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

作意识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 难点:理解和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由于有部分学生容易忽略分式分母的值不能为0这个条,所以在教学中,采取类比分数的意义,加强对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的教学 二、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 1.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仅用整式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类比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学法引导在本节的学法引导中,我将采取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观察发现,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能够学会主动探究-主动总结-主动提高,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因为数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我引入了3个生活实例,其中第一道小题的答案是整式,而第二道小题和第三道小题的答案就已经无法用整式表达了,分母中出现了字母,与以往所学的整式不一样因此,我提出问题:这两道小题的答案与我们小学所学分数有什么相同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