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施工图设计要点

施工图设计要点

施工图设计要点
施工图设计要点

1. 总则

?建设单位报审的施工图技术性审查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全套施工图(含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及版本);

施工图设计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施工图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施工图是否达到勘察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要求。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是否符合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要求。

?本要点均以现行有关规范、规程等的内容为依据,采用的主要规范、规程等标

准如下:

《山东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要点》(2009年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6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7-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50019-2003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 (2001年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WP B5-200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

2. 强制性条文

2.1采暖设计

与工程设计有关的现行工程建设中国家及山东省规范、标准中的所有强制性条文。

?《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3.0.1集中供热的新建和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必须安装热量计量装置。

3.0.2集中供热系统的热量结算点必须安装热量表。

4.2.1热源或热力站必须安装供热量自动控制装置。

5.2.1集中供热工程设计必须进行水力平衡计算,工程竣工验收必须进行水力平衡检测。

7.2.1新建和改扩建的居住建筑或以散热器为主的公共建筑的室内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控制阀进行室温调控。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6.2.2 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普通住宅的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6.2.2的规定。表6.2.2室内采暖计算温度

6.2.4集中采暖系统中,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设施,不应设置于套内。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3.1集中采暖系统应采取分室(户)温度调节措施,并应设置分户(单元)计量装置或预留安装计量装置的位置。

8.3.3集中采暖系统应以热水为热媒,并应有可靠的水质保证措施。

8.3.4采暖系统应没有冻结危险,并应有热膨胀补偿措施。

8.3.5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外,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4.3.4 幼儿园的散热器必须暗装或加防护罩。

4.3.11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的立、支管供暖。散热器前不得设置调节阀。

4.4.11 地板辐射采暖加热管的材质和壁厚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耐久年限、管材的性能、管材的累计使用时间以及系统的运行水温、工作压力等条件确定。

4.5.2 采用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和通风换气等安全措施。

4.5.4 燃气红外线辐射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人体舒适度确定,但不应低于3m。

4.5.9 由室内供应空气的厂房或房间,应能保证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当燃烧器所需要的空气量超过该房间每小时0.5次的换气次数时,应由室外供应空气。

4.7.4 低温加热电缆辐射采暖和低温电热膜辐射采暖的加热元件及其表面工作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要求。

根据不同使用条件,电采暖系统应设置不同类型的温控装置。

绝热层、龙骨等配件的选用及系统的使用环境,应满足建筑防火要求。

4.8.17 采暖管道必须计算其热膨胀。当利用管段的自然补偿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

补偿器。

4.8.20 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取固定和防火封堵措施,并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

4.9.1 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控制装置。

对建筑内的公共用房和公用空间,应单独设置采暖系统和热计量装置。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7

4.2.2新建住宅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量分摊的计量装置和室温控制装置,并应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热量总表。

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的热量总表宜选用超声波热量表。有地下室的建筑,热力入口装置宜设置在地下室的专用空间内;无地下室的建筑,宜于楼梯间下部设置小室。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3.2.1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空气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3.8.1新建住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

3.10.6发热电缆的接地线必须与电源的地线连接。

4.4.1 发热电缆必须有接地屏蔽层。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5.4.1 引入防空地下室的采暖管道,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应在围护结构的内侧设置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的阀门。

2.2通风设计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3.1.9 建筑物室内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 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

2 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的新风量。

5.1.10 凡属设有机械通风系统的房间,人员所需的新风量应满足3.1.9条的规定;人员所在房间不设机械通风系统时,应有可开启外窗。

5.1.1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

1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混合后能引起燃烧或爆炸时;

2 混合后能形成毒害更大或腐蚀性的混合物、化合物时;

3 混合后易使蒸汽凝结并聚积粉尘时;

4 散发剧毒物质的房间和设备;

5 建筑物内设有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

5.3.3 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放散粉尘、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

当要求空气清洁程度不同或有异味的房间比邻且有门(孔)相通时,应使气流从

较清洁的房间流向污染较严重的房间。

5.3.4 机械送风系统进风口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直接设在室外空气较清洁的地点;

2 应低于排风口

5.3.5 用于甲、乙类生产厂房的送风系统,可共用同一进风口,但应与丙、丁、戊类生产厂房和辅助建筑物及其他通风系统的进风口分设;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

5.3.6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应采用循环空气:

1 甲、乙类生产厂房,以及含有甲、乙类物质的其他厂房;

2 丙类生产厂房,如空气中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含尘浓度大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

3 含有难闻气味以及含有危险浓度的致病菌或病毒的房间;

4 对排除含尘空气的局部排风系统,当排风经净化后,其含尘浓度仍大于或等于工作区容许浓度的30%时。

5.3.12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汽和粉尘的局部排风系统,其风量应按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风管内这些物质的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的50%计算。

5.3.14 建筑物全面排风系统吸风口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于房间上部区域的吸风口,用于排除余热、余湿和有害气体时(含氢气时除外),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4m;

2 用于排除氢气与空气混合物时,吸风口上缘至顶棚平面或屋顶的距离不大于0.1m;

3 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吸风口,其下缘至地板间距不大于0.3m;

4 因建筑结构造成有爆炸危险气体排出的死角处,应设置导流设施。

5.4.6 事故通风的通风机,应分别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电器开关。

5.6.10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及管道等,均应设置泄爆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5.7.5 在下列条件下,应采用防爆型设备:

1 直接布置有甲、乙类物质场所中的通风、空气调节和热风采暖的设备;

2 排除有甲、乙类物质的通风设备;

3 排除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等丙类物质、其含尘浓度高于或等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的设备。

5.7.8 用于甲、乙类的场所的通风、空气调节和热风采暖的送风设备,不应与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

用于排除甲、乙类物质的排风设备,不应与其他系统的通风设布置在同一通风机室内。

5.8.5 输送高温气体的风管,应采取热补偿措施。

5.8.15可燃气体管道、可燃液体管道和电线、排风管道等,不得穿过风管的内腔,也不得沿风管的外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通风机室。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年版)

6.4.1 厨房排油烟机的排气管通过外墙直接排至室外时,应在室外排气口设置避风和防止污染环境的构件。当排油烟机的排气管排至竖向通风道时,竖向通风道的断面应根据所担负的排气量计算确定,应采取支管无回流、竖井无泄漏的措施。

6.4.3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有防回流构造的排气风道,并预留安装排气机械的位置和条件。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5.2.16设计选用的过滤吸收器,其额定风量严禁小于通过该过滤吸收器的风量。

5.3.3 防空地下室平时和战时合用一个通风系统时,应按平时和战时工况分别计算系统的新风量,并按下列规定选用通风和防护设备。

1 按最大的计算新风量选用清洁通风管管径、粗过滤器、密闭阀门和通风机等设备;

2 按战时清洁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门式防爆活门,并按门扇开启的平时通风量进行校核;

3 按战时滤毒通风的计算新风量选用滤毒进(排)风管路上的过滤吸收器、滤毒风机、滤毒通风管及密闭阀门。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15.3.7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燃油、燃气锅炉房的锅炉间,应设置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其通风装置应防爆,新风量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锅炉房设置在首层时,对采用燃油作燃料的,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3次/h,事故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对采用燃气作燃料的,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2 锅炉房设置在半地下或半地下室时,其正常换气次数不应小于6次/h,事故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3 锅炉房设置在地下或地下室时,其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

4 送入锅炉房的新风总量,必须大于锅炉房3次的换气量;

5 送入控制室的新风量,应按最大班操作人员计算。

注:换气量中不包括锅炉燃烧所需空气量。

2.3空调设计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6.2.1 除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阶段使用冷负荷指标进行必要的估算之外,应对空气调节区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6.2.15空气调节区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所服务空气调节区的同时使用情况、空气调节系统的类型及调节方式,按各空气调节区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或各空气调节区夏

季冷负荷的累计值确定,并应计入各项有关的附加冷负荷。

6.6.3 空气的蒸发冷却采用江水、湖水、地下水等天然冷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水质符合卫生要求;

2 水的温度、硬度等符合使用要求;

3 使用过后的回水予以再利用;

4 地下水使用过后的回水全部回灌并不得造成污染。

6.6.8 空气调节采用制冷剂直接膨胀式空气冷却器时,不得用氨作制冷剂。

7.1.5 电动压缩式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本规范第6.2.15条计算的冷负荷选定,不另作附加。

7.1.7 选择电动压缩式机组时,其制冷剂必须符合有关环保要求,采用过渡制冷剂时,其使用年限不得超过中国禁用时间表的规定。

7.3.4 水源热泵机组采用地下水为水源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对地下水应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回灌水不得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

7.8.3 氨制冷机房,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机房内严禁采用明火采暖;

2 设置事故排风装置,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12次,排风机选用防爆型。

8.2.9 在易燃易爆环境中,应采用气动执行器与调节水阀、风阀配套使用。

8.4.8 空气调节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电加热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6.4.5 最热月平均室外气温高于和等于25℃的地区,每套住宅内应预留安装空调设备的位置和条件。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3.8 当选择选择水源热泵作为居住建筑或户用空调(热泵)机组的冷热源时,必须确保水源热泵系统的回灌水不破坏和不污染所使用的水资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6-2007

4.1.1 采暖、空气调节系统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并以此作为选择末端设备、确定管道直径、选择冷热源设备等容量的基本依据。

4.1.4 冷量和热量的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区域性冷源和热源时,在每栋公共建筑的冷源和热源入口处,应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2 公共建筑内部归属不同单位的各部分,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室温调节前提下,宜分别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4.1.5 采暖和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通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合理确定,并确保水泵的工作点在高效区。

4.5.2 除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1 电力充足、供电政策支持和电价优惠地区的建筑;

2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

3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

4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日间用电高峰和平段时间启用的建筑;

5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

4.5.3 燃油、燃气、燃煤锅炉的选择和锅炉房内锅炉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节能要求:1 锅炉的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4.5.3中的规定值;

表4.5.3 锅炉额定热效率

4.5.4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应采用卸载灵活、可靠,性能系数(COP)及综合部分性能系数(IPLV)较高的机型,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 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表4.5.4-1中的规定值;

表4.5.4-1 冷水(热泵)机组制冷性能系数

4.5.6 采用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能效比(EER)不应低于表4.5.6中的规定值。

表4.5.6 单元式机组能效比

4.5.7 蒸汽、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及直燃型溴化锂吸

收式冷(温)水机组应选用能量调节装置灵敏、可靠的机型,在名义工况下的性能参数应符合表4.5.7中的规定。

表4.5.7 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

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源)

2.4防排烟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8.1.3 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排烟设施:8.1.3.1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8.1.3.2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8.1.3.3 高层建筑的中庭和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8.2.2 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8.2.2.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0 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0 m2。

8.2.2.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0 m2。8.2.2.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8.2.2.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8.2.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8.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8.3.1.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8.3.1.2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8.3.1.3 封闭避难层(间)。

8.3.3 层数超过三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8.3.4 剪刀楼梯间可合用一个风道,其风量应按二个楼梯间风量计算,送风口应分别设置。

8.3.5 封闭避难层(间)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按避难层净面积每平方米不小于30 m3/h 计算。

8.3.7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最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8.3.7.1 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

8.3.7.2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至30Pa。

8.4.4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排烟口平时关闭,并应设置手动或自动开启装置。

8.4.9 排烟管道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9.1.2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或合用前室应设置防烟设施。

9.1.3 下列场所应设置排烟设施

1 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厂房;

2 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

3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

4 中庭;

5 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6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大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

7 其他建筑中地上长度大于40m的疏散走道。

9.1.5 防烟与排烟系统中的管道、风口及阀门等必须采用不燃材料制作。排烟管道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排烟管的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的有关规定执行。

9.2.2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场所,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 ㎡;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

3 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

9.3.1 下列场所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

2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 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9.3.3 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

9.4.1 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当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9.4.3 机械排烟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

2 竖向穿越防火分区时,垂直排烟管道宜设置在管井内;

3 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应在穿越处设置排烟防火阀。排烟防火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排烟防火阀的试验方法》GB15931的有关规定。

9.4.5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不应小于表9.4.5的规定

表9.4.5机械排烟系统的最小排烟量

2.5防火设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1.2 甲、乙类厂房中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纤维的丙类厂房中的空气,在循环使用前应经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

10.1.3 甲、乙类厂房用的送风设备与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排风设备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

10.1.4民用建筑内空气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10.2.2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仓库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

10.2.3下列厂房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

1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可燃纤维与采暖管道、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的厂房;

2 生产过程中散发的粉尘受到水、水蒸气的作用能引起自燃、爆炸或产生爆炸性气体的厂房。

10.3.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隔墙。

10.3.5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在进入排风机前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对于遇水可能形成爆炸的粉尘,严禁采用湿式除尘器。

10.3.6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的除尘器、排风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与其他普通型的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

2 宜按单一粉尘分组布置。

10.3.8处理有爆炸危险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管道,均应设置泄压装置。

净化有爆炸危难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

10.3.9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系统,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且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

10.3.10排除有爆炸或燃烧危险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管应采用金属管道,并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不应暗设。

10.3.12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

1 穿越防火分区处;

2 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 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 穿越防火分割处的变形缝两侧;

5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该防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

10.3.17 燃油、燃气锅炉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设施。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当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时,该机械通风设施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

2 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

3 燃气锅炉房的事故排风量换气次数不少于12次/h确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8.1.4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应采取防火、防烟措施。

8.5.1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的房间,其送、排风系统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通风设备;当送风机设在单独隔开的通风机房内且送风干管上设有止回阀时,可采用普通型通风设备,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8.5.2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横向应按每个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五层,当排风管道设有防止回流设施且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其进风和排风管道可不受此限制。垂直风管应设在管井内。

8.5.3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道应设防火阀:

8.5.3.1管道穿越防火分区处;

8.5.3.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8.5.3.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8.5.3.4穿越(防火分区处的)变形缝处的两侧。

8.5.5 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8.5.6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等,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制作,但接触腐蚀性介质的风管和柔性接头,可采用难燃烧材料制作。

8.5.7管道和设备的保温材料、消声材料和粘结剂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及粘结剂。8.5.8风管内设有电加热器时,风机应与电加热器联锁。电加热器前后各800mm范围内的风管和穿过设有火源等容易起火部位的管道,均必须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重又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力规定:

4.1.2.1 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

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或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4.1.2.4 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00m3,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4.1.2.9燃气、燃油锅炉房应设置防爆泄压设施和

独立的通风系统。当采用燃气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于6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采用燃油作燃料时,通风换气能力不小3次/h,事故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

3. 设计说明

1.设计概况交待的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高度、建筑层数、各层主要功能等应与建

筑专业一致;

2.设计依据中引用的设计标准、规范应正确并为有效版本,且应符合工程实际情

况;

3.设计范围应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

4.设计采用的室外气象参数等基础资料应正确可靠,室内设计标准应满足相应规

范和使用要求。

5.设计采取的环保与节能的设计措施应合理、有效。

6.各种水系统的试验压力及方法应合理、正确。

4. 非强制性条文

4.1采暖设计

《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

4.1.1热源和热力站的供热量应采用热量测量装置加以计量监测。

4.1.2水-水热力站的热量测量装置的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一次管网的回水管上。

5.1.1居住建筑应以楼栋为计量对象设置热量表。对建筑类型相同、建设年代相近、围护结构作法相同、用户热分摊方式一致的若干栋建筑,也可确定一个共用的位置设置热量表。

5.1.2公共建筑应在热力入口或热力站设置热量表,并以此作为热量结算点。

5.1.3新建建筑的热量表应设置在专用表计小室中;既有建筑的热量表计算器宜就近安装在建筑物内。

5.2.2集中供热系统中,建筑物热力入口应安装静态水力平衡阀,并应对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调试。

5.2.3当室内供暖系统为变流量系统时,不应设自力式流量控制阀,是否设置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应通过计算热力入口的压差变化幅度确定。

5.2.5供热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时,应对系统的水力工况进行校核。当热力入口资用压差不能满足既有供暖系统要求时,应采取提高管网循环泵扬程或增设局部加压泵等补偿措施,以满足室内系统资用压差的需要。

6.1.1在楼栋或者热力站安装热量表为热量结算点时,分户热计量应采取用户热分摊的方法确定;在每户安装户用热量表作为热量结算点时,可直接进行分户热计量。

6.1.2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室内供暖系统形式、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当地实战经验及供热管理方式,合理选择计量方法,对分户独立循环的室内供暖系统也可采用户直接计量的方法。

6.1.3同一个热量结算点计量范围内,用户热分摊方式应统一,仪表的种类和型号应一致。

7.1.1新建居住建筑的室内供暖系统宜采用垂直双管系统、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循环系统,也可采用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

7.1.2既有居住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应改成垂直双管系统或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独立循环系统。

7.1.3新建公共建筑的室内散热器供暖系统可采用垂直双管或单管跨越式系统;既有公共建筑的室内垂直单管顺流式散热器系统应改成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或垂直双管系统。

7.1.4垂直单管跨越式系统的垂直层数不宜超过6层。

7.1.5新建建筑散热器选型时,应考虑户间传热对供暖负荷的影响,散热量选型可附加不超过50%的系数,其建筑供暖总负荷不应附加。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第4.2.1条规定,施工图设计阶段,采暖设计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详细计算。

第4.2.3条规定,采暖设备应优先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节能型产品。散热器宜明装,散热器外表应刷非金属性涂料。室内散热器的面积应按房间设计热负荷进行详细计算,不得任意加大安全系数。

第4.1.6规定,除低层住宅外,普通住宅的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不宜超过32 W/m2。

第4.2.5规定,设计中应对采暖系统进行水力平衡计算,确保各环路水量符合设计要求。应根据水力平衡的要求,在室外各环路及建筑物热力入口处安装水力平衡装置。

第4.2.16规定,户间热负荷不宜大于该房间采暖设计热负荷的50%,当计算结果大于50%时,应取50%;户间热负荷不计入建筑总采暖设计热负荷;户间热负荷与采暖设计热负荷之和仅作为选择散热设备和户内管道的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第4.1.3条规定,集中采暖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符合表4.1.3-1 的规定。

第4.1.4条规定,冷量和热量的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2)公共建筑内部归属不同单位的各部分,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室温调节前提下,宜分别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第4.2.5规定,集中热水散热器采暖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按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规定进行水利平衡计算,且应通过各种措施使各并联环路之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不大于15%。

第4.2.6规定,集中热水采暖系统每组(或每个房间的)散热器或地面辐射采暖每个环路,应配置与系统特性相适应的、调节性能可靠的自力式温控阀或手动调节阀。

注:按新编国家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的有关条文规定,从主动节能和充分利用“自由热”的角度出发,散热器供水支管上应设置恒温阀,不应采用手动调节阀。第4.2.7规定,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应根据热负荷计算确定。确定散热器所需散热量时,应扣除室内明装管道的散热量。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第4.1.5条规定,设置采暖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当其位于严寒或寒冷地区,且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 室内温度必须保持在0℃以上,而利用房间蓄热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5℃设置值班采暖。

第4.3.1条规定,选择散热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的工作压力,应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并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2)民用建筑宜采用外形美观、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3)放散粉尘或防尘要求较高的工业建筑,应采用易于清扫的散热器;

4)具有腐蚀性气体的工业建筑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房间,应采用耐腐蚀的散热器;

5)采用钢制散热器时,应采用闭式系统,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在非采暖季节采暖系统应充水保养;蒸汽采暖系统不应采用钢制柱型、板型和扁管等散热器;

6)采用铝制散热器时,应选用内防腐型铝制散热器,并满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7)安装热量表和恒温阀的热水采暖系统不宜采用水流通道内含有粘砂的铸铁等散热器。

第4.3.3条规定,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第4.3.12条规定,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传感器应设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第4.7.1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电采暖:

1)环保有特殊要求的区域;

2)远离集中热源的独立建筑;

3)采用热泵的场所;

4)能利用低谷电蓄热的场所;

5)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可供利用时。

第4.8.15条规定,多层和高层建筑的热水采暖系统中,每根立管和分支管道的始末段均应设置调节、检修和泄水用的阀门。

第4.8.16条规定,热水和蒸汽采暖系统,应根据不同情况,设置排气、泄水、排污和疏水装置。

第4.8.18条规定,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热水管、汽水同向流动的蒸汽管和凝结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立管与散热器连接的支管,坡度不得小于0.01;对于汽水逆向流动的蒸汽管,坡度不得小于0.005。当受条件限制时,热水管道(包括水平单管串联系统的散热器连接管)可无坡度敷设,但管中的水流速度不得小于0.25m/s。

第4.8.19条规定,穿过建筑物基础、变形缝的采暖管道,以及埋设在建筑结构里的立管,应采取预防由于建筑物下沉而损坏管道的措施。

第4.8.20条规定,当采暖管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空过处应采取防火封堵措施,并在管道穿过处采取固定措施使管道可向墙的两侧伸缩。

第4.8.22条规定,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采暖管道应保温;

管道内输送的热媒必须保持一定参数;

在地沟、技术夹层、闷顶及管道井内或易被冻结的地方;

管道通过的房屋或地点要求保温;

无益热损失较大。

注:不通行地沟内仅供冬季采暖使用的凝结水管,如余热不加以利用,且无冻结危险时,可不保温。

《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2004

第3.1.1条规定,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不应超过60℃,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

第3.1.3条规定,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a;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竖向分区设置。

第3.2.1条规定,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直接与室外楼层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第3.3.2条规定,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时,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内计算温度低2℃,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计算总热负荷的90%~95%。

第3.3.7条规定,分户热计量的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应考虑间歇供暖和户间传热等因素。

第3.5.2条规定,连接在同一分、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各环路加热管的长度宜尽量接近,并不宜超过120m。

第3.6.2条规定,在分水器之前的供水连接管道上,顺水流方向应安装阀门、过滤器、热计量装置(采用户用热量表的系统)和阀门。在集水器之后的回水连接管上,应安装可

关断调节阀,必要时可以平衡阀代替。

第3.6.4条规定,分、集水器上应设置手动或自动排气阀及泄水阀。

第3.8.2条规定,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分户热计量, 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

2)供暖系统的水质,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工业锅炉水质》(GB 1576)的要求;

3)共用立管和入口装置, 宜设置在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4)每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

第3.8.3条规定,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控制, 可根据需要选取如下列任一种方式:

1)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控制室内温度;

2)在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 4m,在加热管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控制阀,控制室温保持恒定。

3)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式恒温控制阀,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制器控制相应回路上的调节阀,控制室内温度自动保持恒定。调节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用电动控制时,房间温控器与分水器、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第6.2.1条规定,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高层、中高层和多层住宅,宜设计集中采暖系统。采暖热媒应采用热水。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第8.3.1条规定,集中采暖系统应采取分室(户)温度调节措施,并应设置分户(单元)计量装置或预留安装计量装置的位置。

第8.3.2条规定,设置集中采暖系统的住宅,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不应低于表8.3.2的规定:

表8.3.2 采暖计算温度

第8.3.4条规定,采暖系统应没有冻结危险,并应有热膨胀补偿措施。

第8.3.5条规定,除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外,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采用直接电热采暖。

4.2空调设计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第4.1.3条规定,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宜符合表4.1.3-2的规定。

表4.1.3-2 空调系统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第4.1.4条规定,冷量和热量的计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区域性冷源和热源时,在每栋公共建筑的冷源和热源入口处,应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2)公共建筑内部归属不同单位的各部分,在保证能分室(区)进行室温调节前提下,宜分别设置冷量和热量计量装置。

第4.1.7条规定,空调冷热水管的绝热厚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的经济厚度和防表面结露厚度的方法计算。建筑物内空调冷热水管道及敷设于不采暖空间的采暖热水管道的绝热厚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选用。第4.1.8条规定,公共建筑内主要场所人员所需的设计新风量,应符合表4.1.8的规定。第4.3.1条规定,公共建筑内存在需要常年供冷的建筑内区时,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1)应根据室内进深、分隔、朝向、楼层以及围护结构特点等因素,划分建筑物空气调节内、外区;

2)内、外区宜分别设置系统或末端装置;

3)对有较大内区且常年有稳定的大量余热的办公、商业等建筑,有条件时,宜采用水环热泵等能够回收余热的空气调节系统;

4)当建筑物内区空间采用全空气系统时,冬季和过渡季应最大限度地采用新风作冷源,冬季不应使用制冷机供应冷水。

第4.3.6规定,房间面积或空间较大、人员较多或有必要集中进行温、湿度控制的空气调节区,其空气调节风系统宜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不宜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第4.3.7规定,建筑空间高度大于或等于10m、且体积大于10000m3时,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

第4.3.12规定,设计风机盘管系统加新风系统时,新风宜直接送入各空气调节区,不宜经过风机盘管机组后再送出。

第4.3.13规定,建筑顶层、或者吊顶上部存在较大发热量、或者吊顶空间较高时,不宜直接从吊顶内回风。

第4.3.16规定,空气调节风系统应限制土建风道的使用,如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应采用土建风道作为空气调节系统的送风道和已经过冷、热处理后的新风送风道;2)当条件受限只能使用土建风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风和绝热措施。

第4.3.17规定,空气调节冷、热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1)除空气处理过程需要采用喷水室处理或水蓄冷等情况外,均应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

2)只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转换的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两管制水系统;

3)当建筑物内有些空气调节区需全年供冷水,有些空气调节区则冷、热水定期交替供应时,宜采用分区两管制水系统;

4)系统较小或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不大时,宜采用一次泵系统;

5)系统较大、阻力较高、各环路负荷特性或压力损失相差悬殊时,应采用二次泵系统;6)应通过合理划分区域和布置环路,并进行水利平衡计算,减少各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值。当相对差值大于15﹪时,应在计算的基础上,根据水力平衡要求配置必要的水力平衡装置;

7)冷水机组的冷水供、回水设计温差不应小于5℃。在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宜尽量加大冷水供、回水温差;

8)空气调节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的消解,宜采用高位膨胀水箱方式;

9)空调水系统底部最低点的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时,其水系统竖向可不分区。

第4.3.23条规定,建筑内空调与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风系统的作用半径不宜过大;

高层建筑单一风系统所负担的层数不宜超过10层;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应按下式计算:

Ws=P/(3600 ?ηt) (4.3.23)

式中:Ws—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 ];

P—风机全压值(Pa);

ηt—包含风机、电机及传动效率在内的总效率(%)。

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应大于表4.3.23中规定的限值。

第4.3.25条规定,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应符合表4.3.25的规定。

表4.3.25 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m2·K/W)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7-2006

第5.1.1条规定,空调设计冷、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第5.1.3条规定,居住建筑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夏季不应低于26℃;冬季不宜高于20℃。第5.1.5条规定,当采用集中热源和冷源时,应配置热量和冷量计量装置。系统设计应满足有效进行分户或分室温度控制的要求。

第5.2.3条规定,采用户式空调系统,应合理补给新风,以满足卫生、补偿新风和保持正压等要求。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第6.3.16条规定,新风进风口的面积应适应最大新风量的需要。进风口处应装设能严密关闭的阀门。进风口位置应符合本规范第5.3.4条的规定。

第6.3.17条规定,空气调节系统应有排风出路并应进行风量平衡计算,室内正压值应符合本规范第6.1.3条的规定。人员集中或过渡季节使用大量新风的空气调节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设施,排风量应适应新风量的变化。

第6.4.3条规定,全年运行的空气调节系统,仅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转换时,应采用两管制水系统;当建筑物内一些区域需全年供冷时,宜采用冷热源同时使用的分区两管制水系统。当供冷和供热工况交替频繁或同时使用时,可采用四管制水系统。第6.4.4条规定,中小型工程宜采用一次泵系统;系统较大、阻力较高,且各环路负荷特性或阻力相差悬殊时,宜在空气调节水的冷热源侧和负荷侧分别设一次泵和二次泵第6.4.5条规定,设置2台或2台以上冷水机组和循环泵的空气调节水系统,应能适应负荷变化改变系统流量,并宜按照本规范第8.5.6条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自控设施。第6.4.6条规定,水系统的竖向分区应根据设备、管道及附件的承压能力确定。两管制风机盘管水系统的管路宜按建筑物的朝向及内外区分区布置。

第6.4.7条规定,空气调节水循环泵,应按下列原则选用:

两管制空气调节水系统,宜分别设置冷水和热水循环泵。当冷水循环泵兼作冬季的热水循环泵使用时,冬、夏季水泵运行的台数及单台水泵的流量、扬程应与系统工况相吻合。

一次泵系统的冷水泵以及二次泵系统中一次冷水泵的台数和流量,应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及蒸发器的额定流量相对应。

二次泵系统的二次冷水泵台数应按系统的分区和每个分区的流量调节方式确定,每个分区不宜少于2台。

空气调节热水泵台数应根据供热系统规模和运行调节方式确定,不宜少于2 台;严寒及寒冷地区,当热水泵不超过3台时,其中一台宜设置为备用泵。

第6.4.8条规定,多台一次冷水泵之间通过共用集管连接时,每台冷水机组入口或出口管道上宜设电动阀,电动阀宜与对应运行的冷水机组和冷水泵联锁。

第6.4.9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布置和选择管径时,应减少并联环路之间的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超过15%时,应设置调节装置。

第6.4.10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的小时泄漏量,宜按系统水容量的1%计算。

第6.4.16条规定,空气调节水系统应设置排气和泄水装置。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第6.4.5条规定,最热月平均室外温度高于或等于25℃的地区,每套住宅内应预留安装

浅析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与注意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918697045.html, 浅析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与注意问题 作者:孔咏欣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好机 会,与之相关联的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量渐大,使得设计周期不断压缩,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考虑不周和忽略的问题,从而导致施工图纸和项目施工出现诸多问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设计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bring good historic opportunity, and the workload of design construction joint gradually, make the design cycle time compression, the designer is the emergence of ill-considered and ignore the problems in the design process, which leads to many problems construction drawing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construction drawing; 引言:建筑施工图设计是技术性强的工作,也是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同时,建筑施工图设计还是一项综合性强的工作,它涉及到建筑材料、设备、结构、施工工艺以及美观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建筑施工图设计是建筑方案的下一道程序,建筑方案对它有指导的作用,它对建筑方案有深化和完善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407.9 1、建筑施工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平面图缺项问题 集中表现在一些中小型设计项目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不符合建设部批准发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广场、道路布置、挡土墙及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交叉点、变坡点、标高、坡度、坡长、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用地红线、建筑红线、道路红线、绿地保护线等的标注也是容易忽视的问题,很多项目总图设计中缺坐标网格、缺指北针(或风向玫瑰图)、缺各种出入口标注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 2)节能设计问题 在国内,建筑节能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比较系统、独立的学科,部分设计人员对它重视并不够,也不够熟悉。在设计过程中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屋顶等

施工图设计说明

本次桥梁维修工程包括:1、桥面铺装改造工程;2、伸缩缝更换工程;3、排水系统修复工程;4、支座更换工程;5、梁体加固工程;6、分隔栏杆及护栏修复工程;7、梁体裂缝、锈胀处理工程;8、声屏障安装工程;9、桥墩表面涂装工程。 3.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 3.1改造设计原则 1、满足桥梁原设计指标。 2、加强结构的耐久性。 3、减小对交通的影响,选择快速维修方案。 4、弄清病害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2主要设计规 1、《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CJJ 99-2003) 2、《城市桥梁设计规》(CJJ 11-2011) 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CJJ 166-2011) 4、《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2010) 5、《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 2-2008) 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JTG D63-2007)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 9、《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JTG/T J22-2008) 10、《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JTG/T J23-2008)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 D40-2011) 3.3技术标准: 1、原桥设计荷载: 汽车-20,挂车-100,结构按四车道加载;桥上不考虑人群荷载集度。 2、地震烈度:7度。 4.桥梁病害现状 4.1桥面铺装现状 现状桥面露骨现象严重,且存在大量横向、纵向裂缝以及网裂现象。 4.1.1 非机动车道露骨 4.1.2 机动车道严重开裂 4.1.3机动车道纵向开裂露骨 4.1.4伸缩缝处桥面横向裂缝

内装深化设计施工图审图要点

内装施工图设计审图要点 1图纸目录(应包含以下图纸) (1)图纸目录 (2)设计说明 (3)消防设计专篇 (4)材料做法表 (5)材料编号索引表 (6)门表 (7)一二版图图差表 (8)各层原始建筑平面图 (9)各层墙体定位平面图 (10)各层地面铺装平面图 (11)各层天花平面图 (12)各层立面图 (13)各层公共空间大剖面图 (14)各层公共空间大样图 (15)各层公共空间详图 (16)各层电气设计图纸 2设计审图要点 (1)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依据、工程简况、材料选择、主要工 程做法及需特殊说明且施工图未用图纸表达的内容等。应着 重检查以下内容: 1)工程做法:内隔墙工程;(楼)地面装修工程;吊顶工程;内门窗工程;油漆涂料工程;墙面工程;室内设备 选型。 2)需要专业公司进行深化设计的部分,对分包单位明确设计要求,确定技术接口的深度; (2)消防设计专篇:消防设计专篇主要介绍设计依据、工程简介、建筑装饰部分相关设计要点、电气部分相关设计要点、 综合天花和设备末端设计的内容等。应着重检查以下内容: 1)室内步行街两侧的商铺之间、商铺与步行街公共区之间

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当采用钢化玻璃替代墙体或防火玻璃进行分隔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钢化玻璃的高度不宜大于4.0m,玻璃的上檐至楼 板处应采用耐火极限不小于2h的不燃材料封堵,其 封堵材料在店铺内侧应与玻璃平齐;店铺内侧距钢 化玻璃300mm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建筑类装饰,店 铺内侧玻璃表面也不得安装任何凸起的装饰物,以 免影响自动喷水冷却系统保护钢化玻璃; b.喷头安装位置必须设置吊顶,吊顶宽度不得小于 500mm。喷头应安装在店铺内侧吊顶下方,边墙型喷 头溅水盘与吊顶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且不应大 于150mm。喷头间距不应大于 2 m,也不宜小于 1.8 m,与玻璃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300 mm。 2)工程装饰防火封堵具体节点: a.消火栓封堵形式,见图纸消火栓做法详图。 b.店招封堵形式,见图纸店招详图。 c.吊顶内防火封堵及消火栓防火封堵基层选用符合 消防规范的耐火材料。 3)主要检查建筑装饰材料的安全性能。 a.大商业(不含酒店)顶棚、地面、隔断均采用防 火等级达到B1级及B1级以上装修材料。 b.中庭栏板应承受水平荷载不小 1.0kn/m,栏杆构 造节点需满足受力要求。 c.中庭栏板玻璃应采用钢化夹胶玻璃,栏板的防护 高度不小于1.2M,且扶手防护高度不小于1.1M。(高 度指可踏面至栏板(或栏杆扶手)上沿总高度) d.自动扶梯外必须设置安全玻璃护栏,栏板玻璃应 采用钢化夹胶玻璃,玻璃栏板的防护高度不小于 1.2M。栏杆转角交接处不得出现尖角。 4)电气部分相关设计要点 a.吊装及壁装诱导照明,工程灯具选用符合相关国 家消防规范专业灯具,电源采用一次设计预留的双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标准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标准 1、线型颜色设定及用途(按打印时从粗到细排列) A、红色(色号为1):立、剖面上的水平线,剖切符号上的剖切短线。 B、品红色(色号为6):仅用于图名上的水平线及圆圈。 C、黄色(色号为2):平面上的墙线,立面上的柱线,剖面上的墙线及柱线。 D、湖蓝色(色号为4):物体的轮廓线,剖面上剖切到的线,稍粗一些的线。 E、白色(色号为7):各种文字,平面上的窗线,以及各种一般粗细的线。 G、绿色(色号为3):剖断线,尺寸标注上的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大样引出的圆圈及弧线 ,较为密集的线,最细的线。 2、图层设置及图层内容(按附带图框中的图层显示顺序) 3、文字标注高度、字型的设置

4、尺寸标注及文字注释形式的设置 ?材料标注在一般在图面右侧或上侧(对于剖面图或大样图中可以美观为准不加以要求)尺寸标注在图面左侧或下侧(一般标注为三段式,标不下或内容较少的情况下可标注为两段式) 标注格式(尺寸标注格式DIM) TEXT) 标注格式(文字标注格式 5、线型设置 A、中轴线Center B、暗藏日光灯带Dashed C、不可见的物体结构线Dashed D、门窗开启线Center E、木纹线不锈钢钛金等Dot 6、常用材料标注举例(文字说明不要重复标注,以能说明图面为准)

600x600白色抛光砖地毯满铺羊毛地毯铝扣板吊顶纸面石膏板吊顶纸面石膏板 纸面石膏板基层白色乳胶漆9mm夹板18mm夹板18mm夹板龙骨 18mm夹板基层樱桃木夹板清漆樱桃木夹板清漆樱桃木实木线条清漆实木线条清漆 樱桃木实木踢脚线樱桃木实木成品门踢脚线顶棚线白色混水漆白色乳胶漆 木龙骨30x30角钢不锈钢方(圆)管不锈钢角码镜面不锈钢板 砂光不锈钢板(方管、圆管)砂光不锈钢板冲直径20孔磨砂玻璃喷砂玻璃 钢化磨砂玻璃蚀刻玻璃5mm钢化玻璃5mm清玻璃5mm明镜5mm车边明镜 暗藏日光灯带(平、立面)暗藏珠灯带(平、立面)日光灯珠灯 银线米黄石材挂贴(干挂)银线米黄石材线条(踢脚线、台面)银线米黄石材白色复合板 枫木面层复合板防火板白色防火板枫木纹理防火板白色塑铝板枫木纹理塑铝板 射灯筒灯水泥砂浆织物软包银色扪布软包铁艺黑漆铁艺金漆木雕金漆 木夹板索色实木板索色广告钉亚克力灯片可丽耐台面8mm钢化磨砂玻璃(车边) 花岗石玻璃钢造型镏金 7、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一般需要标明: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第二层标注应以第一层标注的末端为起点,不要重复标注。 ?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8、CAD书稿注意事项 ?画图时先打开相对应图框,另存后在图框内进行画图工作 ?改图时先打开相对应图框,再插入需要改的文件,以便对文件进行控制 ?在画图过程中捕捉设置选择端点、中点、垂线点、交点即可;Nearest-接近点禁止使用以确保尺寸为整数 ?图中线条按轮廓-结构的原则作成连接的多义线(PLINE),即外轮廓为一条完整连接的多义线,内部多义线依结构连接。 ?插入图中的图块不要炸开,如需调整,在调整完毕后,应重新定义为图块;填充禁止炸开 ?注意剖视方向,索引符号指示方向应与剖视方向一致 ?平面图中索引立面序号时,以图面上方为起始,用英文字母按顺时针方向排序 ?同一幅图中,索引序号不得重复 ?文件完成后,必须将多余图块及设置清除,确保文件空间为最小 ?检查图纸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画面内容②尺寸标注③文本标注④图标图名⑤整体排版 ?图面与图框内框竖线之间应留一个数字的距离,防止稿件打印不全 ?确保画面均衡、美观、各视图间应按照对应的原则排版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受古蔺县水务局委托,我单位于2014年9月初编制完成了本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两河项目区(叙永县)太平溪小流域实施方案》,并于9月9日在四川省水利厅通过了专家技术审查会,按照与会专家修改意见于9月下旬修改完成实施方案后进行报批申请。于10月初领取到四川省水利厅下发的《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函[2014]1338号)。 该工程实施方案批复情况如下:星光河小流域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5km2。共实施坡改梯60.00hm2(石坎48.50hm2,土坎11.50hm2);水土保持林276.0hm2;经济果木林364.0hm2;封禁治理1099.46hm2;保土耕作550.54hm2。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塘堰整治7座,蓄水池32口,沟渠12.68km,沉砂凼58个,作业道路7.63km。 星光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1076.38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697.48万元,植物措施288.97万元,封禁治理6.95万元,独立费用82.98万元。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336-2006);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 (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治理技术》(GB/T16453.6-2008); (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通则》(GB/T15772-2008);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2008); (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制图》(SL73.6-2001); (10)《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 (11)《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 (12)《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1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4); (15)《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 (16)《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2、基础资料 (1)《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四川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 (2)《四川省古蔺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2000年~2015年); (3)《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古蔺县实施方案》(2013~2017年); (4)《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水保[2013]442号) 三、设计工程概况 为尽快实施完成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我院根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渔塘河项目区(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实施方案》及四川省水利厅《四川省水利厅关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宣汉县杨家河等21条小流域实施方案的批复》(川水涵[2014]1338号),进行了古蔺县星光河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施工设计。

施工图深化设计要点教案资料

施工图深化设计 1.施工图设计现状 1.1问题的产生 建筑设计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积累,需要智慧和创造力。施工图设计尽管图纸数量较多,工作量较大,但创造性相对较少,机械性较强,主要是要求配合施工全过程,重点处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根据施工需要不断补充和修改图纸,及时解决施工现场问题。 按理说:设计单位应专注于工程项目的方案设计、效果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单位应充分发挥现场经验丰富的优势,往前延伸到施工图设计,并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共同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 但现状是:(1)在“设计-招标-建造”(dbb)模式下,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和监理公司尚未确定,业主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知识或专业不专,一般施工图都是设计单位独家完成。(2)设计单位最关心的是工程项目的技术风险,不注重工程造价,设计人员不愿下工地,不了解施工工艺和现场需求,缺乏施工行业的实践经验,设计单位独家完成的施工图往往是:不够完善,不尽人意。(3)目前的设计取费中,工用项目(民建项目)施工图设计取费占总设计取费的40%(50%)。因此,大部分设计单位还比较注重施工图设计,不愿意将施工图设计环节下移到施工单位。(4)施工单位最为关心的是利润,为压低成本,不愿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对设计规范的把握不熟悉,参与深化施工图设计能力不足。

综上,目前施工图设计主要障碍,一是dbb建造模式体制不顺;二是施工企业没有足够能胜任的施工图设计人员,设计单位缺乏施工行业的实践经验;三是设计单位主要依靠施工图设计取得经济收入。其结果是施工图设计深化不够,与工程造价、施工方案一体化考虑不够,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较多,工期长,造价高,实用性不强,“可建造性”较差,有的甚至无法建造。 1.2为解决上述问题,当期实践主要做法 首先,设计交底之前甲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详细审图,然后把问题汇总,在设计交底时把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的找出来、解决掉。但是对一些工程浩大、设计复杂、问题较多、时间仓促的工程,一次设计交底末必能够把问题全部解决掉,所以设计交底后还要继续审图,直到把在施工之前能够找出的问题全部找出解决为止。 其次,对于一些设计不完善的工程,要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写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尽快与相关部门联系,完善设计,为施工铺平道路。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不断地会有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现,所以甲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要与设计方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上述做法,设计方处于主动地位。实践中为设计变更设计施工双方往往会持截然相反的立场,为统一思想,牵扯了各方大量资源和精力,延长工期,工程实施绩效低下,资金出超严重,对工程的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经开大道交通工程优化设计 施工图设计说明 1、 项目建设背景 1.1 项目由来 本次交通优化设计范围为经开大道入口段及经开大道C 、D 、E 段交通安全设施设计。 本次交通优化道路是经开区高峰园、经开区龙腾园和G50高速的出入口,同时也是进入万州火车站的入口,随着经开大道的正式通车,预计未来出入经开区的车流量会大幅度增加。 但是现状道路由于年久失修,缺乏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易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现状描述如下: (1)经开大道B 段匝道出入口较多,驾驶员在此处易违规掉头,交通隐患大大增加; (2)同时在匝道入口处,现状波形防撞护栏已有多处损坏,丧失了防撞功能; (3)在经开大道B 段匝道出口处,指路标志缺乏、指路系统明确性、连续性不足,由于部分驾驶员对路况不熟悉,极易在经开大道B 段走错道路,驾驶员为了纠正行驶路线,易在匝道出口处违规调头; (4)交通标线磨损严重; (5)由于经开大道建设尚未全面完工,交通安全设施未能全面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基于以上现状,易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因不能正确识别目的地道路而出现违规掉头、违规左转,进而影响行车安全,降低道路通行能力。 指路标志损坏、指路标志版面偏小 缺乏隔离设施 交通标线磨损 2015年4月,我院与经开区管委会及重庆万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勘查现场,决定对此处进行交通优化,以防止交通交通事故的发生。 1.2主要工作内容 (1)对现状道路标志、标线进行优化设计; (2)在道路中间增加隔离防撞栏杆; (3)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撞栏杆; (3)完善经开大道存在安全隐患路段的交安设施。 2、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技术规范、标准

室内施工图深度要求

室内设计施工图深度要求 为规范各设计公司对于施工图纸的绘图深度,确保施工单位在现场能够按图施工,避免因为施工图纸表达深度不确切,而出现的如:施工进度缓慢、施工任务不明确、频繁现场沟通等不利于施工作业的问题出现(包含但不仅限于上述问题),特拟写此施工图深度要求。此深度要求,包含但不仅限于此列表之深度要求,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须做到无缝衔接,具体工作可另以书面的形式表达相关工作内容,总体宗旨要求现场施工无设计障碍、无设备障碍、无沟通障碍等,确保施工现场顺利操作,项目保质、保量如期竣工。室内设计施工图须有完整的图纸结构及顺序,以完整、准确的表达设计思想为目的,包含但不仅限于下述表达:一:图纸封面 二:设计及施工说明 三:图例索引表 四:材质索引表 五:图纸目录 六:平面系统图 七:立面详图 八:细部节点剖面放大详图 九:门表详图 十:线条放大列表详图 上述列表之内容,为室内设计施工图必须表达之图纸结构及顺序,各专业之间相互配合所需之图纸,如:中央影视、背景音乐、整体厨房等,可另出具完整、准确的图纸,以确保施工现场之需要。现对室内设计施工图所需图纸结构及顺序做以下深度要求: 一:图纸封面须完整、准确的表达:项目名称、项目图纸所属阶段(扩初图及施工图)、设计公司名称、出图日期。 二:设计及施工说明须完整、准确的表达:设计的依据、设计图纸表达的尺寸单位、室内施工之地坪、天花、墙身的具体施工工艺(包含但不仅限于石材做法、瓷砖做法、木饰做法、油漆做法、防水做法、金属做法、玻璃做法等)、电气及给排水设计说明。 三:图例索引表须完整、准确的表达:施工图纸所引用图例的详细说明,包含但不仅限于制图图例(立面索引、剖面索引、放大索引、门窗编号、天花标高、材质标注、图名标识等)、剖面节点详图材质填充图例、术语缩写图例、灯具电气消防图例、强弱电插座图例、材质名称图例等。 四:材质索引表须完整、准确的表达:材质名称、材质名称图例、材质使用区域、材质尺寸、材质品牌及生产厂家等。 五:图纸目录须完整、准确的表达:图纸的序号、图纸的图号、图纸的名称、图纸的比例、图纸的图幅等。 六:平面系统图平面系统图包含但不仅限于下列图目:原始建筑平面图、原始建筑梁位图、平面家具布置图、墙体尺寸定位图、天花布置图、地坪布置图、天花尺寸图、灯具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XXXXX建设工程 2. 建设地点:XXXXXX 3. 建设单位:XXXXXXXX 4. 工程内容:包括市民广场、中轴景观步道的铺装、园路、涌泉、园林建筑小品、绿化种植 设计以及附属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二、总则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 (2)建设单位认可的景观设计方案。 (3)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 (4)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 (5)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区域周边市政道路资料。 (6)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与标准。 (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2012; 2、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北京坐标系和黄海高程。本图中所指标高均为完成面标高(或尺寸)。 3、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除总平面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本图须与道路、建筑、结构、绿化、给水排水、电气等有关专业图纸同时配合施工。预先做 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足够的计划安排。 5、所有材料须有国家或部、省、市认可的产品合格证,替代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6、施工应按设计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批准。 7、所有外装饰材料色彩、质感需先做小样,经甲方及设计单位认可方可大面积施工,凡铺贴在 水泥砂浆面上的石材其背面涂刷“石材处理剂”一道(市场成品)以防泛浆,污染石材面。 8、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铺设,功率在100W以上的灯具离植物的距离应大于1m。 9、严禁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必须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10、未详尽处施工应按国家及本地区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绿化种植按种植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三、施工要求 1、基层做法: (1)所有的基础均应置于老土层以下。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以及其他过分潮湿的路段不宜直接铺筑灰土基层。否则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防止水分侵入土基层。 (2)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无车辆通行的广场、道路、人行道按下表“支路”标准执行。有小车、轻型车通行的按“次干道”标准执行。 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 方要求。 2、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 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替代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结空心砌块。 3、各类金属件: (1)材料: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采用Q235B钢,钢筋采用HPB235级钢,不锈钢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 (2)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有关技术规定。电焊条选用E4303的手工电弧条型号。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 象,外露处应锉平、磨光。焊缝的高度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安装后不应有歪斜、 扭曲、变形等缺陷。 (3)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无铁锈、无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 (4)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分须锉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 (5)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6)钢构件表面装饰及防腐处理:各种钢构件在面层油漆前应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 (7)油漆:对室外各构件的油漆做法。除图纸中另有注明者外,均按地上建筑做法说明中的做法。 ①金属构件:钢刷除锈、磨去毛刺、湿布擦净、涂硝基底漆一遍。刮5p基腻子一遍。 填补麻点,凹痕,划痕,砂纸磨平。硝基基漆处用色漆数遍至颜色均匀,膜面平整, 水砂纸打磨,喷亚光硝基外用清漆(Qn11型)罩面颜色另定。 注意:所有油料需经脱色处理,颜色为淡色透明。 (8)预埋铁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外露钢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 4、本项目所有木材均选用进口成品芳兰防腐木材,外刷两道栗色木纹漆。 5、防护: (1)防滑:凡是光滑的地面材料(如玻璃、卵石铺装)坡度必须小于0.5%。

完整版(施工图设计说明)

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部分) 1、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建设范围 XX市XX城XX路按照XX城城区路网规划总体要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为40米,道路区域为填海区,填海造城一期工程海堤填筑刚合拢,现在已形成16m宽的道路路胚,原路基范围内未进行地基处理,直接吹沙填筑,高度有4m~5m左右。为了加快XX城内部城区建设,根据建设单位要求,XX路近期先实施16m,远期按照40m道路红线宽度修建。本次设计XX市XX城XX路南半幅16m宽道路工程起点位于XX市XX路与XX路交叉口处(K0+30.234),道路沿海堤前进,终点位于XX桥(K4+578.114),本次修建长度全长4.547公里。 1.2工程自然条件情况 1.2.1地形地貌 本线路位于XX市将新建的XX城城区内,道路总体走向为由东向西方向。XX 市XX城将在围海填筑基础上形成城市,现已完成海堤填筑,整个地形比较平缓。 1.2.2水文条件 本工程沿线无大河流,路线受海洋潮汐影响较大。 1.2.3工程地质 本工程沿线地质主要是填海区,而且是在刚填筑的堤坝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主要是刚完成堤坝填筑,路基不够稳定,沉降影响较大。1.4 设计内容及文件组成 根据签定的设计合同,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排水、管线综合等。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道路设计合同 2.1.2建设单位提供XX市XX城海堤填筑施工图 2.1.3XX市XX城区域路网规划――总平面图 2.2采用规范 2.2.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2.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2.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D30-2004) 2.2.4《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2.2.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道路工程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服从现状区内现状用地规划,满足各条道路规划红线的要求,保证道路实现其交通、景观、艺术功能,维护区内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可持续性。 3.1.2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 3.1.3根据地形与地块功能分区,道路竖向设计与周边地块开发有机结合。 3.2主要设计标准

室内设计项目方案及施工图阶段实施方案

项目方案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阶段责任制提案> 前期: 1、充分了解掌握项目信息、用途、定位、功能需求及造价预算等。充分掌握项目甲、乙双方及第三方相关参与人员的基本信息(便于工作住进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对接)。 2、基本了解项目图纸信息,结合现场和图纸进行比对,了解项目用地实际情况及规划中的场地方案。 3、概念阶段的准备和评审(内部评审),依据甲方项目要求,查找概念类图片(空间具化感受);情感类图片(氛围及意境);以及不同的风格形式,便于指导平面方案的空间尺度及形式感的要求等。 一、平面方案阶段: 1.根据项目提供的建筑图纸,结合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并把勘察的结果反映到原始建筑图纸之上),形成转为完整、完善的用于指导设计的参考项目信息。 2.对现阶段整合后的图纸,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分析、构思;对于相对体量较大、空间层次较复杂的项目:从大块面到小面、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的设计思路,进行全面的构思和规划。 a. 明确动线交通(纵向路线),对纵向动线节点进行梳理和归位,并 在建筑图纸相应位置进行文字性标注。 b. 对建筑空间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后场辅助出入口进行整理, 并进行文字性标注和注释。 c. 明确功能机房、设备机房及辅助配套空间的空间位置,并进行明确 的标注。 以上三点标注完成后,基本了解了建筑所反映的关于动线类的信息,在脑海中有了基本的空间立体构成和衔接层次,对进一步的空间规划设计有了基本的保障。 3.针对项目及客户需求,着手进行前期平面方案的梳理和构思,a. 进行整体空间层面的列表,把设计的功能区域文字化(从大到小、主要到次要都一一列举);b. 根据各功能区域的特质和需求,以整合后的建筑图纸信息为模板,进行初步的规划和定位,把各功能区域基本定位,无需过多的细化处理。主要先进行大体块的安置,结合纵向路线、横向路线和主要出入口等,对功能区域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包括建筑是否需要调整和改造等);c. 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平面规划方案。并对大块面的功能区域结合消防法规及暖通、消防、喷淋、烟感等项目安装工程,进行梳理和细化,对功能区域和空间进行墙体的定位和划分(按图纸比例尺寸严格划分),以便于后期CAD图纸绘制的配合顺利。 平面方案阶段提交成果:(分为二阶段) 第一阶段:比较合理、成熟的前期大块面平面方案,按比例绘制的平面方案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3.10

————————————————————————————————————————————————— - 1 - —————————————————————————————————————————————————————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1 概 述 1.1 项目背景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是一座美丽的海湾城市、边关城市、港口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东盟最便捷的主门户、大通道、桥头堡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防城港于1993年设立地级市,现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东兴市, 总面积6181平方公里,陆地边境线230多公里,人口近90万,是一个全海景的生态滨海城市,防城港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区域合作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图-1.1 防城港在北部湾经济区的位置 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作为防城港市三大景区之一,位于防城港市沿海旅游带的中心,具有极大 的发展潜力。根据《防城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报批版),防城港市定位为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而早在 1982 年,江山半岛就被确定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成为防城港市旅游开发的重点。 随着江山半岛旅游资源的开发,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江山半岛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较为无序,未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是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项目作为为江山半岛旅游产业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对岛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升级升级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繁荣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图-1.2 江山半岛在防城港市中的区位 在本项目的投标中,我公司顺利中标,承担了防城港江山半岛环岛东路扩建工程的设计任务。 江山半岛定位为 滨海文化旅游风貌区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定稿)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1、工程概述 1.1工程位置及建设意义 硅谷大街拓宽改造工程位于范家屯镇的东南部,为范家屯镇与长春市区联系的主要通道。该工程的建设将更近一步的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开发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1.2设计主要内容及工程规模 本次设计研究范围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及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工程起点桩号K0+600,终点桩号K4+360,全长3760m。 主要工程项目如下: 道路:包含K0+600—K4+360段的道路工程、路内排水工程、土方工程。 道路标准横断为双幅路形式:中央分隔带8米,行车道16米×2,路肩0.5米×2。道路的右幅利用原有道路,本次设计只包括中中央分隔带和左幅路及左侧路肩。 排水管线:道路左侧新建雨水管线共3572.5米。 桥梁:新建2座中桥,K1+411中桥为4孔16米,K4+313.08中桥为3孔16米,桥右幅为原有桥梁,本次只设计包含左幅。 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1、道路平面、横断面设计;2、道路纵断面设计;3、路基、路面设计;4、排水设计;5、桥梁工程设计;6、附属工程设计。 2、设计依据及技术标准 2.1设计依据 1、本设计委托单位: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人民政府。 2、道路工程中线规划坐标及横断 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2012)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6、《给排水标准图集》(2006年版)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CJTGD50-2006) 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9、《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10、《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11、《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建设部 1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3、《范家屯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20)》 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5、《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 2.2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 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一及脸收规范》(GB50268-2008) 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850141-2008) 2.3主要技术标准 2.3.1、道路工程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I级 (2)设计车速: 60Km/h (3)荷载标准: 双轮组单轴载BZZ-100 (4)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 (6)最大纵坡:1.958% (7)最小纵坡:0.014% (8)最小坡长:220米 (9)最小凸曲线半径:6000米 (10最小凹曲线半径:7700米 (11)最小竖曲线长度:68.6米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规范

CAD室内设计施工图规范 1、线型颜色设定及用途(按打印时从粗到细排列) A、红色(色号为1):立、剖面上的水平线,剖切符号上的剖切短线。 B、品红色(色号为6):仅用于图名上的水平线及圆圈。 C、黄色(色号为2):平面上的墙线,立面上的柱线,剖面上的墙线及柱线。 D、湖蓝色(色号为4):物体的轮廓线,剖面上剖切到的线,稍粗一些的线。 E、白色(色号为7):各种文字,平面上的窗线,以及各种一般粗细的线。 G、绿色(色号为3):剖断线,尺寸标注上的尺寸线、尺寸界线、起止符号,大样引出的圆圈及弧线 ,较为密集的线,最细的线。 2、图层设置及图层内容(按附带图框中的图层显示顺序) 3、文字标注高度、字型的设置

4、尺寸标注及文字注释形式的设置 ?材料标注在一般在图面右侧或上侧(对于剖面图或大样图中可以美观为准不加以要求)尺寸标注在图面左侧或下侧(一般标注为三段式,标不下或内容较少的情况下可标注为两段式) ?标注格式(尺寸标注格式DIM) 标注格式(文字标注格式TEXT) 5、线型设置 A、中轴线Center B、暗藏日光灯带Dashed

C、不可见的物体结构线Dashed D、门窗开启线Center E、木纹线不锈钢钛金等Dot 6、常用材料标注举例(文字说明不要重复标注,以能说明图面为准) 600x600白色抛光砖地毯满铺羊毛地毯铝扣板吊顶纸面石膏板吊顶纸面石膏板 纸面石膏板基层白色乳胶漆9mm夹板18mm夹板18mm夹板龙骨 18mm夹板基层樱桃木夹板清漆樱桃木夹板清漆樱桃木实木线条清漆实木线条清漆 樱桃木实木踢脚线樱桃木实木成品门踢脚线顶棚线白色混水漆白色乳胶漆 木龙骨30x30角钢不锈钢方(圆)管不锈钢角码镜面不锈钢板 砂光不锈钢板(方管、圆管)砂光不锈钢板冲直径20孔磨砂玻璃喷砂玻璃 钢化磨砂玻璃蚀刻玻璃5mm钢化玻璃5mm清玻璃5mm明镜5mm车边明镜 暗藏日光灯带(平、立面)暗藏珠灯带(平、立面)日光灯珠灯 银线米黄石材挂贴(干挂)银线米黄石材线条(踢脚线、台面)银线米黄石材白色复合板 枫木面层复合板防火板白色防火板枫木纹理防火板白色塑铝板枫木纹理塑铝板 射灯筒灯水泥砂浆织物软包银色扪布软包铁艺黑漆铁艺金漆木雕金漆 木夹板索色实木板索色广告钉亚克力灯片可丽耐台面8mm钢化磨砂玻璃(车边) 花岗石玻璃钢造型镏金 7、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一般需要标明:最外总体尺寸中间结构尺寸最内功能尺寸 ?分尺寸与总体尺寸必须相等,必要时可用EQ表示 ?第二层标注应以第一层标注的末端为起点,不要重复标注。 ?门缝、抽屉缝、搁板厚度等细节不需要标注。 ?尺寸标注严禁炸开;严禁小数点 8、CAD书稿注意事项 ?画图时先打开相对应图框,另存后在图框内进行画图工作 ?改图时先打开相对应图框,再插入需要改的文件,以便对文件进行控制 ?在画图过程中捕捉设置选择端点、中点、垂线点、交点即可;Nearest-接近点禁止使用以确保尺寸为整数 ?图中线条按轮廓-结构的原则作成连接的多义线(PLINE),即外轮廓为一条完整连接的多义线,内部多义线依结构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施工图交底要点说明

施工图交底要点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图完成并交付后,设计部应根据需要适时组织相关人员 进行设计图纸交底工作。使施工单位能够全面、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与施工、建设单位密切配合,作到按图施工和保证施工质量。为此,特制定本要点。 1建筑专业 1.1工程概述 概要介绍工程设计的类别、性质、功能、规模以及突出特点和特殊要求等,对大而复杂的工程应详细介绍防火分区的划分及人防要求。 1.2建筑物的定位 对地形、地势或建筑物较复杂的工程,要详细介绍平面定位坐标、竖向标高的取值依据,设计数据和参照标志,并说明平面柱网的布置,有关的轴线位置,重要部位的标高等。 1.3内外墙、柱 a)砖砌墙体:对砖强度等级、砂浆强度等级、小断面大荷载的小墙垛、柱 等重要部位的要求及预留沟槽、孔洞、埋件、甩筋、哑巴口和防潮等方面的要求; b)各种砌块墙体:应说明其规格、砌筑砂浆,并强调认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及施工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c)复合墙体,应说明所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拉结构造等。 1.4地面和楼面 对地面和楼面有特殊功能要求(如:防水、防油、防火、防腐、防震、防寒、隔热等)的部分,作必要的说明,并强调严格按施工操作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1.5门窗 对不同部位所采取的不同性质及作用的门窗(如保温、隔音、防火、防尘、

防腐蚀、防辐射等)应做详细的说明。 1.6装饰工程 a)抹灰 内外墙面、室内过道的阳角处,厨、厕、盥洗室以及抹吸音灰等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 b)块材贴面。采用大理石、花岗岩、面砖等块材应交代所选用的名称品种、颜色、产地以及构造形式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c)涂料。内、外墙体采用的不同的涂料交待其品种、颜色、产地及所用部 位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1.7特殊部位、特殊构造要求 对地下防水,地面坑井,管沟,机座、设备层、楼梯间、电梯间及机房、上 人屋面、屋面防水、特种屋面、坡屋面、瓦屋面、老虎窗等特殊部位的作法要求。 1.8其他要求 对设计中采用的新材料、新技术等,应说明的事项和要求。 2结构专业 2.1结构设计概述 有重点地对整体结构设计进行说明和介绍。 2.2基础部分 对地质概况、地基处理、基础形式的说明。 a)扼要描述地质概况及特殊地质条件(如地耐力,地基持力层、下卧层、地下水、冻土、滑坡、断裂带、古河道、人防地道等); b)对特殊或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如砂石垫层、打桩、防冻、防水、抗震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