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直击文艺:浅谈写作的三个阶段

王中辉

受文学社委托,要我写一篇怎样写作的文章,一时间真的不如如何下笔。什么叫写作呢?目前国内的学者一致倾向的定义是:写作是一种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纪录资讯、表达意向的方式;写作是一种表现无穷创作力的方法;写作是一种人类特殊的、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为满足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以上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是人类复杂的情感积累,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系统、科学的学科范畴,不是用三言两语就能把它表达清楚的。在此,我只能以自身学习和写作的一些心得、经历和大家一起分享,浅陋谈谈我具体的写作过程。个人而言,我觉得写作大致分为材料的收集积累、具体的创作构思、完美的艺术表达这三阶段。

材料的收集积累阶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以前在高中教书给学生上作文课时常常听到他们发这样的牢骚:我脑子里啥也没有,要我写七八百字的作文,我能写出来吗?小时候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老师布置写作文,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折磨,别说思想、结构,就是凑足六七百字也不容易。做为一个学习写作的初学者来说,要能够写出像样的文字,这就必须有一个材料收集、整理、积累的阶段。那么,怎么才能顺利完成实现这个阶段目标呢?

写作材料需要生活积累。创作者在生活中要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作为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作品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材料从生活中来,但等于要你反映生活的原貌,它不仅要求真情实感,更要求有高深的立意、严谨的结构、创意的表达等,试想如果堆积生活素材,美丑不分、粗制滥造,那作品只是简单的流水账而已,只有艺术化的生活素材才有生命力。

写作材料需要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创作者在阅读中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把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图形,储存于人的大脑,为下次创作打好基础。作为写作初学者需注意一点的是,写作上的“有米之炊”的“米”是要靠从生活中汲取,然而单靠在生活中观察、搜索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勤于积累。尽管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但一个人生活范围毕竟有限,要打开写好作文的广阔天地,须学习、掌握更多更广的知识,了解古今中外天下事。因此,我希望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一些经典的文艺作品要多读、读精。

具体的创作构思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我却被分到了报社做记者。和新闻专业毕业生相比,我有专业的短处和不足,因此刚进报社的那段时间,我只能找一些固定的框架去模仿,新闻创新意识比较差。我们科室的主任知道后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写出的新闻作品就要与众不同,不要人云亦云。主任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创作是需要创新、更需要构思。那么,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创作构思需要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构思,肇始于想象。想象的本质是“无中生有”,往往是一句话、一个题目、一缕情感、一个物象甚或是什么都没有,都可能成为“想象”的动力源。而想象一旦依据某种“暗示”活动起来,就马上进入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想象的飞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到达千年之前。万里之外。其速度和质量完全是随心所欲,纵横六合。如果没有想象,就没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样震人心魄的诗句了。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有想象力或凭空地去想是产生不了作品的,我们要在想象的基础上,践行创作实践活动,及时把想象的东西化作文字、图形、符号等。

创作构思需要灵感的酝酿。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意一点的是,我们在平时的日常中就要有所准备,要勤于思考、善于积累、勇于探索,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成就。要知道,灵感稍纵即逝,当它来临时,我们就应及时的抓住机会,多写勤练,只有这样,才能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

完美的艺术表达阶段:“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从我开始学习写作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文章差不多有2000多篇了,每一次写完一个作品,不管它是否发表,总觉得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归功于我的付出,一种情感和劳动的付出。我在写作的时候,总喜欢把写好的东西给别人看,或者自己一个默默地翻看,发现不足的地方就会及时的修改。个人觉得,一篇写完的文章就是一个完工的艺术雕塑,每一次修改都是想让它更完美,从而达到一个美学的高度。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呢?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培养修改润色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杜甫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的就是这种道理。我们通常所说的修改主要是指行文后对文章初稿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多方面的修正与润饰加工直到完稿的过程,它贯穿于写作活动的全过程。文章质量如何,能否升华提高,修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文章质量的有效途径。就创作者本人而言,文字的修改润色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热处理”,初稿写好后,趁热打铁,将不妥当的地方马上删去,将应当补的材料及时补上。另一种是“冷处理”,即初稿完成后,放一段时间,待头脑冷静后,再拿出来修改。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须注

意是,我们要养成修改润色的习惯,要高度重视修改润色的重要性,要知道,作品是社会交流的一种传媒,是写给别人看的,修改文章是作者对社会负责,对读者尊重的表现。

完美的艺术表达需要精通艺术表达技巧的能力。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完美的艺术表达是作品最终产生的重要环节。在创作中,我们需要用到各种表达技巧,大致包括:表达方式、结构形式、修辞手法、艺术风格、表现手法、遣词造句等等。具体到一篇作品而言,可由点到面地来抓。从作品中字词句来看,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把握,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如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而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写作初学者须注意是,在具体的写作中,要想熟练掌握各种艺术表达技巧,需要我们平时多写、多练、多看,既要学好字词句的基本功,又要懂得布局谋篇,切勿生搬硬套、教条主义。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2000字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2000字 调查报告写作方法2000字 一、定义 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被认为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不少人认为,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现状、原因、对策等部分,一定要写成篇幅很长的大文章才行,否则就可能表达不清楚。其实不然。广州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政治指导员》杂志,有一个“微型调查”专栏,刊登的大都是1000字左右的微型调查报告,篇幅短小,选题新颖,贴近实际,内容深刻,很受读者欢迎,其作用并不比大篇幅的调查报告差。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一篇一千多字的调查报告,文风朴实,言简意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把官兵家属来队请客忙的原因、造成的危害、解决的办法表达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现在,有的调查报告穿靴戴帽,篇幅很长,把有限的信息淹没在冗长的文字里,使人不得要领,助长了不良文风,影响问题的解决。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快,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力求信息准确,办法具体,简短明了。在保持一定信息量的前提下,应大力提倡撰写篇幅在千字左右、精悍短小、观点鲜明的微型调查报告。微型调查报告之所以受读者的欢迎,主要因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也就是在撰写中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二、把握要求 (一)主题简明单一,清晰聚焦 主题是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文章内容的凝聚点,它决定文章的基调和主旋律,支配谋篇布局,制约表达方式,影响语言的运用。主题集中是写文章的一般要求,微型调查报告由于篇幅短小,主题更要简明单一,清晰聚焦。反映社会生活面宽广、线索众多的综合性调查报告,除了基本主题之外,往往还存在着与基本主题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若干个副主题。由于涉及面宽泛,需要较长篇幅文字才能表达清楚,使用微型调查报告显然不适合。微型调查报告的作者,深入火热的军营生活,选择像部分女兵的消费状况,即将退伍老战士的择业观,连队出现的“电话热”,军营存在的“小群体”等具有倾向性的、官兵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概括抽象,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范文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范文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

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一、标题要求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二、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调查人:(转载自第一范文,请保留此标记。) 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小组人数不得超过3人) 三、报告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鲁迅生平、创作、思想发展三个阶段

鲁迅三个发展阶段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革命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生平、创作与思想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1881-1917) 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37岁之前) 包括童少年时期、南京求学时期、留学日本时期、辛亥革命前后。 一、生平 1.童少年时期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城内东昌坊口一个日趋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为豫才,18岁到南京读书时改名为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写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7岁进本宅家塾从叔祖父周兆蓝学《鉴略》,12岁又到另一个族叔周子京的私塾读书,同年进本城私塾“三味书屋”读书,直到16岁。鲁迅13岁时,祖父因科场作弊案监候7年,家庭由此衰落。16岁时,其父因患水肿病久治不愈而去世。 2.南京求学时期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分在管轮班的机关科学习,并正式改名为周树人。因不满该校的乌烟瘴气而于翌年1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编在矿务班,至1902年

1月毕业,在南京度过了四年的时光。 这期间,鲁迅经历了洋务运动的尾声、戊戌变法失败、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等重大历史事件。 3.日本留学时期 1902年1月,鲁迅与南京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他被江南督练公所派往日本留学。同年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修习日文及普及速成科,课余研究文学艺术、哲学和历史,并开始了译著活动,至1904年4月30日毕业。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1906年6月中止学医后,回到东京与友人许寿裳等提倡文艺运动,并在1908年加入光复会。 4.辛亥革命前后(这里所说的辛亥革命前后,是指鲁迅于1909年8月从日本回国,到1918年4月他写出小说《狂人日记》是为止这段时间。) 鲁迅归国后,先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任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同时担任植物学日籍教师铃木珪寿的翻译。1910年8月,鲁迅回故乡改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学及生理学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绍兴光复,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离绍前往南京任教育部部员。同年5月5日,鲁迅随部迁往北京,先后担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长和佥事等职。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总结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总结 调查报告一般山标题和正文组成。 (一)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两种,一种是单式标题,如:《社会调查:内部审计在柳钢集团的运用》、《管理会计在柳工集团管理中应用效果调查》、《作业成本法在xx企业应用的几大怪现状》;另一种是复式标题,即有正、副两个标题,如:《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广西x家上市公司的调查》、《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对广西x家之糖业的调查》、《加强内部审计控制企业经营风险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个案调查》。一般来说,单式标题都要将调查对象、调查项目、调查报告名称标示出来。复式标题的正标题要将调查报告的宗旨(主要经验,或问题的本质)揭示出来,或将经验和调查项目共同组成正标题。副标题则揭示调查对象、调查项目。 (二)正文 正文部分由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前言,也可以称引言。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概述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原因、目的、方法等内容,并点明调查宗旨。 在调查与研究活动过程中,如果运用了多种方法,一般不在前言里对此作交待,而是单设一个调查方法(或研究方法)标题,将自己运用过的各种方法一一说清楚。 有的调查报告,不用前言、引言等词汇作标志,正文一

开始就直接概述有关事项。记者撰写的调查报告,往往采用这种样式。 有的调查报告在前言部分,除了概括地交待报告的内容之外,还很注意醒目地交待调查的背景、目的,或调查的价值、意义。这样写更为规范,因为实用文讲究观点、态度鲜明、醒目,调查报告属于实用文,自然也要遵循这条规则。 如果调查报告是受委托写的,在前言里必须交待清楚。有时可以通过报社或杂志社编者按的方式子以交待。 总之,调查报告的前言(或引言),除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法之外,还应该交待写这篇调查报告的背景,直接或间接地交待本调查报告的价值与意义。这是调查报告前言写作的规范要求。 2.主体。主体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干,是详细展开调查内容的部分。主体部分的写作, 应根据调查的宗旨,设计好相应的结构,清晰地将调查内容表述出来。一般来说,反映情况类的调查报告,根据报告宗旨和预先的设计,应该将需要反映的情况全面、清楚地阐述出来(这部分内容除文字表述外,还常常使用图表、数据等表现方式,使内容表达得史简明、显豁)。经验总结型调查报告,要把最能说明经验的典型事实、具体做法及效果清楚地写出来。揭露问题型调查报告,要把问题的实质尖锐地揭示出来,并且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形成的各种原因。上边所说的报告内容,都属于问题类调查报告的最核心的内容。对问题不作深入分析,只叙述问题的表而现象,或只叙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要求】 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要求】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写出来的反映客观情况,评价实事是非曲直和功过利弊的书面报告。它要求对事实有分析、有观点、有材料,充分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调查报告也就是调查研究的报告,一是调查,二是研究,三是报告。没有调查不会产生报告,光有事实调查,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也写不出有价值的报告。调查报告是介于新闻报道与评论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与新闻报道、专题评论、工作总结等有不少相同点,但是它报告事实和交代背景比新闻更详细具体。新闻一般用事实说话,寓理于事或以事明理;而调查报告则要在叙事的基础上进分析、论文,从中引出结论,探求事物的发展规律。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按名称分有调查报告、考察报告、调查与思考、调查综述、专题调查、调查附记等。但对写作来说更有意义的是按内容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针对性很强,主要用以揭露各种矛盾和问题。(2)新事物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着重介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制度、新办法等,说明其作用、效益和意义。(3)历史事实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用来对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重要史实进行周密考察、核实,以查清真相,澄清事实,还事物以其本来面目,得出应有的结论。(4)说明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主要是采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以事实和数据说明某种情况或某些倾向性问题,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常被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写作是以叙述情况和事实为主,在叙事中有少量精当的分析和议论,内容单一、集中、紧凑、篇幅简短,因这类调查报告提供的信息新、内容精,是大学是从事调查报告的一个主要方面。(5)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是针对特定的地区、部门或者社会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其内容比较全面、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方面。(6)研究性和预测性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的作用主要是为有关单位和部门制定决策服务的,是实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不仅包括对某个有关事项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对该事项相关要素的研究,还包括对这种研究的种种结果进行综合的推理论证,正确地做出对有关事项的评价,提出调整改革的建议,预测未来的趋势。这种调查报告在政治和社会管理、财政金融和商业市场管理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也是历来“挑战杯”的重点推荐项目。

文学的创作过程

文学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生活素材和广博的生活知识 1.有多样的生活兴趣,广泛地了解生活。 2.对所写的生活内容?烂熟于心?。 3.在开阔生活视野的同时,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做深入的体察。 4.依靠直接经验的同时,还要掌握大量的间接经验,做到知识广博。 (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艺术观 1.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也叫宇宙观。世界观影响着作家基本的创作原则和创作道路。 2.审美观和艺术观是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价值和使命的基本看法,它直接影响作家的审美个性、艺术趣味和创作质量。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熟练的艺术技巧 1.艺术修养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所必需的艺术气质、素养与才能。 获得艺术修养的途径:⑴开发自己的艺术禀赋。 ⑵汲取前人艺术杰作中的艺术营养来构建自己特殊的智能结构。 2.艺术技巧是熟练地运用创作手法与技术去创造活的形象,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作家要掌握文学作为语言艺术所独有的艺术表现技巧。因为艺术技巧是: ⑴使生活变成艺术的必要途径。 ⑵使艺术形象具有深厚意蕴的必要手段。 ⑶提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丰厚的生活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熟练的创作技巧,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生活经验是创作的基础,世界观是创作的灵魂,艺术技巧是创作的手段,三者相辅相成。 二、创作过程 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即艺术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阶段。理论上三者有先后次序,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三者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错的。 (一)艺术积累(材料储备)阶段 艺术积累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和心灵去把握生活素材的实践活动。 陆文夫说:?不写小说的人观察生活,较多的着眼于事,人是作为事的参与者而存在的。小说作者较多的着眼于人,事是作为人的一种连续性表现而存在的。? 艺术积累应该把?人?当作第一目标。 作家进行艺术积累和情感酝酿的基本途径,是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与体验。 1.观察:用审美的眼光,去观看和审查创作对象。 ⑴观察要有广度。⑵观察要有深度。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2.记忆:把观察得来的信息、素材储存在头脑中。 ⑴艺术积累中的记忆,是经过作家筛选的印象。 ⑵记忆在艺术积累中,起酝酿、孕育、发酵的重要作用。 ⑶艺术积累中的记忆,不仅是外部材料的累积,更重要的是主体自身在观察中获得的情绪心境的聚积。《契诃夫手记》 3.感受:作家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承受外物的刺激,从而产生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感觉

003411804公文写作与处理

绝密★启用前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4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定时期是 A.夏商时期 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 D.唐宋时期 2.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的划分根据是公文的 A.行文关系 B.行文类别 C.秘密等级 D. 发文目的 3.我国“文件”一词出现年代是 A.东汉末年 B.唐代末年C.清代末年 D. 民国初年 4.“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此句出自的著作是 A.《史记》B.《汉书》C.《文心雕龙》 D.《典论·论文》 5. 革命战争年代,专门为党内起草《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的作者是 A. 任弼时B.周恩来C.毛泽东 D. 邓小平 6.公文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征称之为 A. 公文文体B.公文体式C.公文程式 D. 公文格式 7.“你局、本局、贵公司、该单位”等用语是公文中常见的 A. 开端用语 B.引叙用语C.经办用语D.称谓用语 8.附件、附注位于公文的 A. 眉首部分B.主体部分C.版记部分 D. 文尾部分

9.某市交通局与市属某县交通局之间构成的是 A. 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监管与被监管关系 D. 不相隶属关系 10. 机关行文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定或准则称之为 A.行文关系B.行文层次C.行文规则D.行文标准 11. 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办之间,省人民政府各厅(局)之间的行文属于 A. 双重领导行文关系B.上行文关系 C.下行文关系 D.平行文关系 12. 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 A. 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B.报告内容的结构 C.报告篇幅的长短 D 报告的发文意图 13. 对于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公文文种是 A.意见 B. 指示C.决议D.通知 14. 我国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使用频率最高的公文文种是 A.公告B.报告C.请示D.通知 15.为严肃批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舞弊行为,XX大学校教务处拟下发公文,文种应选用A.通告B.通报C.公告D.公报 16.会议纪要应由 A. 与会单位共同撰写B.参加会议机关撰写 C.会议记录员撰写 D. 会议主持杌关撰写 17.《关于协调有关单位清理大学校园周边临街摊点的函》属于 A.商洽函B.询问函C.请批函D.批转函 1 8. 具有目标前瞻性与操作预想性两大特点的公文文种是 A. 报告B.请示C.总结D.计划 19. 规范类文书中,规范内容写作最具体、最细致的文种是 A.办法B.条例C.规定D.章程 20.内容侧重在工作的指导方针、努力方向、工作实施步骤和重要措施等方面的文书是A.规划B.计划C.工作安排D.实施细则 21.在各级政协会议和职工代表大会中使用的建议类文书一般称为 A.意见 B. 议案 C. 提案D.建议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提倡写微型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报告调查研究结果的一种专用文书,是作者有目的地对社会生活的某一事件、某一人物、某一现象、某一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可以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可用来推广新生事物、先进典型,也可用来揭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揭示某一事件的真相。在实际工作中,调查报告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事务文书。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被认为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一项基本能力。不少人认为,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现状、原因、对策等部分,一定要写成篇幅很长的大文章才行,否则就可能表达不清楚。其实不然。广州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政治指导员》杂志,有一个“微型调查”专栏,刊登的大都是1000字左右的微型调查报告,篇幅短小,选题新颖,贴近实际,内容深刻,很受读者欢迎,其作用并不比大篇幅的调查报告差。 一篇一千多字的调查报告,文风朴实,言简意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把官兵家属来队请客忙的原因、造成的危害、解决的办法表达得清清楚楚,使人一目了然。现在,有的调查报告穿靴戴帽,篇幅很长,把有限的信息淹没在冗长的文字里,使人不得要领,助长了不良文风,影响问题的解决。现代

社会工作节奏快,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力求信息准确,办法具体,简短明了。在保持一定信息量的前提下,应大力提倡撰写篇幅在千字左右、精悍短小、观点鲜明的微型调查报告。微型调查报告之所以受读者的欢迎,主要因为其有以下几个特点,也就是在撰写中需要把握的几个要点。 一、主题简明单一,清晰聚焦 主题是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文章内容的凝聚点,它决定文章的基调和主旋律,支配谋篇布局,制约表达方式,影响语言的运用。主题集中是写文章的一般要求,微型调查报告由于篇幅短小,主题更要简明单一,清晰聚焦。反映社会生活面宽广、线索众多的综合性调查报告,除了基本主题之外,往往还存在着与基本主题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若干个副主题。由于涉及面宽泛,需要较长篇幅文字才能表达清楚,使用微型调查报告显然不适合。微型调查报告的作者,深入火热的军营生活,选择像部分女兵的消费状况,即将退伍老战士的择业观,连队出现的“电话热”,军营存在的“小群体”等具有倾向性的、官兵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在收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深化认识,概括抽象,选准切入角度,表达切身感受,提炼出鲜明、单一的主题,写成言简意赅的调查报告,自然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喜爱。 二、标题新颖活泼,吸引读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方法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真实性是调查报告首要的、最大的特点。所谓真实性,就是尊重客观事实,靠事实说话。这一特点要求调研人员必须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求实的精神,彻底抛弃"假大空"的虚伪作风,不仅报喜,还要报忧,不仅要充分肯定工作成绩,还要准确反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写出真实可靠,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 2.针对性。这是调查报告所具有的第二个显著特点,这是由具有很强的工作针对性所决定的。一般来说一项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大型调查研究,要花费较大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不是随意组织进行的,而是针对一些较为迫切的实际情况,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调查研究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调查报告的写作上,必须中心突出,明确提出所针对的问题,明确交待这一问题所获得的事实材料,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3.典型性。典型性是指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事实材料要具有代表性,以及所揭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这种典型特点在总结经验和反映典型事件的典型调查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4.系统性。调查报告的系统性或完整性是指由调查材料所得出的结论,必须是具有说服力,把被调查的情况完整地、系统地交待清楚。不能只摆出结论,而疏漏交待事实过程和必须的环节。因为这样的疏忽势必造成不严密、根据不足以及不足以令人信服的印象。这里所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不是要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过程中,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而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要方面,写出结论的推理过程。 总的来说,调查报告就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说服力,从而使之成为科学决策的可靠资料。 三、调查报告的类型

2020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重点

2020公共基础知识之公文写作与处理知识重点 1、写作基础知识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和纲领,是文章的核心;主题源于材料,主题不能先行,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材料中引出主题。实用文体主题的表现表式主要有:①直接阐述;②单一集中;③以意役法;④片言居要;⑤善用标题。 文章结构安排的环节主要包括:选择角度;设置线索;安排层次;划分段落;设计开头与结尾;处理过渡和照应等。文章的结构应达到严谨(严密精细,无懈可击)、自然(顺理成章,开阖自如)、完整(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统一(和谐一致,通篇一贯,决不相互抵触,自相矛盾) 文章常用的表达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说明,其中议论的方法又可具体分为:①例证法;②喻证法;③类比法;④对比法;⑤反驳法;⑥归谬法。 语言运用的基本要求:合体、得体,准确、顺达,简洁、明快,生动、有力。 2、公文的特点和种类 公文,也称公务文件,是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具有规范体式和法定效用的信息记录,其区别于图书、情报、资料等事物的个性点主要有: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 根据不同的标准,公文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下分类: (1)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 (3)根据行文方向,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三类。 (4)根据内容的性质,公文可分为规范性、领导指导性、公布性、陈述呈请性、商洽性、证明性公文。 (5)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6)根据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收文、发文两类。 3、政府系统的通用公文文种

调研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方法-实用珍藏版

调研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什么是调研报告?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研报告的格式 标题页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 内容目录 1、章节标题和副标题,附页码

2、图表目录 3、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目标的简要陈述 **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 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样本单位的界定 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 a、一般性描述 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局限 a、样本规模的局限 b、样本选择的局限 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 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文学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什么? 指作家为现实生活所感动,根据对生活的审美体验,通过头脑的加工改造,以语言为材料创造出艺术形象,形成可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这样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称为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最基本的文学实践,它是作家对一定社会生活的审美体验的形象反映,既包含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又包含着审美创造. 在中国文学史上,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曾不断地总结文学创作的经验,探讨文学创作问题.从先秦开始,人们就逐渐注意到文学托物言志反映生活的特点.晋代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第一篇系统论述创作的文章,其中心内容就是“论作文之利害所由”.陆机根据文学的实践经验,指出文学创作的难处在于“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从而提出了文学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等问题,对“物、”“情”、“文”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并比较细致地论述了创作中的构思过程,奠定了研究文学创作的基础.齐梁时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把创作论列为他的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神思》中指出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神与物游”的思维特点;在《情采》篇中阐明了“为情而造文”的创作原则,在《物色》篇中提出了“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艺术概括理论,同时还涉及文学创作的其他许多方面的问题,大大地开拓了有关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领域.此后,出现了浩如烟海的文论、诗话、评点等,其中不乏有关文学创作的甘苦之谈和真知灼见,如清代叶燮在《原诗》中把被表现的客观事物概括为理、事、情,把作者的主观条件归纳为才、识、胆、力,对文学创作中的主客观关系问题提出了可贵的见解;明代李贽、清代金人瑞、李渔等研究了小说、戏剧的创作经验,也提出了不少精辟见解.主张主观和客观统一,崇尚物我交融,寓情于景,形神兼备,是中国文学创作理论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指导,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揭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了人的生产的共同规律,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目的去改造世界.文学创作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表现,既要反映客观的社会生活,又要表现主体的审美意识,作为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交融和结合,无疑地要受“美的规律”的直接制约.许多杰出作家的经验表明,文学创作要对人生进行探索,必定要在作品中反映作家对生活的审美体验,倾注他们的感情和理想.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时指出,文学创作“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他在《俄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中又说,《阿Q正传》反映的正是“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巴金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总结自己的创作道路时指出:“我曾经说过:‘我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五十多年中我也有放弃探索的时候;停止探索我就写不出作品.……我的每篇作品都是我追求光明的呼声.”作家的这种探索和追求,正说明了文学创作的审美性质. 文学创作需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个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包含着诸如素材积累、艺术构思、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它因时因事而异,变化无穷,但又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 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作家从事文学创作应当从对生活的审美感受出发.他的生活积累越深厚,就越能培育出丰硕的果实.因此,作家首先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文学描写的中心是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工作,要善于在社会实践中观察人、剖析人的内心世界,关心人们的各种命运,设身处地地体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心理、不同的情绪、不同的色彩和节奏,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作家个人才能捕捉到的那种独特的感受,抓住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特征和行为.同时,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深入思考,透过生活现象探求生活真谛,逐步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在深入生活中,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各种人和各种社会现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前提.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不能简单地记录事实,而需要把日常的生活现象典型化,这就是孕育作品时的艺术构思过程.所谓典型化,就是化生活素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之一.为此,必须经过艺术概括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改造、集中,虚构出新的形象.正如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的:“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渐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选取题材.作家所写的应当是他受了感动而又认为有意义的审美对象,接着而来的,是酝酿主题.文学创作要取得成功,不仅要题材选择得恰当,而且尤需从中发掘出它的深刻的含义,揭示出别人没有觉察到的事物之间的某种本质联系,获得对生活的独特的审美体验.主题应该是从丰富的生活感受中反复思索和探求而酝酿成熟的结晶,它来自生活的深处,是和生动的表象有血有肉地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构思由此继续深化,使生活表象和作家的审美意识融合起来,逐渐形成意象,最后才能化为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还有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既要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要寻找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高尔基说:“语言把我们的一切印象、感情和思想固定下来,它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就是用语言来表达的造型艺术.”(《论散文》)语言具有描绘形象、唤起读者形象联想的功能,是因为语词所表现的概念是同有关的表象联系在一起的.作家应当掌握语言艺术的特点和技巧.从所反映的生活出发,去寻求最恰当的语言.老舍在《语言与生活》中说过:“语言脱离了生活就是死的.语言是生命与生活的声音.”作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对所写的人物有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驾驭语言.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其特点,人们把作家形象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过程称为形象思维或艺术思维.别林斯基在《智慧的痛苦》中说:“诗人用形象来思考;他不证明真理,却显示真理.”他在《艺术的观念》中又指出:“艺

全国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历年真题及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 课程代码:003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称为( C )4-100 A.组织关系B.公务关系 C.行文关系D.法定关系 2.要使撰写的公文严谨、畅达、匀称和完整,必须注意修改文稿的( D )2-40 A.主题B.观点 C.材料D.结构 3.公文写作的规范性强,主要体现在公文写作必须做到( B )2-32 A.实事求是B.讲究格式 C.注意政策D.熟悉业务 4.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报告、请示、通报等文种侧重于( A )3-49 A.说明B.议论 C.叙述D.夹叙夹议 5.某省军区同某县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是( B )4-104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不相隶属关系 C.平行关系D.业务指导关系 6.发布嘉奖令的机关一般是( A )5-117 A.省级以上机关B.市级以上机关 C.县级以上机关D.乡级以上机关 7.机关、团体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时使用的告知性文种是( C )6-146 A.公告B.公报 C.通告D.通知 8.在现行的机关工作中,使用最频繁的文种是( D )6-158 A.公告B.通告 C.公报D.通知 9.民国时期,下级对上级使用的陈述性公文文种是( D )7-171 A.书B.奏

C.表D.呈 10.机关、团体为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一任务之前所制定的时段工作的设计和安排的文书称为( B )8-211 A.规章类文书B.计划类文书 C.报请类文书D.告知类文书 11.记录性文书在语言上的主要特点是( A )9-248 A.实录性B.描述性 C.鲜明性D.生动性 12.一般说来,各级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发言时所依据的文稿称为( D )9-233 A.发言稿B.演说稿 C.报告稿D.讲话稿 13.公文办理完毕后应整理归档保存,整理归档所形成的文书档案具有( D )12-327 A.信息传递作用B.助手作用 C.纽带作用D.查考作用 14.机关文书部门送给领导人批办的文件一般是( B )11-304 A.上级机关重要来文B.重要的紧急的公文 C.下级机关的请示件D.本级机关发出的重要文件 15.在对归档的会议文件进行排列时,应排在前面的是( C )12-351 A.会议简报B.代表发言 C.工作报告D.会议纪要 16.文书一词,最早见于( A )1-6 A.《新书·过秦(下)》B.《论衡·别通》 C.《说文解字》D.《汉书·刑法志》 17.在我国古代,将文体划分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类的是( B )3-47 A.贾谊B.曹丕 C.曹植D.柳宗元 18.议案的标题格式一般为( A )5-124 A.提议案人加“提请审议”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B.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提请审议”加文种 C.“提请审议”加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 D.提议案人加议案内容加文种加“提请审议”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及范文范文

怎样写调查报告? 讲两个问题: ? 调查报告的写法 ? 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Ⅰ调查报告的写法,包括标题、署名、正文。篇幅:3500-5000字。 1.1 标题:三种写法。 ①标题是文章标题的写法(如:《西部企业生态立旗“一石三鸟”》,《某某市蔬菜的品种结构问题》,《兴“母亲水窖”工程摆脱缺水窘境》)。 ②标题是类似于公文标题的写法(如:《某钢厂技术供应处实行经济责任制调查》,《关于农村信用社业绩的调查报告》,《对内蒙古生态移民面临问题的调查》)。 ③正副标题写法,一般是正题揭示主题,副题写出调查的事件或范围。(如:《振兴经济要靠科学技术——包头市依靠科技人员发展工业的调查》。) 1.2 署名:标题下面要署名,即写姓名、年级、班级。 1.3 正文:由两个部分构成,即前言;调查报告的主体。 1.3.1 前言: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1.3.2 调查报告的主体:主要是对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Ⅱ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 题目 姓名 (经济管理学院2001级经济学专业) 前言 一、 1、 ① ② ③ 2、 3、 4、 二、 三、

结语 调查报告参考格式 调查报告的结构 题目 前言(导言,引言,序言,背景和调查目的) 方法 结果与讨论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1. 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 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 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创作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

创作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 创作是非常复杂的。它的具体过程又是不一轻易划分的。然而为了对她有较明确的理解。还是要详细的说明。法捷耶夫曾经说“任何艺术工作的过程都可以假想地分三个时期。(一)积累素材时期(二)构思和酝酿作品时期。(三)写作时期。”这也是一种创作阶段的划分法。但是所谓积累素材时期,大约可以认为是创作的准备分阶段,不宜算作创作的一个时期;而所谓的构思时期和写作时期又和认识阶段和表现阶段是一致的。如果是短篇作品,也许有可能先行构思好了,然后在写作中一挥而就。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创造较大的作品时,都不可能把构思和写作截然划分为两个时期。当然在写作之前。总得先有构思。但是写作之前的构思。往往只是形成大致轮廓,而在写作过程中还需不断地加以补充修正。使它成为更具体,鲜明而生动的形象。因此把创作过程简单的划分为构思时期和写作时期。也不是那么合适的。 我们不从创作过程的时期和阶段着想,而从创造活动的具体任务着想。却可以看出整个创造过程中有几个主要环节。题材的选练,主题的发掘,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修饰。有的,看来是比较单纯的,有的显然是很复杂的。而从完成整个创作任务来看,这几项都是重要的,是一般文学创作都不可缺少的。 作家从事创作。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什么,因而首先要负担的一个任务就是选择题材,进而要提炼题材。由于作家的创作个性不同,对文学的种类与体裁的应用不同,一般的说,作家道选择题才,往往是由于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经过观察,体念、研究、分析,对某种生活现象,得到较强烈的感受,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因而引起创作的欲望,试图把它写出来。这种印象,也许来自间接的传闻和历史的记载,虽然不是直接接触的实际生活,但终究也还是实际生活的反映。所谓文学的反应现实生活是广义的,作为题材的选择对象也是广泛的。也就是说,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当前的世界生活。 而且关于题材的选择,从初步的试图写它到确定写它,还需要反复斟酌的,未必是一次就能订妥的。即使经过选择,认定可以作为题材了,而到把它写进作品中去,不能还不是照原来的印象的直接摹写,还需要进行加工改造,正如选定一款森t用来作为制造某种机器的材料,还笑,把他反复锻炼除掉他的杂质,并锤炼成一种特定的形状。才能合用一样。世界上同样的生活事迹和同样的历史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要求中,在不同的作者的笔下,在不同的文学种类和体裁中,可以写出种种不同性质,不同意义的作品。如我国的开过典礼这回事,就有不少作家写过诗歌和回忆录等;又如:廉颇负荆的故事,也有一些作家写过诗歌和其他作品。这些作品都不同,都或多或少的表现着题材处理的不同。因此同样的生活现象和同样的历史故事,由于作家所考虑的角度不同,所感兴趣的重点不同,于是所写出的题材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关于题材的选炼,从作者的主观来看,主要是为了体现他的思想感情。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主要是为了体现时代的精神和要求。鲁迅谈到他的创作经验时又曾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再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如阿Q正传的写阿Q这个人物的生活事迹,就是因为阿Q是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最不幸的人物。鲁迅在作品中,掘出啊Q的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给他性格上,所造成的病态。使人们觉得这种病态是可悲可恶的,是必须治疗的。于是作品中所写的正是体现当时鲁迅的思想感情。鲁迅又说:为了要“听将令”“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这里的“将令”,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的要求吧。文学创作都有主题,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是什么是主题呢?主题是怎么来的呢?既然文学创作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作品的主题也就只能是从社会生活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导

社会调查报告写作指导 社会调查报告是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和教学部门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的特点体现为: (1) 真实性: 它的真实性就是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 客观性: 客观性,指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 针对性: 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回答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解决“面”上

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实效性: (5)、评价性: 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社会调查是课堂教学的沿续和补充。教师帮助学生针对实际情况、学校所在的地区特点、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疑点,或联系教材的内容问题展开调查,通过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解决疑问。这样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调查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拟定社会调查计划,制定可行的社会调查方案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实施社会调查计划,如何从调查对象处获取有用的资料。调查内容最好由学生自选调查课题,教师审查把握原则问题,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自愿四至五名同学结合成一个小组,发现身边的一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有目的地的去采访、调查。学生还可以通过家长,深入到各行各业进行小范围的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