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改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合肥质检)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化图,回答1~2 题。

1.全球气候改变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渐渐上升B.全球降水量渐渐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D.气候改变周期长短一样

2.在①~②阶段()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B.冰川面积削减

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不断上升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改变有变暖也有变冷,干湿状况有变湿也有变干,故C 正确。第2题,在①~②阶段,气候变冷、变干,冰川面积会变大,海平面下降,雪线高度下降。

答案:1.C 2.A

(2019·淮北模拟)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3~4 题。

3.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削减

4.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改变最不行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B.洪涝灾难将会严峻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D.沙尘暴日数将会削减

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知,图示区域自东南向西北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越来越明显。第4题,图中气候转型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剧。

答案:3.B 4.A

(2019·高考上海卷)气候异样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峻威逼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回答5~6题。

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渐渐消逝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削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6.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样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依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推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B.泰国

C.智利D.秘鲁

解析:第5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渐渐被沉没甚至消逝;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可能增加。第6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旁边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结合选项可知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泰国。

答案:5.A 6.B

(2019·河南名校模拟)某地理探讨性小组预料2030年我国的熟制会发生如下表改变。读表回答7~8题。

7

A.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削减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难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多

8.依据该小组的探讨,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0 ℃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气候生长期延长

C.山东半岛大面积种植水稻

D.松嫩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

解析:第7题,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使我国的熟制北界北移。第8题,由于温度上升,热量条件改善,我国的0 ℃等温线会北移;内蒙古高原和松嫩平原气候生长期延长;山东半岛热量资源虽然增加,但是由于水资源的匮乏而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

答案:7.B8.B

(2019·张家口模拟)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像的是()

A.很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

C.青藏高原的冻土改变加剧,冻土层温度下降,厚度增加

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

10.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实行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运用化石能源

C.限制人口数量

D.推广运用可再生资源

解析:第9题,由题中信息可推断,该现象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与植物种群“搬家”相像的是很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也是因温度变暖引起的,A对。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与温度改变无关,B错。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的冻土改变加剧,冻土层温度上升,厚度减小,C错。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是因为纬度低,位于热带,D错。第10题,依据所学学问,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缘由。它可造成海水温度上升等一系列后果,但禁止运用化石能源是不科学的,B对。大力植树造林、限制人口数量、推广运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是科学的,A、C、D错。

答案:9.A10.B

(2019·泸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改变图。读图完成第11题。

11.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的主要缘由最可能是()

A.人类运用冰箱,破坏臭氧层,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B.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导致本区气候变暖

C.国家注意调整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

D.当地居民为脱贫致富,实行了调整农业结构的措施

解析:选B。图中本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重大改变,表现为苹果园变为柑橘园,小麦产区变为稻田,1月0 ℃等温线明显北移,说明气候变暖,该区积温增加,由暖温带变为亚热带。而与此有关的最可能缘由是现代工业的发展,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气候变暖。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依据目前的全球气候改变趋势,到2050年,全球夏季将更干燥,冬季更潮湿多雨,

极端天气现象更多。随着全球气候接着变暖,预料德国到2100年的气温将比目前上升2 ℃~4 ℃。

材料二可怕的全球变暖。

(1)依据所学学问分析,导致全球变暖的缘由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峻后果及其形成缘由。(4分)

(3)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4分)

(4)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低碳经济”,请简要分析“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及可实行的措施。(8分)

解析:(1)全球变暖的缘由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2)从图中可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3)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高纬度地区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而低纬度地区蒸发增加,干旱程度加重,农业减产。(4)发展“低碳经济”节约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也有利于爱护环境、限制全球气候变暖。实施措施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削减消费、削减废弃物的排放,尽可能运用公共交通工具等。

答案:(1)自然缘由:太阳的异样活动等。

人为缘由: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使森林汲取二氧化碳的实力降低。

(2)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

(3)有利影响: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如高纬度地区。

不利影响: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如低纬度地区。

(4)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②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③有利于爱护生态环境;④有利于限制全球气候变暖等。

可实行的措施: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主动推动核电建设;或运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防止森林火灾);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削减消费、削减废弃物排放,尽可能运用公共交通工具)。

13.据中国××局国家气候中心通过探讨作出的有关气候改变的分析和预料显示: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务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改变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年气温改变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反映出我国1970-2019年,气温改变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改变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带?(4分)

(3)单从气候改变的角度,推想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改变?试说明理由。(6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上升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干脆关系。可采纳哪些措施以削减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4分)

解析:(1)干脆从统计图中提取信息,然后从年平均气温与冬季平均气温差异两方面叙述。(2)从题目材料中可知我国北方地区增温更明显。就全球来看,中高纬地区增温更加明显。(3)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而近50年西部降水增多,热量更加充分,所以粮食会增产。(4)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土地盐碱化加剧,风暴潮加剧,另外,还会影响到沿海港口的航运等。(5)围绕节能、减排、降耗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

缘由: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上升,热量更加充分,这都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沉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运用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

2021届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卷—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苏干湖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祁连山西段的封闭内陆盆地中。下图为苏干湖位置示意(图中颜色越深表示湖水越深)。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对苏干湖流域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湖底地形北陡南缓 B. 植被稀疏,生态脆弱 C. 河流径流年际变化大 D. 冬季风影响大,气温低 2.近年来苏干湖湖水盐度呈降低趋势的原因主要是()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减少 C. 下渗量减少 D. 径流量增加 3.为研究苏干湖流域千百年来自然环境演替,科学工作者采取的研究方法较科学的是() A. 钻孔取样分析 B. 湖水取样分析 C. 植被分布调查 D. 河流水文调查 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区多分布在4600米以上(下左图)。多年冻土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结构: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下右图)。过去几十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分布、冻土层的结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都发生了相关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过去几十年来,青藏高原() A. 多年冻土区下界海拔升高 B. 多年冻土区上界海拔降低 C. 多年冻土层冻结深度增大 D. 多年冻土层融化深度减小 5.由于全球变暖,多年冻土发生相关变化,使该区域的()

A. 高寒草甸增加 B. 高寒湿地增加 C. 地下径流总量减少 D. 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减小 姜古迪如冰川位于各拉丹冬峰西南部,由南北两支冰川构成。科学家通过观测发现,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姜古迪如由缓慢退缩进入快速退缩,下图为“姜古迪如南北两支冰川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6.为快速获取姜古迪如南北两支冰川的分布范围,需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遥感系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 数字地球 7.姜古迪如南北两支冰川退缩速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人类活动 C. 坡向坡度 D. 大气环流 8.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冰川融化给图中所示区域带来的影响是 A. 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B. 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增多 C. 植被类型和覆盖率增加 D. 冰川退缩区地表侵蚀加剧 可鲁克湖和托素湖位于青海省德令哈地区,被称为“情人湖”,它们一大一小,靠一条小小的河流紧紧相连(下左图)。这两个湖泊虽然相距很近,有着相同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下右图),但湖水性质却迥然不同。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21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 :第17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17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一、全球气候变化 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及人类活动。 2.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特点 地质时期 距今1万年前 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对温暖的间冰期交替 人类历史时期 15世纪到20世纪 15世纪、17世纪、19世纪相对寒冷,16世纪、18世纪、20世纪相对温暖 气象仪器观测时期 百余年来 气温波动上升 1.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有关。 2.未来的预测: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 ℃,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 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1)北半球中高纬度? ????大部分地区降水增加 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将更加干燥 (2)热带气旋的强度、频率会增加。 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1)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不利)?? ?? ?表现:改变植被群落结构、组成及生物量,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原因:物种易患病和遭受害虫袭击,难以适应新环境变化,生产率降低,脆弱性物种灭绝

(2)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将使植物生产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4.威胁人类健康 (1)主要受害人口:热带、亚热带国家的低收入人口。 (2)原因? ????气温升高,加快或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全球变暖影响某些疾病传染媒介的活动范围,改变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微点1 全球气候变化不代表全球变暖 全球气候在不停地变化着,始终处于冷暖干湿交替中,呈周期性变化,是一种客观变化。而全球变暖仅指全球均温明显上升,属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表现之一。 微点2 全球变暖,并非各地都升温 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个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微点3 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自然生态系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加上人类占用的土地限制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迁移,导致物种灭绝。 (2)海水温度变化及某些洋流的潜在变化,导致鱼类聚集地变化,使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 (3)全球变暖,蒸发加剧,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破坏加重。 微点4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3)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影响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 (5)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影响 (2018·高考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单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教案(必修1)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地理—高三一轮复习系列—2020版—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鲁教版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考点全球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的表现 读“气温变化示意图”,回忆下列知识。

(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变化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2.全球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 (2)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2)对水循环的影响 ①旱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 ②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减少。 (4)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受益,中低纬度地区受损。 (5)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 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考向一以相关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全球变暖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2015·海南地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答案 1.A 2.B 解析第1题,从材料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2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 考向二结合植被、农业等地理事物的变化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 (2016·全国文综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第3题。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17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讲义

第17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新考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引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图表填绘·助学助记 1.气候变化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图示 3.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主要原因:大气中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2)升温原理:二氧化碳能够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气温升高。 4.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1)通过技术措施减少目前大气中的、甲烷等温室气体。 (2)科学预测、积极地适应。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 【方法规律】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2.全球气候变暖的具体对策 【活学巧用】 下图中的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域自然带分布现状示意图”,b图为该地域“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示变化过程的原因,其还能造成() ①自然灾害减少②全球降水增加③雪线高度上升④北半球农耕区的北界纬度提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造成图示变化过程的人类活动可能有() ①积极兴修水利工程②采伐林木扩大耕地 ③大力发展清洁生产④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演练真题·找准考法 考法一全球气候变化分析 1.[天津卷,10]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思维流程]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示的分析,即对每条曲线阴影部分相比多年平均值的比较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达标检测17——全球气候改变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合肥质检)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化图,回答1~2 题。 1.全球气候改变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渐渐上升B.全球降水量渐渐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D.气候改变周期长短一样 2.在①~②阶段()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B.冰川面积削减 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不断上升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改变有变暖也有变冷,干湿状况有变湿也有变干,故C 正确。第2题,在①~②阶段,气候变冷、变干,冰川面积会变大,海平面下降,雪线高度下降。 答案:1.C 2.A (2019·淮北模拟)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3~4 题。 3.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 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 D.陕西降水量趋于削减 4.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改变最不行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B.洪涝灾难将会严峻 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D.沙尘暴日数将会削减 解析:第3题,由图示可知,图示区域自东南向西北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越来越明显。第4题,图中气候转型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气温上升,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剧。 答案:3.B 4.A (2019·高考上海卷)气候异样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峻威逼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回答5~6题。 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 ②太平洋部分岛屿渐渐消逝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生态环境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随着气候变化,许多动植物物种已经失去了适合它们生存的栖 息地。这使得它们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另外,一些动物和植 物物种也因为生态环境的改变而不得不转移。 2、海平面的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冰川融化和海洋水温上升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将会对沿海城市造成重大的威胁,如洪水、风暴和海浪。 3、森林砍伐 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不断砍伐森林。然而,这样做会使 大量的二氧化碳不被森林吸收并转化为氧气,导致气候变化加剧。 4、水文循环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循环过程,导致河流、湖泊干涸或水位降低。这在干旱地区尤为明显,使人们越来越难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5、自然灾害的加剧

气候变化使天气格局变得更加难以预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暴雨、洪水、气旋、干旱、沙尘暴等。这些自然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二、人类社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食品安全 由于气候变化造成了广泛性的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遭到严重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缺失,食品不足。因此,很多人惨受饥饿之苦。 2、健康问题 气候变化将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例如:高温和空气污染等。 3、社会稳定 气候变化还会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这涉及到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气候变化可能会使一些国家陷入贫困和冲突之中。 三、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应对气候变化当然是全社会的事情,不能仅局限在一个人的行为中。以下是几项重点措施。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给人类和环 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环境和人类两个方面探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一、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气候变化已经对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如冰川的消失、海平面上升、洪灾和干旱等。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全球温度的升高。高温使得极端天气现象更为频繁发生,如极端干旱和降雨等。这些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明显,如水资源的变化、生物物种数量的减少等。温度的变化还会导致变化过程中生态微生物的增多,而它们能够影响和改变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生物化学过程,这将对生态系统造成持续的影响。 典型的气候变化痕迹是冰川的消失,全球冰川的消失加速是全球气候变化不可 否认的证据。冰川通常储存许多水资源,若这样的冰川消失,便会对全球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特别是那些相信冰川水的地区造成迎来全新的挑战。 此外,大面积的干旱和荒漠化问题也愈加严重。温度升高导致的干旱问题更加 严重,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田地不再耕作,沙漠化的速度也比以前更加快了。这些环境问题都引起了人类的普遍关注,许多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积极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包括粮食安全、健康、自然灾害 和社会不平等等。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于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是在一些国家,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使得作物收成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还来自于温度和有害气体,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对植物生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导致产量减少;在其他情

况下,它们会促进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导致作物减产或死亡等目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将愈加引人关注,即便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外还有了饥饿、浪费和不平等等问题。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地影响人类的健康。气候变化导致的污染和极端 天气现象,如干旱、洪灾、强风、抗氧化剂等,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那些穷人,影响反而更大。例如,气候变化带来的地方性气温和山火问题导致的死亡,之前已经在某些国家出现过。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对于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产生了影响。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 的是贫穷和发展中国家,而最不好受的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人口。一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占有优势,是因为其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气候问题的忽视。这样就导致了全球资源和环境不均衡,这些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结论 全球气候变化因许多因素引起,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活动所致的,需要世界 各国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全民加入其中,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若再没有有效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配平机制,全球气候变化最终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难以估计的长期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引言 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进而引起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影响人类居住的地理环境 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地球的地理环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和冰盖的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对于低地国家和沿海城市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许多国家的大片土地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可能会被迫离开家园。此外,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更加极端的天气事件,如飓风、干旱和洪水的频发。这些天气灾害使得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加危险和不稳定。 影响人类的健康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候变暖导致了更高的气温,这可能增加人们遭受热波和中暑的风险。此外,极端天气事件还会导致意外伤害和健康问题。洪水和飓风可能导致人们失去住所、食物和基本医疗服务。另外,气候变化还影响了传染病的传播。例如,暖冬可以导致病媒生物的生命周期增加,从而增加了疟疾和登革热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影响人类的粮食安全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变暖的气候可能导致降雨模式的变化,造成干旱和洪水的频发。这些极端天气事件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粮食产量减少。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导致农业害虫和病害的扩散。这些因素使得全球粮食供应变得不稳定,给全球范围内的饥饿问题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影响人类的经济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经济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灾害性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显而易见的。洪水和飓风常常导致巨额经济损失。此外,气候变化还增加了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导致了农业、渔业、旅游业等很多行业的不稳定性。全球气候变化还导致了能源价格的不稳定。对于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来说,气候变化对能源供应的威胁非常大。 应对挑战的方法 尽管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们仍然可以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首先,我们需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可以通过改善能源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和采取其他绿色技术来实现。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适应气候变化。这包括改善基础设施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高农业的适应能力,加强公共卫生系统以应对传染病的威胁等。最后,国际合作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各国应该共同努力,签订并实施国际协议,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分层练习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时分层集训(十七)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建议用时:40分钟) (第285页) A组跨越本科线 下图示意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D.先冷后暖 2.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1.B 2.B[从图中可以看出,从早全新世→中全新世→现代,海岸线出现大幅后退,再前进的过程,即海平面先大幅度上升再下降。气候变暖,海水热膨胀及极地冰川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冷,海平面将会下降。] (2018·衡水中学三调)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完成3~4题。

3.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4.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和距海远近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地形和季风环流D.纬度和地形 3.A 4.D[第3题,气温降低,则适宜小麦生长区域整体向低纬移动,雪线下降,北美1月0℃等温线南移。亚洲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全球变冷则其范围缩小,即种植范围缩小。第4题,R和纬线大致平行,Q基本沿青藏高原东缘延伸,故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纬度和地形。] (2018·江西模拟)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29790075】 5.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 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 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 D.7~9月的降水量最少

中图版高一地理必修一_高考通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高考通关-《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1.下图示意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我国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 B.先暖后冷 C.逐步变冷 D.先冷后暖 2.下图示意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我国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读图,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冻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3.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日期等值线图,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M、R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1月0℃等温线北移 4.近年来有多位欧美气候学家推断在未来20~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相对气温偏低的“微型冰河世纪”。假定这一推断成立,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日期等值线图,导致R地和Q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 5.冰川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并能自行运动的、较长时间存在于地球寒冷地区的天然冰体,由多年降雪不断积累压固形成的。近年来,珠峰的冰川强烈消融。下图是1921年和2007年喜马拉雅山地区的绒布冰川对比图。读图回答,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原因有()。 ①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强 ②农业生产大量引水灌溉 ③温室气体大量排放 ④过度砍伐森林 ⑤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6.读北京和张家口两地50年间的平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统计资料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2022届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精选题库)必修1第4章 第2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2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很多科学家认为,北极四周形成的大量参差不齐的冰将在2030年夏季完全消逝(甲图)。科学家借助卫星图证明,南极一巨大冰川从冰架上断裂入海(乙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现象消灭的主要缘由最可能是()。 A.臭氧层破坏B.酸雨 C.冰川运动D.全球变暖 2.针对该现象发生的主要缘由,我们人类应实行的对策是()。 ①植树造林②把握酸性气体排放③进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④削减氟 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⑤改善能源结构,把握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第1题,冰川消融和冰川断裂入海均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结果。第2题,针对全球变暖应实行的措施可从把握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对温室气体吸取,进展新技术新能源等方面考虑。 答案 1.D 2.B 下面的a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

量分布状况,b图示意二氧化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相关学问回答3~5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 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 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上升,海平面也上升 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 4.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空洞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D.冰川运动 5.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削减;海平面上升 B.灾难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

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转变 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解析第3题,由a图可知,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由b图和c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上升,海平面也上升。第4题,由图可知,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带来全球变暖问题。第5题,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沙尘等灾难性天气频繁,温度上升,热量增多,会使中国的自然带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移动。 答案 3.C 4.B 5.A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整作用减弱④含盐 量降低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7.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缘由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削减D.气候变干 解析第6题,据图中等值线数值的特征可知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与历史时期相比,艾丁湖湖区范围在缩小,所以艾丁湖对环境的调整作用减弱。 第7题,艾丁湖1万多年来的变迁,主要表现为湖区萎缩,湖面缩小。如此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对策检测卷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影 响和对策检测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6~0.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回答29—30题。 1.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①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2.上述气温变更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上升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 高山冰川将变更规模,有些出现削减和退缩 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削减 D. 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加身体活力 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中国气候变更事务特殊代表解振华19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巴黎气候变更大会将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召开,主要目的是要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更行动的协议,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据此完成13~14题。 3.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下图中 A. A增加 B. B增加 C. C增加 D. D增加 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B. 提高私家车运用频率 C. 调高空调的温度 D. 大力转移高耗能产业 5.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山喷发后一段时间内③削减 B. 臭氧层破坏可能会导致②削减 C.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①增加 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削减 6.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下图为近三十年来该市农业结构变更图,这种变更产生的最主要 缘由是 A. 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削减 B.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C. 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D. 市场需求量的变更 2019年4月22日,气候变更《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行,中国主动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更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主动评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更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 B. 第四纪属于间冰期,冰川覆盖面积比现在小 C. 寒冷期偏长,暖和期偏短 D. 整个古生代以暖和期为主 8.全球气候变更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全球热量资源发生变更,但是水资源条件不变 B. 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 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难增多 D. 极端天气削减,从而削减疫病的流行 刺槐喜暖和潮湿气候,其开花盛期的早晚与气候等多要素有关。右图为我国刺槐开花盛期等候线图(中国东部)a读图,完成各题。 9.影响图中①、②两区域物候等值线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纬度地势 B. 光照地势 C. 降水光照 D. 纬度光照 10.全球气候变暖,大部分纬度花盛期可能会提前,一般状况下() A. 高纬地区提早的天数比低纬地区多 B. 高纬地区提早的天数比低纬地区少 C. 凹凸纬地区提早的天数相同 D. 同纬度沿海地区提前天数比内陆地区多 下图中阴影表示某地理事物的全球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该地理事物是指 A. 苔原 B. 臭氧空洞 C. 冰川 D. 煤田 12.近几十年来,引起该地理事物面积削减的主要缘由可能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大量排放氟氯烃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 1.近年,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和图瓦卢等低地岛国面临着被淹没的威胁。回答 下列小题。 【1】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空洞 C.环境污染D.酸雨危害严重 【答案】A 【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地区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地低被淹。臭氧层空洞、环境污染、酸雨危害严重都不会导致海平面升高。 【2】下列选项中,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是 A.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 C.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D.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 【答案】A 【解析】海平面升高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 碳含量增加,因此要有效的控制海平面上升主要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考点】该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C.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读图,根据图中气温距平变化趋势判断,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A、C错。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B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呈上 升趋势,D错。 【2】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B.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D.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答案】D 【解析】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 起保温的效应,D对。温室气候直接吸收、反射的太阳辐射较少,A、B错。对地面辐射大量吸收,不是反射,C错。 【考点】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温室气体与大气保温效应。 3.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台湾岛的面积比现在小 C.珠穆朗玛峰永久性冰川将往下移 D.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答案】B 【解析】 全球变暖,气温升高,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北,A错。全球变暖,海面上升,台 湾岛的面积比现在小,B对。冰川融化多,珠穆朗玛峰永久性冰川将往上移,C错。气温升高, 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北移,D错。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暖的影响。 4.全球气候变化就是指全球变暖。 【答案】B 【解析】全球气候变化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跨度长且有冰期与间冰期之分。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尤其近百年来,地球大气 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所以全球气候变化不等同于全球变暖。 【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的区别。 点评:本题属知识性试题,较为简单学生熟练掌握即可轻松作答。 5.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 表示1962~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读图,回答问题: 1962~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答案】D 【解析】要根据变化曲线,分析总体变化趋势和具体变化特点。由图可以看出,1962年~2007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升高了约1℃。 【考点】本题考查折线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图可以看出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波动上升,在这里要注意 是波动上升,不是持续上升,做学问要严谨,养成好习惯才会受益终生。 6.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 之后,挪威、冰岛、新西兰和哥斯达黎加率先响应,为各自实行“碳中性国家”的计划制定年限和 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回答题。 【1】对实行“碳中性国家”不利的措施是 A.积极开发洁净的新能源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合理开发水能D.积极植树造林

2020版高考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选择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 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 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 2.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是( ) A.计划生育B.提升城市化水平 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 解析:1.B 2.D 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影响最显著.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下图为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及降水特点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生代以干旱为主 B.第四纪冰川面积比现在小 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 D.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 4.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全球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变 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 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

D.极端天气减少,流行疫病减少 解析:3。D 4。C 第3题,图中显示新生代全球气候以湿润为主,A错;第四纪气候较寒冷,属于大冰期,冰川覆盖面积应该比现在大,B错;整个地质时期,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D正确。第4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上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热浪、大暴雨等。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甲、乙两时间段,气温变化率( ) 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D.不能判断 6.导致地质时期全球气温反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毁林开荒②太阳活动③燃烧化石燃料④火山喷发 A.①②B.③④

2019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含解析)

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地表形态、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读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完成1~2题。 1.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自然沉积体。与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冲积扇相比,新冲积扇位置偏向南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农业生产活动 B.地表水下渗 C.祁连山地南移 D.冰川融水量增大 解析: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自然沉积体,其形成与人类活动和地表水的下渗关系不大;冰川融水量增大会使径流量增加,冲积扇位置北移;祁连山地的南移会使河流泥沙在出山口沉积的位置南移,因而使得新冲积扇的位置南移。 答案:C 2.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 ) A.沿河流呈南北走向

B.沿河流呈东西走向 C.地处戈壁呈南北走向 D.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解析:图示区域祁连山脉北侧冲积扇地区的水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和城镇数量较多,且地形较为平坦,因而该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答案:D 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形分别可能是( ) A.山区、平原 B.平原、平原 C.山区、山区 D.平原、山区 解析:据经纬度信息可知,甲城市在秦岭以南的山区,铁路分布在地势较低的地区,铁路沿河谷分布;乙城市位于淮河平原。

答案:A 4.影响甲、乙两城市1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解析:甲城市位于秦岭以南,处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冷空气影响小,1月气温高;淮河平原以北没有大山的阻挡,寒冷气流可以直接到达,乙城市1月气温较低。 答案:B 读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完成下面两题。 5.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形,而是逢山开隧,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其原因主要是( ) ①节省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②减少所经聚落,减少拆迁量③缩短公路里程④减轻生态破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1.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 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 别的责任”原则。完成下列小题。 【1】《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 A.持续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D.区域性原则 【答案】C 【解析】可持续性发展有三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资源分配 与利用的公平;持续性原则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共同性原 则是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 能是唯一的,但各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共同努力。根据题干中《京都议定书》承诺是 指“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要强调共同性原则。故选项C正确。 【2】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 2 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 的是 A.植树造林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发展循环经济 【答案】A 【解析】控制空气中CO 2浓度的方式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CO 2 ,比如优化能 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等;另一方面是增加对空气中已有CO 2 的吸收, 比如植树造林。题干强调“减排”,但是植树造林是加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选项A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温室效应的应对措施。 2.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完成下列问题。 【1】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煤炭工业B.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 C.电子工业D.服装工业 【答案】B 【解析】注意阅读题干“专家认为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四个选项中与能源有关的是 煤炭工业、太阳能光伏发电工业,但是煤炭工业产品是煤炭属于常规能源,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工 业的产品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源属于新能源,故答案B正确。 【2】若现阶段我国大量生产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 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减轻耕地压力④调整种植业结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8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c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c 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d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地质 时期 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总体是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 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历史时期 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 波动 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 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1)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 全球气 候变化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的趋势 全球陆地降 水量变化 显著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 热带地区降水增加 亚热带地区降水减少 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①了解地表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 ②识别20世纪增幅最大的两个时期(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 ③找出图中最暖的年份(1998年)。 3.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改变了水、热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2)加剧了自然灾害。 (3)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 (4)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领域的影响显著。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1.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海平面的影响 全球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 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