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4.2 新中国的诞生

4.2 新中国的诞生

4.2 新中国的诞生
4.2 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分析材料并自学课文,知道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分析诗句,知道渡江战役的概况和结果;自主学习,叙述中国人民政协的概况、作用;独立探究,理解中国人民政协的召开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结合视频与诗词,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知道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二)通过学习,知道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培养热爱国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与新中国筹建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2.难点:如何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和独立思考。

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问题导入,前后呼应。本课讲新中国的诞生,因此,我先设问:“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我们苏醒了?”“又为什么说毛泽东领导我们站起来了?”这两个问题,既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又制造悬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教学中,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阐述,突出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最后,在课堂小结中,师归纳每一历史事件的作用,说明它们在新中国诞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次点明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与新课导入首尾呼应。

(2)史料引领,解读历史。本课史料丰富,图文并茂,教师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如补充系列图片史料,形象地展示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引入

多则文献资料和多幅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研读分析背景。为避免给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史料中既有图片、又有文字、视频等。通过多种史料的运用,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氛围。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利用图片史料,精心设置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善于学习,学会学习。

2.不足之处

本课时另一学习重点是“新中国诞生的意义”,通过解读何其芳的诗及列举一系列近代中国被侵略、受奴役的屈辱史实,来说明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是新中国的诞生,究竟是否真正使中国人民站起来,还缺乏新中国成立后史实的论证。所以,这里没有进行对比,就得出结论,有牵强之感。

3.改进思考

应补充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废除一系列不平等的材料以及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切身体会与近代中国受屈辱的历史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新中国的诞生

第四章三节《新中国的诞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了解有关心中国第一届领导班子成员。 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自主了解有关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讨论分析其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党史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体会党建国的艰辛。 一、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国内: 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的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占领了中国大陆的大部分领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国外: (1)有利条件:①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削弱。②社会主义超出一个国家的范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③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2)不利条件: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顽固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 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

2019-2020学年度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复习巩固第八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2014年3月,437位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烈士陵园,“战机护回程,忠魂归故里”,他们将与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同眠。与此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甲午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解放农村生产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开始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⑤三大改造完成 A、②①④③⑤ B、③①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③①②⑤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B、图一实行的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图二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图一使少地农民奋分到了土地,图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 D、都解放了农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C、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答案】: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新中国的诞生》教案

2019最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新中国的诞生》 教案走向现代世界 第六课新的诞生第一课时两种命运的决战 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和世界面貌的。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历史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了解解放战争的史实,理解共产党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信任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了解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的诞生、了解新的成立给带来的历史性巨变,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历史问题能力,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以及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对比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发展,了解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主要战役等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的史实,学习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的诞生等内容,分析革命胜利的因素,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感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延安精神的大讨论,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新诞生的有关材料学习,理解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对比,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的情感,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革命的主力军。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释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艰苦奋斗精神。 教材线索 [新课导入] 想象导入 放一段抗日战争中人民遭受战争苦难的录像,提问如果你是录像里的一个普通老百姓,抗战胜利后,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和平。但他们有没有得到和平呢?让学生在当时人们渴望和平的情感体验中导入新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 1.腐败的国民党统治区 (1)让学生看阅读卡提问:“为什么说国民党提出的主张代表着的黑暗命运?”(因为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是消灭共产党,即准备发动内战,因此是黑暗的命运。)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提问:“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国民党在政治上实施独裁专政,压制民主,实行特务统治;在经济上少数官僚掌握了大量财富。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而且完全没有民主和自由。) 2.根据地的发展 (1)指导学生观察图7-73请学生描绘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思考:“为什么人民积极参加选举?”(人民得到了民主选举的权利,翻身做主人了。) (2)让学生观看图7-74、7-75,提问:“大生产运动解决了根据地的什么问题?”(财政经济困难的问题。)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冀教版课后辅导练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冀教版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毛泽东被时代杂志评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的100之一。下列图片中记录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活动按时间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胜利 B、南京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经过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华民族正一步步实现着伟大复兴,其中的关键是“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与“伟大复兴”分别是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抗日战争胜利 B、新中国诞生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C、抗日战争胜利与新中国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中国诞生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成立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3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 ) A、60周年 B、61周年 C、62周年 D、63周年 【答案】: 【解析】: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作业2

[随堂检测] 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解析:选A||。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符合题意;B项是改革开放后的科技成果;C项是在2019年;D项是在1970年||。 2.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成功 解析:选C||。人造地球卫星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且D项晚于C项||,故C项正确||。 3.2019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解析:选C||。杂交水稻被称为“世界”的革命||,则其意义不仅仅因为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故A项错误;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若不推广应用||,其影响亦不大||,故B项错误;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杂交水稻的世界性意义||,而D项不能说明其世界性意义||,故D项错误||。 4.我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Ⅰ”型机诞生 C.“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诞生 D.“银河—Ⅲ”巨型计算机诞生 解析:选D||。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2019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2年||,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第二课 新中国的诞生 教学设计 (1)

活动主题公开课参加者(签名)活动时间 2015年12月2日朱慧敏朱家彪活动地点九(3)刘建雄张苍静上课教师朱慧敏 黄珍莲柯永琴 吴文文 活动记录 《新中国的诞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遵循时间顺序,依次了解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结合视频资料,研读地图,自学课文,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培养学生热爱国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 2、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呈现图片:开国大典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成立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 (二) 组织学习 1.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引导学生思考: 根据毛泽东报告的内容,联系本课课题,想一想: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2.北平和平谈判 学生自学书本,了解北平和平谈判的 背景: 内容: 结果: 3.渡江战役 结合地图了解渡江战役 教师总结过渡: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思考:1)中共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主观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人民群众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建立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等; 客观方面:蒋介石政府政治上孤立、失去民心,军事上军队士气不高,经济上横征暴敛、导致崩溃,还有统治的腐败等。 2)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的垮台标志着全国的解放。这种说法正确吗? 错误,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但国民党残余军队仍在垂死挣扎。直到新中国成立时,西藏仍未解放。因此,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政权垮台了,但全国并没有完全解放。 归纳: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了解时间: 地点: 参与者: 内容: 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5.开国大典

第七章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练习及答案)

第七章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本章练习与思考 (一)单项选择题: 1.1945年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斗争的焦点是: A.和平与内战 B.政权与军队 C.民主与独裁 D.团结与建国 2.重庆谈判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自卫战争胜利的战役是:A.邯郸战役 B.津浦战役 C.苏中战役 D.上党战役 3.1945年12月,来中国"调处"国共两党关系的美国总统特使是:A.史迪威 B.司徒雷登 C.赫尔利 D.马歇尔 4.把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政策的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在不同地区实施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5.1946年,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论点是: A.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B.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C.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D.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6.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镇压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制造的流血惨案是: A."一二一"惨案 B.下关惨案 C.李公朴、闻一多惨案 D."五二○"惨案 7.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的文件是:A.《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B.《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C.《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8.中国共产党为制定"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行动纲领而召开的会议是: A.全国土地会议 B.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中央九月会议 9.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 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C.《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D.《论人民民主专政》10.1948年下半年,揭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序幕的战役是:A.济南战役 B.辽沈战役

2020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四单元 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2课《新中国的诞生》教案1 新人教版

新中国的诞生 1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知道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知道渡江战役的概况和结果;自主学习,叙述中国人民政协的概况、作用;独立探究,理解中国人民政协的召开使人民获得了民主权力;结合视频与诗词,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性时刻,知道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而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过程方法目标: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诗歌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分析中,培养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并对所探索的问题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道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培养热爱国家的情感。 2教材分析 本课讲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国民党政府,建立了新中国的历史。教材设计了四部分内容加深学生对这段历史的领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叙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主张。“渡江战役”和“政治协商会议”为我们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最后“开国大典”叙述了新中国的建立,并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3重点难点 1.重点:与新中国筹建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新中国诞生的意义。 2.难点:新中国的建立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通过开国大典的小短片,看到人民欢呼雀跃,引导学生回答发生了什么事,人民为何如何开心,引出新中国的诞生。 活动2【活动】微课 1.新中国的诞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非常大的鼓舞,也改变了人民的命运,但是他是如何诞生的呢?请大家一起来观看下面这段微课。 2.出示微课,大致介绍为新中国诞生提供条件的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大致过程 活动3【讲授】学生归纳 3.让学生根据微课展示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整理,并列提纲。由学生代表进行展示。 4.出示渡江战役相关图片,提问:渡江战役对于建立新中国有何影响? 5.讨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占有绝对优势,为何最终胜利的却是共产党?引导学生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6.出示新中国诞生图片的人民群众反应,设问:新中国的建立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有何意义? 7. 展示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屈辱史实的图片,论证长期的苦痛。提问这段历史何时结束,从而得出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我国的屈辱史。使中国走上了民主、独立、统一的道路 8.给出中国解放前后的GDP和大学生人数变化,通过图表的反差直观反映新中国的诞生使我国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9.设问,让学生找出当今社会与之前相比的民主之处,得出中国的诞生是我们走上了民主富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同步测试语文

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 一、单项选择题 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2.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 ①新中国成立②华东军区海军成立③人民空军建立④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3.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B.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D.实现分田包产到户 4.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京!南京!》②《甲午风云》③《开国大典》④《挺进中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5.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人民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并成为国家的主人开始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重返联合国 6.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组织接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协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 8.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下列事件中向世界宣告这头雄狮己醒的是 A.辛亥革命的成功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战果 D.新中国的成立 9.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57、1962、1970、1980)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下列说法错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

《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教法分析: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我将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法:故事激趣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启发谈话法,培养学生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创设情境法,情境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问题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教学目标: 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了解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 教学准备: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相互问候。复习并导入课题 现代工业文明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速了生活节奏,必然会反映到视觉艺术领域。回顾 上节课所学习的欧洲3个美术流派,并由安格尔的作 品《浴女》引出一段视频《刘海粟——人体风波》,老 师利用多媒体补充了一些知识讲解,在新文化运动中 提出进行美术革命的的要求,进而导出课题《从传统到现代》。 那么美术是怎样从传统到现代的呢?刘海粟作品欣赏 学生看后很惊奇,展开了思考, 与此同时,采用人体模特教学 正是“西画东渐”现象的一种体 现,什么是西画?有哪些留洋的 画家? 讨论回答。 师(小结):导致中国美术现代化 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西文

《新中国的诞生》同步测试

《新中国的诞生》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跟它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D.中共二大【解析】本题课标要求为“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属于识记层次。该题要求学生识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地点。正确答案为B。 2.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是()A.由城市转移到乡村并开始由乡村领导城市B.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C.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D.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解析】本题课标“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该题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到的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从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是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背景下召开的入手,就能正确答题。正确答案为C。 3.(人教版作业本2014年第2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指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要改变,具体有() ①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开始由城市领导乡村②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③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该题课标要求为“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该题要求学生识记并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到的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要求学生将工作重心与总任务区分开来。正确答案为C。 4.(人教版作业本2011年)宣告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性事件是() A.重庆谈判B.三大战役胜利 C.解放军解放南京D.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 【解析】该题课标要求为“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属于识记、理解层次。该题要求学生理解解放南京的意义。正确答案为C。 阅读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思考5—6题。 5.诗中写道“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 第六单元 1 巩固新生政权教案 人教版

巩固新生政权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胜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确认识抗美援朝史实,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保家卫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土地改革前后土地性质的变化及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穿插学生的讨论探究。 四、学情分析:我国现在相对稳定,但政权仍需大力巩固,例如腐败问题就长期困扰党和政府,所以,本课与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生初中已学过中国现代史,对这段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而所讲述的历史与现在时间相距不远,资料较齐全,影视作品也不少,学生具备学好本课的客观条件。 五、教具:多媒体课件 六、学生课前准备:课前预习,对整一节课有一定的总体认识。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搜集相关资料。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想一想: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摆在中国领导人面前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全面解放中国的任务没有完成,国民党旧政权的残余武装、土匪,反动派潜藏的特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解放区的有效管理,农民渴望得到土地。 新课学习: (一)抗美援朝 1、背景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朝鲜中部的仁川登陆。10月1日,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放下武器,停止战斗,无条件投降。”美国把战火烧到我国边境,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还派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2、抗美援朝的原因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美援朝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美帝国主义的进攻已经威胁到了新中国的安全,中国出兵是迫不得已,既是为了支援朝鲜的反侵略斗争,也是为了巩固政权,维护中国人民的利益,所以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4、抗美援朝的经过 指导学生读图1-13及其文字,让学生了解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进攻阶段:五战五捷,将美国侵略军赶回 “三八线”附近 相持阶段:边打边谈,上甘岭战役

第1-3课 新中国的成立

第1课新中国的成立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中国现代史分四个阶段: ①1949—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或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②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③1966—1976年文革时期 ④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背景: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内容: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义革命向 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党的工作重点第一次转移的影响: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 政权的道路,有利于积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党的工作重点第二次转移的影响: 解决了中国由……..的重大问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开展起来. 3.进京赶考的材料题: 此话的背景: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进京赶考的含义:建立国家政权 进京四年取得的成绩: ①成立新中国②进行土地改革③西藏和平解放④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5)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4.一届政协会议: 背景: 国民党政权覆灭, 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基本胜利, 新中国成立条件成熟 ★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会议的目的): 为建立新中国作各方面准备.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5.新中国成立的前提:①基本前提:国民党的反动政权被推翻②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路线、方针的准备③一届政协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各方面的准备④全国人民拥护中共的领导。 新中国成立的标志:开国大典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的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社会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新中国成立。 6.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材料:(1)三年以来,指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1840—1949年,指整个民主革命时期。 民主革命的结果:取得了新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了新中国。 7.民主革命任务应该由资产阶级来承担,但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则由无产阶级完成,原因:①民族资产阶级虽具有革命性,但软弱妥协性又使其斗争不彻底②三座大山夹缝中生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③最主要原因: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的④无产阶级斗争更坚决更彻底 8.新民主主义革命能直接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无产阶级独立自主的领导权。9.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最主要是指:社会性质发生变化。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最主要原因:中共的正确领导。 11.和平解放西藏的目的:维护民族团结 12.毛泽东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万里长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或取得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是指: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国初期更伟大更艰苦的工作有哪些?①巩固政权②恢复发展国民经济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说:“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我们就一定能够加快新长征的步伐”“新长征”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长征开始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怎样纪念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事业?我们这一代青少年要深深懂得: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凝聚着千百万革命先辈的牺牲和艰苦的斗争,革命胜利来之不易,要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立志保卫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课时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两弹一星 1.研制原因 (1)提高国际地位的需要:________________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2)维护安全的需要:为了反对________,打破核垄断,中共中央决定发展原子弹、导弹。 2.成就 (1)______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2)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________试爆成功。 (3)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4)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号发射成功。 (5)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二、“东方魔稻” 1.现实原因:人多地少。 2.成就 打破传统观念,培育出“____________”和“超级杂交稻”。 3.意义 (1)对中国:粮食增产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

(2)对世界:被西方称为“东方魔稻”、“________________”。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1)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________年,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____________”型机诞生。 (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___________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 2.影响 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____________的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 1.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 (1)________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了太空。中国成为第______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2)2005年10月,“神舟”六号飞船又将聂海胜、费俊龙顺利送入太空。 2.意义 (1)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继“____________”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2)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在未来5~10年里,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____________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设计

高中美术湘美版美术鉴赏(选修)第二单元第六课从传统到 现代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材分析 《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主要讲述中西方美术的“现代化”问题,了解东西文化的碰撞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了解中国美术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与观念;学会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绘画作品。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美术作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与辨析能力。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对于美术学科存有纯娱乐心理,对美术基础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技能实践经验比较缺乏。因此,在教学的难度设计上不宜太大,我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逐步渗透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与学科的整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20世纪绘画在传统绘画基础上所发生的变化。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个案分析《愚公移山》,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和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及观念,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富春山居图与情感体验吴冠中的形式画法,了解画面记录的时代变迁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情分析 学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接触,在前面的课上也欣赏了一些古代中国画,本课主要是抓住“现代”二字感受现代中国画的变革,高一的学生还缺少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对现代中国画在变革中表现出的新的创作方法,绘画语言等缺少理解分析的能力,所以在理解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中国画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变中从观念到表现手法、表现内容发生的具体的变化的认识和理解时需要提供一些必要的背景知识,通过古代与现代作品的比较分析,让学生直观的感悟到现代中国画体现出的时代精神及新的绘画语言的运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诞生 在中国革命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形势下,召集新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都已经成熟。中国共产党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积极进行组织和筹备工作。 1948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代表同由国民党统治区和香港到达哈尔滨市的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行协商,对于成立新政协筹备会和新政协的性质、任务等问题,取得共识。 北平和平解放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先后从哈尔滨等地到达北平,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建立新中国,这是它们以前共同进行革命斗争的继续,也为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基础。这种制度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48年秋至1949年上半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人民团体纷纷建立和扩大,有些过去被分割在解放区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团体也迅速统一起来。 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在哈尔滨举行,参加大会的不仅有各解放区的职工代表,而且有原国

民党统治区的以朱学范为理事长的中国劳动协会的代表。会议决定恢复中国工人阶级统一的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选出以陈云为主席,朱学范、刘宁一、李立三为副主席的第六届执行委员会。 1949年7月至8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平召开全国工会工作会议,确定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把全国工人阶级首先是产业工人组织起来。 1949年3月初,中华全国学生第十四届代表大会在北平举行,正式组成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3月至4月,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第一次大会在北平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蔡畅当选为主席。4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议,在北平召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工作纲领和团章,推选任弼时任名誉主席,选出冯文彬为书记的青年团中央委员会。5月,全国青年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平举行,成立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7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成立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同时,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也举行会议,分别成立全国性组织的筹备委员会。这些全国性群众团体的组成和全国会议的召开,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扩大和

第2课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第2课 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新中国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了解土地改革的大体情况;正确理解进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 2.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及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分析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自主学习】 一、稳定物价之战(请阅读教材第8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能在课本上找到就行)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经济形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经济上接收下来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经济形势极为严峻。此时一些投机商乘机兴风作浪,他们囤积粮食、棉纱、棉布和煤炭,哄抬物价,掀起全国涨价风潮。 2.人民政府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措施: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人民政府与投机商展开了一场 “米面之战”。 结果:这场经济上的战役取得胜利,全国物价趋向稳定。 二、农民的翻身解放(土地改革)(请你认真阅读教材第9—10页的内容,完成下表) 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本目的三幅插图! 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听老师讲述) 1.中国政府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随即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 指挥“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同时,美国还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 台湾海峡,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侵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 越过“三八线”,直逼朝中边境,企图占领全朝鲜,并出动飞机轰炸 中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中国的国土上。新中国的 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唇亡齿寒,户破堂危,中国政府毅然做出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另一种观点:也可以说是两个大国的误判,特别是中国。) 新 中国 新中国

从传统到现代说课稿

《从传统到现代》说课稿 育才高级中学张科锋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要说的是《从传统到现代》一课,为了更好的阐述本课我分了五个方面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如下: 一、说教材 (一)、《从传统到现代》是湘版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六课。本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将前面传统美术进行一段了解和分析后,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国学国粹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对本课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更易于接受新事物和现代艺术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赏析一些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解读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准确把握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以及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由于内容和篇幅过多,四十分钟难以达到教学效果,若把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比较和讲解难以符合学生的学情和能力。所以我将教学设计重新整理整合。分作两个课时进行讲解,本课是以中国美术为主题。以便更好的更系统的讲授与探究学习。主要内容为两点:1、介绍传统在新时代的冲击下产生了新的面貌,以及造成这些面貌的成因。2、中国画在新时代形成了新的面貌,以及在这些变化中中国画永恒不变“笔墨”灵魂。我个人觉得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不仅仅是把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搬过来,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阳春白雪”式教学难以达到效果。教学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将知识生活化通俗化。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 (三)、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讲授和体验。使学生在传统与创新上有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生活的变化引申到现代美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对中国画精髓“笔墨”的通俗讲解使学生从表及里。提高了自身的美术素养。 2、情感与德育目标:通过对笔墨精神的理解和现代作品附有新面貌的分析。使他们更加的尊重多元文化。增强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的意识。尊重学生的情感表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现代化社会文化下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进行创新的。作品在那些方面有了新的面貌。 (五)、教学难点:中国画在创新的同时,他的不变的艺术灵魂“笔墨”讲解。 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和学具体验,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探究学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现代美术的共同特征与成因,并对传统“笔墨”深入浅出的演示和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在我看来有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课堂。课堂的氛围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快乐的。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增加了学案内容。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本节课以探究分析为主,在教具学具充足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和体验实践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发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主要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实物激趣法:导课阶段我用“筷子”阐述了传统与现代的联系,学生更易于接受。因为这些现象在我们的生活非常常见。以生活的经验作为突破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复习教案 新人教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教学目标 1、掌握“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八六三计划”制定的背景、内容、意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概况、影响;了解和掌握中国教育的发展规划及成就;了解文学艺术及体育事业的发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分析新中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几位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建国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让学生明白我国有些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继承传统立志成材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重点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杰出科学家为国争光的动人事迹 教学难点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 一、“两弹一星” 1谁来介绍什么是“两弹一星”?(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 ?教师讲解:“两弹一星”现在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但是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例如,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就是因为他主持研制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 2 原子弹是怎样研制出来的?(以邓稼先为首的老一辈科学家挑选了2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协力攀登科学高峰。他们在缺乏资料的“真空”状态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罗布泊的戈壁沙滩上空点燃神奇之火,生成原子弹爆炸特有的“蘑菇云”。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1《中国地地中程导弹发射成功》彩色插图体验科技实验成功的欢乐、自豪等情感。 3 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武器,我们这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它?(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中国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弹,才能粉碎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人民才能过上安宁的日子。) ?接着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1、92页的导弹和卫星图片,联系第14课《钢铁长城》有关知识,加深印象。 二、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过渡:新中国的科技研究不但在强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解决民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袁隆平就是一位成功解决中国众多人口温饱问题的科学家。 籼型杂交水稻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92页插图,体会袁隆平坚持田间劳作的精神。组织讨论: 1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他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惠及全世界,能够多养活许多人口。) 2我们应该学习邓稼先、袁隆平哪些优秀品质?(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而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增强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863计划 1 “863”计划的含义是什么?(“86”指1986年,“3”指当年3月。那时王淦昌、王大衍、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了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