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你的第一本哲学书》的书,这本书是哲学入门的必读书目之一。用作者的话来说:哲学的核心在于一些特定的问题,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具有反思能力的心灵就会自然而然感到困惑。开始学习哲学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于是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九个主流的问题,阐述各方对问题的看法,并引导我们去思考,即:

1.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2.我们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

3.心灵与身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4.词语的意义是什么?

5.自由意志是什么?

6.道德的基础是怎样的?

7.什么叫公正?

8.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9.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如果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我们唯一可以确信存在的,就是在你自己心灵之内的东西。”对于外在的世界,你能说出与它之间的联系,依然是建立在你的感官证据之上。看书需要视觉感官联系,听音乐需要听觉感官联系……然而,你之所以能够用这些感官证据来说明视觉经验是如何产生的,只是因为你已经在心灵之内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但是,这一预设正是我们已经有所怀疑的东西。对于外部世界是否存在,就如“庄周梦蝶”一样,无法证明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自己。这便是唯我论观点:只有你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我们无法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我们的各种感官接触到外部世界只是因为我们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第二,既然无法证明外部世界是否存在,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他人的心灵也属于外界世界,所以当然无法证明其存在。

第三,二元论的解释是:正常人是由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身),加上一个完全精神性的灵魂(心)。认为大脑是一个整体,心灵是大脑通过思考就能做出反应的那一部分。

第四,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词语是我们表达抽象的思维的一种具体方法,即传情达意。

第五,决定论的解释是: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被自然法则所主宰的,好像行星的运动被自然法则所主宰一样。我们的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具体条件下的我们的行为成为必然。

第六,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这的确是个很深的问题。事情的对与错,在我看来只是相对的概念,有些看起来对的事换个角度

再看就不一样了。所以一般只能判断其恰当与否,而判断其是否恰当,又涉及许多其他因素,如:情感、道德、道德等。因此,对与错的标准对具体的每个人会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看待角度的差别以及所在社会道德基础的差别。

第七,什么叫公正?这也是个不确定的问题。在我看来,世界上唯一可以确定其为公正的事情就是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

第八,这里采用二元论的观点:灵魂本身是独立存在的,人死后灵魂会离开身体。也有证据显示,在人死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

第九,其实谈到死亡的本质我就会想到生命的意义。我们生于宇宙,我们也作为宇宙本身的一部分,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乃至万物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也许是宇宙自身欣赏自己的“眼睛”。然而,这种终极意义或许并不存在:很久以后,宇宙可能在再一次大爆炸中不留一点痕迹。思索生活的终极意义是空洞的,我们应将眼光放在生活的具体意义上。很喜欢这样一段话:“只有当我们直视死亡,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我们才会清醒地活着并积极思考生活的意义。”此话便是在提醒人们让生命更加充实、做一个具体的成功的人。

《纪录片编导与制作》读书笔记

该书在一版序中写道:纪录片的制作就如恋爱和做生意一样,是要经过尝试与失败,在实践中学会的,而并不是书力所能及的。 还是那句话:实践出真知。 纪录片编导与制作(第三版) 【美】Alan Rosenthal 著张文俊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长期从事纪录片编导、制作与教学的丰富经验和杰出成就,以创作理念为主线,配以经典和翔实的实例,全面阐述和探讨了纪录片从创意、制作到发行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如纪录片创意与选题、项目建议书的编写要领、调研内容与方法、片子架构、导演的职责、采访、实地拍摄、解说词的写作、编辑方法与复杂性、预算分析、制片与筹资途径、问题与挑战等等,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与技法;不仅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且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影视编导与制作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材,同时也是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从业人员及专业人士的难得的、高水准的参考手册与实用指南。 作者简介 Alan Rosenthal,生于英格兰,曾就读牛津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制作过六十余部影视片,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和以色列。著作包括《感受一下耶路撒冷:一位犹太影片制作者的回忆录》(Jerusalem,Take One:Memoirs of a Jewish Filmmaker)、《为什么是文献片?》(Why Ducudrama?)和《纪录片的新挑战》(New Challeges for Documentary)等。曾获皮博迪新闻奖和国际纪录片协会学术成就奖。曾在斯坦福大学、大不列颠和澳大利亚国家电影学院任教,同时也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通讯学院的资深教授。近期进行的项目主要是在耶路撒冷、伦敦、纽约等。最新的影片是《阿道夫〃艾希曼:绝密回忆录》(Adolf Eichmann:The Secret Memoirs)。 目录 三版序 二版序 一版序 译者序 第1章引言 第一部分从创意到初稿 第2章准备 第3章开始工作 第4章建议书的写作 第5章调研 第6章片子构架 第7章开始初稿写作 第8章初稿的完成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0篇 《爱的教育》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我看过很多书,但是当我翻开《爱的教育》这本书,里面一篇篇文章使我深受感动。让我感触到爱就在我们身边。 小说里的《侠义的行为》这篇文章让我最感动的人物就是残疾的科洛西。他平时不怎么说话,家里也非常穷。就靠他妈妈卖野菜过日子。在班里四个调皮的同学经常戏弄他,有时候用栗子壳扔他,有时候学他残疾的样子,科洛西都不会生气。但有一次科洛西,终于生气了,突然将摆放在课桌上的墨水瓶扔了过去。那同学敏捷地避开了,墨水瓶砸到了刚进教室的老师身上。得知原因后,老师斥责了四个调皮的学生。最后,经过老师的教育,那四个同学主动向科洛西道歉。 这一篇小说让我懂得了,别人有了困难,或者身体有了缺陷,我们不应该嘲笑,歧视别人,而应该多关心他,鼓励他,帮助他,让世界充满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见义勇为的卡隆》深有感触。文中有一个红色头发一只胳膊残废的一位小男孩儿——克洛西和一位勇敢少年——卡隆。 一天班里的四个同学在捉弄克洛西,用尺捅他,往他脸上扔栗子壳,还骂他是“残废和怪物”。受尽欺负的克洛西爆发了,他随手抓了一个墨水瓶向他们砸去,没想到他们轻易躲开了,墨水瓶却砸到了刚进门的老师身上,就在老师责问时,班里每一个人站起来,但卡隆却站起来承担克罗西的责任,他的行为让我深有感动,世界上有多少向他这样的孩子? 许多人都在危急时刻逃避责任,把自己犯的错误推给别人,哪儿会有人替别人承担错误的人呢?我被他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深深打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习他的这种品质,那世界将会有多好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3当时在图书馆借来看的,没想到那么精彩,没看完,期限到了,我就买了一本青少版的,不过这本书的确好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主人公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里面还有富有正义感的卡隆,爱收集邮票的卡洛佩…… 当时我从第一页开始看,其实没什么精彩的,不过最令我有感的是每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比如,万里寻母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不远万里只为见母亲,最后还把母亲给治好了,从此,一家人很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有孝心。 同时我也感到了父母兄弟姐妹的伟大,打从那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呢。 如果你想从书中找到黄金屋,那你就要如饥似渴的读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4父亲对恩里科讲述了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都在学习,他们来自不同的职业,以不同的方式在学习。聋哑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学习,也很盼望有一所学校给予他们知识。 全世界,从英国到印度,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学习。就像恩里科父亲说的,我们是一名士兵,书本就是我们的武器,班级就是我们的连队,学校就是我们的战场。把学习比作战斗,与全世界战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不管是军人还是其他人,都应该接受知识的洗礼,知识能改变人生。 我们的学习生活与书中差不多,我们的目标不是超越一个同桌,一个班级,而是整个世界。如果我们停止学习,那么其他同学自然会超越我们。学习很重要,学习靠自己,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5其中一篇讲了安利柯的朋友不小心把老人砸伤了,老师和同学没有骂他,而是鼓励他去向老人道歉,把邮票送给老人,老人病好后不仅把邮票还给他,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10篇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10篇《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一 《苏东坡传》是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的所作,该书以文献资料为基础讲诉了东坡颠沛流离又充满潇洒传奇的一生。 提起东坡,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大多带着亲切会心一笑,随口都能吟上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的作品之中无不流露出他至真至诚的本性,诙谐而有趣,文字间莫不真笃而诚恳,完全发乎内心。 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的诗篇传颂至今,广为人知。李白潇洒自如,从心所欲,遨游天地之间,不为凡尘琐事羁绊;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沉浮官场争斗,终身郁郁寡欢。李杜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或太过不羁洒脱,或太过忧愁苦闷,只选其一,未免太过单一。而东坡恰好将这两者合二为一,他的一生既忧且乐,美痛兼具,此乃真正的快意人

生。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文学、书法、绘画等各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词作上与同为豪放派的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理念。 苏轼的才情虽名闻天下,但他一生卷在政治旋涡之中,仕途上历尽艰辛,乌台诗案屡遭贬谪,然而他始终光风霁月,淡然处之,真乃“一蓑烟雨任平生”。 岁月如流沙,弹指间,韶华易逝。东坡就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永远散发着光与热,吸引我们去探寻他深厚的文学宝藏。 《苏东坡传》读书心得精选范文二

【东坡之后再无东坡】 近几日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心中有些感悟,便提笔写来。因学识尚浅,直呼“苏东坡”感觉对这一代文豪颇有不敬,下文姑且称其为“东坡先生”。 东坡先生文采盖世,为人仰慕。最早接触东坡先生的文章是那篇《记承天寺夜游》,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当数“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虽然只是月下竹柏投影,但经东坡先生这么一想象,读者眼前便浮现一幅画面:晚空晴朗,轻柔如水的月光静静地倾泻在庭院里,好似院子里积了一层水,空明澄澈。那水中的藻荇伸展着柔轻的腰肢,原来只是竹子和柏树在月光下的投影罢了。那清新绝妙的笔触,那欢快澄澈的心灵,在这短短一行字里一览无余,每每读起,心头总不禁荡涤起层层涟漪。 东坡先生处逆境而自强不息令人敬仰。东坡先生虽文采绝佳,但其一生颇为坎坷。也许他的才华令上天嫉妒,于是给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这一路的艰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艺术的巅峰,终成时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细细品来,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砺他的意志,丰富他的人生,激

管理学读书笔记(叶国灿)

第一章管理学导论 一、管理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各级管理者有效地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职能,优化各种资源配置,整合组织力量,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二)管理的二重性 1.管理的自然属性 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即合理组织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2.管理的社会属性 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即维护特定社会制度下的生产关系。 (三)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1.经济人假设-亚当斯密 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必须以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为主要内容建立管理制度,并以金钱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 麦格雷戈提出两种相对的管理理论:X理论与Y理论。 X理论实际上是对“经济人”假设的运用,如下: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听别人的指导。(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工作是为了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该当负担起管理的责任。基于经济人的假设,相应的管理方式和要点如下: (1)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人的情感和道义可以不负责任,只重视任务而不考虑感情,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导和监督。这种管理被称为任务型管理。 (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刺激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二)社会人假设 人的主要动机是追求社会需求的满足。只有满足员工的社会需求时,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社会需求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重要的还包括同事之间的接纳和喜爱,即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社会需求的满足往往比“经济人”的报酬更激励工人。 管理方式: (1)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生产任务,而应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 (2)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指挥、监督、计划、控制和组织等,而更应该重视职工之间的关系,培养和形成职工的归属感和集体感。 (3)在实行奖励时,提倡集体的奖励制度,而不主张个人奖励制度。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让教育充满爱 --读《爱的教育》 关庙小学高军建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地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它是以一个小孩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却都是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每一篇文章都使我受益匪浅。 可以说,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是那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一种感人肺腑的力量。 这也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在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教育中的爱。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也就是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的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的。 它告诉我们:教育就是爱的别称,教育孩子就是爱孩子。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作为一名教育者,传播爱心,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我们对学生、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我们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会温暖他们冰凉的心,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可能会影响他们一辈子。 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 今天,我们用爱心点燃了一盏盏生命的灯;明天,我们希望这些生命的光和热,能够温暖和改变更多的人。 让教育永远充满爱! 所以:教育,就是爱。 我想,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带给我的答案吧。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东坡传》读书笔记范文(通用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1 自从接触语文,苏轼这个名字就在小学课本中屡次出现。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书、画在宋代登峰造极,但仕途上却屡遭迫害贬官。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与常州,享年65岁。但是仅课本对苏轼的介绍,往往不多。于是,我翻开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认真读起来。 这本书介绍了苏轼坎坷曲折的一生,展现了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和蔼可亲的一代文豪形象。读罢此书,我对苏轼一生印象最深的有三点。 一、苏轼从小刻苦努力学习,不断攀登艺术顶峰,取得巨大成就。他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六岁入学后,每天回家,都要把课本上的古诗词抄在笔记本上。这不仅让他记得更加牢固,还可以练习书法,这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只有像苏轼那样从小勤奋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二、苏轼在人生遭遇重大转折时,依然乐观面对。在苏轼被流放之前,是杭州太守这样一位大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宋哲宗听信小人谗言,将苏轼一贬再贬,不断流放。仕途上接连挫折,使他生活极其艰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依然乐观如故。因为乐观,他纵情山水,而且完成了《易经》《尚书》《论语》的注解,写出至今脍炙人口的佳句。 我在佩服苏轼的同时,也反省了自己。从前,我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只知道抱怨、逃避,一心只想打退堂鼓。如果是我面对如此逆境,就容易悲欢失望,丧失坚定的信念。所以从现在起,我向苏轼学习,像他那样做个乐观向上的人! 三、苏轼始终做到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苏轼担任杭州太守时,他发现,杭州人口虽多,却无一家公立医院,导致一些病人还没来得及治疗就一命呜呼了。苏轼为了让跟多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立医院——安乐坊。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2 在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我对于东坡先生的了解仅限于他的诗词,他遭遇的乌台诗案和他对弟弟子由深厚的情感。 尽管了解不多,但并不妨碍苏东坡在古代熠熠生辉的诗词大家中,成为我心目中最喜欢,最佩服的那一位。一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有感_读后感(精华版)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有感》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是一本哲学入门经典,作者将晦涩难懂的哲学问题,用平易近人且趣味横生的方式表达出来,贴近生活、简单易懂,且它短小精悍,花一个下午就能轻松读完。 我个人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并不觉得这是一本哲学引导书,它更像是一个老朋友,一个好老师在和你说俏皮话。他随手就能指着桌子上的一个桃子,给你解释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或是拿起一块巧克力开始举例子,帮助你对大脑和心灵的关系产生思考。 其实本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多多少少有过思考,可能有些疑问只是曾经在脑子里一闪而过,而有些却实实在在地困扰了你很多年。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和我们所观察到的样子是否相符?还是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只是大脑传递给我们的信号、是大脑(或是某种掌握我们命运的更高等的存在)希望我们看到的样子?我们会不会只是像《黑客帝国》里面的人一样,在电脑的培养下沉睡,体验着虚构的世界里虚构的一生?我们该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是真实的? 我的众多疑惑在此书中寻得共鸣。然而只是疑问有了共鸣,并不代表它们得到了解答。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小学放学后的时间,气温凉爽宜人。一阵风迎面挑拨年少的我乱糟糟的头发。风卷起的那一瞬间,我忽地感到天地和人群都安静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突然蹦到我的意识中我是谁? 对呀,我是谁? 幼小的我觉得惊讶,我是XXX啊!然而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回答。这只是一个名字,一个代号,一串叫出喉咙后能让你回头的声音。 那么,我到底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不是过去几十年,不是未来几十年,偏偏是现在,此时此刻,我在这个地方,以这样的形式发出这个疑问呢?这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还仅仅是出于机缘巧合?别人也有过类似的疑问吗?为什么大家看起来似乎都对自己的存在感到理所当然? 作为热爱科幻和反乌托邦题材的热血少年,我任性地猜测我应该是这个世界里的众多bug 之一,一定有很多志同道合者共同组成bug集合,最终我们以这样那样的形式相遇,嘭的一下子,推翻了某种高等生物对我们的控制当然这是开玩笑的。 很可惜的是,或许一些人曾经发出过疑问,但他们穷尽一生也找不到答案,于是只能把问题放下,最终适应了匆忙而艰辛的生活,关注点集中在外部世界,再也不去探求什么费力不讨好的抽象问题。我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就感到万分遗憾。错过一次思考,就错过了一次完善自我的机会。也许我们终究也是残缺不全的,但想要完善自我的愿望在我看来是一种重要的精神支柱。 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它给人以思考的快乐,同时直窥人心,囊括万物,却又能以最朴实的姿态静卧于我们身边,或许就藏在一个桃子、一块巧克力中。它使我们兴奋,使我们惊叹,最终使我们趋于平静。 若人人都能驰骋于思考的乐趣,不知世间是否能少些无谓的争端。

《任正非传》读书笔记

《任正非传》读书笔记 《任正非传》亲述任正非跌宕起伏、传奇精彩的一生。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历时十年,数十次深入华为,采访华为和任正非历程中各个关键人物,几度增删,创作成此书。全书展现了任正非从出生至今70多年的人生画卷,从入伍到退役进国企,从艰难创业到开拓海外市场,囊括其人生道路上各个关键点,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迄今为止,任正非一生真实讲述,不保留,不回避。追寻任正非创业至今一路心迹,娓娓道理,知无不言。 作者简介 知名财经作家孙力科,历时十年,数十次深入华为,采访华为和任正非历程中各个关键人物,几度增删,创作成此书。全书展现了任正非从出生至今70多年的人生画卷,从入伍到退役进国企,从艰难创业到开拓海外市场,囊括其人生道路上各个关键点,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前所未有。 引言

凡是能够有所作为的大人物,身上一定有他独特的闪光点,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个特质褒义的讲叫执着,贬义的讲叫固执。在任正非的身上,我想这一点更加明显。 第一部分:坚持 坚持,是任正非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地方。坚持这个词,褒义的讲叫执着,贬义的讲叫固执。纵观古往今来王侯将相,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坚持是必须条件。“坚持就是胜利”,三岁的孩子都知道的道理,我有一段时间也将此句奉为座右铭,贴在墙上。华为能有今天的成就,没有任正非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会有今天,尽管很多员工说他是独裁者,说他是军阀,但不可否认是他把华为带到世界通信行业的霸主之林。突然又想到毛泽东,前几天去北京,还看到了他老人家的仪容,就是这个时代伟人,一样有着变态执着的精神,取得了旷古功绩,也犯了严重错误。任正非是学毛标兵,他的管理中时刻都渗透着毛主席的思想。所以他也一样的会犯错,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华为的进步和发展。说到现在我似乎有一点理解,何谓坚持,在大方向上的坚持,再变态也不为过,前提是符合历史的进程,这就是就是个人眼光和时代的要求,两者有匹配,靠的是智慧和机遇!任正非阴差阳错搞了通讯,并且变态的坚持,刚好赶上了这个时代,所以他成功了,盖茨研究了windows操作系统,因为坚持,所以也成功了,如果他们做汽车的,会不会如此成功呢,不一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女老师 篇一:《爱的教育》读后感教师用 《爱的教育》读后感 ------韩佰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去年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 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 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 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与读后感心得体会

《苏东坡传》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与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点评! 苏东坡传好词摘抄: 三朝夏商周四诗风雅颂;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水仙子”鬓挥“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传好句摘抄: 1、所谓华美靡丽的风格,可是说就是堆砌艰深难解之辞藻与晦涩罕见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 2、深深印在他写的每一行诗上,正如我所看见的他那两幅墨竹上那乌黑的饱墨之光。 3、在势如奔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边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 4、苏东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劳苦,忽然瞥见一只苍鹰在天空盘旋的那么悠然自在,似乎丝毫不为明天费一些心思,于是自己盘算,为了功名利禄而是文明的生活受到桎梏镣铐的枷锁,是否值得?在高空飘逸飞翔的苍鹰正好是人类精神解脱后的象征。 5、此一巨大的扁圆石头,呈苔绿色,背上满是晶莹的小水珠。青蛙尾尽处为一石洞,其中发出清脆的潺湲之声。 6、苏东坡这时轻松愉快,壮志凌云,才气纵横而不可抑制,一时骅骝长嘶,奋蹄蹴地,有随风飞驰,征服四野八荒之势。但

是弟弟则沉默寡言。父亲则深沉莫测,对事对人,一概不通融假借,因此处世则落落寡合,将身旁这两匹千里之驹,随时勒抑,不得疾驰而奔。 7、东坡睡眠法:现在我已安卧,身上即使尚有发痒之处,我不再丝毫移动,而要以毅力精神克服之。这样,再过片刻,我浑身轻松安和直到足尖。睡意已至,吾入睡矣。 8、东坡瑜伽法:练习瑜伽的全部努力,在于努力少思索,以至于一无所思。最后这无所思乃是最难做到的,最初是集中思想于一点,这已经够难,因为人的头脑习惯于由这个思想转到另一个相关联的思想。使思想集于一点还是最低阶段,再高一点,使专心于一点进而到一点皆无的沉思,最后达到恍惚出神的境界。 9、有时长夜漫漫,他(东坡)无所事事,只有凝望红烛,静听宫漏,以遣长夜。 10、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高明的官员永远说不出什么,但只要否定。 苏东坡传好段摘抄: 1、苏堤和西湖之与杭州,正如美女花容月貌上的双眸。我常想,倘若西湖之是空空的一片水--没有苏堤那秀美的修眉和虹彩般的仙岛,一画龙点睛增其神韵,那西湖该望之如何?几百年来的中国游客,春季到来之时,向西湖蜂拥而至,度蜜月者,在湖上泛舟垂钓,或在垂杨之下的堤上散步,以消磨时光。有名的西湖十景包括东岸上的柳浪闻莺;另一景是在湖上的小岛上,由苏东坡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

《纪录片导论》读书笔记 作者:比尔·尼克尔斯(美) 时间: 对纪录片这一影片制作形式的概述 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提出的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道德、定义、内容、形式、种类、政治等论点 第一章:为什么道德问题对于纪录片制作很重要?探究了关于纪录片伦理道德一些方面,并提出了他们与故事片所带来的道德问题的各种类型有什么不同。 第二章:纪录片与其他电影类型的区别在哪里?并考察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可采取的多种互为补充的方式。侧重点在不同历史时期重复出现的影片性质和状况。 第三章:什么赋予了纪录片电影属于自己的嗓音?介绍了从修辞学引入的概念,以展示纪录片如何是在受惠于修辞传统,以及纪录片制作者如何来表达那些要求社会舆论关注和解决的议题。 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为纪录片提供内容或者主题的那些议题的某些特点,特别是那些由纪录片提出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回避了科学上的或者纯逻辑上的解释。 第五章:纪录片是如何起步的?对20世纪20 年代以来构成纪录片惯例的四种起了一定作用的不同方式进行了识别分析。 第六章:纪录片的类型有哪些?纪录片的六种不同的模式或种类,每一个模式都有自己代表性的制作者。典型的影片、制度支持和观众期待的形式。 第七章:纪录片如何反映社会和政治问题?与第四、第五一样,从历史角度切入,探讨社会的中心议题在纪录片中的呈现:国家名族问题、女性主义问题、政治身份问题、多元化主义问题等。 第八章:如何写出有影响力的纪录片评论?提出了一些组织论文结构的基本步骤。 内容:第四章:纪录片表现什么? 对于每一部纪录片而言,至少包含来自三方面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制作者的故事、影片本身的故事和观众的故事,这些故事就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全部内容。 要分析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影片如何创作以及为什么创作?一部影片与其制作者以往作品和一直以来倾心关注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制作者如何理解和诠释自己拍摄的意图或创作动机?这些想法如何与影片制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联系起来?这种对于制作者和作品所处语境的回溯是帮助我们探讨一部影片到底表现什么的方式之一。 另一个内容就是电影文本本身的故事,以及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我们所关注的是影片本身所揭示的内容,即一部纪录片中,电影制作者、被拍摄主体以及影片向我们揭示的我们所身处的社会,这三者的关系。 最后是观众的故事。每一位接触新体验的观众都会带着自己过去经验为基础的某种观点或动机。 对于一部影片(特别是纪录片)的视线的摄像和期望,会对我们接受该影片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想知道“纪录片究竟表现什么”时,这些假设和期望便是我们需要加以考虑的重要因素。 “纪录片所表现的概念和议题”其本身是无形和隐含的,作为非虚构电影的纪录片,其价值在于它把影片的主题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影片的主题本来只是我们用口头或书面语言描述出来的概念。摄像摄影不会向我们提供概念,它们提供的是实例,这就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纪录片需要依靠解说词去指导观众了解其影像含义“正确”解释的原因。纪录片向观众提供了以这种方式组织声音和影像结合的感官体验,它们想传达的不仅是感官的审美印象,更是一种深刻的旨意,代表着更为抽象的本质特征或概念。 纪录片是经过组织的有机镜头序列,从而使这些镜头和影片有了概念性和抽象性。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5篇 篇一:《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

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读了《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篇二:《爱的教育》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思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一个学年十个月的日记)以孩子的口吻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其中也有父母写给孩子的,我也称这部分为亲子共写日记。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孩子把日记锁起来、藏起来不让家长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建议家长和孩子都看这本书。 本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安里克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 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苦、朴实、友爱的品德。书中提倡爱国、勇敢、善良、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爱的这种教育方式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每一点进步而欣慰。 我非常欣赏书中提倡的几种爱的教育方式,他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只是拿很简单的事实教育身边人。比如说:在爱国教育方面,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在助人方面,书中主人公的母亲休息日常带安利克去贫民窟送衣服、食物。父母乐善好施的行为教育安利克要从小帮助有困难的人。尊敬师长方面、父亲带安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3篇

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3篇XX为大家搜集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600字3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一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

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文、书法、绘画上造诣很深,而且对医学、考古、水利等多方面都有独到见解。 他的大名,如雷贯耳,让我万分佩服,尤其是他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等等,皆令我赞不绝口。 这里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连称是。 人们都称苏东坡乃三百年一见之天才。虽然他离我们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却依然为人们所称颂。我想这与他那心灵的喜悦和他那思想的快乐是分不开的,这才是他万古不朽的根源,也正是我们后人值得细细体味的。

经典哲学书籍推荐

经典哲学书籍推荐 哲学入门书:国外比较好的有《苏菲的世界》,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罗伯特middot;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等; 国内的比较好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的袁卫的《哲学家的故事》,吉林出版集团的文聘元的《你不可不读的西方哲学故事》等。 进阶:开始系统地读哲学史的著作。西方哲学推荐先读张志伟老师的《西方哲学十五讲》、张汝伦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再读凤凰出版社与江苏人民出版社合出的《西方哲学史middot;学术版》。中国哲学先看冯友兰先生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再看中山大学与武汉大学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哲学史》,看哲学史的时候,可以结合地看原著选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 深入:研读各位哲学家的原著, 西方哲学: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奥古斯都:《忏悔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 洛克:《人类理解论》、《政府论》。斯宾诺莎:《人类理智新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卢梭:《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密尔:《论自由》。体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纯粹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尼采:《悲剧的诞生》、《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观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福柯:《词与物》、《知识考古学》。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 约翰bull;罗尔斯《正义论》。等等。 中国哲学:《周易正义》、《论语集注》、《孟子正义》、《大学》、《中庸》、《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庄子集释》、《荀子校释》、《韩非子集解》、《淮南子集释》、《春秋繁露》、《王弼集校注》、《原道》、《周敦頣集》、《张子正蒙注》、《二程集》、《四书集注》、《朱子语类》、《传习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周山全书》等等。

《创造性的采访》读书笔记

《创造性的采访》读书笔记 第一章你的采访问题何在 一、采访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泼咖啡”事件。如果你需要的是坦诚,是人性化的反应,而不是有防御性倾向的夸大和虚假的外在敷衍——那么就尝试在对话中暴露一下自己。为了追求采访技巧的完美而做的努力,往往容易破坏采访的坦诚性。 最好的记者往往能够从被访者人性化的回答中,品出其出人意料的成分,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传达给听众。 大多数人会对平和、友好的提问方式抱以最大限度的真诚。不带个人判断的提问方法对于增强对方的信赖和坦诚,作用是最为明显的。 这种职业性并不是要求你赢得一场辩论或者表现出道德上的高尚,而是要求你从与采访对象的接触中学到一些东西,从而可以和以后的读者一起来分享。 二、显性问题: 缺乏自信——运用社交技巧 难以获取完整的信息——为采访做准备,认真地倾听,最重要的是,能够识别谈话中“新鲜的和与众不同的”东西 知道接下来要问什么问题——“你的回答真棒!请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好吗?” 做笔记——识别谈话要点并把它们记录下来;通过速记和录音记录引用、事实、数据等证据 应对沉默寡言的采访对象——找到共同的兴趣点 应对喋喋不休的采访对象——寻找有创造性的解决途径 三、隐性问题: 由于害怕背上无知的名声,对提问普遍感到反感——提问是痛苦的,这已经很糟糕,但不提问,问题会更加糟糕。“勤问者愚一时,不问者愚一生” 不能明确陈述采访目的——向采访对象明确采访目的,他们就不会跑题了对人对物缺乏热情和天然的好奇心——“在采访中,好奇心是第一步”“好奇心”是19名美国著名记者评价自己的工作时使用品频率最高的词” 不能倾听——如果有某些迹象表明采访者没有在倾听,那么采访对象所表现出来的沉默寡言或者托词回避,可能就是对此的回应 缺乏准备——没有做准备,采访时必然会感到紧张。确定自己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以及什么样的提问能够帮你得到该信息 不作深度探究——对采访准备的越充分,就越容易在现场即兴草拟出新的问题。重要的是采访中的倾听和思考 提问含混——记者所需的是支撑抽象的具体细节,只有具体细节才能营造出戏剧化和冲击力。 不修边幅——“穿得职业些” 主题先行——“倾听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问题,外部的、内在的、与它相关的。以及关于此问题要不要和其他的什么人聊聊等等。“武断家”:经常知你于对立的一面。他们似乎以及拥有了所有的答案,因而仅仅是想要你证实他们的想法。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_1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导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下面是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一: 有一些好书曾让我感动,有一些片段曾让我铭记,有一些深度曾让我思索。《爱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名著由意大利的作家德·亚米契斯根据他儿子的日记改编而成,它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利柯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顾名思义,《爱的教育》,爱,便是贯穿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那最平实的字里行间,作者融入了种种人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社会之爱、国家之爱…… 《爱的教育》是我人生当中接触的第一部名著,所以,它所带给我的影响最深,给予我的启发最多。 我在小学时就曾读过《爱的教育》,但是由于当时年纪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并不能完全领悟书中所写的种种,以及书籍以外更高一层的真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现在再翻阅《爱的教育》,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依然深深地打动我的心,震撼我的灵魂,使人从中打破思想的枷锁,不断领悟人生的真谛,由此而与作者产生深深的共鸣。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又或者说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爱的教育》当中,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里面的少年爱国者。由于家境贫寒,父母把他卖给了戏法班子;在戏法班子里,他挨打受骂,忍饥挨饿,饱受虐待。后来终于在一次国外演出中逃了出来,并寻得意大利领事馆领事的帮助,坐上了回家的轮船。在轮船上,有三位乘客在得知他的悲惨遭遇之后,给了他少许金钱,其他乘客也纷纷给了他若干的钱。正当这位少年欣喜地坐在床上盘算着怎样利用这些钱的时候,他却听见那三位给自己钱的乘客正在和其他乘客辱骂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把这些钱全部丢还给了他们,并且愤怒地说到:“拿回去!我不要那说我国坏话人的东西。”那一瞬间,我对这位少年爱国者肃然起敬!即使知道会一无所有,也要坚决捍卫国家的尊严,这样崇高的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和学习啊!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荣誉,这样的人与之相比,显得何其渺小。少年爱国者的言行让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国家尊严和民族荣光都深深地刻在骨子里,成为生命当中永不磨灭的年轮。我由此而想到,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在我看来,一本好书,不仅像是一个益友,更像是一位良师。它所教会你的,绝不仅仅只是知识;它所使你开阔的,绝不仅仅只是视野。以前,对于人生和未来,我从不会去做过多的设想;面对身边的人和事,我也是一

苏东坡传 读书笔记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 我读的《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写的传记。全书按照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分成四卷: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与流放岁月。作者对苏东坡的生平逸事及所作辞赋进行解读,从而分析苏东坡的心理性格。 纵观苏东坡一生,只能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作者曾经也这样描述过:“一个高明的政客必然要精通一条艺术手法:那就是要多说话,但内容必须空洞。”这很好理解,如果你的存在不会对那些带头人物有所威胁,那你就不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高明的官员永远不说出什么,但只要否认。高明的官员必须深有休养,长于说‘无可奉告’‘阁下听说,诚然不错!’这样便大有前途了。第二条,他必须讨好朋友。第三条,当特别提防开罪他人。守口如瓶,低声而斯文,使人高兴的窃窃私语,早晚会积劳成疾,因公殉职。”作者说这就是朋党之争时政治之中的规则。显然,苏东坡已一一犯规了,但这并不是他不明白这些“秘诀”,实是因为他的本性就是如此,他的本性就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这些本性是值得歌颂的。苏东坡就是要做到说话做事都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当朝云产下一个男婴之时,苏东坡也曾写到:“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也许他知道,这许许多多的灾祸,全是由于他的才智。但我想,这更是因为他本性中的明辨是非,实事求是到死都未曾泯灭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