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

患有脂肪肝的老年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目的:探討老年患者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014年5

月-2015年5月笔者笔者所在医院年龄大于65岁的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参考《中国非酒精下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将其分为脂肪肝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内膜厚度,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在心电图上体现为ST段压低)的患病率。结果:共入组117例,其中脂肪肝组70例,对照组47例,脂肪肝组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均为27例,患病率为38.57%,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例和8例,患病率分别为19.15%及17.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014);脂肪肝组的颈动脉内膜厚度(10.93±0.91)mm,高于对照组的(10.11±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脂肪肝组合并心电图ST段压低的比率42.86%,高于对照组的1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老年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数值升高,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的发病风险增高。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atherosclerosis in senior people.Method:B ultrasound of abdomen were took out for people with age above 65 years ago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5.According to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an updated and revised edition the Chinese National Workshop on Fatty Liver and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for the Chinese Liver Disease Association),they were divided into fatty liver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between two groups,and Chi-square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prevalence of carotid atherosclerosis,coronary atherosclerosis,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 and myocardial ischemia(which was evaluated by the ST-segment depression in ECG)between two groups.Result:117 persons were enrolled,including 70 persons for fatty liver group and 47 persons for control group.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 and ST-segment depression were higher in fatty liver group(38.57% compared to 19.15%,P=0.040;38.57% compared to 17.12%,P=0.014;42.86% compared to 14.90%,P=0.020),and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had higher valu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ompared to control group[(10.93±0. 91)mm compared to (10.11±1.03)mm,P<0.001].Conclusion:Senior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disease have higher value of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and higher risks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sis,myocardial ischemia.

[Key words] Senior;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Intima-media thickness;Atherosclerosis;ST-segment depression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及遗传密切相关的代谢相关的肝脏损伤,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与年龄分布有关,其中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七节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一、概述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主要用于治疗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心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乡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为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将血脂长期控制于适当水平,不仅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可以减轻动脉粥样斑块,减少冠心病事件。 因此,在广大人群中进行高脂血症的防治成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重要环节。合理的饮食与生活调节对防治高脂血症极为重要。调脂药物能部分地控制饮食治疗所不能控制的高脂血症。 (一)血脂异常的定义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高脂血症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 (二)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临床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具体见表1。按病因又可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和继发性高脂血症。 血脂的基本检测项目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表1 血脂异常的临床分型 (三)血脂异常的检出 1、血脂异常的检出 (1)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测定。(2)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3)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4)对于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或24h内检测血脂。 2、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 (1)己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

【保护肝脏疾病常识】脂肪肝和酒精肝3

治疗方法 1、酒精肝的治疗首先必须戒酒 积极成功的戒酒是防治酒精肝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据国内的研究显示,酒精肝患者在完全戒酒2~4周后,多数可表现组织学和肝功能明显改善,甚至可恢复正常,因此,对于酒精肝患者嗜酒及对酒精依赖的程度,除个人意志外可相应地采取药物辅助治疗,以尽快戒酒。 2、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一般早期或轻度酒精肝除了戒酒之外可以应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和复合维生素等,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但不可太过频繁的使用药物,以免给肝脏功能增加更大的负担。 3、改善患者继发性营养不良状况 据调查发现,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营养支持疗法对改善酒精性肝病的预后效果尤佳,酒精肝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需要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纠正并存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病情恢复,提醒的是若有肝昏迷征兆者,应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治疗 酒精肝的治疗 1、酒精肝的治疗首先必须戒酒,积极成功的戒酒是防治酒精肝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据国内的研究显示,酒精肝患者在完全戒酒2~4周后,多数可表现组织学和肝功能明显改善,甚至可恢复正常,因此,对于酒精肝患者嗜酒及对酒精依赖的程度,除个人意志外可相应地采取药物辅助治疗,以尽快戒酒。 2、酒精肝的治疗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一般早期或轻度酒精肝除了戒酒之外可以应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和复合维生素等,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在保肝、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治疗上,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若已经发生酒精性肝硬化,就要采取相应的综合护肝疗法和对症支持疗法,以最大限度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若酒精肝患者转氨酶较高者可以考虑静脉输液的支持疗法+饮食调理,标本同治。 3、改善酒精肝患者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状况:据调查发现,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营养支持疗法对改善酒精性肝病的预后效果尤佳,酒精肝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需要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纠正并存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病情恢复,提醒的是若有肝昏迷征兆者,应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酒精肝的食疗 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8777800.html,/ebook/be02f758a45177232f60a25e.html 1、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2、黄芝泽香饮:黄精、灵芝各15克,陈皮、香附子各10克,泽泻6克。将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3、金钱草砂仁鱼: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鲤鱼1尾,盐、姜各适量。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同其他3味加水同煮,鱼熟后加盐、姜调味。 4、鱼脑粉:鱼脑(或鱼子)适量。将鱼脑或鱼子焙黄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次服3~5克。适用于脂肪肝。 5、玉米须冬葵子赤豆汤:玉米须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适量。将

高血压合并症首选药物推荐

高血压合并症首选药物推荐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限盐,减轻体重。 解释:ACEI长期应用能可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减轻左室肥厚,改善心肌硬度——ACEI降低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AngⅡ的生成,抑制AngⅡ对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促增生作用;减轻醛固酮的促进心肌间质纤维化作用。 高血压伴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首选β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 解释:避免降压过快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心肌梗死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单药首选长效钙拮抗剂CCB,或噻嗪类利尿剂,也可考虑选择ARB。 解释: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宜药物联合治疗,包括ARB+利尿剂、ARB+CCB、CCB+利尿剂,三药联合使用ARB+CCB+利尿剂。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包括:降压治疗和抗动脉硬化治疗。他汀类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动脉顺应性,降低收缩压;硝酸酯药物有效降低收缩压,缩小脉压差。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螺内酯类利尿剂。不宜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重度心力衰竭时)。

解释:心衰需要大量迅速利尿,降低心脏容量负荷,缓解肺淤血,因此使用短效利尿剂。 ACEI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作用使心脏前后负荷减轻,使外周血管和冠状血管阻力降低,增加冠脉血供,使心肌纤维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减慢。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也可用钙拮抗剂,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ACEI对高血压合并早期糖尿病的患者的肾脏有保护作用。 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 首选减体重,限热量,加强体育锻炼。可用α受体阻滞剂降低总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或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等。不宜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解释:β受体阻滞剂在大剂量长期用药时,可引起脂质代谢异常,表现为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等。 高血压合并肾脏病变 可选用钙拮抗剂或双通道排泄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内生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解释:ACEI对于双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单侧肾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禁用,它可以造成外周血管扩张,从而起到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可能导致肾血流灌注不足,造成肾功能损伤。 高血压伴痛风高尿酸血症 可选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不用利尿剂。

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干预方案

高脂血症及脂肪肝干预方案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无论是任一项增高或是两者皆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肝倾向和脂肪肝早期是可逆的,如任其发展,亦可发展为脂肪型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病变。 调理原则: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使血脂达到正常值,修复和改善受损肝功能。 一、药物调治 强身活血降脂丸:滋肾养阴、益气活血、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解毒化瘀丸:清热解毒、化瘀利胆、用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等。 二、饮食调养 低热量饮食,限制摄取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高蛋白饮食和新鲜蔬菜。低盐饮食,不宜多吃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适量饮水。食油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忌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饮酒过量者要坚决戒酒,避免酒精对肝脏进一步损害;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治疗,控制血糖;肥胖者要合理减肥,控制体重;停用会导致脂肪肝的药物,尽量使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改善饮食结构,坚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 三餐能量分配:早餐:7%,午餐:49%,晚餐:24%,动物性或脂肪高的食物尽量安排在早餐、午餐吃。宜采用蒸、 煮、炖、凉拌,少用煎炸的方法。

适宜吃的食物:燕麦、玉米、海带、大蒜、苹果、牛奶、洋葱、甘薯、胡萝卜、山楂、无花果等。 推荐药膳: 素烩三菇: 配料:冬菇、蘑菇、草菇各25克,嫩玉米笋片50克。 制法:将冬菇、蘑菇、草菇入清水泡发,洗净,入油锅煸炒,然后加入鲜汤、嫩玉米笋片同煮,待熟后再加入粉芡和调料(盐、味精等),翻炒片刻即可。 双耳炒豆腐: 配料:木耳15克,优质鲜豆腐300-500克,银耳15克。 制法:1.将木耳、银耳加入清水泡发,洗净,去杂质,在油锅中略爆炒;香菜洗净切碎。 将豆腐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小块,放入油锅与豆腐乳煎炒,然后加入木耳、银耳、鲜汤、香菜、胡椒粉、盐及味精,煮透即可。 山楂菏泽茶: 配料:山楂15克,荷叶12克,泽泻10克。 制法:将上述3味共切细,加水煎或以沸水冲泡,取浓汁即可。 三、精神调摄 保持良好心态,尽量避免精神紧张、经常熬夜、情绪过分激动过度劳累、焦虑或抑郁等不良心理和精神因素的不良影响。

浅论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a18777800.html, 浅论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 作者:杨赐 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6期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状态,它是一种常见的经治疗可痊愈疾病。临床生理显示肝、脂肪组织及小肠是合成甘油三酯的主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而脂肪肝形成原因有二:肝细胞能合成脂肪但不能储存脂肪,甘油三酯在内质网合成后与载脂蛋白以及磷脂胆固醇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由肝细胞分泌入血而转运至肝外组织。如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因营养不良、中毒、必需脂肪酸和胆碱缺乏、或蛋白质缺乏等不能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入血时则聚集在肝细胞浆中,形成脂肪肝。其二:食用脂肪过多及各种原因造成脂肪动员增强,使血浆非脂化脂肪酸浓度升高,肝脏摄取的脂肪酸量也因而增多,当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速度超过了组合极低密度脂蛋白及泌入血流的速度时,也会出现肝中甘油三酯堆积,造成脂肪肝。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即形成高脂血症,因而是动脉硬化及脂类代谢紊乱疾病的诱因。本文重点报道实验室检查血脂浓度,以期证实血脂浓度高低与脂肪肝形成有着密切规律,为脂肪肝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我室对经B超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16例患者的血酯含量,并同时设置对照组。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16例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年龄35—65岁,其中男11例女5例。同时以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同时采用意大利产SAS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抽取每人空腹晨血取血清检测。结果:第一组脂肪肝患者16人中:血脂增高者13人,其中4人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增高,有7人甘油三酯增高,有2人胆固醇增高,有3人结果正常。第二对照组中有5人血脂增高,其中1人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均增高,3人甘油三酯增高,1人胆固醇增高,其他15人血脂检查结果均正常。 以上两组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存在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 讨论:脂肪肝是一种中老年人不易引起注意的常见病。因其无有特异的临床表现,使诊断较难而漏诊、误诊。但本组资料研究表明:由于血脂含量与脂肪肝形成关系密切,可根据B超探查和对血脂浓度的综合分析,再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肝肿大、肝区疼痛与压痛等,即可确诊。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分型

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和分型 如何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下面贵州泉州瑞金肝病专家来为我们一一解答: 一、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较为常见,因此,在诊断上应考虑区分为单纯酒精性肝病抑或酒精性肝病合并HBV和HCV等病毒感染。 (一)酒精性肝病 1. 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40g/d,女性略低;或2周内有暴饮史。 2. 禁酒后血清ALT和AST明显下降,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即在2倍正常上限值(ULN)以下。如禁酒前ALT和AST<2.5ULN者则禁酒后应降至1.25ULN以下。 3. 下列2项中至少1项阳性:(1)禁酒后肿大的肝脏1周内明显缩小,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2)禁酒后GGT活性明显下降,4周后降至1.5ULN以下,或小于禁酒前40%. 4. 除外病毒感染、代谢异常和药物等引起的肝损伤。 (二)酒精性肝病合并肝炎病毒感染 1. 肝炎病毒现症感染标志阳性。 2. 禁酒后除血清ALT和AST下降可能不明显外,其他符合酒精性肝病诊断标准。 3. 通常禁酒4周后ALT和AST均应下降至3ULN以下,禁酒前<3ULN者则应至少下降70%. 未能符合上述条件者,应取得组织学诊断证据。下列项目可供诊断参考:AST/ALT>2,血清糖缺失转铁蛋白(CDT)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增高,酒精性肝细胞膜抗体阳性,血清谷氨酸脱氢酶(GDH)/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CT)>0.6,以及早期CT测定肝体积增加(>720cm3/m2体表面积)。应注意在Ⅱ型醛脱氢酶(ALDH2)活性低下者,即使饮酒折合酒精量<40g/d也会发生酒精性肝病。酒精量换算公式为: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酒精比重)=g. 二、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 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诊断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4型。 1. 酒精性脂肪肝: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脂肪肝出现最早,出现率也

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怎样预防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多发病,特别应当重视人群一级综合预防。要消除和控制与本病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如调整人群的饮食、生活习惯、改善生活和工作劳动环境等等。对临界性高血压或有家族史的子女则应采取个体二级预防措施,如严密随访观察、控制饮食质量,避免精神应激、加强体育锻炼,必要时给予适当的调压药等等。对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关键在于防治原发病。 一级预防:在高血压的全方位防治策略中,一级预防占有重要地位。已证明,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一级预防可使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55%。继之患病率、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均可大幅度下降,整个防治的费用,工作量约可下降一半。 一级预防的基本内容有: 一、合理膳食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可概括为两句话:即一、 二、三、四、五和红、黄、绿、白、黑。一是指每日1袋牛奶。我国成年人每日需摄钙800mg,但我国膳食普遍缺钙,一般每日摄入量为500mg左右。每袋牛奶237ml,含钙约280mg,且较易吸收,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并有轻度降血胆固醇作用。二是指每日250g左右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300g,此量宜因人而异。可少至150g,多至500g。通过调控主食,可调控血糖、血脂及体重。三是指每日3份高蛋白食品,这是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不可忽视,也可增至4份。这样相当于每公斤体重蛋白质1~1.5g。每份高蛋白食品相当于以下任意一种:50g瘦肉、100g豆腐、一个大鸡蛋、25g黄豆、100g鱼虾或鸡鸭。人体无蛋白仓库,过多蛋白食品不仅不能被贮存,对肠道、肾脏、代谢均有害无益。四是指四句话: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

五顿、七八分饱。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营养素均不够全面,粗细粮搭配有明显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粗粮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预防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过多甜食会促成肥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虽然人群中盐敏感者只占1/3,其余的人摄盐多少对血压影响不大,但总的来说,盐过多不利健康。在烹调中可用醋或糖醋代盐。三四五顿指总量控制,少量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减肥、降血脂。在每日摄入量不变情况下,早中餐所占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五是指每日500g蔬菜及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日进食400g蔬菜及100g水果。新鲜蔬菜、水果除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外,业已证明尚有重要的防癌作用。红指红葡萄酒。每日50~100ml红葡萄酒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轻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白葡萄酒、米酒、绍兴酒可能效果稍差。啤酒不宜超过300ml,白酒不超过25ml。WHO 已把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的观点改为:酒,越少越好。黄指黄色蔬菜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西红柿。这类蔬菜和绿叶蔬菜富含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缺乏维生素A,在儿童会因免疫力低而易发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在成人,可能与癌症发病有关。绿是指绿茶。绿茶含有茶多酚最多,有较强的抗氧自由基、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防癌作用。白指燕麦粉及燕麦片。据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与中国农科院协作研究证实,每日50g燕麦片煮粥,能使血胆固醇平均下降39mg,甘油三酯下降76mg,在糖尿病患者中,效果尤其明显。黑指黑木耳。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心脏科医师偶然发现黑木耳的显著抗凝作用后,黑木耳便风行全球。每日10~15g即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胆固醇作用。经北京心肺中心证实,其抗血小

非酒精性脂肪肝指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发表时间:2010-08-08发表者:倪卫兵(访问人次:34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但患者无过量饮酒史,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南通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倪卫兵simple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NAFLD是21世纪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亦是我国愈来愈重视的慢性肝病问题[3]。为进一步规范NAFLD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共识的基础上[4-9],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对2006年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0]进行更新。 其中推荐的意见所依据的证据等级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11]文中以括号内罗马数字表示,见表1。 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分级 证据等级定义 Ⅰ随机对照试验 Ⅱ-1 非随机对照试验 Ⅱ-2 分组或病例对照分析研究 Ⅱ-3 多时间系列,明显非对照试验 Ⅲ专家、权威的意见和经验,流行病学描述 本《指南》只是帮助医师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NAFLD诊断和治疗中的所有问题。临床医师在针对某一具体患者时,应充分了解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和现有医疗资源,并在全面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由于NAFLD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仍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一、流行病学 NAFLD是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肝功能酶学异常和慢性肝病最常见的原因,普通成人NAFLD患病率为20%~33%,其中NASH和肝硬化分别占10%~20%和2%~3%[1-2,12]。肥胖症患者NAFL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2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NAFLD患病率分别为28%~55%和27%~92%[1-2,12-13]。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征在全球的流行,近20年亚洲国家NAFLD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发病趋势,中国的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成人NAFLD患病率在15%左右[3]。NAFLD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肪高热量膳食结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IR、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和2型糖尿病)[3,12-13]。尽管酒精滥用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脂肪变关系密切,但是全球脂肪肝的流行主要与肥胖症患病率迅速增长密切相关[3,12,14]。即使应用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标准诊断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或)腰围正常的NAFLD患者在亚太地区仍不少见[3,12-13]。近期体质量和腰围的增加与NAFLD发病有关,腰围比BMI更能准确预测脂肪肝[3,12-13]。在非基因3型HCV感染者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肝脂肪变主要与IR和

动脉粥样硬化(内科学第八版)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2 【发病机制】3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4 【诊断和鉴别诊断】8 【预后】8 【防治】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各种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受累动脉的病变从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继发性病变尚有斑块出血、斑块破裂及局部血栓形成(称为粥样硬化一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thrombosis)。现代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具有巨噬细胞游移、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其他常见的动脉硬化类型还有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和动脉中层硬化(Monckeberg arteriosclerosis)。前者是小型动脉弥漫性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高血压患者。后者多累及中型动脉,常见于四肢动脉,尤其是下肢动脉,在管壁中层有广泛钙沉积,除非合并粥样硬化,多不产生明显症状,其临床意义不大。 鉴于动脉粥样硬化虽仅是动脉硬化的一种类型,但因临床上多见且意义重大,因此习惯上简称之“动脉硬化”多指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和发病情况】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对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表明,本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即多种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risk factor)。主要的危险因素为: (一)年龄、性别 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但在一些青壮年人甚至儿童的尸检中,也曾发现他们的动脉有早期的粥样硬化病变,提示这时病变已开始。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男性与女性相比,女性发病率较低,但在更年期后发病率增加。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二)血脂异常 脂质代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增高,相应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减低,载脂蛋白A(apoprotein 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践中,以TC及LDL增高最受关注。 (三)高血压 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收缩压和舒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四)吸烟 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NAFLD入选标准 1.1入选标准 (l)据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明确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健康志愿者要求常规体检排除躯体疾病可能; (2)男性或者女性; (3)年龄18--- 70岁; (4)近一月内无药物服用史; (5)近两周内无大量饮酒及暴饮暴食。 1.2排除标准: (l)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乙醇量男性40g/日, 女性20g/日;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乙醇量>80g/d; (2)病毒性肝炎; (3)自身免疫性肝病和遗传性疾病史; (4)药物性肝病史; (5)全胃肠外营养史; (6)以往有糖尿病或甲亢病史; (7)使用任何影响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 (8)恶性肿瘤及其他进展性致命性疾病。 1.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依据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3.1临床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第6或第7项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 (l)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9,女性每周<709; (2)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可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4)可有体重超重和(或)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组分; (5)血清转氨酶和Y---谷氨酞转移酶(GGT)水平可有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为主; (6)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7)肝活体组织检查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1.3.2B超诊断依据 (l)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脾脏和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

主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粥样硬化 胸透检查结果主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 主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主动脉内皮受损,发生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胸部X线检查时,可有主动脉球增大、突出或主动脉增宽纡曲等表现,在老年人中并不少见。主动脉粥样硬化,多由高血压、高心病或冠心病、以及主动脉或主动脉瓣疾病等引起,出现主动脉硬化,提示全身也有动脉硬化,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应及早进行治疗。建议进一步做心脏有关检查,如心脏超声、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检查,检查心脏有无肥大、扩大等高心病、冠心病改变。如无明显异常,可按动脉硬化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病变的特征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发生坏死,形成斑块,使动脉变硬增厚。发病机制多是高脂血症,高血压症、吸烟的多。动脉粥样硬化的后果可大可小,关键是看累及到哪些动脉?比较严重的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通常会一引起冠心病。造成心肌缺血梗死。 继发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一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 二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 三吸烟 四糖尿病 五肥胖 动脉硬化口服什么药 动脉硬化是个比较麻烦的病,常用西药并不能有非常好的效果。建议医药为辅,调养为主,尤其是情绪要控制好。心里波动不要太大。坚持一下适度的锻炼。是药三分毒,最好少吃药。可以从饮食方面多注意下。 适宜食物 1、多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单纯碳水化合物(如 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维生素C可促使胆固醇羟基化,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 液和组织中的蓄积。

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饮食及注意事项

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饮食及注意事项 诊断: 1、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 血压分为1、2、3级。 2、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高血压饮食(多吃) 1、芹菜: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2、萝卜:可以降血压,食谱:萝卜猪骨汤、萝卜海带瘦猪肉汤。 3、猕猴桃:降低血压、降低胆固醇,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4、黑蒜:最为常用饮食疗法,食用简单,可以降低高血压及其引起的高血糖、高血脂。 5、冬瓜:可以利尿、治高血压。 6、富硒米:含有丰富的硒元素,对高血压有着良好的功效,还可以对抗脂肪肝。 7、洋葱:被誉为“菜中皇后”,营养丰富,含抗坏血酸及18种氨基酸等。预防心脑血管病、抗氧化、美容等作用,长期食用可以稳定血压,降低血管脆性。 8、苦瓜:有清热解毒、清心消署、明目降压之功效。吃前注意热水焯一下去苦味。 9、碘含量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带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及膳食纤维、钙,能降 低胆固醇、降低血压。 10、植物油,如:菜籽油,大豆油等。 11、多食蔬菜水果。 1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制品、猪血等动物血类。食用量推荐:各类鱼肉、去皮鸡肉、鸡蛋白、牛奶、大豆制品(豆腐、腐竹、油豆腐)>瘦猪肉>猪蹄、牛肉、羊肉。 13、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豆类等。这类食物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促进排便。 14、深色食物:如黑豆,黄豆,香菇,洋葱,茄子,羊血,黑木耳类食物。 15、富含钾的食物:新鲜的蔬菜、水果、豆类、菌类、薯类、瘦肉、贝类、钾盐。钾直接 扩张血管,使尿钠排出增加。 16、富含钙的食物:牛奶、虾皮、海带、黄豆、香菇。钙摄入量低可以增强高盐膳食对血 压的作用。 高血压饮食(少吃): 1、盐:每日食盐量降低到4~5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少吃腌制、卤制、熏制的食品,如咸鱼、咸蛋、榨菜、酸菜、皮蛋、腐乳;香肠、午餐肉、烧鸡等熟食

脂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肝与及高脂血症发生的机制

脂代谢紊乱导致脂肪肝与及高脂血症发生的机制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根据我国高脂血症和NAFLD的特点,我们围绕高脂血症和NAFLD的诱因、重要发病环节以及生物标记物的发现这几个方面,凝炼出6个有特色、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 ●NAFLD和高脂血症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易感基因和表观 遗传特征? ●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和生活方式(运动)与NAFLD和高脂 血症发生、发展的关系? ●代谢性炎症在NAFLD和血脂紊乱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肝脏营养感应调控及脂代谢稳态失衡与NAFLD发生和 发展的关系? ●外周脂质向肝脏异位以及肝细胞内脂肪重分布在 NAFL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NAFLD和高脂血症不同疾病阶段及转归的生物标记物 是什么?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脂肪肝和高脂血症的遗传学研究:易感基因及表观遗传 利用我们项目组人群队列及病人活检样本资源、部分中国

人群的SNPs数据和国内外脂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研究成果,重点研究:1)NAFLD和高脂血症的易感基因以及表观遗传因素:利用代谢基因数据库(WIT)和本项目组研究获得的SNPs数据,通过外显子深度测序筛查进一步确定中国汉族人群NAFLD和高脂血症的易感基因位点,并在长期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和肝组织活检标本的基础上验证其与不同阶段NAFLD(SS和NASH)以及不同预后转归(肝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在NAFLD动物模型的不同阶段进行全基因组启动子甲基化位点扫描、microRNA 表达谱分析;并利用上述平台进行高脂血症和/或NAFLD患者肝组织活检样本检测,从而识别并明确与高脂血症和NAFLD相关的表观遗传学因素;我们也将特别关注两个极端人群,即“吃水也胖”和高脂饮食而不发生脂肪肝和高脂血症人群,并通过上述手段研究其易感/保护基因(位点)(注:综审专家建议);2)易感基因及表观遗传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针对获得的NAFLD和高脂血症相关性易感基因/易感位点,应用EMSA、super EMSA和Chip技术“挖掘”与之相结合的转录因子,验证易感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对基因转录/翻译、信号通路活性、细胞生理功能的影响;结合筛选获得以及前期工作发现(SREBP1c、FoxO1、PGC1 、SIRT1基因甲基化)的表观遗传学因素,在原代肝脏细胞和动物模型水平验证其对基因表达、信号通路活性、细胞糖脂代谢功能的

清肝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

清肝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 【摘要】目的评价清肝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疗效。方法68例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均服用清肝降脂颗粒,1~2包/次, 3次/d,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由(7.57±1.31) mmol/L 降至(4.64±0.87) mmol/L,甘油三酯由(3.48±0.87)mmol/L降到(1.45±0.51)mmol/L;同时肝脏B超显示脂肪肝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结论清肝降脂颗粒具有调血脂,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关键词】脂肪肝; 清肝降脂颗粒; 高脂血症; 胆固醇;甘油三酯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及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只有有效地控制血脂,才能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清肝降脂颗粒由姜黄、女贞子、绞股蓝、泽泻四味中药组成,相关研究表明其对实验性脂肪肝、高脂血症、高粘血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价清肝降脂颗粒治疗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的疗效及其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45~65岁,平均(54.6±4.6)岁。均具备以下5项诊断依据中的3项以上:①肥胖,肝大并伴有肝区胀满或疼痛。 ②B超检查出“明亮肝”及回声衰减或CT出现肝密度普遍降低, CT值<40 Hu,肝/脾CT值<0.85。③2周内停用降脂药物,并保持平常饮食,采血2次,检测2次血清总胆固醇(TC)≥6.18 mmol/L,甘油三酯(TG)≥2.3 mmol/L,载脂蛋白A(ApoA)<1.26 g/L,载脂蛋白B(ApoB)>0.79 g/L,ApoA/ApoB<1.07。④肝功能轻微异常或异常。 ⑤肝活检诊为脂肪肝。凡合并肝硬化和活动性肝炎者均不列入本观察中。 1.2 服药方法本观察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所有观察病例均服用清肝降脂颗粒(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产中药免煎饮片颗粒),1~2包/次, 3次/d,剂量随体重变化。以1个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期间不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用药前均检查肝功能、血脂,以及B超或CT检查肝脏。治疗1个月复查1次上述项目并详细记录, 3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项目和标准①肝脏缩小,肝区不适感消失。②B超或CT检查恢复正常,肝/脾CT值=1。③TC≤5.18 mmol/L,TG≤1.7 mmol/L, LDL-CHOL ≤3.1 mmol/L。④肝功能完全正常。 1.4 疗效判定显效:符合上述观察项目标准中3项;有效:符合其中2项;无效: 4项中3项无改变。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见表1。 表1显示治疗后血清TC、TG和LDL-CHOL均明显降低,血脂水平随着通清肝降脂颗粒应用时间的延长呈明显递减趋势。 2.2 临床疗效分析见表2。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临床研究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9-12T15:49:41.4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6期作者:田淑云 [导读]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含量由5%增至40~50%而引起的病变。 (定西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检验科甘肃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为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门诊确诊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各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AST、ALT、ALP、AST/ALT,GGT、TBIL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组ChE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组TG、CHOL水平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T、AST/ALT>2、GGT的检测对提高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242-02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肝内脂肪含量由5%增至40~50%而引起的病变,临床上主要根据其临床饮酒史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类。由于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仅根据临床饮酒史和病人的回答区分两者并不准确。因此寻找价廉、实用、有特异性的临床生化指标作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手段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90例酒精性患者和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进行检测,找寻二者特异性的鉴别诊断指标,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门诊确诊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各9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组制定的的标准[1]。其中酒精性脂肪肝组男69例,女21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54.2±10.2)岁,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男70例,女20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55.3±9.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与试剂 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用试剂由宁波瑞源股份有限试剂公司提供 1.3 检测方法 1.3.1 B超检测采用PHILIPS iu 22彩色超声诊断仪,C5-1扇型探头,探头频率 2.5~ 3.5MHz,并配有VTQ技术软件,进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等,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 1.3.2生化指标检测将被检者空腹12h以上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后,采用BS-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规范操作,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各项目按说明操作,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GGT )、碱性磷酸酶(ALP)、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及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 1.3.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肝功能水平比较 酒精性脂肪肝组AST、ALT、ALP、AST/ALT,GGT、TBIL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组ChE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血脂水平比较 酒精性脂肪肝组TG、CHOL水平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酒精性脂肪肝引起AST升高较为明显,AST/ALT的构成比≥2时提示为酒精性脂肪肝。本研究中,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AST、 AST/ALT≥2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叶柱均等[3]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提示AST、AST/ALT≥2可能是鉴别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指标。GGT作为肝脏中另外一种重要的酶,当机体暴露于氧化的危险因素中,可激发抗氧化反应,诱导产生大量的GGT[4]。研究表明,GGT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独特的敏感性。血清ChE明显升高是最突出的特征,高脂血症时脂肪酸合成和转换增加,导致肝中酰基CoA积累,因此ChE活性升高可能系过多底物诱导肝合成酶增加的结果,考虑到ChE对大多数肝炎情况是降低的,对本研究中,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ChE明显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瑞定[7]报道的结果一致,提示ChE血清活性的测定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早期诊断临床意义更为突出;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的GGT明显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GGT在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关于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诊断尚无单项特异性的检测指标。但AST、AST/ALT>2、GGT检测对酒精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鉴别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陈瑞芬 一、概述 心血管系统疾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常见的重要疾病。在我国和欧美等一些发达 国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一位。 动脉硬化症是一组动脉疾病的统称,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弹性减退,这些疾病包括: 动脉粥样硬化症、动脉中膜钙化以及细动脉硬化症。动脉粥样硬化是指管壁表面的内膜柱出 现大小不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细动脉硬化,化在我国较少见,病变主要发生在肌型动脉,化症常见于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及大、中动脉。我国AS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最快。 二、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 主要表现在细动脉出现玻璃样变。动脉中层钙以中层钙化为特征,常见于老年人。细动脉硬 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多见于中、老年人,以40?50岁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危险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胆固醇在血浆中主 要表现为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LDL、VLD(坏胆固醇)的水平持续升高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LDL和VLDL是判断AS和冠心病的最重要指标。 研究发现:LDL被动脉壁细胞氧化修饰后具有促进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氧化的LDL 是最重要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损伤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主要因子,氧化的LDL 不能被正常LDL受体识别,而易被巨噬细胞的清道夫受体识别,而快速被吞噬、摄取,促进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HDL可运载血中胆固醇到肝脏,因而可以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

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

预防动脉硬化的几种食物 牛奶:含有一种因子,可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浓度,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钙质,也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大豆:含有一种皂甙的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激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在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心肌梗塞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茄子:含有较多的维生素P,能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硬经及脑溢血有一定的作用。 木耳: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减肥和抗癌。燕麦: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常食可防动脉粥样硬化。红薯: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可保持动脉血管的弹性。 山楂: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 茶叶:有提神、强心、利尿、消腻和降脂之功。茶叶中的茶多酚不仅能去脂肪而且还具有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抑制动脉壁硬化的防治。楼福庆教授等研究表明,茶色素(儿茶素氧化而成)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

止血小板的粘附聚焦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海鱼:有降血脂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多食鱼者其血浆脂质降低。有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蜜橘:多吃可以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加速胆固醇的转化,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脂的含量。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十分广泛,包括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扩血管、降血压、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硬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镇痛等作用。 辣椒:一根红辣椒中含有β胡萝卜素的一日所需的份量,而β胡萝卜素是强力的抗氧化剂,可以对付低密度胆固醇(LDL)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态。低密度胆固醇一旦被氧化,就像奶油没放进冰箱一样,会变成坏的物质阻塞动脉。富含抗氧化类食物:如番茄、红石榴、花青素、虾青素等高效抗氧化类食物,通过抗氧化提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清除甘油三酯,防止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患者饮食调摄原则1.低胆固醇饮食,少食动物脂肪一般说来,血浆胆固醇有两个来源。来源于食物者(每日摄取量为300毫克)为外原性,在肝脏和小肠合成的为内原性。一般认为,每日胆固醇摄取量不宜超过300毫克。否则,过多的脂质物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脑动脉硬化。2.戒除一切不良嗜好特别是应戒烟。因烟草中烟碱可引起动脉痉挛引起动脉缺血,引起脑梗塞、心肌梗塞的发生。3.饮食宜清淡不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