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又称近东问题,它随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弱而产生,伴随着奥曼的灭亡而结束。恩格斯认为东方问题实质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其核心是列强对土耳其的侵略和掠夺以及这种侵略和掠夺对欧洲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欧洲大国均势关系的影响。

维也纳体系建立之后,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的爆发,1828年,俄土战争及两次俄埃战争事件,使东方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影响欧洲和平的因素,列强在东方问题的争夺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6、光辉孤立

光辉孤立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英国政府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含义为英国在和平时期不与任何欧洲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或订立长期军事义务,以充分保证行动自由、不受束缚。

“光辉孤立”政策建立在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海军力量及广大的殖民的基础之上。从英国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大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推行均势政策以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平衡,充分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以扮演调停者角色,最有利于捍卫英国的利益。

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之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英国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霸权受到挑战,损害英国利益的事时有发生。为了在世界上免于陷入被孤立的境地,英国开始改变对外政策。1902年英日同盟及后来的英法协定、英俄协定标志着英国逐步放弃了“光辉孤立”。

7、门罗宣言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订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或称“门罗主义”)。它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许欧洲干涉美洲事务美国也不插手欧洲事务的“不干涉”原则和宣称“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美洲体系”原则。

门罗宣言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基石。它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反对欧洲国家对美洲的干涉、扩张,具有防御性质。另一方面,它明确向欧洲“旧大陆”宣告美国将在拉美取代旧欧洲殖民主义者,潜伏着美国与欧洲国家争夺整个欧洲及美国在拉美的扩张,因而具有侵略性质。

8、“十四点计划”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战后世界和平方案,即威尔逊十四点。

包括:废除秘密外交,海上航行自由,消除经济壁垒,裁减军备,调整殖民地,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恢复比利时,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调整意大利疆界,奥匈人民自决,恢复巴尔干各国,保护土耳其少数民族,波兰独立,建立国际联盟等。其中建立国联是其核心内容。实际上是美国企图利用战争中增长的实力,削弱竞争对手英、法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但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1919)上,英、法操纵会议进程,猛烈反对美国旨在建立世界霸权的纲领。所议定的和约条款大多不符合“十四点”的初衷,新创立的国际联盟也成为推行英、法两国政策的工具。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不参加国际联盟。这标志着“十四点”的失败。

9、《洛迦诺公约》

1925年10月26日,英法德比意波捷等国在瑞士洛迦诺签订了《洛约》,包括最后议定书和7个条约。

主要内容包括:

(1)英法德比意签订《莱茵公约》,规定德法、德比之间的边界维持现状,各方保证以和

平方式解决争端;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进一步得到确认,道威斯计划仍然有效;英意两国充当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

(2)德与波、捷签订条约,规定有争端时提交仲裁法院解决,但没有提及维持德波、德

捷的边境现状;

(3)原则上同意德国加入国联。

影响:的签订是英国外交的胜利,英国是该公约的最大保证国,取得欧洲的支配地位;

法国同盟体系受到打击,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被削弱;

德国是该条约的最大受益者,在没有承担更多义务的同时实现了大部分外交目

标,削弱了法国,恢复了德国的大国地位。东部边界问题不确定为德国东侵开了

方便之门。《洛迦诺公约》削弱了凡尔赛和约,客观上为德国军国主义登台铺平

了道路。

10、《非战公约》

1927年由法国外长白里安和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倡议,1928年8月27日由英法美德日意波比捷等15国代表在巴黎签订的《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即《非战公约》。条约于1929年生效,至1933年,共有63个国家批准加入。

条约规定:

(1)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废除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

(2)缔约国之间一切争端或冲突只能用和平方式处理和解决。

《非约》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

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交,也没有解决裁军问

题,既不能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阻止二战的爆发,在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只能

成为一纸空文。但《非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强调不侵犯的原则,宣布

侵略战争为非法,成为二战后审判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其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

原则为《联合国宪章》等国际文件所继承,对国际裁军等产生深远影响。

11、《李顿报告书》

1932年1月21日,国联成立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调查团研究中日关系问题。

10月1日,国联发表了国联调查团报告书《中日纷争调查委员会报告书》,也称《李顿报告书》。

它声称九.一八事变并非日本以武力侵犯中国的简单事件,而是一个有赤色危险的复杂问题。污蔑中国人民抵制日货为中日冲突的重要原因。报告书承认日本以武力占领中国领土的事实,但主张既不应该承认和维持伪洲之现状,也不主张恢复九.一八以前的社会状况,主张由外国教官组织特别宪警,维持东北治安。

《顿报告书》表明西方列强既想对日本妥协,又想利益均沾,企图把中国东北变成共管的殖民地。1931年2月24日,国联开会基本通过了《李顿报告书》,声明不给伪满洲国事实或法律上的承认。同年3月27日,日本宣布其国际政策与国联政策不相一致,宣布退出国联。

二、简答(共四题)

1、法国大革命外交原则

法国大革命各个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发布了大量文件,体现法国资产阶级对国际关系和国际关系原则的基本看法,并包含了一些新规定。其中最重要为“主权在民和名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及“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不干涉原则”等。

1789年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提出在权利上人人生而平等,因而主权就不属于某个王室或个人,而是归属于全体国民。“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对“朕即国家”和王朝利益至上思想的否定。

1790年法国立法会议根据“人民主权”原则,开始干预法国外交部决策。“普

遍和平与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根本原则。1791-12通过的特别法令规定:法兰西民族永远放弃以侵略为目的的一切战争,永不使用自己武力去反对其他任何民族的自由。“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是对封建君主为王朝利益不顾人民苦难,频繁发动战争的否定。

“不干涉原则”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延伸。国民会议通过的一些文献提出任何一国人民既无权侵犯他国人民土地,也无权干涉他国人民的自由和利益。不干涉原则对以后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这些原则不无理想主义成分,而且因为当时种种原因未能付诸实施,但它们毕竟给国际关系带来一股新鲜空气,也为现代外交奠定了基础。国家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后来逐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并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克里米亚战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欧洲大国主要是英法俄乘土耳其衰败之际在地中海东部争夺霸权的战争。战争的导火索是圣地的保护权问题,1853年在英法怂恿下,土耳其对俄宣战。初期俄方占优势,全歼土耳其舰队。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最终俄国战败。

1856年英法普奥俄及撒丁王国在巴黎签订了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巴黎和约》,规定:

(1)土耳其帝国的领土完整受到欧洲列强的共同监督;

(2)黑海中立化,多瑙河航行自由由列强共同监督;

(3)多瑙河各公国仍属土耳其管辖,但受到列强共同监护,塞尔维亚与土关系不变,但受到列强集体监护;

(4)土恪守其一贯原则,外国战舰一律不准进入黑海两海峡。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霸权衰落,西进被终止,被迫将侵略矛头转向中亚、远东,俄奥矛盾激化,俄国外交上陷于孤立,暂时处于战略守势;英国遵循其传统外交原则,遏制了俄国向南扩张,保护了英国通向印度的通道;法国重新确立了欧陆霸权,巴黎一时成为欧洲的政治中心,拿破仑三世亦以霸主自居;奥地利也有所收获,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俄奥关系恶化,奥地利陷于孤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进一步削弱;撒丁王国、普鲁士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着手进行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

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及意义

1648年10月24日,在德意志威斯特法利亚的闵斯特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天主教同盟和法国及奥斯纳布鲁克谈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新教诸侯和瑞典所分别签订的一系列条约,统称为《威斯特伐利亚合约》。

《威伐和约》的主要内容是:

(1)每一个德意志诸侯国都享有主权,可以单独宣战与媾和;荷兰与瑞士获得完整主权,摆脱神圣罗马帝国而真正独立;

(2)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割让给法国,梅斯、土耳与凡登三个教区归属法国得到进一步确认;瑞典的到波米瑞尼亚等地,控制了波罗的海与

北海沿岸;

(3)瑞典和法国通过领土扩张,可以在任何时侯干涉德意志事务;

(4)卡尔文教派与路德教派应享有同等的权利;

意义: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

(1)开创了以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河,确立了主权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确立了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违约则须予以集体制裁的原则,确

立了常设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极大推动了近代国际法的发展;

(2)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增强了各国的主权意识,王权进一步代替了神权;

(3)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给欧洲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形成了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国际体系,在国关史上占重要地位。

4、意大利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背景:①19世纪中期,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状态,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进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日益高涨。

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③撒丁王国担负起了统一的任务,加富尔任撒丁王国宰相后,通过改革为统一

奠定了物质基础。

过程:①加富尔积极推行“自上而下”的统一政策和结盟政策,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在欧洲列强中寻求盟友,确立了拉拢联合法国反对奥地利的对外政策方针。

②1859年4月28日,撒丁联合法国对奥地利作战,奥法撒战争爆发后,

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领导的志愿军在伦巴第发动起义。不久攻

占了米兰。此外,人民纷纷起义,并成立了临时政府。1860年3月,

法撒签订《都灵条约》,法国获得了萨瓦和尼斯,拿破仑三世同意建

立意大利王国。

③1861年3月撤丁国王改号为意大利国王,意大利王国成立,定都佛

罗伦萨。但是,意大利并未实现完全统一。

④1866年,意大利起普奥战争之机会,收回了威尼斯地区。但罗马及

其附近教皇区还依传法军势力割据一方。

⑤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意大利乘拿破仑三世调回驻罗马法军的机会

发起攻击,于9月20日占领罗马。意大利与罗马合并,教皇庇护九

世只得退居梵蒂冈。

至此,意大利统一大业完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前景,但也仍然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1871年1月,意大利王国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到罗马。

5、俾斯麦大陆同盟体系

形成:德国统一之后,为了巩固德国统一的成果,即为了避免法国与其他国家结盟,防止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俾斯麦营造了大陆联盟体系。

1878柏林会议后的五年时间里,俾斯麦通过了德奥同盟、三皇同盟、

德奥意三国同盟以及德奥罗同盟和奥塞同盟初步建立起以德国为中心

的联盟体系。又通过对三国同盟的续约、两次地中海协议和再保险条约,

完成了对大陆同盟体系的调整,俾斯麦的大陆联盟体系最终完成。

核心思想: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体系,孤立法国,避免法俄两面夹击德国巩固德国的欧洲霸权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均势原则指导下的“联

奥、拉俄、亲英、反法”。

不稳定性与脆弱性:(1)大陆联盟体系是俾斯麦凭借个人高超的外交手段在

欧洲国家间纵横捭阖促成的,随德国政局的变动,以

其个人之力难以维系;

(2)欧洲国际政治的基本矛盾诸如法德矛盾、俄奥矛盾无

法消除,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

之计,注定了俾斯麦体系必将瓦解。

瓦解:随着威廉二世的继位、俾斯麦的下台,德国的对外战略开始实行“新路

线”政策,“新路线”认为德国必须正视俄国的敌意和法俄结盟的可能,主

张放弃与俄国结盟,转而全力夹紧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最终导致

了1894年法俄同盟的成立,这标志着大陆联盟体系已经完全解体。此

后,欧洲国际关系开始步入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相互对峙的局面。

6、两次巴尔干战争

1912~1913年在巴尔干半岛爆发了两次战争。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与土耳其之间的战争,其目的是推翻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战争以土耳其的失败而告终,交战双方签订了《伦敦条约》,结束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却加深了巴尔干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战利品的分配不公为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埋下火种。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是以保加利亚和土耳其为一方,希腊、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为另一方的战争,后来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乘机也参加了这场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结果是保加利亚战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从此,巴尔干半岛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阵线。

两场战争集中地反映了世界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在该地区的矛盾和斗争,尤其是俄奥矛盾,这就决定了战争性质的复杂性。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未能解决巴尔干诸国间旧的矛盾,而且还增加了它们的新矛盾。巴尔干的态势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一个缩影,巴尔干半岛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7、苏联为集体安全做出的努力

集体安全:即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集体安全是一种以集体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和原则。

30年代初,在欧洲和远东形成两个战争策源地,德、日法西斯的扩军备战和侵略扩张不但威胁着苏联和广大中小国家的安全,而且危及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根本利益。这就为建立除法西斯国家之外的区域性和世界性的反侵略阵线提供了客观前提。1933年,苏联根据和平不可分割和进行集体抗击侵略的原则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建议缔结多边或双边的互助条约,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苏联政府为推行这一政策采取许多积极步骤:

1.1933年11月,苏美建交,使苏联对外关系取得了重大进展;

2.1933年12月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开展集体安全斗争的决议;

3.1933年苏联与一系列国家签定了《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

4.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为集体安全增加了砝码;

5.1935年5月2日,苏联分别和法国捷克签定了《互助条约》,增大了安全

系数,在联合反法西斯力量和阻止法西斯侵略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6.1939年苏联倡议进行英、法、苏三国关于缔结军事互助协定的莫斯科谈

判。但英、法执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联合作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和扩

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也标志着苏联为集体安全所做的努力最终破产。

集体安全体系的提出:1933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拟定了一项关于建立欧

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该建议要点包括:(1)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

加国际联盟;(2)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

相互保卫协定;(3)苏联同意比利时、法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立陶

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或其中某些国家参加上述协定,但法国和

波兰必须参加;(4)一旦遭到上述协定未曾预见到的军事进攻时,各缔约

国应不受相互保卫协定所列义务之限制,保证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

的物质帮助。这项建议与苏联1933年11月想美国提出签订日、美、苏、

中等国参加的区域性太平洋公约的提议乃是一个完整的和平计划。

互不侵犯条约:在国际形势日趋紧张之时,苏联开始着手同周边国家签样做既能为维护本国安全提供必要的基础,又能为组建集体安全体系创造一定的条件。1931年6月24日,苏联首先与阿富汗签订《苏联和阿富汗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在此之后,1932年1月21日,苏联和芬兰签订《芬兰和苏联互不侵犯与和平解决争端得条约》。同年7月25日,苏联和波兰签订《苏联和波兰互不侵犯条约》。11月29日,苏联和法国签订《法国和苏联互不侵犯条约》。这些条约得内容大致与苏联、阿富汗中立和互不侵犯条约的内容相似。此外,苏联还分别同芬兰于1932年4月22日签订《芬兰和苏联和专约》,同波兰于1932年11约23日签订《波兰和苏联和解专约》。

为“侵略者”下定义:1933年2约6日,苏联代表团向世界裁军会议提出关于侵略定义的宣言草案,要求将这个定义纳入裁军公约草案。宣言草案提出,在国际冲突中凡第一个采取下列行动之一者,应定为侵略国或进攻方:1.

向另一国宣战者;2.虽未宣战而以武装部队侵入另一国领土者; 3.以陆海空军袭击他国领土或故意攻击他国船只或飞机者;4.陆海空军在他国登陆或开入他国境内而未得该国政府允许者,或违反此种允许之条件,特别是违反有关军队驻留时间或扩大驻留地区之条件者;5.对另一国得海岸或港口实行海上封锁者。

苏联提出的宣言草案强调指出,任何政治、战略或经济方面的考虑都不能用作为入侵辩解的理由。

苏联政府采取其他外交行动使该宣言的基本内容具有国际文件的效力。1933年7月,苏联代表团在伦敦国际经济会议上向所有出席会议的国家提出缔结侵略定义公约的建议。这一建议首先得到苏联周边国家的响应。同年7月3日,《苏联、阿富汗、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伊朗、波兰、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关于侵略定义的公约》在伦敦签订。7月4和5日,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立陶宛也同苏联一起签署措词相同的公约,加入了被称为《伦敦公约》的上述公约。翌年1月31日,芬兰加入该公约。

与美国建交:为贯彻执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外交方针,苏联在30年代初采取了一系列实际步骤,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同愿意维护和平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苏美建交是当时国际关系中引人注目的时间。1933年11月16日,两国宣布建立外交关系,还就两国的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达成了协议,主要内容是:

1.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

2.决不采用任何方式破坏对方国家的安宁、繁荣、秩序,以及本土及属地的领土完整;

3.两国政府互不允许在本国领土内筹组或设置敌视和破坏对方政府或政治社会秩序的任何组织和团体(包括它们的代表),拒不采用任何方式资助或容许它们进行武力或其他敌对活动。苏美建交对增进两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苏美建交前后期间,苏联还同下列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西班牙(1933年7月)、匈牙利(1934年2月)、罗马尼亚(1934年6月)、捷克斯洛伐克(1934年6月)、保加利亚(1934年7月)、阿尔巴尼亚(1934年9月)、哥伦比亚(1935年6

月)、比利时(1935年7月)、卢森堡(1935年8月)。

加入国际联盟: 在新的形势下,苏联开始考虑加入国际联盟,推动这一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应有的努力。

在法国的倡议下,1934年9月15日国联30个成员国联名向苏联发出邀请书,18日,国联大会通过苏联加入国联并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苏联表示同意参加国联,但声明反对国联推行的殖民主义的委任统治制度,并对国联以往的有关决议和没有苏联签字的条约不承担责任。由于英法等国政府的操总,苏联在国联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东方公约》问题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1934年5-6月,苏法两国就缔结《东方公约》问题举行谈判。经过多次会谈,双方拟定了东方公约联合草案。

联合草案建议签订三项互相练成一个体系的协定。在多边互助条约不能缔结的情况下,苏联便争取与法国缔结双边互助条约。1935年5月2日,苏法签订《苏联和法国互助条约》。条约正文共五条,另附有一份《签订议定书》。同年5月16日,苏捷两国代表在布拉格签订《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互助条约》,内容与苏法条约相同。苏法、苏捷互助条约本可以在反对德国侵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法国政府并没有履行条约义务的诚意,使条约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8、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如何形成

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激烈震荡,德日法西斯借经济危机造成的动荡局势上台,威胁世界安全的两大战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势力日益成为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和步步紧逼,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具体形成步骤如下:

(1)1933年美苏建交,为后来两国合作,共同进行反法西斯战争铺平了道路。

1934年苏联加入国联,意味着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可能

性;

(2)1939年二战爆发,1940苏德战争爆发,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和罗斯福先后声明要援助苏联。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时与法西斯国家作战,建

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具备了现实可能性;

(3)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加强对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8月13日,罗斯福、丘吉尔签署

了《大西洋宪章》,是美英联盟的标志,有力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形成;

(4)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8日日本向英、美宣战,美国放弃了孤立主义政策、对日绥靖政策。美国参战壮大了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5)1942年1月,中美英法苏等26国在华盛顿签订《联合国家宣言》,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表示与法西斯国家进行共同斗争。各国均保证

倾本国之全力,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缔结和约。标志着世界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对消灭法西斯德国和打败日本起了关键作用。

9、结合两次世界大战分析欧洲霸权的衰落

1、欧洲是近代民族国家和现代国际关系的源地。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威斯特伐

利亚体系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平等和以会议形式解决争端的原则。这就标志现代意义上国际关系体系建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近代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3.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1493年,教皇确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该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 4.正统主义:法国外长塔列朗在维也纳会议上位争取法国利益提出的外交原则,即肯定法国革命前欧洲的封建君主的正统地位,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符合欧洲封建君主的利益,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维持分裂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性质。 6.门罗宣言:1832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用以反对美洲以外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7.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回车一中胡留成 重点知识::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 四、重要的国际条约 五、重要的国际组织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 重点识记::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 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并逐步瓦解。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导火线) 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加快了战争爆发) 2、一战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填空选择 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 5、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6、1700年8月开始的北方大战是俄国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 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0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特别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矛盾激化的产物。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 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 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 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 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19、1793年俄普奥瓜分波兰则标志着波兰在地图上的消失。 20、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崩溃后,使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21、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中,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尤为激烈,面对着德国的咄咄逼人攻势,英国采取坚决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决心保持“双强标准”;1917年,德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决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2、近代德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勃兰登堡选侯国;而近代俄国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近公国而逐步形成的。 23、波尔塔瓦战争的胜利是俄国在北方大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而1917年美国参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4、1659年法国、西班牙缔结的《比利牛斯条约》标志着西班牙在欧往昔的主导地位一去不复返,而1856年签定的《巴黎和约》则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的扩张势力由颠峰走向衰落。 25、1854年3月12日日美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战略步骤的重要体现。 26、英国登上“海上霸王”宝座是在七年战争之后 27、大陆封锁;半岛战争;侵俄战争;民族反抗属于拿破仑帝国溃灭的重要因素 28、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一次胜仗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29、标志着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开始,打响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米鲁特事件30、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瓜分非洲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法国 二、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

当代国际关系史

总论: 核心关系:美苏关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前世今生 1.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大会议:美苏英 2.大西洋宣言==联合国家宣言==开罗会议 3.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分区占领德国) 4.1944.丘吉尔访苏:百分比问题(巴尔干问题) 5.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作战(两个月期限) 6.波茨坦会议:东普鲁士割让给苏联,确定欧洲局势 体系内容: 1.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势力,东欧九国) 2.彻底击败分裂德国,防治法西斯东山再起 3.苏联在欧洲与远东扩张 4.通过非殖民化方式,美国深入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亚洲新秩序建立 5.建立联合国 特点: 1.反法西斯战争产物,具有历史进步性 2.宽容性:不同制度、文化的国家合作 3.联合国的建立与发挥作用 4.由欧洲中心的均势到两极格局

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1945-50年代末) 特点:两大阵营形成、对峙、抗争阶段 表现:巴格达条约组织,柏林危机,亚洲热战,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阶段:(60年代) 特点: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表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中苏破裂,西欧一体化,戴高乐主义,日本崛起,非洲独立,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 第三阶段:(70年代) 特点:美苏争霸与第三世界反霸、由两极到多极演变 于缓和烟幕下,攻守易位 表现:中美和解,尼克松主义,出兵阿富汗,卡特主义,欧安会,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危机 第四阶段:(80年代) 美苏既对话又对抗,多极化趋势加强 表现:苏东关系 第五阶段(90-至今): 特点: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 表现:G2格局:中美共治,GO与NGO作用,非传统安全体制,国家主权让渡与分割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人物 1)黎塞留: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对内,他主张强化绝对君主专制统治, 并努力将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国家。对外他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2)路易十四: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致力于独揽大权树立绝对君权,在全国建立 中央集权,掌握全国大权。对外沿袭马扎然、黎塞留的扩张政策,致力于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夺取欧洲霸权,法荷战争后问鼎欧洲霸权,但随后实力被反法同盟一次次的削弱并在七年战争后失去霸主地位。 3)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王。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发布了《民 法典》,并随着他四处征战而广为流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欧洲其他各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外进行拿破仑战争,主要是他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战争前期具有反干涉主义与霸权主义,但后期具有侵略性。 4)梅特涅: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信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坚持正统主义,竭力维护大 国均势,鼓吹对他国内政的干预。拿破仑战争后期,既促成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俄国西扩的企图,对欧洲均势的恢复起很大作用。维也纳会议中代表奥地利居于主导地位,为奥地利在战后欧洲秩序的建立中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因此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时期也被称作“梅特涅时代”,梅特涅本人也被称作“欧洲的马车夫”。 5)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统一德意志,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对外以遏制法国防止法 俄联盟为核心与欧洲国家进行结盟,形成对德国发展有利的联盟体系,即俾斯麦体系以维持欧洲的均势。俾斯麦体系不仅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促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维持了欧洲的均势,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战争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宗教矛盾掩盖下的世俗利益之 争。战争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而起,经历了四个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国—瑞典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战败结束。战后交战双方召开了威斯特伐利亚会议,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双方实力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了均势格局。在战争中法国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口号,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开启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新纪元。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发生于1704至1714年,它实质上是英法争霸的第二场战争,也 是欧洲反对法国称霸的一场战争。战争以法国的战败结束。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力量,建立起新的大陆均势,法国的霸主地位被削弱,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普鲁士也借机一跃成为王国开始踏上强国之路,为普奥矛盾埋下伏笔。 3)北方大战:发生于1700年至1721年的一场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和黑海等出海口,进 行对外扩张而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以瑞典的战败告终。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签署了《尼斯塔得和约》。俄国通过和约合法取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内陆国转变为濒海强国。而瑞典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4)七年战争:发生于1756年至1763年,实质上是四次英法争霸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同时也是普奥为了争夺对德意志领导权的一场战争。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法国在战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 全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各招生单位总体情况概览 (转)国际关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和专著迅速膨胀。如果同学们经常到书店里去逛的话,你会发现,这类书籍往往会成为许多书店的主打数目之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迅速走红,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轰炸我驻南斯拉夫领馆、中美撞机事件、中日关于靖国神社、教科书、东海油田、日本入常等的争议、台湾问题等等热点问题,对于全体国民的国际关系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每个国民都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从购买和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大众媒体中可以得到映证。前段时间,我在搬家时,有个棒棒也在和我谈论台湾岛“倒扁案”的进展。这说明国民对我国外交等的关心。 应该说,在中国不断崛起,从“世界历史之外”到开始真正融入“世界体系”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国民,对国际关系的关注,都必将会有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很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能够上升到理性高度,具有大视野、全球意识、中长远战略构想的还不多见。在理论上,还主要是处在引进西方理论的阶段,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这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报考,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借鉴西方的阶段,精通外语无疑会具有十分难得的竞争力。 从当前学界的著名权威学者的教育背景来看,有很多导师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就是英语。比如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后者不仅是国际关系的导师,本是也是英语专业的导师。 在学习国际关系专业以及复习备考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非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而言)。 1.阅读的书目大致范围:(1)国际关系史;(2)国际关系理论;(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4)国际关系的学术论文。 现在国际关系史的书籍比较多,比较权威的书籍有: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1卷),这是一套大型的国际关系史学术著作,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我国国际关系史的最高水准。对于复习备考来说,它的缺点在于过于详细,因为有11卷之多,所以单单是翻阅一遍,大概也需要两个月左右。相对而言,复旦大学唐兴贤教授所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则是一个简写本。往往是前者用了将近一本书的章节来写的,在后者只有区区一章甚至几节。后者的优点在于比较简明扼要,容易掌握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和梗概。再有北京大学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二、“三十年战争“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第三节法国争夺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三、奥土战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三、七年战争 四、两次俄土战争 第二章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震动与遭致的干涉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三、拿破仑对外政策评价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神圣同盟条约》 三、《四国同盟条约》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湦时代)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 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普隆比埃协定和法、撒、奥战争 三、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四、对南意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五、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第二节德意志的统— 一、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二、丹麦战争 三、普奥战争 四、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