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论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论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论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论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摘要:宦官本为内臣,明朝初年就有宦官不得干政的祖训。但仅仅几十年,就违背祖训,宦官获出征、监军之权,开始干政,宦官专权逐渐形成。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本是明朝推行绝对君主制的必然产物。明代宦官专权危害很深,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行厂卫制度。

关键词:明代;宦官专权;原因;特点

宦官,史书上称为侍人、阉宦、阉人、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是古代在宫廷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明代宦官人数众多,多时竟达十万以上。明初,太祖对于宦官管理严格,并立下不许宦官干政的祖训。但在太祖“死后三十多年,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宦官时代,其祸害若与汉、唐相比,则有过之而不及。”①史学家赵翼也曾云:“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然亦有不同,唐、明阉侍先害国而及於民。”②观明一代,宦官权力在经过一段冷寂之后,居然死灰复燃,悄无声息地扩张成弥漫之势,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重要领域,成为历代宦官权力中最为炙手的一朝,这确实是一个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前人对宦官制度的研究也颇多,对此评价多是批评。如丁语和、董跃说:“遍观我国古代诸朝,明代可谓宦官势力最强之时,而相应带来的政治腐败,法制衰微,也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③王伟认为:“宦官制度是原始宗法关系及其观念与发达的专制集权政治制度结合的产物。宦官专权就成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社会一种独特的社会政治现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的一大毒瘤。”④本文就明朝宦官专权的形成及特点加以探究。

一、明代宦官专权的形成

据史书记载,明代的宦官,最初只有做奴才的份,无任何权力可言。出身贫农的朱元璋,征战一生,马上得天下,实属不易。得到大权之后,更是紧抓不放,对于随之征战的功臣尚信之不过,又何况宫廷中的宦官呢?太祖初时对宦官防范极严,洪武十年(1377年),有内侍久侍内廷,言论政事,即被太祖斥遣还乡,且终生不用。太祖解释道:“其小忠小信足以固结君心,及其久也,假威窃权,势遂不可抑。”⑤可见,太祖深知宦官之祸的厉害,为了不许宦官干政,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制铁牌置于宫门,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⑥并且“不许宦官兼外朝的文武职衔,不许宦官穿外朝官员的服装,又规定宦官品级不得过四品”。⑦可以说,明太祖对于宦官,还是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并保持相当的警惕。为了限制宦官,他可谓是费尽心机。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他不遗余力推行的极端君主专制制度,又为日后宦官干政埋下了祸乱的种子。太祖当政不久,便诛杀功臣,并且废除丞相,成为空前的封建专制的独裁者。丞相本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丞相废除后政务只有皇帝一人处理,仅每日的奏疏足以让皇帝头晕目眩,时日久之必难以

①张铁马,曾立平.自从出了个朱皇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86.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上)[Z].北京:中华书局,1984.111.

③丁语和,董跃.明代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主义的发展和影响[J].历史教学,2002(9):24.

④王伟.明代宦官专权成因考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84.

⑤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Z]北京:中华书局,1977.卷14.

⑥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7.

⑦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8 .

坚持,然而又不放心把权力分于朝中大臣,其结果必然是依赖身边身份地位卑微的家奴-----宦官。其实,正是在太祖时期宦官开始参与政事的。如洪武八年(1375年)派内臣赵成到河州互市,宦官行出使之权,从此以后宦官逐步预政。然而由于太祖对宦官管理严格,所以纵观洪武一朝,宦官虽参与政事,但尚未酿成祸害。

明朝宦官正式走上政治舞台,是在永乐年间。在成祖还是燕王起兵北京之时,宦官便发挥了很大作用。他正是通过收买建文帝身边的许多内臣,而获得大量南京的政治军事情报,自己身边的宦官如狗儿、郑和等也为伐南京立下军功。在明成祖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宦官的表现让成祖对其采取了不同于太祖的立场,“以为忠于己,即位后遂多所委任”。

①永乐年间,成祖派宦官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以宣国威于异域,郑和以使者身份与西洋诸国通好,宦官有了出使的权力。太监马靖奉命镇守甘肃,宦官有了分镇的权力。成祖为了密切监视朝中大臣以及全国百姓的动向,又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立特务机构东厂。东厂是由皇帝身边的亲信宦官掌管的,宦官又取得刺探臣民隐私之权。所以史云永乐年间宦官获得“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②成祖给于宦官的这些权力大大提高了宦官在宫廷中的地位,但此时的宦官大多是无才无识之辈,不通文墨,像郑和之人少之又少,宦官对皇帝也只是耳提面命。到了宣宗时期开始设内书堂,“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官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③明代宦官从此之后多是通文墨,晓古今之人,渐可利用智巧在皇帝身边参政乱政。若说成祖对祖训还有所顾忌,那宣宗则是公然阳奉阳违了。历史上宦官多是不学无术,甚至识字无几。在唐朝曾有不通文墨的宦官抱来通晓文墨的女官刺听皇帝与大臣的密议内容的笑话。鉴于此,明太祖即把“内臣不许读书识字”④作为祖训。宣宗设立内书堂,是在宣德元年(1426年),目的是提高宦官的文化素质,以便让他们将来做秉笔太监时,能够遵照阁中票拟字样用朱笔批文,以减轻宣宗本人每日批阅大量奏文的政务负担。宣宗是为个人懒惰而许宦官读书识字的,无非是想宦官成为皇帝的好用把手,而他没有预料到正是他开的明代宦官读书之先河,为日后宦官在荒主执政时干预政治作了重要铺垫。

明朝的宦官专权始自英宗朱祁镇统治时期。此时专权的宦官王振,被中国古代史学家认为是有明以来第一个全面干政擅权的宦官。他年幼时净身入宫服侍尚为太子的英宗。英宗九岁即位,即位之初“太皇太后悉委政内阁,而三杨皆累朝元老,振心憚之,未敢逞”。

⑤英宗正统七年(1442年),太后病逝,三杨一死二病。英宗年少骄纵荒淫,不问政事,王振得宠,被任为司礼监太监,管理内外奏章和中央的行政、司法、军事及特务机构。王振诱导年轻的英宗用重典来统御臣下,使大臣下狱者不绝,因此掌握了大权。正统七年(1442年),他除去了太祖在宫中所立的“内臣不准干预政事”的禁牌,名正言顺的权揽朝政。凡对其不满不敬的大臣,或下狱致死,或流戍边地;凡对其趋炎附势的官吏,即可高升、荫及子侄。当时王振出语即为圣旨,事事不必通过英宗,而英宗自小就对这位身边的奴仆喜爱有加、倾心信任,称之为“先生”。对其过问政事更是不加干涉,反而认为是为主子效劳。正统十四年(1449年),在抵御瓦剌对明朝的战争中,王振挟英宗御驾亲征,由于行军过慢,贻误战机,导致英宗被瓦剌所俘,王振也被护卫将军樊忠用铁锤杀死,这即是“土木堡之变”。经横行一时的大宦官王振随着英宗被俘而断送了性命,但宦官专权的局面尚且刚刚开始。

①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8.

②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8.

③徐蜀.明史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03.

④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8.

⑤夏燮.明通鉴(第二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9,900.

明代宦官权力全面扩张,是在英宗之子宪宗朱见深掌权之时。汪直是明宪宗的亲信宦官。他年幼入宫被阉,“一直在万贵妃身旁伺奉。他不仅事事依从,处处投其所好”,①而且其“为人便黠,帝因令易服,将校尉一二人密出伺察,人莫知也”,②很得万贵妃和宪宗的赏识,于是很快被提升为御马监太监。成化十三年(1478年)汪直又成为新设立的特务机构西厂的督办。他利用西厂“屡兴大狱”,特务活动范围已不限于京师。“自诸王府、边镇、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罗列”,③就连民间斗鸡骂狗也在缉拿之列,弄得民间人心惶惶。在京师,汪直每次外出,随从甚众,前呼后拥,遮街塞巷,朝中公卿大臣遇之皆避其道,当时人云:“今人但知汪太监也”。④朝中大臣皆惟其马首是瞻,汪直实际上掌握了朝政。汪直还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成化十七年(1481年)两次外任边将,指挥军队打仗。明代宦官被用如将相。至此,明代宦官的权力完成了其扩张的全部过程,宦官终于登上了权力的高峰。以后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专权不过是前代的历史延伸与再现罢了。

二、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

从实质上说,明代宦官干政的“法定手续”在宪宗时代已经完成,从明初太祖立下祖训不准宦官干政至宪宗汪直专权,不过一百年耳,何以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委:(一)政治上的需要

“按太祖之制,内官不得识字、预政,……而成祖违之,卒贻子孙之患”⑤。明成祖朱棣任用宦官,委以权力,是因为当年在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他就是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太监,向逼近京师的江北燕军提供情报。此后又在围攻南京时,“燕王旧邸宦官王彦(狗儿)等也历战阵,颇著勋绩”⑥。成祖掌权后,担心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故而拉拢宦官。再是,成祖是夺侄之位,在取得王位后,他所代表的新官僚与建文帝的旧官僚集团有着尖锐的矛盾。成祖虽采取高压政策,大肆屠杀建文集团的官僚旧臣,可高压屠杀只可凑效一时,不能长期实行,且民间又盛传建文帝尚存人世,因此成祖为了巩固统治地位,不得不启用亲信宦官担任要职并进行特务活动。由此可看出,明成祖授宦官以权柄完全是一笔政治交易。

(二)君主的怠懒

随着国力的强盛,国家的安定,与创始基业的开国帝王们不同,其继承者们也越来越趋于荒怠、腐化。这是古代每个朝代都反复上演的一部回旋曲。明朝亦是如此。太祖深知天下得之不易,作皇帝之后,勤于政事,日理万机。但是其后即位的帝王们坐享其成,当然体会不到其先祖创业的艰辛,遂享乐深宫,不问政事,权柄也往往委以亲信宦官,于是宦官的权力得到了不断地扩张。宣宗设立“内书堂”,提高宦官文化水平,本意是把他们培养成秉旨意的帮手而已,即所谓秉笔太监。宣宗虽让太监批阅文书,但自己亦每日亲笔批阅奏本,并对太监的批文进行审查,秉笔太监未敢售其私。但后来的帝王们就没了这份闲情逸致,有的干脆撒手不管。武宗自幼就受孝宗宠爱,喜欢玩耍,嬉戏,甚至胡闹,以至于“这个孩子一直放纵到14岁,就此,培养出了一位天字第一号的大顽主”。⑦他当政后不问政事,随由刘瑾专权。当时刘瑾遇一军人向他贿赂,他便批示:授某某官,转发兵部,兵部在批示上盖上大印,就成了正式任命书,而武宗则完全蒙在鼓里。至于熹宗,更

①高敏.中国历代奸臣(下)[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04.

②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65.

③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66.

④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67.

⑤张廷玉.明史(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04.

⑥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05.

⑦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23.

是历史上有名的“顽童”,走马、戏水、做木匠、无所不能,就是不理朝政。因此魏忠贤才得以专权。在君主对自己的权力不感兴趣时,势必会被身边的亲信宦官得以用之。

(三)缺乏法治

封建社会历来都是家天下,人治远远多于法治。统治者对制度法律的确立与废除有很大的个人随意性。在明朝,宦官就拥有特殊的法律地位,犯罪之后往往可以逃避法律的制裁或只受较轻的刑罚。由于宦官是皇帝实行绝对专制、压制官僚势力的工具,因而一般说来宦官的某些行为只要为皇权服务,即使越过法律所允许的界限,皇帝也可以因事立法,通过颁发诏旨给宦官的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但是,皇帝还是要受到统治阶层内部各种势力的牵制,太祖的祖训对后代皇帝也有着较大拘束力。因此宦官犯罪在一定条件下也受到法律的追究。不过,皇帝对于必须法办的宦官的量刑,原则上也是尽可能曲法从轻。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颁布新的法律,进而为维护亲信而曲解法律。名为天下臣民制定的法律,对于犯罪的宦官往往却成了一纸空文。这也是宦官专横一时的一大原因。

(四)明代绝对君主集权专制制度

明代绝对君主专制发展到了中国封建史上的顶峰,而君主专制与传统官僚及法制的互不信任和对抗也发展到空前绝后的地步。明太祖为了实行绝对君主专制“大搞党案,谋杀功臣;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推行八股制,败坏学风,使官吏无能”①,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人事各种权力于一身,个人却无法运用所有的权力,可又不愿分权于臣僚,于是皇帝就依靠身边的宦官了。宦官与官员不同,因为他们产生伊始,便是为了服侍皇帝,其出身卑微,又是“刑余之人”,无儿无女无家,永远是帝王的奴仆、家臣,可以任意操纵,调遣方便。后来又准许宦官读书识字,这样在皇帝周围形成了一个宦官集团,协助皇帝形成独裁。因此,明朝历代宦官代表,无不是因为各种原因得到皇帝的宠信,再入主司礼监、督办、厂卫。其横行无忌,完全是在皇帝默许之下。太监能否精于政事并不重要,关键是他能否全力维护皇帝的地位。正如厂卫是皇帝为了防止臣民有异心而建立的特务机关,廷杖是皇帝为了借势立威,震慑群臣而设的法外之刑,批红权是皇帝收回相权的手段一样,宦官在里面只是起到工具的作用,他们的权力直接来自皇帝。总之,有明一朝,政治黑暗,刑狱紊乱,其根源是绝对的君主专制登峰造极的恶果,也是明代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正是以上各种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促使明代由压制宦官到逐步放宽限制,到后来宦官干政专权。也使历史上演了这样一幕讽刺剧:太祖最怕宦官专权,但恰恰是这个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宦官最有权势的时代,被人们耻为“最大的太监帝国”。

三、宦官专权的特点

宦官只是一个通名,明代宦官是有等级的,最高是太监、少监、监丞,这些都是高级宦官,由入宫年资较久的宦官担任;其次是典簿,长随,奉御,当差,听事等;最下级的有乌本牌、手巾、小火者,和外边的厮役一样了。明代宦官内部等级森严,只有那些高等的宦官才能亲近皇帝,深探皇帝喜好,得到皇帝的宠信,从而走上专权之路。正统年间的王振专权,成化年间的汪直专权,正德年间的刘瑾专权,天启年间的魏忠贤专权,均是如此。明朝一代“出名”的宦官胜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明朝的宦官制度也有一定的特点:(一)宦官机构庞杂

由于宦官人数众多,多时达十余万,所以管理宦官的机构十分庞大。仅从宦官二十四衙门的情况看,足以使人眼花缭乱。所谓二十四衙门是指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总称。“十二监曰司礼、曰御用、曰内官、曰御马、曰司设、曰尚宝、曰神宫、曰尚膳、曰尚衣、曰印缓、曰直殿监、曰都知;四司曰惜薪、曰宝钞司、曰钟鼓、曰混堂;八局曰兵仗、曰巾

①刘辉.中国名帝正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335.

帽、曰针工、曰内织染、曰酒醋面、曰司苑、曰浣衣、曰银作。”①其中司礼监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的首席,也是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者。司礼监原本是管理皇城内大小宦官及关防关禁、长随当差等事务,由于明朝皇帝的惰于政事,一些政务交于身边的太监处理,使司礼监虽无宰相的名分,但其行使的权力与宰相无异。明代历代擅权的宦官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均为司礼监太监。司礼监的主要职权有:一是批答大小臣工的一切章奏,即“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②二是传宣谕旨,皇帝口述旨意,由司礼监秉笔太监记录,交付内阁缮拟,内阁拟就后交于太监,传达给大臣,这二项是司礼监最主要的职权。三是总管有关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中处于“第一暑”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它宦官机构的地位。四是兼顾其它重要官职,当时宦官系统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职,如东厂提督、南京守备等,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这也是司礼监职权的一个重要方面。内监二十四衙门早在太祖当政时期就已搭建,后又经成祖完善,明一朝不曾废除。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二十四衙门外,宦官还掌管了内府供用库、司钥库、承运库、广盈库、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以及甲、乙、丙、丁、戊字等十库,和一些房、作、厂。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更设立东厂,宣宗成化十二年(1476年)又设立西厂,大约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复设立内行厂,负责对臣民侦察、监视、逮捕、刑狱。不仅如此,还设立了提督京营太监,并派出宦官在南京寿山、湖广、承天府、凤阳担任守备;负责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担任各省要地的镇守;管理广东、福建、浙江三地市舶司;监督各地仓、场。同时,还不断派出宦官去监军,担任采办、粮税、矿税、关隘的特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明一代,特别是自明中叶以后,宦官自成体系,俨然中央政府,把手伸向四面八方,像蚂蚁一样爬满从中央到地方重要权力机构的大小山头。

(二)厂卫特务统治

明代特务机构主要有“厂”“卫”两种,宦官利用厂卫实行特务统治。“厂”即东厂、西厂、内行厂,“卫”即锦衣卫。太祖登基之初为巩固皇权、防范臣民造反,就利用特务人员侦察、监视京师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之事。并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设立锦衣卫这一特务机关掌管侍卫、缉捕、刑狱等事。它表面上是京城上直卫亲属军指挥使司的二十六卫之一,实际是皇帝的贴身卫队,由皇帝直接指挥,只对皇帝负责。它有专门的法庭和监狱,有权承办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人称诏狱。锦衣卫是御用的特务机构,但并不是宦官机构,是由未净身的正常人担任,后来东西厂设立后,锦衣卫逐渐由宦官把持,变成宦官掌控的机构。成祖时对锦衣卫信任不佳,把他们看成外官,所以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东厂于东安门北,以内监掌之”,③东厂职掌与锦衣卫相同,其属官、隶役均由锦衣卫官卒中选任,再收罗一些地痞流氓为其打探事情。主持这个特务机关的是掌印太监一员,他的全副官衔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简称“提督东厂”。提督是由皇帝指派的亲信宦官,一般由司礼监秉笔太监第二人或第三人担任,称“督主”。成祖在设东厂以后,锦衣卫的地位明显变化,锦衣卫向皇帝报告要具疏上奏,东厂则可以口头直达。皇帝还赋予东厂督主以监督锦衣卫人员的权力,这样厂权高于卫权,宦官又直接控制厂权,致使厂和卫都处于宦官统领之下,所以有了厂卫并称。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为加强特务统治又增设西厂。宪宗让宠信的宦官汪直提督厂事。西厂所侦察的范围,不只限于京师,各地王府边镇,以及南北河道重要地方,甚至各省府、州县,都布有特务,连百姓家里吵嘴打架、争鸡骂狗等琐碎之事都会侦察细密以致入狱。范围如此之广、侦察如此之密,使西厂所统领的特务人数比东厂要多到一倍,西厂的权势威焰日渐超出东厂之上。

①徐蜀.明史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02.

②张廷玉.明史(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9.

③夏燮.明通鉴(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9.741.

武宗正德时,东西厂势力并行发展。刘瑾在掌司礼监时又设内行厂。在宦官专权达到极至时,“就是对他自己的特务也不会完全信任的,往往另外用一批特务来监视侦察这一批特务,内行厂就是这种特务之特务的机关”。①内行厂由刘瑾亲自指挥,比东厂、西厂更加残酷凶狠,连东西厂也在其侦察范围之内。特务遍及全国,百姓视之如虎狼,致使京城内外都说朝中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就连大臣写奏章也要写双份,分别呈给武宗和刘瑾。最后由于刘瑾的专权进犯了皇权,武宗以谋反罪杀了他,内行厂也才随之消亡。明朝的厂卫特务机构是随着统治者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后却沦为宦官作威作福的工具,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三)宦官监军统兵

明代宦官专权有异于前朝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通过直接担任军事指挥官来控制军权,由宦官监军统兵开始于成祖时期。永乐三年(1405年)命太监郑和和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②这可以说是宦官统兵征伐的第一次。永乐八年(1410年)命王安监督军马,为监军之始。正统年间,王振掌有很大的军权,在瓦剌军进犯北部边境时,他劝英宗亲征,并亲率大军五十万与英宗同行。由于贻误战机,军队被瓦剌军围攻,结果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一闹剧的上演足见宦官掌兵权之弊,但之后的统治者并没有以之为鉴。宪宗时宦官统兵监军更为频繁,有太监刘恒、刘祥、傅恭等为监军。而此时统兵监军次数较多的要数汪直,共四次。武宗时的刘瑾、熹宗时的魏忠贤也同样是收揽兵权,权横一时。自古有言,掌兵权者掌天下。军队历来被统治者视为重中之重,或是用来夺权,或是用来维护统治,或是用来为国家利益而战。像明朝这样军权被宦官把持,随意征调将士,实为怪象,也足见宦官专权之厉害。

(四)宦官命运严重依赖君主

明代宦官之祸很烈,但没有像汉末及中晚唐那样,能把皇帝的废立、生死操纵于手的程度。而且,明朝宦官如同寄生虫,他们的“寄主”皇帝一死,或者突然变脸发威,宦官本人权势顿时消散,汪直如此,刘瑾如此,冯保如此,魏忠贤也如此。这种情况,均同朱元璋当年废丞相制度,军权、政权分由六部分担,而只能皇帝一人提纲携领所决定的。宦官们弄权一时,狐假虎威,是有皇帝作招牌,但当失去招牌或皇帝变脸时,太监只有挨剐、灭命了。

明中期宦官之弊已深,但其后的统治者并未为限制宦官而采取有效措施,明末的宦官魏忠贤专权比前朝更是有过之而不及。他先是勾结熹宗乳母客氏,大肆铲除异己,结成阉党,变朝廷为魏家天下,进而强化特务统治制造恐怖,大兴冤狱残害忠良,并且操纵经济,搜刮民脂民膏。魏忠贤的这些恶行虽受到东林党人的强烈抵制,但终究由于阉党势力庞大而继续作威作福。直到天启七年,熹宗死,思宗朱由检即位,迫使魏忠贤自杀,才使政局一新。但思宗个人刚愎自用,在冤杀东林党支持的边疆重臣袁崇焕之后,又走上了倚重宦官,弃置东林的道路,使明王朝失去了官僚地主阶层中主体部分的支持。而宦官干政又加剧了政治腐败,经济破坏,人民苦难和社会不安。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在反明的檄文中指出宦官毒害无穷,攻占北京后。大杀宦官,以示对宦官的痛恨。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鉴于宦官之弊,废除宦官二十四衙门。宦官都成为供御膳、执洒扫的人物,宦官专权之祸自此结束。

①丁易.明代特务政治[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28.

②张廷玉. 明史(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8.

参考文献

[1] 张铁马,曾立平.自从出了个朱皇帝[M].天津:白花文艺出版社,2003,86.

[2] 赵翼.廿二史札记(上)[Z].北京:中华书局,1984,111.

[3]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Z]北京:中华书局,1977,卷14.

[4] 张廷玉.明史(六)[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57-267.

[5]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8 .

[6] 张廷玉.明史(二)[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89-504.

[7] 徐蜀.明史订补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602-603.

[8] 夏燮.明通鉴(第二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9,900.

[9] 高敏.中国历代奸臣(下)[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04.

[10]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205.

[11] 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123.

[12] 刘辉.中国名帝正传[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335.

[13] 夏燮.明通鉴(第三册)[Z].北京:中华书局,1959,741.

[14] 丁易.明代特务政治[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3,28.

On the Cause and Feature of Forming Eunuch

Manipulation in Ming Dynasty

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Ming Dynasty, eunuchs could not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as the ancestor ruler, being inner official. Only after several dozens years, the rule violated originally, eunuch got the power to lead troop and supervise army, so began to participate in government which led gradually to eunuch manipulation. Its basic reason lied in to carry out absolute monarchy. In Ming Dynasty even though many ones. It ruined deeply whos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 was to establish the spy system.

Key words: Ming Dynasty; eunuch manipulation; cause; feature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政治

第二节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经济和 社会 【前期:洪武——宣德年间、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中期:正统——万历10年,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1436-1482年】【未期:万历11年——崇祯未年,万历、泰昌、天启、崇祯】 中期是明从盛转衰关键,阶级矛盾尖锐,中等规模的农民暴动不断发生,与此同时,民族矛盾逐步显露,边境少数民族崛起,扰乱边防,倭寇和海盗乘火打劫,沿海地区不得安宁,矛盾错综复杂。与此同时,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统治阶级为了挽救危机,出现张居正改革,从此明朝转后期,逐渐衰弱,最后被农民军推翻,过渡到清朝。 一、明朝中期的阶级矛盾 1、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宫廷内外发生几起重大历史事件。 ①内阁倾轧(首辅夺权) ②南宫复辟,(夺门之变) ③“大礼议”之争 正德十六年(1521)正月,首辅扬廷和主张嘉靖帝称正德为“考”,七月,张聪《大礼疏》提出不同主张,很合嘉靖想法,嘉靖三年(1524),杨廷和退休、南京吏部主事桂萼与张聪联合上疏“循名考实,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曰皇考”。吏部尚书乔宇、礼部尚书汪俊等率百官坚持杨廷和的观点,嘉靖调张、桂进京任职,紧接着出现“左顺门事件”【明嘉靖三年七月(公元1524年),紫禁城东边与东华门相望的左顺门前,京城的官员,大明朝的精英,总计二百二十九人,跪在那里请愿。这左顺门是明代文武官员在此等候皇帝批示的地方,是帝国具有

政治象征意义的区域】这是转折点,以后断断续续,前后争了一二十年,事件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前后隐藏大臣们争权夺 利对明朝中后期政治影响很大。 ④宦官擅权 明代宦官权力表现在:其一宦官控制了所有的特务机构,以及享有出征、监军、分镇等大权,其二,掌握了“批红”,秉笔太监成皇帝代言人。 明朝宦官专权有什么新特点?宦官专权本身是封建制度的产物,历代都有许多新鲜的故事留下,朱元璋有鉴于此,曾立下铁牌,严禁内臣干预政治,可最后牌子还是被人砸掉。从明成祖朱棣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但是明朝封建制度的完善,在历史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宫廷每个都听皇帝的,宦官也不例外,官吏所有的权力由皇帝给予,代表皇权,所以明代的宦官是皇帝的鹰犬,不可能凌驾在皇帝之上,只要皇帝不高兴,失去宠爱就完蛋,因此,历史上出现过的宦官可以废立皇帝的现象,在明代是没有的,这是皇权恶性膨胀 的必然产物。 2、明中叶社会经济危机 ①土地兼并,特别是皇帝带头 ②屯田的破坏。 ③对农民剥削加重。【包括四个方面内容a、“金花银”征收,加重农民负担;b、官田赋税损重;c、地主想尽办法把赋税转嫁到农民的头上;d、地租剥削加强】 3、流民大量出现及其走向 这是在元朝中期就有过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具有全国性特点,明朝在初年就出现小规模移民,正统后逐步严重,正

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

浅析明代倭寇的来源及其泛滥原因 倭寇一般指的是日本海盗。早在十四世纪日本南北朝时期,在日本兼并战争中失败的封建地主、商人、武士、溃兵逃亡到海上。他们在封建诸侯、寺院大地主的支持、鼓动下,自元末明初开始,就经常侵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劫掠财物,烧杀成性,成为东南沿海人民的祸害和影响明政府统治的障碍。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日本海盗为“倭寇”或称为“前期倭寇”。“前期倭寇”的组成大多为日本人,真倭多而假倭少。十五世纪下半叶,日本进入到了战国时代的混乱时期,政权分立,各诸侯割据势力相互攻伐。这种割据对立状况除了体现在政治上外,还体现在对外贸易上。为了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而谋取巨大经济利益,各诸侯国都争相与明朝通商贸易,最终导致了“宁波争贡”的发生。“宁波争贡事件“发生后,勘合的朝贡制度被取缔。嘉靖皇帝废市舶司,重颁海禁令,断绝与日本的一切通商关系。这种严厉的海禁政策造成了中国商品的价格在日本暴涨。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刺激下,日本海盗集团便与中国沿海一带的一些势家土豪、奸商大贾走到同一个反面,他们相互勾结起来,以日本海盗为外援,中国寇贼为向导。对我国沿海地区进行烧杀抢掠。由于明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倭寇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了明嘉靖时期“大倭寇”。这一时期的倭寇史学界称为后期倭寇。较之前期倭寇,后期倭寇在人员组成上有着假倭多真倭少的特点。据史载当时的倭寇人员情况有:“大抵真倭十之三,从倭十之七”[1]。可见此时期的倭寇,日本人只占少数部分,而大多数则是由中国的走私贸易者以及追随他们的各色人充当。此外,这时期在东亚海域进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商人也参加了类似于“倭寇”的活动。 一、倭寇的来源 有明一代,倭寇始终是明政府的一大统治痼疾,明政府的沿海各省几乎都受到过倭寇侵扰的。从寇掠北方地区的前期倭寇到寇掠东南沿海地区的后期倭寇来看,倭寇的组织趋向于严密化,人员成分变成复杂化。纵观有明一代倭寇的人员成分,其人员出身有逃犯、武士、商人、流民、奸民等等。倭寇的构成是相当复杂的,但大体上仍可以分成国内与国外两大组

【新教材】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练习-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解析版)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选择题 1.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从而达到宦官参政,牵制内阁的目的,说明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选A 项。明朝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C项错误;宦官虽然权力增强,但是最后的决策权仍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2.明朝宣德年间,内阁有了官属,“置诰敕、制敕两房,皆设中书舍人”,凡奏章和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呈交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票拟,再由司礼监将条旨呈交皇上“批红”,最后发回内阁下发各部。阁权进一步强化。英宗德宗时期,内阁票拟权逐步完善。明朝中枢机构的这些变化说明( ) A.内阁具有了制度化的参与决策权 B.标志着明代宦官专权的开始 C.内阁成为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工具 D.内阁制度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阁的机构逐步完善,通过一系列制度化的规定,内阁的票拟权逐步加强,故选A项。材料没有表明宦官掌握独立的权力,B项错误;明太祖时期已经废丞相制度,C项错误;D 项应该出现在内阁权力达到鼎盛时期,材料缺乏依据,排除。 3.宋代读书人无论在位与在野都敢于品评朝政,力争“正君心”“得君行道”,但明代知识分子很少议论时政,王阳明就要求门人恪守“君子之思不出其位”。这主要由于明代( ) A.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 B.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C.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政治环境的逐渐恶化 【答案】D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把自己

浅谈清代宦官制度

浅谈清代宦官制度 历史文化学院 09级2班 朱恩会 209012530

宦官,已成太监,文书上称为很多,例如阉人,阉臣,宦者,中官,内官,内侍,内监等,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据《后汉书·宦官列传序》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用调他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决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中当差。 在封建社会消亡之前看,没有与宦官的时代不多,太监作为皇帝和后妃的仆役,支撑着皇家宫廷的金碧辉煌,成就了皇宫内统治者优裕舒适的生活条件。宦官制度是封建专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的残酷压榨。由于太监不仅涉足于王公贵族的日常生活,而且或多或少的接触复杂的政治斗争,所以当中不乏专横暴虐这结党营私蒙蔽圣听,残害忠良。中国古代历代的衰亡大都与太监作乱有关。而且汉,唐,明三朝的覆灭就与宦官专权有直接关系。这些人虽数量不多,但残忍狠毒,狡黠阴险,危害性极强。我想这不仅与外部条件有关,更是由于他们生理残缺所造成的心理畸形。 鉴于宦官势力膨胀危害极大,故历朝都有些许限制宦官的规定。然而在朝代后期,皇帝一旦没有威信或者过于幼小,都会依赖于其一起生活的太监。生活上的依赖一旦升级为心理依赖,后果不堪设想。宦官专权时期往往是一个朝代最为黑暗的时期。宦官主演过一幕幕祸国殃民的惨剧,其中以明朝最甚,成化年间的汪直,武宗时期的刘瑾,

熹宗时期的魏忠贤等,他们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加剧了明朝的腐败,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鉴于明朝宦官为害之烈,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改革了明朝臃肿的太监机构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清初规定宦官鬼内务府管辖,具体由敬事房管辖。敬事房亦称宫殿兼办处,设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和下层打扫处大小太监之分。发展至清代末期,太监等级更加复杂,在宫殿监中就有总管,首领,掌案,回事和大小太监之分。在各处所中又有领班,大师傅,师傅,带班,陈人,徒弟之别等等。如此层层节制,一级压一级,统治的十分严密,而总监并不大过四级官职。裁明代“二十四衙门”为“十三衙门”,人数大幅度缩减,顺治时设置宦官千余人,乾隆年间增至三千余人,直至清末过此数。宦官升迁由内务府移文吏部决定,宦官犯法,内务府可先拿后奏,尤禁其干政。顺治帝仿朱元璋旧制,铸铁碑立于交泰殿,明文规定凡有不法行为,均凌迟处死。些措施得到了较好的贯彻,虽在清末有慈禧太后宠臣安德海李莲英等屡犯例禁,朝臣为之侧目,终未出现汉唐明宦官专权的现象。 例如,公元1813年,爆发李文成,林清理教起义,宫内太监刘金、刘德才、杨进忠等在入宫前即是天理教徒,他们准备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清王朝。起义失败后,刘金等人被杀害。经此变故,清廷对宦官的约束更加严格,规定宦官一经当差,就不准回本主私宅。违者都要严惩,杖毙宦官时有发生。这时,宦官们的地位很低,管束又严,生活困苦,反抗行为也在所难免。

明朝宦官刘瑾综述

明朝宦官刘瑾 刘瑾是明代最值得注意的太监。一方面,在他当权期间,制度为之大变,“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上”①。另一方面,他执政所包含的内容,比他之前的王振和他之后的魏忠贤都要丰富得多,史家对刘瑾执政也要比对魏忠贤、王振专制更加重视。 “八虎”之首景泰二年(1451),陕西兴平县一个姓谈的农民家中,生下一个男儿,几年以后,他被净身送入宫中,投靠一刘姓太监,按照当时的习惯,改姓刘,这就是刘瑾。关于刘瑾在孝宗以前的活动,记载甚少。或曰,他在内臣李广引荐下,选入东宫,侍奉皇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②。也有说他曾“坐内臣李广奸党充南京海子口军,夤缘起用。乾清宫灾,复发配,又召回佥书”③。在朱厚照的周围,有八个对他有影响的太监,即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张永和刘瑾。朱厚照即帝位,这些人立即受到重用,称八党或“八虎”。或去高凤,张永改张兴,称“七党”。刘瑾任钟鼓司太监、不久,升为内宫监太监,总督团营。正德元年(1506)六月,提督十二营操练。 “八虎”以游戏引诱武宗,日进鹰犬、歌舞、角觝等,又引导武宗微服出宫,把武宗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这一点很为外朝官僚忌讳和反感。由英国公张懋领衔,五府六部等衙门官联名上疏谏劝武宗,工科给事中陶谐也因灾陈言:“陛下当夙夜恐惧,增修德政,以回天意。奈何视为泛常,倾耳于太监丘聚、魏彬、马永成之流。”①陶谐的疏中未专门提到刘瑾,显然,这时刘瑾的权势尚未显赫。 刘瑾的才干高于其他人。王鏊《震泽纪闻》中有两段记载,一段说,刘瑾“不甚识文义,徒利口耳”。一段说,刘瑾“少狡狯,颇识字书,略知古今,特称为利嘴耳”。不甚识文义和颇识字书,有些矛盾,利嘴则是一致的,这是刘瑾的一个特点,在他后来的官场中大有用场。刘瑾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有强烈的权力欲,“尝慕王振之为人,在孝庙时愤郁不得志,每切齿”②。群臣的弹劾给刘瑾创造了机会。他对其他宦官说:“使瑾入司礼,可使科道结舌,文臣拱手。”③他对武宗说:“弘治间,朝权俱为司礼监、内阁所掌,朝廷不过虚名而已。如天下镇守、分守、守备等项内官皆司礼监官举用,大受贿赂。如不信,只将司礼监掌印太监抄了,金银可满三间房屋。若将天下镇守内臣取回,别用一番人,令彼各备银一二万两,进上谢恩,胜赂司礼监。”④于是,“帝大欢乐之,渐信用瑾。” ①《明史》卷三○六《阉党》。 ②王鏊:《震泽纪闻》。 ③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三五《刘瑾》。 ①《明武宗实录》卷十四,正德元年六月庚午。 ②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九四《中官考五》。 ③王鏊:《震泽纪闻》。 正德元年十月,宫廷内外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外朝大臣必欲铲除“八虎”。内阁、部院、科道等官纷纷上言,文学名士李梦阳为户部尚书韩文起草的奏疏最为严厉,称“此辈细人,惟知蛊惑君上以便己私,而不思赫赫天命,皇皇帝业,在陛下一身”,如不治罪,“将来益无忌惮,必患在社稷”①。武宗读到这份奏章以后,“惊泣不食”。外朝官僚得到另一派太监王岳等人支持。武宗派他们与内阁联系,商议处置刘瑾等宦官的办法。 刘瑾与外朝的联系也起了作用。一说刘瑾“素与李阁老东阳有旧,重其诗文,密以韩文等所劾询之东阳,得其大略”②。一说“韩文将率九卿劾刘瑾,疏当首吏部”,吏部尚书焦芳得到消息,即“驰曰瑾”。不论通过什么途径获得消息,刘瑾都预感到大祸将临。他率“八虎”跪伏在皇帝前,哭泣说:“非上恩,奴侪磔喂狗矣。”又说:“害奴侪者乃王岳。”武宗问其故,刘瑾说:“岳前掌东厂也,谓谏官诸先生有言第言。而阁议时,岳又独是阁议,此其情何也?”他最后的结论是很重要的:“今在班官敢哗而无忌者,司礼监无人也。有则惟上所欲,而人不敢言矣。”③外朝官僚认为处置“八虎”已有了七八成把握,而刘瑾的一番话,使武宗作了相反的决断:将王岳等支持阁议的太监贬充南京净军,命刘瑾入司礼监,马永成掌东厂,谷大用掌西厂,局面一夜间大变。 司礼监的第一号人物是掌印太监李荣,他虽位在刘瑾上,“主画诺而已”①。正德三年(1508)六月,李荣被逐出司礼监,据说是在宫中发现的匿名文帖誉李荣而短刘瑾。李荣被逐后,刘瑾自任司礼掌印太监,他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号太监。

明清史概论

1、明代内阁制度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朱元璋统一中国后,为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以胡惟庸案为借口废除了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咨询机构,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应运而生。 故明代的内阁有以下的特点: 首先,是变动性。明代内阁组织虽有四殿二阁,但并不同时设置,缺此少彼成为常事,须视皇帝好恶而定,而大学土员额亦多寡不等。至于内阁权力亦随皇帝宠信的程度而转变,若皇帝或信阁臣,或信宦官,或信奸臣,则内阁权力,便会因而增大或缩小。 其次,是附属性。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君主独裁时代,内阁权力常因皇帝委任与否而有轻重之别,且内阁职权出自皇帝授予,不得独立行使,向各部及地方政下达命令时,必须透过皇帝谕旨,可见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 再者,是个别性。内阁大学士虽由皇帝任免,但大学士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责任亦不连带,各自独立以己见辅助君主。 还有,是欠缺法定性。内阁能否产生作用,皇帝之影响至大。 内阁制度,对明代的政治造成很多不良的影响: 首先,是助长君主专制。太祖废除丞相以巩固其统治权,内阁制度随着君权的高度强化而建立。内阁首辅虽俨如汉、唐之宰相,但并无节制君权的作用,事无大小都要秉乘皇帝的旨意行事,内阁只是皇帝加强专制独裁的工具而已,是明统治者用以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有力措施。明朝皇帝以内阁佐理政务,而一切施政皆由皇帝专权独断,大学士仅为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实属皇帝的附属机构,皇帝往往借内阁以遂其私心,使明代之君主专制比历代为甚。 其次,是助长君主荒政。内阁大学士的职责是对奏章作出票拟,再呈皇帝批红,原意在于使大学士能对政事作出「提议」,但若皇帝无心理政,可以不加细阅,便作批决,阁臣亦无可奈何。因此,内阁的「意见」遂演变成为「决策」,无疑助长助了君主荒政。明代皇帝多荒废朝政,与此不无关系。 再者,是形成宦官弄权。明代内阁因为欠缺法定的地位和权力,往往难有作为,随着明中叶以后,君主的日益腐朽,更弊端百出。明代皇帝日渐颓废,往往深居内殿,不亲政事,不与大臣相接,而往往把宦官视作心腹,委以重任。综观明代宦官为祸之烈,实与废相后,内阁无实权,加上君主过于宠信宦官,使宦官得以居中用事所使然。 还有,是演成朋党倾轧。明之内阁上受君主箝制,内受宦官操纵,阁臣之欲握权柄者,皆不免以不光明之手段得之:一方面要交结内监;另一方面则又须倾轧同列之大学士,遂演成朋党之祸。 最后,是导致政风因循。 由于明代内阁受所处的地位和职权的限制,权力由皇帝授予,而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于是只能对皇帝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一辈阁臣都碌碌无能,遂使政风因循腐化。 总结而言,有谓明代无善政,是始于太祖废相。在某程度上是有其道理的。如上述所言,因为没有宰相,令皇权失却制衡;加上内阁无合法性,故无实权,事事听命于皇帝,造成君主独裁。如遇

明朝宦官演戏特点及意义

明朝宦官演戏特点及意义 戏剧发展到明代中后期,总体而言由于文人的广泛参与,多成为“案头之书”,但宫廷戏剧是非供奉帝王阅读而专以演出为目的的,依然是“台上之曲”。两相比较,后者就不如前者具有更高的文学性、思想性,但却也有一套独特的艺术特征。刘若愚《酌中志》卷16“钟鼓司”条载: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数十员,司房、学艺官二百余员。掌管出朝钟鼓。凡圣驾朝圣母回,及万寿圣节、冬至、年节升殿回宫,皆穿有补红帖里,头戴青攒,顶缀五色绒,在圣驾前作乐,迎导宫中升座承应。凡遇九月登高,圣驾幸万寿山;端午斗龙舟,插柳;岁暮宫中驱傩;及日食、月蚀救护打鼓,皆本司职掌。 西内秋收之时,有打稻之戏,圣驾幸旋磨台、无逸殿等处,钟鼓司扮农夫馌妇及田畯官吏,征租交纳词讼等事,……亦祖宗使知稼穑艰难之美意也。又过锦之戏,……浓淡相间,雅俗并陈,全在结局有趣,如说笑话之类。又如杂剧故事之类,……备极世间骗局丑态,并闺壶拙妇呆男,及市井商匠刁赖词讼、杂耍把戏等项,皆可承应。……所以制此种种作用,无非广识见,博聪明,顺天时,恤民隐之意也。……又,上元之前,或于乾清宫丹陛上安七层牌坊灯,或寿皇殿安方圆鳌山灯,有高至十三层者。……又木傀儡戏,……或英国公三败黎王故事,或孔明七擒七纵,或三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之类,惟暑天白昼作之,如耍把戏耳。其人物器具,御用监也;水池鱼虾,内官监也;围屏帐帷,司设监也;大锣大鼓,兵仗局也。……神庙孝养圣母,设有四斋近侍二百余员,以习宫戏、外戏。……神庙又自设玉熙宫近侍三百余员,习宫戏、外戏,凡圣驾升座,则承应之。刘荣即其一也。又蔡学等四十余人多怙宠不法,自万历己亥秋,俱下镇抚司狱。至庚申秋,光庙始释,然瘐死者已十之三四也。此二处不隶钟鼓司,而时道有宠,兴暖殿相亚焉。刘若愚在介绍钟鼓司的同时连带对四斋和玉熙宫两套同样为宦 官职掌下的戏曲班子给予说明。通过把握这则详尽的文献,其中可以大致归结出明代宫廷宦官演戏的一些主要特征,并且还就宦官演戏背后的功能作用———宫俗意义等有所暗示。考究这则文献,我们将明宫宦官演戏的特征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礼乐性与典制性 (一)礼乐性 礼乐相成自古是宫廷礼仪的基本规范,通过礼乐厘正风俗继而伦理教化是我国戏剧自诞生以来就附有的基本职能。礼乐包括宴飨之礼、庆成之礼、贺寿之礼等。明初统治者重视儒术,且以礼乐规范“收拾”世道人心。按《明史?乐志》,太祖朱元璋“锐志雅乐”,且定律制宴飨礼仪,承应诸戏,并以乐府、小令、杂剧为娱戏。这和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致乐以治心”是一脉相承的。太祖所推举的士大夫家不可无的高明《琵琶记》开场白中直接标明了“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的戏剧功能。赵翼对明初戏剧的这一功能一言以蔽之:“初以重典为整顿之术,继以忠厚立久远之规。”[1](P.12)郑晓《今言》卷2记载建文帝尝有诗云:“是日乘舆看晚晴,葱葱佳气蒲金陵,礼乐再兴龙虎地,衣冠重整凤凰城。”[2](P.95)礼乐之兴成为判断王国兴盛与否的一个标准。

吉林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吉林省高三文综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12分) 1. (1分) (2017高三上·鹰潭期中) 某学者指出,限定宗法制内涵的前提是肯定宗法制源于原始时代后期的父系家长制,这自然就会将氏族与宗族混同一致来看待。其实,宗法就是宗族之法。该学者意在说明() A . 宗法制产生时间相对较晚 B . 宗法制建立在氏族基础上 C . 宗族的形成是宗法产生的前提 D . 氏族是宗法制产生的基础 2. (1分)(2019·浙江模拟) 秦代确立郡县制之初,全国共有36个郡;秦王朝灭亡之时,加上京师地区,全国也仅有49个郡。至西汉末年,全国已经有103个郡,是秦末的两倍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汉代() A .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 .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 疆城面积成倍扩大 D . 中央管理地方的力度加强 3. (1分) (2017高二下·遂宁期末)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是指() A . 强化三纲五常的教化作用 B . 从神权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 注重强化封建神学思想 D .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4. (1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月考) 关于明朝内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B . 职权范围不明朗,可统领六部百司 C . 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D . 直接导致明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 5. (1分) (2019高一下·蚌埠期中) 下列如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1840~1956年我国五种经济形态,即自然经济、民族资本、外国资本、洋务资本与官僚资本发展变化情况。其中最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主流的是()

明朝中后期的流民现象及对其政绩的影响和启示

明朝中后期的流民现象及对其政局的影响和启示 XX学校09级1班 XXX指导老师:XXX 摘要: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动荡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流民不无有关,由于君主大多昏庸腐朽,宦官专权,赋役繁重,加之天灾连连,民怨载道,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逐渐沦为流民,并不断爆发流民起义和暴动。这对于明朝统治显然不利,政局也会波荡起伏,甚至给统治以致命一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统治者如果不去高度重视流民问题,制定、实施好利民政策,势必会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危机。关键词:明朝中后期;流民;政局动荡;影响和启示 明朝中后期,因为种种不良因素而导致流民不断增多,对其政局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可以说流民的大量存在或不断增多势必不利于政局的稳定。流民,又可以称为流亡、流户、流人、流庸、流冗、流离、流者、盲流等,是中国历史上对那些转徙四处的无业游民的称呼,一般都是逃荒的农民,天灾、苛吏、土地兼并、战乱等都可能导致流民问题的出现。当然,这里说的“流民”是针对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诸如流亡、流冗、流离等因天灾和政府腐败统治而造成人们流动或反抗的称呼,它与当今的“流民”有着很大的区别。 一、明朝中后期统治面临的基本现状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是比较腐败的,虽然有挽救腐败政治统治的改革和措施,比如说张居正改革,他上呈《陈六事疏》,提出了省议论,

振纪纲,重诏令,核名实,固邦本,饬武备等六项政治主张。(1)这些主张切中时弊,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也有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东南沿海军民的抗倭斗争,历时十余年,前后数十战,“飙风电举,屡挫大寇”。(2)但统治状况仍然严峻,面临诸多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政治日益腐化,官吏贪污成风,弊端众集,财政拮据,捉襟见肘。归结起来主要有四个问题;一就是皇帝昏庸腐朽,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并且容易听信谗言。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昏君最多的一个朝代,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宦官王振,按明制:“宦者虽宠,不得予王庭宴。”(3)英宗惧王振不悦,派人观察慰藉。王振大兴土木,“广置塌房、庄所、田园、马房,侵夺民利,不输国课。”(4)最终导致了“土木之变”,使得50万明军全军覆没,自己也坐了阶下囚,同时在复位后杀害民族英雄于谦,可谓不得人心。明武宗(朱厚照),他宠幸大太监刘瑾,沉迷于玩乐,建立豹房,荒淫无度,为世人所诟病。明神宗(朱翊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一个20年不上朝的皇帝,一个极度贪财的皇帝。他最擅长的就是罢朝。有论者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5)明熹宗(朱由校)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将朝政交给了他,成就中国历史大名鼎鼎的一位太监,也有了后来的魏忠贤乱政。明思宗(朱由检)时期,一代忠臣袁崇焕抗清反辽,功劳显著,“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守为正著,战为奇著,和为旁著。”(6)但明思宗生性多疑,从而中了反间计,错杀一代忠臣袁崇焕,加速了明王朝灭亡的速度。二就是奸臣把持乱政。如明世宗时的奸臣严嵩父子。严嵩是明朝大臣,善于阿谀媚上,“嵩无

明代宦官的原文

《明代宦官》的原文 《明代宦官》的原文 有明一代宦官之祸,视唐虽稍轻,然至刘瑾、魏忠贤,亦不减东汉末造矣。初,明祖着令,内官不得与政事,秩不得过四品。永乐中,遣郑和下西洋,侯显使西番,马骐镇交趾,且以西北诸将多洪武旧人,不能无疑虑,乃设镇守之官,以中人参之,京师内又设东厂侦事,宦官始进用。宣宗时,中使四出,取花鸟及诸珍异亦多,然袁琦、裴可烈等有犯辄诛,故不敢肆。正统以后,则边方镇守,京营掌兵,经理仓场,提督营造,珠池银矿,市舶织造,无处无之。何元朗云,嘉靖中有内官语朱象元云,昔日张先生(璁)进朝,我们要打恭,后夏先生(言),我们平眼看他。今严先(嵩),与我们拱手始进去。按世宗驭内侍最严,四十余年间未尝任以事,故嘉靖中内官最敛戢,然已先后不同如此,何况正德、天启等朝乎。稗史载,永乐中,差内官到五府六部,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途遇公侯驸马,皆下马旁立。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公侯驸马途遇内官,反回避之,且称以翁父,至大臣则并叩头跪拜矣。此可见有明一代宦官权势之大概也。 总而论之,明代宦官擅权,自王振始,然其时廷臣附之者,惟王骥、王佑等数人,其它尚不肯俯首,故薛瑄、李时勉皆被诬害。及汪直擅权,附之者渐多,奉使出,巡按御史等迎拜马首,巡抚亦戎装谒路,王越、陈钺等结为奥援。然阁臣商辂、刘翊尚连章劾奏,尚书项中、马文升等亦薄之而为所陷,则士大夫之气犹不尽屈也。至刘瑾,则焦

芳、刘宇、张綵等为之腹心,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然瑾恶翰林不屈,而以《通鉴纂要》誊写不谨,谴谪诸纂修官,可见是时廷臣尚未靡然从风。且王振、汪直好延揽名士,振慕薛瑄、陈继忠之名,特物色之。直慕杨继忠之名,亲往吊之。瑾慕康海之名,因其救李梦阳,一言而立出之狱。是亦尚不敢奴隶朝臣也。迨魏忠贤窃权,而三案被劾、察典被谪诸人,欲借其力以倾正人,遂群起附之。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夫、李龙、倪文焕,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寰、崔应元,号五彪;又尚书周应秋,卿寺曹钦程等,号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自内阁、六部至四方督抚,无非逆党,骎骎乎可成篡弑之祸矣。 明史载,太祖制,内官不许读书识字。宣宗始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义(《戒庵漫笔》则谓,永乐中已令吏部听选教职,入内教书。王振始以教职入内,遂自宫以进,至司礼监。)数传之后,势成积重云。然考其致祸之由,亦不尽由于通文义也。王振、汪直、刘瑾固稍知文墨,魏忠贤则目不识丁,而祸更烈。大概总由于人主童昏,漫不省事,故若辈得以愚弄而窃威权。如宪宗稍能自主,则汪直始虽肆恣,后终一斥不用。武宗之于瑾,亦能擒而戮之。惟英、熹二朝,皆以冲龄嗣位,故振、忠贤年,少仅三四年,而祸败已如是,设令正统、天启之初,二竖即大权在握,其祸更有不可胜言者。然则广树正人,以端政本而防乱源,固有天下者之要务哉。按明代宦官擅权,其富亦骇人听闻。今见于记载者,王振

二十四衙门十二太监 明朝内廷设置和太监管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二十四衙门十二太监明朝内廷设置和太监管理 导语:明代宦官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选用制度、管束制度、奖赏制度、病老丧葬制度等。选用制度。当时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者,事先 明代宦官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选用制度、管束制度、奖赏制度、病老丧葬制度等。 选用制度。当时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者,事先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明代曾规定,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以上、愿意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阉割者,由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待收补之日选用,如果私自阉割,一经发现,课以重治,邻居知而不报者,一并治罪。但是,这一规定并未能严格遵行。从明代录用宦官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了按照规定报名就阉、候补收用者之外,朝廷还大量直接录用了那些未经报名起送而私自至京的自宫者。明代宦官录用事务的主管机构为礼部。但是,随着司礼监地位的不断提高,录用宦官事务逐渐由司礼监会同礼部办理,宦官机构在实际上已拥有相当的决定权。 管束制度。在明朝初年,明太祖明确规定,“寺人不过侍奉洒扫,不许干与政事”。除此之外,明廷还曾陆续制定了一些有关宦官管束惩罚的具体制度。宦官犯法,照例由司法机构逮问治罪。或下刑部狱,或下都察院狱,或下锦衣卫狱,并由法司议罪。为了惩治宦官在外犯法,明廷还特意强调了“有司”惩治犯法宦官的职权。对犯法宦官的惩罚方式,主要包括死刑、籍家、革职、革荫、降职、调斥、杖笞等。 明宣宗赐宦官银皿奖赏制度。宦官因功劳或因受到君主宠幸,除擢升官职外,其他奖赏方式还有赐金银、加禄米、赐免死诏、赐印记、赐敕旌励、赐祭赐祠、父母授(赠)官号、弟侄族人荫官授爵等。 病老丧葬制度。宦官年老有病,多退居京城内外各寺庙,供给柴米、生活常识分享

浅谈明朝内阁制

标题:浅谈明朝内阁制 摘要:本文主要从明朝内阁制的产生、发展谈起,简要讲述了内阁制的特点,运作方式以及对明朝政治的影响等。 关键词:朱元璋,内阁制,首辅,明朝,皇权 引言:朱元璋是一个崇尚强权、铁腕统治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废除了沿袭千年的宰相制度。然而,其后世子孙却确立了相当于宰相职权的内阁制。 “朱元璋不守规则的行为只是害了他自己和他的子孙辛苦操劳,对于整个明朝政治而言,并不一定是件坏事。朱元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没有砸到这个朝代。”――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谈朱元璋废除宰相制。那么明朝的内阁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又将对明朝的政治有哪些影响呢? 正文: 一:内阁的产生: 1.宰相的废除: 明朝建立初期,职官设置沿袭元朝,中央以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监察。 明洪武十三年,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胡惟庸案爆发,明太祖朱元璋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由皇帝直领六部,规定此后不准再设宰相,臣下有敢奏请者,处以极刑。《皇明祖训》里,朱元璋有如下论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2.内阁的成立: 然而,废除宰相后,一个问题也随之应运而生:各种事物,无论巨细,都要皇帝躬亲为之。吴晗先生曾统计过,从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仅仅八天内,朱元璋收到了一千六百六十六件公文,合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件事,平均每天要看两百份文件,处理四百件事情。有一个著名的故事生动地就表现了这一点,当时的户部尚书茹太素曾经上了一篇奏折给朱元璋,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结果读到一半就用了将近三个钟头时间,都是什么三皇五帝,仁义道德之类,朱元璋当机立断,命令不要再读下去,数了下字数,已经有一万多字了。朱元璋气极,命令马上传茹太素进见,让侍卫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 可见,废除宰相之后,凭皇帝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处理如此多的事物的。于是洪武十五年,再次撤销,而仿照宋朝制度,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分别为四处大学士。之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等人担任,以辅导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主要权力只是顾问。这就是内阁的雏形。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命解缙等七名翰林官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务,为了避宰相之名,称之为“内阁”,即皇宫内的君主私人办公室。不过,此时的大学士没有实权及切实职务,只是遵照皇帝的旨意办事。

明代宦官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2007年 第9期兰 州 学 刊No.9 2007 总第168期Lan zhou xue kan General.No.168 ?明清史研究? 明代宦官研究的问题与反思 齐 畅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摘要] 明代宦官研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明代宦官制度的全面研究和公正、客观的评价,是透视明代国家机制运行和推动明史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通过梳理和分析前辈与时贤对这一传统政治史课题的研究,提出三条反思的途径:一是对于宦官的道德评价问题;二是国家权力网络中的宦官群体研究;三是宦官与民间社会的新视角的运用与深化。 [关键词] 明代;宦官研究;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K24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7)09-0161-04 作者简介:齐畅,女,吉林长春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 宦官问题向来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传统史学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宦官制度据文献记载可上溯到西周时期,之后便伴随着整个古代社会,并且在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达到了高峰。 回顾20世纪以前,即作为近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学兴起之前的宦官史料,历史上对宦官的记载多延续正史的书写方式,形成了对宦官极度鄙夷、大加贬斥的社会舆论传统。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点:首先,“刑余”之身为儒家士大夫所鄙视。如《后汉书?宦者列传后论》所载:“刑余之丑,理谢全生,声荣无晕于门阀,肌肤莫传于来体”;其次,在士大夫的眼中,阉人之流的道德修养,跟他们的生理一样都存在缺陷。明代统治者朱元璋也曾说过“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1];最后,也是当今的史家在研究宦官问题时仍难以摆脱的模式,即宦官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被剥离出来,被定名为传统社会的一颗毒瘤。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对宦官的评论代表了传统史家的思维模式:“奄宦之如毒蛇猛兽,数千年以来,人尽知之矣,乃卒遭其裂肝碎首者,曷故哉!”[2] 显而易见,在士大夫们所撰写的史书中,儒家道德是评价人物的标准,宦官“刑余贱隶”的身份参与到政权中来,注定其成为“乱政”、“误国”的罪魁祸首。因而,20世纪以前的旧史学研究模式下,对宦官的记载和研究体现了明显的经世致用目的,即“以史为鉴”,防止宦官之祸造成君权旁落。 对于宦官这样一个传统政治史的重要课题,前辈与时贤旨趣各异的研究著述汗牛充栋、蔚为大观。笔者以为,在赵世瑜以社会史为范式来审视明代宦官政治的研究以前,学界对明代宦官的研究,依据其研究旨趣与问题意识的差异,大致可以沿循政治史、社会史两种学术理路展开追述。而其研究的背后仍受传统儒家士大夫的道德标准束缚,这种传统意识形态与政治史视角交叉作用于当今学者对宦官问题的研究当中。 一、政治史范式下的宦官问题研究 20世纪以前的旧史学———我们称之为传统的精英政治史———是特定历史时代及其学术需求的产物。当历史学只是为统治者服务的时候甚至还需要披上神学的面纱的时候,这种史学就只能是政治史。鲁滨逊概括说:“政治史是最古的、最明显的和最容易写的一种历史。因为君主的政策、他们所发布的法律和进行的战争,都是最容易叫人记载下来的。国家这样东西,是人类的最伟大的和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人们最值得知道的过去事实,都是同国家的历史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兰克、德罗生、毛兰勃莱克、傅利门等人都把政治史看成真正的历史。”[3]“这种情形体现在具体的史学实践上,那就是历史著述的主要内容都是政治史,所依据的材料都是政治方面的文书档案,把政治层面的因素(包括重大政治事件、重要政治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成是决定历史发展变化的关键力量,同时尽量从政治方面去解释历史。”[4] 进入20世纪后,传统史学还有很大影响,但新的研究方法、史学理论和史料的运用使得史学研究与传统史学已有很大的不同。这同样体现在明代的宦官研究中,但鲜明的政治史范式的色彩,政治制度的研究角度,直到今天仍是研究者的主要视野,宦官专权乱政仍为研究者所青睐。 (一)关于明代宦官专权的研究 有关明代宦官制度的研究内容,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为学界所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首推丁易所著的《明代特务政治》一书。该书是论述全部明代特务系统的,但实际上却以宦官制度和宦官活动为主体来进行研究,可以说是一部传统政治史范式下的典型力作。 其特点有三:1.从史料上来看,是以丰富的政治史料为依据,未突破传统文本史料范围;2.从研究理论上来看,运用了现代阶级分析的理论套用于明代宦官的研究,正如作者在原自序中所写到的“利用历史事实绕个弯儿来隐射,恰好明代是特务最为凶横的朝代”,所以借以隐射“蒋帮特务的镇压、逮捕、屠杀”,“企图通过明代特务政治的叙述来描绘出明代以帝王为首的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政治压迫的全貌。”[5]另外,我国明代历史

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_较

中国古代东汉、唐、明三代宦官专权之比较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面,同时也是专制政权所特有的毒瘤。宦官的历史几乎和中国的封建史共始终,最早的宦官据说出现在周朝。而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宦官专权应该是嫪毐,在他之后就是臭名昭著的赵高,他才是第一个由宦官执掌大权的人。此先例一开,之后历朝历代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其中尤以东汉唐明三朝最为严重。 一、共同点: 1.这三个朝代都是长期统一的朝代,东汉唐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持续时间最长的几个统一王朝。由于国家的长期统一稳定,往往使得统治者生活腐化,久而久之皇帝就容易相信他身边的宦官,而愿意把权力交给他们。 2.宦官专权大多出现在王朝的中后期,因为一般王朝初期,统治者大多有出生入死打江山的经历,因此都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繁重的国事,他们往往能坚持下来。但到了中后期,皇帝大多生长在宫廷,既没有充沛的体力,也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来应付繁重的国事,这就给了最接近皇帝的宦官们以窃取最高权力的机会。 3.这三个朝代都是汉人的政权。少数民族统治汉人,因为他们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汉人,因此他们的统治者警惕性很高,因此他们的皇帝不像汉人那样娇生惯养,同时生活也不太奢华,对宦官的依赖也就少,宦官也不大容易取得权利。 二、不同点: 1.起因不同。 ①东汉的宦官专权是为了对抗外戚而产生的,因为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大多比较短命,即位的皇帝年龄小, 太后要依赖外戚掌握权力。当皇帝长大后,要想夺权就必须依靠身边的宦官。如此宦官在推翻了外戚之后,就得到了信任和皇帝赏赐的权力,并且宦官容易控制皇帝来打击反对他们的文官集团。 ②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的问题,认为宦官就是家奴,比较容易控制,皇帝就不断的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如派往各地的监军就是为了防止武将的叛变。但皇帝把禁卫军的军权也交给宦官时,形势就发生变化了,皇帝就变成了傀儡了,任由宦官们摆布。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标签:百家讲坛明朝朱元璋宦官专权分类:精品荟萃2010-06-16 09:43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长青 【载于本刊蓝版2010年第四期】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能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在中国宦官史上力拔头筹。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直到明思宗缢死煤山,二百多年间,宦官们熙熙攘攘,你去我来,活跃

在朝堂之上,上演了一幕幕荒诞剧,甚至出现“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这样颇为奇特的历史现象。奸佞之生不偶然,半由人事半由天。让我们从魏忠贤的前辈们谈起。 明代的宦官,最初除了做奴才的份儿外,没有更多的权力可言。草根出身的朱元璋,雄才大略,戎马一生,为朱家子孙们争来了天下。卧榻旁岂容他人酣睡,这显然不仅是赵匡胤一个人的隐忧,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功臣大将们都已兔死狗烹,权力禁脔又岂容宦官染指?他亲眼目睹过元末宦官的危害,下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性。 洪武十年(1377年),有一名老太监,完全是出于一番好意,指出公文中有明显的错讹。朱元璋明知太监说得对,仍然立刻下旨将他逐出皇宫,遣送回原籍,原因是这名太监“干政”了。 洪武十七年,朱元璋特意铸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这时候,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允许干预朝政,更不能与官吏串通一气,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 到了明成祖朱棣手中,这道铁的纪律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他不但不再警惕宦官,而且开始把宦官视为心腹,当作控制外廷大臣的一股重要力量。“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被悄悄地改为内臣不得擅自做主。 朱棣之所以任用宦官,委以大权,是因为在夺取皇位的“靖难之役”中,他靠勾结受建文帝压迫的宦官而掌握了建文帝的动向;在围攻南京时,又与宫内的宦官里应外合取得了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因此,朱棣上台后,害怕会有失意的宦官像出卖建文帝一样出卖自己,所

浅析明朝宦官制度的发展及成因

目录 摘要 (2) 皇权的困境 (2) 明朝宦官制度发展 (3) ?朱元璋时期的宦官制度 (3) 空前的封建专制独裁者 (3) 对宦权的限制 (4) 洪武时期内官结构 (5) ?永乐时期的宦官制度 (6) 背景 (6) 东厂----开启宦官特务活动方便之门 (6) ?明朝中后期的宦官制度 (7) 西厂----短命的特务机构 (7) ?总结 (8) 明朝宦官的历史影响 (8) ?强化封建专制,激化社会矛盾 (8) ?宦官干预经济领域,动摇社会根基 (8) ?宦官监军,腐蚀军队 (8)

明朝宦官专权的原因 (9) 摘要 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古代,皇帝要加强集权统治会重用另一部分他认为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力量。然而,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这些力量绝对不能真正的解决皇帝的威胁,往往成为君权最大的威胁。这就有了我们在历史中经常看到的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后宫干政。这些力量有时比文武百官结合而成的官僚集团更加可怕。宦官专权的罪魁祸首就是皇权,是封建主义制度。只要皇帝制度存在,宦官专权就有条件再度兴起。不改变制度,就无法铲除宦官专权。 关键词:宦官专权皇权封建主义中央集权 皇权的困境 封建专制制度下的中国古代政权,专制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人之上,皇帝之下有百官辅助执政。百官的权利都要依附在皇权之下,但是,在官僚体制之下,为人臣的臣子总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利用职权,维护着自己的利益。这些对封建君主的专制权力形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权力顶端的皇帝一方面认为自己的权利不可侵犯,容不下自己的臣子在自己的眼皮下乱用权势。一方面受到天下苍生受之于肩的责任感驱使,阻止乱臣危害天下。就会想要加强君权,加强中央集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皇帝自然会重用另一部分他认为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力量。然而,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这些力量绝对不能真正的解决皇帝的威胁,往往成为君权最大的威胁。这就有了我们在历史中经常看到的外戚专政,宦官专权,后宫干政。这些力量有时比文武百官结合而成的官僚集团更加可怕。 结合以上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两个因素决定这宦官专权的形成。第一个是皇帝感受到的官僚集团对自己君权的威胁程度,皇帝觉得他们对自己威胁越大,就越有可能提拔宦官成为自己的心腹,并授予他们特权,利用他们去制约朝中大臣。另一个因素来自于君权与官僚集团的力量对比,前一个因素决定了皇帝提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