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报纸的历史与现状

报纸在文艺传播中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摘要】

报纸的兴起顺应了当时社会的需求,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辉煌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的水平提高了,对报纸的要求也提高了,报纸不进行改变就不能再得到群众的青睐,继而影响着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近代,广播电视的发明,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都对报纸有着致命的影响。然而面对“报纸消亡论”,报界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报纸的未来会怎样还是要看报界的努力。

The rise of the newspaper was complied with the needs of society, has a long history, also has the splendid achievement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level raised, the requirement to the newspaper also increases, newspapers don't change it cannot get masses favour, then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 Especially in modern times, the inven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zation of Internet to newspapers are deadly effect. However face “newspaper disappearing theory”, the press and the relevant measures were adopted. Newspaper what will still should see the press efforts.

【关键词】

报纸/中国近代报业/文艺传播/未来发展/历史阐释/相对优势/

报纸品质

【引言】

在现在的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兴起和快速发展普及,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都给报纸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加上我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报纸的生存在经历着考验。报纸与互联网比较而言,报纸自身具有的相对具有什么优势呢?报纸在激烈的信息竞争的时代中发展的有什么样的途径和方式呢?报纸发展有哪些动力因素,怎样更好的促进报纸继续生存下去?都有待我们去思考。

【正文】

报纸是指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一般为不装订的散页形式。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最古老的报纸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政治家恺撒把罗马老院和公民大会的决议以及国家发生的重要事件书写在白色的木板上,这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现代报纸的直接起源是德国15世纪开始出现的印刷新闻纸。1450年,印刷的报纸发行。1609年,德国率先发行定期报纸《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很快遍布欧洲。世界上第一张日报在1660年发行于德国,在英国的发行是由于当时发生了政治事件。1704年波士顿发行的《波士顿

通讯》是美国的第一张报纸。

报纸在世界的每个地方的兴起时间各不相一,但最开始大多是因为政治才出现。在全球国际化的影响下,报纸的发展多多少少有着相同之处。但是每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不同,历史发展不同,文化体系不同等方面造成的报纸的风格和发展的趋势也有不同之处。下面以我国为例,讲述一下报纸在文艺传播中的发展和现在面对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报业的历史悠久,但具体的时间争议很多。在汉代就有原始的报纸出现。不过一般认为唐末著名学者、散文家孙櫵的《经纬集》中提到的按日分条记载、报道朝廷政事的“开元杂报”为起源。我国的报纸最开始也是在于政治。我国历代都有所谓的“邸报”,大多是在朝廷和官府中的传阅。明清时候出现了合法的民间报纸《京报》。随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建的很多报纸,《万国公报》在当时影响很大,是一份以刊登时事为主的综合性刊物。在《万国公报》存在的年间,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虽然它主要是为传教特别是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文化侵略服务,但它也成为近代中国人了解世界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窗口,对于开化当时中国人的头脑,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它也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政治团体——强学会的机关报。《时务报》是当时改良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它传播的主要信息是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存的文章,深受思想开明的士大夫和新兴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欢迎。《时务报》宣传维新变法,评论时政,指陈和批评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弊端,因而

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和攻击。报纸发行量的上升,读者范围的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上层人士到普通老百姓,由量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迎来了大众传播时代的到来。在清末时期,妇女、文艺和科学等报刊就相继出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党派团体开始办报,作为舆论阵地。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阶级的壮大,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提倡民主、科学和新文学,反对封建专制,创办了《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主要宣传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等思想,批判鬼神迷信,同时还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反对封建八股文和旧文学。之后的报纸的类型就得到不断的创新,各行各业的报纸都相继出现,内容上也很丰富。读报群众更加的普遍,内容上也有了具体的分类。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大陆的解放,新政权的巩固,全国各机关、团体以及各个方面的报刊纷纷创刊,报刊出版业出现了很大的进步。《南方日报》就是于1949年10月创刊。由于当时繁体汉字笔画多,对于未受过教育的或者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普通民众,识字看报很困难,中国汉字简化,横向排版也都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报刊大量出现,文化娱乐、卫生健康、体育、电影等方面的“大众化”报刊数量很多,而且发行量也很大。在新时期文艺发展初期,报纸文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递信息,随着党的工作中心和党的文艺政策进行改变,报纸文艺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报纸的政

治属性、信息属性和它的宣传、指导功能都得到了充分表现。20世纪商品经济格局在中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商业发展的很迅速。“大众化”报纸的形成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时期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很多商家在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宣传的力度就大了起来,报纸在得到了商家提供的广告费就降低了报纸的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广告费用也成了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报纸的内容也由原来的政治服务舆论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的同时,大量传播其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各方面,各层次的需要。20世纪以后,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多元的文化、文艺格局中,报纸文艺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弘扬主流文化,提倡多样化,宣传深入生活、深入实际,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艺创作,它还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的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新时期的到来,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报纸批评”中出现了质的变化。无聊、难懂、麻烦等针对报纸的批评接连出现,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条件的满足,同时阶层的分化使人们关心的话题分流。想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就要不断的增加版面,这时的报纸处于被动,没有主观的个性特点,很难赢得读者对报纸的好感。时代的不同,人们的习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人们想要学习,求知的欲望推动者报纸的发展,但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肯定现状,他们厌烦说教式的口吻,不再关心政治,不再关心社会事件,报纸对政治的宣扬就使他们对报纸有很多的不满。

电视的真正普及,通过使人们获得铅字和画面两种传递信息的手段,使人们直观的接收信息,这样比于看报方便的多。互联网的信息是全面,大量,丰富多彩的,同时他的信息及时,查看便捷,网络高速传播,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等各种媒体的多样化使得单个媒体所得广告份额减少,读者也大量的流失,电视、网络引领的多媒体时代拉开的序幕,进而对报纸更加猛烈的批评,人群逐渐转向多媒体的情形。有人甚至极端地说报纸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报界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有人又提出了“报纸消亡论”。那么,报纸真的会消亡吗?

报纸在网络、手机高度发达的时代也将受到严峻的生存挑战。报纸这种古老的媒体,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这个时代找到活路。

电视使人们很方便的接收信息,但是它的速度很快,由于时间的原因,信息的全面性就减小了,如果有的信息人们想要记住,或者是更深层次的了解,就没有办法了。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是它的优点,但也同时是缺点。人们在网上找资料时,往往会有很多的信息出现,大量的信息中,并不能判断出哪些是正确的,由于有太多的内容,反而使用来了解信息的时间更长,更难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且,在查找信息的同时,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互联网上的发言都是不受限制的,好的坏的只是都有,它并不是完全积极,主流的思想,有的甚至是很

极端的恶意的传播。这和现在学校教室的投影仪很相像,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校的黑板换成了多媒体的投影仪。以前老师在讲课时都要板书,每讲一次课就要抄写一次,现在的多媒体相比较而言就方便了很多。但是,我们会发现,黑板换了多媒体之后,我们每节课接触的信息多了,但是接收到的信息却少了,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年代,虽然我们每节课学到的只是有限,但是可以随着老师抄笔记,学到的东西也多。

每一种媒介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它也会将这些强加在所携带的讯息上,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他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在新兴媒体冲击、受众分流加快、广告竞争加剧时,正因为处于这个时代,报纸才应该继续存在下去。报业是除书籍之外最早出现的大众传媒,而即使在新的媒体时代,传播方式不断增多,报纸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报纸的“分析力”和“解说性”优势也是电视和网络无法匹敌的。从媒介发展的趋势来看,各类媒介是共同演进、汇聚,走向融合的。报纸的文艺宣传着当时的特点也反映着那个时期所社会存在的问题,也促进解决问题。

面对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原则,报纸必须要做出努力,才能得到保留。在现代,报纸要想发展,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这样才有利于报纸自身的发展。如何才能提高报纸的质量呢?

在内容上,要做独家新闻,做原则新闻,实事求是。报纸的信息量增多,版面的全面和丰富反映着读者对信息的需求。报纸

的亲和力是很关键的一个成分,读者看信息时易懂,感觉到亲切就会有耐心,如果报纸的口吻和读者有着距离感,降低了读者的耐心,很容易引起读者不看报。报纸还要遵循主流文化,政治是灵魂,办报要讲政治。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于经济工作,不能迷失方向。报纸作要做好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

在思想上,报纸的本质是信息,报纸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在信息爆炸的社会,对于什么是事实,应该选择什么,准确、迅速的判断至关重要。而目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的只能是‘报纸’。”报纸不光提供着信息,还提供着对信息的指引。报纸发布的信息很容易成为读者判断事物的材料根据,它是读者的信息源,也是思想源。报纸要在思想上有深度,进而提高读者的素质水平。报纸所传播的信息也可能会经过筛选作为文化积淀载入史册。

在发展空间上,媒介的生态改变了,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是现在的媒介传播的主要形式。报纸也可以在原始的纸质的基础上,随着媒介的变化而进行改变,增加其他的媒介形态进而使原始的报纸得到更好的发展。报纸有着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当它与数字化,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合作,这样可以使其他的媒介通过报纸的信息内涵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报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逐步规范。现在《浙江日报》、《杭州日报》、《宁波日报》和《温州日报》,以及《瑞丽》杂志等均推出了手机报。

在特征上,纸质报纸同样具有它的特点具有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如电视或电台节目般错过指定时间就错过了信息;报纸可

以互相传阅,读者人数可以是印刷数的几倍;即使阅读或理解能力较低的人,亦可相应多耗时间,吸收信息。

“一切形式的传播都是紧紧交织于人类传播系统的结构之中,而不能在我们的文化中彼此独立存在。每当一种新的形式的出现和发展的时候,它就会长年累月地和程度不同地影响一切其他现存形式的发展,共同演进与共同生存,而不是相继进化和取代。”在未来的媒介发展中,报纸以其新闻信息内容深刻、便于携带和阅读等特性,在这个时间内仍将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报纸在各种媒体中更具实力和魅力。

【参考文献】

[1] 唐亚明《走进英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2] 中马清福著崔保国艾勤径高扬译《报业的活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 王东全《中国近代的报刊》北京科技出版社1995

[4] 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5] 尹良富《日本报业集团研究》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6] 刘海贵《中国报业发展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 郎劲松《韩国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8] 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9] [美]Robert G. Picard Jeffrey H. Brody 著周黎明译《美国报纸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 赵振祥李明和《传播与保密》中华书局2005

[11] 蒋建国《报界旧闻》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 [法] 让·波德里亚著刘成富等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 [美] 罗杰·菲德勒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年

[15] [美]保罗·利文森著熊澄宇等译《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6] 《作为媒介的报纸生存抑或死亡》季林王灿发侯欣洁载《传媒观察》2006年08期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 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 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

做精、做深、做大为主要目的。在内容上,专业报不仅对新近发生的该领域的新事件、新情况进行报道,更重要的是探究现象背后的深层本质和规律性,因此在分析和解释上,表现出综合性报纸所没有的透彻性和思辩性,并且推出大量大篇幅的解释性报道、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加强报道力度,在编辑上,简洁大方而又具有大气,让报纸看起来更为赏心悦目。而以上这些,都成为与党报和都市报竞争的优势。一般来说,专业报的运作周期较长,一般为周报,因此在时效性方面还是有些薄弱的。 2.区域性报纸势头高于全国性报纸 经过2003年的报纸整顿后,报纸的总量有减少,但从报纸的区域分布来看,全国性的报纸比重少,而省级报纸和地市级报纸的比重在增加,同时各省和地市级报纸分布并非完全均衡,经济水平高的省份和地市单位,报纸种数比欠达地区多。 我国的全国性报纸正在逐渐让位于区域性报纸,区域性报纸在本地区占主导性地位的格局已经形成。如《华西都市报》是中国第一份区域组合城市报纸,一创办就提出了办一张四川盆地“区域组合城市报”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中心,以周边城市为辐射带,建立区域组合城市的市场网络,全方位、强密度、大规模覆盖成渝经济圈。构建“区域组合城市”的营销市场,《华西都市报》由此揭开了中国报纸区域化生存序幕。 目前还有一种加强地方新闻的方式为打造地方版,即在办主报之余,创办地方版。《燕赵都市报》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在全国省级传媒中第一家创办地方版的报纸,2003年7、8月《燕赵都市报》分别在省会和冀东地区创办了《都市时讯》和《燕赵都市报冀东版》。两个地方版随都市报在省会和冀东一起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中国报纸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我国报纸发展的现状 我国报业已成为目前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最明显的表现为报纸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且席卷我国大部分区域。即便竞争如此激烈,但新报纸的出炉速度仍然不减,报纸传媒这块蛋糕被瓜分得越来越彻底。最近20年来,报纸数量持续增长,而报纸结构也在随之调整,并逐渐发展成熟,这种成熟和完善不仅表现在报纸总数的递增上,还表现在报纸品种不断丰富,且受影响的省份、地区更为广泛。 报纸传媒现状从广义来说可以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总数持续增长。截止到2005年7月,全国共出版报纸1926种;二是品种丰富。报纸品种丰富首先表现在除普通日报外,增加了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刊。其次表现在出现了党报、都市报和专业报分割市场的状态;三是影响区域广泛。目前,报业已延伸至全国区域范围内,并且以省级和地、市级为发展重点。从狭义来说,我国报纸传媒已形成合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格局,我国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报业布局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结构形成 我国报纸的结构经过历次调整,逐步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都市类、专业类及其他类别报纸共同发展的结构。 (1)党报地位巩固 党报根据等级不同,可以分为类:第一类为全国性党报,如《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二类为省级党报,如《湖南日报》、

《浙江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省内尤其是主要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第三类为地市级党报,如《北京日报》、《广州日报》等,这类党报以报道各地区或县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件和时事新闻为主要目的。党报作为我国舆论宣传的工具、党和国家的喉舌,因此具有报道方针严谨,特点稳定等特点,在新闻内容上把关严格,在新闻编辑上形式较为单一,变化不大,虽然如此,一直以来党报作为机关报都在报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其发行量也具有一定的政治保证,因此在报业竞争中,党报的力量仍然处于稳健地位。 随着报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尤其是都市报、专业报力量的壮大,党报如果不进行创新,其弊端会日益突显。因此党报为扩大发行量,确保自己在报业市场上站稳脚跟,也开始寻求创新之路。如一些党报开辟固定的专版来吸引读者,如体育专版、娱乐专版和消费专版,并且在版面编辑上更为活泼生动,这样,既能保证党政新闻占有一定分量,保证党报的政治宣传作用,同时也使报纸更为人性化和大众化,促进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2)都市报异军突起 我国都市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之后就飞速发展,在全国各地生根开花,发展至今已经历十年时间。正式都市报的出现,才使得我国报业市场发展了新的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它彻底打破了党报的垄断地位,促进我国报业市场真正走向市场。所谓都市报,指的是体现城市(都市)生活的报纸,因此晚报、早报都属于都市报的范畴,从狭义角度来而言,都市报指的是坚持正确舆论指导下,以都市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信息为主要传播特征的报纸,在内容上注重服务意识,着眼于对老百姓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在形式上采用平易近人、通俗生动的编辑和报道风格,以客观真实和社会责任为报道规范;在运作上遵循市场化发展规律开拓创新,并在发行和广告上有所作为;

网络媒体对报纸等三大传统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体对报纸等三大传统媒体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报纸读者正在将目光转向网络,这意味着更多的注意力资源正在从传统媒体流失。而对报纸生存威胁最大的,是更新快、内容多、访问人数日益膨胀的网络新闻。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报纸原有的社会注意力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化,有的报纸甚至面临着三五年后注意力资源枯竭的困窘。以上这些表现了网络的勃兴对传统报纸的巨大冲击和传统报纸未来生存环境的紧张。 网络的兴起,之所以能对传统报纸产生摧毁式的冲击,是因为它与传统报纸媒介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越性: (1)广容性。网络中的超链接方式可以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的发布,而且其内容不受限制,所以网络可以称得上资源最丰富的数据库。网络还会提供一些相关的新闻链接,将同类新闻或当前消息的背景材料告知受众,以方便受众查询。 (2)及时性。网络更新速度快,不受印刷、运输、发行、编制等因素的限制,网络信息几乎可以做到同步发送。 (3)交互性。报纸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网络却可以做到即时的双向互动。网络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于一体,网络中的传者与受者的界限模糊,每个受者在上一秒钟可以是传播者。 (4)多媒体传播。网络集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来传达信息。网络借助它们中任何一种或是几种组合进行信息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方式。 (5)人性化。以往,人们只是被动地阅读、收听、观看他们所不讨厌的内容,传播者积极地把信息推向受众,受众消极地等待信息的到来。网络中,人们有了更高的主动性、个人参与性和操作性。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掌握和控制媒介传递的信息。 (6)“开放性”。网络是没有边界的,不受地域限制 (7)“个性化”。这是互联网媒体的一个本质的特征,由于技术的局限,以往所有的媒体都是大众化的,而互联网却可以做到面向特定的受众,面向个人。 (8)网络中自由的表达、强有力的主张、反馈的及时以及匿名性等都让这一新兴媒体充满了诱惑,而这些诱惑轻易地对传统报纸素来的形式构成了威胁。 尽管网络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对传统报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这不能表明报纸将被网络所取代并从此消记亡。现实告诉我们,它们只是分流了报纸的读者,报纸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最终还是报纸、广播、电视达成了平衡,形成一种共存共荣的局面。 互联网的兴起,使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报纸真的会在网络时代退出历史舞台,尘封在人们的记忆里吗? 答案是否定的。人类的传播史一再告诉我们,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任何新媒介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已有的旧媒介。新的传播革命爆发后,人类在旧的传播革命中所使用的传播手段不会被抛弃,而总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新的传播活动中。正如文字传播淘汰不了语言,印刷媒介离不开文字,电子媒介取代不了印刷媒介一样,报纸和网络也将是一种相互竞争、相互借鉴、相互协调的关系。

浅析中国新闻报道的现状

新闻新事各有所见 ——浅析中国新闻报道的现状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身边的各色人事,每时每刻都寄居在冗长变更的意识形态之中,因而如此这般的人事景物的交替也就应运而生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延接方式,即“新闻报道”。 通俗意义上来讲,“新闻报道”亦可以被称为“新闻的流通和被认知”。自有报刊杂志等物质流通的传播媒介开始,“新闻报道”就日渐在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而由于新闻报道传播信息具有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等特点,所以它也就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纳。 在我国,新闻报道应该算历经了一个恒久变化的过程,从唐朝所出现的第一份报纸《开元杂报》开始,再到现今社会的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新闻传播媒介的普及,新闻报道一刻离开人们生活以及社会价值的创造。 从某种程度上考衡,新闻报道不仅仅包含了新闻信息的传播,从片段过程上来说,其已经代替了某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前瞻性和延续性,成为了人类意识形态中的“固化物”,简言之,即为文化领域的“执令者”。 究实相论,新闻报道应该算是大众媒体所希求的、必不可少的传播载体,其主要包括人物事件所发生的现场报道、事件现场的群众目击者的采访报道、电台播音的转播报道以及报刊杂志的书面报道,在我国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新闻报道的方式。

在大众文化引领时代文化弄潮的今天,诸多的信息媒介的孕育诞生,都归结于科技的进步和文化潮流的腾涌。特定意识上来说,应该是时代的进步才造就了当今新闻报道的普及性和优势化。 在“IT”铸造时代精魄的今天,新闻报道在文化思潮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经过了一系列的体制化改革,其已经具备了多项优势,包括概括事实、精选事例、再现场景、对比衬托等等。文化传承社会的精髓,在当今这个物质与精神并存共生的大背景下,应该说我国新闻报道的现状可以说日渐地趋向欣欣向荣的状姿。 诚然,对于新闻报道的进步,主要落定在了这几个方面上来了:新闻报道体现了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再者新闻报道密切结合了当前的形式和任务,有的放矢的提出和解决了问题;三为新闻报道正确地宣传了党的方正和政策,获得了组织上的支持。这三者之间相互秉承,互为依存关系,就造就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媒体价值。 但世事皆弊利共存,对于新闻报道来说也不例外。 在社会文化弄潮倾轧下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以物质利益为驱动力量,而选择性的忽视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他们肆意地篡改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或是隐藏着某些新闻的真实价值所在,将虚假的一面曝露在大众的眼球之下,掩耳盗铃,将新闻报道引向了一条不可遏制的深渊当中去了。 当然,这些是我们极不愿意看到的,却是在社会生活中无法避免地会碰到的。所以,“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画布”,“新闻报道”需要在真实可靠的情况下才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版面大,篇幅多,可供广告主充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报纸具有特殊的新闻性,从而使广告在无形之中增加可信度。 广告的改稿、换稿和投稿都比较方便。劣势:时效性短。受版面限制,经常造成同一版面广告拥挤。无法对文盲产生广告效果。缺乏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 电视媒体 优点形声兼备,逼真的具体感,强烈的现场感,沉重的气氛感 诉求面广,能表现各类题材 受众广泛 缺点:时效短,信息量深度有限,快速兴奋反应多集中在大脑表层 费用高昂,联想天地相对局限 网络媒体 优点 1. 真正的互动媒体,消费者可与广告主直接互动且可立即反应。 2. 受众数量庞大,32%的人口总数已是个相当值得重视的数量。 3. 目标对象选择 性高。4. 属于富裕 市场,购买力强。 5. 可提供深度信 息,将潜在顾客转 化为实际购买者。 6. 成长迅速,发展 潜力大。 7. 信息可信度高, 但随着信息之泛滥, 已有下降的趋势。 8. 可展示产品,具 有店面与推销人员 的优点。 缺点 1. 效果依然 难以测试。 2. 选择目标对象 费用依然相当的高。 3. 尚非主流媒体, 实际效果仍有待观 察。 4. 广告位置安排, 仍有很大改进的空 间。 5. 安全与隐私保 障仍嫌不足。 手机媒体 优点 1大众性:中 国有5亿多的手机 用户,意味着传播 面广,覆盖率高,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 产品能够利用这个 媒体进行营销。 2 互动性:手机广告 具有非常好的互动 性。面对广告,消 费者能够马上回复, 延长了广告与目标 受众的接触时间, 增强广告的“黏 度”。 3便携性: 手机具有强烈的个 人属性和便携性, 手机媒介对受众的 影响是全天候的。4 抗干扰性:手机广 告直接把内容送到 目标受众的眼前, 排除了一般广告过 程中存在的干扰和 噪音,保证了内容 的及时、完整和高 效送达。 5针对性: 手机能够进行一对 一沟通,针对顾客 信息开展个性化服 务,根据目标客户 的潜在需求针对性 传播,有利于广告 价值的发挥。 缺点 1产业链及商 业模式不成熟。 2 现有的手机广告表 现手段单一。3手机 广告收入细分市场 中,以短信为主, 赢利渠道单一。 4WAP流量收费,制 约手机广告发展。 4缺乏第三方监控, 手机广告市场未规 范。 恶俗广告的影响 1对儿童的负面影 响很大 儿童身心都处 在快速成长阶段, 是非观、价值观尚 在培育中,但是模 仿和学习能力又特 别强。在接触电视 等大众等传媒的过 程中,他们很容易 接受和模仿广告传 播的观念和行为, 经常接触恶俗广告 对儿童的影响是十 分有害的。 2给社会文化、精神 文明带来不良影响 广告是社会文 化的一部分,它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们的消费观念和文 化。广告中的一些 庸俗低级趣味的言 语、观点、行为会 对社会文化产生不 良影响,尤其是宣 扬奢侈享受、拜金 主义等享乐主义思 想,不利于社会精 神文明建设,也不 利于社会和谐。 3给媒体带来较大 的负面影响 刊、播、登恶 俗广告无疑会影响 媒体的品牌形象、 权威性、声誉,一 旦这种情况严重, 媒体将失去受众, 也将减少广告商的 投入。 4不利于广告行业 的发展 广告行业的良 性发展离不开对广 告专业主义价值观 和创意、理念追求, 而恶俗广告的制作 和传播,不再奉守 社会普遍认可的价 值观,而是用低级 庸俗的内容和表现 方式来刺激受众的 感官,这势必败坏 广告行业的风气, 不利于广告行业的 健康发展。 恶俗广告出现的原 因 1、广告主方面 现在媒体的主 要经济收入源于广 告,在争夺广告的 激烈竞争中,广告 主在整个传播中处 于优势地位,广告 主的一些认识直接 影响广告的传播。 如广告主过分追求 低成本,不重视创 意,不注重品牌形 象,急功近利等。 这些都直接妨碍了 广告质量的提高, 甚至导致了恶俗广 告的泛滥。 2、从业人员水平低 在行业内,有 一种对恶俗广告的 错误认识,认为只 要不违法越恶俗越 好。从业人员的人 身观、价值观扭曲, 创意匮乏,职业素 养不高。 3、媒介唯利是图 在竞争和利益 面前,一些媒体忽 视自身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为了增收, 媒体放弃了对恶俗 广告的把关责任。 4、受众者中许多人 的审美能力比较低 5、网络亚文化盛行。 恶搞有理。网络文 化变成人们负面兴 趣释放的途径。部 分人通过网络恶搞 视频的制作、观看 和转发来发泄自己 的情绪。 国人的维权意 识还很谈薄,很少 有人对恶俗广告诉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报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形式。我国报业的产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团化”以及现今正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是进程中三次重要调整。现今报纸产业正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冲击,需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寻求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报业;产业化;市场化; 我国近代报业自19世纪初产生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报业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旧中国政权的长期压制和摧残,人民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严重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为我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使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报业的发展情况 由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操控下,我国的报纸经营单位长期被归于事业单位的行列,单纯地行使其喉舌的功能,缺乏产业经营意识。 1.1949—196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与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发展报业作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为报业发展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报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恢复出版解放区报纸,即恢复出版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停刊的解放区报纸;二是创建新的人民报纸,即为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创建报纸提供条件;三是接管国民党政府的报业机构,将其作为发展人民报业的物质基础;四是接受、改造和重组私营报纸,使其成为新中国报业的组成部分。由此,新中国的报业开始形成了以党报为主体,包括人民团体报纸、民主党派报纸、私营报纸等在内的基本

格局。 这一期间,我国报业在事业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1956年开始的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为我国报纸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服务国家和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在后来的“反右”、“反右倾”、“大跃进”等重大事件中,我国报纸在宣传报道上也犯了不少错误,为“左”的路线与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这一时期,我国报纸的数量增加不多,到1960年的十年间,才增加了10家,为392家,但总印张却由6.51亿增加到47.84亿。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1965年,全国报纸数为413家。 2.1966——1976年:“文革”重创与灾难时期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报业遭受重创,导致了灾难性后果。在当时的极“左”路线下,报纸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所控制,成为他们篡党夺权,推行极“左”路线,实现其政治野心的工具。当时的报纸“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许多宣传报道不顾事实,不计效果,任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强奸民意,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也给新闻业本身造成极坏影响。 受极“左”路线的破坏,这一时期,我国报纸的数量锐减,至1970年,全国仅剩下42家正式出版的报纸,而且这个数量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文革”十年,我国报业发展跌入历史低谷,队伍受到严重损失,一直到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获得了发展与振兴的机会。 二、改革开放后报纸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传媒在我国属特殊的产业类别,其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传媒改革的试水者和理论实践者,我国报业在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上走在了前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逐步提出了报业产业化问题,报业开始走向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而产业化经营也将成为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报纸媒

论网络时代报纸的创新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1769129.html, 论网络时代报纸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陈思羽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摘要】作为传统的平面媒体主流媒体,报纸在过去占非常大份额的受众,其对社会的 影响力和作用是不容低估。然而,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在迅猛发展和不断壮大,报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报纸如何重新定位,在网络时代继续生存与发展,报界媒体值得深思的。 【关键词】网络时代;报纸;创新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类报纸的异军突起,极大地扩充了报业品种数量,拓展了报业的市场,多方面地满足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在过去传统媒体中占了非常大受众份额。而如今在传媒科技创新,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报纸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报业面临的挑战,探索出一条满足读者需求、适应市场变化的自救和突破重围发展创新之路已迫在眉睫。 一、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发展面临的挑战 1.互联网和数字媒体迅猛发展,抢占读者人群 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媒以锐不可当之势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以其极快的时效性、广泛的传播面以及多元化的多媒体传播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喜爱,点击各大网站来获取当天最新的信息、新闻成为越来越多城镇居民的生活习惯。这种生活习惯的改变,对传统的媒体,尤其是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2.金融危机冲击,读者人群减少,发行量锐减 广告收入是报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抢占了读者人群,也抢占了大量的广告商。读者的减少直接导致了报纸发行量的减少,加上金融危机的带来的通货膨胀,报纸的发型成本在上涨,广告商紧缩银根,这也是导致报纸发型量减少的间接原因。报纸产业的收入在媒体产业的总收入比例逐渐下降,报纸之间的竞争加剧,很多小型报纸在这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无法继续生存,破产、兼并现象严重。一些大型的报社、基团也面临发展的重重困境。 二、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创新与发展的要件 虽然报业在网络时代,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但报纸仍是各类读者知识源、信息源的主渠道,报纸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还是不可请示的。如报纸传媒能突破重围,尝试嫁接数字媒体基因,顺应受众需求,创新和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仍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报纸广告经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收入是大部分报社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广告经营对于一个报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讲,报纸刊登的广告可划分为工商广告和分类广告,多数报社对两类广告的经营采用不同的政策,本文简要分析报纸分类广告的经营特点以及我国分类广告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报纸分类广告的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分类广告已经成为报纸广告收入重要来源 报纸的分类广告一般是指版面位置相对固定、规格较小的非工商广告, 多数情况下“扎堆”出现,并按行业划分开,以便于读者查找。分类广告具有篇幅短小、收费低廉、方便快捷等特点,由于国外媒体对分类广告的开发比较早,目前发展的也比较成熟。据有关机构统计,美国报纸的分类广告面积约占报纸广告总面积的50%以上,收入大约占报纸广告总收入的40%,而一般美国报纸的广告收入为报社全部收入的75%左右,可见报纸总收入的30%来自分类广告,对报业经营者来说,这是一笔不容忽视的资金来源。而北美报业协会(NAA)2000年度的报告显示,美国55%的成人读者浏览报纸的分类广告。这说明在国外,尤其是美国这个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报纸的分类广告经营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得到了多数读者的接受。 分类广告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发展的如此成熟,固然与其媒体产业高度发达的大环境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国外的媒体充分挖掘了分类广告的各种功能。分类广告和工商广告不同的是,工商广告一般情况下是读者被动阅读,而分类广告大多是读者主动阅读,因此只要能够抓住读者的读报心理,提供相应的服务“投其所好”,分类广告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 国外的分类广告一般是刊登了本地区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量商业或个人信息,内容多涉及租让、出售、招商、家政、搬迁、招聘等,读者能够很方便查找其所需要的信息;有些报纸甚至免费为读者刊登分类广告,这样就对读者的生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对读者的亲和力较大,因而能被广泛接受,而读者的认可也正是报纸分类广告能够存在的重要支柱。同时,读者对分类广告的关注也使得报纸的发行量大大提高,增强了报纸对广告主的吸引力,也使工商广告的收入相应增加。

论报纸媒介的发展前景

论报纸媒介的发展前景 【摘要】报纸是我们长久以来依赖的一种信息补给的方式,随着时间以及技术的发展,报纸这种媒介也随之面对新媒介的挑战。 【关键词】报纸;媒介 报纸是传播领域中最古老的手段之一,千百年来,报纸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天的清晨,当大多数的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中,城市里百万份的报纸就会从轰鸣的印刷机中新鲜而出,为人们带来新鲜的资讯。 报纸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出现在古老的中国。《邸报》是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西汉时期,为加强皇权,由中央驻有办事员,负责将上峰的信息收集起来,写在竹简或绢帛上,通过驿站传送往各地。而这一写有信息的竹帛就称之为《邸报》。西方人一直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60年创建的《每日纪闻》,他最早是一块树立在罗马元老院门口的木牌,用于向广大罗马市民发布元老院的最新决策,相当于现在的公告栏。 中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每日纪闻》就其形式与目的来说与汉代的《邸报》相似,所不同的是中国的《邸报》的受众是各地的官员,而罗马的《每日纪闻》的受众一直延伸到了基层民众,这与当时两个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有着很大的关系。 报纸的发展历史: 无论是中国的《邸报》还是西方的《每日纪闻》,都是古代的媒介,虽有现在报纸的雏形,但仍与人们普遍概念里的报纸有着非常大的出入。现在报纸有三大特性,既:刊载新闻;定期出版;公众发行。 1900年后,随着报纸的陆续创办,北京出现了六大报房,字号是:聚兴,聚恒,合成,信义,集文。这些报房控制着京城各报业的发行权,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报房。1911年北京各报社在琉璃厂南柳巷永兴寺,联合开办了一个报刊发行处,负责各类报纸的销售发行,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民间报刊发行及物流机构。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广告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1985年报纸广告营业额已占全国广告营业总额的36.3%,位居首位。并且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据统计,2007年全国报纸广告营业额达322.2亿元,比2006年增长3.1%,占全国广告营业额的18.5%。

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从我国报业集团的现状 ——看报纸的生存与发展 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新闻媒介产业性质的确定,竞争成了当前中国新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而报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集团化的建构为主流形式的报业之间的合作、联合已成为我国报业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 我国大陆的报业集团从1996年1月的广州报业集团发展到今天已有40家。其中,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省级报业集团25家,省会城市报业集团10家,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具体如下:中央级报业集团2家:经济日报、光明日报; 省级(直辖市)报业集团25家:北京日报、黑龙江日报、吉林日报、辽宁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山西日报、甘肃日报、解放日报、文新联合、大众日报、新华日报、浙江日报、安徽日报、福建日报、四川日报、重庆日报、云南日报、河南日报、湖北日报、湖南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海南日报、贵州日报; 省会城市日报集团10家:广州日报、哈尔滨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济南日报、杭州日报、南京日报、成都日报、长江日报、长沙晚报; 计划单列城市报业集团3家:深圳特区报、青岛日报、宁波日报。 目前我国的报业集团基本上是以主要党报为核心组建起来的,以行政整合和市场资源整合方式形成的一些行政区域性的报业集团,除了两家中央级报业集团外,剩下38个报业集团基本上归属于当地行

政区域。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之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管理”到组建报业集团,不断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运作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突破。我国报业功能与属性的变化,也带来报业管理体质方面新的冲突。报业市场方面的多元化与意识层面的单一化、报业市场定位的多元化与管理方式的一体化等方面的冲突日益严重,成为影响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报业集团面临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规范 集团的管理体制不规范,结构组织不科学。一些传媒集团名为公司但领导机制并未发生改变;多数传媒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子企业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综合协调能力不强。产权残缺、委托人残缺也不占少数。作为资产所有者的国家和作为报业经营着的企业法人在权力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也不明确,政府对报业资产的监督基本上还没有建立。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和流失以及报业自身同下属实体(企业和子报子刊)之间的产权混乱关系。 2.投资渠道过单一 我国的报业集团在筹资、融资、投资的能力上非常有限。现代报业是一个信息与知识高度密集,科技含量大,讲时效,覆盖面广的社会化大生产行业,需要高投入才有高产出。然而发展资金筹集较为困难,集团的功能开发因此受到抑制。 3.规模发展难扩大 报业集团跨媒介、跨区域、跨行业发展受到种种限制。我国的传媒体制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质的影响下形成的,造成了媒介单一,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报纸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是中国报纸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因此,对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的综述显得尤其重要。 要综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首先要知道中国古代报纸是什么,有何特征。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而其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形式和发行与传递不同于现代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始于唐代的“报”与“状”至清代报纸。总括一千二百多年,其中既有相当发达的宋代报纸,也有尚存疑的元代报纸,明清两代的报纸各具特色,但都更加趋于为统治者服务 (一)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 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 (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 年), 1900 年在敦煌莫高窟被 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二)宋朝的“邸报”和“小报” 封建官报在宋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称为“邸报”、“朝报”、“邸钞”、“进奏院状” 、“状报”,“邸报”是其中最流行的称呼。“邸报”的发行机构是各地派驻首都的进奏院。“邸报”的发行制度:门下省编定,给事中判报,通过进奏院的各地进奏官“报行天下” 。“邸报”的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书命令,皇帝的起居言行,封建政府的法令、公报,有关官吏任免赏罚的消息和大臣的章奏文报(重大军情)。“邸报”的新闻发布工作受到封建政府当权派的严密控制。宋朝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制度。(新闻检查制度。公元 999 年。为控制新闻发布,进奏院要把编好的样本送枢密院审查,通过的样本叫“定本” )宋朝的“邸报”大部分是手抄的,其中的小部分可能使用雕板印刷。 “小报”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被当时的读者隐称为“新闻” ,是一种非官方的报纸。“小报”的内容以“邸报”所不载的大臣章奏和官吏任免消息为主,也发表过一些要求抵御金兵入侵的议论。“小报”的发行人是一部分进奏官,中央部门的中下级官员和书肆的主人。它的出版,受到当时政府的查禁。 (三)明清两朝的官报和民间报房所出版的报纸明朝的官报由通政司负责传发,清朝的官报由通政司和提塘官负责传发,官报的内容经常受到皇帝和当权大臣的控制。清朝末年,通过官书局等单位,创办了一批近代化的政府官报,其中主要的有《官书局报》、《政治官报》等。 16 世纪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在封建政府的监督下,编选一部分从内阁有关部门抄来的一部分邸报的稿件公开发售,这一类报房大多设在北京。它们所发行的报纸,通称“京报” (有时也混称“邸报” 。报房在京城,又从京城向外传发。内容由皇帝谕旨,朝廷政事,官吏的奏折三部分组成)。报房出版的“京报”有报头。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 年)以后,普遍使用活字印刷(明末邸报的活字印刷是我国新闻传播技术一大进步)。出版和派送京报,从明朝中叶起,成为一项公开的职业。明末的“京报”曾经刊载过社会新闻。但在官方的严密控制下,清朝的大部分“京报”只能刊载一些官方允许发布的文件和消息。清朝入关后,北京的报房曾经达到十家以上,它们所出的报纸仍称“京报” 。内容与明朝后期的“京报”相近。(清末《京报》和近氏报有相似处)

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将走向消亡

新媒体冲击下报纸将走向消亡 余玉玲 摘要:近年来,报纸的广告量下降,读者不断减少、读者结构老龄化,报业一片颓败的景象。然而,互联网的发展则是一路飘红,读者源源不断的流进,广告额更是节节上升。报纸自身的特点使得报纸已经再也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了,媒介的演变规律是报纸消亡的根本原因。报纸的消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受众更新换代的过程和网络媒体发展的成熟等条件。面对报纸媒体的消亡,报社要做好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报纸消亡原因新媒体条件出路 前言:美国时代杂志登了一篇文章,介绍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给出了报纸消亡的时间表:“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据数据显示,中国报纸的读者日趋减少,报纸的广告额急剧下滑。对于报人来说,报纸消亡的局面简直就像噩耗一样袭来了。报纸消亡有着深层的原因,尽管老一辈的人们还习惯于阅读报纸,可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报纸自身的弊端已经暴露无疑,它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媒体以网络为代表,集视觉、听觉和阅读于一身,传播速度快,容量大,给予报纸前所未有的冲击。广告量不断减少的传统报业,其经营可谓举步维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更让报业雪上加霜。新事物必定代替旧事物的规律预示着报纸的消亡不可逆转。 1、报纸消亡的表现: 报纸的正常运作,包括记者的采访、纸张、印刷,行政开销,财务管理等费用主要来源于广告和发行。报纸的广告和读者都是报纸的生命线,二者缺一不可。在市场经济下,报纸没有广告商,单靠发行不足以支撑其庞大的开销;报纸如果失去了读者,可以说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不可能得到广告商的光顾。然而,目前报纸的广告和读者都在逐步地减少,也就是说报纸的两大生存支柱都在衰退,更有一些报刊已经停刊,这一切都预示着报纸离消亡不远了。 1、1报纸读者减少、读者结构老龄化 从报纸的发行量来看,报纸读者的减少集中反映在报纸的发行量的下降。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地区报纸的发行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肖叶飞在《世界报业的状况与发展趋势》中表示:美国日报的发行量2007年下降了3.03%,过去五年下降了8.05%,下降主要原因来自于晚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0.08%;日本报纸的发行量2007年下降了0.96%,过去五年下降了2.70%。 由发达国家报业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报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报业的衰退期比发达国家已经推迟了好几年。 从读者的流向来看,由于互联网的兴起,报纸的读者逐渐被分流。报纸的读者减少的同时,网民正在迅速的增加。针对2600位网络使用者进行的媒体消费行为,调查显示, 60. 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比起前一年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更多了,而减少看报纸的人有30. 3%。北京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超过41岁,到2004年,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已经有11. 6%的人由过去的经常阅读报纸转变为现在的几乎不读报纸。⑴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居世界第二,CNNIC预计在2008年初中国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根据计算,2007年每天增加网民20万,平均每分钟新增网民数140人.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民在不断地增加,新媒体正迎来自己的春天,给传统媒体以前所未有的打击。 从读者的结构来看,报纸的读者逐步进入老龄化。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当人们想获取信息的时候,他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互联网,特别是年轻的一代。随着网络走进我们的生活,网络遍布的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上网搜集信息。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互联网,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男性、青年、高学历、学生和白领等群体。这些本来是报纸的高价值读者,最能吸引广告客户的读者,但他们读报的时间越来越少,有的几乎不阅读报纸。阅读报纸的一辈正在老化,当老一辈的读报人不在的时候,

如何发挥报纸版面的重要性及报纸的发展前景

如何发挥报纸版面的重要性及报纸的发展 前景 远在15世纪40年代的德国,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让大众媒介的诞生成为可能。信息的机械化生产也相应的成燎原之势。印刷媒介报纸已经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介的出现,大大削弱了报纸在传媒领域的霸主地位。 一、报纸面临的严峻挑战 1920年11月2日,世界第一家正式的商业广播电台KDKA 成立后,广播就以其自身的优势引领了一个阶段的媒介巨头。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决定了他们从本身的特质上就比报纸具有较为强大的吸引力。 首先广播电视传播速度的时效性是报纸无法超越的。 第二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在受众方面,报纸就明显的低于广播和电视。 第三广播电视传播内容的丰富性。报纸由于其版面的局限性,在传播内容的数量上就无法与其他电子媒介相并提。 第四广播电视的现场感强。能够从视觉或着听觉上给人以精神上的冲击,增强其真实性。而作为印刷媒体的报纸却

没有这样的优势。 当今,网络媒体的发展又在无形之中给了报业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媒体竞争,报纸所要做的,就是应该在形式上有所改观。 二、报纸版面改革的心理接近性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受众有一种普遍的身份认同的缺失和集体心理焦虑。利益的重新分配,竞争的不断加剧,角色定位的不定型,这些都给人带来更多压力,造成心理认同上的偏差。在这种郁闷心态下,人们对于可以造成精神紧张的刺激都有抵制情绪。为了“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担,人们需要情绪上的解放。报纸版面的改革正是部分迎合了受众的这种情绪排遣和焦虑转移心理,在具有欣赏价值的醒目照片和可以调节心情的明快色彩的刺激下,人们的压抑情绪得以转移,精神压力得到了缓解,人也不知不觉地轻松下来,获得了心理松弛和压力缓释。同时,简约的模块版式给受众视觉上带来的有序感与和谐感正是给受众原本失序内心的一种心理补偿。 另外,随着当代传媒业的结构重组,当代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欧美等国家报纸的影响,我国报纸版面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三、报纸版面的重要性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同类媒体和不同质媒体之间夺得生

报纸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报纸简介 报纸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有固定名称,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报纸newspaper(s)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二、报纸广告 报纸广告(newspaper advertising)是指刊登在报纸上的广告。报纸是一种印刷媒介(print-medium)。它的特点是发行频率高、发行量大、信息传递快,因此报纸广告可及时广泛发布。 报纸广告以文字和图画为主要视觉刺激,不像其他广告媒介,如电视广告等受到时间的限制。而且报纸可以反复阅读,便于保存。鉴于报纸纸质及印制工艺上的原因,报纸广告中的商品外观形象和款式、色彩不能理想地反映出来。 三、各种版面 1.报眼广告 2.半通栏广告 3.单通栏广告 4.双通栏广告 5.半版广告 6.整版广告 7.跨版广告 四、报纸广告优劣势 1.优势 (1)覆盖面广,发行量大 (2)读者广泛而稳定

(3)具有特殊的版面空间 (4)阅读方式灵活,易于保存 (5)选择性强,时效性强,文字表现力强 (6)传播范围广 (7)传播速度快 (8)传播信息详尽 (9)行业选择灵活 (10)费用相对较低 2.劣势 (1)有效时间短 (2)阅读注意度低 (3)印刷不够精致 (4)使用寿命短 (5)感染力差 五、报纸广告发展现状 报业广告在持续了多年的增长后,由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控,报业竞争的加剧,广告结构不合理,报业经营进入新的调整阶段。报业经营是粗放式的,收入来源非常单一。一旦遇到外部因素的变化就立即感到不适。经营面临的问题有: 1、报业不断受到其他新兴媒体的竞争。这几年互联网的发展迅猛,很多网站广告收入大增,已开始盈利。新型的户外媒体、其他的新型电子传媒等都在瓜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如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搞的楼宇电视网。由于生活形态的变化,客户与消费者的关系也在变化,客户与消费者的沟通方式、信息传递渠道也在变化,已不是简单的广告手段,这对传统媒体也有影响。 2、同城媒体同质化竞争加剧。都市类报纸挤在同一层面争夺读者的状况较为普遍,导致种类偏多,阅读率下降,广告效果下降使广告投放分散。媒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剧,在客户面前相互诋毁,甚至以曝光要挟客户,无节制地让价或竞相压价等。 3、广告内容缺乏诚信。广告中溢美之词、夸大之词太多太滥,有的严重误导市场和消费者,尤其是一些医疗广告甚至对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害。这些广告是以损害媒体公信力为代价的。少数报纸过分依赖和受制于客户,对投放广告的客

免费报纸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未来前景

纸与我们日常所见的很多其他形式的免费印刷品有着根本上的区别。 (1)首先是免费报纸的商业属性。免费报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与传统报纸的区别是,广告经营是其经济收入的唯一获主要来源。 (2)其次是免费报纸的新闻特质。传统报纸是以新闻报道、信息传递、广告刊载为主要功能,免费报纸也不例外。尽管免费报纸与付费报纸有着很大的不同,内容上有所侧重,广告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但免费报纸并不是一张纯粹的新闻纸。 (3)免费报纸的定位是“通勤报”。也就是说免费版报纸的读者群体是通勤上班族,因为免费报纸正是利用这部分读者在公交系统中的闲散注意力,吸引广告商的青睐。 (4)免费报纸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发行免费化。免费报纸舍弃了传统报纸的发行收入,依靠广告收入来保证报纸的运作。这是其与传统报纸最明显的区别。 二、免费报纸兴起的背景 1、免费报纸产生的可能性 (1)城市交通的发展为免费报纸提供了发行空间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依赖于地铁、公交。作为都市化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交通网络一定会覆盖市内大部分繁华商业区及居住区。同时,城市交通捌堵为乘客消磨百无聊赖的乘车时间提供了短暂的、随意的可阅读时间。现代传媒业界也开始千方百计在这些公共交通设施中挖掘创新媒体资源,城市交通流媒体的出现正是这种行为的印证。 (2)采编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免费报纸的产生成为可能 网络信息技术、印刷技术的发达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了办报的成本,使得迅速大量地印刷报纸成为可能。办报成本越低,免费报纸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另一方面,先进的印刷设备,如彩色激光直接制版机的普遍应用,加大了报纸一次性版面的印刷数量和质量,加快了出版时效,为免费报纸的产生发展、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3)庞大的广告市场为免费报纸提供了生存空间 目前,广告商的宣传策略已有所改变,不再单纯为宣传产品而宣传,而是把宣传重点放在展示企业文化理念、培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上。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