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认知过程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三节、意志过程第四节、人格

(一)心理学与心理的概念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

(1)心理是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反映。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控制的。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其中,社会现实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有人的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健全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节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包括:(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

(2)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二)知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1)组织性(2)恒常性(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

“主观轮廓”: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2)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4)知觉的组织性的规律: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封闭律

(2)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映象仍保持不变的特性。

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种类: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事物的特性的不同: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时间知觉——对客观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运动知觉——个体对物体空间移动以及移动速度的反映。

(3)知觉定势——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当前的活动常常会受到前面曾经从事的活动的影响,从而带有前面活动的特点,也称惯性。

知觉定势——错觉(illusion):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4.错觉(illusion)

似动现象——在特定的条件下,我们会把那些实际上是静止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物体,或把在空间位置上非连续变化的物体知觉为连续变化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似动知觉或似动现象。

常见的似动现象有:(1)动景运动(2)诱导运动(3)自主运动

(1)动景运动—当两个相同的物体按一定的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会觉得是一个物体在连续地来回运动。(2)诱导运动——在没有其他参照物的情况下,两个相邻物体中的一个产生运动时,我们会把另一个没有运动的物体看作是运动的,这种现象称为诱导运动。

(3)自主运动——在空旷的视野中注视一个单独存在的固定光亮物,几分钟后我们就会觉得着个光亮物仿佛在原来的位置四周游动,这种现象称为自主运动。

感知觉的关系——(A)感觉是在刺激作用下,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则是多个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

(B)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C)通常把感觉和知觉联系在一起,统称感知;(D)感知是认识的开始,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感知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第二章心理基础

三、注意

(一)概述:注意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调节和监督。

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二)分类:根据注意时的主动程度分: 1.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意志努力

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太多意志努力。

(三)特征

1.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单位时间内能清晰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特性。

3.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条件: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4.注意的转移:是指个体有目的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二、记忆

(一)记忆概述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

(二)记忆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人类所独有。

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运动记忆——是以曾做过的运动或学习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2.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指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

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贮的时间为0.25-2秒

短时记忆——又叫初级记忆,是指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2个“创克”(chunk);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

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长时记忆容量非常大;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到几年甚至终生难忘。

(三)记忆过程(示意图详见课本首页自己所做的笔记)

◆识记——记忆的开端;保持的前提;◆保持——实现再认和再现的重要保证

◆再认和重现(回忆)——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

(四)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遗忘规律如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记忆的品质:◆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牢固性;◆回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备用性

四、思维

(一)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特性:间接性、概括性

(二)种类 1.根据思维方式分类

(1)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思维。(2)形象思维——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

(3)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指向性)分: (1) 聚合思维(求同思维)(2) 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分类:(1)常规思维:用常规的方法和现成的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思维:重组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产生一些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有创造想象参加的且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三)过程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他们的联系并形成整体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他们的异同及关系(联系与标准统一性)

◆抽象——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在思想上把抽象出的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综合起来,形成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本事属性的认识。思维的品质:(1) 思维的广度(2) 思维的深度(3) 思维的灵活性(4) 思维的逻辑性(5) 思维的敏捷性(6) 灵感(顿悟)五、想象

(一)概念: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二)功能:1.具有预见的作用。 2.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具有代替作用。

5.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

(三)种类

◆无意想象(无目的、不自觉)

◆有意想象(有目的、自觉地)●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理想○空想(梦是特殊的无意想象)

再造想象:根据某些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现实存在的,从未见过的新形象。

创造想象:不依照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的新形象。

幻想:表现人某种愿望的想象。理想:符合规律,有可能实现。空想:不符合规律,没有实现可能。

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三、情绪的功能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六、表情七、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emotion) VS 情感(affection)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情绪侧重于外部表现;情感侧重于内心的体验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联系: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2.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区别:

(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的适应功能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条件。

(二)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能够驱动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体现在:生理活动中、认识活动中。

(三)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详见课本首页自己所做的笔记)

(四)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

●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的情景时,人们常从他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然后才采取行动。这种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social referencing of emotion)。●有助于人的社会适应。

四、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mood)——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3.应激(stress)——当人们遇到某种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二)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五、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动力性:增力-减力◆激动性:激动-平静◆强度:强-弱◆紧张度:紧张-轻松

六、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包括: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

七、情绪的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一)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由刺激引起身体反应(如心跳、逃跑等)→对身体反应的觉知(因心跳而生恐惧)→情绪经验(恐惧反应)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生理上表现出反应(逃跑心跳等)

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神经系统将信息同时传到大脑与身体→大脑觉知情境的性质(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

(三)沙赫特-辛格的情绪因素学说

观点:对于特定情绪而言,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情境的认知评价(暴徒危险)→情绪表达(恐惧反应)

◆刺激情境(如路遇暴徒)→生理上表现反应(逃跑、心跳等)→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情绪表达(恐惧反应)◆不能解释的身体反应情绪表达(恐惧反应)→对生理变化的认知解释(因恐惧而心跳)→情绪表达(恐惧反应)第三节意志过程

一、意志的定义二、意志的基本过程三、意志的特征四、意志的品质

一、定义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人的意志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受意志支配的行为称为意志行动。

二、基本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初始阶段):■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做出行动的决定

◆执行决定阶段(完成阶段)■1.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行为程序;

■2.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主观决定转化为实际行动。主观目的转化为客观结果

三、特征

(一)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意志活动的前提。(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活动的核心。

(三)以随意活动为基础。——意志活动的基础。

四、品质

1.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

2.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

3.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的。

4.自制性——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

第三次心理基础第四节人格

一、概述二、需要三、动机与挫折四、能力五、气质六、性格

一、概述(一)人格的概念(二)人格的特征(三)人格心理结构(四)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五)人格特质理论(一)概念: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personality)一般也等同于个性(individuality)。个性着重强调了人的独特性,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人格则强调的是人的整体性。

(二)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生活的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差异带来的影响2.社会性与生物性——社会性对于人格的影响3.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4.整体性——内心世界、个体动机、外显行为等各方面的综合作用

(三)结构

1.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决定人态度行为的基本动力

2.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反映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3. 调节系统——自我意识——调节、控制与整合

(四)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2.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五)特质理论

1.卡特尔的特质理论:将人的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根源特质16个。测量量表为16PF。(详见第五次课)2.艾森克人格维度理论:提出人格的第三个维度,外内向维度、情绪维度和精神质维度。

二、需要

(一)分类

◆根据需要的起源分:■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其生存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对维持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的要求,

◆根据需要的对象分:■物质的需要:主要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欲求。

■精神性需要:表现为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欲求,对掌握社会意识产品的欲求和对美的享受的需求

及对创造发明的欲望等等

◆根据先天后天分:■天然需要:1.内部稳定性需要:如饥、渴、呼吸、排泄、休息、睡眠。

2.回避危急的需要:对有害的或不愉快的刺激回避、排除的需要

3.性的需要:是一种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需要

4.内发性需要:如好奇、接触和愉快等

■后天需要:1.物质需要 2.精神需要(认识和美的享受) 3.社会需要(劳动、交往、社会活动等)(二)需要理论

马斯洛(Maslow AH,1908~197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曾提出需要的层次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他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动机与挫折

(一)动机的概念(二)动机的种类(三)动机冲突(四)挫折

(一)动机概念

动机(motivation)——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三个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

(二)动机种类

◆根据内容分:■生理性的动机(物质方面的动机) ■心理性的动机(精神方面的动机

◆根据性质分:■正确的动机■错误的动机◆根据作用分:■主导动机■辅助动机

◆根据维持时间分:■短暂动机■长远动机◆从引起原因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三)动机冲突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常常存在着两种或多种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这就是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

四种基本形式——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2.双避冲突——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择其一,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

3.趋避冲突——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4.双重趋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四)挫折frustration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四、能力

(一)概述:能力(ability)——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分类:●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特殊能力(三)形成发展

(四)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能力的类型差异

(五)智力:属于一般能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从出生到青春期智力不断增长,以后逐渐减缓。

五、气质

(一)概念——是指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气质比性格、能力更具有稳定性。

(二)特征——1.感受性 2.耐受性 3.敏捷性4.行为的可塑性5.情绪的兴奋性6.外倾性和内倾性

(三)类型——◆多血质Sanguineous temperament ◆粘液质Phlegm temperament ◆胆汁质Bilious emperament

◆抑郁质Melancholic temperament

(四)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认为高等动物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三种基本特性:强度、灵活性、平衡性。

◆强■平衡●灵活→活泼型→多血质●不灵活→安静型→粘液质■不平衡→兴奋型→胆汁质◆弱→抑制型→抑郁质(五)意义:

●正确认识气质与职业活动对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气质不决定一个人社会活动的价值及其成就的高低。

●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六、性格

(一)概念——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性格的意志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1)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2)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3)对自己的态度。如自信或自卑,羞怯或大方等。

对社会和集体还有他人的态度特征影响并且作用在了其它两个方面的态度。

2.性格的情绪特征

(1)情绪活动的强度(感染、支配、控制)(2)情绪的稳定性(3)情绪的持久性(4)主导心境

3.性格的意志特征

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表现在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

4.性格的理智特征

人们在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三)类型

1.内倾型和外倾型荣格(C.G.Jung)认为:人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有两种指向,他称此为定势。一种指向内在世界,称内倾;一种指向外部环境,称外倾。

2.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瑞波(T.A.Ribot)等人认为可以根据认识、情感和意志划分为:

★理智型——善于用理智控制和支配自己的行为★情绪型——行为易受情绪左右,情绪体验敏感而强烈

★意志型——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和较强的自控能力

3.独立型与顺从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根据人对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

★独立型——倾向于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独立性强,受暗示性少,对人不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交际,关注抽象的内容,不易受定势影响,比较有创造性。

★依存型——倾向于利用外在参照标志,独立性较少,受暗示性较强,对人感兴趣,社会敏感性强,善于交际,抗应激能力差。

(四)形成发展 1.家庭作用2.学校教育3.社会信息的作用

(五)与气质关系

◆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性格形成晚.稳定性要比气质变化快。◆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第五节心理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基础

一、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心理是以脑的神经反射活动形式存在的,这种神经活动是一个生理的、生化的变化过程。(详见

(一)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五)遗传与心理

遗传(heredity)是指父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可通过遗传基因传给子代的生物学过程。

在智力方面同卵双生子即使不在同一社会环境中成长,其智力水平也是相近的,异卵双生子次之,同胞再次之,堂兄弟姐妹相关更小。

许多心理和精神疾病都与遗传有关。孤独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精神分裂症单卵双生子同病率高达86.2%;

抑郁症具有遗传倾向,调查发现双相障碍的一级亲属同病率为l4%,血缘关系越近,患病几率越高。

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一)环境与心理

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环境有两种分类方法:■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各组成因素。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

■物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诸、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1.人类文化与人性——人类文化使人类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共通性。

2.民族文化与心理——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的原因。受相同文化影响,有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3.拷贝世界与心理——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体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强有力的,主要是潜移默化的。

第三章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

一、心理健康

◆健康的概念:1.传统医学和世俗观念:“健康就是无病、无伤、无残”。

2.1948年,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3.1990年WHO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mental health) ,也称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就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健康的标准:■马斯洛等人提出的标准:(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1)智力正常;是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心理条件(2)情绪良好;保持愉快,充满希望(3)人际合谐;乐于与人相处,有知已的朋友(4)适应环境;积极处世,协调统一

(5)人格完整。不存在缺陷与偏差,清醒的自我意识,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四)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不健康的心理→心理应激状态→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器官功能失常→疾病的发生

(五)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目的:为了加强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消除身心不健康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二、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人的发展——■种系发展:指人类种族在地球生物种系发生中的有关过程。

■个体发展:个体从生到死的过程。生命周期(life cycle)

发展的基本观点:1.发展是毕生的;2.发展是多维和多向的;3.发展是成长与衰退的结合。

(二)、儿童心理健康

1、胎儿期:受怀孕母亲的影响很大

1). 母亲自身情况:●年龄:最佳23、24 ~28、29 ●超龄:35唐氏综合征、难产、死胎

●体重:超标准25%:影响胎儿。低于25%:营养不足,影响智力体格

●身高:低于140cm,过小骨盆,影响发育。●孕史:4次以上:有危险,容易出现低能儿和死胎。

2).孕期营养及保健3).母亲的情绪4).环境:饮食、药物、射线(胎教)

2、婴儿期:心理健康的起点。三大营养——物质营养、信息刺激、母爱-依恋

3、幼儿期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1.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2.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3.玩耍与游戏

4.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和过失5.父母言谈举止的表率作用

家庭教育方式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在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依赖;在干涉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被动;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在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癖;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在淫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心理变态;

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他抱有正义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喜欢自己;在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

4、儿童期

儿童期心理健康:1.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2.组织社会劳动3.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4.注意“情商”的培养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

1、青少年期:

主要矛盾心理:1.独立与依赖的矛盾。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坦率与封闭的矛盾。4.性意识与性道德的矛盾。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青少年期心理健康: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2.保持情绪稳定;3.预防性意识困扰;4.消除心理代沟。

2、青年期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2.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 3.防止性的困扰。

(四)、中老年期心理健康

中年期心理健康:1.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大 2.处理好家庭中各种关系 3.正确对待名与利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5.顺利渡过更年期

老年期心理健康问题:1.正确面对老年阶段的来临2.适应退休的生活3.享受老年生活,寻求适当的刺激

4.积极适当的使用体力和脑力5.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接受、调节、不抗拒、不忽视、迎接

第四次第五章心理评估肖蓉

第一节心理评估概述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作用和性质

1、概念: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心理现象所作出的评定。

2、作用:◆临床心理评估:●辅助诊断,如智力低下诊断。●人才选拔,如飞行员选拔。

●司法鉴定,如是否精神病。●心理咨询,如有无心理问题。

◆临床心理干预:疗效评价,如心理功能恢复如何。

3、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根据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心理特质。★相对性——结果是与团体行为进行比较而言

★客观性——实施、评分和解释标准化。

二、心理评估的方法

1、观察法:●自然情境观察:仪表和行为、言语和沟通过程、思想内容、感觉和认识功能、情绪、自知力和判断

●特定情境观察:

2、会谈法:是心理评估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自由式会谈:开放式的自由交谈,气氛轻松。费时,效率低

●结构式会谈:根据评估目的预先设计一定的结构和程序,限定谈话内容,或编制评估大纲提问,省时,效率高3、调查法:从相关的人或材料处得到。是间接性的评估。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量化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和测量。

三、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1、明确评估目的

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

3、了解特殊问题

4、结果描述与报告

四、心理测验的发展

●最早的心理测验实践起源于古代中国

●科学的心理测验起源于欧洲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是科学心理学奠基的标志

○高尔顿:进行了一系列感知觉测验研究个体差异,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心理测量。

○卡特尔:1890年,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比奈:1905年,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韦克斯勒:研制了韦氏智力测验,目前在国际上广泛应用

五、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一)心理测验的误差

1、施测条件

2、主试者因素:态度、情绪、指导语等

3、受试者因素:应试动机、测验焦虑、生理心理状况

(二)心理测验的科学指标:1、常模:2、信度:3、效度:

1、常模

◆定义:是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比较标准化。

◆建立常模的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建立常模的方法:分层抽样

◆常模的形式:(1)平均数:最简单的常模形式(3)百分位数(4)划界分

(2)标准分:●基于统计学的正态分布理论衍化而来。

●将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常见的标准分数有:z分数、Z分数、T分数、标准九分数、

IQ等。●z=(X-M)/SD Z=A+Bz ●z分是最基本的标准分,其它各种形式的标准分都是由Z分转换而来的。

2、信度

◆定义:是指一个测验工具对同一对象的几次测量中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反映测验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2)(

◆要求:能力测验的信度要求在0.8以上,人格测验要求在0.7以上。

3、效度

◆定义: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东西的真实程度,它是反映测验有效性和真实性的指标。

指测验项目反映所测量内容的程度。如情绪状态测定项目中应包括情绪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反应几方面内容等。内容效度一般由专家来判断。

六、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1、标准化原则:选用标准化的工具,根据标准化的施测程序来实施测验。

2、保密原则:●是心理测验的伦理道德标准。

●测验的保密与控制使用:保证测验的价值,避免滥用和误用测验

●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非对个人或社会可能造成危害的情况下,均需保密。

3、客观性原则:结果评价要综合全面。

七、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一)心理测验的分类

1、按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⑴智力测验: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的鉴定及作为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的参考指标。如比奈-西蒙量表、韦氏量表

⑵人格测验:如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性格、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个性心理特征。

⑶神经心理测验:用于感知觉、运动、言语、注意、记忆、思维等脑功能的评估。

⑷心理健康评定量表:如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测查精神症状或心理健康状况等。

2、按测验的方法分类:●问卷法:MMPI、EPQ等●作业法:非文字的,进行实际操作

●投射法:测量人格,如洛夏测验、TAT等

3、其它分类: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言语和非言语测验

(二)心理测验的应用

★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韦氏量表、瑞文测验等。◆辅助诊断,有特殊要求及有可疑智力障碍时用

★人格测验:◆EPQ、16PF、MMPI等◆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加深对其问题的理解

◆MMPI有助于了解对方是否有精神异常

★评定量表:◆精神病评定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如SCL-90,SAS,SDS等

◆疗效评价。了解心理障碍与否、程度、病情演变

心理评估概述-复习目标:1、了解心理评估的概念;掌握心理评估的作用。2、掌握心理评估的方法

3、了解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

4、熟悉心理测验的发展及几位先驱人物

5、掌握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

6、掌握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7、掌握心理测验的类型及应用

第五次第二节智力测验肖蓉

一、智力、智商与智力水平的分级

(一)什么是智力?

(二)智商:1、比率智商(Ratio IQ)

●1916年斯坦福-比奈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

●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并不同步增长,因此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只适用于16岁以下的人群。

2、离差智商(Deviation IQ)

●韦克斯勒最早提出,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试者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

准差为单位),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计算公式:IQ=100+15(X-M)/SD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测验成绩与同年龄组被试平均水平比较后得出的相对分数,可清楚地表明其在人数中所处的位

置,是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理想的指标。

(三)智力水平的分级

●按照智商IQ值进行分级,通常是将智商平均值和其下、上一个标准差的范围定义为“平常智力”。

●高于平均智力水平依次分级:超常、极超常、天才。

●低于平均智力水平依次分级:边界、轻度低下、中度低下、重度低下及极重度低下。

二、常用智力测验和发展量表

(一)斯坦福-比奈测验(Stanford-Binet Scale,S-B )

1、比内测验的发展:

●1905年,由法国比内-西蒙编制了比奈量表(B-S )30个题目。

●1908年,首先采用了智龄(MA )的概念,并建立了常模,这是心理测验史上的一个创新。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修订而成斯-比测验(S-B),首次引入了比率智商(MA/CA*100)的概念。 ●1937年,我国陆志韦修订了S-B 量表,1986年吴天敏再作修订。

2、早期的比内智力量表(7岁儿童测试内容举例)

1.指出图画中的错误 5张图。2.指出两种事物的相同点 苹果-桃子。3.临摹菱形

4.理解问题 例:当你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你该怎么办? 5.类别问题 例:雪是白的,煤是 的?

6.顺背5位数。7.倒背3位数。 8.注:儿童只需完成6题即可,有一题为备选题。

(二)韦氏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W-S)

1、概述:●韦氏智力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所编制,是继S-B 智力量表之后为国际通用的另一套智力量表。 ●包括三个年龄版本: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WISC)。适用于6-16岁儿童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ngence scale,WAIS),与WISC 相衔接。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

■韦氏学龄前及幼儿智力量表(Wechsler Pr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 WPPSI)。适用于4-6.3/4幼儿。

2、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 )

◆以W AIS 为蓝本,保持原测验的结构,只对某些不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通过全国取样,制定了城、乡两套常模。

◆全量表(Full Scale,FS ):共11个分测验,可获得全智商(FIQ )。

●言语量表(Verbal Scale,VS ):共6个分测验,可获得言语智商(VIQ )。

知识、领悟、算术、相似性、背数、词汇测验

●操作量表(Performance Scale ,PS ):共5个分测验,可获得操作智商(PIQ )。

数字符号、填图、积木图案、图片排列、拼物

3、韦氏测验工具 (略)

4、WAIS-RC 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4.1 言语分量表:①知识分测验:测量知识及兴趣范围、长时记忆等能力。例 阳历和阴历的差别?

②领悟测验:测量社会适应和道德判断能力。例:捡到一封信,怎么办?

③算术测验:测量数的概念、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例 买米 1.8元/斤,10元可买多少?剩多少钱?

④相似性测验:测量抽象和概括能力。例 斧头和锯子

⑤背数测验(数字广度):测量短时记忆和注意力。例 83548237

⑥词汇测验:测量词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 堡垒 机关

4.2 操作分量表:①数字符号测验 ②填图测验 ③积木图案测验 ④图片排列测验 ⑤拼图测验

①数字符号测验—内容与功能:要求给数字(1-9)配上相应的符号,共90项。主要测量手-眼协调、注意集中和操作速度。 ②填图测验——内容与功能:由21幅有缺失的图画构成,要求找出缺的部分。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

③积木图案测验——内容:主试者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者用4块或9块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

功能:主要测量空间知觉、视觉分析和综合能力。

④图片排列测验——内容与功能:●调整散乱的图片,使之成为有意义的故事,共8项。

●测量逻辑联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及思维灵活性。

⑤拼物——内容与功能:●将物体碎片复原,共4项。●测量想象力、抓住线索的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5、智力测验结果

(1)量表分:●分测验量表分反映了受试者各个测验所代表的心理功能能力的强弱。

●量表分平均分为10,低分反映能力弱项,高分反映能力强项。

(2)IQ 分:●总智商FIQ 为受试者总智力的估计值。

●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分别为受试者言语能力和操作能力估计值

●智商的平均值为100,115分以上为高于平均智力,70分以下则考虑有智力受损的可能

(3)智力因素评价:●言语理解因素: 知识(I)、领悟(C)、相似性(S)、词汇(V)

●知觉组织因素:填图(PC)、积木图案(BD)、图片排列(PA)、图形拼凑(OA)

●记忆/注意因素:算术、数字广度、数字符号

小测验1:●知识分测验分为16 ●算术分测验分为7 ●数字符号分测验分为4 ●积木图案分测验分为7

●这是什么测验的结果?●如何分析和报告此结果?

第2节智力测验-复习目标:■掌握智商评价的几种指标及其特点●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掌握智力水平的分级■掌握常用的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比内量表

第三节人格测验

一、人格测验概述

1)问卷类:如EPQ、16PF、MMPI等。

(2)投射测验类:洛夏测验(3)其它类,如自然观察法、晤谈法等。

二、现代常用人格测验方法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二)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16PF)(三)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四)洛夏墨迹测验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

1、概述:

■编制:1940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特卫和麦金利合作编制而成。我国宋维真修订了该表使之适合中国国情。■量表构成:●全版本:共566个条目。●常用版本:399题,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条目内容均与临床有关。主要用于测量病态人格。

■实施:测验可个别,也可团体施测。年龄范围是16岁以上。

4、MMPI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需将原始分换算成T

★解释:◆为单向量表,只有高分有意义。◆T分在70

5、对MMPI的评价

●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人格测验

●根据经验法编制,解释较为客观,鉴别各种精神病求助者,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

●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个性量表,并成为解释中的一个部分,提高了测验的诊断价值。

● 不但可提供医疗上的诊断,也可用于正常人的个性评定。

● 使用MMPI 时,须考虑到被试所处的文化背景,并根据本民族的常模作出结论。

(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

1、概述:■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编制,分儿童(7岁~15岁)与成人(16岁以上)两种版本。

■特点:此量表项目较少,易于测查

■我国龚耀先主持修订的儿童、成人问卷各由88个项目构成。按E 、N 、P 和L 四个量表计分。

3、EPQ 的记分与解释

◆记分:(1)根据被试所得的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 分◆解释:(1)分析被试者的气质特点:根据T (2) EPQ E 分40分,N 分65分

(1)气质特点分析:根据T 分,以E 分为横轴,以N 分为纵轴绘制坐标图,分析人格或气质特征。

【示意图详见课本首页自己做的笔记】

(2)EPQ 人格维度的分析

T 分在43.3~56.6分之间; T 分在38.5~43.2分或56.7~61.5分之间;

T 分在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

(三)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 )

1、概述

◆理论背景:人格特质理论,认为16个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内在基础因素

◆特点:是用因素分析法编制问卷的典范。

◆量表构成:16个人格特质维度,由187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后有3个答案,让受测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确定和测量正常人的基本人格特征,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

◆适用对象:16岁以上并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者。

3、16PF的记分与解释

★因素C-稳定性:高分者热情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术语称高自我力量;低分者情绪激动,易生烦恼,术语称顺从性(四)投射测验

1、概述

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给外界的刺激赋予某种意义,然后表现出适当的反应,人们可从这些反映中推论他的人格。

观察个体对一些模糊的或者无结构材料所作出的反应,通过被试的想象而投射其心理活动。

★洛夏测验、填句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画人测验是几种常用的投射测验,而洛夏测验是排在首位的。

2、投射类测验的特征:①使用非结构任务,允许被试有各种各样不受限制的反应。②具有隐蔽性。

③解释的整体性。它关注人格的总体评估而不是单个特质的测量。

④原理复杂,测验结果不易解释,非专门训练者不能使用。

3、洛夏墨迹测验

■是瑞士精神病学家H.R. Rorschach在1921年创建的一种人格评定方法。

■方法:以墨迹偶然形成的模样为刺激图版,让被试者自由地看并说出所浮想到的东西,然后将这种反应用符号进行分类,加以分析,捕捉人格的各种特征,而进行诊断。

■理论假说: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即在个人知觉中反映着人格。

■内容:由10张墨迹图片组成,5张全黑色、2张黑和红色、3张彩色。

■用途:主要反映了个人人格特征,但也可得出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意义的精神病理指标

■记分和解释复杂,经验性成分多,主试需要受过专业的训练方可应用。

■施测过程:●联想阶段:“你看这像什么?这使你想到什么?”

●询问阶段:“每一反应是根据图片中的那一部分做出的?引起该反映的决定因子是什么?”

■记分方法:●反应的部位:整体、明显局部、细微局部、特殊局部、空白

●反应的决定因素:形状、动作、彩色、阴影●反应的内容:动物、人、内脏器官、物体、地理、艺术品等

小测验2:●N维度T分为60 ●E维度T分为40 ●P维度T分为50 ●L维度T分为65 这是什么测验的结果?●如何分析和报告此结果?

第3节人格测验-复习目标:■问卷类人格测验:●了解各量表的编制背景●熟悉各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掌握各量表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掌握各量表的计分方法●掌握各量表的结果解释方法

■投射测验:●了解其基本假设和特征●掌握其用途和常用的测验

第六次第四节评定量表肖蓉

一、评定量表概述

●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强调实用性,理论背景不太严格●简便易操作

●评价多采用原始分直接评定●量表控制不如智力、人格测验那样严格,有些可公开发表●有自评量表,也有他评量表二、常用的自评量表

(一)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二)抑郁自评量表(SDS)(三)焦虑自评量表(SAS)

(四)生活事件量表(LES)(五)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一)90项症状评定量表(SCL-90)

1、概述

活习惯等。

◆评分:按照“

◆评定的时间范围

◆应用:常用于测查个体或人群心理健康状况。

3、SCL-90的具体分析指标

个项目评分之和,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其变化能反映病情演变。

90 90题中≥2分的题目之和

●计算:因子所属的各条目得分相加/条目数●因子分越高,反映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

示例:人际敏感因子计分(表详见课件)(人际敏感因子分为2.44分)

(二)抑郁自评量表(SDS)

1、概述:由Zung编制于1965年。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抑郁的主观感受,多用于门诊病人的粗筛、情绪状况评定及调查等。

2、组成及评定方法: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总分:各项目得分相加

3、SDS的结果解释

◆总分:超过41分,筛查阳性,可能有抑郁存在。

(三)焦虑自评量表(SAS)

1、概述:由Zung编制于1965年。能相当直观地反映病人有无焦虑症状及其严重程度,适用于焦虑症状的成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2、组成及评定方法:含有20个项目,各项目按症状出现的时间频度评定,采用1-4的4级评分。部分项目为反向计分。

总分:各项目得分相加

3、SAS

(四)生活事件量表(LES)

(1)概述:杨德森于1986年根据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编制而成

(2)内容:含有48条我国较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3个方面的问题。

●家庭生活方面(恋爱,结婚,离婚);●工作学习方面(待业,就业,晋升提级);

●社交及其它方面(被人误会,好友死亡);

(3)评价:LES总分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心理压力越大,95%正常人一年内LES总分不超过20分,99%不超过32分。

负性事件的分值越高对心身健康的影响越大。

(五)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TCSQ)

(1)内容:用来反映被试者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特征。

由20条反映应对特点的项目组成,包括2个方面: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

●消极应对(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积极应对(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

(2)评分及解释:从“肯定是”到“肯定不是”采用采用1-5的五级评分。与常模比较,分数高表明某方面的应对特征明显。

三、他评量表

概述:●是由评估者根据对被评估者的行为观察或访谈所进行的量化评估。

●在情绪、外显行为和精神疾病的定量评估中广泛应用。

常用的他评量表:(一)汉密顿抑郁量表(二)汉密顿焦虑量表(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四)倍克-范拉森躁狂量表(一)汉密顿抑郁量表

1、概述:●由汉密尔顿(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目前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症状他评工具。

●有17项、21项和24项等3种版本,常用24项版本。这些项目包括抑郁所涉及的各种症状。

2、评分标准:●HAMD大部分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很重。

●HAMD少数项目评分为0~2分3级:(0)无,(1)轻~中度,(2)重度。

3、注意事项:●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病人。●一般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进行。

●由经过训练的两名评定员对被评者进行HAMD联合检查,并各自独立评分。

●评定的时间范围: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比较症状和病情的变化情况

4、结果分析:

◆总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即病情越轻,总分越低;病情愈重,总分愈高。而总分的变化能评价病情的演变。

◆按Davis JM的划界分: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或中等度的抑郁;如小于8分,病人就没有抑郁症状。

◆一般的划界分:HAMD17项分别为24分、17分和7分。

第4节评定量表-复习目标:◆了解评定量表概述

◆掌握常用的评定量表●了解量表的编制背景●熟悉量表的作用和应用注意事项

●掌握量表的内容和结构●掌握量表的评分方法●掌握量表的计分及结果解释

第七次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肖蓉

西方名医名言:希波克拉底: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

伦塞勒.波特:医学必须坚守人文主义的信仰,坚守人的价值原则。

詹.沃西克:无争议的医学并不一定是理想的医学,重要的是要充满人性地对待病人。

第一节病人心理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二、病人的心理需要三、病人心理社会问题与特点

一、病人概念与病人角色

(一)病人概念: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心身疾病或心理障碍、神经精神性疾病的人,不论其求医与否,均统称为病人。(二)病人角色◆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指那些患有疾病并有求医行为的社会人群。

帕森斯(Parsons)的病人角色要素:

●病人可以从常态的社会角色中解脱出来,减轻或免除其原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病人对其陷入疾病状态是没有责任的;

●病人负有恢复健康的责任:应该努力使自己痊愈,接受治疗、努力康复;

●病人负有寻求医疗协助的责任:应求得有效的帮助并在治疗中与医务人员积极配合。

病人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享受医疗服务;被尊重,被了解;知情同意权;保守个人秘密;监督个人医疗权利的实现;免除原有的社会责任●义务:及时就医,早日康复;寻求有效帮助,遵守医嘱;遵守医院制度,支付医疗费用;和医护人员合作

病人角色内涵:●有生理或心理的异常或出现有医学意义的阳性体征;

●应得到社会的承认,主要是医生以有关医学标准确认其疾病状态;●处于病人角色的个体有其特殊的权利和行为模式。(三)病人角色的转换与适应

■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异常

二、病人的求医行为

1、概念:在人们感到某种身心不适或产生病感时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

2、分类:可分为主动求医行为、被动求医和强制性求医行为三类。

3、求医行为的原因: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因素有关。

4、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对疾病或症状的主观感受□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年龄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性、知识水平、经济条件、文化、环境因素等

三、病人的心理需要

1、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

2、需要安全感

3、需要被接纳和被关心

4、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

5、需要保持社会联系和交往

四、病人的一般心理特征

病人的心理特点:

◆知(认知活动:●感知觉方面:主观感觉异常●记忆方面:记忆障碍或记忆减退●思维活动:思维判断力下降

◆情(情绪特征):●焦虑与抑郁反应●恐惧反应●愤怒反应

◆意(意志行为)◆个性(人格)改变

1、认知活动特点

(1)感知觉:●对自身躯体状况的感觉异常:●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变化

●时间知觉的变化:如度日如年感●出现幻觉和错觉:如截肢后的“幻肢痛”

(2)记忆:●器质性脑病致记忆力减退●一些躯体疾病可伴明显的记忆障碍,如慢性肾衰、肺结核、糖尿病

●受到疾病应激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存在记忆力的异常。

3、意志行为特点:■被动依赖、行为退化■敏感多疑■情绪多变,自制力下降■自我为中心

4、个性改变:受疾病影响重大,可导致病人发生个性改变。多见于慢性迁延性疾病、器官摘除、截瘫、毁容等。

第二节医患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理论二、医患关系及其模式(P156)

一、人际关系的理论

(一)社会认知

1、定义:是个体对他人或客观事物作出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

2、特点:一致性、选择性、文饰性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客观因素:认知对象、认知情境

□主观因素:认知者自身特点,如个人的生活经验,性格、个人需要等。

(二)人际吸引

1、概念: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或群体之间相互接纳和喜欢的现象。

2、人际吸引的规律:◆相近吸引:如“日久生情”,“远亲不如近邻”◆相似吸引:如“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互补吸引:双方的需要及期望互补◆个人特质:●容貌与仪表吸引●能力吸引●人格品质吸引

3、人际吸引对于医患关系的影响

吸引力强:能促使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协调、融洽,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果。

吸引力弱:会造成医疗活动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不融洽,产生各种矛盾冲突,从而降低医疗服务效果,甚至使医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医患关系及其模式

(一)医患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

2、特征:◆明确的目的性:●以医疗活动为中心,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

●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

◆医患双方地位的平等性◆医生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者◆医患关系的时限性

(二)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及意义

⏹是医学模式转变的要求■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可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康恢复

(三)医患关系的三个基本模式

(四)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

⏹注意交谈沟通的技巧■医生的语言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注意倾听的艺术

思考题:1、病人角色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病人常见的角色适应问题有哪些?

2、病人有哪些心理需要和心理特点?

3、医患关系有何特征?

4、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第八次第一节行为治疗赵久波

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行为治疗的过程;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行为(behavior)——狭义的行为:个体活动中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

⏹广义的行为:个体内在的和外在的各种形式的运动,也包括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

一、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

1.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人格及其行为是环境决定的◆人和动物的行为受同一原理支配

◆人的行为是可以客观描述的◆人的行为是习得的◆人的行为是可知的◆人的行为是可变的

二、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

1.经典的条件作用原理:●UCS→UCR ●UCS+CS→UCR ●CS→CR ◆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模仿学习

经典的条件反射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

不管是正常或病态的行为,适应性或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华生

(著名的白色恐怖实验)

2.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的行为反应产生促进过程。如经常上医院打针的儿童对酒精的恐惧。

泛化:在反复强化的作用下,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

消退:在一特定情景下,如果某人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而现在这个反应没有得到通常的强化,那么遇到类似的情景时此人就较少可能再做同样的事情。

3.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斯金纳箱中,安放有一个食物盘。把一只饥饿的鸽子放入箱中,它在寻找食物时可能啄红灯的窗户而获得了食物。如果这种操作偶然重复若干次,鸽子就会主动啄红灯的窗户。也就是说它学会了获得食物的行为,食物是对啄红灯的窗户的奖励,因此也称为“奖励性的学习”。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

正强化:给予一个好刺激。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积极强化物,这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

负强化:去掉一个坏刺激。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一个消极强化物的撤去,这也会增加个体做出该行为的频率。正惩罚:施加一个坏刺激。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一个惩罚物,个体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

负惩罚:去掉一个好刺激。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他所向往的东西不出现,这也会减少个体作出该行为的频率

6.模仿学习原理

◆主要观点:学习的产生是通过模仿过程而获得的,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模仿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运动的再现→动机建立

◆模仿学习的影响因素:●被模仿人的特征●观察者的特征●观察者的参与程度

◆例:儿童回避小动物或者害怕登高●需要让病人观察、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克服恐怖和焦虑●强迫症的治疗

三、行为治疗的过程和基本原则

1.行为治疗的概念——利用各种实验而确立的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范型去克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

2.行为治疗的过程——◆确定来访者的不良行为,据此克制定治疗目标、选择治疗技术和方法

◆以适当技术方法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帮助来访者建立新的行为方式

◆记录靶行为的基线水平及变化过程,以评价治疗过程

3.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有的放矢:通过行为分析确立病人的靶症状或靶行为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实践练习

四、行为治疗的常用技术

1、行为观测与记录——1.定义目标行为2.记录的准备工作3.选择记录方法4.选择记录工具 5.观察反应与观察者信度

2、系统脱敏治疗——◆原理:交互抑制,反条件学习◆适应症:恐怖症等

◆程序:1、建立焦虑等级层次2、放松训练3、脱敏三步曲:放松、想象脱敏、报告SUD

(放松训练:渐进性放松、自生训练)

◆注意事项:1、要稳定达到一个事件,连续3次2、一次治疗解决2—3个SUD即可3、SUD达到10即可

4、如果脱敏降不下来,可增加一个等级

3、冲击疗法——◆基本原理:“真实性检验”、“消退”◆适应症:恐怖、焦虑、强迫◆操作案例

◆注意事项:1、确定任务必须完成,否则起反作用2、每次记录SUD,给以强化

4、厌恶治疗——◆原理:厌恶治疗是将某种不愉快的刺激与对自己有吸引力的、但不受社会欢迎的行为联系起来,使行为者最终因感到厌恶而放弃这种行为。

◆适应症:酗酒、吸毒、吸烟、赌博、肥胖症、犯罪行为、性变态、强迫、焦虑、恐惧、不自信行为

◆方法:电击厌恶、药物厌恶、想象厌恶◆注意事项:1、征得病人同意2、防止泛化

五、行为治疗适应症

1.恐惧症、强迫症及焦虑症等。

2.各种进食障碍,烟酒及药物依赖等。

3.阳痿、早泄、性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性功能障碍。

4.同性恋、恋物癖、异装癖、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等。

5.纵火癖、偷窃癖、拔毛癖等冲动控制障碍。

6.注意缺陷,品行障碍、儿童焦虑、恐怖障碍、社交敏感性障碍等。

7.儿童抽动症、慢性运动和发声抽动障碍等。

8.遗尿症、遗粪症、异食癖、口吃等儿童行为障碍。9.学习障碍、考试综合征、电视迷综合征、计算机网络综合征。

10.高血压、心律失常、胃溃疡等心身疾病。

第二节人本主义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

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实施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来访者必须能与一位治疗师联系;

第二,来访者必须感知到治疗师身上所具备的这种品质;第三,来访者与治疗师的联系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二、方法

(一)治疗的条件和氛围

1.真诚一致(congruence)

2.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

3.通情(empathy)或设身处地的理解

(二)治疗过程

第一个阶段——此时来访者还不愿意把有关自己的任何事情与别人沟通。通常不要求别人的帮助。刻板僵化,抗拒改变。

认识不到自己有什么问题,而且拒绝承认感情和情绪的干扰。

第二个阶段——刻板僵化状态有所松转,但是对自己的感情则仍然不认识或不承认。

可以和其讨论外界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谈论别的人。

第三个阶段——来访者可以自由地谈论自己的事,但是把这些事当作客观对象。各种感情和情绪总是用过去或将来时态谈论。对现在的感情则避而不谈。如“我在工作中已经尽力而为,但是我的上级还是不喜欢我”。

第四个阶段——来访者开始谈论深层的感情,但不是一些当前体验到的感情。例如,“当老师说我作弊时,我真是气坏了”。

此时,虽对情绪有一些模糊的认识,但是绝大部分的经验受到否认或歪曲。开始承认自我与经验之间都存在着不协调。第五个阶段——开始出现明显的改变和成长。开始谈论当前的感情,但还不能正确地符号化。开始根据来自内部的标准评价自己的感情。自由选择、自我负责对其越来越显得重要。

第六个阶段——是来访者身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成长。坚定地向着充分发挥作用或自我实现的方面发展。原来被否定和歪曲的经验现在更加自由地进入意识中,更加深入和充分地体验到当前的感情。变得更加协调一致,真实和诚恳。

生理功能的明显改善。

第七个阶段——可以不再需要治疗性谈话。来访者可以把治疗室中概括的经验带到现实世界中。

来访者已能在任何时候都对独立自主和深入体验自己的全部经验充满信心。

附:以人为中心疗法学说解析:消除心理异常关键——●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建立无条件相互关心、尊重的气氛●真诚相处、彼此尊重——出现奇迹●僵化→灵活;静态→动态;依赖→自主;三者实现全部潜能

三、适应证与评价

●以人为中心疗法适用于治疗各种心理问题、正常人或轻度心理障碍患者。

●以人为中心疗法对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主要贡献是令人信服地提炼出良好的治疗关系是治疗变化的要素。这已经成为现代治疗实践的共同基础。

●来访者中心疗法不主张对障碍进行分类,有排斥诊断和评估的倾向,这可能妨碍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森田疗法

一、概况:森田疗法是本世纪20年代由日本的森田正马教授(1874~1938)创立的治疗神经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是一种超越言语和理性的治疗方法。

理论基础——(一)神经质(二)疑病性素质(三)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四)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

(一)神经质——神经质的倾向是自我内省、理智、疑病的,这种倾向任何人都有,强烈者才是神经质。神经质的根本原因是先天性素质变质。此素质可随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二)疑病性素质——对自己的心身过分地担心,把常有的感受、情绪、想法过分地认为是病态,并苦恼、倾注,主观上渐渐构成病。疑病性素质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生的欲望”过分强烈,死的恐怖为焦虑。

(四)精神交互作用和思想矛盾——疑病基础→某种感觉→注意力↑→感觉敏感↑→注意力集中固定→症状和疾病。二、方法

治疗原则:★“顺其自然”——指对出现的情绪和症状不在乎,要着眼与自己的目的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为所当为”——要求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坚持日常工作学习,无论自己的心情如何。

治疗方法:1.住院式 2.门诊式

1.住院式——第一期:称绝对卧床期第二期:称轻作业期第三期:称重作业期第四期:称恢复期

2.门诊式——任其自然地接受情绪,把应该做的事作为真正的目的,行动的就是顺其自然。不管症状怎样都要像健康人那样去行动是最重要的。

三、适应证与评价

适应证:包括强迫症、疑病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局限性:对于有人格障碍或深层次创伤的来访者是不适用的。此外,由于无法忍受治疗期间的痛苦而放弃治疗。

第九次第一节认知治疗赵久波

内容概要:◆概况◆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Beck的认知行为疗法

学习目标:●了解认知治疗的概况●掌握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Ellis的ABC理论)、程序和治疗技术

●掌握贝克认知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治疗过程和治疗技术●熟悉认知疗法的适应症和评价

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亦可将天堂变成地狱。——弥尔顿(英国诗人)

当代最伟大的一项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心态,从而改变人生。——威廉·詹姆斯

一、认知治疗概况

●19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以矫正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

●心理痛苦大多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治疗的着眼点应放在患者的认知上。

●国外:1976年《认知疗法与情绪障碍》( Beck);1979年《抑郁症的认知治疗》( Beck)

●国内:1989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介绍认知治疗; 1991-1993年上海举办中美认知治疗讲习班; 1997-1999年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培训班.

二、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Albert Ellis)

——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造成受治疗者情绪困扰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ABCDE模式:自我观念B→核心软件→↓

诱发事件A→大脑加工→正性加工→①积极结果C1 ;②负性加工→消极结果C2

↑————————调整观念D←————————↓

1.程序:(1)心理诊断(2)领悟(3)修通(4)再教育

(1)心理诊断(psycho diagnosis)——①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帮助建立自信心;②找出ABC;③一起协商,制定目标(情绪和行为);④介绍ABC理论,使其接受理论和认识之间的关系,并对自己当前的问题予以初步分析。

(2)领悟(insight) ——①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②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问题负有责任,应自我审查和反省;

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症状。

(3)修通(working through) ——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使其修正和放弃非理性观念并代之合理信念,使症状减轻或消除(4)再教育(reeducation) ——巩固治疗效果,强化新的反应模式。

2.技术:(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2)合理情绪想像技术(3)认知家庭作业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对其不合理信念提出挑战和质疑。分质疑式和夸张式。

(2)合理情绪想像技术——①让其在想像中进入他困扰的情境,体验强烈情绪反应;

②帮助其改变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体会适度的情绪反应;

③停止想像,让其讲述怎么想就使自己的情绪发生了变化,要强化其新的信念和体验,巩固。

(3)认知家庭作业——让受治疗者自己与自己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它是正式会谈后的继续。

3.达成目标:◆认知矫正◆情绪反思◆行为改变

三、贝克认知行为治疗

1贝克认知治疗的基本假设——有心理障碍的患者由于错误的信息整合或由于“逻辑性”的错误思维从而导致现实经验与其认知不符,尽管这样,他们仍然坚信自己的基本观点和信念。

2.Beck认知歪曲的几种形式

⑴主观臆断——●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草率下结论;●只根据表面现象,缺乏理性的思考;例:我得罪他了。

⑵选择性概括——●根据个别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便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以偏概全”;

例: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巴纳姆效应

⑶过度引申——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引申出一般规律性结论。指在一件事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操作或价值的普遍性

结论;例:我不是一个好母亲。

⑷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不合理地夸大消极面、缩小积极面;

例:得了中等说明我多么不足,得了高分则纯属侥幸;

⑸极端思维——●“全或无”的思维方式●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把生活往往看成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

例:没有成功就意味着失败。

⑹个人化——●主动为别人的过失或不幸承担责任;●将一切不幸、事故或别人生病均归因于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

–例:修理工对我粗暴无礼因为我做错了事。

⑺选择性消极注视——只见事物的消极方面,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觉得整个情境都染上了消极的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总结

医学心理学总结 P1-P6 (了解)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的一门科学。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P7-13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知、情、意) 2.心理是人脑的功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P13-18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衡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2)感觉的适应: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3)感觉的对比: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在性质和强度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4)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5)感觉性的补偿与发展:感觉性的补偿是当某种感受器受到损伤后,在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影响下,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大大提高的现象。 6.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物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7. 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 8. 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9. 注意(attention):使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0.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预定的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11.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分配。(4)注意转移。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2、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 范围: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5、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简答)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结构示意图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合。 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8、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其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9、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10、情感的分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1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选择题) 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14、气质的概念: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4、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热情直率,精力旺盛,缺乏耐心,冲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反应慢,动作迟缓,态度稳重,实干精神,情绪不外露)、抑郁质(不善交际,多愁善感)。 15、性格的概念: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制。 第三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过程。 2、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三个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3、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 4、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类型: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反向、认同、转移、幽默、升华。 5、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评价是应激中介机制最关键的品质) 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 生应对方式心理反应 活行为反应健康疾病 事 件 6、应激源的分类:(选择) 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自然性应激源 7、人格与特定健康的关系 A型行为模式:生活节奏快,缺乏耐心,不安于现状,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与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 C型行为模式: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不表达负性情绪,核心特征:过度社会化、压抑、自我克制、不表达负性情绪、过分耐心、过度合作、屈从让步,不知拒绝。与癌症关系更为密切 第四章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规律,应用规律来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 健康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现代医学不仅要保证躯体健康,而且还要促进精神愉快和社会功能完好,两者是相符一致的。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特征:1.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2.关注与心理社会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3.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其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4.心理状态的改变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6.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个体因缺乏或追求某种需求所引起的不平衡状态。 动机: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动因。其核心作用是满足需要,使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冲突:又称动机冲突,心理学上指个体心理上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但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产生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状态。 挫折:指个体动机性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遭到阻碍,同时伴有不悦、烦恼、沮丧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趋-避冲突:个体对同一对象既想接近又想回避,但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双趋冲突:个体对两个同时出现的动机均想接近,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第三章心理健康与病理心理 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以积极有益的教育与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特点是: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广涵盖性、途径的多样性、目标的长远性。 病理心理:病理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的失调:1.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失调2.心理活动内部的失调3.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失调 第四章心理应激 应激: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应激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 心理应激:人对外界环境有害威胁、挑战经认知、评级后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反应。是个体在实际或认识上的要求(或需要)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GAS全身适应综合征: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主要局限于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称之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 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因素,包括各种来自外界物质环境、人体内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应激的生理反应分期: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的心身中介机制: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免疫系统 应激与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相关障碍、溃疡和消化道疾病、癌症和神经元变性障碍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知识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的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⑴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⑵安全的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之后,随之便产生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别人的侵犯,满足需求获得安全感。 ⑶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缺失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和影响到人的潜力的发展。 ⑷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得到社会认同,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产生自信、自强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梦的感受。⑸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前四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2.现代心理生物学理论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迅速的分子生物学和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们对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有了更为直观和精细的认识。 ⑴遗传学的研究:早就已经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虽然基因治疗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探索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有可能成为对付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⑵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心理行为与神经内分泌调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由下丘脑、垂体和靶器官构成的几个轴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由下丘脑所释放的激素TRH对神经选的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调节,特别是对黑质-纹状体DA系统、中枢隔和海马带胆碱能系统的调节作用有些直接作用。 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由下丘脑释放的CRH,垂体释放的ACRH和外周器官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皮质醇都与应激调节有关。脑对应激的调节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Ⅰ兴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而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Ⅱ激活脑干青斑核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而释放儿茶酚胺。同时,脑边缘系统,如海马、内嗅皮质等也参与应激的调节。 ③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由HPG轴释放的性激素在个体出生后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性的发育。 此外生长激素GH,催乳素RRL,缩胆囊素CCK,血管紧张素VAP等也具有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能影响正常与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 ⑶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目前研究证明Ach,NE,DA,5-HT,谷氨酸,GABA等经典的神经递质在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⑷神经免疫学的研究:心理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很密切的关系。 ①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尤其在机体应激过程中。神经激素和神经调节激素在应激的作用下影响着免疫功能的不同方面。 ②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大:负性生活事件使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很多重性精神疾病也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改变;使用精神药物也可使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对免疫功能起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⑸脑影像技术:目前用于脑定位、脑功能及脑代谢研究的脑影像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临床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⑹心理应激测试术MST:主要用于各系统的心理生理研究。 3.应激生理中介相关成分? 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机体面对急性应激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后者与受体结合引起器官功能和激活水平的变化。 ⑵自主神经系统: 经由下丘脑的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调节机体的放松和应激水平。没有紧急情况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 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无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直接的负反馈效应而达到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健康的对立面就是疾病。 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罗杰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识、审美、自我实现认知心理学:奈瑟、西蒙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基础情绪和情感活动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观念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感觉与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情绪:生物需要,低级的,人和动物,出现早,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情感:社会需要,高级的,人,出现晚,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互相离不开。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人格: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希波克拉底: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 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临床心理学:指根据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技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 3.心理学理论部分: 1)意识conscious:指与语言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 我意识所觉知。 2)潜意识unconscious: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 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 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 3)前意识preconscious: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 的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一旦注意的焦点扫描到那里,前意识的内容就可以 被意识到了,此时前意识也就转变为意识状态。 4)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中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 间保持平衡。 5)本我id:“伊的”、“原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 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遵循所谓的“快乐原则”。 6)自我ego:自我在婴儿期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是人格中最 重要的部分,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自我是现实 生活的承担者,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 7)超我superego:类似于良心和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 超我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的。超我按 “至善原则”行事。 4.心理学基础部分: 1)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 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根据刺激来源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2)知觉percep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可分 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3)记忆memory: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 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4)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地再认或再现。 5)思维:人脑对客观事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间接性和概括 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6)想象: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7)能力ability: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8)气质temperament: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即一般所说的一个人的 “性情”、“脾气”、“秉性”。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和灵活性,强度,指向性。 9)性格character: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人格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 P.S. 气质是生来俱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它反映 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性。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速度。 10)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智力的量化单位。即通过智力测验将智力水平数量化, 用数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比较。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总结(详细)

医学心理学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和医学相联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 术应用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要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变过程中的作 用及规律。 2、医学模式:是人们对健康和疾病整体的认识和实质的归纳,表现了一准时期内医 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一种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应。分为: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万物有灵);②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形神合一、天人相应、内伤七情、外感六欲);③生物医学模式(以心身二元论和机械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为主导);④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现阶段)。 3、科学心理学自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 室,标记着科学心理学的出生。 4、医学心理学的技术方法:①察见解:察见解是经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察看与剖析, 研究各样环境要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②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经过操作某些要素,来研究变量之间有关或因 果关系的方法。(可重复)③ 检查法(a.抽样 b.资料采集: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检查法是经过构造式接见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直接地从某一集体的样 本中采集资料,并经过对资料的统计剖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个案法是对一个被试者的研究方法,能够使用察看、谈话、丈 量和实验等手段。(深入的) 5、心理现象的构造: (1)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想、想象 ②情绪和感情过程:情绪、感情③意志过程:意 志、行为

(2)个性心理:①个性偏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 6、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必定阶段才产生的; 2) 心理的器官是脑; 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②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 观能动的反应: 1)心理是看法的反应; 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 4)人的心理的社会限制性。 7、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想、表象和想象等过程。 8、感觉:ppt: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书:是客观 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合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性的大小能够用感觉阈限来胸怀。感觉阈限:是指能够惹起感觉的最低刺激量度。 常有的感觉现象:① 适应(“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明适应,暗适应)② 后像(比如,人在凝视亮的电灯时,如凝视时间较短,而后闭上眼睛或封闭电灯,仍会感觉眼前有一个灯的光明形象出此刻暗的 背景上:正后像。如凝视的时间较长,将灯光移去后便会有一个黑色的灯的形象 出此刻亮的背景上:负后像。颜色视觉也有后像,一般为负后像,颜色的负后像 是本来凝视颜色的补色,比方,凝视一个红色正方形约 1 分钟,而后将视野转向身旁的白墙,那么在白墙大将会看到一个绿色正方形后像;假如先凝视一个黄色 正方形,那么后像将是蓝色的。)③ 感觉的相互作用(先吃糖,后喝苦药会感觉 苦药更苦。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关于要点、难点也常常使用彩色粉笔书写板书以突 出要点加深印象。人对某种刺激物的感觉性取决于感觉器直接接受的刺激和同时 遇到刺激的其余感觉器的机能状态,如摇动产生眩晕呕吐、辛辣气味令人流涕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四至六章]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知识点:潜意识的相关概念 意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 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知识点:人格的相关概念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又称力比多)和攻击本能,人格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超我:类似良心、良知、理性。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其特点是能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体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它遵循“至善原则”。 知识点:性心理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动和环境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与各阶段相关的心理特点。心理的性指的是口腔、肛门、肌肉、生殖器和皮肤等部位的躯体感觉,不同的发展阶段,快感集中在不同的部位。 性心理发展的五大阶段为:口欲期(又称口腔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周岁之前)、肛欲期(又称肛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2—4周岁)、性器期(又称性蕾期,人格形成时间为4—6周岁)、潜伏期(又称活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6—10周岁)、生殖期(又称青春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0—20周岁)。 知识点: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就是通过压抑这些本能的冲动来保护自己,即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进入潜意识层面。 反向作用:通过采用某种与本能冲动的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行为,来伪装自己。 置换作用:是指将不能自我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狭义:外部动作广义: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心理活动 医学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创立了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华生恐惧实验):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理论意义: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特点: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2、操作条件反射: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 理论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 类型: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 理论意义: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 4、示范作用: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过程、强化过程 5、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强调机体本身的各种因素,如期望、认知评价以及信念、人格等

医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总结(15)

注意障碍(attention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临床上大致可分为三方面:注意程度方面的障碍,注意稳定性方面的障碍,注意集中性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注意增强、注意涣散、随境转移、注意迟钝、注意狭窄、注意固定。 注意增强(hyperprosexia):注意障碍的一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注意指向外在的某些事物。如具有妄想观念的患者,总围绕着一个有系统的妄想,过分地注意着他所怀疑的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对某些微小细节都保持高度注意和警惕;另一种是指向患者某些生理活动,如有疑病观念的患者常过分地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或那些使他忧愁的病态思维内容,其他任何事情多不易转移他的注意力。 心因性障碍(psychogenic disorder):亦称“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心理障碍的一种。由应激性生活事件引起。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的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常见的临床类型有三种: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表现为木僵呆滞,意识蒙胧;心境低沉,反复出现与刺激情境有关的情感体验,甚至幻觉与妄想。 焦虑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以焦虑作为最突出特征。包括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强迫障碍及精神创伤后应激障碍。 认知障碍(cognitive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认知的某个或某些方面的缺陷或异常。 记忆障碍(memory disorder):心理障碍的一种。个体记忆机能的失调或失控。是精神疾患尤其是脑器质性疾患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一般情况下,记忆障碍可以在识记、保存、回忆等不同阶段发生,各个阶段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记忆障碍的表现通常有记忆增强、记忆减退、记忆错乱、遗忘症等。 记忆增强(hypermnesia):记忆能力病理性亢进的现象。患者处在病理情况下或其他特殊情况下,对过去已经遗忘了的、久远的经验或根本记不起来的事情,都能记得起来,而且记得很清楚。多见于系统妄想症和轻躁狂。 记忆减退!(hypomnesia):记忆能力普遍降低的现象。患者识记、保持、回忆和再现这四个环节的能力比一般常人或比本人发病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也可以是这四个环节中某一个环节受到严重破坏而导致整个记忆能力的减退。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也可表现为远事记忆减退;但从发展上看则常常表现为由近事记忆减退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记忆减退。极端表现是遗忘症。 进行性遗忘(progressive amnesia):遗忘持续进行的过程。由于大脑病态而引起大脑弥散性损害的患者,如老年痴呆患者,在大脑疾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记忆的损害会进行性地加重,并同时伴有日益加重的痴呆和淡漠。其突出表现是回忆和再认的严重障碍。遗忘一般持续进行,日趋严重,多由近事遗忘开始,逐渐发展到远事遗忘。 遗忘症(amnesia):记忆障碍的一种。暂时或永久性的记忆的丧失。因导致遗忘的因素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1)由于大脑皮层受到损害而导致。包括顺行性遗忘和逆行性遗忘。(2)由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医学模式是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模式转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最终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各种疾

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心理学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包括XXX、XXX、XXX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感觉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注意是人脑对一定客观事物的集中反映,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记忆是信息在人脑中储存的过程,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只能储存几秒钟以内的信息,短时记忆可以储存1分钟以内的信息,而长时记忆则可以储存更长时间的信息。 不受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影响,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3、心理障碍的概念:指由于心理、生物、社会等多种因 素引起的心理功能异常,表现为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4、常见的心理障碍: ①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无助感等。 ②焦虑症:紧张、害怕、恐惧、不安等。 ③强迫症:强烈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行为,导致个体无法控制。 ④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创伤事件后,出现反复的回忆、梦魇、恐惧等。 ⑤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言语和情感的混乱等。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认知过程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三节、意志过程第四节、人格 (一)心理学与心理的概念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 (1)心理是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反映。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控制的。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其中,社会现实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有人的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健全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节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包括:(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 (2)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二)知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1)组织性(2)恒常性(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 “主观轮廓”: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2)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可打印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汇总 Medical Psychology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机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规律(mental process and behavior)的科学。 心理学分类 基础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商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身医学:A型行为——冠心病B型行为——肿瘤c型行为——癌症 一、医学心理学概述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 生物医学模式(起源于17世纪) 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1977) 整体医学模式(1990) 生物医学模式(biological medical model) 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在医疗过程中重视躯体的因素而忽视心理和社会的因素。 心身观:二元论 健康观:生理功能良好 疾病观:微生物入侵(细菌、病毒)、外伤造成有机体的组织破坏,任何疾病都可以在组织、细胞或生物大分子上找到生物病因 治疗观:运用药物、手术等生物疗法,消灭入侵的微生物,机体组织修复即可恢复健康。 特点:单一病因——单一方法,方法机械化、绝对化、心身分离、人与环境分离。 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 1.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2.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 3.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 5.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都影响人的健康和疾病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整体医学模式(holistic medical model)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医学心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医学心理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Psychology),是一门从医学的观点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精神障碍和人的身心疾病及其相关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今天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必考知识点:医学心理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心理学 1.心理学诞生标志: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研究对象:影响健康的有关心理问题和行为。 3.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977年恩格尔提出“心身统一论”,批评“还原论”、“心身二元论”。 4.心理学分支:临床,咨询,异常,健康,行为,心身,心理生理与生理心理学,神经,护理。 5.基本观点:心身统一,社会对个体影响,认知评价,主动适应与调节,情绪因素作用,个性特征作用。 6.实验法: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在控制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效果最好,最难实施。 7.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心理疾病根源: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意识、潜意识、前意识;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治疗:自由联想+释梦。 8.行为主义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最先提出条件反射);心理疾病根源: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得的'条件反射。治疗:系统脱敏(多接触,恐惧症)、厌恶疗法(恋物癖、戒烟酒)。 9.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罗杰斯;心理疾病根源: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治疗:倾听,真诚一致为最基本条件。 10.心理生理学派:坎农;心理必须通过生理中介才能产生。生理中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11.认知学派理论:贝克、瑞米。 12.心理活动:心理过程+人格。心理过程:认识,情绪,意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