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摘要:乌丸,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亦称“古丸”、“乌延”。它从3世纪开始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消失,如果融合到其他民族,肯定需要一段漫长历史的同化过程,并以另一种民族或部落的形式出现。本文根据《蒙古秘史》记载的“兀洼”,结合相关文献,推测13世纪的“兀洼思(蔑儿乞惕)”,有可能是“兀洼(乌丸)”和“蔑儿乞惕”融合,是乌丸在历史上与其他部落的融合。

关键词:游牧文化;乌丸;兀洼;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K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017-02

学界对于乌丸族称的解释及起源、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支,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丸山(又曰乌桓山),遂为族号。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将匈奴逐出漠南,乌丸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丸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辽东、渔阳及朔方等沿边10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乌丸在两汉时受护乌桓校尉管辖,

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汉时译名乌桓,三国称为乌丸。以后一直延续到北朝时期,仍有记载。辽金时期也偶有乌丸遗族的相关记录。本文根据《魏书?官氏志》所附的姓氏关于“乌丸氏改桓氏”的记载,以及《蒙古秘史》《蒙古秘史》记载的“兀洼思”(部落名),用语言学的音译规则,结合“兀洼”和“乌丸”的古代居住位置和历史活动时间,探求“兀洼思(蔑儿乞惕)”与“乌丸”联系。

一、从语言学分析“乌丸”与“兀洼”的关系

“乌丸”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活跃的民族,古籍中多有记载。《汉书音义》曰:“乌丸,或云鲜卑。”《史记索隐》曰:“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王沈《魏书》亦称:“乌丸者,东胡也。”《汉书?地理志》载:“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余,东贾真番之利。”公元207年以后,“乌丸”在历史文献上基本消失。其名称从历史文献中消失不等于其民族也消失于人间。中原历史学家不可能把所有北族名称都记载下来,对一些北族慢慢的被融合同化的过程文献常常将其“忽略”。历史上北方民族名称因为不同的音译原因,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家记载的有所不同,再加上一些北方民族(或部落)在历史舞台上不活跃(有的人数较少),这样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就对少,因此

很难断定读音相近的一些北族是否为同一个民族。一些人数较少或势力较弱的北方民族被其他民族融入到一起,自身就“消失”了。那乌丸究竟属于上面的哪一类呢!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时,“首虏20余万人”。至公元221年,曹魏辖下的乌丸人口约有30万以上。《三国志?乌丸传》记载:“汉末,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众五千余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千余落,各称王。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众千余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皆有计策勇健。”①北方地区人口本来少,20万可以说乌丸是一个人口非常多的部族,不会被其他民族很快融合(目前学术界对于乌丸的消失有融入到鲜卑和汉族两种说法)。此后,他们就从汉文历史文献中消失。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载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很多民族或部落的历史文献。又据拉施特《史集》记载,蔑儿乞惕部有四个分支:即兀合思、木丹、秃答黑邻和只温。②这四个分支是部落内的四大氏族,按习惯称为四姓蔑儿乞惕,但《蒙古秘史》却只称蔑儿乞惕,全书从未说过其他三姓。只是提到:“这些来侵袭的军人是三姓蔑儿乞惕部人。那是兀都亦惕氏蔑儿乞惕人脱黑脱阿,兀洼思蔑儿乞惕人歹亦儿兀孙,合阿惕氏蔑儿乞惕人合阿台答儿麻刺。他们三姓结合来,报复以前抢夺赤都列的妻子诃额仑兀真的仇恨。”③这里列举

的“‘兀合思’就是‘兀洼思’”。④“兀合思”(兀洼思)的“思”表示“兀合”(兀洼)的复数。现代蒙古语的“hun(‘人’之单数)”的复数是“huns(‘人’之复数)”。“乌桓”和“乌丸”是一个名词,“兀合”与“兀洼”也是一个名词。《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东至于海,登丸山……:丸音桓。

括地志云:“丸山即丹山,在青州临朐县界?p虚故县西北二

十里,丹水出焉。”丸音纨。从“桓”=“丸”,“合”=“洼”的音译特点判断,它们完全符合同一个名词的不同音译规律。这样“乌桓”和“乌丸”的复数是“whas”和“was”,也就是“兀合思”和“兀洼思”。当然“兀洼”的单数是“wu wan”(乌桓或兀丸)。《寰宇记》:“完水在乌洛候国西,其睡东北流,合于难水。”《藩中记》云:“完水即乌桓水是也。查乌

桓本据今西辽河两岸归喇里河西南地方。归喇里河出其境内,故称乌桓水,又称完水。”⑤《汉语音韵学》,切韵指掌图双声叠韵例说明:“‘和??’二字为切;同归一母,只是‘??’字。”⑥也就说“和??”=“??”,“乌桓”(乌丸)=“完”。宋人沈括谓古语已有二声合一字者,例如“‘大祭’正切‘帝’,‘不律谓之?P’,‘不律’正切‘?P’字”。⑦据以上史料和

对音韵学的角度分析,“乌桓”(乌丸)应该是“完”。在《蒙古秘史》不同语句中有六处出现了有关“兀洼”的记载,其中,以“兀洼”的形式出现一次,以“兀洼思”的形式出现五次,它们的音译形式及解释:(1)兀都亦惕蔑?浩蚨赝押

谕寻⒇M菟济?浩蚬??E亦?贺?O。⑧(2)兀都亦惕、兀洼思蔑?浩虻呢t?惕客周,兀真孛?禾??阿不剌牙。⑨(3)帖列克?B古?焊褙t??~惕?黑?兀洼思蔑?浩蚨卮跻?贺?O豁牙?汉??d惕抽,薛?龈窈鲷?兀巴?汉稣嫖?栲ㄑ?e耶昔?都塔安不?兀惕出?椤"猓?4)?d?鲐@锴E兀都亦惕蔑?浩蚨孛?黑?阿?e 乞,兀洼思蔑?浩蚨卮跻?贺?O,合阿?E?E?厚R剌?~迭忽?喊嗝?浩蛱韬?涸?兀惕哈?@。11(5)札木合兀洼思蔑?浩蚨卮跻?贺K倌喟?罕刎葜馨⒉缓谌?阿勒??不薛帖木真安?E?E不薛列兀勒?T。12(6)捏兀歹察合安兀洼亦列?T古。13这六个“兀洼”当中,以“兀洼思蔑?浩颉钡男问匠鱿治宕危?表示部落名。值得注意的是,“察合安”(‘白’之意)+“兀洼”,很接近与北族名称“白+鞑靼”。遗憾的是,这里未能有进一步的详细解释“兀洼”、“乌丸”及“乌丸山”、“白兀洼”,在突厥语里表达什么意思。蔑儿乞惕部始见于6世纪拜占庭史家的记述,辽、金之际开始壮大,其首领忽鲁八曾参与北阻卜(克烈部)磨古斯的反辽战争。12世纪下半叶,驻牧于今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下游一带,是当时漠北强部之一。共有四支:兀洼思、麦古丹、脱脱怜、察浑。蔑儿乞惕部是成吉思汗部的世仇,经常互相攻击。蔑儿乞惕部人曾侵袭铁木真营帐,并一度抢走他的妻子孛儿帖旭真。1205年,成吉思汗发兵追捕,杀死了脱黑脱阿(蔑儿乞首领),蔑儿乞惕部人和乃蛮人向西南方向逃生。二、从历史学考察

“乌丸”(乌桓)和“兀洼”(兀合)的关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乌丸”(乌桓)和“兀洼”(兀合)

是同名的不同音译,但古籍中的北族名号与民族语言对译分析在严谨的学术研究上恐怕很难站住脚。下面分析它们在历史上的关系。乌丸从公元207年之后消失于文献的记载,“兀洼思”蔑儿乞惕人在《蒙古秘史》记载的时间大概是12世纪,相差千年的两个读音相近的名词,说成是一个,恐怕在学界很难立足。蔑儿乞惕人在其他民族文献中记载更早一些,六世纪时,拜占庭史家记录中国边境有一个木乞里,柔然

汗国消灭亡后,大批柔然人逃亡至此部。木乞里就是蔑儿乞,蒙古的五大兀鲁思之一,活动的地方是鄂尔浑河流域与色楞格河(北邻吉利吉斯、秃马惕等部,南接克烈部,东连乃蛮部,西抵蒙古部)),又名灭里吉,在辽朝被称梅里急、密儿纪。这样公元3世纪和公元6世纪记载的乌丸和蔑儿乞,居住地区相近,存在的时间相差不远,有可能“乌丸”和“蔑儿乞”互相融合形成了“兀洼”(乌丸)蔑儿乞惕。

《魏书?官氏志》记昭成帝拓跋什翼键时:“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诸方杂人来附者”排除不了各

部落相互融合的可能。蔑儿乞由多个姓氏(三姓蔑儿乞等)的蔑儿乞人组成,就像乌丸人有多个姓氏一样,是“乌丸”人跟其他民族或部落(例如蔑儿乞)融合成为“乌丸(兀洼)思蔑儿乞”。

中国北族名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中有时候出现不同的写法,所以参考其他(例如《蒙古秘史》)文献资料,查找读音上相近的音译词来追溯他们历史文化渊源是很必

要的。北族一些专用名词在中国汉文古籍中有多种音译形式,利用可靠的历史文献,推断它们的真正含义,是学术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古籍中记载的北族名号的音译规则和历史时间及地理位置,初步分析了乌丸融入到其他部落和延续发展的历史可能性。当然,这只是个人的推测。

注释:

①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11.

②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M].商务印书馆,1983.186.

③策?达木丁苏隆.蒙占秘史[M].中华书局,1957.

④“蔑儿乞惕部在辽、元时期的历史活动,苏北海”.

晗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01,(2):98.

⑤曹廷杰.东三省?d地图说[J].嫩江陀喇河喀鲁伦河黑龙

江考.临潢府考、长春州牧,1887.

⑥⑦王力.汉语音韵学[M].中华书局,1956.135,114.

⑧⑨⑩111213巴雅尔.蒙古秘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237―238,269,301,307,337,353.

(责任编辑孙国军)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 蒙古秘史第一部分 第01章编者的话 《蒙古秘史》成书于765年前~是蒙古民族现存最早的一部历史文学典籍~被中外学者誉为解读草原游牧民族的"百科全书"~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名著。 《蒙古秘史》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写起,约公元700年,~至五百多年后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汗12年,公元,,,,年,为止。书中记载了蒙古民族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直至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 《蒙古秘史》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文献价值~以及完整系统的文化价值~引起了世界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从清朝以来~除中国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外~在国际学术界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研究热潮。 《蒙古秘史》原本已经失传~现存明代版本是汉字音译蒙文本~被称为岩画般难以解读的"天书"。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版《蒙古秘史》是第一本大众译本~从而使这部"天书" 开始真正落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国各民族文化交流与普及的黄金载体。 第02章成吉思汗的根祖 成吉思汗的根祖是苍天降生的孛儿帖赤那和他的妻子豁埃马阑勒。他们渡腾汲思水来到位于斡难河源头的不儿罕山~在此一代又一代地繁衍生息下去。 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五兄弟为第十二代。五兄弟中最小的孛端察儿天生愚拙~四位兄长不把他当兄弟看待~在父母死后分掉了马群~没分给他任何家产。 1

既被亲人抛弃~何以留在此地!孛端察儿愤然跨上骨瘦如柴的青白马~抱定"死就死~活就活"的决心~顺着斡难河水走了下去~走到统格黎溪边后~搭起草棚子住了下来。他见一雏鹰正在捕食黑野鸡~便用青白马的尾毛做成套子~套住雏鹰带回家养了起来。 衣食无着的孛端察儿常常射杀被狼围困在山崖间的猎物~或拾来被狼吃剩的片肉残骨~用来充饥并喂养捉来的雏鹰。这般艰难地熬过了冬天~待到春暖花开雁鸭飞回的时候~他所纵鹰捕来的猎物已挂满了林间树枝。 一天~孛端察儿的哥哥不忽合塔吉找到了他~要把他带回斡难河上游的家。孛端察儿跟在哥哥的后面~大声说道:"兄长~兄长~身必有首~衣必有领啊!"对此~走在前面的不忽合塔吉未予搭理。接着~孛端察儿重又说了一遍~哥哥问道:"这句话~你为什么反复唠叨?" 孛端察儿回答道:"统格黎溪边有一群从都亦连山迁来的百姓~他们是一群散民~不分大小~不分贵贱~也没有头领。如此游民~我们应前去掳获!"不忽合塔吉说:"那好~我们回家与兄弟商议掳取办法。"回家后兄弟五人商定了掳取办法~并派孛端察儿打头。结果他们轻易地征服了对方~将那些百姓带回家中奴役了下来。 如此~别勒古讷台成了别勒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古讷台成了不古讷惕氏创氏祖先~不忽合塔吉成了合塔斤氏创氏祖先~不合秃撒勒只成了撒勒只兀惕氏创氏祖先~孛端察儿成了孛儿只斤氏创氏祖先。 捏坤太石、也速该和答里台属于孛儿只斤氏第九代人。一天~也速该在打猎途中遇见了自斡勒忽讷兀惕氏娶妻而来的篾儿乞惕人也客赤列都。也速该窥见其女美丽无比~便回家伙同其兄捏坤太石、其弟答里台二人赶来。 坐在车上的诃额仑劝也客赤列都说:"你可看出他们仨人的来意?他们的行貌可疑~要害你性命!快逃吧~只要保有性命~何愁女人难 2

《蒙古秘史》中体现的古代蒙古族教育观

香莲 (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蒙古秘史》一书不仅是记载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历史文献,更是教育事件研究的结晶。通过对它的研究能揭示13世纪蒙古高原的独特游牧生活教育方式、古老教育方式的奥妙和适应于游牧生活的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蒙古秘史》的研究现状,说明了对本书教育方面研究的薄弱点;然后举例《蒙古秘史》中体现的有关教育方面的事件,分析古代蒙古族游牧生活环境下形成的教育观,论述13世纪蒙古族人们重视团结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蒙古秘史》;蒙古族游牧文化;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K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008-02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蒙古秘史》是他们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下酿造的文化结晶。学术界对于《蒙古秘史》的研究方法非常多,但从教育事件解释早期游牧教育文化的比较少。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蒙古秘史》成书760周年纪念会上获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我国世界文化名著《蒙古秘史》很高的评价,认为该书不仅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留下印迹,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它的“独特的艺术、美学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这一评价是1989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执委会第131次会议上就纪念《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的决议中作出的。 《蒙古秘史》是13世纪时以畏吾儿体蒙古文书写的记载蒙古族古代历史的珍贵文献史料,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察安》。明洪武十五年始(1382),译成汉文,改名为《元朝秘史》。今其畏吾儿体蒙古文原文早已佚失,流传下来的只有明代以汉字音写蒙古语的《元朝秘史》。国内学者研究《蒙古秘史》已有悠久的历史,学术界普遍认为《蒙古秘史》研究始于明朝——明朝翰林院编修,对畏吾儿体蒙古文《蒙古秘史》进行了汉字音译,并附录了汉译(分为旁译和总译)部分。民国时期,1927年王国维在《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坚》一文中考证了《元朝秘史》中的主因亦儿坚就是金朝后期的札军。陈彬和在其选注的《元朝秘史》新序中对《蒙古秘史》的作者、成书年代等问题作了探讨。亦邻真的《蒙古秘史》畏吾儿体蒙古文还原本就《蒙古秘史》的书名和作者、成书年代、汉译年代以及版本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研究,是从历史学角度对《蒙古秘史》进行的研究。巴雅尔对于《蒙古秘史》语言学方面的研究给蒙古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蒙古秘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专著有甄金的《蒙古秘史学概论》,它是国内唯一一本以专著形式出现的有关《蒙古秘史》文献学研究方面的著作。方龄贵在《记所见阮惟和〈元秘史地理今释〉抄本》一文中,考证了上海复旦大学善本书目中所见的《元秘史地理今释》抄本为阮惟和书。他在《我和蒙元史研究》中讲到对《蒙古秘史》的研究时,也提到了当时对此抄本的考证情况。 总之,国内学者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取得了硕果,但大多局限于对《蒙古秘史》语言、历史、文献、习俗、道德、军事、作者、成书年代、汉译等问题的研究,从游牧文化教育的角度研究《蒙古秘史》者并不多见。 蒙古族教育观是特殊的自然地理、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产物。《蒙古秘史》的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13世纪游牧文化不可缺少的文献资料,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以游牧经济为主、居无定处的蒙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成吉思汗颁布的札撒中就有不少关于这方面的条例。 《蒙古秘史》中所记史事蕴含着13世纪蒙古高原游牧民族的文化和教育思想。如有“阿阑豁阿”教育孩子们的故事,“斡阔伦哈屯”教育铁木真的故事,成吉思汗教育四个儿子的事件,“安巴亥罕”留给后代的遗言等等。这些充满教育色彩的故事已被记录在《黄金史纲》、《蒙古源流》、《水晶珠》、《恒河支流》等历史文献中,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教育着蒙古族人民。下

读《蒙古秘史》有感

读<<蒙古秘史>>有感 哈拉毛都蒙古族小学邓彩艳 在我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给我们讲《蒙古秘史》这部书里的一些美容。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被这部书深深地吸引住了,可是因为学生时代的经济为题就没有买的起这部书,很是遗憾。后来大学毕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我又遇见了这本书,很激动的买下了这部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得到了很多的知识。 公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蒙古秘史》列为世界名著,并将其蒙译本收入世界名著丛书。对一部书籍而言,这是从对球上可以获得的最高荣誉和奖赏了。 《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壮大之历程的典籍。它从成吉思汗二十二代先祖勃儿贴赤哪,豁埃马澜勒写起,直至翰歌歹汗十二年(公元1240年)为止,共记载了蒙古民族约五百年的盛衰成败的历史。书中既有蒙古高原父系氏族时代的狩猎生活,以及与它相关的图腾崇拜现象的记载,也有从氏族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发展成部落联盟,从而又发展成为一个民族的历史脉络的讲述。还有狩猎文化嬗变到游牧文化的如实记录,更有对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以他为代表的风云一代,抛头颅,洒热血,从夹缝中崛起,成就霸业的全程写照。这便是该书之所以吸引我的理由,它不是难以解读的“天书”吗,而是一杯清澈剔透、愈抿愈香的奶酒。 我认为此书中读者们颇为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就是蒙古族的

起源、祖先图腾等吧!对于祖先的猜想是每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寻根情结,蒙古族也不例外。但我认为,这已经是很空灵化了的话题。所以、作为蒙古民族第一部书面作品的《蒙古秘史》对此也作了空灵化的处理。图腾崇拜的时代早已过去,祖先崇拜也已被神灵崇拜所替代。如今的蒙古人只认为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伟大祖先和至高神灵。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无限延伸图腾现象和图腾理念,避免误导出太多的笑话与胡闹。 在13世纪蒙古人完成了辉煌的崛起、古老的蒙古民族在其杰出领袖成吉思汗的带领下、不仅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打蒙古帝国,也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朝代——大元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蒙古人的勇猛、强悍和奋斗、进取的精神、给世界和人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蒙古秘史》恰恰是描述蒙古民族辉煌崛起的纪实长篇。就像成吉思汗说:“身勇是一代之英雄、智永是万代之英雄”。 我们这些晚辈们,将会以加倍的努力和高度的责任感使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蒙古民族的神话和传说 神话和传说是民间留传下来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是古代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传说,有的以特定历史事件为基础,有的纯属幻想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蒙古民族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神话和传说极为丰富。除了一部分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作品,其主要部分保留在《蒙古秘史》《黄金史》《蒙古源流》等古代典籍中。 蒙古民族的神话,产生和繁荣在民族统一前的原始氏族社会里。这时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森林狩猎居民和草原游牧群体在严寒的北国艰难地生产和生活着,频繁剧烈的部落战争又使社会处于无休止的动乱之中。因此,部落民众要求征服自然以改善处境,铲除邪恶势力以求得和平安宁,这种强烈的理想和愿望便借助于神话得到了生动形象的体现。蒙古民族的神话触及的社会生活层面很广,诸如对日月星辰奇妙变化的解释,对大地山河、五种牲畜来历的记述,对火的来源及其伟大作用的赞美,以及对部落征战、血亲复仇的夸张式描绘等等。神话主人公大都是一些力拔大山、气吞山河、

浑身放射着神异光彩的马上英雄或猎户强人,他们能引来大海之水灌溉沙漠,把不毛之地变成牛羊遍野的肥美草原;他们的骏马转眼之间就携带着主人跨山过海,升天入地,从万敌之中掳获酋首。战士阵亡,用一片树叶就能让他起死回生;危楼高耸,巧匠把它盖到了离天仅有三指之遥。蒙古民族的神话中,这种天马行空般的瑰丽幻想,人与天比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都是为了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古代蒙古民族劳动人民萌芽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念,在神话中表现得特别鲜明。 《保牧乐》《吉雅其》等神话中的主人公同其他古代神话中的神一样,都是一些脚踏大地,勤劳淳朴的牧民。他们被尊崇,甚至被提升为神,只是因为劳动出色,或者勇于同蔑视众生的天帝作斗争,造福于人类。他们生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死后仍在保佑着牲畜,关怀着百姓。这些神也像活着的人一样爱虚荣,好恶作剧,但是又天真可爱,并不使人觉得神鬼的恐怖,这同其他高高在上、凛然可威的神?o 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蒙古民族的传说比神话产生较晚一些。在后代的流传中,许多神话中的“神”,越来越富于现实中人的品格,而传说中的人则往往被神异化,甚至被提升为神,这样辗转相因,神话和传说的界限就模糊不清了。蒙古民族的古代传说大都是记述族谱世系,奇闻轶事,或者是歌颂英雄行为。有的虽

《蒙古秘史》与蒙古族的酒文化

李书 (赤峰学院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北京100081) 摘要: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不仅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提供了一个切入点,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蒙古族;酒;酒文化;《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14-03 酒是人类发明的最早的饮料之一。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好酒。蒙古族也是一个好酒、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嗜酒的民族。蒙古族把酒视为饮品之首,无论何时、何地、何事,都要饮酒,出征前要饮酒,胜利后要饮酒,婚、丧、嫁、娶要饮酒,节假日要饮酒,甚至无缘无故也要饮酒。在蒙古族人的心目中,酒既不是苦的,也不是烈的,只是香的或甜的。酒是蒙古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因此,作为蒙古族的第一部历史、文学作品——《蒙古秘史》也提及了酒。《蒙古秘史》是把酒作为蒙古族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侧面加以描述的。据粗略统计,《蒙古秘史》中18次提及酒,而且内容广泛,涉及到饮酒的器皿、场合、方式、礼仪、禁忌等,它们的综合为我们较全面地展示了蒙古族丰富的酒文化,不仅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酒文化的一面镜子,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变化、经济兴衰,以及蒙古族的礼仪、禁忌、伦理道德、心理素质、宗教信仰等的一面镜子,因此,对《蒙古秘史》中提及酒的内容做一个全面、细致地梳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一、酒之史 蒙古族的主体部分主要生活在蓝色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蒙古国的全部,俄罗斯的南部和中国的北部部分地区,面积广大,一望无际,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也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说,蒙古高原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从古到今,蒙古高原同样有着令人称道的酿酒史和酒文化史。而它的缔造者之一就是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喜欢饮酒的民族,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除了以上所说的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外,还与当时的社会条件,自身的生活习惯和民族性格有关系。 据文献记载,蒙古族主要有3种酒: 一种是蒙古族自己用马奶酿造的马奶酒,叫忽迷思,也叫马湩(又写作马潼、马酉童)、马奶子等。《多桑蒙古史》记载:“嗜饮马乳所酿之湩,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游记》也记载:“鞑靼人饮马乳,其色类白葡萄酒,而其味佳,其名曰忽迷思。”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曾在宴会上用马奶酒款待过他。马奶酒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一般是把新鲜的马奶挤入一个大皮囊中,然后用一根特制的棒用力地搅拌,再静静地放一会儿,使其发酵,就大功告成了。《黑鞑事略》对马奶酒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地记述:“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倾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因为马奶酒是发酵而成的,所以有一点儿酸,但不是酸酸的、涩涩的,而是酸中有甜,“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 马奶酒的度数一般都比较低,适量地饮用有健脾健胃的功效,能活血补气,舒筋通络,延年益寿,男女老少皆可饮之。 蒙古族人用马奶制作马奶酒起源于一个很早的时期,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世代所延续的传统饮食之一。作为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元代的许多文献中,都记录了马奶酒的用途。马奶

《蒙古往事》读后感800字

《蒙古往事》读后感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蒙古往事》读后感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蒙古往事》读后感800字: 《蒙古往事》是一本比较独特的书,作者冉平用自己较为恬淡的文风将蒙古族的这一段历史向大家娓娓道来。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和《蒙古秘史》有着很大的重叠,但由于作品的时代人文背景不同,二者的差异性就较为明显。 当然,这个也是一种较为魔幻的具有定点差异性的断代史。相对于《蒙古秘史》而言,《蒙古往事》的叙述风格其实更偏向于一种细致入微的刻画,有着极其浓厚的人文色彩。 由于相关艺术手法的加工,本书的情节构建就显得似行云流水一般。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从成吉思汗的父亲和他母亲结合之时开始的,一直到成吉思汗成为草原上最大的汗王才算是结束。 本书的情节构建较为连贯,在不失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夹杂着一种小说语言的温润。作为一种偏向于史实记载的书,《蒙古往事》将大家所关心的一段关于蒙古族的历史通过艺术加工表现了出来,很大程度上使得这本书的可看性增大。 由于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章节的把控上很容易会落入俗套。但作家将各方史料凝练到自己这本书中,加上一种极具特色性的张力,使得作品独一性变强。

作品的总体风格十分温柔,语言叙述更像是一首诗,蒙古族特有的叙事方式和理解方式在书中被表现地淋漓尽致。铺展开来故事情节显得十分自然,且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细节方面的把控也是一种比较大的优势,作者用一种闲庭散步般的手法将蒙古族特有的事物展现地淋漓尽致。 像莫言所说,文字是记录气味的最为直观的方式。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似乎真的是存在于茫茫的草原之中,随着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视角和感受。 依旧是一种对自我的排解,我本来想要叙述很多的事情。但还是应该像本书结局之时一般,带着一种戛然而止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必言谈的冲动。作者:孔超飞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蒙古秘史》及其翻译

摘要: 作为横跨民族学与翻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我国民族文学文化典籍的英译研究长期处于近乎空白的边缘学术地带。有鉴于此,选定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典籍《蒙古秘史》阿瑟·韦利英译本作为个案,拟对其翻译目的、翻译特点和翻译效果进行综合考察,英语翻译以期在研究《蒙古秘史》英译状况的同时引起学界对于民族典籍翻译(尤其是外翻)的重视。 关键词: 蒙古秘史; 阿瑟·韦利; 民族典籍; 翻译研究 引言 作为杰出的少数民族文史巨著,《蒙古秘史》是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突出代表性的蒙古族典籍。中国社科院杨义研究员在《〈蒙古秘史〉:七百六十年祭》(2000)一文中称赞此书:“不仅在蒙古族文学史、而且在整个中华文学史上是一部掷地有声的奇书。”由于其特殊的魅力和价值,该典籍引起了中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目前,有关研究甚至引发造就了一门风靡世界的专门学科———“秘史学”。600多年来,它的流传和研究遍及多种文字,仅英语就出现了7种非全译和全译本,这当中就有著名的阿瑟·韦利译本。 对于《蒙古秘史》这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典籍,翻译界对有关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注意,更没有联系到典籍翻译和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另一方面,长久以来,民族学界对它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史学、文学和蒙古文献学领域,对其翻译研究价值还未引起应有重视,对其英译研究更是少有问津。有鉴于国内学术界对这样一部经典译家译作的研究空白,并有感于我国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式微状态,笔者拟聚焦于《蒙古秘史》的早期英译阶段,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阿瑟·韦利英译本展开微观评析,并由此个案研究兼及民族典籍翻译研究的学科建设问题,以期为典籍英译乃至翻译学的学科建设 提供新的学术视野和研究视角。 1.《蒙古秘史》及其早期英译 《蒙古秘史》是蒙古文人史官记载成吉思汗孛尔只斤黄金家族出身和家谱的古书。多数学者认为其原文为畏吾体蒙古文。《蒙古秘史》成书后,身为统治者的黄金家族将之视作“祖传家训”,秘不外传。直到元亡明兴,明太祖朱元璋命翰林编修火原洁和马沙亦黑等以汉字音写其蒙古文并附有旁译和总译,以供学习蒙语蒙文之用,世人才有幸一睹它的珍颜。遗憾的是,这部奇书其后就只有汉字音写本传世。由于畏吾体蒙文原本早佚,我们今天看到的《蒙古秘史》由三部分组成:正文、旁译和总译。正文大字是用汉字音写的蒙语原文,旁译是附在正文每个词语旁的逐词训诂解释,总译则是指正文后面直译大 意的汉译文。为了研究方便,学术界对其做了282节的学术分节。需要指出的是,《蒙古秘史》因翻译而衍生出了《元朝秘史》之名,它是明廷译官在翻译后加上的题名。本文一般使用前者。①作为一部旷世奇书,《蒙古秘史》很早就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注意。从上世纪50年代起,其英译本先后涌现, 在西方逐渐成为译本最多的语种。早期的《蒙古秘史》英译主要是节译和改写。最早出版的英译本就是由印度的孙维贵(WeiKwei Sun)于1957年节译完成的,起初发表在《中世纪印度季刊》上,后由印度阿利加尔(Aligarh)大学历史系出版成书。它未参照蒙文,是针对汉语总译(除第278节外)的一个英译,附有作者的简单注解。这个译本实际上是孙维贵提交给印度阿利加尔穆斯林大学的博士论文《蒙古王朝秘史(元朝秘史)》中的第二部分。虽然是《蒙古秘史》的首个英译本,但它影响并不大。著名蒙古学家约翰·R·克鲁格撰文批评:“尽管孙博士的著作可适用于渴望对《蒙古秘史》有总体介绍的英语国家学生,但它却未能利用蒙古学专家的主要著作,这严重地局限了它的有用性。”(Krueger, 1961: 445)可见,作为英译发端,译本在翻译形式和价值上还是极其浅显的。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 《蒙古秘史》(元朝秘史) 《蒙古秘史》简介——引自《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蒙古人关于自己早期历史的最重要的文献是所谓的《蒙古秘史》,在汉文中通常称为《元朝秘史》。该书的蒙文名称被汉文音译为《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它更精确的汉文译法是《蒙古秘史》,与英文题目SecrethistoryoftheMongols意思相同。两种汉文名称现在都在使用。用汉字标音(极不准确)的汉文译本是仅存的版本,它是所有现代蒙文还原本和汉文、日文及西方文字译本的基础。[20] 学者们在《秘史》写作的时间、用蒙古文(畏兀儿字)录写下来的时间、第一次翻译成汉文的时间或第一次刊刻的时间等方面有不同看法。柯立夫在他的英译本的导言中考证了《秘史》先是口述历史、然后用蒙古文写下来、再后用汉字音译和汉文翻译的复杂沿承关系。柯立夫论证用蒙文录写该书正文的时间是在1228年至1264年之间,虽然有的学者认定是在1340年之后。他认为汉字音译和汉文翻译的时间极可能在1368—1370年,并同意没有证据表明《元史》的修撰者曾使用过《秘史》。现在亦不清楚汉字音译和汉文翻译本是否在明廷1382年下令编修蒙汉文对照的辞典《华夷译语》后与其一同刊印(1387年,),或者是它的一个手抄本仅由它的两位畏兀儿编辑者保存。现存有《华夷译语》的洪武残刻本,但是是否存有同时刊刻的《秘史》残本,还是学者争论的问题。 不管《秘史》的成书有多少问题,学者们都一致认为该书是研究元史和蒙古文明的一流重要著作。它用说书人的风格首先陈述了蒙古部落起源的传说,然后详述历史事件,始于成吉思汗的早年生活,终于他的儿子和继承者窝阔台汗在位时,大致终于1240年。

蒙古秘史导读--及和东乡语的关系

《蒙古秘史》导读 《a》是最早的蒙古语文献之一,成书于公元1240年,《蒙古秘史》语言历经近800年的演化,发展成现代的蒙古语,土族语,保安语,东乡语 但有人认为东乡语或土族语和元朝的蒙古语是一样的,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无论是现代的蒙古语还是东乡,土族语都和古代蒙古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了不小的区别 举例如下: (《蒙古秘史》原文在中国仅见汉字注音版,但里面的汉字读音是古汉语口音,和现代普通话汉字读音有区别,在国外《蒙古秘史》有拉丁字母注音版,可以对照汉字译文阅读) 单词的汉字注音,拉丁注音和现代语言读音对照 (注:里面的q字母和汉语拼音不同,发音介于k和g之间,如“哈萨克”qazaq, J字母的发音如同英语字母j的发音,对应汉字“只”的发音) 拉丁注音汉字注音mongol 东乡口音词义 Ba 巴we wo 了 Yadaba 牙答罢---- dawo 不能了 Umarta 兀马儿塔mart mata 忘记 Kannu 客纳hennai kienni 谁的 Naqai 那孩nohui nogvei 狗 Usun 兀孙us usu 水 Kabur habur (不使用)春天 Kituhai ?hutog khdogvo 刀 Abu ?ab agi 买 Hulaqai ? ?ghula 偷 Sa’u 撒兀su sao 坐 Nayan 那颜noyan noyen 官员 Modun 抹敦mod mutun 树 Huni ? ?funi 烟雾 Bida 必答bid bijien 我们 Hen 桓on/jil huang 年 Chisu 赤速qis chusun 血 Ire 亦列ir ire 来 Lu’a 鲁阿(不使用)le 和某人一起 Una 兀那unu unu 骑 Talbi 塔勒必talb tai 放 Adali 阿答里adali (不使用)相同,一样 Erin 额邻eri erei 寻找 Buri 不里buri (不使用)每个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指的是蒙古族历史上传承下来并对古今蒙古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伦理道德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总称。蒙古族是以“蒙古”为族名,9世纪前后走上了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13世纪初期开始崛起,建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创制了通用文字,继承并发扬了蒙古高原连续几千年的游牧文明的主要成果,至今它已成为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的历史活动,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与祖国地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古族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已有可靠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达千年之久。虽然说蒙古族及其《圣主成吉思汗》(蒙古民间有《圣主成吉思汗》歌曲,元代有《圣武亲征录》一书。一般说,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几百年间,通过历代蒙古统治者的有意识的宣扬以及蒙古民间的神化促成,成吉思汗已经成为了蒙古族民族英雄和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符号,逐渐被神化,被捧为圣人)主要以他们的领土扩及征服战争而闻名于世,但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节和规族群的各种利益关系及临近族群(包括临近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灿烂而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及其思想文化。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整个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和核心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受到了中国境其他各民族及其他国家和民族伦理道德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且在相互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伦理道德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根据蒙古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以往蒙古族历史、文学史以及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成功经验,同时参照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研究以及其他民族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远古时代到近代)的发展基本上经历

浅谈蒙古民族的形成与蒙古帝国的兴衰

浅谈蒙古民族的形成与蒙古帝国的兴衰 蒙古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帝国是在13世纪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与四大汗国联合组成的大帝国,是西方史学家对蒙古政权的统称,与内部统一的大蒙古国定义不同。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是内蒙古、辽、吉、黑、蒙古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区和国家的主要民族之一。 蒙古人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或“永不 熄灭的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 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蒙古”等。 蒙古民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过程。蒙古族不是由一个部族而形成的,而是由多个部族在长期的融合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磨合演变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在蒙古族的历史上,其形成过程中,成吉思汗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帝国,标志着蒙古民族的初步形成。以稳定的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元朝的建立,不仅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蒙古族的形成是蒙古帝国形成的基础,蒙古帝国的兴衰在促进蒙古族发展的同时,由于民族政策的分类或者是民族等级制度的推广,导致了蒙古帝国的衰落。 一、蒙古民族的形成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十四世纪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记载了一个蒙古族的古老传说: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的屠杀,只活下来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他们逃到了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叫做“额尔古涅昆”

《蒙古往事》读后感范文

《蒙古往事》读后感范文 《蒙古往事》是一本比较独特的书,作者冉平用自己较为恬淡的文风将蒙古族的这一段历史向大家娓娓道来。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和《蒙古秘史》有着很大的重叠,但由于作品的时代人文背景不同,二者的差异性就较为明显。 当然,这个也是一种较为魔幻的具有定点差异性的断代史。相对于《蒙古秘史》而言,《蒙古往事》的叙述风格其实更偏向于一种细致入微的刻画,有着极其浓厚的人文色彩。 由于相关艺术手法的加工,本书的情节构建就显得似行云流水一般。这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从成吉思汗的父亲和他母亲结合之时开始的,一直到成吉思汗成为草原上最大的汗王才算是结束。 本书的情节构建较为连贯,在不失历史真实性的同时也夹杂着一种小说语言的温润。作为一种偏向于史实记载的书,《蒙古往事》将大家所关心的一段关于蒙古族的历史通过艺术加工表现了出来,很大程度上使得这本书的可看性增大。 由于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章节的把控上很容易会落入俗套。但作家将各方史料凝练到自己这本书中,加上一种极具特色性的张力,使得作品独一性变强。 作品的总体风格十分温柔,语言叙述更像是一首诗,蒙

古族特有的叙事方式和理解方式在书中被表现地淋漓尽致。铺展开来故事情节显得十分自然,且让人感到回味无穷。 细节方面的把控也是一种比较大的优势,作者用一种闲庭散步般的手法将蒙古族特有的事物展现地淋漓尽致。 像莫言所说,文字是记录气味的最为直观的方式。我们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似乎真的是存在于茫茫的草原之中,随着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视角和感受。 依旧是一种对自我的排解,我本来想要叙述很多的事情。但还是应该像本书结局之时一般,带着一种戛然而止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必言谈的冲动。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乌丸”与《蒙古秘史》“兀洼”关系之研究 摘要:乌丸,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亦称“古丸”、“乌延”。它从3世纪开始在历史文献记载中消失,如果融合到其他民族,肯定需要一段漫长历史的同化过程,并以另一种民族或部落的形式出现。本文根据《蒙古秘史》记载的“兀洼”,结合相关文献,推测13世纪的“兀洼思(蔑儿乞惕)”,有可能是“兀洼(乌丸)”和“蔑儿乞惕”融合,是乌丸在历史上与其他部落的融合。 关键词:游牧文化;乌丸;兀洼;蒙古秘史 中图分类号:K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10-0017-02 学界对于乌丸族称的解释及起源、民族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支,其族属和语言系属未有定论。公元前3世纪末,匈奴破东胡后,迁至乌丸山(又曰乌桓山),遂为族号。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将匈奴逐出漠南,乌丸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丸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辽东、渔阳及朔方等沿边10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乌丸在两汉时受护乌桓校尉管辖,

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汉时译名乌桓,三国称为乌丸。以后一直延续到北朝时期,仍有记载。辽金时期也偶有乌丸遗族的相关记录。本文根据《魏书?官氏志》所附的姓氏关于“乌丸氏改桓氏”的记载,以及《蒙古秘史》《蒙古秘史》记载的“兀洼思”(部落名),用语言学的音译规则,结合“兀洼”和“乌丸”的古代居住位置和历史活动时间,探求“兀洼思(蔑儿乞惕)”与“乌丸”联系。 一、从语言学分析“乌丸”与“兀洼”的关系 “乌丸”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活跃的民族,古籍中多有记载。《汉书音义》曰:“乌丸,或云鲜卑。”《史记索隐》曰:“服虔云:东胡,乌丸之先,后为鲜卑。在匈奴东,故曰东胡。”王沈《魏书》亦称:“乌丸者,东胡也。”《汉书?地理志》载:“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有鱼盐枣栗之饶。北隙乌丸、夫余,东贾真番之利。”公元207年以后,“乌丸”在历史文献上基本消失。其名称从历史文献中消失不等于其民族也消失于人间。中原历史学家不可能把所有北族名称都记载下来,对一些北族慢慢的被融合同化的过程文献常常将其“忽略”。历史上北方民族名称因为不同的音译原因,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家记载的有所不同,再加上一些北方民族(或部落)在历史舞台上不活跃(有的人数较少),这样在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就对少,因此

从《蒙古秘史》看草原文化内涵

调查思考从《蒙古秘史》看草原文化内涵 白翠娥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蒙古秘史》是一部成书于13?14世纪的文学巨著,其多用散文性的文字和语言,在传达出优美的文学审美的同时,以其独特的构思和内容,展现出蒙古族迥然不同与汉族的文化内涵。从《蒙古秘史》的行文方式、意向选取以及神话内涵3个方面进行解读,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草原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蒙古秘史》;行文方式;意向选取;神话构思《蒙古秘史》包含的蒙古族文化气息,折射出文学是社会缩影的真实写照。我们在从一个民族的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就是文学中常说的“知文以见事”。通过对于文章中意向选取等文学要素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做到探析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缩影。 1别具一格的行文方式 《蒙古秘史猩书多是采取散文式的行文用来记叙事件发生,可将其与中国传统史诗做一个对比:不论是先秦时期的《春秋》,或是汉代《史记》《战国策》,再往后历朝历代史书。传统史书的行文多是以记叙为主,行文也是采取的直白话m,基本没有散文式行文的方式。但如果将比较范围扩大到欧洲古史诗,我们会发现不论是古代英国的《贝奥武夫》,还是稍晚一点的《尼伯龙根之歌》,其行文方式就偏向于散文了O 故此我们可以推断,《蒙古秘史》散文式史诗行文可以折射出以下2点:一是史诗写就时,史诗写就民族的国家结构并不完备,相对于传统高度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些民族往往是散乱封建制,集权程度低。二是这类史诗并非官方编纂。而将其与历史事实一一对应,《蒙古秘史》书成时蒙古虽然已经建立汉国,但集权并不明确,仍是类似于西方领主-附庸封建制的集权程度;而更显而易见的是《蒙古秘史》绝非蒙古官方史、更非元史。明确这2个大背景,将为我们接下来的论述奠定基础。 2违反常理的意向选取 在《蒙古秘史》中,最为反常的意向选取某过于'狗'。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凡是带有'狗'字的意向多是贬义,譬如'走狗”“癞皮狗”,但《蒙古秘史船恰相反,其中多是以“狗”来形容对于英雄的赞美,譬如在大战前夕,对于成吉思汗的4位猛将,作者如此刻画:'额如生铜般坚硬,舌如锥子般尖长,心如钢铁般无情……四条吃人的疯狗,欲吃我人肉尸骨……此四条疯狗者,乃蒙古大将哲别、忽必烈等……”且看其中的形容,可以说是凶相毕露,与传统史诗中对于正面人物温润如玉的描写迥然相异,而且最为突出的特点莫过于“狗”的意向选取。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意象,各路学者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蒙古族以狼为图腾,奉狼为祖先,故而选取和狼最为类似的“狗”作为正面人物的象征;而笔者则认为,之所以《蒙古秘史》会选取“狗”作为铁木真手下大将的描写形象,则也是出于游牧的习性进行选择的:蒙古族好打猎,而打猎需要2种生物:一是猎犬;二是鹰。猎犬在捕猎过程中可以说是猎人的左膀右臂,也就是得力助手,故此,史诗在进行叙述的时候,选取了“狗”的意向来形容一些猛将,顺应的正是游牧的习俗。正如前文所言,《蒙古秘史》中对于“鹰”意向的选取也顺应了这一思想,只是和狗的意向选取稍有不同,“鹰”意向的选取更加高远。在《蒙古秘史》中,鹰的意向多是用来形容近乎神迹的崇高象征,这恰恰对应了猎鹰在捕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飞上天空侦查— —对应神的预言。 由此我们可以渐渐清晰,在《蒙古秘史》中,各类意向的安排以及行文其实是顺应了其游牧的习性而产生的。 3“野性十足”的神话构思安排 《蒙古秘史》大体可分为3个部分,在最初的部分,史书描写了蒙古族的始祖发源:两位民族始祖,以奶汁哺育后代的故事,象征着这个富有野性和强悍生命力的民族,是 喝母鹿奶汁长大的苍狼的高洁优美和坚强的品格。如果读者对于欧洲历史有所涉及的话,会惊讶地发现罗马史诗(埃涅伊德》也出现了类似于“母狼哺乳”的传说。反观传统中国史诗,从盘古开天到女蝎造人,传达的都是一种柔和且'温顺'的意向,和《蒙古秘史冲野性十足的鹿狼传说大相径庭。毫无疑问,这折射出蒙古族人骨子里的野性。这种野性绝非是一朝一夕,仅凭一部史诗就能形成并传承的。归根结底,这种野性的根源是地理环境皿:茫茫草原、无边无际,塑造了这一民族豪放且野性的民族性格。反映在史诗中,就形成了“狼''和“鹿”意象交融的结果。而正是这种民族的文化积淀,反映在历史中就演变成了松躯国的集权方式,因而也印证了我们前文论证关于行文方式的渊源性。 4总结 《蒙古秘史》绝非是一部单纯的文学著作,通过对史诗的解读,我们分析出蒙古族的民族性格以及其所代表的草原文化内涵:豪放、自由、野性。虽然随着民族融合和中央集权的加强,草原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是骨子里的精华,正是{蒙古秘史》所展现的,这种生生不息的精力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艳凤,阿嬪斯.蒙古史诗与印度史诗中的隐喻之比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收稿日期:2019-06-12) 《湖北农机化》2019年第仃期

蒙古族茶文化浅析

蒙古族茶文化浅析 高云胜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教务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蒙古族拥有独特的茶文化,茶饮历史与茶马贸易史源远流长。蒙古族茶饮功能丰富,茶的种类多,不但有大量外来的本味茶,还有本土化的风味茶。烹制茶饮使用的器具与工艺独特,茶俗富有民族特色,茶礼内涵深厚。通过对蒙古族茶饮习俗养成、茶叶贸易历史演进、茶饮种类演变的追溯,对独特的制茶工艺,丰富的茶礼、茶俗的梳理,可以领悟到蒙古族茶文化在中华饮食文化园中独树一帜、长盛不衰的深刻内涵。[关键词]蒙古族;茶文化;传承;贸易、茶饮[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21(2015)01-0012-04 [收稿日期]2014-03-14 [网络出版]https://www.wendangku.net/doc/fb2008228.html,/kcms/detail/45.1268.C.20150127.1207.001.html [作者简介]高云胜(1974-),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教务处讲师,旅游管理硕士,主要从事旅游与饭店管理研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种茶、制茶的多民族 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各民族逐渐接受了饮茶的生活习惯,并且发展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不但使本族人民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使茶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 一、茶史源远流长 蒙古族是较早接受并传承茶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饮茶历史与茶叶贸易史十分久远。 (一)饮茶习俗久远 蒙古地区自古不产茶,茶叶均来自中国南方产茶区。蒙古先民生活的地区与宋、辽、金、西夏相邻,在与周围民族的交往中,逐渐受到饮茶习俗的熏陶,蒙元时期就有很多关于茶饮活动的描述。 成书于公元13世纪的《蒙古秘史》中就有以茶待客的内容。如元太祖十六年,南宋大臣赵珙出使 蒙古,木华黎与其辞行之日对陪同人员作嘱咐: “凡好城子多住几日,有好酒与吃,好茶饭与吃。” 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有饮茶的习惯,如随成吉思汗西征的耶律楚材,在《赠蒲察元帅七首》诗句中 就有 “一碗清茶点玉香”的描述。元朝宫廷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里也有宫廷饮茶用水的描述:“武宗皇帝幸柳林飞放…… 因渴思茶,属下用当地井水煎茶以进,上称其茶味 特异。” 武宗纵鹰隼捕猎,渴不思乳而思茶,他的饮食习惯已经发生了变化。 茶在唐朝时传入吐蕃,蒙古在公元13世纪与吐蕃建立了联系,并接受了藏传佛教。当时的僧侣喜爱饮茶,在弘扬佛法的同时,也把饮茶的习俗带到了蒙古草原。元朝的王公贵族、历代皇帝尊奉佛法,敬神礼佛之风日盛,同时也接纳了饮茶这种生活习惯。当时的佛教圣地五台山就出现了“蒙古王 公常遣其属来熬茶” 的景象,蒙古民众遂纷纷效仿。到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茶已受到蒙古族全民 的广泛喜爱,当时有 “下食者盐,而消食者茶也;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描述。由此可见,以茶为饮已经成为蒙古民众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清代蒙古地区饮茶习俗已经更为普遍,茶已成为“蒙古养命之源”。清人记载:“塞外多饮红茶,水 至寒也。清茶偶有用之者, 鲜不腹痛。”可见当时的蒙古人饮茶已经开始有所选择了。 在接受了茶饮习俗之后,怎样保持茶叶供应就成为了当时的一个重要内容。当时采用最多的是贸易往来。 (二)茶马贸易 在宋朝以前,蒙汉之间没有大宗的茶叶贸易。随着元世祖忽必烈完成大统,建立元朝, 蒙古贵族 学报 Journal of Nanning Polytechnic 2015年第20卷第1期2015Vol.20No.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