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浅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浅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浅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

浅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断明确告诉我们,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是正确的,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仍然要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认清中国国情,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态度。十七大报告指出:?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认清中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时,一方面要看到近30年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而是要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看到我们前进中存在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一切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把初级阶段的国情作为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由于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因此,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并概括了八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于这些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必须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实际。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十七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当前,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们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必须从初级阶段及其新阶段的新实际出发;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必须

把握初级阶段及其阶段性特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而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的新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制定的方针政策,也必须从这些新实际出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是人类各种优秀思想文明成果的汇合,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成就; 2、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过程中的一种独立社会形态,是对以往社会形态的辩证否定 3、社会主义是广大劳动人民逐渐摆脱被奴役地位的政治方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绝大多数成员的自由和平等权利; 4、社会主义实行混合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能够最充分地体现资源共享、剥削减少的经济体系; 5、社会主义是能够实现最高劳动效率的社会管理体制,它可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人类的精神力资源。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的总体概括。 第二,从产业结构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从经济形态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学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学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从地区差别状况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从经济政治和其他体制改革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第九,从实现目标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特征。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作者:————————————————————————————————日期: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真实反映和高度凝练,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最新发展的理论反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最系统的成果。 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的理论表达便是“中国特色”,我对于中国特色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化的发展,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和发展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而结合我的学习和一些生活认知,我认为对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现实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很强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本身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环境,应该有不同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原因就是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想让祖国人民富裕起来必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必要的选择。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我们的国家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实现繁荣富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应丰富“特色”、发展“特色”,坚持发展、科学发展,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历史使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并占主要地位的历史阶段,但是,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却是无法逾越的。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机器大工业,列宁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全国电气化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对生产力水平的要求则更高。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当今世界生产力迅猛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一方面,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继续完成的历史性任务,我们还要为此付出很大的努力;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这种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量变积累引起部分的质变,在新的基础上再由新的量变积累引起新的部分质变的过程,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和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历史阶段,又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和我们党从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中,对社会主义和我国国情进行再认识,而逐步地提出和形成的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还需要有一个继续建立和巩固的过程。1958年11月,在郑州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术语。1959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教训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时间。1961年,毛泽东在接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那么,为什么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呢? 我认为这是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所谓国情,就是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国家基本状况的总体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和形成,就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从现阶段中国实际出发,重新认识当代中国国情的结晶。 中国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之所以要经历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哪个人、哪个社会集团的主观臆断,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由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毫无疑问,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人民群众并不能随心所欲的他造历史,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活动。人们不能随意挑选生产力,不能离开从前一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各种条件去创造新社会。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这样,当我国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提高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实现工业化,这个历史时期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的说来是一个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种不发达不仅表现在生产力上,而且表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上。由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不成熟,不完善到成熟和完备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的落后是本阶段最基本的特征。从具体来说这一阶段就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大比重,逐步转变的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和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

浅谈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浅谈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社会学思想,主张或提倡整个社会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经过了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首先在16世纪至17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就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表现。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就提出了理想社会的一些基本原则,诸如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制,实行普遍意义的义务劳动制,消除阶级压迫和实行按需分配等。在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三时期,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三人对理想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提出了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的观点,也更多的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然而这一阶段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不成熟的。所以16至18世纪的社会主义是受到了历史状况和条件的限制的。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空想社会主义学家对资本主义的抨击和批判,不仅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批判旧世界,并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参加了革命斗争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方法,对人类社会历史、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书中,作者阐明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科学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火种”开始在神州大地传播。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也是对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扬。

浅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浅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性 摘要: 中华民族是个富于理论思维的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尽管在建党初期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时间有限,但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历尽艰辛,经过失败和挫折,终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其实践成果,是探索到了两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一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一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字: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设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哲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主题和墓本理论四个部分。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史观基础[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 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之一;发展是硬道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意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知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知 江西师范大学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舒一凡 社会主义是我国坚持使用的经济体系和政治理论,它是一种社会学的思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由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到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实现,历经复杂的历史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总结吸取欧洲工人运动后,创立的社会学理论,它为之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打下了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中初步形成的。 社会主义社会又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提倡生产资料公有化,拒绝私有制,实行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消除阶级,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我国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它不是完全的照搬马克思主义,它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理论与我国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具有我们国家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国通过改革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社会主义体制,不断的涌现辉煌的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潜力,显示出了社会主义巨大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曲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前进是不会被阻碍的,

社会主义制度能解放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摆脱资产主义对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为广大人民着想,并且能够在改革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下,生产资料私有化,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够,就会造成社会矛盾,社会主义的改革,能够改善生产力与需求的关系,克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一致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它为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打下了物质条件基础。 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十分曲折的,它需要在不断的与资本主义作斗争中,才能不断的发展开,而且各国国情的差异,又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但由于各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思想文化差异,传统等因素的存在,又使得社会主义的发展出现多样化的特点。 社会主义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它有着强大的活力与创造力,社会主义的建设对推进社会进步,科学发展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虽然前途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只要坚持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我们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二是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不成熟、上层建筑不完善的阶段。 我查的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是:“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有: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第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在竞争中并存发展. 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还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议论纷纷。 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迅速,但是中国仍然存在着和多问题。下面我们就中国存在的问题来看看中国是否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否进入发展国家的行列。中国的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的10%以上,达到1.8亿人;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2010年为4392美元,在世界排名第121位.中国仍处在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重新审视国情并深刻反思国内外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的理论创造。这个理论的提出,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方位和坐标,成为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坚实柱石。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时就曾提出过一些原则性的设想。在《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马克思把取代资本主义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依据

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作社会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将经历若干阶段,并提出了“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概念。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在带领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将社会主义分为“进入”和“完成”两种状态,并把“建立”和“建成”作了区分;他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的思想。 但是,不管是苏联还是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都曾出现严重偏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通过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问题进行重新认识。1977年10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不久就指出:“人们都说中国是个大国,其实只有两点大,一是人口多,二是地方大。就发展水平来说,是个小国,顶多也是个中小国家,连中等国家都算不上。”(《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1978年8月,他又说:“各国的发展阶段不同,消灭资本主义,建立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1979年3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也提出:“我们搞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7页)1979年初,在中共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

——之民生问题 材料物理与化学班姓名:刘维娜学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地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地中国特色.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旗帜、道路、理论三者地辩证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地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在政治上,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举旗帜,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地伟大实践,又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样统一地整体,构成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地旗帜,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地旗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于理论上如此完善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是否早已成为了富强民主文明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过上了我们心中理想地小康社会了呢?我们是否应该早已摆脱了一些看似不重要但却十分贴近我们生活地实际问题呢?答案恐怕是否定地,在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上不起学,有多少后买不起房,又有多少人因为看不起病而放弃就医,最终因痛离世,种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对我们心中神圣或者说是完美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思考,甚至打上一个大大地问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就调查显示,每年“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总是两会讨论地热点问题,这也是老百姓甚为关注地问题.老百姓唱道:“教育把父母逼疯,住房把钱包掏空,医疗把生命送终”.可见这所谓地“新三座大山”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地正常生活,可是令人好奇地是,国家政府始终在强调地、百姓怨声载道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地问题却一直看不到有实质性地突破进展.我想政府人员应该对此做出回应,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地原因有以下几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一,我国是民主社会,但是国家政府赋予老百姓地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足够地重视和发挥它应有地作用.以对社会和谐关系重大地医疗改革为例,当初在设计改革方案时,很多部门都可以参与,却偏偏不让患者与老百姓地代表参与.可以说,改革新方案是由相关部门地首长们讨论定案再加上所谓地专家学者地意见综合拟定而成.医疗服务与每个人地利益切切相关,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地实际生活水平地提高.而相关部门和专家们,恐怕不能深刻体会到广大民众及生活在最低层地百姓,对医疗服务这个公共产品地具体需求和承受底线.因而,医疗改革不成功也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二,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过于以营利为目地而忽视了其本职作用.众所周知,我们去一个公立医院,一个普通地感冒甚至可以被说成很严重地疾病,结果是医生给患者开了一大堆药,当然这其中会含有适合病症地药,那其他地药呢,我想应该就是为了拿药商地回扣吧,更夸张地是有些医院开地药在市场上是买不到地,这就不得不使百姓去医院花高额来买这种药.而上学呢,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而在门外要排上几天几夜地队,而结果却是可能能进入到这个幼儿园,好不容易孩子上了幼儿园,各种变相收费又在上演.我想这样地医疗和教育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一下,本应该是服务大家地社会机构却变成了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地机构,他们完全忽视了自己地本职工作是救死扶伤,教育祖国地下一代.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至于“住房难”这一问题,我想有太多地解释了,什么房地产商过于炒房抬高房价等等,那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大学生的启示

标题:认识自己,展望未来 内容: 1、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阶段划分理论的重要贡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4、总结: 认识自己,不仅是个哲学命题。 大到一个国家,认清自己的基本国情,才能更好的繁荣发展。 小到一个个人,认识自己,才能为我们指明未来的方向。 5,、启示: 我们作为大学生,不在是原来的“天之骄子”,失业率节节攀升已是事实,“毕业及失业”不是笑话,而是我们面临的困难。 (加入去年就业率的图片) 6、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不去追究社会的问题,我们认识自己的问题。 有同学说,我不喜欢这个专业,看不懂也学不会。 有同学说,找不到方向。 有同学说,没有学习的动力。 有同学说,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 (加入一些图片) 7、换个角度,这些同学只看到了自己不喜欢什么,不会什么 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希望学到些什么 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不是自己的长处 如果不足难以弥补,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长处呢? 8、你喜欢创业,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就在我们身边 (举点创业的例子,包括自己,就像我们,学习不行,我们经营干果,怎么怎么样,说就行) 9、你喜欢读书,喜欢写作, 虽然图书馆距离很遥远,但新华书店的大门为你打开 (前几天,腾讯新闻上看到一位大学生,专业课挂7课,在网络上写作,月入百万,你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理论结合实际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的重要论断,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最直接最深刻的回答,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总结历史得出的结论。 从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接力探索,形成发展起来的。十八大报告用简明的语言,精辟阐述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高度概括了每一时期我们党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建树。从理论和实践成果看。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呢?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三个方面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有充分的现实根据。 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能够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能够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能够显著提高,最根本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已经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新的历史性成就,进一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我们党的旗帜更加鲜明,方向更加明确。这是我们党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反映了我们党理论上的与时俱进,也说明我们党是一个勇于和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党。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的方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着眼于未来的。 面向未来,在前进道路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就是要以邓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又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伏要经历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 就拿资本主义来说,它的生产力发展,也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生产三个不同的阶段。世界上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到基本实现现代化,都花了一百年到两百年以上的时间。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从1764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成为“世界工厂”,花了230年的时间,在这中间,还伴随着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残酷的剥削和掠夺。美国从1776年独立到二十世纪初实现工业化,花了〕20多年。日本的发展速度相对快一些,但它从明治维新到今天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工业国,也走了100年的路程。那么,我们国家生产力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从总体上看,并存着以原子能、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生产力,以蒸汽机为标志的近代生产力和以人力、畜力为标志的中世纪生产力。生产力的落后,决定了在生产关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必需的生产社会化程度还很低,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很不发达,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正因为如此,在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也存在着种种缺陷。也许有人会这样想,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找到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那是不是可以把建设的速度搞得快一些,缩短初级阶段的时间呢?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实践证明,急于求成,以为单凭主观愿望,依靠群众运动,就可以使生产力急剧提高,是行不通的。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得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更细地分工、更多地采用新机器并改进新机器,由于更有利和更广泛地利用自然力,因而有可能用同样多的劳动或积累起来的劳动生产出比他的竞争者更多的产品(即商品)。”国际上即使有那么多的闲散资金,也不能一下子借得很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在六、七十年代由于超大规模地引进外资,曾取得短暂时间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由于外债过重,反过来又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每年仅支付利息就要几十亿、上百亿美元。对此,我们要引以为戒,要发展我国的经济,还是应自力更生为主,艰苦创业,稳步前进。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浅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社会主义”一词,大都认为起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某些著作中。该词导源于拉丁文,原意是“同辈的”、“同伙的”。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有着平等的伙伴关系,即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社会主义创始人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基本确立的条件下产生,并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设计和描述。如生产制度、所有制和分配制度、未来社会的的实践和设想等等。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实现过程是会发生曲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幻想建立消灭人剥削人、实现平等的制度,幻想过“社会主义”。从古至今,出现过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在工人运动的实践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20世纪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说明马克思的上述论断是科学的,富有预见性。20世纪初,在帝国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俄罗斯爆发了伟大的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此,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欧洲、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社会主义凯歌行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在探索、保证全体人民的政治平等和当家作主,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除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建设新型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指引世界上处于剥削制度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获得社会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正确道路。 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从世界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的历史还是短暂的,总的来说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要看到,十月革命以来先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是原来经济政治文化落后的国家。彻底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后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其前进途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和想象的困难与风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充分估计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长时期的努力奋斗。由于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演变 石庆华经济1103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经济体制却发生着重大转变,由传统自然经济进入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分配制度也随着发生变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理进行的,本文主要是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分配制度的演变。 关键词:经济体制的改变分配制度的演变 正文: 一、1949年以前经济体制转变下的分配制度变化 从清政府沦陷之后,中国陷入中国由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入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混乱状态,国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食不果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是:生产力多层次结构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充分性,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对发达国家及其控制的世界市场的依附性,发展的不平衡性;历史地位的过渡性。经济体制则由传统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和皇族所有制,向多种所有制转变,不再是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包括八种所有制:氏族主所有制、奴婢主所有制、领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资本家(雇主)所有制、国家所有制和在华外国资本所有制。这些体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人独大,控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的分配,所有的劳动者只能听其指挥做事。其劳动成果全部归所有者,再由其固定分配。在这种比较混乱的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理论和收入分配制度。 二、向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 这是发生在1949-1952年间的转变,1947-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全国内转入反攻,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即夺取政权后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1921-1948年28年间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为解决这个问题准备了条件。并在1949年末完成了新中国经济体制的构思。新中国经济体制构思基本内容如下: (1)基本依据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指出,抗日战争前夕,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约10%,农业和手工业占90%,这就是中国在革命时期和在革命胜利后相当长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忽视这个出发点,就要犯左倾或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1949年中国已经有了相当比重的现代工业。它主要集中在国民政府手中。接管这些财产归人民政府所有,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样,政府就掌握另外国家经济命脉,可以使国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领导成分,并决定经济前进的方向。忽视这一点,否认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就会犯右倾错误。在国民经济中占90%的农业和手工业是个体化小生产。这是中国经济落后性的表现。要改变这种落后面貌,并适应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则需要把个体经济组织成合作社经济。也正基于这种落后性,还要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和在一定范围内的发展。 (2)经济形态 新中国的经济将由国营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其中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它的先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摘要:中国自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在这段发展的日子里,我们碰上了着许多发展的良机。纵观国内外的发展形势,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的尾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质的飞跃。今后,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机遇挑战 一、引言 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大会指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我们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和政策的基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强调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目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时刻。在过去的二十五年中,在进入初级阶段的日子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伐上,我们既遇上了机遇,又碰着了挑战。在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机遇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危急的挑战。今后,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引领着人民向着更新更快更强的发展道路前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机遇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摘要] 马克思主义究其本质就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无不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息息相关。哲学探索人的本质,为人们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界提供方法论依据。而政治经济学则是更一门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社会阶级分层的学说,科学社会主义更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共产主义社会。本文由5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背景,方便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肩负的使命,然后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希望对新时期研究马克思的学者们可以借鉴,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简要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学重要的观点与思想,第四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中国化,阐述了一代代革命家们如何让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大地上,体现价值。文章的最后,阐述了现阶段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起读者们的广泛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基本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创立的历史背景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思格斯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而且是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包含了无产阶级社会学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研究一定社会群体组织的性质、社会群体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研究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集团、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便开始了对社会问题的研究。1842年马克思写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1843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3年底到1844年初恩格斯写《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等,都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社会学原理。他们在以后年代的许多著作中,特别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了科学社会学理论。 他们在这些著作中不仅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社会学的概念、范畴和方法,而且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完整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列宁说:“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做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同样,马克思也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做可按一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成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1]并且“社会学中这种唯物主义思想本身巳经是天才的思想。”[2]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众所周知研究方法对于一个理论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是否拥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对于一个理论的成熟与完善尤为重要。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依然对我们当今做研究做学问有着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关于社会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而与之相对应的西方代表性的思想是孔德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确定,有用的,准确无误的。孔德认为自然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最科学的方法,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哲学方法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要从生产力的发展角度看待整个人类历史,而不是把眼光局限在某个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世界是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