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5-06-24T15:24:51.95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马敏张艳玲

[导读]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疼痛不仅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马敏张艳玲

兖矿集团南屯煤矿职工医院山东邹城 273515

【关键词】术后疼痛;术后镇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6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85-01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疼痛不仅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因为痛觉不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模式,它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疼痛不仅是一种客观的体征。也是一种主观现象。术后疼痛多为较强的急性疼痛,此系机体对疼痛本身和手术创伤所致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反应。尽管此种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但较剧烈,尤其是创伤大的手术,易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打击。而且还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意外或危及患者的生命。而术后镇痛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术后疼痛的因素

1.1切口疼痛这种疼痛发生在麻醉清醒后24小时内,麻醉作用消失后,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的释放产生疼痛的物质

1.2切口张力引起的疼痛往往因为咳嗽翻身等原因引起和导致,多发生于术后2—3天。

1.3肠蠕动引起的疼痛通常此类疼痛发生在术后3—4天,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

1.4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对疼痛的知觉反应中,社会文化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程度高的通常对术后疼痛较为敏感。

1.5心理因素通常情况下人们因为疼痛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悲伤可致疼痛加重,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均可使痛阈降低。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痛阈提高。

2 术后疼痛的分级

根据主述疼痛程度分级 0级:无痛Ⅰ级:(轻度)1—3分,可耐受,不影响睡眠,可正常生活Ⅱ级(中度)4—6分:疼痛明显,睡眠受干扰,需用一般止痛,镇静,安眠药Ⅲ级(重度)7—10分:疼痛剧烈,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睡眠,需用麻醉阿片类止痛药。

3术后疼痛的控制

3.1药物治疗倡导预防性用药,预防用药所需的剂量较疼痛剧烈时用药量小得多,镇痛效果好。所以告诉患者如有疼痛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由于部分患者知识缺乏,不能确切的表达疼痛。因此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疼痛的部位和强弱,疼痛的性质以及疼痛加重和减轻的因素。教会患者会叙述疼痛的等级,性质,规律,评估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3.2患者自控止痛法(PCA)其方法是患者拥有一个计数电子仪控制的注药泵,按规定浓度和速度匀速将药物注入体内的方法。PCA根据给药途径分为静脉注射‘硬膜外和皮下,以硬膜外镇痛效果最佳。其缺点是可引起药物外渗,静脉炎和感染等。

4术后疼痛的护理

4.1非药物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的原理是激发机体产生释放内源性吗啡类物质,因此术后疼痛的心理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术后病人平静下来之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是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病人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病人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病人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涵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处要细致照顾,如喂饭、协助写信等。总之,使他们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4.1.1控制焦虑焦虑与疼痛互为因果关系,因此,排除恐惧有利于减轻疼痛。请家人配合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术后病人生活暂时或长期不能自理。身体和情绪上的那种痛苦感受和体验需要家人理解、支持、鼓励和安慰。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学习一些预防及减轻疼痛的技巧,使其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4.1.2分散或转移患者注意力对于轻度或中度以下的疼痛患者,可采用视觉分散法,如看电视、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触觉分散法如抚摸等。基于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以往经历的不同,每个人都会选择某些特殊的行为方式来适应疼痛反应。

4.1.3身体放松法气功、瑜伽、自我催眠、自我暗示都有助于机体放松,肌肉张力减小以减轻疼痛。

4.2一般护理

4.2.1麻醉清醒后就开始疼痛,此时需要全面观察判断原因。呼吸,血压,脉搏均无异常时,一般考虑为切口疼痛,应适当给予镇痛剂。疼痛剧烈时可根据病人全身状态增加药量。

4.2.2术后2—3日内,病人最大的疼痛是因咳痰震动而引起的切口疼痛。特别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更明显。尽量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自主排痰,并给予协助叩击胸背部,给予加温,加湿及雾化吸入,有效地排除呼吸道分泌物。

4.2.3术后3—4日内切口疼痛较前减轻。肠蠕动恢复时,肠管内气体储留,病人感到腹胀及腹部牵拉痛。这是不需要使用镇痛剂,可帮助病人下床活动或舒适卧位,使肠蠕动恢复,促进排气,减轻疼痛。

4.2.4术后4日内切口疼痛应注意观察病情。如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均可引起疼痛。此时应对症治疗,病症治愈后疼痛即消失。术后疼痛不止是切口疼痛,强迫体位,肢体制动,各种导管的留置与腹胀等也能引起疼痛。术后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给患者讲解术后所带引流管的用途。按照不同的手术时间允许术后及早给予舒适利于缓解疼痛的不同体位,如半卧位等。病情允许可及早下床活动,疼痛一般在麻醉清醒后2-6小时最强烈,24-72小时逐渐减轻,患者若持续疼痛,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4.3应用镇痛药的护理注意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由于药物的吸收和代谢速度因人而异,所以给药时应观察患者的反应,了解各种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观察。

5体会

疼痛管理需要多学科(医生,护士,理疗师,药师,心理学专家,营养师,语言专家)的合作,其中护士在疼痛护理中承担多种角色。在有效治疗术后疼痛的环节中,护士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责任。通过分析疼痛护理中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对策,正确评估疼痛,采取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

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这时,应向患者重复强调术前训练时所说的咳嗽方法,鼓励其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其适当的活动,刀口不但不会裂开,而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刀口愈合。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

外科围手术期病人常见护理诊断(问题)及护理措施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焦虑。(2)活动无耐力。(3)疼痛。(4)低效型呼吸型态。(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6)潜在并发症--术后休克。(7)潜在并发症--术后尿潴留。(8)知识缺乏--疾病与手术相关的知识。 1.焦虑 (1)相关因素:①麻醉。②对手术的目的、程序不了解。 ③对手术结果的担忧④环境的改变。 (2)期望目标:①病人能说出引起焦虑的原因及表现。②焦虑的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消失。③病人能运用有效的应付焦虑的技巧。 (3)护理措施: 1)给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同室病友、负责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 2)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使之感到心情舒畅。 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病人焦虑原因。 4)耐心向病人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术前处置程序及意义,提供病人期望了解的信息。 5)介绍病人结识同类手术的康复病人,通过“现身说法”,减轻病人焦虑。 6)若病人表现愤怒时,除过激行为外,不必加以限制。

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8)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机制减轻焦虑,如放松疗法。具体步骤为:①深呼吸:引导病人做慢而深的呼吸②渐进性放松: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闭目,护士用缓和的声音指导病人每处有意识的肌肉收缩5秒,而后放松5秒,放松顺序为脚趾→脚→小腿→臀部→背部→双手→前臂→上臂→肩 →颈部→面部。全部结束后,安静15分钟。 2.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①手术。②长期卧床。③营养不良。④虚弱。(2)期望目标:①病人活动耐力逐渐增强。②病人活动无耐力表现症状减轻或消失。 (3)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日常活动方式、活动程序。 2)与病人共同商讨制定活动计划,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病人耐受程度为标准增加活动量。 3)教会病人对活动反应的自我监测。①测量休息时的脉搏。 ②在活动后和活动中即刻测量脉搏。③活动后3min测脉率。 ④出现下列情况,应停止活动并报告医护人员:活动中脉搏减弱;脉搏每分钟>112次及不规律;活动后3分钟脉率比休息时快6次以上;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感到疲劳等。 4)把用物放在病人伸手可及之处。 5)维持病人良好的营养状态,遵医嘱合理静脉补充营养,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 理护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手术患者的一般术后心理护理 1.术后心型特点 多数患者术后因病灶已切除,表现情绪稳定、能以坚强的意志忍受疼痛,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但有少数患者,由于情绪应激,仍有不良心理反应。 (1)焦虑心理:患者经过手术,尤其是承受大手术的患者,一旦从麻醉中醒来,意识到自己还活着,颇感侥幸,这时他们迫切知道自己疾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但由于手术位躯体组织受到程度不等的损伤,术后不久的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更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感到紧张、痛苦难熬.2—3天后疼痛缓解,但对预后的担心又紧紧地围绕了患者。 (2)惧怕心理:疼痛是术后最主要、最痛苦的不良感觉。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表现程度不尽相同。平素惧怕疼痛者,在术后表现尤甚,可能会呻吟不止或痛苦哀叫。疼痛不仅使患者产生惧怕心理,还可使其烦躁焦虑,可因惧怕疼痛而不敢活动,不敢咳嗽、排痰及深呼吸,容易导致术后并发症。 (3)疑虑心理:患者的心身经受手术打击之后是较为脆弱的,各种不适和虚弱状态使其产生种种疑虑,如手术是否真正成功,疾病是否已经根除,机体功能是否能够恢复等,并希望医护人员能确切答复。

(4)依赖心理:手术使患者遭受痛苦、产生应激,更加强化了“患者角色”被动依赖心理。表现为情感受得脆弱、幼稚、顺从、撒娇、依赖。此时,完全依赖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比如洗手、洗脸、吃饭、翻身、大小便等都不去做.全依赖他人的帮助。 (5)抑郁心理;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大都出现抑郁反应。主要表现为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思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不能及时下床活动,卧床又影响丁心、肺及消化系统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和继发感染等。 (6)缺陷心理:一部分破坏性的手术,如截肢、毁官、肚器移植和手术造成的各种重要功能破坏等,尽管为患者解除了痛苦、保全了生命,但却导致了患者N6B体生理缺陷,给患者造成了难以平复的缺陷心理。具有缺陷心理的患者多表现出自卑感,不愿和他人接触,孤独,回避,内心有强烈的压抑感。 2.术后心理护理 (1)消除疑虑:当患者从麻醉中醒来,或从手术室回到病室,医护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说明手术已成功地切除了病灶,即使术中不顺利或病灶未能切除,亦暂时不能把真情告诉患者,应对患者实行保护性措施。态度应和蔼,让患者知道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恢复健康了。胸腹部手术术后需咳嗽排痰,但患者却顾虑重重,甚至强忍咳嗽,生怕造成疼痛或致刀口裂开。这时,应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题库1-0-8

显微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题库1-0-8

问题: [单选]断肢再植术后病人出现动脉危象的表现是() A.皮肤温暖 B.皮色暗紫 C.指腹肿胀 D.动脉搏动存在 E.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皮肤由红润变苍白、皮温降低、指腹塌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超过2秒、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提示动脉痉挛或栓塞,即动脉危象。

问题: [单选]男性,25岁,在工作中右手中指和示指被机器压断。此时的急救措施中正确的是() A.将机器倒转,拉出断肢 B.止血带扎紧断肢近端不能放松 C.现场即应用干净清水冲洗断肢 D.保存时离断肢体直接放入冰块中 E.无菌敷料包裹断指后放入清洁塑料袋内,再放入带冰块的容器中 如断肢仍卡在机器中,要停机将机器拆卸后取出断肢,严禁强行拉出断肢或将机器倒转,以免加重断肢的损伤。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注意定时放松,以免压迫过久引起肢体坏死。对离断的肢体现场不做无菌处理,严禁冲洗、浸泡、涂药,尽快用无菌或清洁敷料包裹离断的肢体,并立即干燥冷藏保存。避免离断肢体直接与冰块接触。

问题: [单选]断肢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 B.术后早期以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肿胀为主 C.术后6~8周以无负荷功能锻炼为主 D.6~8周后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 E.患肢平放、制动 患肢应适当限制活动,抬高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利于静脉回流,但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血供。(同城征婚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c1396314.html,/)

问题: [单选]断肢再植术后开始无负荷主动运动为主的功能锻炼的时间是() A.术后即刻 B.术后1周 C.术后2~3周 D.术后4~6周 E.术后6~8周 手术后3周内为软组织愈合期,护理重点是预防感染,可进行理疗、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及消除肿胀。手术后4~6周开始为无负荷功能锻炼期,此期骨折愈合不牢,只做患肢屈伸、握拳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和粘连。手术后6~8周,骨折已愈合,护理重点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瘢痕软化为主,加强患肢活动和感觉训练,同时可配合理疗及药物。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急性病人,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性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最佳的技术和最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近十年来,随着抢救护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急性病人也同样需要进行心理护理。因为急性病人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躯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此时,如果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就会缓和其紧张情绪,有助于转危为安。否则,如果在病人心理上高度紧张之时,再加上抢救时的种种劣性刺激,就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队急性病人焦虑恐惧、紧张不安,渴望得到最佳和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但急性病人的心理活动又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瞬间袭来的天灾、人祸或恶性事故等超常的紧张刺激,可以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心理异常。一向自以为健康的人突然患了心肌梗塞或神志清醒和脑卒中等,也会因过分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还有那些慢性疾病突然恶化的病人,易于产生濒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绝望等消极情绪往往可以加速病人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等也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有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个急性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由于急性病人的主导心理活动是恐惧,因此,心理护理的中心任务是增强病人的安全感。1.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亲急性病人大都求医心切,一旦进入医院,顿有绝路逢生之感。这时,医护人员应当做到紧张而又热情地接诊。亲切而又耐心地询问,悉心体贴关怀周到,使病人感到在危难之时遇到了救命的亲人。这种医患关系,对抢救过程能否顺利进行有极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抢救和治疗效果。2.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3.使病人感到安全医护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为了帮助病人缓解心理冲突,减轻精神痛苦,医护人员还应针对每人病人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急性病人,无论预后如何,原则上都应给予肯定性的保证、支持和鼓励,尽量避免消极暗示,尤其是来自家属、病友方面的消极暗示,使病人能够身心放松,感到安全。二、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刨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企图主动地把握病情。但是,目前许多慢性疾病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特效治疗方法,所以迫使广大慢性疾病患者只好无可奈何地去适应漫长的疾病过程。[!--empirenews.page--]慢性病人随着病情变化,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紧张、焦虑、忧愁、愤懑、急躁、烦闷等消极情绪也经常出现。有些病人,由于长期的疾病折磨,人格特征也往往发生变化。那种兴高采烈、生机勃勃的形象不见了,代之以动作迟缓、情感脆弱、谨小慎微、被动依赖、敏感多疑,自我中心等表现。他们过分关注机体感受,过分计较病情变化,一旦受到消极暗示,就迅速出现抑郁心境,有时还可产生悲观厌世之感。对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互相促进。例如,慢性病人多出现疼痛、发热、呕吐、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易引起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当亲切安慰,并及时妥善处理,病人自然就会情绪好转。又如,慢性病人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病人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病人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再如病人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病人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经验证明,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病人不仅能遵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幽雅的环境、

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手术前后护理常规一、手术前护理:1、皮肤准备:1) 彻底清洁皮肤,剃除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如头部、腋下、腹部及会阴部);2) 皮肤准备时间:距手术时间越近越好,一般以术晨或术前日下午为宜;3) 皮肤准备范围:距切口周围20cm.。2、肠道准备:手术前应保护胃肠道空虚,以防麻醉时引起呕吐和术后胃肠道胀气;1) 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水4-6小时,术前宜行肥皂水灌肠,排空结肠;2) 结肠和直肠手术准备在两天前开始进流质饮食,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菌药物;可选用链霉素,新霉素,灭滴灵等,以减少肠道内细菌;3) 术前晚和术日晨作结肠灌洗。3、营养准备:1) 给病人作耐心解释,使其了解营养与术后康复有密切关系;2) 发放:口服、管喂、胃肠外营养,以口服最好;3) 口服应根据病员饮食爱好习惯,烹调做到色香味俱全;4) 在能量补充中,葡萄糖不能过量,否则会造成肝脂肪变化及增加肺负荷。 二、术后护理:1、术后并发症:1) 休克;2) 急性呼吸衰竭。2、预防及护理:1) 胸部手术前练习腹式呼吸,腹部手术前练习胸式呼吸,吸烟者术前2-3周禁烟;2) 术后病情平稳后改半卧位,深呼吸,活动双上肢,并早起下床活动;3) 鼓励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必要时给予糜蛋白雾化吸入;4) 全麻后拔管前尽量吸净气管内分泌物;5) 一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立即彻底清除气管分泌物,吸高浓度氧,早起使用激素等。前列腺

增生手术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配合;2、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作尿培养及药敏试验;3、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内科治疗。 二、术后护理:1、按一般外科术后护理;2、平卧2-3日改半卧位;3、术后第二日进少量少渣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色、尿量变化,注意出血情况;5、用无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至尿液清澈为止;6、切口及时更换敷料,橡皮引流条48小时内拔除,气囊尿管2-3日后拔除,开放手术7-10日后拔除;7、早起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拔除尿管后离床活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8、鼓励病人深呼吸及咳嗽,防止肺不张及沉积型肺炎;9、保持床褥干燥、平整,定时翻身,防止褥疮;10、抬高阴囊,尿道口每日用新洁尔灭(0.1%)棉球擦洗一次,以防急性附睾炎;11、如有尿失禁,鼓励病人作肛门收缩运动,加强肛门括约肌活动的锻炼。 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给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2、卧床休息,对高热者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并送血培养;3、选用足量有效抗生素,细菌培养阳性者,根据药液敏感试验给药;4、观察皮肤及黏膜有无小出血点及转移性脓肿;5、病情严重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行人工冬眠,休克者进行迅速补液,纠正酸中毒,升压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情况;家庭支持;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治疗依从性;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等。 2、落实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5)体位训练: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二、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三、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包括麻醉恢复情况;身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伤口情况;各种引流管道通畅情况及引流量;疼痛及症状管理;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皮肤受压情况;安全管理等。 2、护理措施 (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4)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术后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 (5)管道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经常挤压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阻塞,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及时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记录。 (6)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及感染等情况。若伤口有渗血、渗液应及时更换,如出血量较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烦躁、昏迷、小儿需使用约束带;大小便污染敷料后应立即更换,肢体手术应抬高患肢。 (7)术后营养: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根据手术的大小及性质决定。 (8)心理护理:祝贺病人手术成功,做好告知与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紧张的心理。 (9)疼痛的护理:有效控制疼痛,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等。 (10)早期活动:手术后如无禁忌,应鼓励病人床上自主活动,协助翻身、叩背、活动肢体、鼓励深呼吸,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逐渐下床活动。

术后疼痛护理感悟

---------------------------------------------------------------范文最新推荐------------------------------------------------------ 术后疼痛护理感悟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另一个是个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常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疼痛不仅表现出一系列的躯体运动反应和植物神经内脏反应,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影响疼痛的因素,近年来对疼痛的研究表明,对疼痛感受的程度和性质在不同人身上是不相同的。因为痛觉不是简单的“刺激与反应”模式,它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疼痛不仅是一种客观的体征。也是一种主观现象。1影响术后疼痛的因素1.1痛觉阈即引起疼痛的最低强度的刺激,或者说是疼痛最低的可感知强度。Wof和Wolff曾报道,健康者都有相似的感知疼痛的能力。但炎症可使痛觉阈降低,局麻、神经系统损伤或中枢性止痛剂可使痛觉阈提高,分散注意力与暗示可减轻疼痛。1.2社会文化因素个人对疼痛的知觉反应中,社会文化知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948年人类学家Kraeber发现,某些社会阶层的妇女在分娩时毫不痛苦,婴儿出生后妇女很快就到田间劳动,而大多数妇女在经历分娩时显得相当疼痛。1.3心理因素疼痛不仅有着性别差异、民族差异,而且受文化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着心理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人们因为疼痛而引起心理反应,悲伤可致疼痛加重,控制悲伤可减轻疼痛,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心理学家发现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均可使痛阈降低,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痛阈提高。1.4痛觉适应传统观念认为,对痛刺激 1 / 4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

外科手术后的常规护理一体位及活动 (1)全麻术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取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或分泌物堵塞气道。 (2)腰麻术后患者去枕平卧位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流出,导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 (3)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平卧4-6小时,防止生命体征不稳。 术后患者如无休克、心衰、严重感染、出血、极度衰弱现象应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床上做足趾和踝关节伸屈活动,下床活动要循序渐进。 二病情观察 1 监测生命体征:中小手术患者术后血压监测6小时,大手术持续心电监测,直至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停止检测,必要时遵医嘱予以特护记录。 2 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有无脱落等。 (2)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堵塞、意外脱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严密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判断术后有无出血、感染和瘘。

(4)妥善固定引流管,应固定在低于引流口部位,避免反流,防止逆流感染。 (5)注意无菌操作,每周更换引流袋两次。 (6)留置引流管较多者,做好标记。 3 疼痛:术后24-48小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20-50mg肌肉注射,采取舒适的体位:如胸、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减低切口部位的张力。 三并发症观察: (1)严密观察术后有无出血、感染、静脉血栓和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现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 (2)协助患者每两小时床上翻身、叩背排痰,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必要时予以雾化吸入,以防肺不张、肺炎及压疮的发生。 四健康教育 (1)非腹部手术者返回病室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腹胀,即可进正常饮食。 (2)腹部手术后行胃肠减压者,给予禁食。禁食期间遵医嘱静脉补液,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并监测电解质变化,待2-3天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试行进食。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然后进软食、普食。 (3)进食原则: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4)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流程

外科手术病人的护理流程 一、术前护理流程:外科病人需手术治疗者病人自入院到手术的前二天,护士除一般入院护理常规处置外应注意观察和护理的项目如下: (1)基本膳食,根据医嘱通知营养部门为病人预定膳食,保证病人术前的营养摄入。 (2)注意病人的睡眠情况由于紧张恐惧心理影响睡眠时要给与帮助。 (3)观察大小便情况、次数、记录于体温单上、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 (4)对吸烟者应劝导其戒烟。 (5)了解病人对健康的认识进行卫生宣教和介绍医院的护理程序。 (6)按医嘱测量病人的生命体征,并记录。有异常时及时汇报。 (7)观察皮肤、粘膜情况,并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 (8)有伤口者注意伤口情况,协助医师及时换药,妥善包扎,并保持无菌及正确体位。 (9)了解病人术前检查项目,并向病人说明其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掌握检查的结果。 (10)及时了解病人术前的需求,对于拟施行的手术予与充分的说明,并向家属解释在术前应多陪伴病人。 (11)对病人进行术前指导和宣教,并在病人术前2日内完成以下各项内容:深呼吸,咳痰法,含濑,床上排尿排便,卧位训练等。 2、病人手术的前一日应做的护理项目如下: (1)遵照医嘱为病人备血。 (2)按手术部位剃去切口区域皮肤上的毛发并进行全身沐浴或全身擦浴,洗发剪指甲,剃胡须。 (3)根据麻醉种类提前8—12小时做好消化道准备。 (4)协助麻醉科医生查看病人,并准备好病历、X光片,

各种术前检查结果及手术麻醉同意书。 (5)协助手术室护士对病人进行术前指导及就病人手术问题和病人情绪、病情进行沟通。 (6)晚睡前病人不能入睡时可按医嘱给予安眠镇静剂。 3、手术当日应做护理项目如下: (1)确认病人停止饮食的时间,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了解睡眠情况和排便情况。 (2)女病人将长发编好去掉假发、假牙、不化装、贵重物品交其家属妥善保存。确认最后排尿时间。 (3)备好带入手术室的物品,如X光片、病历等。 (4)遵照麻醉前医嘱入手术室麻醉前半小时给予术前用药并据病情需要给予胃管、尿管置入。嘱病人勿走动。 (5)与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平稳送入手术室,并对家属转达手术大概时间、安排家属在手术等待室等候,对其进行安抚。备好术后床单位,根据麻醉方式准备监护仪,欠压吸引和吸氧设备。 二、术后护理流程 1、接手术后病人回病房的护理项目如下: (1)与手术室联系确认手术结束时间,病人姓名,现在状态并通知家属手术结束,以便迎接病人。 (2)运送病人回病房要注意平稳、保暖、保护好输液、引流系统和伤口加用床档、防止坠床,搬运病人时要按基础护理的方法操作,要求作迅速并对病人进行观察,按病情需要确定病人体位。 (3)和手术室护士交接病人,以及各种物品,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双方在手术病人交接登记上签字。麻醉未完全苏醒者,遵照麻醉科医生医嘱护理病人。 2、各种麻醉病人术后护理流程: (一)全麻术后护理流程: (1)观察意识状态,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如有呕吐立即处理准备床档,约束带以防坠床。

术后疼痛的护理护理综述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护理综述 论文题目术后疼痛的护理 学生姓名:许晓红、詹玥、耿婷婷、刘欢、方晶晶、张婷婷 学号:0825200188、0825200189、0825200190、0825200191、0825200192、0825200193 所属院系专业:08护理乙33小班 2010年4月

摘要 疼痛是手术病人常见的症状,如何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术后疼痛,他直接影响疼痛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先要对疼痛有正确的评估,如害怕药物成瘾及药物副作用,在护理中消除影响疼痛控制的因素,做到积极、有效的用药镇痛及各种辅助治疗,做好心理护理,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工作,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有效的减轻疼痛。 关键词:外科手术后的疼痛/疼痛的评估/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的护理 1前言 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复杂结合的主观感受。2001年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伴有现存的和潜在的组织损伤。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并日益得到重视。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病人的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其结果必然加剧病人对止痛的依赖,延长住院时间。有研究表明:护士和医务人员应对病人术后疼痛负主要责任,因此迅速有效地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现实中可以看到有许多病人在术前因为害怕疼痛而推迟手术治疗,从而使病情加重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如胸腹部手术.咽部.气管部等。 2正文主体 2.1外科手术后的疼痛产生原因: 2.1.1 手术切口疼痛:这是最直接的原因。手术疼痛按时间分为早期疼痛和后期疼痛。早期疼痛的护理:分三期,即麻醉清醒至24小时内、术后2~3天、术后3~4天,第一期一般为切口痛,切口疼痛部位明确最剧烈。心胸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12h 左右达到最大限度,腹部手术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患者精神上承受极大的痛苦。这时会烦躁、心情沮丧。 2.1.2手术后并发的因素:一些手术后由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使得在术后一些其他的疾病一起出现,加重病情,加重疼痛。如一些复杂的大手术需要血管的吻合,可能会产生血管危象,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1、热情接待病人,安置床位,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及适宜的温湿度。 2、测T.P.R.BP、体重,做好入院介绍,通知主管(值班)医生。 3、及时采集病史,评估病人,按要求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4、一般病人每日测T.P.R.两次,每周测体重一次,每天记录大便次数,如有异常,通知医 生,予以处理;新入院病人3天、手术日、术后3天、危重病人,体温超过38℃,每天测T.P.R.四次,如体温超过39℃,应予以物理或药物降温,1小时再测T,并在体温单上表示出来。 5、协助病人生活护理,每星期给病人修剪指甲一次。 6、危重病人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7、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定期更换引流袋(鼓),保持引流装置无菌。 8、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通过与病人和家属交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恰当的解释,使病人以 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2、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护理: (1)了解病情及全身各系统情况,协助病人行相关检查;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 (3)配合手术的知识宣教:①有吸烟嗜酒习惯的病人劝其戒掉烟酒; ②训练深呼吸运动;③短期内不能起床病人,应训练床上排 尿、排便; 3、手术前常规准备: (1)药物过敏试验;(2)皮肤护理(3)备血;(4)胃肠道准备:①一般手术前需禁食12小时,禁水4—6小时;②灌肠:一般手术前晚灌肠。如为肠道手术,按肠道手 术的术前准备。 (5)术晨:、①按医嘱执行术前各项准备;②女病人询问有无月经来潮;③排空小便,于术前半小时按医嘱给予术前用药。 二、术后护理: 1、病人返回病房时由手术室护士、麻醉师与病房护士交班,了解术中情况,妥善安置病人, 选择合适体位。 2、接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量、色及性质。 3、生命体征观察: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4、营养与输液: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和水电解质平衡。 5、若无手术禁忌,鼓励病人早期活动。 6、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腹部损伤的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突遭意外伤害,常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尽快向病人解释、安慰及告之 治疗方法,以取得合作。 2、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输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 3、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必要时吸氧。 4、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0-08-10T15:05:13.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王春艳[导读] 外科疾病在一般人的常识里就是要动手术的。而手术确实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王春艳(黑龙江省五常市人民医院黑龙江五常 150236)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299-02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护理医患关系 外科疾病在一般人的常识里就是要动手术的。而手术确实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一些人听说自己的病需要手术,就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认为自己的病是不是很严重,手术中、手术后会不会出现意外或是后遗症,或是术后恢复不好伤了“元气”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 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由于病人的文化程度及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同,他们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就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所以外科手术直取得病人的同意。一些病人经耐心说服动员后仍对手术持保留态度时,医护人员应用明确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对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着重说明手术对治疗其所患疾病的必要性。正确回答病人提出的疑虑,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让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一些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以及与手术有关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而对手术信心不足,担心手术医生技术好不好,手术能否成功,手术中会不会出现意外等。因此,应根据病人的文化修养、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的一般情况,手术原理,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使病人减轻对手术的神秘和恐惧心理,对手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相信手术的安全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从而保证了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术后的尽早康复。 另外,手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备皮、上胃管、灌肠、导尿、禁饮禁食等,应向病员解释清楚它的目的和意义,以征得病员的配合。对于那些清楚手术目的仍存余虑的患者,除对他做好心理咨询外可适量予以安眠药,以提高身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手术志愿书上记载的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并发症,正是手术本身应尽量避免的。这些内容都不应让病人知道,应嘱病人家属对病人保密。 2 手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环境。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手术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诚恳的语言,熟练的操作接待病人,使病人感到安慰,增强手术的信心。手术中医护人员的语言应谨慎。不要在清醒的病人前谈及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手术中遇到问题不要惊慌,也不要斥责助手或乱丢器械。巡回护士应随时安慰病人,解释手术过程及手术中遇到的不适感。使病人感觉到医护人员的认真和关心而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 3 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后大多数病人已去除病灶,心情愉快,能自觉地配合恢复期的治疗及护理。但也有一些病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手术后的持久疼痛,某些手术的并发症如肠梗阻、粘连、感染、高热、肢体活动受限等。因而病人不愿下床活动,睡眠差,食欲减退,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应经常观察术后病人的病情及情绪。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多翻身,积极咳痰,让病人了解这些活动的目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和不适。对于因手术造成的脏器或肢体的损失,如乳房切除、截肢,胃大部分切除等而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者。除了术后的积极治疗和恢复功能锻炼外,还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增强独立生活的信心,宣传自我保健知识如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制定合理的饮食和休养计划。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尽早康复,愉快出院。 例如,患者,男性,42岁,农民。因胃部疼痛,反复黑便,消瘦而入院。入院确诊为胃大面积溃疡,需手术治疗。初患者不同意,认为胃溃疡就是一般的胃病,吃两剂药,消些炎就能治好。后经耐心解释其病如不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部分,难以愈合以及有癌变的可能性。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中顺利,术后给其术后常规护理外,还讲解了胃大部分切除后消化功能所受的影响。嘱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如何克服术后的不适感等。使病人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很快地康复出院。一段时间后回院复诊,见其精神饱满,体重明显增加。 所以,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心疾病的尽早恢复。医护人员要善于发现不同病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掌握其心理需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达到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 郭桂芳,姚兰,主编.外科护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2] 袁耿清,主编.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外科手术后病人的护理 外科手术后能否做好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与及早发现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病人手术后的病情观察,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正确的体位,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重视术后病人的营养及用药效果观察,加强病人术后的基础护理,认真做好交接班等对促进病人康复具有重要作用。?1、护理? 1.1 术后回病室的病情观察 病人术后回病室应及时了解麻醉方式,术中情况,引流管数量,引流液的性质、量,输液(血)管道是否通畅,衔接是否牢固等。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手术时间较长的病人还应了解有无从手术室带入压疮,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动态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同时注意病人的瞳孔及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1.2 保持术后正确的体位 术后回病室,早期根据麻醉的性质采取不同的卧位,以后根据不同的手术给予恰当的体位。如颅脑损伤病人术后6h 血压平稳,采取抬高床头15°~30°斜坡卧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引流,改善脑供血,有利于缓解脑血肿和脑低氧,从而降低颅内压。胸腹部手术病人一般在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协助病人采取半卧位,从而有利于呼吸、引流,并可减轻腹部张力,使病人感到舒适。 1.3 做好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病人常因病情需要放置各种引流管,护士应确认各种引流管的名称、放置部位及其作用,应保持引流管长短适宜、妥善固定,经常检查,防止引流管扭曲、阻塞、脱落。熟练掌握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颜色、气味,定时更换引流瓶、引流袋,各种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4 营养与输液 应重视术后营养与液体的供给,以维持机体能量的需要和水、电解质的平衡。术后能否进食及进食的时间往往与手术的部位、手术的类别及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有关。如食管癌根治术后病人需要严格禁食、禁饮,术后5d 如病情无特殊变化,方可从少量饮水开始,视病情变化逐渐由半量流质饮食、全量流质饮食、软食逐步过渡。因而在不能由口进食或进食量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保证机体的营养补充,如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等。但同样值得重视的是,术后静脉输液供应营养物质,需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合理掌握输液速度。? 1.5 术后的生活护理与心理护理 保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保持床单元整洁、舒适。早期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3次,定时协助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了解病人的大小便情况,防止术后尿潴留及便秘的发生。针对病人术后的不同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心理问题疏导,注意缓解病人的疼痛,以减轻焦虑与不适,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重视与家属的沟通,获得家属对病人的心理支持。? 1.6 术后用药观察与疼痛护理 遵医嘱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应熟悉各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某些药物的特殊要求、药物的配制等。抗生素的半衰期、有效浓度,从而达到准确给药,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使用放松法或分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病人术后的疼痛感? 1.7 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切口疼痛、引流管带来的不适等而致翻身困难,易发生肺部感染;保留导尿易致泌尿系感染;术后营养失调、剧烈活动等因素,造成切口裂开。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做深呼吸运动,必要时雾化吸入,重视病人的营养平衡。还应掌握不同手术易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如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肺炎、肺不张、吻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外科手术心理护理医患关系 外科疾病在一般人的常识里就是要动手术的。而手术确实是外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一些人听说自己的病需要手术,就产生焦虑和恐惧情绪,认为自己的病是不是很严重,手术中、手术后会不会出现意外或是后遗症,或是术后恢复不好伤了“元气”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外科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 恐惧和焦虑是手术前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由于病人的文化程度及对所患疾病的认识不同,他们对手术的必要性、迫切性就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接受手术的态度就不同。所以外科手术直取得病人的同意。一些病人经耐心说服动员后仍对手术持保留态度时,医护人员应用明确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对病人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并着重说明手术对治疗其所患疾病的必要性。正确回答病人提出的疑虑,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让其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一些病人由于缺乏医学知识以及与手术有关的解剖生理学知识,而对手术信心不足,担心手术医生技术好不好,手术能否成功,手术中会不会出现意外等。因此,应根据病人的文化修养、理解能力,深入浅出地讲解手术的一般情况,手术原理,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使病人减轻对手术的神秘和恐惧心理,对手术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相信手术的安全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从而保证了

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术后的尽早康复。

另外,手术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如备皮、上胃管、灌肠、导尿、禁饮禁食等,应向病员解释清楚它的目的和意义,以征得病员的配合。对于那些清楚手术目的仍存余虑的患者,除对他做好心理咨询外可适量予以安眠药,以提高身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手术志愿书上记载的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并发症,正是手术本身应尽量避免的。这些内容都不应让病人知道,应嘱病人家属对病人保密。 2手术中病人的心理护理 手术室对于病人来说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环境。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手术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诚恳的语言,熟练的操作接待病人,使病人感到安慰,增强手术的信心。手术中医护人员的语言应谨慎。不要在清醒的病人前谈及病人的病情和预后。手术中遇到问题不要惊慌,也不要斥责助手或乱丢器械。巡回护士应随时安慰病人,解释手术过程及手术中遇到的不适感。使病人感觉到医护人员的认真和关心而产生安全感,消除紧张情绪。 3手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手术后大多数病人已去除病灶,心情愉快,能自觉地配合恢复期的治疗及护理。但也有一些病人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手术后的持久疼痛,某些手术的并发症如肠梗阻、粘连、感染、高热、肢体活动受限等。因而病人不愿下床活动,睡眠差,食欲减退,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应经常观察术后病人的病情及情绪。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多翻身,积极咳痰,让病人了解这些活动的目的,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和不适。对于因手术造成的脏器或肢体的损失,如乳房切除、截肢,胃大部分切除等而有严重的心理障碍者。除了术后的积极治疗和恢复功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一、手术后疼痛原因 疼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手术后疼痛,多是损伤的直接结果,但疼痛的类型、范围、强度及伴随着躯体反应与患者不同的心理情绪密切相关。 1、身体部位的伤口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术后疼痛的程度与病情、病程、手术类型、 手术时间、麻醉方法有关。 2、体位影响疼痛术后患者由于麻醉后去枕平卧,加上常规静脉输液,留置尿管,不动、不翻身呈固定仰卧位,使疼痛加重。 3、精神因素影响疼痛有的患者担心手术会影响以后的身体健康;患肿瘤者,则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有的担心日后的工作、生活和家庭关系等等,紧张多虑的情绪导致复杂的心理变化,因此加重了疼痛。 4、其它影响因素如受术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态度等,均会影响疼痛的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 二、术后镇痛治疗好处 1.降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手术后疼痛刺激可引起机体交感神经活动过度增强,出现心率增快。由于心率快,心脏舒张充盈时间缩短而出现心肌供氧不足,以及交感神经刺激而出现冠状血管收缩,均可导致心肌缺血。而恰当的术后镇痛可使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降低,因此术后镇痛可减轻原有心脏病患者术后“心痛”的感觉。 2.降低肺部并发症。由于疼痛引起的呼吸肌痉挛和运动力下降,可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吸烟者和患呼吸系统疾病者更明显。而充分及时的术后镇痛能使肺部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等的发生率降低。 3.改善凝血功能。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会使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对于有些患有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极为不利,可引起术后致命的并发症和血栓形成,造成心脏和脑血管意外。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能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也可使髋部、膝部、前列腺等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降低,血管移植再栓塞率下降。 4.促进胃肠、泌尿功能恢复。适当的镇痛方法能使交感神经阻滞而迷走神经相对亢进,增加肠蠕动,减少肠梗阻和尿潴留的发生,减轻腹胀和膀胱胀那种欲罢不能的痛楚。 5.保护机体免疫力。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等应激反应的结果可能使体内的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减弱、数量减少。术后镇痛治疗可减轻或防止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而引起的机体免疫力减弱,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减轻心理压力。手术后疼痛对人体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失眠。这些心理反应加之疼痛的影响,无疑会延缓患者的康复过程,使一些患者产生较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良好的术后镇痛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72小时的难以煎熬的疼痛期,这对加速患者术后的恢复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手术后疼痛护理 近年来,随着疼痛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护理学的发展,护理人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逐步提高,在使用药物、给药技术和其他非侵袭性方法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护士在为术后疼痛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应从社会、心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 1、转变观念,提高对术后疼痛的认识,将疼痛作为继T. P. R. BP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第五生命体征,贯穿于每个病人的护理始终。据报道,有50%以上病人术后72小时仍疼痛不止。一般病人在接受手术的同时也接受了术后会疼痛的观念,而这一观念也成了医护人员对术后病人主诉疼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