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教案

学习目标:

1.在自主性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中,概述出花的主要结构。

2.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测描述出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从而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模拟人工辅助传粉,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

1.雄蕊和雌蕊(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的一种自觉行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难点: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学习过程:

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与花有关的一些画面,感悟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思考: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为什么?

一: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p102,结合桃花的结构彩图,对照桃花的实物模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3、结合课件,对照桃花模型,认识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归纳知识点;

4、拓展反思:花的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p103“传粉和受精”,结合彩图“受精的过程”,理解传粉的概念和受精的过程;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交流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观看课件,加深理解受精的过程;

4、拓展反思: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若花的传粉和受精受到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课件展示“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增强直观效果;

2、学生结合教材p104“从花到果实的过程”彩图,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复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4、拓展反思:花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 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3.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地球的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1. 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2. 举例说出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教学难点尝试解读数据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

1植物的生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2请举例说明植物的生活为什么需要水?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新课

一.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观察与思考】挤压蔬菜和水果烘烤干燥的种子

讨论:

水存在与植物的哪些器官中?植物吸收水分用来干什么?

观察讨论

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资料分析】

沙漠上的不毛之地沙漠上的植物

锡林郭勒的草原长白山的森林

讨论:

1.为什么沙漠上有大面积的不毛之地?沙漠中什么样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锡林郭勒和长白山气温相近,植被类型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3.你所在的地区雨水多吗?植被的情况怎样?想一想,水是影响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吗?分析讨论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表达交流

课后活动

调查当地植物降水量。

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保持植物的姿态。

3.溶解和运输物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教学目标

1、说出大量根毛对植物吸水的意义。

2、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3、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和水分的运输。

难点:探究水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

三、教具

1、树叶

2、事先培养好的长出根毛植物的幼根

3、分别放在清水中或滴入了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了几个小时的两朵花。

4、放入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了几个小时的植物的枝条。

5、放大镜、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水果有水分,甘蔗有水分,现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些树叶,请你们4人一组进行观察,然后将它们捣碎挤压,是否能挤出水分?

生:学生活动后回答:有水分。

师:其实植物体的各个器官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里都有水分;那么水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自学提纲和学案

一)自学提纲(看书110页——112页,完成下面几个问题和学案)。

1、根尖的成熟区有什么特点?

2、大量的根毛对吸水有什么意义?

二)学案:

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2、我们以前学过的根尖,其结构从下向上依次是()。

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4、导管的作用是(),筛管的作用是()。

(三)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组织指导学生讨论,完成自学内容。

(四)合作探究

师:大家看一下桌子上的培养皿,里面有用黄豆培养的幼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先用肉眼观察幼苗的根部,能不能找到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一段幼根。根毛有什么特点?(参照教材110页的幼根图)学生观察讨论。

师:1、生在幼苗根部的“白色绒毛”是什么?

2、根毛着生于根部的什么部位?

生1:“白色绒毛”是根毛。

生2:根毛着生于根尖的成熟区。

师:大家看看能数出有多少条根毛么?

生:数不清,大量根毛。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组数据:科学家对一株黑麦上根毛进行统计:

共有根毛数n=150亿

每条根毛平均长度l=0.001米

每条根毛的表面积s=0.0000000314平方米

计算根毛总长度和根毛总表面积。

师:大家通过计算,发现根毛的总长度这么长,根毛的总表面积这么大,对与根毛吸水有什么关系?

生:能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根吸水的效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根能够吸收水分,水分进入根的内部以后,是怎样运输到每一片叶、每一朵花的呢?

师:老师这里有两朵带茎的白花,我已经将它们分别放在清水中和滴入了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了几个小时,现在放在红墨水中的白花变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生:可能茎中有一种管道将水分从根部输送上去了吧。

师:对。为了更好地探究和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学习茎的结构。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本课实验操作内容。

2.课前调查:四人小组合作,利用干湿计测量裸地、林地的空气湿度,并进行比较。

3.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4.准备几种叶肉分化程度不同植物的叶片。

教师:

1.根据课本准备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的材料用具,不同之处:准备两种菠菜叶片,新鲜的叶片(一般气孔张开)和稍微有些萎蔫的叶片(一般气孔关闭)。

2.准备课本,进一步探究的第二个实验。

3.5%的甘油溶液、新鲜幼嫩的蚕豆叶片。

4.查询书籍、网站、录像,搜集一些有关绿色植物促进水循环、保持水土方面的资料。

5.用flash制作有关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一、叶片的基本结构

1. 练习徒手切片

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制作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注意:不同的切割方向、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效果一样吗?

2.叶片的基本结构。

(1).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对比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2). 引导学生讨论,学会区分上、下表皮以及其结构特点。

二、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

2.探究气孔开闭机制。

( 1).制作菠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显微镜对比观察新鲜的菠菜叶和萎蔫的菠菜叶制作的下表皮临时装片,主动发现问题“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谁来调节的?是否与叶片所含水分的多少有关?”。通过观察和讨论实验结果,了解气孔的结构、保

卫细胞含水量与气孔开闭有关。

(2).显微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永久装片。首先,自己猜想“气孔开闭的机制”。然后在问题“保卫细胞的形状是怎样的?细胞壁的厚度是否均匀?受到拉力时伸展情况是否一样?”的引导下,理解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

(3).按课本要求画图。指导实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鼓励大胆猜想,及时地点拨、充分地肯定,树立学生自信心。

(4).播放气孔开闭机制的动画课件;鼓励学生交流合作、加深理解。

(5).教师解释甘油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推理气孔的开闭机制。

3.练习绘图

三、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

1.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按课本要求画图。

(1).四人小组根据问题“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动力是什么?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的空气凉爽湿润,而操场或马路上的空气就显得燥热呢?”讨论、交流、归纳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

(2).引导讨论:《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培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1).观看录像、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感受。进一步认识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校园风气。

(2).阅读课文,谈一谈绿色植物如果被大量破坏,对生物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说一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3).播放录像、展示资料,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情感意识。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领悟光合作用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智慧的结晶和不懈努力的结果;

2.使学生领略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4、培养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布置课前预习和观察;

2. 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及创新、合作精神,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科学思想教育。

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经了科学家们二百多年的探索,渗透着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节课让学生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来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及产物,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重点:

光合作用的发现及其原料、条件和产物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充满了好奇心,对科学知识尤其是科学的发展史更是兴趣盎然。因此,通过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经典实验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难,科学方法培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u2]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学过的知识知道,生态系统分为两个部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在生物部分中,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我们看一看,在下面的生物中食物链是怎样的。(多媒体展示)

杂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草食性动物、植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

生:所有的消费者最终的食物都是植物。

师:它们就是利用植物中的有机物来提供自身生活所需的能量,那么,植物中的有机物又是从何而来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有趣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

师:生物研究的是一些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用证据、实验来证实每一个假设或猜想(多媒体展示),在18世纪中期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都来源于土中。包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这么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事实到底怎样?今天,老师在课堂上引入几个科学实验,与同学们一起体验光合作用发现的艰辛过程!

三、新课探讨:

1、1648年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多媒体演示)。

请同学们想一想:柳树增加了74.5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0.057千克,其间又只浇了水,这说明什么使柳树增重了?(请一同学回答)

生:水(板书:水)。

师:出示结论,并讨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请每小组一人回答)

生:土壤、空气、无机盐、灰尘等等。

师:是不是柳树周围的物质都有可能?到底怎样呢?我们继续看。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多媒体演示)。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回答: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在有光、有植物时、空气就变得清新。

师: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会使空气变浑浊,在密闭的容器中不能单独存放较长时间,当有了植物有时它就能较长时间存放,这个“有时”是指什么情况下?

生:有光照。

师:这说明了植物在有光照的情况下能“净化”空气,它是怎样净化的呢?

后来,科学家们在这方面还做了不少的实验:(出示“科学进展”)1782年瑞士谢尼伯:植物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804年瑞士索热尔:光合作用过程中,

植物的增重量> 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氧气的释放量

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板书:二氧化碳、氧气)

3、师:前面科学家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在光照下会利用水、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里有没有动物所需要的有机物?

生:没有。

师:为了研究植物中的有机物,科学家们做了不少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是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他利用对照实验法和淀粉遇碘变蓝色(滴加碘液后如果变成了蓝色,说明有淀粉的存在。)的原理,发现了绿色植物在光下发生的变化,后来称之为光合作用。我们先来看一看萨克斯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多媒体演示)。(演示时说明:在黑暗处时天竺葵会不会消耗淀粉等有机物、如果叶片本身有淀粉,加碘液后会变成蓝色吗?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吗?)[u3]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出示“实验讨论分析”)

“1、实验前为什么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

2、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两部分在实验中各有什么作用?

3、将叶片放在酒精溶液中进行水浴加热的作用是什么?

4、用碘液染色后的叶片颜色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请每一组回答一个问题,是否还有补充?(同时出示“实验参考答案”)

暗处理是为了耗尽叶片中储存的淀粉,避免叶片已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光是本对照实验的唯一变量,叶片的不遮光部分是检验植物合成淀粉是否需要光的实验组,叶片遮光部分是设置的对照组。

把叶片放在酒精溶液中进行水浴加热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于酒精溶液,使叶片脱色,便于观察到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的变化。

用碘液染色后,叶片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说明光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必需条件。

(板书:淀粉、)

4、(出示“精彩回放”)

1648 海尔蒙特

木桶里栽柳5年,雨水浇灌,柳苗由2.3kg增重至76.8kg;90kg干土减重57g。

实验结论:柳的增重来自水。

1771 普利斯特利

钟罩里的小鼠窒息而死;将小鼠与植物同时放入密封的钟罩内,小鼠生活正常。

实验结论:植物在光的照射下能“净化”空气。

1782 谢尼伯

发现照光时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是原料,氧气是产物。

1804 索热尔

植物增重大于二氧化碳吸收量减去氧气释放量。

实验结论:水是原料。

1864 萨克斯

发现只有在有光照时叶绿体中的淀粉粒才会增大。

实验结论:淀粉等有机物是产物。

(在板书上作记号)请同学回答“总结提问”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出示答案、)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师:至此,科学家们历经200多年的历程,终于发现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它是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在板书中完成光合作用的公式)

四、小试牛刀

我们了解了植物怎样进行光合作用,那就让我们来用科学家们的智慧结晶来解决问题:一株银边天竺葵,其中一片叶子作如下处理:C处被遮光且此叶片的叶脉从E处被折断,D位于E点上方A点在银边上,B点在E点下方、叶片中央,作暗处理以后放到光下照射三小时,然后把黑纸片取下,将此叶片摘下进行酒精脱色、漂洗处理。最后滴加碘液,想一想:A、B、C、D四个点有哪些会变成蓝色,哪些不变成蓝色,为什么?(请同学回答,还有没有不同答案),

生:只有B处会变成蓝色,A、C、D三处都不会变为蓝色。

原因:

位置A是银边,无叶绿体,没有光合作用的场所,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

位置C由于进行了遮光处理,没有光照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

位置D由于下面叶脉被折断,输送水的导管也就断了,D处就会因为无水分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淀粉产生。

(出示答案)

七、课后反思:

本堂课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第一课时,旨在要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通过光合作用发现过程分析其原料、条件和产物,学习科学家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比较成功,几个实验较好,但对于公式的出现还显生硬,不够水到渠成,老师的语言还要改进。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知道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2.描述呼吸作用过程。

3.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学会运用归纳方法归纳知识。

情感目标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 1.呼吸作用过程。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有机物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教学方法观察、引导发现法。

教具准备

1.自制CAI呼吸作用过程课件。

2.实验材料用具准备:(1)上课前一天,教师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

(2)漏斗、澄清的石灰水、导管、阀门、清水。(3)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过去,我总认为只有人和动物才有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呼吸的,那你们的观点呢?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再就是,我们每天要不断地从外界摄取食物,是为了补充我们生长发育及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和能量。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那么多的有机物,除了供给我们外,对于它自己来说,还有哪些用处呢?你们能不能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利用自己的感受、想法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及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师:你能否举一些例子来说明植物体本身的组成成分离不开有机物。

学生1:比如我们吃的粮食像小麦、玉米、大米等种子中含有有机物淀粉。

学生2:我们吃的水果如苹果、梨、桃等中也含有有机物糖类。

学生3:我们吃的蔬菜如芹菜、油菜、菠菜等中富含有有机物——纤维素和维生素。

师:很好,大家举的这些例子都是从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水平上来说明的。而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那么你们能否再从微小的细胞水平上来分析一下?

生:从细胞水平看,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等;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等。

师:对,植物体的组成成分除了包含有大量水、无机盐以外,主要的成分还是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有机物是构建植物体的基础。

那么有机物对于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来说,有哪些作用呢?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教师向学生质疑,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也同样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来自哪呢?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一,并同时思考:为什么甲、乙两瓶中的温度不一样?甲瓶中的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怎样变化?通过层层设问,使学生步步深入,得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而这些能量来自于种子中贮藏的有机物的分解,有机物

分解后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萌发,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从而使甲瓶温度升高的结论。

教师质疑:1.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变化吗?证据是什么?

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什么气体?

3.为什么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的燃烧情况不一样。

生:仔细观察实验,并能描述实验现象,同时分组讨论,并回答有关问题。

组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证据是甲瓶中的温度升高,证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有热量散失。

组2: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组3:因为甲瓶中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消耗氧气。所以甲瓶中的蜡烛熄灭。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分析得也很透彻。也就是说,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的萌发,另一部分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这个过程就是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生理过程——呼吸作用。什么叫呼吸作用,大家自己阅读P125第二段,总结呼吸作用概念。

生:自学阅读,总结呼吸作用概念。

师:呼吸作用的场所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进行?

生:线粒体内。

师: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式子将呼吸作用过程表达出来。把这个式子写在你的本子上。

生:写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

师:在特殊情况下,如水淹缺氧时,细胞中的有机物没有氧的参与也能分解,但是分解得不彻底,释放出的能量也比较少。

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动物和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今天我们又知道了植物也离不开呼吸,可见,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小结讨论结果:教师组织学生汇总讨论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每个小组以充分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并对好的组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一些欠缺的结论不足之处加以指点与补充。最后,可让总结得较好、条理清晰的小组将其结论写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打出来,其他同学通过对照可将自己的结论加以补充、修正。

四、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照应引言顺理成章地推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植物也要呼吸,而且和我们的呼吸一样,也是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所有的生物都要呼吸。说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明白了哪些道理?

教师通过CAI课件展示呼吸作用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在动画中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教学难点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讲解实验过程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得出的产物是? 那如果没有了阳光,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还能生成有机物吗?我们进行就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提前布置了学生把纸片遮住叶子的一部分,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实验开始让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

1、把植物放在黑夜中处理一个晚上。(但因为场地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做到这一步,为什么要做这一步?)

2、用黑纸片把叶子一部分遮盖。(为什么)

3、摘叶去纸放于酒精中加热,使叶绿素溶解。(为什么是酒精而不是水?)

4、清水漂洗,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碘液,观察现象。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

氧气和有机物

学生提前把纸片放在叶子上,上课时把叶子拿回实验室继续实验。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实验结果叶子中有黑纸遮盖过的地方没有蓝色出现,而没有被遮盖过的地方,变成蓝色。

经验证明,淀粉遇碘后会变成蓝色,那么你们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1、不遮出处变蓝色,证明叶内有淀粉生成

2、遮光处没有变蓝色,证明叶内没有淀粉生成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参与才能制造出有机物。

得出结论:叶子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书本P121

注意: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仅是绿叶,凡是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不只是产生了有机物书本P128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解释各实验步骤的原因1、蜡烛和兔子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

2、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供蜡烛。

3、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供兔子。

(完整版)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案

东川一中青年教师课赛教案 授课题目: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授课学科:七年级生物学 姓名:郝晓芳 2014 年12 月 09 日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了解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认识植物的开花、结果的过程。从教材内容设计看,本节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其中,“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这部分内容较抽象,需要教师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不稀奇。若引导学生对此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即会被此问题所吸引,而迫切想揭开谜底。把握学生这一心理,我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情感目标 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二)教学难点 1、被子植物传份、受精的过程; 2、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质疑法、讨论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用具 炮仗花、桃花模型、多媒体。 七、课时安排 1 课时(40 分钟) 八、教学进程

苏教版七上《植物的开花和结果》(第1课时)word教案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第一课时)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本节的课时分配为 2课时,第一课时讲《开花和花的结构》。 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 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 是识别植物种类的 重要依据。植物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了解当地常见花卉的 花期是学生应 该具有的常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花, 但他们对花的结构缺乏完整的认识。 有的学生一提到花,就想到美丽的花冠,甚至认为花冠是花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观察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突出花的主要部分 一一雄蕊和雌蕊。要使学生有秩序、按步骤、有重点 地进行观察。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认真绘出花 的各部分结构简图,以加深对花的结构的认 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一) 知识的积累与疏导: 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花的结构,使学生能正确识别花的基本结构,并能说出花的各 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花中哪 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二) 技能掌握与指导: 1、通过观察和解剖花的结构,让学生掌握生物学观察的常用方法。 2、通过制作花拼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 智能提高和训导: 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交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 (四)情感目标: 1、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爱花、护花,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 感。 2、通过观察花的结构的活动,让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 、障碍与生成关注 说出雄蕊和雌蕊的形态差别和功能差别。 第五节 科学态度。 1、 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花的主要部分。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 五、学程与导程活动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①预习本课内容。 ②搜集有关花方面的知识。 2、教师准备 ①实验用具及材料(镊子、刀片、胶带等) ②准备有关多媒体光盘和百合花、康乃馨及桃花模型等。 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看看我手上拿的是些什么花? 生:这是一朵百合花,那是一朵康乃馨,还有一个是桃花模型。 师:你能用优美的词语来赞美这些花吗? 生:争奇斗艳、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师:欣赏这些花,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板书) 请一个同学说说什么是开花?(板书《开花》) 生:花瓣慢慢展开的现象叫开花 师:在校园里你能欣赏到各种各样的开花植物,你认为它们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生:花可以美化环境,花可以增添色彩…… 师:如果你是一朵花,你想告戒人们什么呢? 生:小心,另U碰我。要保护我,要爱护我。 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季节不同,请你们互相讨论,找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植物开花?生:春天:桃花、水仙花等。[ 夏天:荷花、广玉兰等。 秋天:菊花、桂花等。 冬天:腊梅、枇杷等。 师:那你们说说桃花是哪一个月开放的?现在请大家欣赏一首古诗们齐声朗 (多媒体现诗)请同学读。

《开花与结果》教案

教案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二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 2.概述传粉和受精。 3.概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4.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重点: 1.花的结构及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以及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难点: 1.传粉和受精过程。 2.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教法: 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引导法分析法 学法: 观察法分析法归纳法联系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欣赏图片。(多姿多彩的花的世界)。 2、学生描述感受。 3、教师导入。 欣赏完美丽的花朵,大家可能会想植物为什么要开花呢?每一朵花的结构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解: (一)花的结构 1、出示一朵花的图片。 2、学生阅读第102页的内容。 3、抽生观认图片,指出花的结构。 4、默写、总结花的结构。 花的结构包括: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二)传粉和受精 1、传粉 (1)讲解定义(出示课件)。 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2)讲解传粉的种类(出示课件)。 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讲解传粉的方式。(学生阅读第103页内容,抽生总结并出示课件小结)。 包括昆虫传粉、花传粉。 2、受精 (1)出示课件,演示受精过程。 (2)学生复述。 (3)小结受精过程。(出示课件) 花粉----柱头----花粉管(精子)----花柱----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学生阅读课本104页内容。 2、抽生回答花会发生什么变化。 3、讲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出示课件展示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 (四)人工辅助授粉 1、出示资料。 2、倡议学生尝试。 (五)课堂小结。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学反思

生物新课程标准教材 生物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生物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开花和结果》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生物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打开对世界的认识,提高自身的见识,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生物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有关开花和结果的知识,在旧教材中,用了一章书的篇幅进行讲解,而在新教材中,这只有一节课的内容,知识高度浓缩,删减了许多概念性的知识点,而突出了花与果的关系以及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这给教师和学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本课怎样才能突破过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重知识概念理论的讲解,而忽视学生的思考与接受,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结论、自己获取知识?在这节课中我认为把握课文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本课的知识点小标题分别是: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三个小标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要把它们串成一条线才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经过认真分析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课文重点是花与果的关系。若在导言中通过设计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学生很自然就会提出:"开花和结果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些问题恰是本课要学生解决的重点问题,而在上课伊始阶段由学生自己

发现、提出,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自主进行探究。 为了使学生带着问题一步步地探究性学习,我把每个小标题改为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你知道花的各部分名称吗?""从花到果要经历哪些重要过程?""果实和种子由什么发育而成?"这些问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更有兴趣地带着问题学习。 在课文第一个知识点"花的结构"中有一个"观察与思考"的学生活动,其中要讨论两个问题:1、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2、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两个问题在学习了花的结构之后,学生不一定能完全正确回答。此时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答案,而是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在学完后面两个知识点后,再次讨论这两个问题。这个时候,学生基本能回答出正确答案:1、子房发育成果实。2、对于繁衍后代来说,花的雄蕊和雌蕊都重要。我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雄蕊和雌蕊都重要?在植物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这样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传粉和受精的知识。 本课的理论知识较多,也较枯燥,怎样才能使学生不觉得"闷"?我认为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运用多种媒体非常重要。如在讲解"花的结构"时,让学生解剖菜心花或芥兰花,学生有真实的体验;在讲解"传粉和受精"时,请"小老师"上台讲解,使学生有新鲜感;在讲解"

开花和结果公开课教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概述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3、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花的结构、花结构的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 3、花结构和果实、种子形成及其结构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 1、花的结构的主要部分。 2、受精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第二章标题为被子植物的一生,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根不断生长及植株枝繁叶茂的原因。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花朵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有的植物的花既不艳丽,又不芳香?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节“开花和结果”。 一、花的结构 花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花芽) 同学们对桃花应该很熟悉,语文书上形容它“粉的像霞”,有哪位同学近距离的观察过

桃花,估计都没有。下面我们就以桃花为例来认识花的结构。 学生活动:翻到书P102“桃花的基本结构”,快速的认识各部分的结构名称。(1分钟)投影:对照投影检查学生对各部分结构名称的记忆情况。 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及胚珠的内部结构。 提问:平时我们所看的是桃花的哪部分结构?(花瓣) 提问:对花自身来说,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雌蕊、雄蕊,因为开花是为了结果,这些结构是产生果实和种子的结构。) 二、传粉和受精 雌蕊和雄蕊是如何产生果实和种子的? 播放视频:(3分钟) 讲述: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提问:花粉是如何落到柱头上的?(昆虫、风) 小结:通过播放的视频,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花颜色鲜艳、有香味可以吸引昆虫,没有艳丽色彩和香味的花,花粉多而轻盈,借风来传粉,即:风媒花、虫媒花。这些也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的适应。(注意要联系前面所学习的内容) 提问:传粉以后就会结果实了吗?(不行,还必须通过受精过程才能结果实) 投影:受精过程动画 讲述:(结合投影)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花粉萌发长出花粉管,同时一个生殖细胞分裂形成两个精子,到达胚珠,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另一个与极核结合,这就完成受精作用。 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果实和种子是如何形成的? 投影:动画显示子房膨大形成果实 从动画中同学们可看出,受精作用完成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其它结构都纷纷凋落。子房发育形成果实。 提问:果实包括哪两部分的结构?(果皮和种子) 种子包括哪两部分的结构?(种皮和胚) 投影:启发学生得出子房各部分与果实相对应的结构。 四、人工辅助授粉 投影:正常玉米果穗和缺粒玉米果穗 提问:为什么玉米会出现缺粒现象?(传粉不足)

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花的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概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养成爱护花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难点: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观察课件上的与花有关的一些画面,感悟花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思考:果树在开花季节,若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为什么?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掌握花的基本结构 1、自学教材p102,结合桃花的结构彩图,对照桃花的实物模型,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 2、小组讨论交流“观察与思考”中的讨论题。(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3、结合课件,对照桃花模型,认识桃花各部分结构名称,理解各部分的功能,归纳知识点; 4、拓展反思:花的哪些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学习任务二: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1、学生自学教材p103“传粉和受精”,结合彩图“受精的过程”,理解传粉的概念和受精的过程;

2、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交流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观看课件,加深理解受精的过程; 4、拓展反思:在被子植物的一生中,若花的传粉和受精受到影响,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习任务三:描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课件展示“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的各部分的变化”,增强直观效果; 2、学生结合教材p104“从花到果实的过程”彩图,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理解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复述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4、拓展反思:花与果实、种子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三、系统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知识体系。 四、尝试应用: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玉米田里产生的下列现象: (1)玉米果穗常出现空瘪的籽粒; (2)白粒玉米上常出现黄色籽粒; 五、诊断评价: 1、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柄和花托 B、花萼和花冠 C、雄蕊和雌蕊 D、子房和胚珠 2、若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桃花乙去掉雄蕊,桃花丙不作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A、甲不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结果实 B、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C、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结果实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备课时间:11、19 授课时间:11、2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举例说明花的基本结构。(2)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以及花与果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通过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进一步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3)通过对受精过程以及花与果的关系的描述,进一步学会用专业术语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宗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草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 (1)花的结构及主要部分。 (2)传粉和受精过程。 (3)花与果实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难点】 (1)花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和受精过程。 (2)学生对花结构的探究过程及探究方法的掌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欣赏美丽的鲜花图片,倾听美妙的音乐。 2、根据课题《开花和结果》提出问题 【新授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导入对《开花和结 果》课题的理解 1、欣赏美丽的鲜花图 片,倾听美妙的音乐。 2、根据课题《开花和 结果》提出问题 1、通过直观的图片和音 乐欣赏,加强感性的认识,激 发学习兴趣,情感得到熏陶。 2、通过问题导入新课 新授(一)梳理本 节课的知识框架。 快速浏览课本,找出知 识框架 通过快速浏览课文让学 生对本课的内容有个宏观的认 识,做到心中有数,并明确学 习目标。 (二)花的基本结构 1、小组合作对花进行 解剖、观察。 2、在黑板上画花,并 标出花的基本结构。 3、多媒体展示花的基 本结构。 4、思考:(1)花的哪 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2)对于植物繁衍后 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 重要的?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 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合作 能力。 2、通过画一画、标一标, 展示探究成果,加深对花的基 本结构的认识。 3、通过多媒体展示,补 充实验的不足,加强知识内容 的直观性。 4、通过学生思考过渡到 下个环节。 (三)传粉和1、自主学习传粉的相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

生物七年上册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明确花与果实、种子的关系。 3、通过观察和解剖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5、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6、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分析: 花的结构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教学的重点,在学生熟知花的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是花蕊后,才能通过老师的讲述清楚理解传粉受精过程,在花瓣和雄蕊凋落后,子房膨大形成果实,胚珠进而发育成种子。 教学难点分析: 花的结构与果实种子的关系是教学的难点,由于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第一次出现,而从花的结构到果实种子形成的连续过程中学生们在理解时会出现问题,往往不能将各部分发育的结果一一对应,通过画板图会使问题容易解决。 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花的结构”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是设计本节课最基本的出发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一探究”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沿着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花的结构与受精有关的部分要重点突出,而在学生熟知花的结构后,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通过老师的讲述便很容易理解,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要与花的结构中参与受精的部分一一对应,使学生有开花结果是连续过程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看花、说花、看花猜果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花、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法建议 本课开头可以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色,然后话锋一转提出问题:“开花对

开花和结果教案公开课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案 一、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花、护花。 2、教学重点、难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教学方法:“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教学模式辅助多媒体教学。 4、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及时给予多种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求知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5、课时安排:1课时 6、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新鲜的植物的花;教师准备PPT课件。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觉得不感兴趣,就不会去主动的探求知识。所以,我运用了一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的情绪“兴奋”起来,继而产生了观花、赏花的愿望。接着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让学生联想桃花落了会长出什么?继而引出课题《开花和结果》 (二)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1、老师首先说:说起花你们并不陌生,你们是否知道 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 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 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 请同学们讨论,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出示学习目标:花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探究你手中的桃花的基本结构,画出你喜欢的花,并尝试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思考:花的哪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自主学习:学生动手探究花的基本结构,画出花并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讨论思考题,尝试解决。 4、教师释疑:教师巡视、指导,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与点拨。 5、当堂反馈:①出示桃花图片,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板书) ②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三)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1、目标引入:教师播放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片段,问: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做什么?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些? 2、自主学习: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解决问题。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七年级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 三节。本章以被子植物为例讲述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按照被子植物生长发育的 顺序,依次讲述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章内容要 突出植物体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还要突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学生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通过探究实验、调 查等活动,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生动有趣。而本节课文并 没有安排探究实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 理论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 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步步

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提高的观察、分析、自学能力。 通过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提高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珍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分析讨论“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 的奥妙。而开花之后会结出果实,这是学生司空见惯的

初中生物_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中学生的学习往往带有感情色彩,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如果直接进入主题,学生往往会觉得不感兴趣,就不会去主动的探求知识。所以,我运用了一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的情绪“兴奋”起来,继而产生了观花、赏花的愿望。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美丽的花朵,继而引出课题《开花和结果》 (二)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1、老师首先说:说起花你们并不陌生,你们是否知道 ①花是由什么芽发育成的? ②花都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吗? ③不同的花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一样吗? 请同学们讨论,进而让学生明确:虽然花的大小、形状和颜色不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出示学习目标:花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探究你手中的桃花的基本结构,画出你喜欢的花,并尝试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思考:花的哪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3、自主学习:学生动手探究花的基本结构,画出花并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 讨论思考题,尝试解决。 4、教师释疑:教师巡视、指导,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与点拨。 5、当堂反馈:①出示桃花图片,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板书) ②假如一朵花的雌蕊被害虫吃掉了,这朵花还能发育成果实吗? 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花的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三)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 1、目标引入:教师播放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片段,问: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在做什么?什么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些? 2、自主学习: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解决问题。 3、目标引入:花粉落到雌蕊柱头上以后,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自学受精的过程。 4、自主学习:学生带问题自学课本内容,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播放受精的过程动画,让学生观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受精的过程。 (四)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了解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认识植物的开花、结果的过程。从教材内容设计看,本节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其中,“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这部分内容较抽象,需要教师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导入时要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基于课改理念及《课标》要求,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知、情、意、相结合,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 4、教学重点、难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5、教学方法:“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教学模式;辅助多 媒体教学。 6、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师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及时给予多种评价,激发学生 的求知热情、求知欲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就感。 7、课时安排:1 课时 8、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新鲜的花及其它用具;PPT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结合课堂实际(讲桌及每位同学均有一朵花)开门见山导课:有花的课堂是美丽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继而板书课题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二)师生齐看课件,了解学习任务,师指一生读学习任务加深印象,然后指 导学生根据学案提示预习课本 (三)第一部分:花的结构 1、师说:花能形成果实,可是化是花是怎样形成果实的?要弄清这个问题,我 们先研究花的结构, 板书一花的结构

开花和结果教案

《开花和结果》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选择了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并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宾,使学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花的结构;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内容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也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作用打下基础。 三、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没有亲眼见过开花和结果、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特别是受精的过程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虽然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很少,科学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技能目标 (1)尝试对花进行解剖观察,提高动手能力。 (2)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说出传粉和受精以及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2、花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Word版

初一生物下册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乳山寨中学 王珊珊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三节。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花的结构;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内容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也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作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没有亲眼见过开花和结果、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特别是受精的过程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很少,科学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主要部分。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尝试对花进行解剖观察,提高动手能力。 (2)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说出传粉和受精以及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花的结构及花与果实、种子形成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 五、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讲述法 六、学法指导: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全班交流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新采摘的各种花、放大镜、刀片、镊子、载玻片、培养皿、解剖盘、课件、电子白板等。 学生准备:新采摘的各种花、透明胶。 简单说明:接到徐老师下达的任务“从教材中自主选择一节内容上一节公开课”。思来想去,选择了《开花和结果》这一节,一是因为以往每次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要么是第一学期末,或是第二学期初,每次都在遗憾,没有那么多的实物给学生做实验。而这个季节上这一节课还比较赶趟,能消除这个遗憾!二是因为从上学年,我们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我们学校要求,每一节实验课都必须真做,学校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不定时到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纳入考评。所以想在这节课中,将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与知识的探究结合起来,以适应这个严峻的教学形式。做得不好的地方,敬请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 八、教学过程: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第二课时“开花和传粉” 课堂教学过程流程图: (一)教材 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课程标准要求包括三个方面: (1)掌握植物开花的一般习性及影响开花的因素; (2)学习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 (3)理解传粉和受精与果实形成的关系。 在初中生物学阶段,本节课程内容是学生了解植物一系列生命活动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标准把这一节内容明确列入教学大纲。它承接了上节课学习的

知识“花的结构”,并且与今后授课的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特别对于下一节《受精和果实的形成》的学习有很大辅助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3)通过参观或参与人工授粉活动,关注开花、传粉与农业生产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实验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2)训练生物绘图技能,能从多角度、多因素分析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探究、处理信息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情感目标: (1)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使学生了解植物开花和传粉对果实形成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爱花护花的意识,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技能训练,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影响开花的主要因素; 2、花的传粉方式; 3、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难点:分析虫媒花和风媒花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设计理念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贯彻新课标的理念: 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各学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很多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些基本的感性认识,所以选用了一些同学们喜爱的图片,作为课题的导入点,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并不很深奥,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课程最后部分的技能训练中,有反映出生物学科与农业生产的联系。 2、教材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教师可以自主的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知识的传授是以学生的理解、记忆为前提的,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打破原有教材的框架,先观看幻灯片,直观的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入手,轻松导入新课内容“开花和传粉”,并以“传粉方式”为切入点,开展学生实验“观察苹果花和玉米花,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课后,通过参观田间人工授粉,使学生理解“知识就是生产力”的含义。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 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一生物下册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乳山寨中学 王珊珊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三节。本节课知识点清晰,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花的结构;第二部分传粉和受精;第三部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 “开花”是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前提,对于学生全面认识绿色开花植物起着关键作用,在章节中是一个重点。本节内容解答了种子的由来,回应了第一节,可以让学生完整地了解被子植物的一生,这也为后面学习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作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学生已经学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没有亲眼见过开花和结果、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特别是受精的过程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虽然六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对科学的观察方法了解很少,科学的意识也比较薄弱,因此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与手段。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花的基本结构,说出花的主要部分。 (2)概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尝试对花进行解剖观察,提高动手能力。 (2)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说出传粉和受精以及开花到结果的过程,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1)认同花、果实、种子对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2)养成爱护花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初一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开花和结果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描述花的主要结构。 2、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养成爱花的良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课前检测: 1、根的生长靠根尖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细胞体积的增大。根生长最快的是区。 2、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3、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 4、植物的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的`无机盐。 二、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一)、花的结构。 认真阅读教材102页完成下列各题。 1、认真填写名称。 2、观察花的结构,按照由外到内,由下到上的顺序,发现它由、、、、组成。 3、雄蕊包括、组成。 4、雌蕊包括、、三部分。 5、花粉在里,卵细胞在,精子在里。 6、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包括和。 (二)、传粉和受精。(阅读教材103页完成下列问题) 1、开花结果。

2、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3、受精的过程:当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受到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其内含有 花粉管穿过、进入子房,到达,花粉管末端破裂释放出来,与里面的结合,成为。这就是。 三、梳理知识体系。 1、花的主要结构 2、受精指与结合形成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 为什么说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五、巩固检测 1、一朵花的结构中,从外到内依次是:①花瓣②花萼③雌蕊④雄蕊()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④①② 2、花的主要部分是() A花冠B花托C雄蕊和雌蕊D花萼 3、被子植物的卵细胞存在于下列哪一个结构中() A花粉B花粉管C柱头D胚珠 4、受精后,子房发育成,胚珠发育成,子房壁发育成。 5、当摘除了一朵花的哪部分,这朵花肯定不能发育成果实?() 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 6、一朵豆角花里有6个胚珠,若6个胚珠都能发育成种子,至少需要花粉()个,精子()个。 A1个B3个C6个D12个

8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公开课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施甸县旧城中学邹丽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话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结构功能。 能力目标;1、通过对花的结构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学生的表达、交流、展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观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话剧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和展示自我积极参与的意识。 3、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识别花的结构,并说出花个部分结构的功能。 教学难点:探究花的结构。 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内容。 2、观察和采集的花(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破坏植物生长,收集有花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资料)

老师准备:准备本课观察花的结构的试验用具及材料:石榴花或其它的鲜、解刨盘、镊子、刀片、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下面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去欣赏一组花。(水仙花、荷花、菊花、梅花)这些花的确很美。但花无百日红,终究要凋落。那么,它凋落后会给大自然留下些什么呢?(果实)这时同学们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开花后为什么会结果?开花和结果到底有怎样的联系?这就是我们第三节要学习的《开花和结果》。 二、新授: 老师:花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你们知道哪些花呢? 学生: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 老师:大家看这种是什么花,分别在什么季节开放? 学生:水仙花(春天)、荷花(夏天)、菊花(秋天)、梅花(冬天)。 老师:你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各种不同的花会在不同

初中生物 《开花和结果》

《开花和结果》 ●一、教材分析 本章讲述的是被子植物的一生:包括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本节是本章的第三节,是在前面了解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的基础上,认识植物的开花、结果的过程。从教材内容设计看,本节由“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三部分组成。其中,“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这部分内容较抽象,需要教师让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思维已有较大的发展,但仍需要具体的感性知识作支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导入时要从生活入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基于课改理念及《课标》要求,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在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顺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知、情、意、相结合,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花、护花的自觉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1)花蕊与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关系 (2)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3)爱花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初中生物《开花和结果生物》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开花和结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1.描述花的基本结构。 2.概述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 B、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花的解剖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自学能力。 2.通过描述传粉、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生殖器官对植物繁衍后代的重要意义。 2.体验探索生物奥秘与参与新植物生命体形成的活动乐趣。 教学重点: 1.花的基本结构。 2.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 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子房的发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开花视频,质疑:一朵花包括哪几部分?花的哪些结构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呢? 二、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花的结构 观察提示:取一朵花,对照104 页图3-21,先整体观察,然后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解剖观察,认识花各部分的基本结构。 思考讨论: 1. 一朵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 推测:花的哪一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 3.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 【探究活动二】传粉和受精 1. 认真阅读课本104 页第二自然段,思考回答: 什么是传粉?传粉的方式有哪几种? 2. 仔细观察105 页图3-25,理解并识记受精过程,并完成以下填空: 花粉落在上以后,在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一直到达。花粉管中的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里面的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结合,形成的过程,称为受精。 三、盘点收获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小组内谈谈你的收获。

四、回顾总结 师生共同完善黑板拼图内容,形成知识网络。 五、达标检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