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摘要: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中。由于传统货币政策的实效,美国带头发起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日本等国家也相继推行。2001年,日本首次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也是全球第一个尝试使用这种非常规工具的国家,该政策结束于2006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日本于2009年重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该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紧缩预期的恶化,但对降低市场利率及促进信贷市场恢复的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或将给周边国家以及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日本2001-2006年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对其实施效果以及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规避该政策的不利影响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陷阱;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建议

目录

1 导论 (2)

1.1 选题背景 (2)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3)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3)

1.3.1研究方法 (3)

1.3.2研究思路 (3)

2 相关文献综述 (4)

2.1 国外文献综述 (4)

2.2 国内文献综述 (4)

3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5)

3.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5)

3.2理论基础 (5)

3.2.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5)

3.2.2希克斯——IS—LM模型 (8)

3.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容 (11)

4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12)

4.1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降低长期利率 (12)

4.2稳定金融体系 (12)

4.3促进实体经济的复苏 (13)

4.4日本国内居民利息损失,信贷无增长 (13)

4.5日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影响国际贸易 (14)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15)

5.1结论 (15)

5.2我国应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 (16)

5.2.1把稳定金融体系放在首位 (16)

5.2.2抑制国际游资的涌入 (16)

5.2.3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16)

5.2.4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7)

参考文献 (17)

1导论

1.1选题背景

2008年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波及了全球经济,引起全球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使得全球经济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中。各国政府为了应对此次危机,纷纷利用财政手段货币手段刺激经济活力,同时央行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传统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不明显,因此,由美国带头发起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国家也相继推行,日本也重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至此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至今除了欧洲央行表示将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美国和日本仍在继续推行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最早是由日本央行提出的。1950年20世纪80年代,日本

是以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经济结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长期处于不景气的境地,为此自1991年起日本央行开始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连续降低市场利率水平。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日本经济陷入经济萧条和物价水平不断下降的困境。央行为了处理大量不良债权,缓解危机,刺激经济恢复实行零利率政策,并在经济复苏后暂停了零利率政策。但是后来又遇到美国2000年IT泡沫破灭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日本经济再次恶化,于是2001年日本央行决定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各国相继进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是竞争性的货币战争,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危机有一定的缓解和调控作用,但是从长期看,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结构问题,同时对周边国家乃至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有必要了解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具体实施操作内容,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应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冲击。

1.2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因为它是在传统货币政策无法奏效的情况下推出的,因此该政策积极影响与不利影响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以日本为代表,对其2001-2006年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整理政策实施内容及其理论基础,并对该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对我国应对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有着重大指导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上主要围绕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希克斯的IS—LM模型进行探讨,并且运用实证数据对2001年-2006年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该政策对人民币汇率以及双边贸易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应对美联储等主要经济体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政策建议。

1.3.2研究思路

首先,本文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当前美联储为代表的主要经济体为应对经济危机,相继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非常规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有一

定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副作用,因此研究该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了解当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然后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以及本质进行解释,同时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以及希克斯的IS-LM模型。并且探讨日本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产生的副作用。

最后,对我国应对美联储等国家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2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Miyako(2003)认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效果有四个限制条件:(1)日本经济低增长导致的低预期收益率;(2)对持有风险资产的谨慎态度;(3)高不确定性;(4)对流动性需求非常大。Bernanke,Reinhart 和Sack(2004)认为,日本的利率水平,在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要比预计的状态低。Baba(2005)发现,持续扩大流动性和政策承诺确实能够减轻银行的融资约束并且降低银行间市场的信用价差。Kirchner(2006)认为,日本银行只是提供了宽松的货币环境,基础货币的供给仅仅是停留在银行体系内部,并没有向实体经济传递。Ugai (2007)通过对主要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他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对日本经济衰退起到了延缓作用,但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稳定金融市场,预想的政策效应对经济复苏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总体上量化宽松对增加总需求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大卫·塞蒙斯(2010)认为如果没有第二轮宽松,美国经济可能会更糟糕,而且只要经济没有好转,量化宽松的次数就没有上限。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好转,而这却是整体经济复苏的关键。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10)将美联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贬斥为“以邻为壑”的货币贬值策略。

2.2国内文献综述

裴桂芬(2008)认为,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效果显著,但是在低利率承诺和预期效果并不明显。易纲(2008)认为,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开放环境下,日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有局限性,削弱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潘成夫(2009)认为,在日本银行推行量化宽松之初,由于金融机构

的高不良资产率以及对未来的悲观预期,使日本银行释放的大量基础货币没有实现货币需求的扩大,政策效果不明显。但是增加的流动性使金融体系得到稳定,间接支持了经济复苏。张亦春(2010)认为,量化宽松政策的前提是央行明确承诺利率将长期保持低位,然而日本央行声明的效果并不明显,仅对收益率曲线有所影响。曾刚(2011)认为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降低了市场利率水平,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短期和长期利率水平的预期,带动金融市场风险报酬的下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潜在融资成本。但是在刺激银行信贷增长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王永茂,刘惠好(201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与零利率政策相比,日元汇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即期波动和长期变动影响均不明显,对汇率的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也较弱。此外,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短期内存在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变动具有财富效应。孙婧怡(2013)日本政府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本国内通货紧缩状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其国内资本市场。该政策造成的外溢影响也波及到了亚洲其他国家,使亚洲国家面对通胀加剧、被迫卷入货币贬值竞争、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等问题。

3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3.1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含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来刺激实体经济的政策手段。由于该政策是在以利率为核心指标变量的常规货币政策无效时实施的,因此该政策是一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具体的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即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增加货币贬值的风险,因此政府一般在发生通缩时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但同时,持续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则会增加通胀的风险。

3.2理论基础

3.2.1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即货币需求理论),是指当名义利率低至零利率水平时,会出现常规货币政策无效的“流动性陷阱”——即常规的货币政策无法降低市场基准利率,因此央行无法实现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不能对实体经济进行调控。原因是常规的货币政策以利率为杠杆,而当流动性陷阱出现后,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起不到刺激宏观经济的作用。凯恩斯认为造成大萧条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并且强调了利率在货币需求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理论经济学界产生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理论。

凯恩斯否定了古典理论假定的货币流动速度是常量,他把资本市场上的资产分为两类:

一类是债券,能够获得利息或股利收入的资产;另一类是货币,不能获得利息收入。人们之所以会贮藏没有利息的货币,是因为货币具有流动性,使用灵活。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对持有货币的偏好,即货币需求。在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需求,在于人们的三个心理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易活动以及应对意外事件的准备金。根据边际消费倾向理论,交易支出与预防支出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即这两个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我们用函数将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表示成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的函数关系,得到:L1=L1(Y)= k*Y,其中L表示流动性偏好(即货币需求),Y表示收入水平,k表示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的正向比例关系。

投机动机是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重要创新。人们之所以贮藏没有利息收入的货币,是为了在预期未来债券价格上升时,购买债券获得收益,这是资本市场上的一种投机行为,决定这种货币需求行为的心理动机即为投机动机。其中,利率水平是决定人们对资本市场上债券价格预期的重要因素,因而利率是决定人们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利率与债券价格是呈反向变化的,当利率水平较低,债券价格较高时,相应的人们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将降低,债券价格会上升,因此人们对债券的需求增加,而对货币的需求相应减少。反之,当利率水平较较低,债券价格较高时,人们预期未来利率水平上升,债券价格会下降,因此对债券的需求减少,对货币的需求增加。综上所述,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呈反比,将其用函数表示为:L2=L2(r)=-h*r,其中,r表示利率,h表示利

率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L=L1+L2= L1(Y)+L2(r )= k*Y-h*r 。将利率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用图像表示为:

如图1所示,交易动机与预防动机下的货币需求量L1受利利率的影响很小,因而在图中表示为一条垂直线,L2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了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将L1与L2加总得到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曲线:

当利率水平极低甚至达到零时,由利率水平与债券价格的反向变动关系可r

知,人们对利率的预期必将上升,相应的债券市场价格必将下降,因而必须抛售债券,保留货币,避免损失。因而,当央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时,若利率水平降至很低甚至为零的水平时,人们会将由利率降低而增加的货币供给全部贮藏起来,这种行为使得央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如图2所示,货币需求曲线L前半部分,表示的是流动性偏好,即人们的货币需求。但是当利率水平很低达到r0(r0接近于0)时,L曲线呈水平状态,这表示的就是流动性陷阱。流动性陷阱使得央行无论发行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此时的货币需求趋进无穷大,因而央行发行的货币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3.2.2希克斯——IS—LM模型

IS—LM模型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希克斯在1937年发表的《凯恩斯先生与古典学派》一文中提出的,1948年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在《货币理论与财政政策》以及1953年在《凯恩斯学说指南》中对这一模型作了解释,因此,这一模型又被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通称修正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与政策分析都是围绕这一模型而展开的。该模型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完美契合在一起,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相互关系,分析了两个市场的均衡是如何统一的,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具体过程,对于分析政策效果和政策的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IS-LM 模型反映的是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条件下,总收入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在IS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使产品市场实现均衡,在LM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都是使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由于在IS 曲线中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在LM曲线中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因此,把IS曲线与LM曲线在图上结合起来就会有一个交叉点,交叉点上国民收入和利率的组合表明,在这一点上不仅产品供给等于产品需求,而且货币的供给也等于货币的需求,即这一点是使产品市场及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利率和均衡的国民收入。如图3所示:

其中,横轴为收入Y,纵轴为利率i,E 点表示的就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状态r0是均衡利率,Y0表示均衡的总收入水平。下面分析一下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对IS-LM模型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包含政府购买与税收,这两个因素主要对IS曲线产生影响。当政府购买增加时,这将引起IS曲线向右移动,与LM曲线形成新的均衡,此时产出增加,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将通过影响投资进一步降低总产出,这一般看作为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增税的手段来稳定经济,增加税收将会引起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降低消费,这将引起总收入减少,使IS曲线向左移动。IS曲线和LM曲线形成新的均衡,此时产出下降,利率降低,但是利率降低将会引起投资上升,增加总产出,如图4所示:

(2)货币政策的影响

当央行判断经济形势过热时,往往通过减少货币供给,进而提高利率和降低产出。假设央行减少货币供给,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形下,实际货币余额降低。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使LM 曲线从LM1向上移动到LM2,LM 曲线和IS 曲线的均衡点从A1变为A2 ,此时利率从i1提高到i2,利率的上升使投资下降,进一步使产出降低,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E ,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i

i 2

i 1 0

Y 2 Y 1 Y

图5 紧缩性货币政策对IS-LM 模型的影响

到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组合。当名义利率下降到很低时,人们的货币需求趋于无穷大,这时LM曲线趋于水平,央行无论发行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因而央行无法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LM曲线水平部分被视为流动性陷阱。

3.3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内容

日本在2001年-2006年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核心有三个方面:(1)针对央行2001年3月之前所一直采用的以隔夜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的货币政策目标,改成以央行对受其监管的金融机构所存放于央行的准备金数额为货币政策目标。央行规定银行法定准备金余额从之前的4万亿日元增加到5万亿日元,并且法定准备金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增加,2003年达到30多万亿日元,2004年1月确定的准备金目标高达35万亿日元,大幅超出所需的法定准备金;(2)央行公开承诺,物价没有回升或者稳定于0%,这个宽松政策就不会结束。CPI必须持续增加并且保持在零以上,通过增发日元货币量让日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由于各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里的存款准备金余额是无息的存款,因而超额的资金用来投资和扩大信贷规模。(3)央行单向购进长期日本国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得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余额增加,从而使得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降低为零附近。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引起的经济衰退,日本重启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国

债和公司债、商业票据的购买,事实上是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提供流动性,刺激经济的恢复。

4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

4.1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降低长期利率

日本央行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市场流动性。基础货币规模在2001年末是72.5万亿日元,2005年达到、115.3万亿日元,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使得货币供给量又在更大程度上的提高。充足的流动性为金融机构增加贷款和投资力度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改善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使得过剩的流动性进入社会,进一步实现CPI上升的目标,促进经济的恢复与增长。此外,基础货币量的增加,不仅使得短期利率下降,对于长期利率也有影响。据统计,2002年至2003年上半年,日本的5年期国债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都有明显的回落,5年期国债利率从0.5%降至0.2%,10年期国债利率从1.5%降至0.5%,基本上达到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

4.2稳定金融体系

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金融机构暴露了大量的不良债权,2001年9月和2002年3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总额,分别达到36.8万亿日元和43.2万亿日元,不良债权比率分别占到7%和8.4%。大量暴露的不良债权使得日本金融机构的股价大幅下降,资本充足率成为金融机构的严重问题。双压力导致日本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和风险都在提高。日本央行增发基础货币,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流动性,对于金融机构的融资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问题。因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稳定了金融系统,对流动性紧张的金融机构效果显著。

如表1所示,通过对照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初与结束时经济状况,来分析该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短期效果。

表1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起始与退出时日本经济状况的比较

经济指标起始(2001年3月)退出(2006年3月)核心CPI 连续35个月同比下降连续4个月同比上升

股票价格阶段峰值(2000年4月12日)

的59% 最低点(2003年4月28日)的2.1倍

实际GDP增长率持续下降年增长率达到5%

企业盈利徘徊不前、甚至下降连续14个季度增长

失业率连续下降连续7个季度上升

设备投资 4.8%,一度达到5.5% 4.5%,最低值4.2%

低价无增长连续4个季度增长

个人消费额阶段峰值(2000年3月)的61% 6大都市均上升

4.3促进实体经济的复苏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货币供应量的增多,使得消费者信心与企业信心也有所提高,进而促进了消费和投资的回复,促进了日本实体经济的复苏。但是实体经济并没有根本性的复苏,名义GDP为的增长没有出现大幅提升,如图7所示,日本在2001-2006年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其名义GDP一直在39183.3-46059.4之间浮动,并未取得实质上提升。

数据来源:日本统计局

4.4日本国内居民利息损失,信贷无增长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尽管对日本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没有达到之前预期的作用。过低的利率使得储蓄者处于不利条件,造成利息损失。

据统计,在1995-2004年间因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低利率,日本居民损失了约154万亿日元的利息,相当于日本GDP的30%,即平均每年减少GDP的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总需求,不利于消费。

虽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结束了通货紧缩现象,但是宏观经济增长依然处于低增长水平甚至停滞状态。在2001-2003年,尽管基础货币供应量持续在两位数以上增长,然而超额的货币供应量大部分都在银行系统内,银行贷款的增长没有改善,一直都是负数,并没有推动信贷规模的增长。说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并未有明显的优化效果。

4.5日元对人民币汇率降低,影响国际贸易

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同时,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同时,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日本自实行零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的是降低利率,进一步使得汇率降低日元贬值,如表2示,在2000年,日元汇率明显降低,虽然在2002年开始升高,但是通过又一轮的增发货币,使得汇率在2004年又再次降低。

表2 货币汇率(年平均价)单位:1美元合本币数年份日本/日元中国/人民币

2000年107.77 8.28

2001年121.59 8.28

2002年124.96 8.28

2003年115.82 8.28

2004年108.12 8.28

2005年110.22 8.19

2006年116.3 7.98

2007年117.76 7.61

2008年103.36 6.95

2009年93.57 6.84

2010年87.78 6.77

2011年79.81 6.46

2012年79.79 6.31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图8是1998-2012年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趋势图,可以看出日本在2001-2006年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期间,汇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5结论与政策建议

5.1结论

日本在2001年至2006年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不良债权问题,稳定了金融市场,增强了个人以及企业对市场的信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并走出通货紧缩的困境。但是政策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银行贷款规模未取得大规模增长,因而超额货币仍然停留在银行内部,并没有对实体经济有较大的帮助,国内名义GDP没有大幅提升,宏观经济增长仍然处于低增长水平甚至停滞状态。当然这样的结果也与日本企业的经营思维以及日本金融体系固有的问题有关。日本首次实行这种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问题,对其他国家及银行都提供了经验借鉴。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欧相继实施量化宽松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这说明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共同策略。但是,通过分析日本首次实践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结果来看,并未对通货紧缩起到实质效

果。而当前美联储毫无节制的推行一轮又一轮的量化宽松,已经波及到其他国家,推高了全球通货膨胀水平,而对美国宏观经济复苏的作用并不明显,目前欧盟已经退出了量化宽松。当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虽然不能明确定义,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发达国家无止境的以量化宽松来复苏经济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国家,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来减轻量化宽松对国内经济的冲击。

5.2我国应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建议

5.2.1把稳定金融体系放在首位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美日等发达国家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导致本币贬值外币升值,但是由于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币值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在短期内存在着升值和贬值的双向压力。因此,人民币汇率走向应该根据本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实际发展而调整。即人民币汇率需要顶住美元,这样可以减少汇率波动产生的额外交易成本和资金流波动。

5.2.2抑制国际游资的涌入

国际游资的涌入,势必会增加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人民币的升值不利于我国的出口,降低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使得我国本就处于低利润加工环节的出口企业面临困境。为此我国必须采取措施抑制人民币升值。同时,美元贬值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油价格高涨产生很大影响,而中国现在对进口农产品和进口原油已经有了很大的依赖,为了降低进口成本,克服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必须加快人民币对外升值。中国陷入了两难境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靠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2.3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美日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中国外汇储备使用的风险提高。因此,中国亟需一个合适的管理方式来引导外汇储备的投向,分散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管理,并积极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管理,减少硬性的行政干预,将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协调好,缓解通胀压力。正如投资经济学的一个经典的比喻,不能将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协调和完善外汇储备的现有结构。

5.2.4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中国贸易、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更加匹配,保证巨额财富不因美国的霸权汇率变动遭受损失或是将损失降低。唯有人民币的走强,才不会永远弱势,受制于美元和美国的霸权。现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使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滥发美元,借此攫取其他国家的财富。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深受其害,因此,改变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应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维护本国自身的权益。

参考文献:

[1]Miyak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c2314578.html,/2010-11-20/125732626.htmlJapan’sTrap,http://ww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c2314578.html,/krugman/www/,2002

[2] Bernanke,B.,V.R.Reinhart,and B.P.Sack.Monetary Policy at the Zero Bound:An Empirical Assessment[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4(2):2-100. [3]Kirchner S.2006.Japanese monetary policy under quantitative easing: neo -wicksellian versus monetarist interpretations[EB / OL].http: / www.nber.org.[4] Hiroshi Ugai. Effects of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A Survey of Empirical Analyses [J]. Monetary and Economic Studies,2007(3).

[5]辜岚.从货币传导机制看日本货币政策的失效[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35-41.

[6]黄晓龙.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J].上海金融,2007(5):52-54.

[7]李新新.关于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三次理论讨论[J] .金融发展评论,2010(1):55-62.

[8]刘居照.货币政策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实证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09(9):16-20.

[9]刘瑞.日本走出萧条过程中的货币政策——近年来的零利率政策与数量宽松政策分析[J].日本学刊,2007(1):42-54.

[10]潘成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与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9(8):4-9.

[11]裴桂芬.日本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日本研究,2008(2):26-30.

[12]宫崎义一.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复合萧条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3]王亮亮,李明星,苗永旺.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实践、效果与退出机制[J].上海经济研究,2010(5):32-41.

[14]杨金梅.日美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3):100-102.

[15]易纲.零利率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有效?[J]. 中国经济观察,2008.

[16]张亦春.非常规货币政策探讨及金融危机下的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2010(3):27-33.

[17]裴桂芬.日本数量宽松型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J].日本研究,2008(2).

[18]尚姝.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研究——基于日本经验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5).

[19]万志宏,曾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以日本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1(4).

QE量化宽松政策解释即对经济的影响

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简称QE),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量化宽松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视为变相“印钞”。市场流动性的改善可降低利息,而低息环境又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融资环境,因此美国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推出多轮量化宽松借此刺激经济发展。 量化宽松(QE:Quantitative Easing)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在宣布削减QE的同时,美联储进一步强调,将在QE完全退出后,在较长时间内仍维持低利率水平。美联储明确提出,即使在失业率达到6.5%的这一可能考虑提高利息的临界值后,只要通货膨胀水平的情况允许,美联储将不急于提高利率。 QE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和缩减通过美联储会议导致的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联储的这一决定令市场颇感意外,此前多数分析认为美联储将于明年初才会宣布正式进入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过程。“我很意外,同时也很兴奋。”纽交所资深交易员马克·奥托(Mark Otto)对腾讯财经表示,“美联储给市场传达的信息是经济正在进一步走强,并且在不需要借助额外货币刺激手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持续改善。”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最后一次以美联储主席身份出席会议的伯南克说,“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开始从紧。”在被问到对QE项目进行进一步缩减的时机时,伯南克称将有可能在2014年年底之前完全结束QE。在被问到即将接任的耶伦(Janet Yellen)在这个决策的制定中所起的作用时,伯南克说,他们一直都密切合作,并且就这个决定进行过咨询,“她完全支持我们今天的决定”。 黄金价格下跌↓金价方面,在美联储宣布将每个月的资产采购规模进行缩减,并降低了通货膨胀预期,暗示更好的经济前景之后,黄金价格在极为动荡的交易中下跌了约1%。在联储声明公布后,黄金价格对此的最初反应是上涨。但是在美元汇率扩大早前涨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大涨接近2%收于纪录新高之后,黄金价格又在之后的交易中大跌,现货黄金合约报价下跌了0.98%至每盎司1218美元。

最新整理,史上最全:美国三次量化宽松政策解读及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

一、前三次量化宽松是什么? 量化宽松是一种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买证券(通常为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改变市场主体对利率和汇率的预期,恢复市场信心,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与传统工具不同,量化宽松被视为一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操纵工具。 “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中央银行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钱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借钱给接受存款机构、从银行购买资产等。这些都有助降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和降低银行同业隔夜利率,银行从而坐拥大量只能赚取极低利息的资产,央行期望银行会因此较愿意提供贷款以赚取回报,以减缓市场的资金压力。 1、QE1的内容 QE1背景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国的金融市场遭受了严重的打击。并出现了信贷紧缩现象,美国想注资金融业以消除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美联储连续7次下调联邦市场利率,至2008年底,利率已降至0%-0.25%的低位。但结果却并收受到明显效果,金融市场风险溢价仍居高不下,信贷市场紧缩严重,美国为了救市转而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量购买美国资产以及债券,由此不得不印发大量美钞以购买相应的资产。 QE1的实施过程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企业(简称GSE)房利美、房地美、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innie Mae)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这是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开始。2009年3月18日FOMC召开会议,决定美联储在未来6个月内购入最高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同时将在原先决定购买50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础上,再购买7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证券。2009年11月4日,美联储在结束利率会议后发表的政策声明中宣布,决定总计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价值约1750亿美元的机构债。后者略低于联储早先公布的2000亿美元。美联储由此小幅缩减了首轮定量宽松政策的规模。2010年4月28日,美联储在利率会议后发表的声明中未再提及购买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机构债的问题。这标志着联储的首轮定量宽松政策正式结束。首轮定量宽松总计为金融系统及市场提供了1.725万亿美元流动性。 QE1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QE1对GDP、股指、就业率、美元、黄金、原油的影响 GDP:自首轮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对提振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GDP环比年率自2008年第四季度至2009第四季度触底反弹,一路上扬。 股指:截至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这使得美国标准普洱500指数从2009年3月底的797.87点升至2010年4月底的1186.69点左右,涨幅超过48.7%。 就业率:美国自量化宽松政策实行以来,从上表中显示的失业率来看,短期和长期内失业率均未有明显改善,不降反增。尤其是2009年4月到5月短短一个月间,失业率从8.9%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421]张鑫.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尹小平.吉林大学,2013. 摘要:2008年以来,随着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和恶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将量化宽松政策作为应对经济增长停滞以及通货紧缩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经济和金融平稳运行时鲜有运用,其内涵是在以利率为核心指标变量的常规货币政策无效时,中央银行刺激国民经济的政策手段。 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一直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变量,通过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再由市场利率调节------------------------------------------------------------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最新浅谈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浅谈量化宽松政策及其影响 摘要:在经济复苏1年多以来,美联储短期利率仍然近零,欲依赖于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大量购买国债,贬值美元。继续抬高通胀率。以换取就业率的提高,而同时另一方面再次提高国外各央行对美汇率,减少还债压力,本文就金融危机中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和中国影响进行浅谈。 关键词:量化宽松政策;金融危机;通货膨胀;中国经济 一、金融危机与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爆发的2008年金融危机将全球各大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卷入其中,造成全球经济衰退,各国央行不断降息,短期利率近零,美联储在雷曼兄弟倒闭后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主要购入长期国债和其他方式向经济注入巨大流动性以应急日益崩溃的市场和各大企业,其关键是在于稳定银行体系,这种极端性政策通常是在利率无效时才推出。尽管早在2001年日本首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后惨遭败局,在美作出这一决策后,日、英和其他主要经济体还是纷纷进入量化宽松,以此谋求金融市场稳定。这是经济危机历史上首次全球大规模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但此政策很难把控,风险非常大,难免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各个层面引发恶性循环式的共振。 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央行降息会引发一系列资产替代,而导致证券收益率下降,而经济衰退时期就多可能出现短期利率近零,由于利率再无法下调,重复操作上述措施就可能失效,或形成瘫痪,陷入流动性陷阱。如今对于凯恩斯的这个理论存在一些争议,但无论是否有流动性陷阱,在低利率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变得非常困难,因而量化宽松变成一个有效的措施。然而就其本质而言,量化宽

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央行承担经济风险的程度,一旦经济无法复苏,央行承担的风险就很可能爆发,而最终由社会承担;假如经济得到复苏,其逆向操作在使市场正常化的过程中则会出现通货膨胀,引发新的恶性循环。 然而在第一次量化宽松过程中各央行背负了大量不良资产之后,经济虽然得到持续复苏,但形势疲弱,近两年来未摆脱短期利率近零状态,而通货膨胀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在接受了这一事实和适应了这种慢性病后。奥巴马内阁出于一部分政治因素,提出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忽视通胀率和试图减轻对中国这个最大的债务对象的还贷压力。 二、二次量化宽松对美国和全球的影响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乏力,就业增长迟缓,失业人口数字依然庞大,各种数据均不乐观,奥巴马内阁救援经济力不从心,中期选举失利,因而不难想象二次量化宽松这剂非常规激素被迫打入。新一轮的量化宽松通过将本来近零的基准利率再压零边,以大量买入国债和机构债券等中长期债券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提出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不久后,G20(二十国集团会议)便在韩国举行,本次与会中有不少新兴经济体,白宫委托美联储在会上提出此政策,被 G19 联合围攻,各国央行纷纷表示担忧量化宽松既无担保又无助于应对美国以致全球的经济问题,而本,伯南克则声称-、此举是为拯救全球经济(并不只为了标治美国就业问题)。事实上此政策在美国金融投资界也引起很大轰动,美国多位来自各个金融与投资机构的投资家,基金会长,以及著名大学的经济学家联名写给伯南克一封关于反对量化宽松政策的公开信,而伯南克只是在华盛顿邮报上轻描淡写地表示:美联储并不能够独自解决所有危机。从美国方面对量化宽松的反应中可以看到,假如不印刷新货币,大量放债将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分析

[427]夏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分析 崔健.吉林大学,2013. 摘要: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为扭转经济颓势,美国先后推出了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2年9月再次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并于同年12月加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事实证明其财政、货币政策都会对世界经济造成影响。本文通过研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美国前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全球,尤其是对中国产生的溢出效应,有助于合理预估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全文可分为四部分: ------------------------------------------------------------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工商管理硕士(MBA) 经济管理学院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论文 ESSAY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与政策 Course Name 教师姓名 Name of Teacher 报告题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Case Report Title 学生学号MB1008124 Student Number 学生姓名张玮 Name of Student 2011年05月04日 成绩教师签字 Score Signature

摘要 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4月27日下午2点,美国联邦储备局召开了其成立98年以来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伯南克宣布将于2011年6月份如期结束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并表态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出台的可能性非常小。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的倒闭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为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美联储推出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从2008年9月到2010年7月,美联储向市场注入1.7万亿美元。由于美国经济指标持久得不到改善以及高居不下的失业率,美联储宣布于2010年8月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花费6000万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国债的大量增发和贬值、美元贬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给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并加剧希腊、冰岛等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 对于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加大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加剧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负责程度、直接加重国内制造业和对外出口贸易企业的成本负担、对中国现有通货膨胀的输入型影响、热钱进出中国对中国资产市场价格和稳定的影响以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后对中国的潜在影响等几个主要方面。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最近央行突然宣布加息,这次加息行动是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央行刚刚宣布实施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采取的相反行动,就显得很不寻常,因为这预示着宽松的刺激性宏观政策开始退出,这反映出我们对目前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判断,如果不是乐观,至少也是积极的。在发达国家放松货币政策的时候,我个人希望这不是安排宏观刺激政策开始退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因为我一直担心美国与世界经济会遭遇二次探底,而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其根本用意是绸缪即将来临的新的大危机。对此,我们必须警惕。 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 美联储在9月初就宣布了要实施第二轮的货币刺激政策,紧接着在不到一周时间内,奥巴马政府也宣布了基于第二轮政府刺激政策的300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和500亿美元的基础减税投资计划。在美国经济仍处在复苏轨道之中的时候,美国政府与美联储当局为何要急于出台新的经济刺激计划?显然是因为美国经济即将爆发新的大危机,美国宏观调控当局在未雨绸缪。美国与世界的这场危机都没有过去,其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美国在次债危机爆发后所形成的庞大有毒资产并没有得到处理,而只是被掩盖和冷冻了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推迟矛盾的爆发期,以及为解决矛盾争取到时间。 美元量化宽松带来的资金,大部分会通过美国金融投资体系流入收益率更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套利。尤其是在目前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之中,加息抑制经济过热成为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如何采取措施更为有效地区分外商直接投资和热钱流入成为时下外汇管理政策的焦点。 11月3日,美联储推出一个新的国债收购计划,其目的在于压低长期利率,从而加快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美国的央行将把数千亿新鲜印制的美元注入到整个世界经济当中。美国国债收购计划的推出,印证了此前业内对美联储将实施量化宽松的预测。 量化宽松带来的美元贬值效应对降低美国债务负担水平不无裨益。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预计2010年美国国债余额将达到13.6万亿美元,占GDP的93%。奥巴马政府历来将缩减债务压力作为主要的施政纲领之一,借量化宽松之际,通过通胀贬值降低实际债务负担是一条有效的措施,甚至有国外相关机构预测通过贬值可以降低实际债务负担达5-10%左右。 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10月30日在纽约表示,美联储计划实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将加剧资本流入新兴市场。由于正处于去杠杆化之中,美国经济并不能吸收新一轮量化宽松释放的巨大流动性。投资者将会配置更多的新兴经济体高回报资产。而对于中国等国家,这意味这大量外部资金流入,对实体经济将是巨大风险。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的背景下,海外资本流入不断升温。2010年2月至10月底,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专门开展了新一轮应对和打击“热钱”行动。10月28日,外管局点名通报了6家银行的9个分支机构的违规办理外汇业务,这一做法实属罕见。外管局表示,当前违规流入的“热钱”多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呈现多点式、渗透的特点。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在同一年会上也表示,非常担心美联储量化宽松,会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的影响简析及应对政策

美国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 翁 美国的货币量化政策即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为“无中生有”创造出制定金额货币,也被简称为间接增印钞票。“量化宽松”中的“量化”是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美国从雷曼银行倒闭后,从08年9月到2012年12月先后进行了四轮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累计印出逾2万亿美元,这意味着货币的供给大于,美元贬值无疑。在当今全球化日益密切的情况下,中国受其波及在所难免,而且中国处于政治、经济原因,当前是美国最大的债主,美元外汇超过万亿。在种种情况下,中国的苦境大概昭然。 美国货币量化宽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可以有一下三方面 1.美元贬值,导致中国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在无故缩水,损失重大。 2.人民币被迫升值,经济“三驾马车”中出口受到严重打击。 3.大宗商品因为美元过多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而价格上升(其中以原油为代表),而中国 发展建设中对此有十分倚重,进口价格上升,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处境堪忧。 注 传导机制:(对中国的影响) ⑴从贸易差额角度分析:美国大量发放货币→美元贬值→美国国内物价上涨→中国进口 减少→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的减少 综合上述分析,由于不知道到底是进口减少的多还是出口减少的多,所以对于经常账户到底是出现顺差还是逆差是不知道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对外贸依赖性极高的国家来说经济肯定会受到消极影响的 ⑵从债券角度看:美国大量发行货币→美元贬值→中国持有的美国债务资产缩水→中国 损失巨大 ⑶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而导致的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实施量化货币政策→世界主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如果)人们消费欲望不强,对经济预期不强→过多的货币追逐不足的商品→出现滞涨现象→中国经济必然受到影响 美国的流氓政策无疑使中国经济前景不甚乐观,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当然是有所影响的。中国顺时推出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11年起又推行“稳健”的政策,其中也很多值得解读的地方。 (1)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指实行低利率政策,减轻企业贷款,融资成本负担,释放居民储备,鼓励和扩大消费;实行低存款准备金政策,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放开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控制,促进信贷资金,快捷、顺畅地支持经济发展。 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是我国十多年来在货币政策总称中首次使用“宽松”的说法。此举意在增加货币供给,就是要在继续稳定价格水平的同时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方面发挥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摘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出现,极大的拓宽了中央银行政策工具和政策的操作空间,是对传统货币政策的一种极大创新。近年来也出现了很多关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研究文献,本文将在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述,在得出一些结论的同时也提出新形势下仍需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传导渠道;实施效果;新兴市场国家影响分析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及其含义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以量化宽松为特点,主要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包括中长期国债等中长期资产的措施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以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具体而言,就是中央银行在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量急剧萎缩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印制钞票并用于购买国债等方式,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一种货币政策。 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自2001年日本首次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来,各国的专家和学者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包含以下3个角度: (一)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的三条渠道分析 针对这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如何对实体经济产生作用,通过怎样的传导机制来产生作用,各国学者做了很多的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大量的研究结论主要集中在三大渠道: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投资组合调整传导渠道和与财政政策配合使用形成的财政支出扩张渠道三种。 1、低利率预期引导下的利率传导渠道 在危机期间,增强人们对政策和经济前景的信心是极其重要的,所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否起到作用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是否具有可信度。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国家都会进行积极的预期管理,通过强化公众预期来提升人们对经济的信心。一般通过发表利率声明、官员公开讲话或者暗示等途径向公众传递一种信息——“只要通缩风险持续存在,或者通货膨胀率显著低于目标,就将维持低利率”。以此引导人们产生低利率水平的预期,从而降低长期利率,以此来影响资产价格,提高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来达到刺激消费和投资的目的。 Krugman于1998年就曾在其关于“预期管理”的著作中提出:当名义市场利率将至零时,能够影响私人部门关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就会变得很重要。并指出即使名义市场利率接近零下界时,中央银行仍然可以通过提高未来通货膨胀率预期的方法来提高现阶段的产出水平。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美国量化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摘要:在2007年当中,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危机爆发后美国为了复苏经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量化宽松政策。随着经济危机的在全球的影响不断加大,美国先后实行了四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求刺激、稳定经济,增加就业率。从而使经济复苏。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手段银行购买国债或中长期债券,增加货币供给,为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资金,也就是增印货币。这种做法无形中使本国的货币发生贬值。因为美元为世界货币,而且我国持有大家的美元外汇储备。所以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同时不免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其中就包括人民币汇率。本文从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内容说起,为大家介绍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接着为大家讲述量化宽松政策的内容及影响,然后为大家阐述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人民币汇率、汇率制度、以及汇率的变化对我国经济进出口、经济结构、推动汇率改革的影响。事实证明只有推动汇率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才能保持我国汇率的独立性。最后本文根据美国对我国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然后对美国将要进行第五轮量化宽松政策做出了预计和对量化政策对我国的冲击做出了警示。 关键词:美元;量化政策;人民币汇率;影响;应对策略 一、引言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2007年美国因为房地产行业泡沫破碎,大量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其投资基金被迫关闭,使美国股市产生了剧烈的风暴、动荡。对金融市场造成了隐约性的流动不足,从而导致的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抑制了美国的消费需求,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失业数据进一步扩大。为了摆脱这一困境,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稳定国内的金融市场,刺激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从2008年至今,美国先后实行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现在的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美国又是世界的经济中心,美国的经济能影响到其他国家,所以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很快的蔓延到全世界,对世界各个国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美国为了刺激经济的复苏所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不免对我国外汇造成影响,而汇率是国际贸易中用于调节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国际贸易中的杠杆。维持国家汇率的稳定和控制外汇对我国进出口有益的变动对我国来说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从各个方面对人民币汇率造成影响的研究,从而找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原因和对其影响提出建议和结果方法。 (二)美元的国际地位 拥有强势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梦想。若一个国家的国币强势其货币具有较高国际储备,币值能很稳,受外部影响元素较少。能引领着国际货币的发展方向。而美国就是的美元就是强势货币。自从布雷德森林体系解体、黄金不再货币化,世界上的货币都是使用的不兑现的信用货币。货币本身不存在价值,不再和任何一种商品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蜕变成了不折不扣的价值符号。就是这种没有任何价值的价值符号钞票美元,可以在国内和国外换取其它国家有价值的商品和他们的劳动成果。现在的货币实质上可以看作是发行国给持有国的一张欠条,为什么美元会是强势货币 1.要成为世界货币需要发行国有足够的信誉。而美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国内通货流通和物价长期稳定,美元汇率长期内在世界大部分货币中处于强势地位,有实力信誉的基础。

量化宽松的四个阶段

三、1.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QE1): 2008年11月,美国金融市场正处在危机的漩涡之中,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美联储宣布将购买政府支持房利美、房地美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与房地产有关的直接债务,还将购买由两房、联邦政府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担保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2010年4月,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总计购买政府支持企业债券及相关抵押贷款支持证券1.725万亿美元,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历史低位。虽然美联储向金融系统注入了巨额流动性,但由于实体经济复苏和就业增加过程缓慢,银行信贷不增反降约255亿美元,金融机构处于盈利考虑,将低成本资金大量投向金融市场,道琼斯指数在创下6640点的新低后持续反弹,到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时再度收复10000点大关,而失业率则由6.8%升至9.7%,经济衰退停止。 QE1把华尔街的金融公司从破产边缘拯救了出来,而美国经济仍在苦苦挣扎。虽然道琼斯工业指数[2.60%]大幅上涨,但美国就业率没有根本改善。 2.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QE2): 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美联储从市场购入6000亿美元中长期国债,并对资产负债表中到期债券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进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在于上一轮政策未实现增加就业的目标,告失业率使美国政府面临较大的政治压力,同时也使依赖消费拉动的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另外,0.25%的联邦基金利率已到无可再降的地步,价格型货币政策依然失灵,数量型货币货币政策成为唯一的选择。

但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后,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美国民众最关注的失业问题一直严峻。其次,经济复苏非常脆弱。最后,物价不断上涨。此一轮政策吹大货币泡沫,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紧缩政策对抗。 3.第三次量化宽松政策(QE3): 2012年8月份新增就业仅为9.6万,远低于市场预计的13万左右;与此同时,失业率虽然从8.3%降至8.1%,但背后的原因却是因为大量长期失业者已放弃了寻找工作。宣布将每月向美国经济注入400亿美元,直到疲弱的就业市场持续好转。此外,美联储还承诺将超低利率进一步延长至2015年。受此影响,国际油价13日上涨。美联邦还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零到0.25%超低区间的时限,从之前的2014年年底延长到至少2015年年中。 4.第四次量化宽松政策(QE4): 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麾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0-0.25%超低利率在失业率高于6.5%的情况下将保持不变,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每月采购450亿美元国债替代扭曲操作(OT),加上QE3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为850亿。美联储在会议声明中首次指出,只要失业率高于6.5%,0-0.25%的超低利率政策就不会改变,这与此前多次延长超低利率政策的持续期限形成了巨大反差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些西方国家通过注资、贷款、定期拍卖、资产置换、短期资产购买等量化宽松措施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2009年,美国在采取降息以及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刺激经济未果的情况下,采取直接购买本国长期国债的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此达到为财政赤字融资和降低长期利率从而刺激经济的目的。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就是美国继续实行美元泛滥的举措,为的是稀释各国对美债权。换句话说,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美元贬值预期将继续持续或者加速。美国政府的此种极端救市措施给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较大的外部压力,并将对全球政治、经济、金融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美国的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24日,美联储宣布将购买由房地美、房利美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发行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债券及其担保的5000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这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动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截至2010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 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又宣布长期维持0~0.25%的超低基准利率不变,并表示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到2011年第二个季度之前以每月750亿美元的规模总计购买6000亿美元的较长期国债,但将根据经济形势对购买规模进行调整。包括美联储现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回笼资金再投资计划在内,FED预计将购买8500—9000亿美元的国债。这就是美国自次贷危机以来,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美元的低利率政策,美元的贬值已成为中长期趋势。相对而言,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相对较快,而且伴随国内通胀水平的进一步加剧,中国已进入加息周期,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因素都吸引着以逐利为目的的国际热钱通过各种形式加速流入中国。大量热钱的流入,一方面会不断冲击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推动物价水平上涨和滋生资产价格泡沫,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人们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给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 2、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中国是美国国债的主要购买国和持有国。而且,我国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只要美元依然占据最主要国际货币的霸主地位,这种情况在今后一、二十年乃至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什么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带来了什么 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在利率已经降到零或接近于零的情况下,中央银行通过购买证券的方式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遏制通货紧缩导致的市场恐慌,刺激经济增长。2010年11月初,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继续向市场大量注入货币。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美元贬值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扬,并会干扰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 一、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和动机 1.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成效不佳 在金融危机中倡导改革的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实施了一系列新政,诸如推行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降低无力偿还房贷家庭的住房清收率;加强金融机构监管;保护消费者利益等。为了刺激银行放贷,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首次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购进总额1.15万亿美元的长期国债、抵押证券和“两房”债券,导致美国的货币数量激增。货币数量与GDP的比例增幅超过7%,大大超过危机爆发前10年1.7%的年均增幅。货币供给增加能否刺激经济增长,关键在于企业和个人是否有增加投资和消费的需求。由于美国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经济增长的引擎依赖于消费,居民对经济前景比较悲观,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导致制造业和服

务业在低谷徘徊,银行贷款意愿低迷,失业率在9.6%左右居高不下,经济复苏乏力。 2.奥巴马政府为争取连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美国的经济前景表示悲观,将2010年和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下调至2.6%和2.3%。奥巴马的智囊团并没有带来当年罗斯福新政的奇迹,美国选民对“蜗牛”般的经济复苏大为失望,执政的民主党在2010年11月2日的中期选举中失败,丢掉了对众议院的控制权。奥巴马政府认识到实现经济复苏已成为其挽回政治败局、实现连任的重要前提,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成为美国政府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就在中期选举后的第二天,美联储启动了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2011年6月底之前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预计每月购进750亿美元,联邦基金利率继续维持在0—0.25%,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3.促进美国经济稳步回升 美国的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流动性紧缩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对遏制经济下滑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旨在提高贷款的可获得性,刺激消费这一美国经济的引擎,从三个方面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第一,确保金融机构有足够的流动性来处理和消化次贷危机遗留的不良贷款,不减少对企业和个人的正常贷款;第二,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济高涨------安倍式经济政策分析 一、日元贬值 1.日元贬值对人民币的影响 1.1日元贬值现状: 美国和日本接二连三地抛出量化宽松已殃及多个经济体,一些国家央行被迫放松货币政策,以避免本国货币过快升值。安倍政府要求日本央行推行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以推动日元贬值,其赤裸裸的蛮横态度给了市场巨大刺激。 1.2影响: 日本采取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危及亚洲各国的经济,必将引发货币战、贸易战,阻碍地区及世界经济复苏。自2012年9月至今,日本已将日圆兑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大幅贬值约20%。日元大幅贬值,对以出口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构成压力,日本的邻国——中国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其影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1.2.1将使中国外贸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由于人民币对日元升值20%,将大致对应中国实际有效汇率上升1.5%左右,可能造成中国实际出口下降约2.5个百分点。日元贬值将使中国整个出口面临比较大

例如日元贬值在彩电、DVD、通信器材、螺纹钢、热卷产品、不锈钢等领域,对中国出口产生较大影响。2012年7月,日本贸易机构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的彩电、DVD等记录媒介装臵和通信器材出口竞争力已经超越日本。但如今随着日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将对两国上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产生此消彼长的作用。 1.2.2将引起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缩水。日本财务省和日本央行在2012年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含短期国债)已增至约18万亿日元(合人民币14590亿元),较2011 日元贬值相对日元资产贬值,有利于日本出口以提振经济,但令大量持有日本国债的中国外汇储备利益或将受损。分析师认为,日本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日元的大幅贬值,将在今年内导致中国持有的日本国债缩水10%以上。 1.2.3日元贬值将成为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最大变数。当前,中国经济已阶段性企稳,人民币汇率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然而,由于日 的不确定性是日本经济衰退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多大的冲击。虽然中国当前保持人民币汇率不变,维持其经济的稳定,但中国的承受是有

关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思考

关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一些思考 摘要: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稳定金融市场、修复银行体系,美联储通过各种方武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但在这些救市计划中,对全球震撼最大的还是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收购至多3000亿美元长期美国国债,并将另购入至多75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个决定。这一决定表明,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因、所分的阶段、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由此导致中国经济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和冲击作出了简要的概括。 关键词: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诞生于2001年3月。当时日本经济持续低迷。银行信贷急剧萎缩,面对长期严重的通货紧缩,日本银行实施了首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谋求金融市场的稳定。简而言之。量化宽松指的是当短期利率接近零或等于零时。中央银行向经济体系注入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正可以满足超过维持零利率的需要,并以此刺激经济。 一、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 次贷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经济体创新出大量“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应对严峻的经济危机。从目前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遏制了经济金融“自由落体式”的下降,全球经济金融形势出现好转迹象。截止目前,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致可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应对萧条,利率降零”阶段。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先后通过10次大规模降息,使利率由5.25%降低至0%~0.25%的目标区。即达到短期名义利率的零下线。贴现率也先后12次降低至0.5%。 第二阶段:“救援危机,补充流动”阶段。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后,美联储作为危机救援的主力军,通过与多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改革贴现窗口、收购某些公司不良资产等措施,防止了国内金融机构和国内外市场出现流动性短缺的现象。与此同时,美联储对商业银行和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了补充流动性的大规模救援。 第三阶段:“释放流动,直接救援”阶段。2008年9月到2009年3月。由于受到通货紧缩的影响,金融市场和许多商业性金融机构面临倒闭危险,无法正常发挥其在市场上的作用。在此情况下。美联储发挥了“直接救援”的强大作用:直

什么是量化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是什么? 什么是QE?QE,又叫量化宽松政策,是指央行通过实施零利率政策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在 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金融资产等,为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以鼓励开支和借贷,其实质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盘活流动性,而利率的降低又可为企业融资提供优越环境,从 而刺激经济,环境经济下行压力。QE政策也可理解为“变相印钞”政策。 QE的产生背景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萎靡不振。于是从2008年11月开始至2014年10月,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政策,共计向市场投放约4万亿美元,用于购买机构债和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通过先后三次的量化政策的实施,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QE的实施阶段 以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为例,其政策实施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实施零利率政策 利率的大幅下降是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初衷。只有当利率工具在失效的时候,央行才会考虑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来调节经济。美联储自2007年8月开始,经过连续多次降息,隔夜拆借利率一度降至0%到0.25%之间,从而给融资借贷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阶段二,补充流动性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期间,美联储以“最后的贷款人”的身份救市。通过收购一些公司的部分不良资产、推出一系列信贷工具,以防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出现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同时,美联储将补充流动性(其实就是注入货币)的对象,扩展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 阶段三,主动释放流动性 在金融危机伊始,美联储决定收购“两房”市场发行的大量MBS,并且购买了3000亿的美元长期国债。期间,美联储开始直接充当中介干预市场,直接面向市场释放资金流动性,以支持陷入困境的公司, 阶段四,引导市场长期利率下降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日渐消散,金融机构也逐渐企稳,美联储也通过公开的市场操作购买美国长期国债,试图以此引导市场降低利率,减轻债务人的利息负担。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 2010年11月2日到3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确认联储将进行第二次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2,简称QE2),将在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里购买总量约为6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下面主要分析 美国量化宽松及其对美元汇率、美国宏观政策、人民币汇率、中国宏观政策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等方面可能带来的影响。 从国际环境来看,现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新兴经济体国家偏热,发达国家偏冷,这种巨大差异使得各经济体近期的宏观政策取向出现了很大差异,美日采取了进一步量化宽松,而诸多资源输出国和新兴经济体则纷纷收紧货币政策。 美国就业改善缓慢、核心通胀水平处于低位是美联储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的重要原因。 旧金山联储的经济学家撰文比较了次贷危机以来美国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走势与日本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核心CPI变化趋势,发现美国现在核心CPI的趋势与日本经济持续衰退时期的走势非常 接近。市场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当年未能在核心CPI位于低位时及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直到2000年之后才实行定量宽松,使得日本经 济陷入长时间的衰退。美联储非常担忧美国将重蹈日本在九十年代的覆辙,加上当前美国就业改善苏和缓慢,因此使得美联储中支持定量宽松政策意见占了上风。

如果美国接下来每月增加30万人非农就业,到2011年底美国失业率可能仍将维持在8%以上的水平。如果核心通胀水平依旧处于低位,不排除美联储需要进一步实施QE3。 与宽松的货币政策相反,由于在今年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大获全胜,两党分治的局面使得未来两年美国财政政策可能偏紧(传统上来看美国共和党倾向于削减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能成为民主党政客们的一张关键牌,目标在2012年大选中获得部分选民的支持。因此人民币在2011年将继续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内外压力包括美元汇率、中国贸易失衡的水平和国内的通胀水平,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估计人民币在2011年升值压力前高后低,升值前快后慢。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国内货币派生结构的变化,申万的测算显示如果要保持15%的货币供给增长,未来两年非外汇占款渠道的人民币派生需要达到7、8万亿,宽松的信贷投放可能成为一种常态。 除了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因素,内部经济因素也会使得我国采取渐进升值成为政策的首选。一方面,我国处于转型中期,经济调结构的目标,要减轻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缓解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要缓和通胀压力,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析

四、美元超发的连锁反应、对美国利弊和对未来的影响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介 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第一季度经济面临负增长0.6%,利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0-0.25%,创25年新高的9.6%的失业率和仅0.4%的通胀率,美联储第一次启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19个月后,美国经济复苏不容乐观,GDP、利率、通胀和失业率几乎又达到临界点。第二季度GDP增长仅1.6%,利率依旧保持在1-1.25%,失业率高达9.6%,通胀率 1.1%。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和避免通缩的出现,美联储于2010年11月3日宣布了新 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表示将在2011年年中前购买总额为6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以提振经济,并对资产负债表中的债券资产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这是继2008年12月到2010年3月间购买价值1.725万亿美元的资产后,美联储第二次采用量化宽松政策。 二.美元超发的连锁反应 通过分析,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具体连锁反应如下: 1.大量美元货币注入美国市场。美国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中,购买6000亿长期国债, 由于乘数效应的存在,将对市场中注入数倍于6000亿美元的货币。 2.新注入的货币于全球市场中寻找投资机会。新货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进入市场:流 向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金融体系内部循环、流向国际市场。大量资本流入国 际市场,从而催生资产泡沫,推高物价,掣肘各国货币政策。 3.推动美元贬值,其他货币相对增值。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及其供应的大量增 加,势将导致美元在世界市场上的贬值,其他国家货币相对增值。美元走弱,有利 于刺激美国商品出口,促进美国经济,但不利于其他国家商品出口,阻碍其经济复 苏。 4.冲击国际金融市场。美元贬值,势必带来国家汇率波动,资产泡沫及国际金融震荡, 致使国际金融市场不稳定。 5.各国增发货币,竞相贬值,引发全球货币混战。美国超发美元货币,实际上是以邻 为壑,有利于本国经济出口,却不利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 势必竞相贬值,以保护本国经济。2010年10月5日,日本央行在利率会议中决定 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承诺将维持零利率,直至物价稳定。2010年10月20日,英国央行会议以8:1通过购买2000亿英镑国债,增发货币,以刺激国家经济。 6.进而导致全球黄金、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扬。2010年3月8日,黄金价格每盎司 一下子从883美元冲上了948美元,美国自身持有黄金加上控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的黄金,约有1/3,无疑成为最大受益者。美国控制着中东大量石油,石油暴涨,美国也将成为最大受益国。大量垄断的大宗商品行业,也将为美国带来巨大利益。 7.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考虑到美国大货币政策对自身的利益,及对他国贸易 的不利影响,各国为保护自身利益,也必将采取更多措施,以保护本国贸易。 8.世界经济复苏可能放缓。国际投资信心的减弱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必将阻 碍全球经济的回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