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十三章开放经济的均衡

1.什么是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和“净误差与遗漏”,它们相互之间在数量上怎样构成一个平衡表的关系?

答:(1)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包括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状况,是贸易和投资以及其他国际经济交往的总和。其中既包括用外汇收付的经济交易,也包括以实物、技术形式进行的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反映的是某一段时期的经济交易流量情况,与国家资产负债表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统计报表,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它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状况的重要文件,也是一个国家在制定外汇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时的重要依据。通常,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划分为四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

①经常项目。它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货物贸易主要指通过海关进出口的所有货物,服务贸易则包括各种形式的商业服务和一部分政府服务,这两个子项目的出口都可以从国外收取外汇。收益项目包括劳动报酬和投资收益(利息、股息、利润、红利等)两项。经常转移又称为单方转移,指的是不以获取收入或者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

②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记录的是资本性质的转移和专利、版权、商标等资产的一次性买断、卖断。金融项目记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三项。

③储备资产。指的是由中央银行持有,或由财政部门持有的可随时直接使用的金融资产。

④净误差与遗漏。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复式簿记原理编制的,每一笔经济交易要同时记入有关项目的借方和贷方,数额相等。但是在实践中,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是通过对各个子项目的统计进行的。由于统计数据来源不一、时间不同等原因,借方合计与贷方合计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额。为此,就需要有一个平衡项目——净误差与遗漏。当贷方大于借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借方;当借方大于贷方时,就将差额列入该项目的贷方。换言之,正是由于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存在,使得国际收支平衡表总可以实现平衡。

2.在复式簿记下,以下的国际交易应如何计入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1)一位中国居民从美国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50 000美元的商品,并约定3个月后付款;

(2)3个月后,中国居民用他在纽约的银行存款付款;

(3)美国居民用这笔资金购买了中国的B股股票;

(4)美国居民购买的中国B股股票获得了600美元的红利。如果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它们对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额影响是什么?

答:(1)借:商品进口50 000美元

贷:短期资本流入50 000美元

(2)借:短期资本流入50 000美元

贷:本国在外国银行存款50 000美元

(3)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50 000美元

贷:证券投资50 000美元

(4)借:外国在本国银行存款600美元

贷:证券投资收入600美元

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影响:

有是顺差还是逆差的问题,是否顺差就是好,逆差就是不好?

答:(1)在判断国际收支是否平衡时,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是将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各个项目区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交易: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前者是指企业、单位和个人由于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如商品和服务的输出与输入、赠予、侨民汇款和长期资本的流出和流入。后者是指在自主性交易产生不平衡时所进行的用以平衡收支的弥补性交易,如向国外银行和国际金融机构借用短期资本、进口商取得分期付款的权利以及动用国际储备等。通常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是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不必依靠调节性交易而通过自主性交易就能实现基本平衡,那么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反之,则为失衡。

(2)国际收支失衡不一定都是坏事,应该分析引起失衡的原因。比如一国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常需要进口大量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而受生产和技术能力的限制,出口一时难以相应增长,因而出现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不过,只要能确定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适度引入外资,广泛引进先进技术,积极发展生产和出口,是有可能逐步调整贸易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因此,在经济安排得当的条件下,这种国际收支失衡具有过渡的性质,不是坏事。

(3)一国国际收支失衡,若不及时调整,会直接影响对外交往的能力和信誉,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如果有大量逆差,则会外汇短缺,本国币值下跌,短期资本外流。严重时会导致货币危机。

国际收支顺差也是失衡。由于外汇供过于求,本币汇率上升,则会抑制出口,并增加国内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持续有大额顺差,不仅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而且会招致其他国家的抗议和报复。

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都是失衡的表现。认为只有逆差出现才是失衡,是片面的理解。

国际收支平衡,需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去把握:①保持年度收支平衡,对于保证当前的对外收支能力,是必要的。但对国际收支平衡作较长期的考虑,则可突破必须保持当年度平衡的约束,作战略性安排。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安排国际收支的出发点是最大限度地推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促进形成一个适合现代化要求的经济结构。为此,一定时期内经常项目上有赤字是可以允许的。

4.美国经常存在大量贸易逆差,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其他国家如果处于类似的状况,人们通常做消极、悲观的估价;而对于美国,人们的判断却是它从中得到了极大的好处。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出入?

答:这种情况是由以下几个因素产生的:

(1)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拥有特殊地位。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美元是享有特权的货币,是各国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国政府可以通过直接印刷美钞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而不用像其他国家那样通过扩大生产和出口获得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可以从美元发行中获得巨额的铸币税。

(2)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是其经常账户长期逆差的必然后果,外国中央银

行用美元储备购买美国的国库券,是外资流入美国的主要途径之一,使得美国在经常项目逆差的同时存在着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巨额顺差。

(3)美国的巨额经常项目逆差之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悲观情绪,在于人们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持有良好的预期。这种预期认为,由于美国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在美国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要高于在世界其他地区的投资收益,因此会有资本源源不断的输入美国,以弥补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从而使美国可以长期保持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

5.外汇储备少了,缺乏调节国际收支的力量;外汇储备多了,则意味着自己的财富被别人占用。你认为能否找到一个理想的均衡点并有可能持续地保持之?

答:(1)国际储备是一国或地区官方拥有可以随时使用的国际储备性资产。传统上认为,国际储备的作用主要是应付国际收支失衡、维护汇率稳定。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动用本国的储备,平衡外汇收支;当汇率出现不正常波动时,可以动用储备,影响外汇市场供求,使汇率变动保持在经济发展目标范围之内。在新兴市场国家国际储备越来越被看作是信心的标志。储备越多,表明偿付能力越强,同时高的外汇储备对国际金融市场投机者也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在一些转轨经济体中,国际储备还常被用做改革基金,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支付困难。

通常国际储备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外汇储备四个部分。其中以外汇储备为主要组成部分。

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外汇储备的第一个作用在于使一个国家能够应付对外贸易中对外汇需求的波动。在这一点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用特里芬(Triffin)法则。该法则认为,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进出口中的外汇需要,应该保持相当于3~4个月进口总额的外汇储备,以使该国在进出口上不至于出现大的外汇短缺。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显然已经远远超过了特里芬法则的水平。

外汇储备的第二个作用在于保证外债还款方面的外汇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该国的外汇储备应该能够满足短期外债到期而债权人不予展期所产生的外汇需求。

传统思维里关于外汇储备的第三个作用,是外汇储备应该足以抵挡短期资本流动(包括炒作性资本流动)所带来的外汇需求。因为中国的资本账户是不开放的,从理论上讲,国际短线投机者无法利用资本的跨境流动来对人民币进行攻击。从短期来看,我国外汇储备应付这种需要是足够的。

(2)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是调节国际收支和市场总供求的重要手段,但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这主要是因为:

①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能增加对货币均衡的压力。

②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的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所以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国家来说是不合算的。

③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值而在短期内蒙受巨大损失。

(3)适度外汇储备水平

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外信誉和在国际市场上筹措资金能力、外债的还本付息以及国家通过调整国内外经济和外汇管理来影响国际收支的有效程度等因素。

一个常用指标是认为应该维持相当于一国3~4个月进口额的外汇储备;另一个是最后清偿率指标,是指外债余额与国际储备的比,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为130%。不过这类指标只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全面考察外汇储备是否适度,必须结合各自的国情特点。如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面对的国际政治、经济、金融形势又极为复杂,保有较大数量的外汇储备,是审慎决策所必要的。对外汇储备的管理:①要考虑资金

安全;②要考虑保持流动性,即保证储备资产能够灵活兑现,以备随时运用;③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资产多样化的原则,应把一部分资产投资于稳定成长的证券上,以获取收益。

6.不少人认为,中国一方面放着大量的外汇储备不用,同时却通过借外债和吸引外资的方式发展国内经济,极不经济、极不明智。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就改变不了?

答:(1)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原因:

第一,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外贸易发展迅速。1978~2004年,尽管中国经济增长也有过几次波动,但保持了平均每年8%~9%的经济增长。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2003年中国的GDP按汇率折算成11 670亿美元,2004年超过13 000亿美元。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其他领域包括国际收支领域的成长奠定了基础。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很高,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6 558亿美元,出口增长平均每年达到17.6%。从进口来看,1978年进口108.9亿美元,到2004年进口规模已经达到6 065亿美元,这26年间每年增长16.7%。从进出口差额来看,1990年以前,我国贸易基本上是逆差的,其中1986年贸易逆差达149亿美元。但从1991年以后,我国贸易除1993年逆差122亿美元以外,全部是顺差。连续多年的数额巨大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二,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巨大,外债借入与偿还处于良性态势。我国利用外资从1979年的不足1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549亿美元,连续多年成为世界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从外债的借入与偿还来看,我国1998年以前外债的借入大于偿还,外债净流入,从1999年起,外债偿还大于外债借入,但数额不是很大。连续多年的数额巨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加上良性的外债运行,使得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也产生了巨大的顺差。

第三,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为我国国际收支的顺差,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

(2)中国需要大量外汇储备的原因

①我国每年要支付外债的还本付息数额很大,2002年达696亿美元,2003年达981亿美元。尽管外债的偿还主要不是靠外汇储备,但外汇储备是我国到国际市场低成本筹措资金的重要保障。

②每年有大量的外商投资企业需要将利润汇出我国,在实行结售汇制的情况下,需要由外汇储备满足这部分的需要。而且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导致同样的人民币会换成更多的外币,因此会有更多的外国资本撤出中国。

③随着我国加入WTO的短期效应的结束,出口增长会变得稳定些,而不容易有连续多年的高增长,贸易顺差也不会像过去几年那样大,特别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数额较大的贸易顺差很难维持。

④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到非常重要的攻坚阶段,许多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弥补过去留下的欠账,诸如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各得到来自国家的225亿美元的资本金,中国工商银行得到150亿美元的资本金。中国农业银行的历史包袱最重,需要国家补充的资本金也会更多些。此外,中国的社会保障也留有欠账,偿还这些欠账,不排除动用外汇储备的可能。

⑤我国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没有想像的那样高。外汇储备不是现金,而是生息资产,尽管收益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投资策略合理的话,也可以实现保值和增值。有人提出,如果我国偿还外债而减少国际储备,这样由于外债的成本比外汇储备的收益高,会给国家带来利益。这种想法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原因是外债的使用者都是企业。外债的还本付息对借款企业有很强的约束力,企业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而如果企业欠的外币债务的债权人是国家的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国有企业拖欠国有银行的债务,就是很好的前车之

鉴。

⑥我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中国人的事情只能依靠中国人自己来解决。在中国出现困难的时候,很难期望别的国家给中国以足够的帮助,因此,国际储备的规模应该比国家国际储备大约相当于3个月进口额的标准更高。

(3)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成绩举世公认。我国已经连续多年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居世界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1997年以后一直在400亿美元以上,其2004年达到606亿美元,扣掉外商投资利润的汇回,净外商直接投资约550亿美元。外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从2001年起超过50%,占全社会总投资比重的10%左右。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力很强,分析如下:

①中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当前,全世界动荡与不安的地区不少,而中国国泰民安,政通人和。

②中国货币稳定。人民币汇率从1994年至2004年底,基本稳定在1美元=8.27元人民币的水平上,尽管近来人民币不断升值,但仍保持相对稳定。汇率的稳定,减少了外商投资的汇率风险。

③中国物价稳定。尽管中国发生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较高的物价上涨,但总体上讲,我国物价是稳定的。这一宏观环境有利于外国投资者衡量投资成本和产品销售收入,降低了价格风险。

④中国经济增长强劲,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投资收益较高,极大地吸引了外国投资。

⑤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投资领域和股权限制越来越少。2001年中国加入WTO,许多领域对外资基本上没有过多的限制,个别的领域如银行、电信等限制也比较宽松。

⑥中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外商投资的正常的外汇需求可以较容易地得到满足。

⑦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享受了比国内企业更优惠的待遇。

⑧中国资金富裕,国内资金配套外资的能力强。

⑨关税保护逐渐减弱,但在过去较强的关税保护让外商直接投资有利可图。汽车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就是例证。

综上所述,中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对于保持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式,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直接将外汇储备用于国内生产,在缺乏强有力的储备支持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将造成严重后果。而且,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是比较成功的,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随之而来的先进管理经验、生产技术、市场经济理念等产生的经济效应有目共睹,同时也为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因此,在外汇储备不能随意使用的情况下,外债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解决中国资金缺乏、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

7.国际资本流动,无论对任何国家的经济,影响都是多渠道、多方面的。试就所学知识,重新论证我国利用外资的方针以及对利用外资的管理。

答:(1)外资,是与本国资本相对而言的,即在本国境内使用,但所有权属于外国人(包括外国法人和自然人)的资本。利用外资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有外国直接投资、对外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上市融资四种。

多年来的鼓励利用外资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它有利于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家财税收入。实践也已充分证明,利用外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随着开放型经济的深入发展,对外资的特殊照顾逐渐成为一种政策的扭曲,这种

扭曲产生的负面效应也逐步显现。面对这些负面效应,必须进行纠正和调整。

(2)目前,我国在利用外资上,给予外资种种优惠,有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的,也有各级政府私下承诺和直接表现出来的。虽然程度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其类型主要有税收优惠、土地优惠、财政扶持、特殊规定、特殊服务等。这就使得外资企业在国内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超国民待遇的核心是各种税收减免,同时也包括在操作层面所给予的各种特殊照顾。

(3)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对外资有强烈的偏好,其扭曲的心态和政策,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外资对内资产生了很大的挤出效应。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超国民待遇使其投资与运营成本大大低于国内同类企业,利润明显高于国内企业。这使得外商投资企业有实力在我国实行低成本扩张,并通过低价收购、低价销售等手段打压排挤国内企业。外资凭借其超国民待遇,在竞争中占有先机。外资挟政策优势对内资企业形成了“挤出效应”,使得内资企业尚未参与市场竞争,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其次,内资企业外资化。外资在国内经营活动中享有“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等超国民待遇,对内资的流向产生了不合理的引导,促使一部分内资外逃,以“外资”的身份重新流回国内,享受税收优惠。当前民营企业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境外融资和返程投资,这些企业都可以进行外资登记,享受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事实上,目前一些内资企业获取“利润”的最好办法,就是进行“合资”或者想方设法变成“外资”,因为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差异比有些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还要高。

第三,诱发资本投机,导致假外资、返程投资大量出现。在大量优惠政策的催生下,“假外资”、“假合资”和“返程投资”的现象不断增加。这样一是造成财政收入减少和公共利益损失。虚假外资导致中央和地方税收减少,土地批租收入大量流失,并人为加大了企业经济运作成本,其实质是以牺牲国家和公众利益为代价,换取少数人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二是虚假外资会引发一系列外汇不法活动,如过渡性资本外逃、非法外汇交易等,不利于金融稳定。三是在境内资本通过造假实现外资化的同时,也预设了在外汇形势逆转时大量外逃的合法渠道,从而给国际收支平衡增加了不确定因素。四是虚假外资使利用外资统计数据大量失真,误导宏观经济决策。

第四,资本项目外汇大量顺差,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利用外资政策的扭曲和外资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资本项目下出现大量顺差。资本项目的顺差也直接加剧了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2006年10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突破一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迫使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严重削弱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外资的大量涌入,也给人民币带来了较大的升值压力。这些都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带来较大隐患。

(4)引进外资是一把双刃剑。外资流入能补充国内资金不足,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然而,当前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凸显出来,必须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对外资的管理:

首先,统一中外企业的税收。国家应尽快建立中外商投资企业统一的所得税制度,统一计税的法律依据和税率,营造公平的税收环境。但考虑到政策的连续性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涉外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税制并轨后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和存在。因此,建议新税法采用新老企业区别对待的办法。对于新税制实行之前设立的涉外企业可以仍然沿用过去的老政策,过去承诺和签订的协议要继续执行到期满;对于一些在新税法颁布执行后设立的属于高新技术领域或其他能够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的企业,或者在国家鼓励投资地区设立的企业,国家仍将通过制定特惠目录的方式来对这部分企业实施税收减免优惠;对于国家限制类产业、项目在新税法中应予以明确,并运用税收杠杆进行限制。

其次,改变政府干预市场的行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必须完成“硬指标”,是产生中外

商投资企业不公平市场环境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应把握好市场经济下自身的定位,成为市场规则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应尽快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改变地方政府将引资作为政绩考核依据的做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管理,规范外资引进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从注重“量多”向注重“质优”转变,从以优惠政策引资的模式向以完善的投资环境引资方向发展。

再次,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政策手段加强对外资流入的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一是完善金融市场和投资融资体制,疏通融资渠道,促进储蓄向投资渠道转化,避免因融资难而盲目引资的不合理资金配置状况。二是推进利率、汇率体制改革,加强本外币利率政策、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间的协调,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控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外汇管理。把好投资资金流入登记和结汇管理关口,重点监控出资人与汇款人不一致的资金流入;加强对资本金结汇后人民币流向的跟踪检查,严厉打击外商投资企业套汇充作资本金等违法行为。四是建立实时跨境资本流入流出监测体系,密切关注外汇资金流入变化,提高外汇收支管理的有效性。

最后,从国际经验看,市场经济国家对外资的区域性优惠大都集中在各种问题区域,如落后地区、萧条地区等。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资实行的区域性优惠政策恰好相反,过去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增长迅速的东部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向东部倾斜的区域性优惠政策虽有较大改变,但目前东部地区在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方面实际获得的优惠仍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其结果是国家的外资政策在较大程度上加剧了地区差距的扩大趋势。

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当前必须对东西部采取不同的利用外资政策,一方面提高东部地区利用外资的门槛,另一方面对东部资金向西部转移给予信贷、税收、财政贴息、土地供应等方面的优惠,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总之,应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妥善处理好利用外资与国际收支平衡、利用外资与用好国内资金之间的关系,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8.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引进外国资本,都有一个人民币资金与外汇资金配套问题。而就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来说,无论是人民币资金还是外汇资金,都需要从金融领域筹资。这必然涉及汇率与利率。能不能设计一个例子说明这样的复杂过程?

答:假设有一国内出口商,在国内生产商品出口到国外,赚取外汇收入。

从出口创汇看,组织出口商品的生产和收购必须先垫支人民币资金。例如,生产出口品要垫支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要购买原材料和设备,销售出口品要占用大量商品储备资金。只有先垫付了人民币,生产出来产品,才谈得上收入外汇。出口商收入外汇后,再按照我国外汇管理规定,将外汇卖给银行,由银行支付人民币,即结汇。经过结汇,外汇资金又转化为人民币资金。在这一过程中,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本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相对增多,如果数额足够大,则会影响汇率,使本国货币升值,外国货币贬值;外汇资金转化为人民币资金,偿还了先前垫支的人民币之后,剩余的部分即为出口企业的利润,这部分利润以人民币资金的形式存在,如果数额足够大,也会影响本国利率,即由于货币供给增加而使本国利率下降。

该例仅做参考,请读者自行思考进口用汇的情况并尝试分析资本收支与人民币资金互相转化的情况。

9.分析比较不同汇率制度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货币供给可能给予的影响。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的实际,试分析1994年以来,对外因素对于维护人民币的稳定所造成的强大压力以及我们的对策。

答:(1)由对外经济交易引起的国际收支,必然影响国内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状况。这

种影响又因汇率制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汇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商业银行活动与中央银行活动。商业银行购入外汇时,外汇资产增加,由购买外汇而支付的本国货币相应地形成银行存款负债增加,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反之,当商业银行卖出外汇时,外汇资产减少,由于客户要动用本币存款购买外汇,银行存款负债减少,货币供给量相应缩减。所以,在一国外汇收支顺差时,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库存净增长,货币供给量也表现为净增加,反之,则货币供给量净减少。

与此同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有义务防止汇率变动超出允许的幅度。如外汇供给过大,外汇汇率贬值,中央银行必将出面干预,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外汇。其结果是商业银行把部分外汇卖给中央银行,并相应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从而加强派生能力,有可能扩大货币供给量。可见,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外汇收支有顺差,则构成增加货币供给的压力。当然,如果国际收支是逆差,则会相应缩减货币供给。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来调节,从而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货币汇率会贬值,顺差国的货币汇率会升值。市场汇率的变动,又会引起外汇收支顺差或逆差反方向变化,并使原来出现的国际收支逆差和顺差有可能短暂存在。因而从理论上说,在浮动汇率下,不致于因国际收支逆差或顺差的长期存在而导致货币供给量的长期收缩或扩张。不过,政府没有维持汇率的义务并不等于政府不能干预外汇市场。当政府为了实现某种政策目标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时,自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

(2)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管理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也可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有利于己的方向变动。现阶段,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实行结售汇制,规定企业、单位和个人收入的外汇,全部或相当部分要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由银行付给本币;其所需外汇,在经常项目以内,则以本币向银行购买。因而,外汇收支与货币供给量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出现外汇收支顺差,就会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出现外汇收支逆差,则要相应减少货币供应量。随着国际收支规模急速的扩大,我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已不完全决定于国内银行信贷规模,根据开放经济下我国的货币供给模型:NF A+NDC=M s,可知:决定M S的因素既有国内因素NDC,也有国外因素NF A。

1994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使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加。央行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货币供给大量增加,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风险,央行又通过发行央行票据来收回部分货币供给,减少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就完全的开放经济来说,中央银行尽管有大量外汇储备,但相对于上万亿美元的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来说,单靠它调节汇率,无疑是杯水车薪。在实际经济中,中央银行有能力影响汇率,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公布政策从而改变私人市场行为来获得的。即外汇操作不能仅仅依靠外汇的买进卖出,而是要与“宣示效应”进行配合。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过度投机。

10.试归纳影响总供求的对外经济联系因素都有哪些?

答:总供求状况是经济均衡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判断其存在与否的主要标志。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影响总供求的变量扩大了。影响总供求的对外联系因素主要有商品进出口、资本流出入、非贸易收支和汇率。

(1)商品进出口

商品出口表示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构成扩大总需求的因素;商品进口则表示增加国内商品可供量,构成扩大总供给的因素。将进出口因素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的公式可扩展为: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2)资本流出入

资本流入,如同国内投资支出一样,会扩大总需求;资本流出,表示部分投资流向国外,国内投资需求减少,总供给相对扩大。如果计入资本流出入因素,总供求均衡公式扩展为: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应+(资本流出-资本流入)(3)来自非贸易收支的影响。我国习惯上指以下收支的影响:

第一,侨汇收支。它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影响类似于资本收支。

第二,服务收支。服务进口时,国外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在国内工作,其所得报酬一部分流往国外,一部分在国内用于购买商品和支付服务。前一部分与侨汇支出类似。后一部分则相当于国内居民消费支出。至于服务出口,我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去国外工作,其所得报酬部分汇回国内,相当于侨汇收入;另一部分在国外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不影响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

第三,其他收支,包括各种出入国境者的收支。它对总供给、总需求的影响类同侨汇收支。

(4)汇率

汇率反映本币与外币的折算关系,不同的折算比率对总供给和总需求有不同的影响。

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恰与出口商品的原来的本币价值(出口成本加一定的利润)相等,这意味着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与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供应可以基本适应。

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小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成本,就要发生本币投放形成的社会需求大于用外汇购进进口商品的价值,成为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因素。为消除这种影响,就要采取弥补亏损的措施。

如外汇按汇率折成本币大于出口商品的原本币价值,则用外汇购进的进口商品增加,有助于缓和原来的社会总供求紧张现象。

高中政治 每日一题(第08周)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②只进不出或只出不进,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开放 ③两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④“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④观点错误,两者必须同时并举,偏重于哪个方面都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①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③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⑤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4.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基本战略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靠自身积累资金,不足以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引进外资。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2)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①定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②内容: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6.比较“引进来”与“走出去”

06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第六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1.国际收支平衡线——BP 曲线的推导 (1)BP 曲线的推导 一国的国际收支达到平衡,即指该国官方储备差额等于零,也就是指经常项目收支差额与资本项目收支差额之和为零,用公式表示即:BP=(X -M)+(AM -AX)=0 或 M -X=AM -AX ,)其中X 表示出口;M 表示进口;AX 表示金融资产流出(Asset Export);AM 表示金融资产流入(Asset Import);(M -X)为经常项目的逆差;(AM -AX)为资本项目的净流入。上式表明两值相等时,国际收支达到平衡。M -X =NM,(净进口).AM-AX=NF(资本的净流入) 由于进口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高低,即M 是本国实际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函数表达式可写成:()M M Y + =;出口X 则主要由外国实际收入决定,与本国收入水平无关,因此,这里出口变量X 可视为不变;资本项目则主要受利率变量i的影响,本国利率水平相对越高,金融资产的流入就越多,而流出则越少,表示成函数形式,即:()AX AX i -= 及()AM AM i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经常项目的逆差()NM M Y X +=-,可见NM 是本国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而资本项目的净流入()()NF AM i AX i +-=-是本国利率的增函数。于是,M -X=AM -AX 式可改写成: ()()()M Y X AM i AX i ++- -=- 由上式可确定满足国际收支平衡的各种可能的i 与Y 的组合。我们将满足上式条件的i 与Y 的组合的轨迹称为国际收支平衡线,简称BP 曲线。BP 曲线的推导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图1(a)中的曲线表示NM 与实际国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因为NM 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函数,故曲线斜率为正;图1(c)则是表示金融资本的净流入NF 与本国利率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曲线斜率也为正。图1(b)则显示了

(完整版)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在开放型经济社会下,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与“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扩大经济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互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的趋势。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对外开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对外开放推动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 (二)对外开放促进金融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 (三)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四)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 (二)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三)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五)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六)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八)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二、中国除坚持按照国际规则,积极维权外,还应从长远着眼,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加快相关的调整以减少摩擦或减轻摩擦的影响,以应对趋于强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表现; 三、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1.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 2.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是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3.兴办经济特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的特殊形式。 4、在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一,深刻变化的国内外条件和环境必然提出形成新优势的迫切要求。 第二,新优势是相对于传统优势而言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不断构筑新的竞争优势,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其中既有严峻的挑战,更蕴藏着发展的机遇。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和不同市场主体来说,关键要学会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内外环境变化,客观认识自己,冷静分析原有优势的消长关系,在

09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09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幻灯片1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幻灯片2 主要内容 ●经常账户与宏观经济均衡; ●资本账户与宏观经济均衡; ●固定汇率制度与宏观经济稳定; ●浮动汇率制度与经济稳定。 幻灯片3 第一节经常账户与宏观经济均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 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 金的对比关系。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定时期内,对于一国与他 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经济贸易加以系统记录 的报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 表中的项目分为四大类: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项目、差错和遗漏。

幻灯片4 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是指一定时期内经常发生的支付事 项。它反映商品、劳务和单方向的转让的情况。 ●具体包括以下项目: ●(1)商品:出口及进口 ●(2)劳务: ●旅游收入和交通运输收入(净值) ●投资收入(利息、红利):净值 ●(3)单边转移支付:指国际间的个人、 企业、基金会或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无需偿还的款项。 ●政府援助 ●个人汇款 宏观经济学通常用净出口来大致反映经常项 目的情况。 幻灯片5 资本项目 ●资本项目主要是记录国际间的资本流动。 ●资本输入:凡是外国对本国居民的贷款、外国 购买本国的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交易都是

●(2)相对利率水平的高低决定资本流出与流 入 ●相对利率高 ●资本流入增加 资本流出下降 幻灯片8 二、汇率制度 ●1.汇率及其标价 ●汇率(exchange rate)又称汇价 (exchange price),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也是用一国货币单位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单位的价格。 ●汇率有多种标价方法,主要有两种: ●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 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间接标价法:它是用一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来表示的汇率。 幻灯片9 2.汇率制度 ●世界上的汇率制度主要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 汇率制两种。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张幼文,1951年生,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 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开放战略新开放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发展是这样,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也是这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外开放意味着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开始。探索这一新阶段的内容、特点与要求是当前开放战略探索的核心。 一、开放型经济阶段性推进的必然性 一国经济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必然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发展的这种阶段性是由不同阶段的目标差异决定的。发展阶段性任务的完成要求发展的阶段性推进,而发展的阶段性推进本身又是前一发展目标成功实现,后一发展目标开始确立的标志。 1、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中的阶段思想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都是根据一国国际经济关系的特 定条件提出的,因而在其本质内容上就包含着一国开放经济

发展的阶段论思想:贸易与投资旨在基于现实条件实现特定意义上的发展,当经历一个时期发展目标成功实现,那么一国经济也就出现了新的条件,发展的新模式也就需要依据新的理论形成。 无论是外贸外资理论,还是经济发展理论,其中都包含着显著的阶段论思想。在各种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贸易战略的阶段论分析或其思想实质。经典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在比较优势既定条件下贸易的必然性。这一理论的历史使命是关于自由贸易有利性的论证,因此它不需要回答比较优势变化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结构本身也包含着不可否定的相反结论:当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发生变化后,那么由这种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贸易结构也就必然发生变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进了经典比较优势论,具有贸易结构阶段论的性质。要素禀赋理论与此相似。既然贸易结构是由一国禀赋结构决定的,那么一旦禀赋结构发生变化,贸易结构也就相应会发生变化,该国的发展也就从一个阶段进入新的阶段。要素禀赋理论假定要素不流动,但是现实世界即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条件,国家的要素结构发生变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也就显现。可见,贸易结构的阶段性也是要素禀赋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收入相似性理论认为,收入水平的相似是贸易发生的原因,这就表明收入差距对贸易结构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国的贸易结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 重点是转变外贸和利用外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与此同时,出口贸易中也存在着出口商品多为附加值较小的低技术的产品和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产品仍占较大比重等问题。为此,一方面要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提高“三个比重”,即尽快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占比。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另一方面要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帮助企业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产品出口。加强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相结合,不断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出口竞争力。同时把扶持自主品牌特别高科技自主品牌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逐步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商品群。 转变利用外资方式的重点是发挥好外资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各产业以技术为重点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统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技术产业、高端制造环节。另一方面借助外资促进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我国服务业总体水平较为落后,扩大服务业开放,吸收外商投资,有利于引进新的服务业态、管理方式,培养服务业管理人才,并随着人才流动,向本土服务企业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服务外包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解决中高层次劳动就业和扩大服务出口,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发展。 二、坚持进出口并重,内外需协调 要树立新型对外经济合作观念,坚持在平等、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经贸关系,既努力争取和维护我国正当权益,又妥善处理同其他国家的利益关系尽量减少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摩擦。当前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外部需求依然疲软,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继续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到扩

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十三章开放经济的均衡 第一节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通常为1年)发生的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它即包括清偿债权债务所发生的货币收支,也包括无偿的对外援助、其他单方面转移及以货易货等不发生货币收支的行为。 三、对国际收支概念的理解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国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交换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 是指系统记录一国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项目和金额的一种统计表,集中反映异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则 1、居民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记载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2、计价原则:国际收支原则上按成交时的市场价格来计价。 3、权责发生制原则: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或消失,交易就被记录下来,一旦所有权发生变更,债权债务就随之出现。 4、复式计帐原则: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帐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帐以符合复式计帐的要求。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该帐户通常设以下三个子项目: 1、贸易项目(trade account) 2、无形贸易项目(invisible account) 3、单方面转移项目(unrequited transfer account)指实物或金融资产在国际间发生单方面的转移而产生的收支。 二、资本帐户(capital account) 1、长期资本项目(long-term capital account)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 行咨询。 1.试说明对外净投资与贸易余额的关系。 答:对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 I -。贸易余额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般用NX 表示。对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关系分析如下: 由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 C I G NX =+++,可以得到: Y C G I NX --=+ 同时,S Y C G =--,因此,S I NX =+,即S I NX -=。 这个等式表明了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本流动()S I -与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之间的关系。国外净投资对应该恒等式的()S I -部分,它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余额。在开放经济中,国内储蓄无须和国内投资相等,因为投资者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贷出或借入资本。贸易余额对应恒等式NX 部分,它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这样,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在现实中看到的一般是名义汇率,它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它不能反映两种货币实际价值的变化。 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购买力水平,并可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即()/e P P ε*=?,其中ε是实际汇率,e 为名义汇率,P 为国内物价水平,P *是外国物价水平。 3.在浮动汇率制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税收上升和货币供给减少分别会对国民收入、汇率和贸易余额有何影响?如果是在固定汇率制下,情况又如何? 答:(1)在浮动汇率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当税收增加时,*IS 曲线向左移动,*LM 曲线没有改变,如图11-17所示。因此,总收入没有改变,但均衡汇率水平下降,导致出口增加,贸易余额变大。

2014年经济学知识:开放经济的三部门的均衡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开放经济的三部门的均衡是(C ) A.I=S B.I+ G=S+T C.I+ 2.人们在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必须( B ) A、使个人利益优于公共利益 B、做出选择 3.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 4.消费者剩余最小,其采取的是()。 A 一级差别价格 B 二级差别价格 C 三级差别价格 D 无差别价格 5. 一位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函数为y=100-(p/2),不变的边际成本是40。如果他不实施价格歧视,他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为() A.120 B.60 C.80 D.40 E.0 6.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那么( C ) A、存在买方剥削 B、存在卖方剥削 7.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 )。 A.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 8.已知某一般抵挡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收入效应XX2=-2,则替代效应X1X=()。 A -2 B -1 C +1 D +3 9.总成本在短期内包括(CD ) A、半年以内的成本 B、一年以内的成本 C、固定成本 D、可变成本 10.电力部门对一定用电量如1——100度实行低价,对增加的电力如101——200度实行高价,厂商在确定价格时实行的价格歧视是( ) a.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垄断价格 1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12.在以下关于单位贡献利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单位贡献利润就是商品价格减平均成本 B单位贡献利润就是总收益减总成本 13.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 A、预算线的斜率 B、等成本线的斜率 14.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A ) A.P大于LAA C B.P小于LA C 15.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A)$ {$ k3 P1 _( O6 N A、.独立品; B、替代品; C、补充品; D、不能确定 16. 若供给曲线上每一点的点弹性都等于1 ,则供给曲线只能是一条() A.过原点的45线 B.过原点的直线 17.关于基数效用论,不正确的是() A、基数效用论中效用可以以确定的数字表达出来 18.水平的供给曲线是()弹性。 A、完全有 B、富有 C、完全无 19.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20. 若无差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dY/dX = - 1/ 2 ,这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意放弃( A )单位X而获得一单位Y。 A. 1/2 B.2 C.1 D.1.5 21.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原则是()。 A 利润最大化 B 社会福利最大化 C 消费者均衡 D 生产者均衡 22.下面有关效用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 A.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B.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23. 产量的增加量除以生产要素的增加量的值等于:()。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三次创 业” 中国共产党通州委员会 2000年,通州四套班子整体南迁,开启了通州县城建设的新旅程,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通州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家园,也建起了彰显通州名片的通州杨柳配套园。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起点,通州县委认真学习、领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大胆突破、开拓创新,强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施“南拓北突、东进西扩”招商战略;强调以投资带动发展,以项目促进发展;努力闯出一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出色完成了开放型经济这份答卷。全年累计引进3000万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吸引到位资金68亿元,其中省外资金62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7.77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8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98亿元,同比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6亿元,同比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2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5:37.3:27.7调整为2011年的23:55:22,工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一、在思路上突出“转”字,树立沿海开放意识。 思路决定出路,意识改变环境。树立“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观念,主动、大胆、大规模走出去,创新招商模式,优化招商手段;以开放意识着眼产业布局的全盘谋划,精心打造区域亮点。

一是变内陆心态为开放意识。放远眼光,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去思索和定位,确立“走出去”战略。走出京州,实施经济融入重庆,文化对接上海,科技依托北京的开放策略。主动与重庆江北区、上海松江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重庆互派近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员挂职锻炼、交流学习;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深度合作,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经济建设后备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是变坐等机遇为营造商机。改变过去被动招商局面,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活动,主动搭建招商平台,强力推介“××君故里”、“中国孝善之乡”、“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城”三张文化名片。放大资源优势,做足区位优势亮点,2011年实现民营资本增加值104亿元。2012年,将把招商触觉延伸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望签约更大项目。 三是变项目招商为产业招商。签约几家企业,不如做强一个产业。紧扣资本、资源、技术三大要素,采取“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延链引进”的思路,抓好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保障,确保产业链条式发展。培育××配套园和××临港产业园两大产业招商载体,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集中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凸显经济发展新亮点。 二、在产业上突出“调”字,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面对过去重采冶、轻制造,重生产、轻服务,重原料、轻加工的现状,通州狠下决心,直面阵痛,决定在“调”字上狠下功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比重,全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努力推动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全力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一是围绕特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走产城一体化路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行“多乡一品”策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成全县万亩米城贡米、5000亩高洞柚、万担烤烟等六大基地。高标准规划,园区式承载,借力××临港产业园建设的莲藕产业基地,规划在三年内连片种植万亩莲藕,目前已连片种植莲藕8000余亩,集观光旅游与创业增收于一体,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出来。 二是瞄准未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发展道路,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分析市场,准确定位,重点发展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吸引和拉动产业链条式发展。全面引进的挠性覆铜板项目和主要致力于PAN基炭纤维生产的炭纤维新兴项目,在工业园区产生的巨大的聚合能力,带动了整个电子产业、腈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思想汇报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 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在全面总结我 国30多年对外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 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凝聚 全党共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 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 导意义。 互利共赢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秉持的时 代理念。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门开启之初,着力点是如何抓住外部 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而互利共赢更多强调的是我国同 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更多关注的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 同时尊重和支持对方发展,这是我国开放理念、开放思 维的重大转变。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二十国集团合作,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部分深陷危机的国家施以援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坚持互利共赢取得

的成果。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把互 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坚 持以开放换开放,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 际环境。 多元平衡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握的内 在特征。1990年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此后,我 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过度依赖的局面逐步改变。从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对其他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占25%,逐步调整为目前的同发达国家贸易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有效分散了国际市场风险。同 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多元化的内涵也在向深度拓展。不仅要重视出口市场多元化,也要强调进口市场多元化;不仅要重视引资来源多元化,也要强调走出去市场多元化。其他还包括经营主体多元、商品多元、服务多元等 丰富内涵。当前,我国经济自身发展面临着推动进口和 出口平衡、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加快构建扩大内需长效 机制、提高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迫切需要。坚持以内需 为主导,完善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然成为我国 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 安全高效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的根 本要求。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我国经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审时度势,认真实施互利共盈的对外开放战略,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调整中抢占先机,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变革中赢得新的战略机遇。 一要努力稳定对外贸易增长,加快推动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稳出口的困难比较多、难度比较大。既要就外贸自身做文章,继续完善外贸政策,通过采取结构性减税,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措施,切实减轻外贸企业的成本负担,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还要在外贸之外下功夫,把实现稳定外需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出口企业通过开拓国内市场,保证一些出口企业的实力,它们的存活是外贸稳定增长的一个基础和根本。 二要继续坚持“引进来”,充分发挥外资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作用。要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招商选优,重视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要增强外资对我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国家也已经有明确的政策,要严格限制高耗能、污染重、水平低、产能过剩的项目,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的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还要进一步促进利用外资的方式的多样化。 三要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空间。一定要像重视“引进来”一样,要重视“走出去”,致力于打造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资源的配置。探索外汇储备的多元化利用途径,支持企业对外进行一些战略资源的投资。通过各种渠道消除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误解和疑虑,特别是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 四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改革,我们要谋求战略主动。当前国际社会正在努力改革和完善已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优化全球的经济治理,我们在实现世界的包容性发展方面需要发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第九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第九章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一、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掌握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项目余额的变动与均衡的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产品市场的均衡和产品市场、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2.分析资本的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动对国内经济的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 3.比较在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对国内经济影响的力度和有效性。 4.掌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理解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对一国经济政策的含义。 (二)难点 1.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具体项目的理解。 2.分析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个变量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3.理解进出口的弹性与J曲线的关系。 4.正确把握长期中价格的调整对产出的影响,理解这种价格调整对经济政策的含义。 二、关键概念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官方储备汇率直接标价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国际收支差额国际收支曲线 IS-LM-BP模型蒙代尔-弗来明模型 J曲线 三、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经常账户的是()。 A.服务 B.证券投资 C.资本性转移 D.间接投资 2.如果欧元与美元的交换比率从1.1:1变为0.9:1,则()。 A.欧元的汇率由1.1欧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0.9欧元兑换1美元,美元升值 B.欧元的汇率由1.1欧元兑换1美元上升到0.9欧元兑换1美元,美元贬值 C.欧元的汇率由0.9欧元兑换1美元下降到1.1欧元兑换1美元,美元升值 D.欧元的汇率由0.9欧元兑换1美元下降到1.1欧元兑换1美元,美元贬值 3.一般情况下,如果国内投资增加导致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此时会出现()。 A.减少向其他国家的进口 B.增加向其他国家的出口 C.经常项目余额的减少 D.经常项目余额的增加 4.BP曲线是用于分析国际收支平衡时()两者之间的关系。 A.国民收入与国际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余额与资本项目余额 C.国民收入与国内价格总水平

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

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开区以国家级“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打造更高开放平台为目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开放型经济工作稳步推进。xx年1-8月,全区实际到位内资16亿元,同比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415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3亿美元;加工贸易总额完成1012万美元;标准厂房完成21万平方米。 一、夯实工作基础 1、建立了三个库。一是客商信息库,把“珠三角”、“长三角”、福建等沿海重点客商分级分类梳理,及时更新。二是项目库。根据开发区发展定位,广泛收集项目投资信息,精心包装,加大与“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对接。三是落户企业库。及时掌握已进入园区内投资、生产的企业发展动态,做好协调服务。 2、加快制定和梳理政策。全面梳理开发区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以及省市各级政府对入园企业的优惠政策,整理汇编成册。出台了经开区《关于鼓励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 二、创新招商方式 一是发挥好省市有关部门的作用,充分利用商务、贸促、外侨、台办、工商联等部门的客商资源。拟与省商务厅外商投资促进处建立区处合作机制,争取支持、指导。二是发挥好“两会一办”的作用,即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省市驻外办事处,通过与他们

紧密对接,获取重要投资信息,积极跟踪引进。三是用好省市招商平台资源。省市每年都有经贸活动,主动结识目标客商,登门拜访。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郴籍在外人士,帮忙推介经开区,动员郴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支持家乡建设。五是“以商引商”,通过已经落户的产业项目,积极引进其上下游关联企业。六是多与沿海地方政府建立联系,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合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硬件配套,实现产业升级与城市塑造协调推进。采取“大手笔规划、超前投入、滚动开发、配套跟进”的策略和先拉框架后填空,大配套一步到位,小配套围绕项目集中进行的模式,重点加快推进武广新区、长冲片区、石盖塘工业园骨干路网的拓展和完善,搞好水、电、气等生产要素配套工程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确保“七通一平”全面到位,拉开发展框架,实现成片、连片开发,营造承接大项目的平台和载体,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力,形成“筑巢引凤”的良性发展态势。 2、加大征地拆迁力度,集中力量啃下xx工业园和xx高新园征地拆迁硬骨头,促进已签约项目尽早落地,快速推进企业集聚,形成企业成片规模效应,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发展平台打下坚实产业基础,并为我区招商引资进行用地储备。 3、优化政务服务。树立政务服务理念,以扎实推进工作作风建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内容提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不同的模式。在我国经济最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先后出现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本文对江浙沪三地开放模式进行比较,认为江苏在“引进来”方面有优势,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特色,而上海则在中心城市的国际化发展领先全国;同时,三种模式也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应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打造长三角经济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所谓开放型经济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或地区通过对外开放将本土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融合,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类型与方式。因此,开放型经济模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成就了长三角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而江苏“开发区产业集聚”、“浙江现象”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形成了长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并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不断深化,也奠定了长三角在21世纪初期在中国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 一、江浙沪开放型经济模式产生与演化比较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选择开放型经济作为经济跨越的支点,使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成为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三地在原“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浦东模式”基础上经过一次次嬗变,原模式所涵盖的区域以及内涵均已大大拓展,甚至发生了质的飞跃,演变成新苏南模式、浙江模式和上海模式。 1、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生与演变 江苏经济发展的精髓充分体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即着名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是对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的高度概括。江苏苏南以乡镇集体企业起步并由此而迅速推进的“苏南模式”,作为工业化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既可以从收入方面核算,也可以从支出角度核算。从这两方面核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消费+储蓄

GDP=Y=C+S GDP=C+I=Y=C+S,即C+I=C+S 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三部门: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 表示政府税收。 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仍是所有要素所得的收入之和。T表示政府净收入,T=TO-TR,即政府的净收入=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 GDP=C+I+G=C+S+T=Y,即C+I+G=C+S+T 得到,I=S+(T-G) (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 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因此,公式I=S+(T-G),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

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 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 C+I+G+(X-M)= C+S+T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 I+G+

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经验及启示

无锡市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之一,也是江苏省利用外资的发源地。早在1981年,无锡就在全省办起了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1985年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进入九十年代,无锡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放型经济已成为无锡的主体经济,拉动区域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去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9亿美元,列全国第5位,比上年增长133.6%;实际利用外资17.4亿美元,列全国第9位,比上年增长64.2%;完成出口51.4亿美元,列全国第12位,增长43.3%,增幅高于全国21个百分点。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01.7亿元,列全国大中城市第十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6632元,列江苏省首位、全国第六位;财政收入200.9亿元,列全省第三。今年一季度,无锡市的开放型经济在总量大、基数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强劲增势。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4.8亿美元,同比增长119.7%,实际利用外资6.06亿美元,同比增长79%,完成出口14.27亿美元,同比增长42.2%。到目前,全市已累计兴办外商投资企业6944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30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20亿美元,有5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无锡落户。一、无锡市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措施(一)强化布局抓结构,在着力营造对外开放新格局上下功夫。依据滨江、沿路、傍湖的自然特点,无锡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加快沿江、沿路、沿湖开发的“三沿开发”战略,按照区域分工,有重点、有差别地引进外资,把自然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尽快形成产业特色明显、经济结构合理、整体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一是发挥长江港口优势,加快“沿江”开发。充分利用江阴港口岸开放、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发挥骨干企业实力强、园区建设步子快的优势,强化35公里长江沿线的统一规划,强化产业分工和项目匹配,重点抓好沿江新材料产业带和重化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带动了港口码头、仓储运输等沿江基础产业的发展。目前,沿江开发氛围逐步形成,以新材料、重石化、钢铁为主的沿江产业带已初具雏形。二是发挥陆路枢纽优势,加快“沿路”开发。充分发挥陆路枢纽优势,采用“组团式”发展模式,在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发展IT、汽车零部件、物流、环保等产业链项目,逐步形成以新区、锡山开发区、惠山开发区和宜兴环科园等为依托的“沿路”开发新格局。三是发挥太湖资源优势,加快“沿湖”开发。以太湖、梅梁湖和蠡湖风光为依托,结合新城建设,加快旅游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加速融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沿湖开发建设,构筑以马山国家太湖旅游度假区、大浮太湖山水城旅游区为主体的环太湖开放格局。(二)强化招商创新,在着力提高招商市场化水平上下功夫。一是创新体制,形成了立体化的招商网络。可以概括为三个“五”:第一个“五”为五个专业招商局,分别负责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美加和欧洲;第二个“五”为五个产业园区,以产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 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 步代,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 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 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 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目标: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 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 型经济体系 (3)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的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 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 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 级,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 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4)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代,增强 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5)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