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讲解学习

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讲解学习

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讲解学习
第3课-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讲解学习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是北京出版社义务教育科学书信息技术3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中第3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与人的关系引领学生认识信息新技术,并由此展开,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去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从硬件工作流程、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去提升对智能机器的认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部分学生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主机箱内部结构认识不清晰,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还没有完全揭开,本节课主要对电脑硬件进行深入“解剖”,了解电脑各组成部分,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不过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已。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理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一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和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并利用实物和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2)培养学生科学探索与认知的能力,使学生从智能机器的高度去认识、使用计算机。

四、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五、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六、教学资源

1、主机箱一台

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上课环境为计算机网络教室

七、教学策略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我采用问题式导入法(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因其超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本质仍然是台机器,它的本领来自于哪里?它由哪些部件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呢?)引入本课课题,接着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概念,为学习后面的知识作好铺垫,并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和自己的电脑,提出问题等环环紧扣的模式,主要采用了引导学生任务驱动、自主探究、观察和讲述、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来领会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领,巧妙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新识。

八、课型:新授课

九、课时:1课时(45分钟)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技术指标 硬件组成一般包括:CPU(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显卡、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其它外设,有时还有各种专用的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智能卡等,当然还应该有机箱、电源、导线、信号线等基础东西。硬件性能指标:CPU:要看主频(就是xxGHz那个参数),现在还要看核心数(单核、双核甚至四核),架构,步进制程,二级三级缓存,前端总线频率、外频、倍频等等指标。一般都是越高越好。基本总体性能与价格正比(同品牌同类型条件下)内存:容量(512M、1G、2G等),速度(667/800/1066等),技术(DDR、DDR2、DDR3等),现在主流是DDR2 800MHz,质优价廉,但如果是老主板插不上ddr2只能差ddr的,既贵又慢容量又小。所以性能并不和价格正比。主板:主要看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组分为Intel、AMD、SiS、nvidia等多家,不同家的没可比性,现在最多的是Intel和AMD两家。Intel由大致低到高是815、845、865、915、945、P31、P35、P43、P45等等,还有G31、G43、X38、X48等,目前比较多的是P35、P43、P45;AMD主要的是770、780、790芯片;nvidia有nf520、Mcp78等。上面都是北桥芯片(主芯片),南桥一般是I/O控制类的,一般随北桥档次提升,有ICH7、8、9、10(intel),SB600、700、750(AMD)。除此外还要看提供的接口、支持的内存、有没有集成显卡等等。价格除了和芯片有关外,还与生产厂商有巨大关系。比如华硕的P35可能贵于杂牌昂达的P45。性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二,三章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OS 是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举例来说,运载火箭的控制等。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2 / 47 容的更新、火车售票系统。 10.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迚行比较。答:(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甚至有的要低于100微妙。(2)交互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资源共享等服务。(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的安全性。 11.OS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14.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 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程的异步性,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执行顺序以及完成时间是不确定的。15.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处理机调度:(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臵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16.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答案 3 / 47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1 计算机的发展及系统构成 1.1 计算机硬件的起步阶段及未来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由Mauchly and Eckert 设计那时候的计算机无操作系统运行,都是采用机器指令或者汇编语言来进行计算;50 年代的计算机研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由于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大部分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所以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军转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EDVAC 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之父冯. 诺伊曼的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其软件也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 等。1958 年IBM 1401 这是第二代计算机中的代表,用户当时可以租用。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 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三代计算机已经开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其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 万个晶体管。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单的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1.2.1 硬件部分 由主机(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村)构成,而cpu 是由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1)输入设备(Input Device)的作用是把计算机操作用户将需要的各种外部信息输入并经操作系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据送到相应的存储器中保存。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输入设备是第一位,它是人给电脑的指令设备,也是用户和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设备之一。 (2)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就是用于接收计算机数据的输出显示、打印、声音、控制外围设备操作等。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示出来,简单的说输出设备就是接收数据后,显示给人的设备。 (3)存储器(Memory)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好比人的大脑,用来存放相应程序和用户数据。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数据、计算机运行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 (4)控制器(Controller)的职能是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的动作。 1.2.2 软件系统部分: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 --------------------------------------------------------------------------------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指构成计算机的所有物理部件的集合。从外观上看,由主机、输入和输出设备组成。根据冯·诺依曼原理,将计算机分成输入设备、存储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话筒、手写汉字输入设备,数码相机、触摸屏等。 输出设备:计算机中把信息处理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设备。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存储器:计算机的记忆和存储部件,用来存放信息。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存储程序和数据,又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区别类别对信息的修改断电后信息情况用途 ROM只读不丢失永久存放特殊专用信息 RAM可读、可写全部丢失存放临时程序和数据 外存:长期存储程序和数据,容量大。主要有三种:软盘、硬盘和光盘。硬盘是一种硬质圆形磁表面存储媒体,不但存储量大,而且速度快,是目前计算机主要的存储设备。按光盘读/写功能来分:只读(CD-ROM)、一写多读(CD-R)和可擦型光盘。 存储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一个字节由八位二进制数(Bit)组成。为了表示方便,还有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 换算关系:1KB=210B=1024B1MB=210KB=1024KB1GB=210MB=1024MB 运算器:是计算机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的主要部件。例:+、-、×、÷、<、>、=、≠等。 控制器:指挥、控制计算机运行的中心。作用: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指令向计算机各个部分发出各种控制信息,使计算机按要求自动、协调地完成任务。具体过程在工作原理。 说明:中央处理器(CPU)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合称,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习惯上用CPU 型号来表示计算机的档次。例:80286、386、486、Pentium、PⅡ、PⅢ、P4。 软件系统 软件: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资料的总称。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根据功能又可分为操作系统(OS)、各种语言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中最基础的部分,是用户和裸机之间的接口,其作用是管理计算机的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第2课、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属于常识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常用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及其作用。 难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l)了解常用计算机的构成; (2)认识计算机的主机、常用的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并了解它们的作用;(3)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4)了解主机的内部结构; (5)学会对一台简易的计算机进行组装操作。 2.过程与方法 (l)通过学生观察计算机,直观地认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设备及其作用;(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扩展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有个系统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协作学习,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3)通过让学生动手对计算机进行组装,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获得成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五、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是以知识学习为主,内容较多,而且有些还是比较抽象的,学习时要结合实物、图片进行,使一些理念性的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事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观察打开机箱的主机。

活动二,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台简易的电脑组装起来。 六、教学组织设计 通过猜谜语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设问和图片介绍的方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通过让学生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是由主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组成。通过让学生以产品介绍员的身份向同学介绍计算机各部分设备的名称和作用。通过教师讲述、让学生认识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作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装机小能手的活动,激发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 机房、学生用电脑、各类计算机的图片。 九、教学过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汤小丹等)课后习题答案(全)整理后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 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允许作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简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计算机的发展及系统构成 计算机硬件的起步阶段及未来发展 第一代计算机基于真空管技术,由Mauchly and Eckert 设计那时候的计算机无操作系统运行,都是采用机器指令或者汇编语言来进行计算;50 年代的计算机研制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由于那时的计算机中的主要大部分元器件都是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所以后人将用电子管制作而成的计算机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发展有三个特点:军转民用,由实验室开发转入工业化生产,同时由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和事务处理。EDV AC 的出现,实现了计算机之父“冯. 诺伊曼”的两个设想: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晶体管不仅能实现电子管的功能,又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使用了晶体管以后,电子线路的结构大大改观,制造高速电子计算机的设想也就更容易实现了。其软件也开始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algol

等。1958 年IBM 1401 这是第二代计算机中的代表,用户当时可以租用。中国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于1967 年制成,运算速度为每秒五万次。第三代计算机已经开始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其外部设备品种繁多,并开始与通信设备相结合而发展为由多机组成的计算机网。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几千万次、上亿次。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 万个晶体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简单的说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硬件部分 由主机(cpu, 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村)构成,而cpu 是由寄存器,运算器,控制器组成。 (1)输入设备(Input Device)的作用是把计算机操作用户将需要的各种外部信息输入并经操作系统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据送到相应的存储器中保存。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输入设备是第一位,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3版)》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 课程名称(英文):Operating System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 学时:56学时,其中讲课:48学时,上机:8学时,实验:0学时 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信息系统基础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技术,了解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实现方法,并运用操作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现有的操作系统。使学生在操作系统应用领域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系统研究和软件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内容、学时及基本要求

三、说明 1.本大纲意在掌握了操作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对现代操作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介绍,以使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本课程课内实验8学时,并另开设操作系统课程设计1周。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按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几个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专业的课程。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尤其要密切注意操作系统发展的新动向。 5.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法为主,案例教学、研究讨论教学为辅。 6.考核方式:期末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70%、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20%、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10%。 7.上机学时分配:本实验Linux环境下进行,皆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操作

浅析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结构(doc 10页)

浅析多媒体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结构(doc 10页)

第五章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 学习要点: 1、多媒体个人计算机(MPC)的技术标准、产品升级方法、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 2、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结构(硬件、软件),如Intel/IBM公司研制的DVI(数字视频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对于理想的DVI系统怎样设计实现。 3、将多媒体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一类是以多媒体和通信功能为主,融合CPU芯片原有的计算机功能;另一类是以通用CPU计算机功能为主,融合多媒体和通信功能。 4、把多媒体和通信功能集成到CPU芯片中的一些设计原则是:在设计时采用国际标准;将多媒体和通信功能的单独解决变为集中解决;体系结构的设计和算法相结合等。

3.5英寸(1.44M)软驱, 30MB及大硬盘, 光驱传输速率不小于150KB/s, 视频 VGA(16色), 彩色图形接口(256色) , 音频子系统 - 8bit A/D,采样频率11.025kHz 或 22.05kHz - 8bit D/A,采样频率为11.025kHz 或22.05kHz - 拾音器输入-具有4-9个乐器合成能力,音乐合成器,内装模拟音频混频能力。 输入 101键盘, 两按键的鼠标, I/O MIDI I/O接口,串行接口,并行接口,游戏杆接口 (2) 软件平台 Microsoft 公司的 Windows 3.1 Microsoft 公司的 MS-DOS 3.1 版以上的操作系统 与普通PC相比:CD-ROM、数字音频子系统 2、MPC产品及升级策略 从以上介绍的MPC的软、硬件平台可看到MPC系统与普通的PC机相比,除了增加必要的音频信号处理卡,视频信号处理卡,CD-ROM驱动器以及必要的外部设备以外,并无特殊之处。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第三课:计算机操作系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 (2)了解Windows的界面、特点以及Windows的基本操作; (3)理解文件、文件夹、路径的概念,学会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等。 (4)会灵活使用Windows的帮助等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基本操作。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体会鼠标用法,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游戏的态度。 【教学重点】鼠标的五种用法及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资源管理器中的不同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题教学法 【教学用具】计算机网络电子教室 【课型】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而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计算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管家,管理着计算机中的软、硬件资源,并且是用户与计算机交互的接口,从而实现了人机对话。这节课我们就以Windows2000操作系统为例来一起学习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 二、新授 (l 启动Windows2000系统(了解) 1、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首先检查各个硬件状态是否正常,即自检。自检完成后,操作系统装载并启动。一般情况下,这个过程不需要我们干预,是计算机自启动过程 2、活动:请学生启动计算机。并注意观察启动过程中主机、显示器、键盘等的变化。 (2) Windows2000操作系统的界面(识记) 界面组成:桌面、图标、窗口、菜单等。要求学生知道各个组成元素的名称即可。 (3)鼠标的五种基本用法:指向单击双击右击拖动 通过纸牌和扫雷游戏体会鼠标的用法。注意强调双击不是左右键一起按。 (4)控制面板是对系统进行配置的工具集合。通过它,用户可以增删系统的各种软、硬组件,调整系统的各种配置参数,使计算机更适合自己的使用。如:改变键盘、鼠标的设置等。特别举例当任务栏上不显示输入法图标时可在控制面板中设置。 (5)文件和文件名的命名法则。主文件·扩展名来构成。最多不超过255个字符或127个汉字。不能使用“\ / : * ? “ < > |”等九个字符。 (6) Windows资源管理 分类:包括对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从功能上分为: 处理器管理(初步了解——查看CPU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存储器管理(初步了解——查看内存的性能参数、使用情况) 设备管理(初步了解——了解所用计算机外围设备的配置、性能等情况) 作业管理(初步了解——是多任务并行执行的操作系统。观察任务及任务的进程情况)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支持多媒体数据, 并使数据之间建立逻辑联接, 进而集成为一个 具有交互性能的计算机系统。 一般说的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 机,简称 MPC( 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 )。MPC 与一般的个人机并无太大的差别, 只不过是多了一些软硬件配置而已, 如图1所示。其实,目前所购置的个人计算机大多都具 有了多媒体应用功能。从系统组成上讲, 与普通的个人计算机一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见 图2)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图1 MPC 的基本构成 1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除了需要 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主机外,还包括表示、捕获、存储、传递 和处理多媒体信息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1)多媒体外部设备 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如下 4类: 人机交互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绘图板、光笔及手写输入设备等。 存储设备,如磁盘、光盘等。 视频、音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话筒 视频、音频播放设备,如音响、电视机和大屏幕投影仪等。 (2)多媒体接口卡 多媒体接口卡是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 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而插接在计算机上的接口 卡。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视频卡等。 ① 声卡:也叫音频卡是 MPC 的必要部件,它是计算机进行声音处理的适配器,用于处 理音频信息。它可以将话筒、唱机(包括激光唱机)、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 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将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信号通过还原 数/模转换后用扬声器播放或记录下来。 ② 视频卡:是一种统称。有视频捕捉卡、视频显示卡(VGA 卡)、视频转换卡 以及动态视频压缩和视频解压缩卡等。 它们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的采集、 示、转换和输出等。 2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软件有以下几种: ① 多媒体驱动软件。多媒体驱动软件是最底层硬件的软件支撑环境,直接与计算机硬 件相关,完成设备初始化、基于硬件的压缩 / 解压缩、图像快速变换及功能调用等。 ② 驱动器接口程序。驱动器接口程序是高层软件与驱动程序之间的接口软件。 图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① ② ③ 等。 (解压缩)、 (如 TVCoder ) 压缩、显 ■■■■ 廿攝心打田机 Mltl H 示 if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硬件系统是保证计算机系统按用户指定的要求协调地工作。 2、Windows XP的菜单包括「开始」菜单、程序菜单、控制菜单、快捷菜单4种。 3、删除文件或文件夹时,必须是先删除到“回收站”中,然后再"清空回收站",才能彻底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4、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被挂起,不响应正常操作,成为"未响应"的程序,这时用户只能重新启动计算机。 5、在Windows XP中,不能使用计算器完成数字的进制转换计算。 6、在用Word 2003编辑文本时,若要删除文本区中某段文本的内容,可先选取该段文本,再按Delete键。 7、Word的视图工具栏总是出现在文档编辑区的左下角,不能任意移动它的位置. 8、在Word 2003中,要改变行间距,则应该选择"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 9、在Word 2003中,按Ctrl+V组合键与工具栏上的复制按钮功能相同。 10、默认状态下,Word将表格单元格中的文字设置成"靠上两端对齐"。 11、在"开始"菜单中打开"运行"程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Excel 2003"就能打开Excel 2003。 12、Excel2003中,下拉菜单中"格式"菜单的快捷键是Alt+O。 13、在Excel2003中,关系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TRUE或FASLE。 14、在Excel2003中,[汇总表]销售!$B$10是合法的单元格引用。 15、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工作簿是由一张或多张工作表组成, 工作表又包含单元格,一个单元格中只有一个数据。 16、数据传输速率的单位bps表示每秒传送多少字节。 17、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只有在通信双方的计算机都联网的情况下才能快速传递信息。 18、默认的HTTP(超级文本传输协议)端口是:8080。 19、不必在OUTLOOK EXPRESS中设置E-MAIL账号就能收发邮件。 20、光纤传输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单模光纤性能优于多模光纤。 1、在windows xp系统中,桌面上的任务栏( )。 A. 只能固定在桌面的底部 B. 只可以在桌面上移动位置 C. 可以改变大小,不能在桌面上移动位置 D. 既可以移动位置,也可以改变大小 2、对于写字板,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对文本格式化 B. 可以对段落排版 C. 可以进行查找和替换操作 D. 不可以插入图像等对象 3、文件的存取控制属性中,"只读"的含义是指该文件( )。 A. 只能读、不能修改 B. 只能读、不能删除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没有不变的成绩,只有不懈的努力! 没有不变的成绩,只有不懈的努力! 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教学科目] 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 信息技术高中第一册第二节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内容]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时间] 201X 年12月16日星期四 [教学地点]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玉林市第十二中学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础知识。 [2]方法与过程——通过软件制作的画面导入和动手组装电脑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硬件和软件的认知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重要性,通过做练习让学生树立信心,轻松备战会考,教育学生做一个合乎新时代发展,适应现代网络生活的90后中学生。 [重点难点]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其中软件系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相互配合,才能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全部功能。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程 以不一样的风格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同时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的实用性和新颖性。 【衔接一】[由画面的制作引出计算机系统组成之一 ——软件系统,引入本堂课程]。 二、第一部分——概述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概念与组成[详细] (1)从外观上,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和打印机等组成。 (2)从功能上,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知识扩展——功能上是依据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的体系结构来 划分的,冯·诺依曼被后人称为“计算机之父”,因为他为1946年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软件概念及分类。[简要介绍] 【衔接二】欣赏硬件图片,[引入硬件系统]。 三、第二部分——硬件系统 展示硬件实物并现场讲解内存条和CPU 、硬盘等各大硬件之间的关系。(知识扩展—— 指导学生组装电脑) 【衔接三】发问:这样安装好的计算机是不是就能马上为我们工作了呢?为什么?[引 出软件系统] 四、第三部分——软件系统 软件概念及分类。[详细讲解] 只有硬件的裸机是无法运行的,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 (知识扩展——讲解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衔接四】“软”“硬”兼施之后是统筹兼顾。[引入课堂总结] 五、第四部分——课堂小结 【衔接五】会考,你准备好了吗?[引入会考试题] 六、第四部分——历年会考题目演练 重温并掌握本节内容,了解会考动向,树立信心,轻松备战会考。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1. 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2. 画出下面四条诧句的前趋图: S1=a:=x+y; S2=b:=z+1; S3=c:=a-b; S4=w:=c+1; 答:其前趋图为: 3. 为什么程序并发执行会产生间断性特征?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 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和可再现性? 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 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和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a. 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是静态实体。 b. 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 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中独立获得资源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 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 PCB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和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 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是根据进程的PCB而不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11.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12.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答:引入挂起状态处于五种不同的需要: 终端用户需要,父进程需要,操作系统需要,对换需要和负荷调节需要。处于挂起状态的进程不能接收处理机调度。10.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3)进程状态信息(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13.在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哪些? 答:进行进程切换时,所要保存的处理机状态信息有: (1)进程当前暂存信息 (2)下一指令地址信息 (3)进程状态信息 (4)过程和系统调用参数及调用地址信息。 14.试说明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答:引起进程创建的主要事件有:用户登录、作业调度、提供服务、应用请求。 15.试说明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答:引起进程被撤销的主要事件有:正常结束、异常结束(越界错误、保护错、非法指令、特权指令错、运行超时、等待超时、算术运算错、I/O 故障)、外界干预(操作员或操作系统干预、父进程请求、父进程终止)。 16.在创建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OS 发现请求创建新进程事件后,调用进程创建原语Creat();(2)申请空白PCB;(3)为新进程分配资源;(4)初始化进程控制块;(5)将新进程插入就绪队列. 17.在撤销一个进程时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答:(1)根据被终止进程标识符,从PCB 集中检索出进程PCB,读出该进程状态。(2)若被终止进程处于执行状态,立即终止该进程的执行,臵调度标志真,指示该进程被终止后重新调度。(3)若该进程还有子进程,应将所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第9章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选题) 完成下列题目,这些题目与期末考试题或将来的统考题类似,请同学们认真做一遍。注意:上传你所做的答案后就可以下载我的参考答案。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构成 1、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C___。 A.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概念特指音频和视频 B.多媒体技术就是能用来观看的数字电影技术 C.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 D.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概念不包括文本 [解析]略 2、多媒体技术能处理的对象包括字符、数值、声音和__A__。 A.图像数据 B.电压数据 C.磁盘数据 D.电流数据 [解析]又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媒体类型的是什么?(A.图像 B.音频 C.程序D.视频)答:选C。 3、以下四组对多媒体计算机能处理的信息类型的描述中,最全面的一组是___B___。 A.文字,数字,图形及音频信息 B.文字,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及动画信息 C.文字,数字,图形及图像信息 D.文字,图形,图像及动画信息 [解析]略 4、多媒体和电视的区别在于__D____。 A.有无声音 B.有无图像 C.有无动画 D.有无交互性----- 对! [解析]略 5、根据多媒体的特性,___A___属于多媒体的范畴。 A.交互式视频游戏 B.录像带 C.彩色画报 D.彩色电视机----- 电视没有交互性,因此不属于多媒体 [解析]略

6、与传统媒体相比,多媒体的特点有___C___。 A.数字化、结合性、交互性、分时性 B.现代化、结合性、交互性、实时性 C.数字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选此项 D.现代化、集成性、交互性、分时性 [解析]略 7、下列选项中,对多媒体技术最全面的描述是__B____。 A.多媒体技术只具有同步、集成特性。 B.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C.利用幻灯片教学技术 D.只能够获取单一信息媒体的技术 8、音频和视频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形式是___C___。(请看解析) A.模拟信息 B.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交叉 C.数字信息---- 对!采用二进制表示的数字信息 D.高频信息 [解析]又问: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是什么?(A.二进制数字信息、B.十进制数字信息、C.文本信息)答:选A。 9、下列说法中,不属于计算机多媒体的主要特征的是____C__。 A.多样性和集成性 B.交互性 C.隐蔽性 D.实时性 [解析]参考p.307,应该选C。计算机多媒体的主要特征除了书上讲的之外,还包括实时性。 10、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有捕获、存储和处理__D____。 A.文字、图形 B.图像、声音 C.动画和活动影像等 D.以上都是-- 选此项 [解析]略 11、以下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C__。 A.多媒体技术将各种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集中在一起。 B."多媒体技术"是指将多种媒体进行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的媒体应用系统 C.多媒体技术可以不进行数模转化,直接压缩模拟音乐 D.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开辟出一个多学科的展新领域 [解析]略 12、多媒体计算机中除了通常计算机的硬件外,还必须包括四个硬部件,分别是_B_____。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一章 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 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教学设计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信息新技术——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是清华大学“大、中、小学一条龙教学研究”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信息大世界中第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与人的关系引领学生认识信息新技术,并由此展开,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去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从硬件工作流程、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去提升对智能机器的认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鼠标、键盘等硬件设备,部分学生还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软件操作,但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主机箱内部结构认识不清晰,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还没有完全揭开,本节课主要对电脑硬件进行深入“解剖”,了解电脑各组成部分,让学生感觉到计算机不过是为人服务的工具而已。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2)理解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3)认识一般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例和教师的操作演示,让学生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并利用实物和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了解各个功能模块的作用,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2)培养学生科学探索与认知的能力,使学生从智能机器的高度去认识、使用计算机。 四、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五、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六、教学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