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唐代书法

浅谈唐代书法

浅谈唐代书法
浅谈唐代书法

浅谈唐代书法

时常听到大家说,一个人的字就代表了一个人的颜面,我也深深感到如此。在家里,爸爸妈妈对书法都有点研究,所以,自己也是耳濡目染。“晋韵、唐法、宋意”,这种说法已经不知多少次循环在耳边了,但我却一直没有真正体味其中的意味。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带着算得上是“虔诚”的心吧,选学了通识课程——中国书法。而如今,课程已经接近尾声,我想自己还是收获了很多。那么,我就借着这个写论文的机会谈一谈“唐代书法”。

总的说来,唐人尚法。那么这个“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法,就是指法度,指创作过程中的形式和要求,是一种规矩。法的美学观要求书法创作要纳气韵于法度,融形质于神采,从而达到书法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摘自——《唐代书法艺术》)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那么“法”就绝对不仅仅是一个强烈的准则。美学观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度是为了气韵,而神采却要以形质为载体。也就是说,没有基础的飘逸便是空中楼阁,看似华丽,实则经不起推敲和考究;只有规范没有趣味便是死板,看似规整、严密,实则缺少个性、遍布习气。由此可见,唐人所崇尚的“法”并不只是一个严肃的面孔,其内在是对书法这种艺术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不过,唐人的书法也没有一步就达到了这种境界,唐代书法的精华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晶。下面就从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时期,以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成就为线索谈谈唐代书法的发展:

初唐

唐代初期,不止文学领域上存在“初唐四杰”,书法领域同样有着“初唐四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和薛稷。这里有一个人物不得不率先提出——唐太宗。唐太宗文韬武略、治国有道,对书法尤为看重和偏受,几乎达到了痴狂的地步。他曾命虞世南选购王羲之墨迹三千六百幅,然后张于寝殿的墙壁上,朝夕坐卧观赏,并赞其书“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摘自——李世民《王羲之》)。可以这样说,没有唐太宗的倡导,唐代书法不可能如此兴盛。而也正是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的激励推崇,使得整个唐代以至其后的书法家深受王羲之影响。虞世南和欧阳询是隋朝的官员,自然他们的字体含有很多前代人的痕迹。不过,他们也分别拥有属于自己的风格。虞世南书法得智永禅师的亲自指点,并学得“二王”笔法精髓。其书法“运笔秀约典雅,结体婉丽和协、风姿绰约、气韵生动。他善于借鉴前贤风骨神韵,但又不囿於前人遗范旧规、自出机杼、别具一格。”欧阳询的书法学习王羲之,得其神髓,凝重险劲,端庄峻拔,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楷书融合了魏晋南北朝碑的特点而自成一家,“稳重、简练、方劲、深穆,化矫野为文明,引旷达为端雅”,开一代书风,人称“欧体”。

欧阳询的作品属《九成宫醴泉铭》最为著名,也最为精彩,堪称中国楷书之典范。此碑为欧阳询76岁时的得意之作,“结体端庄,法度森严,清虚疏朗,劲拔险绝,的确达到了炉火纯青、人书俱老的地步,千余年来被奉为楷法之极至。”另两位书法家深受前两位书法家的影响,然而他们也都有自己标新立异的地方。褚遂良“用笔秀逸婉约,采用外拓与内压相结合的方法,姿态稳健而清远古雅”。就连一贯挑剔的米芾也不得不称赞褚遂良书法在唐代书法家中风格最为秀颖,并自成一家,非别人可以企及。薛稷书法学虞世南和褚遂良,是褚遂良的高足。而薛稷用笔纤瘦,结字疏通又自成一家。后代,宋徽宗的“瘦金体”便是出自此处。

盛唐

盛唐书法真正开始走向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张旭和怀素草书艺术的崛起。张旭的草书继承了张芝草书的特点,又尽情发挥,从而形成了笔势姿肆放纵,线条厚实饱满、连绵回绕、跌宕多姿的书法风格,开创了草书艺术的崭新局面,被誉为“狂草”。“狂草与一般书体的差别在于它气势磅礴、千变万化,书法家借助它更容易表述自己的冲动和激情。它看似无序无法,线条与结构的空间伸缩力好像自由多变,不受约束,实际上一招一式无不法度谨严、规矩方正。”(摘自——《浅谈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作为一代大家正是善于把握和利用这种冲突和矛盾而成就自己的艺术理想的。与张旭不同的是,怀素身居佛门、性情疏放,无论是意识还是行为均表现出一种我行我素、桀骜不驯的个性特征。“怀素的书法就整体而言,多是连笔连字,突破了过去章草和‘二王’草书不相钩连的格局,使草书气脉更加贯通,更加丰富多彩。同时,字体的大小、长短以及布局的对比,突破了以往整齐、均匀和呆板的俗套,通篇章法更加错落有致,富有浪漫主义情调。”不仅如此,怀素还以其善于用笔和用墨著称。通览怀素作品,笔画瘦劲而极富弹力,艺术家的个性和情绪得以充分的展现。而另外两位可以说得上是将“唐法”演绎到极致的书法家便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师从褚遂良,得张旭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论:“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可见颜真卿的书法备受当时文人赏识。柳公权学习颜真卿字体,但能自创新意。“颜筋柳骨”指出了他们书法的不同点。柳公权写字避开了颜真卿字体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像刀切一样爽利深挺,再加上虞世南、欧阳询楷书结体上的紧密和颜真卿楷书结体上的纵势”,写出了独具一格的“柳体”。

晚唐

晚唐时期,由于帝王荒淫无度,官员骄奢淫逸,战乱频繁,国事衰退,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书法艺术的发展也因此而耽搁,不过虽无进步,或者说是出现了倒退现象,但是仍然涌现出了一些出色的书家,杜牧等便位于其列。

从欧阳询到褚遂良,从张旭到怀素,从颜真卿到柳公权,正是这些书家的共同努力才奠定了唐代书法这一艺术大厦的基础和根基。他们一起将“法”这一概念阐释给后代人,并影响着后代人书法风格的发展和走势。

除了个人的个性和特征以外,唐代书法又有着明显区别于前人的优点:一、笔画的表现力增强;二、点、线的内涵与包容性扩大

笔画的表现力可以用一位古人的话来概括其内涵——“言,心声也;书,心

画也。”“从根本意义上讲,笔画中包含着行而上的‘道’,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便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这一哲学理念。而隐藏于书法作品之中的‘道’则是一种天人同构相应的时间性、空间性中的节奏与韵律,于挥运之际表征着民族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透露着书家的文化素质与性情意趣。”(摘自——李志刚《唐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简论》)不可否认,无论从唐代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还是书法理论,都可以看出唐代是一个书法自觉的时代。而书家在创作过程中越自觉、越投入,笔下的线条就越能真实再现其真实处境中的情绪波动与审美追求。

点、线的内涵和包容性的扩大从本质上讲是根生于前一优点。正是因为唐代的书法家有着充分的自觉和投入才使得“书为心画”成为可能,也为其他的艺术形式融入书法提供了契机。首先,书法借文学审美特质抒发已志。书法的实用功能决定了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与之联系最紧密的是文学。文学强大的叙事功能使得文学作品最根本的特点便是内容与形式的一致性。书法有意识地借鉴了文学的这个功能,用文学的叙事、抒情性与审美追求来抒发已志。此时期的书法作品,拥有了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在动乱爆发之后,颜真卿的侄子惨死,他在极端悲愤之中所书的《祭侄文稿》,满怀对世事的愤懑和对亲人的悼念,字里行间,怒气外泄。其次,书法与绘画互相渗透。线条是中国书法的起点,也是中国画的起点。两者都以线条为主要手段,而线条本身不仅简单明快,还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两者都以线条打破团块,使之虚实相生。中国书法和中国画的‘同源、同器、同技、同质’的合拍性从起源到以后的沟通发展中从来没有淡出过,到了唐代更是趋向于融会贯通。”(摘自——李志刚《唐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简论》)最后,书法从音乐、舞蹈中求动感。书法从音乐、舞蹈中汲取流动性与韵律感,获得跳动的思维。可以毫不夸张地将书法比做“纸上的舞蹈”,舞的节奏赋予书法一种动态的美。这种意趣追求使得人们从中能够发现和感悟到书法的真精神,借助“舞”的形式来传达“气韵”,借助“节奏”来传达“生气”。这一点虽然不是唐人开先河,但是自觉的唐人是在有意识地将后者与书法进行融合,使得这一方面的发展与进步速度空前绝后。

合上书本,扣紧电脑,靠在椅子上,闭上双眼,静静地享受着斜射入宿舍的夕阳余晖。精神有些恍惚,仿佛那些先贤如同掠影一般倏地晃过脑际。一股向往之情油然而生,丝丝敬畏之感越发强烈。是啊,正是古人们努力和智慧的叠加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才让我们炎黄子孙屹立于东方民族之林。而我们今人又将为后人留下什么呢?渐渐地,我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参考文献:

《唐代书法艺术》

《浅谈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唐代书法的艺术表现性简论》李志刚文

注释:

文中打双引号的整句话引自百度百科对各位书法家的评价。

工科0926班

3090104169

刘勋

浅谈唐代书法

工科0926班

3090104169

刘勋

中考考前书法欣赏知识点归纳

书法欣赏知识点归纳 【书法练习方法】 了解“读帖”、“临摹”。 【字体的辨认】 要求:能分辨楷书、行书、隶书、小篆。

【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欣赏】 1.“书圣”:东晋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 结合《兰亭集序》了解下面的特点: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笔画全篇各种笔法兼备,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都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 结体体式变化多端。其中“之”“以”“也”“为”等字都有重复,但都有意或无意地变换了字的形态,绝无 雷同。尤其是“之”字,全篇有二十多个,个个别具情态,即开篇六行而论,其中三个“之”字写出了三种体式、三种风格。 章法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字列之间或宽或窄,有些字列旁边有添字,还有多处涂改,在

率意之中显出天然之美。 2.唐代四大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 3.颜真卿楷书:结合下面《颜勤礼碑》欣赏(右侧) 颜体楷书特点: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楷书结构:内外结构的字外紧内松,里面宽松,并向外面“撑”,外缘的笔画(尤其是竖)向外凸出,给人饱满、宽博的感觉;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重心偏于上方,给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觉。 楷书笔画:颜字横画很细,竖画很粗,有的竖画粗于横画好几倍。 4.颜真卿行书:《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 5.“草圣” 被称为“草圣”的有两位:一是草书创始人汉代张芝,一是“狂草”创始人唐代的张旭。 草书第一个高峰:东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草书第二个高峰:唐代张旭、怀素 “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这是称赞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 复习要点: 1.画线处作为常识最好能记住。因为可能会以填空题形式考查。 2.书法特点看书法作品了解即可。因为书法作品欣赏应该会附上书法作品,然后以选择题形式考查。

唐代书法家怀素书法欣赏

唐代书法家怀素书法欣赏 怀素(737~799)中国唐代书法家。俗姓钱,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因他三家为僧,书史上称他“零陵僧”或”释长沙”。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怀素《大草千字文》 怀素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忽发出家之意”,父母想阻也阻止不了。他在《自叙帖》里开门见山他说:“怀素家

长沙,幼而事佛,经禅文暇,颇喜笔翰。”他勤学苦练的精神是十分惊人的。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就算太阳照得他如煎似熬;刺骨的北风冻得他手肤迸裂,他还是在所不顾,继续坚持不懈地练字。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这就是有名的怀素芭蕉练字。 怀素《大草千字文》 在长安怀素声誉青云直上,歌颂他草书的诗篇有37篇之多。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等。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而《自叙帖》其书由于与书《食鱼帖》时心情不同,风韵荡漾。真是各尽其妙。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

辉煌的隋唐文化历史教案

辉煌的隋唐文化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赵州桥、雕板印刷术的发明、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书法和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著名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艺术宝库莫高窟、唐朝乐舞。 通过与其他其他类型桥梁进行对比,分析赵州桥在设计上的巧妙之处,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 隋唐时期,文学艺术获得高度发展,尤其是诗歌、书法以及石窟艺术进入了我国的黄金时代,在我国及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感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就,一是来自于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民间疾苦的关心。 教材分析 唐诗和杰出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是本课的重点;本课的难点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有辉煌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望。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发展的黄金时代,不仅政治、经济上达到鼎盛时期,文化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隋唐在建筑业取得的成就。 一、兴盛的建筑业 出示《赵州桥图》,学生回答桥的名称、设计者、修建的时间。 1、隋朝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位于今天河北赵县的洨(xiao)河上,是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 (出示圆拱桥和多孔桥图) 学生对比三幅图,讲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①修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交通,多孔桥不利于船只通行。赵州桥采用平拱桥的形式,既方便船只通行,又方便车马、行人在桥上行走。 ②赵州桥大拱两端各有两个小拱,既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自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小拱还可起泄洪的作用,这样就减弱激流对桥身的冲击。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们的祖先从盖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由学生来描述雕版印刷术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块木板上,让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纸,轻轻一刷,字迹就印在纸上成了正字了。(通过图片说明) 在隋唐时期,一些流通较大的书籍,如佛经、日历、诗集,已经雕刻出版。 (出示《金刚经》图片)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 (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 中国历代着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

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并称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着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谢家之宝树”。

隋唐两代书法兴盛的原因及其特点

1.隋唐两代书法兴盛的原因及其特点。 2.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发展变化。 1.答:《略论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一文,对唐朝书法艺术繁荣昌盛的原因,依据有关历史资料作了多方面的评述。其主要的是: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到顶峰;二,书法教育定为制度并作为政府铨选官员“四才”标准之一;三,帝王后妃爱好书法和在书法上取得成就者大有人在;四,文臣武将中有不少人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五,许多作家、诗人、妇女和僧道都是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六,书法艺术的大发展又推动了书法理论的大发展。 中国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发展到唐朝达到第二个极盛时代,出现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并开创了有唐一代新风。有记载有姓名的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就达一百八十多人。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记载能书之人有二百四十五人之多,而大量民间无名书法家尚不在其列。这两个数字虽不完全一致,但却说明了唐朝书法艺术的繁荣昌盛。 为什么唐朝在书法艺术上比历史上第一极盛的晋朝更发展、更繁荣、更昌盛呢?我觉得有下列原因是比较明显的。本文只根据有关历史评述,简要介绍其情况。 一、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到顶峰。 自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统一宇内,建都长安,至公元907年被灭亡止。共传二十二主,二百九十年。唐朝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上承汉魏六朝,下启宋元明清。书法艺术发展到同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达到顶峰状态。 隋末农民战争严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从公元627年到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的“贞观之治”,迅速恢复了封建秩序,并使唐王朝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巨大成就。从唐太宗到唐玄宗,大多数农民都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水利事业也大大发展,农村经济又走向繁荣。手工业作坊的设立,造船、织锦、煮盐、银冶和铜器制造的发展,驿传、驿马制度给商人以交通上的便利,许多商业中心城市的繁荣,平定西突厥的侵扰,加强了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带去大批大匠、生产技术书籍、蔬菜种子、手工艺品及杂技百工、黾兹乐等,使藏汉两族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这一时期中国商人到在中亚和西亚,使阿拉伯等国商人到长安,使长安成为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中心。外国船舶也到达中国沿海城市,使中国文化大量传入朝鲜和日本,中国的造纸传到中亚,以后数世纪中,由阿拉伯人传入欧州,对西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总之,唐朝这时“武功文治”,政治开明,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昌盛的顶点。列宁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正是由于唐朝经济的发展,大大超越了前代的水平。现加上最高封建统治者皇帝的提倡、重视,使中国的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推向新的水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继晋朝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第一个发展高峰之后,唐朝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又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大约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由唐朝开国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树立了“二王”的书法正统地位,著名大书法家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王知敬、孙过庭等人。后期由开元之后到唐朝灭亡。唐玄宗善“八分”喜丰肥,书风逐变,出现了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徐浩、柳公权、李阳冰、张旭、怀素等人。 清末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极力卑唐的评论是欠当的。而马宗霍在《书林藻鉴》中的评论还是比较公允的。他说:“唐代书法之盛,不减于晋。”“以书为教仿于周,以书取士仿于汉,置书博士仿于晋。至专立书学,实自唐始。宜乎终唐之世,书家辈出矣。”

论唐朝书法教育的特点

论唐朝书法教育的特点 唐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家传式教育和官学式教育是唐朝书法教育的两大基本形式,家传保持了书法艺术的连续性和传承性,但对创新带来了局限。书学的建立使书法教育更加规范化,唐朝开设书法专业课程,其书法教学具有权威性。 唐朝书法教育家传式教育官学式教育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举世闻名,无与伦比。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民族艺术瑰宝中大放异彩。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广义上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继晋朝书法艺术发展成为第一个高峰之后,唐朝又将书法艺术推向了又一高峰。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太平,在这之后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开元时期更是呈现出空前兴盛的景象。此盛世带来的丰厚物质基础,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唐朝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书法艺术家,墨迹流传比较多,大量碑帖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书法作品,楷书,草书,行书在唐朝也都上升到了一个更深层次,具有鲜明突出的时代特点,对后世的书法产生极为深远影响,因此有“书至初唐而极盛”这一说法。 教育作为封建王朝推行儒学的重要手段,在唐朝得以大力发展,而书法教育作为六学之一跻身于官学,成为唐朝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师徒相授是唐朝书法教育较普遍也较重要的教学形式。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郑勤砚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将我国教育史上的师徒关系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血缘关系”,一类是“非亲非故”。 一、唐朝家传式书法教育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一篇《家书抵万金》中写到:“家学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样式。中国文化世代相传,家学一脉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归根到底,一切家学皆国学。所谓家学,无非是在自己家里学到的国学。国学宏富,纳新融旧;家学渊奥,探微烛幽,弘扬家学,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弘扬国学,可助旧邦维新,国家兴盛。”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家学作用非常重要。 家学教育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为父子相传。如:陆柬之与陆彦远的父子关系。明代陶宗仪《史书会要》中记载:“陆彦远,柬之子,时谓小陆,传父书法。”另外,被称为“大小欧阳”的欧阳询及其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二是母亲传授子女,比如颜真卿母亲殷氏。《新唐书》中《颜真卿传》中记载:“(颜真卿)少孤,母殷氏躬加训导。既长,博学,工辞章,事亲孝。开元中,举进士。”颜真卿的母亲殷氏是颜真卿的第一任老师,在母亲教授子女的方式中,有相同一点就是父亲去世,母亲肩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母亲一般都出身名门望族,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家教。三是通过联姻建立起的亲戚关系。如:张怀瓘在《书断》中提到陆柬之,乃“虞永兴之甥,临学舅氏,得其法。”陆柬之学习书法是跟随舅虞永兴。根据唐代张怀瓘的《书断》及宋代朱长文的《续书断》记载,唐代书家61人,有家学关系者就有26人。 通过这几类家传式教育方式,我们不难看出家传在唐朝书法教育中的地位不可小觑。这种教育方式多数存在于名门望族,传授者家族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典籍丰富珍贵,有优越的教学条件。

唐代书法艺术鉴赏

唐代书法鉴赏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唐代书法之盛,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真楷造极。出现了欧、虞、褚、薛、颜、柳等一大批著名楷书巨擘。其二,草体观止。出现了孙过庭、贺知章、张旭、怀素等著名草书大师。其三,行书扬波。出现了唐太宗、李白等行书高手。其四,篆隶不绝。出现了李阳冰、史惟则、韩择木等篆隶大家。其五,书论煌煌。出现了孙过庭《书谱》、张怀瓘《书断》、《书议》、《书法要录》等著名书学论著,欧阳询写的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下面就让我们领略下那些大师的风采吧! 我们熟知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就属于

唐初的代表人物了,都说了唐初四家了嘛,其中,欧阳询、虞世南入唐时已然60多岁,皆是身历隋、唐两代的人物,二人位高名显,其书法为时人所玉。 欧阳询的代表作有《九成宫酸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碑》等;虞世南的代表作《孔子庙堂碑》;褚遂良的代表作品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等。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

中国书法史汇总

绪论(一) 1 书法定义的要点不包括()。 A。书写工具 B。表现对象 C。表现方法 D。书写人群 正确答案: D 2 日本的文字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他们是中国古代()的转写。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隶书 正确答案: B 3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汉字文化圈。() A。韩国 B。日本 C。阿富汗 D。新加坡

正确答案: C 4 从广义上讲,书法就是书写文字的方法。()正确答案:√ 5 一个概念内涵丰富了,外延也会随之扩大。()正确答案:× 绪论(二) 1 仰韶文化代表的是()早期的考古学文化。A。山东地区 B。黄河中下游 C。黄河中上游地区 D。长江流域地区 正确答案: C 2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采用的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金文 D。汉隶 正确答案: A 3 书法艺术的自觉时期大约可以划在()时期。A。唐朝 B。西周 C。明朝 D。魏晋 正确答案: D 4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正确答案:√ 5 书法的历史就是文字的历史。() 正确答案:× 关于文字起源问题的考察(一)

1 奚仲发明了()。 A。稼 B。邢 C。书 D。车 正确答案: D 2 埃及最古老的文字是()。 A。楔形字 B。表形字 C。圣书字 D。汉字 正确答案: C 3 下列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结绳记事说 B。瓷器符号说 C。源于图画说 D。其余八卦说 正确答案: B 4

《诗经》是十三经之首。() 正确答案:× 5 后稷是西周人的祖先。() 正确答案:√ 关于文字起源问题的考察(二) 1 以下属于南宋著名学者郑桥的作品是()。 A。《题临安邸》 B。《过零丁洋》 C。《满江红》 D。《通志》 正确答案: D 2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主张的观点。A。儒家

唐朝著名书法

唐朝著名书法家,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玉堂禁经》中谈到了张旭的笔法“九用”。掌握这9种笔法,无论是对临帖还是创作,都会有莫大的帮助。现先摘录如下,然后再结合它们在起笔、行笔和收笔中的运用,进行一一解释。 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乛”是也。 五曰踆(cún)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多音字,在此处念tì)者,必先踆之。 六曰衄(nǜ)锋,住锋暗挼(ruó)是也,烈火用之。 七曰趯(此处念yuè)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 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 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这九用中,凡是叫“锋”的,都是指某一个使用笔锋的动作;凡是称之为“笔”的,指完成一个笔画的动作,也就是说“笔”可能包含好几个动作,它是一个过程。 起笔中常用到的有驭锋,蹲锋,衄锋。

“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就叫做暗筑。“目”、“其”两个字中用到了驭锋。 驭锋是垂直下笔(即笔管与纸面垂直),尖锋直撞纸面,即是一个点。《兰亭序》中的“其”字,中间的两个横画,因为和竖相接,看不到起笔的变化,所以书写这两笔的起笔时,可以直撞下笔,即驭锋。 驭锋下笔后,因为是垂直入笔,所以只有一个点,如果想把写得粗一些,可以在落笔后,来回摩擦一下,使笔毫散得开一些,这样的动作叫做开锋。开锋时,手腕来回摇动,用的技法叫衄锋(下面将要讲到)。 “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一”、“乛”是也。”弯曲笔心的动作叫做“蹲”,也就是落笔后下按用侧锋的动作。 古时“蹲”有“踞”的意思,踞坐指的就是坐着,两条腿分开,像洗脚时的坐姿。因为下按后,尖锋会分开,像踞坐时两腿的动作一样。所以落笔后下按用侧锋的动作叫蹲锋。 所以这句话的意识是:蹲锋就是缓缓下按笔毫,根据要写的线条的粗细,而决定下按的力度大小。“一”、“乛”中用到了蹲锋。 从尖锋入纸到笔锋完全入纸(笔锋的竖直长度为笔头的三分之一),又可分为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力度加大,分数增加,线条渐粗。笔心

隋唐书法家

三、隋唐 001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后。智永将王羲之《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真书千字文》系代表书作.传世的智永《真书千字文》共有两本。一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一为保存于陕西省西安碑林的北宋董薛嗣昌石刻本。 002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虞恭公碑》 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003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初唐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传世墨迹有碑刻《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旧摹墨迹本《汝南公主墓志铭》。虞从王七世孙隋智永习书法。虞摹兰亭序清代刻入“兰亭八柱”,列为第一。 姓名生卒简介代表作欧阳询公元557年—公元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人,唐人楷书第一,字体被称为“欧体”。《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公元558年—公元638年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钱塘人。博涉经史,工于隶楷。《雁塔圣教序》薛稷公元649年—公元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人。工书法,师承褚遂良,善绘画。《中岳碑》 004 褚遂良 褚遂良(公元596年-公元659年),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虞世南逝世,魏徵将褚遂良推荐给李世民,太宗命他为“侍书”。 005 孙过庭 孙过庭(646~691)。唐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擅楷书、行书,尤长于草书,师承王羲之、王献之,笔势坚劲,直逼二王。著《书谱》2卷,已佚。今存《书谱序》,分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6部分,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在古代书法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论点,如学书三阶段、创作中的五乖五合等,至今仍有意义。有墨迹《书谱》传世。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006 薛稷 薛稷(649~713),唐代画家,书法家。字嗣通。薛稷曾祖即隋代著名文学家薛道衡,薛稷外祖即魏徵。工书法,师承褚遂良,无作品传世。 007 钟绍京 钟绍京生于公元659年,殁于公元746年,字可大,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

学号********* ********大学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 学生姓名******* 班级********* 成绩 **********院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引言 (4) 一、隋唐两代书法兴盛的原因 (5) 二、隋唐两代书法特点 (5) 三、隋唐两代书法发展的变化过程 (6) (一)隋代书法 (6) (二)唐代书法 (6) 四、五代时期的书法艺术发展 (8)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理论的发展 (9) 结束语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隋唐五代时期的书法在整个中国的书法发展史上占有要地位,无 论是书法家,书法体例,风格流派还是书法理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政治开明是分不开的。这一时期杰出代表人物如: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张旭,怀素,柳公权等一代大家们更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后世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书法艺术颜真卿楷书书法理论 Abstract: The Sui,Tang &5-Dynasty periods time calligraphy holds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entire Chinese history. Regardless of calligraphers,calligraphy style,calligraphy tributary and calligraphy theory are all reached the unprecedented altitude.This kind of phenomenon cannot separate with the prosperity economy,the opening society and the enlightened politics .This time have so many representative personages ,such as Quyang xun,Yu shinan,Yan zheng qing ,Zhang xu,Huai su,Liu gongquan.These calligraphers becomes the later generation by own unique artistic charm the model.They have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later generation. Key words:Calligraphy art Yan Zhengqing Regular script Calligraphy theory

张旭是唐朝什么时期的是书法家

张旭是唐朝什么时期的是书法家 张旭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在草书书法艺术上的造诣非常高,那么张旭是唐朝什么时期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张旭是唐朝什么时期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旭生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此时正是唐代空前繁荣的盛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发展已经有了新的变化和方向。各家的书法风格已经真正摆脱了王家派系的绑缚,形成了他们自己独有的笔法风格,他们在篆书、行书、草书、楷书等方面的成就极为之高,让后世书法家都有借鉴和瞻仰。就连唐皇帝也是书法名家,唐玄宗李隆基通晓骑射,善于书法,他的行书和隶书笔法等成就也是相当的高,传世的作品也有很多,如碑刻《纪泰山铭》等。 草书在唐代的发展极为鼎盛,以张旭和怀素等为首的草书书法家将草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巅峰。唐代统领天下共约有二百九十年的时间,而张旭正是生活在唐代中期,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交流环境,使得他有着绝佳的环境进行书法创作和艺术交流。张旭生于唐代的吴郡,也就是现如今的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他年轻时曾做过县尉,当时他写的文字已经被人们所称赞,就连告状的老人也都称赞他的字写得其妙珍贵,可以加封珍藏起来。所以后来他就越加勤奋练习,笔法精进,功力倍长。后来他还升官做到了长史。 张旭的草书作品在唐代被奉为至宝,所有人都希望得到他的一纸

笔墨珍藏起来,可见他的草书笔法的高深境界,他也因此被人称为“草圣”。 张旭草书的精髓唐代在国力、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都是空前繁荣的。开国后的几任皇帝都勤政爱民,大力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这让唐朝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时代,更是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而此时文化艺术的交流和融合趋势更是旷古空前。书法也就成了当时最为普及和鼎盛的艺术,草书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人大胆革新,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旭。 张旭深谙草书艺术精髓,后来的颜真卿等人的书法艺术就是由他传授的。刚开始的时候,张旭从一个公主和一个挑夫相争过路的情景中领悟到了草书的意境,又从一位大娘舞剑的姿态中领悟到了草书的神韵。张旭十分好酒,也练得一手好草书笔法,故被时人称之为“张颠”。他的草书雄浑放纵,“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勾勒出了唐代文化艺术的张狂神态。 张旭草书笔法上的境界很高,被世人誉赞为“草圣”。他在创作的时候专心致志,神态痴迷,旁若无人,看得出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创作的严谨心态。后人只要谈到草书,必会提及到张旭此人。若论及唐代书法,可能有人对怀素、颜真卿等人的态度意见各有褒贬,但惟独对张旭只有夸叹和褒赞。 张旭草书作品有《冠军帖》、《终年贴》、《肚痛贴》、《古诗四帖》、《草书心经》等,留于后世的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作品。后

魏晋至隋唐书法论著及篆刻

魏晋至隋唐书法论著及篆刻·魏晋至隋唐的书法论著· 中国古代书法演进速度惊人,艺术成就巨大,通常以书画并提,说明书法与绘画艺术关联紧密。魏晋至隋唐,书法论述文章、书籍渐多,就史论方面而言,大体是论多于史,史杂于论。有关书家传记多见载于正史中,完整的专论则较少。部分原因是著名书家常授为高官,侍于帝王左右,书因官而显,故列于正史。 书论长短不一,或是某一议题所作的专论,或是对书家及其成就所作的品评。书论一般由文字、字体入手,进而论及笔法、笔力、笔势,主要是谈书写技巧。另有兼论笔墨纸砚及装池(装裱等等的工艺)。第三是论述搜求、聚散、珍藏,属于识鉴和品评。重点则在于阐发或说明其艺术风貌、人品、才智,将书法作为古代的重要类别分析其艺术价值,依据时代标准作出审美评价。 西晋南朝书论 讨论字体、笔法的书法专论有西晋索靖的《草书势》和卫恒的《四体书势》。《草书势》讨论的是字形、笔画的演进,《四体书势》讨论古文、篆、隶、草字体的演变,同时又照应到书家、书法简史和简论。卫夫人(卫铄)的《笔阵图》及王羲之的数篇论书文字或是后人所为,或较多地杂入了后世的文字。刘宋书法家虞龢(hé)因宋明帝搜访"二王"书的编次活动而作《论书表》,论及"二王"早晚期书迹、故实,兼及纸、砚等。 梁袁昂奉敕(奉皇帝命令)撰《古今书评》,凡列25人,各以简括语句评其风格,是书品体例的开端,其中已将"风气"、"神明"、"骨气"、"意气"等视为标准。 梁庾肩吾《书品》,载汉至齐梁以书法见长的书家123人,各加以品评,效《汉书·古今人表》的体例,分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再分三品,共计九品,依次而述。前有总序,各品后对书家、贡献大小及特长辟有专论。论述及体例

唐代书法欣赏

~~~~~~~~~~~~~~~~~~~~~~~~~~~~~~~~~~~~~~~~~~~~~~~~~~~~~~~~~~~~~~~~~~~~~~~`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年嗜学,十二岁能为辞赋,由于 擅长书法,被穆宗李恒看中,召为翰林院侍书学士。柳公权书法以楷书最着,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他上追魏、晋,下及初唐诸家笔法,又受到颜真卿的影响,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创造了自己的柳派。其遒媚劲健的书体,可以与颜书的雄浑宽裕相媲美,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称誉。 柳公权的传世作品很多。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其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最能代表其楷书风格。柳公权的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他们的风格仍继承王家风格,结体严谨,潇洒自然。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蒙诏贴》白麻纸,七行,二十七字。今藏故宫博物院。其书曾刻入《三希堂法帖》干隆称“险中生态,力度右军”。体势稍带颜法,沉劲苍逸。另外《兰亭续帖》中有《紫丝靸帖》,文字有所不同,翰林不称“出守”,故疑其伪,当为唐末宋初高手所拟。

张旭(生卒年不详) 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唐开元、天宝年间宦游京兆(今西安),初仕常熟尉、官左率府长史,世称“张长史”。工书,号“草圣”,玄宗时,以李白诗、裴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李颀《赠张旭》:“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张旭的传世狂草品有《肚痛帖》、《古诗四帖》,另外还有楷书《郎官记》,由此可证明他的字“颠”不离谱,有规矩在。 《郎官石记》开元二十九年(741)书,楷书。又称《郎官厅壁记》。陈九言撰文,张旭书, 原石久佚,现有孤本传世。其楷法近虞、褚,疏朗淳雅。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 (珍藏版)...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 中国历代著名书法家一览表(珍藏版)...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吴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

《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 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并称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古诗四帖书法赏析

唐代草书大家张旭古诗四帖书法赏析 (请点击上图欣赏高清大图) 《古诗四帖》墨迹本,五色笺,狂草书,共40行、188字。传唐代张旭书。通篇笔画丰满,绝无纤弱浮滑之笔。行文跌宕起伏,动静交错,满纸如云烟缭绕,实乃草书巅峰之篇。 释文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棘花。应逐上元酒,同来访蔡家。 北阙临丹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简,大火练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哥吹分。虚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岩下一老公,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别可?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备注 《古诗四帖》录文为四首诗赋。前两首分别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虚词》之六和之八,后两首是南朝谢灵运的《王

子晋赞》和《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 《庾子山集》和《谢灵运集校注》分别录有原文如下: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来向蔡经家。 北阙临玄水,南宫生绛云。龙泥印玉策,大火炼真文。上元风雨散,中天歌吹分。灵驾千寻上,空香万里闻。 谢灵运王子晋赞 淑质非不丽,难以之百年。储宫非不贵,岂若登云天。王子爱清净,区中实嚣喧。冀见浮丘公,与尔共缤翻。 岩下见一老翁四五少年赞 衡山采药人,路迷粮亦绝。过息岩下坐,正见相对说。一老四五少,仙隐不可别。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 书法赏析 狂草之作 《古诗四帖》是否为张旭所作,尚有争议,但它是张旭笔法系统中一件重要的作品。它大部分线条不强调提按,而重视粗细均匀的线条中使转与速度的变化。中侧锋并用,笔锋常落在线条端部的一侧,但立即转为中锋;同时流畅中又往往生出圭角,如“年”、“别”等字,有不可端倪之感。左右部分衔接时,有时用粗重的线条。这一点在颜真卿《刘中使帖》中“期”、“将”的笔触也可看到,通过此点能看到颜、

隋唐书法(修改稿)

隋至唐书法概述 前面我们讲了魏晋南北朝书法的一些概略的情况,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概述一下隋唐这一历史时段书法发展的主要脉络。 一、隋代书法概述 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建立隋朝,结束了西晋以来近300年的动乱和南北分割局面,大江南北的文化也开始得到统一。隋代虽立朝时间很短,但其书法上承南北朝碑刻,融合南北书派的不同风格特征,在绮丽美和朴拙美之间找到了代表“隋”这一时代的书风,涌现出一批碑刻书法佳作。下启唐楷诸家,为唐代楷书法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隋代书法,主要成就表现在楷书上。有的以北魏书法为基础,但更加秀美典雅,例如《美人董氏墓志铭》、《苏孝慈墓志》、丁道护所书的《启法寺碑》等,从上糅合了南朝书风,从下而开欧阳询格局;有的则传承南朝家法,例如智永《真草千字文》,后来为虞世南所继承;有的出于北齐、北周,如《龙藏寺碑》、《曹植庙碑》、《章仇氏造像》等,《龙藏寺碑》书风瘦健,已开褚遂良风范,而《曹植庙碑》、《章仇氏造像》体势宽博,颜真卿书风从中隐然欲出。唐初书法,历来称“欧、虞、褚、薛”四家,实际上欧、虞皆是隋朝旧人,入唐时都已经是60岁以上的老者,风格基本定型,欧阳询虽然稍稍吸收了南朝风格,但仍然主要承袭北朝形意;虞世南则固守智永家法,体现出纯正的东晋风流书风。因而欧、虞两位初唐的代表书家都可以说是

延伸了隋代的书风。 二、唐朝书法 唐代前后经历了大约300年,是我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的一个时代,文化也是空前发展。唐代书法在前代书法创作理论和技法不断积累、丰富的基础上高度成熟,进入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艺术高峰,成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唐代的许多代皇帝都喜爱书法,尤其是唐太宗,本身就写得一手好字,对王羲之书法推崇备至,亲自学习“王体”书法并撰写《王羲之传论》一文,派人到处收集王羲之的墨迹。他自己亲手所书《温泉铭》便是以行书入碑之作,颇具二王之风。与此同时,唐太宗还把书法作为教育贵族子弟、录取和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就使得当时学书的风气盛行,也促使书法家认真学习、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继承传统,并在书法创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 唐代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审美倾向。我们下面分别予以简单地介绍。 1、初唐书法 初唐时期书法的典型代表是“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四位杰出的书法大家。他们引领了这一时期书法的发展,也对此后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欧阳询书法用笔劲险峭拔,神气外露,杂有北方书法遗留下来的痕迹。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guīniè即规则或法度),以“欧

鉴赏唐朝书法

论述唐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得地位 一说书法,现代的人们不由自主就会想起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赵(孟7)四大家。颜、欧、柳都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赵为元代),可见其至今日还有如此历史影响力。唐代书家辈出,还有如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唐代书法可以说是集前人之大成,对中国书法有推陈出新,并在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有卓越贡献。以后历朝历代诸多名家或多或少无不受唐代书法的影响,乃至今日。应该说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最高丰碑。 在书法发展史上,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 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唐代书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唐、盛唐、晚唐。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在中国看古代的雕塑和其他造像,唐人的造像是容易识认的,形体那么丰满,表情那么平静,神采那么飞扬――就似在欧洲看了蒙娜丽莎的画像,立即就能体会,那种恬然的自信,只会出自从欧洲中世纪梦魇中觉醒的,对前途有信心的艺术家(达芬奇)之手。而唐人风韵更佳。 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它不仅是进行文化交流的工具,也是独放异彩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历转千年而不衰,可以说中国书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门具有独特形式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代表,是东方艺术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在世界上有着深宏的影响,甚至移植到周围的邻国。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师毕加索亦钟爱书法,曾讲:“如果我生在中国,不会是位画家,但肯定是位书法家。”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继晋朝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第一个发展高峰之后,唐朝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又出现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唐朝出现了历史上许许多多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有记载有姓名的书法艺术家和书法理论家,就达一百八十多人。整个唐代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故唐代书法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书至初唐而极盛" 的说法可谓贴切。 唐代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值得一提的书家有:(个人看法)欧阳询、禇遂良、怀素、李世民、柳公权、颜真卿、孙过庭、虞世南、张旭、钟绍京、薛稷、陆柬之、李邕、李世民、李白。 在艺术风格上,唐代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极显唐代盛世风度,成为唐代书法的特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