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智能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因此对高楼的雷电防护是当前建筑安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层出不穷,各种信息化电器设备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很容易在雷雨天受到雷电的破坏。我国因为建筑防雷措施不到位而引起的雷电灾害屡见不鲜,给居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进行防雷设计,特别是对高层建筑进行防雷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雷电的危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雷措施,希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互相探讨相互提高,并未我国以后的建筑防雷保护设计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设计雷电危害弱电系统防雷措施接地措施等电位联结

引言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当代社会,随着科技信息日益发达,人类的生活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与此同时,建筑行业在这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城市中各种高楼林立,随着楼层的不断增高,如果不对其实施相关的雷电防护工作,在雷雨天气很容易受到雷电的威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精密的电子电器设备逐渐的应用到建筑物中,但是这些精密的电子电器设备的存在着绝缘性低、电压承受力若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雷雨天气遭受雷电的破坏,一旦受到雷击势必会导致这些导致这些电器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力欣王厚余丁杰方磊欧清礼尹君平 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标准版)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61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标准版) 电梯是现代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之一。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高层不断增多,智能化水平迅速提高,电梯雷击事故呈上升趋势。2010年夏季一场特大雷暴雨之后,我市仅一个小区就有10多台电梯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损坏。因此,电梯雷电防护成了我们关注的事情。 1.电梯的结构分析 电梯主要由曳引机、控制柜、轿厢、门、导轨、限速器、缓冲器、对重装置、随行电缆和曳引机钢丝绳等部件组成。由电源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及动力系统共同控制电梯的正常运行。按照其位置可分为四部分:电梯机房、井道、轿厢、层站,机房一般位于电梯井道的顶部,电梯的控制和动力系统均安装于此,是电梯的大脑和心脏,做好机房的防雷是电梯防雷的重点。

2.雷电入侵电梯的主要途径 雷电入侵建筑物和弱电设备的途径较多,现代智能建筑都有较好的外部防雷装置和良好的接地系统,危害建筑物弱电设备的主要途径是反击和雷电感应。反击是因为强大的雷电流在接地电阻和引下线上造成很高的电阻和感应电压降,使无雷击时处于低电位的接地装置或与之相连的金属物体出现很高的电位,使设备发生击穿。雷电感应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或附近,雷电流通道的电磁场对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都会产生空间感应。如果建筑物、电梯机房和管线无屏蔽,在建筑物和设备的某些部位上将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达到危害电梯设备的程度。雷电感应往往通过弱电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进入,造成过电压继而击穿设备敏感的微电子器件,造成设备电源中断、通信中断、元件模块烧毁等,直接造成电梯主板的损坏。 3.电梯防止雷电入侵的预防措施 那么现代智能建筑中如何才能做好电梯设备的防雷呢?笔者认 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

编号:AQ-JS-05849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Desig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steel structure buildings

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引言 钢结构是由钢板,热轧型钢和冷加工成型的薄壁型钢制造而成。 具有:材料强度高,钢材质量轻;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制造 简单,施工周期短;密封性好等特点。而且造型美观大方,建设周 期短,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于机场、展览馆、体育馆、各类工业厂 房、大型超市等,由于钢结构独特的建筑体系,使得此类建筑和普 通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有较大的差异。下面 就本人通过对钢结构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实际经验 总结,对钢结构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综合防雷设计的要素,建筑物的综合防 雷装置设计总的来讲可分为两部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外部防 雷措施包括:接闪器(针、网、带和线)、引下线、屏蔽和共用接 地系统,内部防雷措施包括:共用接地系统、屏蔽(隔离)、等电

位连接、合理布线和安装浪涌保护器(SPD)。钢结构建筑物作为现代建筑物的一种新型建筑,它的防雷装置设计也离不开这个范围,同时又有着其特殊的地方,下面就钢结构建筑物防雷的不同点加以探讨。 2、钢结构建筑物的外部防雷 2.1接闪器 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并认真调查该位置的地理、地质、气象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来确定该建筑物为第几类防雷建筑物,再选择用何种接闪器。由于钢结构建筑物的金属屋面更容易引起雷击,所以在设计时,应根据防雷类别考虑在屋面上安装何种接闪器。传统建筑物的避雷方式是采用富兰克林常规避雷导体或避雷地结合避雷网,但是金属屋面的金属板较薄,无法安装高大沉重的传统避雷针,其次从闪电理论来讲,云地闪电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它是雷雨云中荷电中心对大地的脉冲放电过程,该过程除存在光导、回击主要脉冲放电过程外,还存在一系列其他脉冲放电过程,回击的特点是峰值电流高,放电时间短,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设计要点(建议学习)

建筑幕墙防雷系统的设计要点(建议学习) 人类在不断地前进,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建筑行业日新月异,建筑工程突飞猛进.在国内外,建筑幕墙的形式越来越多.建筑幕墙主要的形式有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和组合幕墙等,这几种建筑幕墙已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幕墙所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文物、财产的损失,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因此,做好建筑幕墙的防雷措施也越来越重要,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已是当今一个重要问题. 雷电是天空云层中一种自然放电现象,雷电流是一种强度极大、作用时间极短的瞬变过程.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通常会产生电效应,雷电流在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会使被击中的建筑物遭到破坏.高层建筑幕墙的金属材质由于雷电的效应,将会产生静电感应作用,当天空雷云和大地形成电场时,幕墙的金属体就会积聚与雷云极性相反的大量感应电荷,当雷云瞬间放电后,云与大地的电场忽然消失,将会产生高达万伏以上的对地电位,这对人和设备将会产生危害. 所以,建筑幕墙设计时必须做好防雷设计,以防范雷电对建筑幕墙的损害.然而,我国建筑幕墙的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等对这方面内容的阐述十分有限,建筑幕墙设计单位对建筑幕

墙防雷技术做法也不十分具体、明确,从而给从事建筑幕墙施工的技术人员把握质量要求带来一定的难度. 对此,建筑幕墙防雷系统设计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多年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以及有关国家防雷规范的要求,认为建筑幕墙防雷装置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建筑幕墙的防雷分类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2010)的规定,建筑物的防雷共分三类,其中第一类主要是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如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等爆炸物质的建筑物等,而现阶段我们常用的建筑幕墙的防雷分类主要是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的. 建筑幕墙的防雷措施 对于第一类建筑物和具有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的防雷措施,除了防直击雷外,还需防雷电侵入的措施;而对于第二类或第三类的常用建筑幕墙的防雷措施主要是防直击雷.主要防直击雷的建筑幕墙,不仅要考虑顶层直击雷,还要考虑侧向直击雷,防顶层直击雷的防雷措施是在建筑物顶上装设避雷网(带)或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其避雷网一般按规定沿着屋角、屋脊、屋檐、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并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接地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 接地简易版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接地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概述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由于雷电放电 电压高、放电时间短,它的产生人类目前无法 控制。雷云的生成、移动、放电的整个过程伴 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 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 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 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雷电灾害严重性还表现 在波及面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积 聚大量电荷的雷云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及其放电 过程的辐射范围可覆盖达几十公里的范围,其

次地面各种网络(电力、通信等网络)的相互渗透、错综复杂,使雷电灾害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在雷击中心数公里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蓬勃发展,大量的微电子设备(系统)得以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和联网。由于其元器件的集成度愈来愈高,信息存储量愈来愈大,速度和精度不断提高,但工作电压仅有几伏,信息电流仅有微安级,因而对外界干扰极其敏感,对雷电等电磁脉冲和过电压的承受能力相对脆弱,同时网络广域化又增大了系统(设备)受干扰的可能性。当雷电等引起的过电压和伴随的电磁场强度达到某一阀值时,轻则引起系统失灵(误动、信息丢失、

智能建筑物防雷设计

智能建筑物防雷设计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物内雷电防护已提高了要求,信息系统的雷电保护成为考虑的重点。因此防雷工程成为一项多学科,跨部门的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工程技术和电磁兼容技术,采取综合治理、系统防护。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设计雷电防护 1、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方兴未艾。智能建筑物普遍称为3A建筑,即它集成了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以及辅之于实施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它是高功能、高效率、高舒适性的现代化建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物的建设向自动化、信息化和节能化方向发展,微电子应用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已渗透到智能建筑的各个应用领域,并且不断增大。建筑物内微电子设备繁多而且复杂,这些微电子设备通常属于耐过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最怕受到雷击。遭受雷击时,一部分能量(约50%)通过建筑物外部防雷装置泄入大地,另一部分能量则通过雷电流感应或耦合在金属管线上进入建筑物内破坏设备,因此,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2、智能建筑雷电防护 探讨智能建筑物的雷电保护,必须对雷电进行了解,分析雷电是通过哪些方式、途径、渠道危害智能建筑物。 2.1雷击的危害 1)直击雷危害

直击雷造成的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的破坏作用很大: 电效应:雷云对大地放电时,雷电流通过具有电阻或电感的物体时,因雷电流的变化率大(几十微秒时间内变化几万或几十万安培),能产生高达数万伏甚至数十万伏的冲击电压,足以使电力系统的设施烧毁、导致可燃易爆物品的爆炸和火灾,引起严重的触电事故。 热效应:很高的雷电流通过导体时,能使放电通道的温度高达数万度,在极短时间内将电能转换成大量的热能。雷击点的发热能量巨大,可使金属熔化。 机械效应:雷电流作用于非导体上时,由于雷电的热效应,使被击物体内部出现强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被击物体受到严重破坏造成爆炸,机械效应对非金属油罐存在极大威胁。 直击雷可直接作用在构筑物上,也可通过架空线路、露天的金属管路等途径侵入。另外,避雷装置接闪雷击时,在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体上都有可能产生很高的电压,可能对设备产生“反击”。2)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 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是指雷电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对设备尤其是电子设备的危害: 静电感应:雷云的静电感应是指带电的雷云接近地面时,对导体感应出与雷云符号相反的电荷,建筑物或设备顶部大量感应电荷不能迅速流入大地,从而产生很高的对地电压即静电感应电伏,能击穿数十厘米的空气间隙发生火花放电。 电磁感应:雷电发生时产生很大的雷击电流,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在其周围空间里产生交变电磁场,不仅会使处在这一电磁场中的导体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还会在附近的传输信号线路、埋地电力线、设备间连接线等部位产生感应电流并侵入设备,使连接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设备遭到损害。 2.2智能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雷电防护包括针对建筑物的直击雷防护,以及针对建筑物内设备、人员的雷电波侵入防护和雷击电磁脉冲防护两大部分。 1)直击雷防护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接地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8252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接地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防雷接地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概述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由于雷电放电电压高、放电时间短,它的产生人类目前无法控制。雷云的生成、移动、放电的整个过程伴随多种物理效应,如:静电感应、高温高热、电磁辐射、光辐射等;这些物理效应的共同作用已严重危害室内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雷电灾害严重性还表现在波及面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积聚大量电荷的雷云有较大的活动范围及其放电过程的辐射范围可覆盖达几十公里的范围,其次地面各种网络(电力、通信等网络)的相互渗透、错综复杂,使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4526928.html, 发布时间:2004-7-20 点击数:9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电梯防雷措施分析

电梯防雷措施分析 摘要: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了极大便利。而电梯一旦遭受雷击发生故障,显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引起用户的恐慌和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对电梯的防雷保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系统防雷的角度出发,在电梯防直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和防闪电电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防护措施,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电梯;雷电防护;直击雷;感应雷 在雷雨季节,我国很多地区特别在南方地区,电梯遭受雷击而发生故障停梯的情况经常发生,其中不乏伴随出现烧毁电子板的情况,且通常烧毁的大部分是电梯控制箱内的主微机板或信号处理板。出现此类故障会造成电梯的紧急制动停止,并有可能对电梯乘客造成恐慌甚至受伤。特别是高层电梯,电源线、通信线路较长,受感应的线路较长,这是出现雷击停梯故障甚至烧毁电子板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对高层建筑中的电梯采取防雷措施呢?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系统的防雷措施。 1 电梯机房的防直击雷措施 电梯机房位于建筑顶层,其防直击雷措施应与整个建筑的防直击雷措施结合起来。机房顶应设接闪杆、接闪带(网)保护。接闪带应沿机房顶周边设置,接闪网可利用顶板内的钢筋,网格尺寸应符合对本类防雷建筑的要求。接闪杆与接闪带(网)应互相连接,并通过建筑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的钢筋,与建筑接地装置连接。 2 屏蔽措施 电梯机房、电梯井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中间核心部位,这样可以利用建筑本身的钢筋之间的等电位连接,形成初级屏蔽。不宜选择在靠外墙部位。应对电梯机房内部电磁场环境进行验证计算,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机房采取附加的外部屏蔽措施。 应考虑当机房顶遭直接雷击时,机房内的磁场强度应不大于800A/m,雷电流取值应符合本类防雷建筑的要求,如二类防雷建筑取150kA,三类防雷建筑取100kA,也可根据地闪观测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快速的发展,全世界各大城市争先构建数字化城市,大量的智能化建筑拔地而起,其中采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如楼宇自控系统(BA)、消防报警系统(FA)、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门禁及保安报警系统(SA)、综合布线及通讯系统(CA)等等,这些设备的耐压等级低、抗干扰能力差,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容易遭受雷电波的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频发生。据统计,雷电对电子设备的损坏占设备损坏因素的比例高达26%,防雷过电压已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因此在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中,不仅要重视智能建筑的性能指标和设备的先进性,更要注意做好建筑物的防雷接地。防雷与接地对于智能建筑中的弱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的可靠传输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是抑制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没有处理好,不管是雷电的直击、串击、反击,轻则会造成设备不能有效传输数据,降低智能建筑设备的可靠性;重则会损坏设备的部件,甚至导致设备瘫痪并危及人员的安全。 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因此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一些城市和地方的立法,如从2002年9月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防御雷电灾害若干规定》,使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做好建筑物防雷及接地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1.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击和感应雷击 1.1直击雷击--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由于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等混合力作用,直接摧毁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由于直击雷的电效应,有可能使机房微电子设备遭受浪涌过电压的危害。 1.2感应雷击(又称二次雷击)--指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放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埋地线路、金属管线或类似的传导上产生感应电压,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设备,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特别是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危害最大,据资料显示,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80%以上是由感应雷引起的。 1.3另外还有操作过电压,即是指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当负载(特别是电感性大的负载)电器设备开关时,会产生瞬时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同感应雷击一样,可以间接损坏微电子设备。 2.外部防雷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外部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2.1接闪器: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防雷等级选用避雷网、避雷带或避雷针。在保护范围以外的突出金属物,如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栏杆、广告牌、航空标志灯等,均应与防雷系统相焊接或卡接,构成统一的导电系统。屋顶的金属装饰物如金属旗杆或满足规范要求壁厚的金属屋面,均可作为接闪器。 2.2引下线:尽量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柱内的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也可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防雷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器通路。 2.3接地装置:设计接地装置时,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基础表面无防水层时,可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详后面的说明),如果基础被塑料、橡胶、油毡等防水材料包裹或涂有沥青质的防水层时,不得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此时在基础槽的周围敷设环型接地装置,并与基础内的钢筋做可靠连接。 3.内部防雷措施及防雷击电磁脉冲

建筑物防雷工程关键要点设计 李斌

建筑物防雷工程关键要点设计李斌 摘要:建筑物防雷工程对于确保雷电防护效果的发挥及建筑物的安全具有着重 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防雷工程设计的分类、雷电电磁脉冲干扰等方面内容的基 础上,结合某防雷工程实例,针对该系统存在很大雷击隐患的情况,进行防雷改 造设计,最终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防雷工程;设计;改造;防护 引言 雷电灾害是我国主要灾害性天气。雷电会引起建筑物的损坏、对电力、电讯 等设备造成损坏,甚至人员伤亡。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雷电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损失也越来越大。我国每年因雷击破坏建筑物 内电气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防雷系统可靠与否极为重要,因此建筑物的防雷设 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重点探讨建筑物的防雷工程关键要点设计,可供参考。 1.防雷工程设计 1.1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分类 可分为新建工程和扩、改建工程两类。 1.2雷电电磁脉冲 建筑物内的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有以下三种情况: (1)雷电波的电磁辐射对建筑物内电力线路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 (2)建筑物防雷装置接闪时,强大的瞬间雷电流对建筑物内电力线路和电子设备的干扰。 (3)由外部各种强、弱电架空线路或电缆线路传来的电磁波对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干扰。 1.3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综合防雷主要包括接闪、分流、均压、屏蔽、接地、合理布线。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如 图 1 所示。 图 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系统 1.4安全隔离距离与等电位联结 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可分为安全隔离距离和等电位联结两大类。 1.5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雷电防护区划分为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第一防护区、第二防护区、后续防护区。 (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A):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 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2)直击雷防护区(LPZ0 B):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第一防护区(LPZ1):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 比直击雷防护区(LPZ0B)的进一步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 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第二防护区(LPZ2):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 续防护区。 (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完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 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电梯设备防雷配置方案

电梯设备防雷配置方案 (1)、电源线路防雷设计 在电梯控制系统使用电涌保护器(spd)能对防止雷击灾害起到更有效的作用,电梯控制系统内部存在大量低压控制线路,电涌保护器(spd)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电器器件,并联或串联于线路处,平时呈高阻态,当有瞬态电涌时候,spd就会导通,将电涌泄放到大地上,将线路两端的残余电压(以下简称“残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具体措施 a、在电梯供电开关和控制中心电源开关处并联安装二级电源防雷器CX-PM40S, 作为电梯电源进线的雷电防护,数量各1个。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 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40KA;输出残压低,Up≤1.3KV;响应时间 快速,Ta≤25ns,可有效实现电源系统的雷电浪涌防护。 b、在电梯控制箱电源接入处串联安装免接地保护型防雷器CX-DM24-M,作为控制 箱电源进线的第三级雷电防护,数量各1个。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 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10KA;输出残压低,Up≤35V;响应时间快 速,Ta≤25ns,可有效实现设备电源线路末级雷电防护。 c、在控制中心主机电源接入处串联安装免接地保护型防雷器CX-DM220-M,作为主 机电源进线的第三级雷电防护,数量各1个。产品特点:核心组件选用新型大容量 浪涌吸收组件MOV;通流容量大,Imax=10KA;输出残压低,Up≤900V;响应时间快 速,Ta≤25ns,可有效实现设备电源线路末级雷电防护。 (2)、电梯控制系统信号线路防雷设计 考虑电梯微机电源或信号采集部分大都为低压工作回路,承受瞬间高电压冲击的能力不强,但如果发生损坏会导致电梯出现瞬时故障,造成乘客受困甚至受伤的情况。故有必要引入第三级电涌保护器对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电子板进行保护,以有效防止因PLC电子板损坏而造成的电梯瞬时故障。针对电梯使用的电子板种类繁多,各PLC电子板之间线路和相关电气性能有较大差异,而且每种电子板上存在不同电压级别的电源回路及信号回路。需要按照实际要保护的对象进行分析,挑选适当的避雷器保护电子板。对在电子板的工作电压和控制电路电压中的各等级供电线路进行spd保护,并且spd的额定电压必须与保护的回路电压等级相匹配。在实际工程经验来看,大部受雷击的电子板都是顶层电梯机房内的控制柜内的PLC电子板。所以是防雷设计中的重中之重。电梯控制系统中,一般采用4芯式的通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措施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措施 雷电作为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现象,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为了减少雷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就需要智能建筑设计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精心,严密和整体性的设计,将雷电带来的强大电流合理有效的导入大地,以减少电流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建设物的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因此建筑防雷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生活中显得极为重要。 1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是指将建筑物结构、设备、管理和服务依照用户需求进行最合理化组合,以此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所以说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集大成之产物。但是,由于智能建筑的职能较高,同时对系统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雷电的影响,因此对防雷电系统整体设计要求较高,雷电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电磁场的产生,所以在进行防雷电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对强大电磁场的影响。因为电磁场产生的感应会对智能建筑中的电器设备、通讯信号带来干扰,有的还使电器设备产生短路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烧毁。为了减小甚至消除雷电电流对电器设备的损害,以及雷电电流对通讯信号产生的破坏性威胁,笔者设计一套良好的严密而完整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它可以实现分流效果,将雷电带来的雷电流泄入大地,因此严密、认真、完

整、科学的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保障人们的生活稳定。 2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 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今后的重中之重,就智能建筑而言,综合防 雷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项目,而防雷技术则在客观上决定了智能建筑是否取得理想的效果。从客观上来讲,首先,综合防雷技术要依据智能建筑的运营重点和自身的不足,制定“一专多能”的综合防雷技术, 不仅要防止雷击损坏,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为智能 建筑的运营提供更多便利。 2.1外部防雷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使之能够在客观上的防雷工作上取得明显的成就和突破,首先应在外部防雷工作上采取有效的策略。雷电发生灾害后,智能建筑的外部设备是它的最先袭击点,包含各种导电设备 和磁场。为了能够减轻或者消除雷电对智能建筑设备的影响,通过建立健全外部的防雷技术措施,来完善并实现智能建筑保护体系。 2.2内部防雷 在雷电频繁的夏季,要做到多方面巩固防雷接地体系的整合。除了要在外部防雷上做好雷电保护,同时,还需要在内部防雷工作上做 好雷电防护工作,智能建筑内部防雷系统,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物内的 更容易受到强电压或强电流损坏的弱化电设备。特别是为了避免雷电电磁脉冲辐射的电子设备,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 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 黄旭张文才徐辉

浅析电梯设备的接地问题

浅析电梯设备的接地问题 [摘要]电梯设备的接地,功能之一,是预防用电设备漏电造成的人身触电事故,功能之二,是电梯计算机控制系统“逻辑地”所必需,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电梯安装中是否正确采用接地措施,将直接影响到人身安全和电梯的正常运行。 【关键字】接地;接地形式;接地系统;直升梯;电梯设备接地;接地线截面;防雷装置;干扰噪声;防治 下面就本人多年从事电梯工作的体会,浅析一下电梯设备接地的几个问题。 1、通常接地的几种形式 1.1保护接地:是把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连接起来,是一种技术上的安全措施。 1.2保护接零:是指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把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电网的零线紧密连接起来。它是中性点直接接地、电压为380/220的三相四线制电网中,防止在故障带电体上发生触电事故的安全措施。 1.3工作接地: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既为中性点接地,亦称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在减轻故障触电的危险,稳定电网的电位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4重复接地:将零线的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2、几种常见的接地保护系统 2.1IT系统 这种系统的供电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或经一阻抗接地。电气设备采取接地保护,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接地线PE至接地极,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IT系统特点是供电可靠性高,一般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电压等于1A的接地电流与小于4Ω的保护接地电阻的乘积不会超过安全电压。 2.2TN系统 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中性导体或保护导体与电源接地点相连接。根据中性导体(或称工作零线)和保护导体(又叫保护零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的形式又分为3种,即TN-C、TN-S、TN-C-S系统。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建筑物防雷设计方案 做好防雷设计是防止和减少雷击建筑物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设备受损的有效措施。要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雷设计,认真学习、应用国际《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对规范中明确指出的防雷建筑物类别,可直接套用。规范中对有些建筑物仅指出大于预计雷击次数XX次/每年,而归属二类或三类防雷建筑物。对于这些规定,在设计中仅凭直观感觉和经验,就不能明确确定其建筑物所属防雷类别,使应做二类防雷误做成三类,应做三类防雷而没做,结果是对建成的建筑物造成一定的隐患。这就有必要据当地的年平均雷暴日及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做出相应的计算,来确定防雷等级。 例如:在某地区Td=26.3 K=2的环境下 据公式:N=0.024k·Td1.3·Ae 式中:N—建筑物预计雷击次数(次/年) K—校正系数(据新建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环境而定) Td—年平均雷暴日 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计算出长100米、宽25米,两层以上(H≥9米)的省级办公建筑物就要做二类防雷。如果不通过计算,这类建筑物实际中做成三类防雷或不做都是有可能的。由此看出,对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建筑物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相应的计算是非常必要的。

二、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 防直击雷的措施,一般设计人员都很明确。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普及,防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在设计中也必须明确,并逐步完善形成一个防雷网络。 1.雷电感应—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因此被保护建筑物内的金属物接地,是防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做好等电位联结。对一、二类防雷建筑物内平行或交叉敷设的金属管道,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是防止电磁感应所造成的电位差能将小空隙击穿,而产生电火花,每隔≤30m做好接地。 2.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因此,做好进线端的防雷保护,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是防雷电波侵入的主要措施。 一、二类防雷建筑低压进线全线采用直埋地引入,将线路架空引入户内时不少于15m的一段应换电缆(金属铠装电缆直埋地,护套电缆穿钢管)进户,并在架空与电缆换接处做好避雷保护。二类防雷建筑当架空线直接引入时,除在入户处加装避雷器,并将进户装置铁件做好接地外,靠近建筑物的两根电杆上的铁件也应做好接地,且冲击接地电阻≤30Ω,所有弱电进线的保护应同强电进线。 防雷建筑要做好均压环及防侧击雷保护。均压环从三层开始,环间垂直距离≤12m,所有引下线、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和金属设备均与环可靠连接,均压环可利用结构圈梁内的钢筋(钢筋必须贯通成环路)。一类防雷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