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考察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考察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考察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考察

黄连 黄芩 黄柏 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连黄芩黄柏三位中药的区别及作用 黄芩善于治疗肺热咳嗽、高热惊风、吐血鼻衄、头痛鼻渊等症、如配知母、桑白皮、荷叶、银花、连翘、桔梗、桔仁等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配生石膏、山栀子、大黄、生地等治疗鼻衄、血热斑疹等症,配苍耳子、知母、木笔花、桑白皮、赤芍等治疗鼻窦炎等。与夏枯草、双钩藤、菊花等配伍,可以治疗肝炎上炎引起的眼花、目赤肿痛、心烦头晕等症。? 黄连在临床上常用对湿热泄泻、高热神昏、吐血、衄血、心下痞满、胃火炽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病症的治疗。如治疗胃肠实热、胃火炽盛引起的胃内嘈杂、牙龈肿痛、胃脘作痛、口舌生疮时,常与连翘、厚朴、枳实、栀子配伍。治疗肝火旺所至的肋胁胀痛、口苦泛酸时常与吴茱萸配伍。治疗心火亢盛引起的胸闷、心痛、夜不能寝时,又常常与瓜蒌、半夏等药物配伍。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黄连中含有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甲基黄连碱、木兰碱等物质,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球菌、霍乱弧菌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因此,黄连还是一种很好的抗菌消炎药。? 黄柏是黄柏树的内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湿热下注、淋病、痢疾、尿浊带下、骨蒸劳热梦遗等病的病症的治疗,如治疗痢疾时常与木香、黄连,马齿苋、白头翁、秦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时所至的

泌尿感染。常与栀子、大黄、龙胆草、木通、瞿麦、当归等配伍。治疗血尿时又常与小蓟、地榆、白茅根等配伍。治疗妇女带下、常与车前子、芡实、苍术等配伍。? 黄芩、黄连和黄柏虽然都属清热降火药,但黄芩偏于清上焦火,黄连偏于清中焦火,而黄柏则偏于清下焦火。根据其各自的特点,临床上遇有心炎、肺火时常先黄芩,遇有胃炎时常选黄连,遇有大肠及膀胱湿热火盛时可选黄柏治疗。? 摘自----------《中药基础学》

浅谈中药地黄(家种、野生、采收、鲜品、生品、炮制品、近似种)

浅谈中药地黄(家种、野生、采收、鲜品、生品、炮制品、 近似种) 原始药终中药图文标准查询关注温馨提示本文已超链 接至地黄图文中,公众号搜索地黄,随时查询! 采地黄者作者:白居易(唐)麦死春不雨, 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13年。诗人在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内)渭村见到农民遭到春旱秋霜之灾后,入冬就断了口粮,而富贵人家却用粮食喂马,为此深有感触,于是以采地黄者的遭遇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同情贫民疾苦的诗歌。 人工种植的地黄说到地黄,几乎用过中药的人没有不认识的,这是最传统的中药之一,地黄也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药用植物了。无论道旁路边,荒郊土坡,都可以看到,而不像人参、当归、黄芪那样,只闻其名,却难在身边可以看到原植物。地黄却朴实低调的默默的生活在我们身边。 地黄栽培品,叶片较硕大,较大的叶面积系数,保持光合产物的合成,助于促进块根的发育和膨大 地黄用药历史悠久,最早《神农本草经》便有用药的记载和收录。野生地黄虽然可以随处可见,但人工栽培可追溯到

1000多年前,“大宜肥壤,虚地则根大而多汁。”可见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类型。野生地黄经过长期的栽培选育,才有了现在几十种的地黄优良品种。比如现在的优良品种“8525”.及“北京1号”等,为现主栽品种。 偶见的栽培品开花 栽培地黄像多种药材种植一样,生长期间,一般都会摘除花蕾,因为抽薹开花会消耗养分,因此打掉花蕾,以确保根茎正常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对于植物开花是否对内源性激素,及药用干物质种类是否影响,也无研究。 地黄全株 地黄种植相对去其他中药品种,较为简单,周期短,回笼资金也快,又是大宗药材,使用量大。较受种植欢迎。地黄虽说是多年生植物,但在生产上生长周期很短。一般在每年的4月上旬至5月上旬种。10月上旬(寒露)便可收挖,只有5、6个月---150天左右。生产上多以根茎繁殖,生产上称’栽子’。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杀菌,作肥),下种即可。 农民在田间收获地黄 虽说河南地黄种植历史悠久,并且自古以来河南怀庆府就形成怀地黄道地产区。但由于该品不能重茬,所以产地分布较广,但主要还是集中在河南、山西两地。但就目前来说,山

~$HPLC法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

HPLC 法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主要生物碱的含量 阳勇1,李铁刚1,朱晶晶2,钟国跃1,王欣1,王智民2,武小 1,罗维早1* (1.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400065;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收稿日期:2009-11-18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川产道地药材川贝母、白芷、黄连的系统研究与开发(2007BAI40B03);《中国药典》2010版姜黄连炮制品标准制定(Yz-252);《中国药典》2010版酒黄连炮制品标准制定(Yz-251);《中国药典》2010版萸黄连炮制品标准制定(Yz-253);《中国药典》2010版黄连饮片标准制定 作者简介:阳 勇(1979-),男,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化学研究。E-mail :yangychem@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7003941.html, *通讯作者:罗维早(1962-),男,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及新剂型方向的研究工作。Tel :(023)89029026E- mail :loweizao@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7003941.html, 关键词:黄连;HPLC ;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 摘要:目的:测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制定2010年版《中国药典》中黄连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50mmol /L 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混合液中加15mmol /L 十二烷基硫酸钠,再以磷酸调节pH 为4.0);流速:0.6mL /min ;检测波长:345nm ;柱温:30?。结果:黄连药材中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0.93%、1.80%、1.45%、6.00%;黄连饮片、酒黄连、姜黄连和萸黄连中盐酸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分别不得少于0.70%、1.50%、1.10%和5.00%。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黄连及其炮制品质量品质的控制。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1528(2010)09-1540-05Determintion of main alkaloids in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Coptidis by HPLC YANG Yong 1,LI Tie-gang 1,ZHU Jing-jing 2,ZHONG Guo-yue 1,WANG Xin 1,WANG Zhi-ming 2,WU Xiao-yun 1,LUO Wei-zao 1* (1.Chongqing Academy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ongqing 400065,China ;2.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China ) KEY WORDS :Rhizoma Coptidis ;HPLC ;epiberberine ;coptisine ;palmatine ;berberine ABSTRACT :AIM :The contents of epiberberine hydrochloride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palmatine hydrochlo-ride ,and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cru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Coptidis were determined to establish their quality standards for editing Chinese pharmacopoeia of 2010edition.METHODS :The C 18column was used ,the mobile phase was acetonitrile-50mmol /L monopotassium phosphate (50?50)(containing 15mmol /L SDS and ad-justing pH =4.0with phosphoric acid )at the flow rate of 0.6mL /min ,the detective wavelength was set up at 345nm and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30?.RESULTS :The contents of epiberberine hydrochloride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palmatine hydrochloride ,and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Coptidis above 0.93%,1.80%,1.45%and 6.00%,respectively.The contents of epiberberine hydrochloride ,coptisine hydrochloride ,palmatine hydro-chloride ,and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in Rhizoma Coptidis decoctin pieces ,Rhizoma Coptidis processed with wine ,Rhizoma Coptidis processed with ginger and Rhizoma Coptidis processed with Fructus Evodia above 0.70%,1.50%,1.10%,5.00%,respectively were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curde and processed Rhizoma Coptidis. 451

黄连(姜炙)质量标准

黄连(姜炙)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LT0308200山西振东道地药材部门:质量管理部题目:黄连(姜炙)内控质量标准第1 页共2 页起草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生效日期:颁发部门:分发部门:变更记载:修订号:修订日期:批准日期:变更原因及目的: 1.目的:建立黄连(姜炙)的质量标准,以确保质量。 2.范围:本公司所购进的黄连(姜炙)成品。 3.责任:质量管理部 . QC 检验室 . 检验员对本标准负责。 4.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xx 版 第一部。 5.黄连(姜炙)的质量标准 5.1 黄连片的质量标准 5.1.1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外表皮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细小的须根。切面或碎断面鲜黄色或红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极苦。

5.1.2 鉴别取本品粉末 0.25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 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连对照药材 0.2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 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检验标准操作程序》(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水三乙胺(3: 3.5:1: 1.5:O.5:1)为展开剂,置用浓氨试液预饱和20 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4 个以上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5.1.3 检查项目内控标准水分≤11.5%文件编号: LT0308200部门:质量管理部题目:黄连(姜炙)内控质量标准第 2 页共2 页总灰分≤ 3.0%浸出物≥15.5% 5.1.4 含量测定以盐酸小檗碱计,含小檗碱(C20H17NO4)不得少于 5.O%,含表小檗碱(C20H17NO4).黄连碱(C19H13NO4)和巴马汀(C21H21NO4)的总量不得少于 3.3%。 5.2 姜黄连质量标准

黄连

中华本草》:黄连 药材名称黄连 拼音HuánɡLián 英文名Coptis Root, Golden Thread 别名王连、支连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1.《别录》: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郡、太山。二月、八月采。 2.陶弘景:黄连,今西间者色浅而虚,不及东阳、新安诸县最胜。临海诸县者不佳。用之当布裹去毛,令如连珠。俗方多疗下痢及渴。 3.《唐本草》:黄连,蜀道者粗大节平,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今澧州者更胜。4.《四声本草》:黄连,今出宣州绝佳,东阳亦有,歙州、处州者次。 性味苦;寒 归经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 注意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均应慎服。 复方①治心烦懊憹反复,心乱,怔忡,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四钱,黄连五钱,生甘草二钱半。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丸,食后时时津唾咽下。(《仁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②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一云三挺)。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台,日三服。(《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③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四科简效方》交泰丸) ④治心经实热:黄连七钱,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⑤治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二两,黄连一两。上二陈,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⑥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桥楼实大者一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小陷胸汤) ⑦治大热盛,烦呕,呻吟,错语,不得卧:黄连三两,黄芩、黄柏各二两,栀子十四枚(擘)。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忌猪肉、冷水。(《外台秘要方》黄连解毒汤) ⑧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⑨治呕吐酸水,脉弦迟者: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黄连,水煎服。(《症因脉治》

黄连的炮制研究

黄连的炮制研究 xx 15009xxxxxx 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2015级1班 摘要: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王连、支连,属毛莨科黄连属。黄连是一种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根茎呈连珠状而色黄,所以称之为“黄连”。本文主要介绍现版药典收载的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和萸黄连的炮制研究,并通过黄连的炮制研究针对黄连的药理性质、炮制工艺及其作用与今后的改进技术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黄连、炮制、药理作用、生物碱。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1】 黄连可主要分为三类,即味连、雅连和云连。其中,味连多数聚集成簇,形如鸡爪,习称“鸡爪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味极其苦。而雅连药材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形如“蚕状”,微弯曲,以身干,粗壮,无须根,形如蚕者为佳品。两者主产于四川。据明代兰茂《滇南本草》载:“滇连,一名云连……功效胜川黄连百倍”,“云连”因此而得名,其药材弯曲呈钩状,形如“蝎尾”,多为单枝,较细小。以干燥、条细、节多、须根少,色黄者为佳品,主产于中国云南省。

黄连的根茎含主要药用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5.56%~7.25%,黄连碱(coptisine),表小檗碱(epiberberine),小檗红碱(berberrub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2】。 1.黄连炮制的历史沿革 唐代有润切和熬(炒)(《千金翼》)法。宋代炮制方法有较大发展,除沿用唐代的炒法外,还出现了微炒(《圣惠方》)、炒焦(《博济》)、制炭(《史载》)、酒炒(《扁鹊》)、酒蒸(《丹溪》)、姜炒(《旅舍》)、蜜制(《局方》)、蜜泔制(《酒证》)、麸炒(《总录》)、吴茱萸制(《总录》)、巴豆制(《总微》)等炮制方法,炮制程度也有“炒令稍焦赤色”、“烧存性”等要求。元代增加了土炒(《丹溪》)、童便制(《原机》)等方法。明清后又增加了醋制、盐制、乳制、朴硝制、干漆制(《蒙筌》)、茱萸益智制(《医学》)、黄土姜酒蜜制(《本草汇》)、胆汁制、槐花炒(《景岳》)、酒萸制(《回春》)等。并对其炮制目的有较多阐述,如“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之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纲目》)。“白痢加茱萸炒,赤痢加湿槐花炒,去槐花”(《醒斋》)。现在主要炮制方法有

生物碱中药化学_七_

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12月/03日/ 生物碱中药化学(七) 刘斌 12.黄连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小檗碱有何主要理化性质和鉴别反应? (1)结构类型 黄连生物碱主要包括小檗碱、巴马丁 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木兰碱等,均属于苄基异喹啉衍生物,除木兰碱为阿朴菲型外都属于原小檗碱型,且都是季铵型生物碱。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2)小檗碱的理化性质 1)性状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加热至110℃变为黄棕色,于160℃分解。盐酸小檗碱加热至220℃分解,生成红棕色的小檗红碱。 2)碱性小檗碱属季铵型生物碱,可离子化而呈强碱性,其p Ka值为11.50。 3)溶解性游离小檗碱能缓缓溶解于水中,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乙醇中溶解度不大。小檗碱的盐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较易溶于沸水,难溶于乙醇。小檗碱与大分子有机酸,如甘草酸、黄芩苷、大黄鞣质等结合,形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4)互变异构小檗碱一般以季铵型生物碱的状态存在,可以离子化呈强碱性,能溶于水,溶液为红棕色。但在其水溶液中加入过量强碱,季铵型小檗碱则部分转变为醛式或醇式,其溶液也转变成棕色或黄色。醇式或醛式小檗碱为亲脂性成分,可溶于乙醚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3)小檗碱的鉴别反应 小檗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 1)丙酮加成反应在强碱性下,盐酸小檗碱可与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 2)漂白粉显色的反应在小檗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 (或通入氯气),小檗 碱水溶液即由黄色转变为樱红色。 13.汉防己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是什么?有 何主要理化性质?如何提取分离? (1)结构类型 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均为双苄基异喹 啉衍生物,氮原子呈叔胺状态;轮环藤酚碱为季 铵型生物碱。 (2)理化性质 1)碱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分子结 构中均有两个处于叔胺状态的氮原子,碱性较 强。轮环藤酚碱属于原小檗型季铵碱,具强碱 性。 2)溶解性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素亲脂 性较强,具有脂溶性生物碱的一般溶解性。但 由于两者分子结构中取代基的差异,前者为甲 氧基,后者为酚羟基,故汉防己甲素的极性较 小,能溶于冷苯;汉防己乙素极性较大,难溶于 冷苯。轮环藤酚碱为水溶性生物碱,可溶于水、 甲醇、乙醇,难溶于乙醚、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 (3)提取分离 汉防己用乙醇提取得总生物碱,然后根据 各成分溶解性和极性的差异进行分离。将总生 物碱溶于稀酸水,利用汉防己甲素和汉防己乙 素在苯中溶解度的差异,碱化后用苯萃取出汉 防己甲素,再用氯仿萃取出汉防己乙素;轮环藤 酚碱为水溶性生物碱,仍留在碱水层。汉防己 甲素和汉防己乙素的分离也可采用氧化铝柱色 谱,利用其极性的差异进行分离,汉防己甲素极 性小,先被洗脱,而汉防己乙素极性大,后被洗 脱。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7003941.html,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A.100个 B.400个 C.500个 D.800个 E.1000个 3.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重量应以()为单位 A.μg B.mg C.g D.kg E.均可 4. 中药制剂的处方量中容量应以()为单位 A.μL B.mL C.L D.kL E.均可 5.中药制剂色泽如以两种色调组合,应以谁为主 A.前者 B.后者 C.同样 D.中间色 E.其它 6.外用药和剧毒药不描述 A.颜色 B.形态 C.形状 D.气 E.味 7.单味制剂命名时一般采用 A.原料名 B.药材名 C.剂型名 D.原料(药材)名与剂型名结合 E.均可 8.浸出物的建立是以测试多少个批次样品的多少个数据为准 A.5、10 B.5、20 C.10、20 D.10、10 E.20、20 9.在线性关系考察过程中,薄层扫描法的r值应在()以上 A.0.9 B.0.99 C.0.995 D.0.999 E.0.9999 10.质量标准的方法学考察,重现性试验相对标准差一般要求低于 A.1% B.2% C.3% D.4% E.5% 11.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气雾剂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2.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考察中丸剂室温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3.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温度宜在 A.10℃~15℃ B.15℃~20℃ C.20℃~25℃ D.25℃~30℃ E.37℃~40℃ 14.中药制剂稳定性考察采用低温法时,相对湿度要求为 A.60% B.65% C.70% D.75% E.80% 15.中药新药稳定性考察试验中,注射剂的考察时间为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二年 E.二年半 16.中药制剂的稳定性考察中初步稳定性试验共考察几次 A.2 B.3 C.4 D.5 E.6 17.药品必须符合 A.《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省颁药品标准 D. 国家药品标准 E.均可 18.质量标准的制定必须坚持 A.安全有效 B.技术先进 C.经济合理 D.质量第一 E.全部 19.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起草说明,性状描述要求至少观察几批样品 A.1~3 B.2~4 C.3~5 D.4~6 E.10批以上

黄连炮制不同功效各异

黄连炮制不同功效各异 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形状:多集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单枝根茎长3~6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上部多残留褐色鳞叶,顶端常留有残余的茎或叶柄。质硬,断面不整齐,皮部橙红色或暗棕色,木部鲜黄色或橙黄色,呈放射状排列,髓部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长4~8cm,直径0.5~1cm。“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黄连为毛莨科植物CoptischinensisFranch或其它黄连属植物的干燥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其炮制品有十几种,部分品种被《中国药典》收载,其收载的炮制品有:生黄连、酒制黄连、姜制黄连、吴萸制黄连。黄连的不同炮制方法与临床作用紧密相关,它的产生、发展与完善,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也可能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及欠缺之处,有必要对其历代炮制品种及临床作用予以研究整理,以提供较完整的发展脉络,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黄连的炮制早在梁代《本草经集注》中就有记载,经过医药人员的医疗实践,总结前人经验,直到元代,黄连炮制的临床作用才更明确的提了出来。《汤液本草》记载:“如眼痛不可忍者,用黄连……以酒浸煎”。又提出“酒炒上行,酒浸行上头”。指出了酒制具有引药上行,治头面之疾病的作用。 明代《普济方》中提出:“酒炒酒浸上颈已上”。 《奇效良方》中记载:“苦寒酒炒,亦为因用以泻其上热”。这两部书进一步论述了酒制黄连作用的部位趋向,以及引药上行,泻其上热的作用。这些宝贵经验, 至今被人们沿用。后人在治病过程中,通过用不同辅料对黄连进行炮制,使黄连在临床中的用途扩大。《医学入门》中记载:“吴萸水炒,调胃厚肠,治冷热不调。黄土炒,治食积,安蛔虫。盐水炒,治下焦伏火。”炮制方法较前增加了3种,并对临床作用有明确的记述,黄连炮制的理论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本草纲目》对黄连的炮制方法及其作用记述更为详细:“黄连入手少阴心经,为治火之主药,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而肝胆之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识

黄连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检识 (杨翊涵中药学一班 1302010138) 【摘要】黄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分布广泛,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其根、茎味极苦,苦味源于所含的多种生物碱。本文总结整理了黄连中小檗碱提取分离实验过程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并且整理了黄连中生物碱的有效成分、存在形式,生物碱的溶解性规律,以及实验过程中各种提取液,添加试剂的目的、原理与效果。【关键词】黄连生物碱小檗碱提取分离检识 1.1黄连有效成分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

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1.2小檗碱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2.1实验原理 生物碱是植物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都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许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它们是人类对植物研究得最早最多的一类有效成分,现已分离出有六千余种。这些生物碱在植物体内一般均与有机酸或无机酸结合成盐而存在,只有弱碱性生物碱往往呈游离状态,还有一些是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小檗碱又名黄连素,是最先由毛莨科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和芸香科黄柏(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等植物中提出的一种黄色生物碱。黄连属植物的根茎、须根、叶中等都含有小檗碱、黄连

双黄连口服液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制定双黄连口服液的内控标准,规范公司双黄连口服液的 生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与检验。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 双黄连口服液 【处方】金银花375g 黄芩375g 连翘750g 【制法】以上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 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 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至1.0~2.0,保温1小 时,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 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 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 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 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 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谋为1.20~1.25

(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 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 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 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滤过,滤液调节 PH值至7.0,加水制成1000ml,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 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明液体一,久置可有微量沉淀;味微苦。【鉴别】(1)取本品1ml,加75%乙醇溶液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及绿原酸对照品,分别加75%乙醇 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羟甲基纤维 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 (8.5:2.5:2)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 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1ml,加甲醇5ml,摇匀,静置,取上清液,作为 供试品溶液。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 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主。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 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 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黄连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黄连(味连)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连(味连)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黄连(味连)中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黄连Coptidis Rhizoma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黄连规格Coptidis Rhizoma specification 黄连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黄连等级Coptidis Rhizoma grade 在黄连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黄连品质的交易品种的依据。 味连weilian 主要为黄连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重庆、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等地的黄连。 雅连yalian 主要为三角叶黄连的根和根茎,主产于四川峨眉、眉山等市的黄连。 云连yunlian 主要为云南黄连的干燥根及根茎,主要产于云南福贡、腾冲等地的黄连。

四十余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

四十余种中药生品、炮制品与临床疗效 覃勇 关键词:中药饮片;生品;炮制品;临床疗效 中药功效是中药药性在具体药物上的体现,又是药理作用的很好体现,也是临床处方用药的直接依据。 中药的化学成份组成相当复杂,往往由于加工炮制方法不同,对中药临床效果有很大影响,同一种中药生品、炮制品的临床疗效各不相同。 一、生品、炮制品对脾、胃、肾功能影响 1、补肾生精与补脾健胃 临床上中药有生用与熟用之分,这就是中医用药特点之一。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卷一:“症治总例”中明确指出“凡草木有根茎枝叶,皮毛花实,诸石有软硬消走,诸虫有毛羽甲角,头尾骨足之属,有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中药生品和经炮制后制品,药性有变,功效两异,混淆不得,更替代不得。顺者,福也。 1、1薯蓣科植物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生津益肺、补脾养胃、补肾涩精之功。其中的磷脂成份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健脑,益精等活性。山药生用以补肾生精,益脾肺之阴为主,肾虚遗精、尿频、肺虚喘咳临床上常配人参,茯芩,白术等同用。制山药中的磷脂成份部分被破坏,而其主要有效成份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比生品增高约近三倍,故制怀山临床补脾止泻力胜,多用于脾虚久泻或大便泄泻,久痢不止等症。治疗脾虚久泻常与炒白术,龙眼肉同用。对久泄泻不止,气血俱虚,身体赢瘦,将成劳瘵之疾疗效俱佳,如扶中汤(《参西录》)。 1、2睡莲科植物莲子肉,具有补脾止泻益肾涩精之功,生用亦能补脾止泻,益肾生精,养心安神。莲子肉通过炒制后气味甘香,性平偏湿,长于补脾胃止泻。临床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痛泄泻等,常与人参、白术(炒)、山楂(炒)、神曲、茯芩等同用,健脾和胃之功效显著,如启脾丸(《药典》)。 1、3益智仁为姜科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份桉油精、姜烯等。其性味辛、温、具有温脾止泻,暖肾固精,缩尿的功能。生品性辛温而燥,以温脾止泻收摄涎唾力胜,盐制益智仁以后,挥发油含量与生品相比均有明显降低,其生品含量为0.79%而制品只含0.485%,故缓和生品益智仁辛燥之性,这与炮制缓和性味的理论相符,而制品专行下焦,长于固精缩尿。临床肾气虚寒的遗精、早泻、遗尿多用。如《修事指南》曰:“益智仁盐炒,止小便频数”。但若阴虚火旺或因热而致的遗精、

中药材质量标准胡黄连

中药材质量标准胡黄连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中药材质量标准 中文名胡黄连 汉语拼音Huhuanglian 英文名RHIZOMA PICRORRHIZAE 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rhiza kurroa Royle ex Benth.或西藏胡黄连Picror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略弯曲,多已折断,长3~15cm,直径~1cm。表面灰褐色,栓皮脱落处呈棕黑色,节 间短,形成密集环纹,腹侧有较多疣状须根,状如卧蚕。近 地上茎部分的根茎可见密集的鳞叶残基。质脆,易断,折断 时现粉尘,断面稍平坦,木栓层灰色至灰褐色,皮部及髓部 淡棕色至棕褐色,维管束4~10个排列成环,木部灰白色。 细长柱状根茎,节间不明显,表面有浅纵皱,根痕少,栓皮 及木部较发达,中心有髓,残存须根较粗壮。气微,味极 苦。 鉴别(1)取本品粗粉2g,加醋酸乙酯50ml,回流提取1小时,滤过,滤液挥干,残渣用甲醇溶解使成2ml,作为供试品溶 液。另取胡黄连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 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B)试验,吸取上 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 的硅胶F254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氯仿-甲醇-水(70: 30: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14cm,取 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本品在[含量测定]项下所得色谱峰中,应呈现与对照 品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检查杂质取本品250g,通过二号筛,筛上物拣出杂质,与筛 下的碎末合并计为杂质,不得过4%。 地上茎、叶及须根不得过9%。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X 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 有机氯农药残留量六六六(总BHC)不得过千万分之二; 滴滴涕(总DDT)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 (PCNB)不得过千万分之一(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 部附录IX Q)。 浸出物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_472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 点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关键词:升麻,挥发性,炮制,成分,分析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升麻生品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31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70%,含 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本文内容: 摘要:目的:分析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点。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升麻及其炮制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升麻生品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出43个峰,鉴定出31个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3.70%,含量最高的是y-柠檬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36.28%;从其炮制品中分离出36个峰,鉴定出28种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97.11%,含量最高的是3-蒈烯,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2.14%.结论:升麻生品和炮制品挥发性成分总离子

流图的峰型较相似,但化学成分差异较大,含量大不相同。本研究可为升麻药材研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升麻;炮制品;挥发性成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的干燥根茎[1].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属于多年生植物,主产于东北、四川、陕西、青海等省。性微寒,味辛、甘、无毒,归脾、肺、大肠、胃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临床主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升麻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环阿尔廷烷型三萜、苯丙素类、色原酮类、挥发油等[2],其中9,19-环阿尔廷型四环三萜(环菠萝蜜烷型四环三萜),是升麻属的特征成分[3],是近年来关于升麻成分研究的热点。

黄连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e7003941.html, 黄连炮制品的临床应用 陈协平1,林阿素2 (1.漳州市芗城医院,福建漳州363000;2.漳州市医学科学研究所,福建漳州363000) 收稿日期:2004208210 黄连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炮制品有黄连、酒黄连、姜黄连、吴萸连、胆汁连等。黄连炮制不同,则作用、归经侧重不同,临床应用也就不同。我们在临床用药上,应辨证选用其不同炮制品,使其充分发挥功效,从而适应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病情需要。1 黄 连 1.1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 片,干燥。 1.2 功效:黄连生用苦寒性能较强,长于泻火燥湿, 清热解毒。黄连与黄芩、黄柏、栀子合用,名为黄连解毒汤,泻三焦之火,用于三焦热盛火炽狂躁,甚至神昏谵语诸证。黄连与金银花、蚤休、赤芍、僵蚕、防风等配伍,如夺命丹,清热泻火,祛风解毒,主治痈肿疖毒。黄连与山豆根、连翘、黄芩、栀子、浙贝、薄荷等配伍,如清凉散,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壅结、咽喉肿痛。2 酒黄连 2.1 炮制方法:取黄连片,加黄酒拌匀,稍闷,待酒被 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2.2 功效:黄连酒制引药上行,善清头目之火。生黄 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大黄泻大肠火。在泻心汤中,三味药均采用酒制,酒制升提则使黄连、黄芩泻上焦之火,大黄清头目之火,共治热迫血行所致的吐血、衄血。3 姜黄连 3.1 炮制方法:取姜汁(鲜生姜绞汁)与黄连片拌匀, 待汁被吸尽后,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 3.2 功效:黄连姜制可缓其苦寒之性,泻中焦之火。 姜黄连与橘皮、竹茹、半夏合用,是为黄连橘皮竹茹半夏汤,清热降逆止呕,主治胃热呕哕。姜黄连与豆豉、石菖蒲、半夏、芦根、厚朴等配伍,如连朴饮,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吐泻。姜黄连与地榆、木香、诃子等配伍,如地榆丸,清热和胃,行气止泻,主治泻痢经久不愈之证。4 吴萸连 4.1 炮制方法: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除去吴茱 萸,煎液与黄连片拌匀,待液被吸尽后,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 4.2 功效:黄连吴茱萸制可抑制其苦寒之性,使其寒 而不滞,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吴萸连与木香合用,是为香连丸。吴萸连清湿热,散郁火;木香行气,调中,止痛。两药配伍,共奏清热调中、行气散郁、止泻止痛之功效,主治湿热痢疾。5 胆汁连 5.1 炮制方法:取猪胆汁与黄连片拌匀,待汁被吸尽 后,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 5.2 功效:黄连胆汁制泻肝胆之实火。胆汁连与当 归、龙胆草、栀子、黄柏、黄芩、大黄、芦荟等配伍,如当归龙荟丸,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肝胆实火所致的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烦躁抽搐诸证。 黄连除以上常用炮制外,还有以醋浸炒,治肝胆之虚火;以盐水炒,治下焦之火;以干漆末调水炒,治血分伏火;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治食积之火。 8 2福建中医药2004年10月第35卷第5期Fujian Journal of TC M O ctober 2004,35(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