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化理论4

现代化理论4

现代化理论4
现代化理论4

经典现代化理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背景

「現代化」(Modernization)是一個充滿歧義但卻普遍通用的名詞,廣泛地使用於各種方面。有的把它看成工業化,有的把它看成都市化,有的把它看成政治民主化……。

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隱含著一個共同的意指,即現代化是向著某種「現代的標準」邁進的辯證過程,而這種「現代的標準」,大致上是以近代西歐及北美的社會為藍圖的。

2(背景,二战后,新形式:第一,资本主义没有灭亡,而是获得新的发展,第二,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凸显,。资本主义乐观),

美國政府召集一些社會科學家,在社會學的結構功能論的基礎上,建構了一種叫作「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ies)

低度發展國家(主要是指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要發展為高度發展國家,須採納根植於西方科技經濟符合體底層的行動模式,可以令這些國家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國家踏上發展之途。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

关注落后国家的如何实现现代化,对其具体情况不了解,认为照搬西方的经验,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主要贡献不在于对落后国家的帮助,而是在于在总结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对现代化进程的性质做进一步的探讨。所以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根据研究特点不同,可以分为六个学派。

林被甸教授、孙立平教授等,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等,华东理工大学许纪霖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朱庆芳研究员。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等。在4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工业化进程,步入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地区甚至处于原始社会。所以,在经典现代化理论中,现代化可以被概括为一句话: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就是现代化。

根据经典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可以指发展中国家赶上发达国家后所处的状态(完成现代化进程后的状态),也可以指发达国家已经达到的世界先进水平所处的状态。由于人们对世界先进水平有不同的认识,高度发达工业社会内部也存在许多弊端,而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关于现代化的辩论持续不断。

二、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特征

系统论

Parsons 受到Durkheim分工論的影響,發展出社會文化體系模型。他假設社會文化體系是處於均衡的狀態,其功能運用如:

適應(adaptation):資源的分配、對環境的適應,指經濟體系。

目標取得(goal attainment):目標形成及取得的過程,指政治體系。

整合(intergration):社會社區價值整體性的調合,即社會體系的整合。

模式維持(pattern maintenance):這是有關社會成員的添新與補充、社會化,即制度和文化模式的維持

二分法

西方中心论

三、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的现代化,鲁迅改造国民性实质就是通过文笔来唤醒群众,让他们做一个有现代意识的人。

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伦理是统治者桎梏人民精神的镣铐枷锁,使国民深深陷落在驯顺、愚昧、自欺、懦弱、迷信的状态中受奴役,奴隶性成为国民的劣根性。为了让人们摆脱这种劣根性,开始他艰难的“呐喊”历程。

(一)看客群像

看客们脸上一律麻木的神情,深深地震撼着鲁迅的心。中国民众的愚弱、麻木,让人心寒,

《药》中的夏瑜的结局说是做为一个辛亥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

不如说是因为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革命者为了他们的幸福流血牺牲,可革命者被杀时他们像赶着去看一出难得的好戏:“一阵阵脚步啊,一眨眼,已经拥过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块,潮一般向前赶,

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像他们一样当过看客的阿Q被杀时他们看了还觉得不过瘾而且颇为遗憾有点愤愤不平:“以为枪毙不如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然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孔乙己这一个不幸的读书人,被科举制度剥夺了生活基本能力,又狠狠地抛在生活最底层的可怜人,在鲁镇他没有得到同情和帮助,相反,他们把孔乙己当成逗乐取笑的对象。祥林嫂丧夫失儿,当她讲述自己的不幸时“男人没趣的走开去”女人“脸上立刻改变了鄙薄的神色还有陪出了许多眼泪来”,祥林嫂得不到安慰、得不到悲悯,她成了这群无聊人的鉴赏品。

在这黑暗的社会里,人心是麻木冷漠的、是黑暗的,看客们的共性就是无聊,空虚

(二)农民

鲁迅先生对农民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他一方面非常同情农民的遭遇,一方面对农民的麻木、冷淡、没有革命觉悟感到愤怒,他除了描写农民的不幸之外,还讽刺的的笔触批判农民身上的某些缺点,他不仅从经济角度来说明农民的不幸,而且从精神世界来说明农民的痛苦,阿Q的精神胜利法使他永远自足,体现了当代国民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是社会对弱者压迫的结果,也是弱者在强大社会的压力面前可以生存的主要手段。阿Q的精神胜利法,已成为国民性的浓缩。在作者印象里深刻地记得三十多年前的闰土机灵、活泼,当鲁迅再次看到闰土时,已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了,身材增高了一倍,只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嗦,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旧农村的沉重生活改变了闰土,让鲁迅心痛的是闰土的精神麻木“仿佛石像一般”,鲁迅这次回乡搬家凡不必带走的东西都送给他,让他自己拣择。而闰土要两样东西让鲁迅突然感到害怕——闰土要香炉和烛台,他要祈祷希望么?

祥林嫂嫁了两次,两个丈夫都死了。儿子也死了。她被看成克夫克子的不幸象征。她怕死后会下地狱,害怕到阴司会被锯开来。她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选择了到土地庙捐门槛的方式去抗争,这种方式并没有改变沉积在民众头脑中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她的抗争是徒劳的。她被遗弃在现实生活中。

(三)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又是鲁迅小说中关注的另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推动中国思想界的向前发展,但知识分子有他们自身的弱质,在鲁迅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看的知识分子形象。

中国封建社会的选拔人才方式的科举制度曾经造就了一大批文学家、政治家。随社会的不断进步,它又成为阻碍中国历史前进的绊脚石,它已形成一种封建文化在民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不少人期盼自己通过科举,踏上光宗耀祖之路,不少人也因此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鲁迅父亲就是其中的一例,鲁迅先生看清这条绝路,并诅咒它。《孔乙己》中,

孔乙己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致命的弱点:始终以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自居,不愿脱掉象征读书人标志的长衫,对人讲话满口之乎者也。封建科举使他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不可能转型成为一个劳动者只好替人抄抄写写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当手头有点宽裕时,又爱摆阔气。交付酒钱也要“排”出来,装排场迁腐,孔乙己成为人们的笑料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人们也便这么过。”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白光》中的陈士成十六回参加科举考试,第十六回张榜时他很早就去看榜了,在榜上细细搜索他的名字,过于失望而精神有点失常溺水而亡。他们俩都把自己的命运押在科举制度之上,成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但是不改变制度,仅仅用笔是很难唤醒群众的。

3、经济的现代化

“经典现代化”学派认为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是在这些国家的内部,主要是由于自己社会制度上和观念上的落后所造成的。诸如传统的文化、缺少生产性投资、缺乏成就动等等,总而言之,认为传统因素是现代化的障碍。而依附学派则持与现代化学派相反的观点,认为原因是外部的,是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造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的落后。

见书140页。这种不同造成了更多的区别。

第三,“经典现代化”学派认为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国家保持接触有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根据这一观点,西方国家应该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去发展;依附学派的观点与其相反,认为两者之间联系有害于第三世界国家,西方国家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剥削第三世界国家。

第四,在预测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前景时,“经典现代化”学派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最终会赶上西方国家从而实现现代化。依附学派却持悲观态度,认为如果现在这种剥削的联系不打破,第三世界国家将愈来愈依附于西方国家,最后导致欠发达甚至完全被挤垮。

四、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局限

经典现代化理论一诞生就遇到了麻烦:如何解释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学者们发现,用经典现代化理论解释发达国家18世纪工业革命到20世纪中叶的发展过程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可以肯定地说,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驿站。那么,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第一,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批评者首先对现代化学派的单向性发展的进化理论假设提出了异议,他们质问为什么第三世界必须走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批评家认为这是由于大多数现代化研究者是欧美学者或者出身于欧美所致,是欧美中心主义的表现,是冷战期间意识形态的反映;然后,批评家指出单方向发展导致现代化研究者忽略了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其他模式,因为他们认为后来者必须走西方的发展道路。例如,由于美国标榜他们是民主制度,所以,现代化研究者假定民主是现代化的主要要素。然而,经济发展必须要民主吗?第三世界国家还有其他的选择吗?他们能否走韩国那种集权的发展道路?他们能否创造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最后,批评家认为现代化研究者过于乐观。现代化研究者错误地认为因为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已经取得了成就,第三世界国家也一定

会取得成功。许多批评家指出,现在有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境况正在变得越来越坏,事实似乎说明现代化过程已经停止,这与现代化研究者的声称不一致。

第二,抛弃传统价值观的问题。批评者还攻击了现代化学派现代性与传统性不协调的结构功能主义假设。首先,批评者发问:什么是真正的传统?难道在第三世界国家真有一套同质的协调的传统价值观念?根据批评家的观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有异质的价值系统。其次,批评家问: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相互排斥吗?批评家声称即使在传统社会现代价值观念依然存在,在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传统的价值观念。由此可以说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可共存。第三,传统的价值观念总是阻碍现代化吗?需要完全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吗?批评者引用日本的情况说明有些传统的东西对实现现代化是有帮助的,如“忠诚皇帝”可转化为“忠于公司”。最后,现代化能完全替换传统吗?他们指出,根据文化滞后理论,尽管传统观念存在的原始条件已经消失,但传统的东西仍然会存在好长一段时期,因此,传统的价值总是出现在现代化过程中。

第三,方法论问题。分析方法过于简单和抽象化,即“传统——现代”这种二分法因过于简单化而缺乏显示反系和分析过程。即次法更多的是分析上的需要而非现实的存在。批评者指出现代化研究者在高度抽象的层面上研究问题很难知道他们讨论的是什么国家什么历史时期。例如,在讨论特殊性、天赋、集体性、和情感价值等特征变量时,不清楚现代化学派讨论的是哪一个国家,也不清楚现代化学派描述的是哪一个时期。除来自学术界的指责外,现代化学派受到来自意识形态的批评,批评现代化学派忽略外国势力对其的影响,如殖民主义的历史,跨国公司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控制,西方国家与第三世界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国际系统的特征等等。

第四,保守主义倾向。现代化理论在性质上属于一般性的分析范畴,而非是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理论。由于它主要强调内在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外在因素,顾而具有保守性。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际,面对的是极为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社会政治环境。它们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控制和剥削,常常难以摆脱依附性地位。

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假設乃認定,發展是單向式的,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作為開發中國家的模範,而其發展策略,則是引進外資技術、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其目標放在先追求經濟成長,並以經濟成長為發展動力,進而帶動各方面的發展。

這些主張一直到七0年代之後,面對的是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的批判,暴露現代化理論的一些問題

現代化理論在研究方法上的最大錯誤,在於它承襲了「演化理論」的假設,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直線的﹑緩慢的﹑自發的﹑不反逆的,邁向結構分化與理性化的過程。這種假藉自生物學的看法,可能是歐洲大部份國家演化的過程,但無法解釋大部份發展中國家的實際現象。

忽視了外在因素對國家發展的影響。列強之所以能夠快速地現代化,其實與它們對殖民地的剝削有很大的關係。

誤把自己所建構出來的概念,當作事實來研究。把研究用的「理念型」當作歷史演化的真實階段,以為真的有「純粹的」現代和傳統存在,犯了「以虛為實」的謬誤。

現代化理論在列舉傳統與現代的特徵上,用力甚多,而對於由某一階段發

展到另一階段的過程,則沒有什麼有用的研究,大都是靜態的。因此,現代化理論只是一種比較靜學 (Comparative Statics),而不是發展理論。 現代化理論認為「現代化」是全球性的變遷,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趨勢。歷史的偶然,而非結構的必然。

現代與傳統二分法的假設,有很明顯的錯誤。現代與傳統不可能有純粹的型式存在,什麼是傳統﹑什麼是現代,也沒有一個客觀的區分標準。

現代化理論認為文化是一個「整合的全體」,不同的社會有匯合的必然性。

但其實每一個國家皆有其立國之道,皆有其內在發展的邏輯,沒有匯合的必然性。

現代化理論認為美國的社會可為典範,未來的世界是可預期的,而只有那些發展中的地區,才是問題的所在。帶有濃厚的文化沙文主義的色彩。

关于现代化理论总结

现代化理论不同标准分类 孔季 分类标准I 现代化一词源于西方,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就是现代化。起始点是西方文艺复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关于现代化的分化,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综合专家学者观点,笔者做如下逻辑上的分类。根据发展有没有转折可以分为: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根据发展有没有阶段可以分为: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论和渐进现代化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很好的把现代化六大流派、四大理论很好的融合进来。所谓的现代化六大流派,即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四大理论,即,经济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化理论和继续现代化理论。(详细内容可参见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的发展集中了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特点,我国发展是个复杂艰巨的工程。 一、渐进现代化理论流派演变 (一)根据发展指标 1、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的修正) 2、生态现代化理论 3、反思现代化理论 4、多元现代化理论 5、继续现代化理论 (二)根据发展动力和背景 1、经济依附理论 2、世界体系理论 3、全球化理论 二、后现代化理论 三、现代化两阶段理论(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 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多年前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即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第二次现代化基本概念: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关于两次现代化的力量。在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第二阶段的现代化简称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摘要】《文化转向》是詹姆逊分析后现代文化理论的代表著作,本文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梳理的同时,发掘詹姆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解读方式。同时我们更应该从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分析中辩证的看待后现代文化中的全球化浪潮,并加以借鉴,以便更好的思考我们的文化策略。 【关键词】詹姆逊;后现代文化;马克思主义;全球化 作为20世纪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分析是透彻和独到的。《文化转向》这本书中,涵盖了詹姆逊丰富的后现代文化思想,他从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谈起,坚持将后现代置于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更新中加以评价,解读了主体性消解,空间优位,视像文化盛行等后现代文化关键词。同时詹姆逊坚持对后现代持一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从生产方式的基本概念入题,以历史的辩证的方法看待后现代主义文化,此外对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进行了批判。 一、后现代文化关键词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詹姆逊把后现代主义概念定义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他认为对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必须与晚期资本主义的时代特征联系起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联系起来,与现代主义联系起来。《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提到后现代两个特征,一是大部分的后现代主义都是“作为对高级现代主义的既有形式,对占据大学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基金会等这样或那样的主导性的高级现代主义的刻意反动。这意味着,有多少不同形式的高级现代主义就会有多少相应的后现代主义”。二是,一些主要边界或分野的消失,“最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高雅文化和所谓的大众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区别的消弭,高雅艺术和商业形式之间的界限似乎越来越难以划清”。詹姆逊敏锐地觉察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资本运行的中,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和渗透,一方面经济进入到了各种文化形式,使艺术作品成为商品;另一方面文化也逐步变得经济化,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较为狭小的文化圈中扩散出来,进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詹姆逊理论的核心论题,即现代主义的过去和作为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表现的新形式的后现代的到来。他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的论断建立在他对资本主义文化发展三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即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詹姆逊强调“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将后现代主义置于一个偌大的历史语境之中,既强调了后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断裂,同时又突出了与以往各种文化形式的相连,不仅仅视其为一次历史的断裂,而且视其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 2主体性消解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摘编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那么,应怎样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呢? 一般认为,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各国由于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也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如美国、加拿大等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发达的现代工业优势,大力发展农用机械取代人力和畜力,通过扩大单位农场种植面积和经营规模,提高农产品的总产量。二是如日本、荷兰等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把科技进步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化肥和农药使用量等措施,提高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三是如法国、德国等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既重视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又重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史表明,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都非常注重立足本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唯有从实际出发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确选择。 实现农业现代化在我国也并不是一个新提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但对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其基本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的认识,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经验,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可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这样来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因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科技和装备、适度集中土地和强

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主要观点

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简述 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一些学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瞩目于不发达国家不发达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分析“中心-外围”结构产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如“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因此,研究现代化除了要重视经典现代化理论外,也不能忽视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埃森斯塔特,1966),《现代化:增长的动力》(维纳,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也因此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论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文化展开批判,并试图给世界一个重新的解释,构建一种新的文化。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能够站在很高的角度和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思辨的特色,也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色彩。 他认为后现代文化理论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的晚期,又提出“认知图绘”,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的眼光,审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现象,认清这种文化现象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从而对这种文化保持清醒的认识。 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持续发展和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都提醒着我们应当批判的接受和吸纳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认清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意识形态背景,有效地帮助我们抵制腐蚀人类思想灵魂的文化对我们的侵略。 他认为后现代主义关注的焦点就是现代主义所出现的“问题”,要透过现代主义的表面现象,去寻求真理而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理。现代主义的目的是要改变历史和社会,是资本主义人的异化下的一种乌托邦理想。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则具有消费性、大众性、商业性、文化创作的目的是商业利润,文化创作以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为动力,市场需要大量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主义文化创作者就把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贴上商品的标签,大批量的复制,比如现在的中国电影产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战争不再需要真枪实战,而是转变成文化软实力,它不需要浪费一枪一弹就能入侵一个国家的各个领域。 首先来看电影领域,仅2012上半年中国票房近55个亿,超过去年的48.41亿。可是仔细分析一下,从《上半年国产电影全军覆没表》来看,上半年有155部片上映,过八成是国产片,但国产票房目前却只占总票房38%。《泰坦尼克号》、《复仇者联盟》等12部好莱坞电影,赢得票房27亿。而选择与对方同期上映的17部国产片,总票房才4亿,除了《绣花鞋》和《黄金大劫案》基本保本,上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一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 化的战略部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历史性、国际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 理方法和理念来管理农业。 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条件、经济结构、经营管理、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的现代化。其追求目标是:在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前提下,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加工增值率,实现农区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包括培育优良品种,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

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从2000年9月起,总局党委组成了“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研究”专题组,分成7组到9个分局和部分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垦区各方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分别在北京与哈尔滨两地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省科顾委专家对《规划》进行咨询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权 威性。 2000年11月6日,《规划》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这次论证会得到了省政府和农业部、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国家开发银行的关怀和支持。出席论证会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卢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炳生,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学科评议委员李里特,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于新华,水利部松辽委副总工程师、规划研究室主任李金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授杨志福,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外经贸部WTO农业谈判组组长程国强,中国农学会高新技术 农业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乃诠等专家和学者。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浅论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一) 论文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不断深刻。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国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文提出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信息化三者互动发展,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论文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全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毛泽东在建过初就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是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建国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致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2O世纪5O年代初至5O年代末期。我国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产权的明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和目标。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构想。1955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实现这一构想的“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即,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由此初步形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即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改进生产手段和生产条件出发,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第二阶段:2O世纪6O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进行第一次调整,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指导下,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提出以农业为基础,按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指出,经过2O年到25年的努力,基本上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四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对这一目标的追求被中断。 第三阶段:20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全面部署,同时,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了扩充,增加了农业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畜产品加工以及小城镇建设等。8O年代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全面实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产生了极好的效果,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农业现代化实验区和示范点,更加丰富了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与实践。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商品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而大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逐步深刻。跨人21世纪以来,随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加入唧后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强,学界认为,研究农业现代化要以“农民大国”为背景,重视对农村文化的研究,跳出农业、立足整体国民经济研究农业现代化,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研究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问题.。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从广义上理解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吸收了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同时还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应将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纳入农村这一大系统之内综合分析,从农村和农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方面的相互关系中研究农业发展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谈论农业自身的现代化。

经典现代化理论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在微观层面的反映,经典现代化理论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他们指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人格的核心内涵,而现代化的制度环境则是现代性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但是,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强调现代人格中工具理性的因素,而忽略了价值理性的成分,可能导致现代人格的失衡;同时,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历史研究,其结论对于发展中国家人的现代化问题有所局限,需要我们批判地、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借鉴。 现代化理论(一) 2007年10月19日星期五 09:49 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现代化研究成果的集成。现代化研究历时50余年,形成了庞大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大体上说,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三大体系。现代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现代化理论又可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文化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和比较现代化等各个分支。这里,重点介绍三大理论及其代表性学者。 经典现代化理论 5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1951年6月,在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经济增长委员会主办的学术刊物《文化变迁》杂志编辑部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上,大家讨论了贫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与会者认为,使用“现代化”一词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比较合适的。1958年,丹尼尔·勒纳出版《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一书,认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就是现代化。1959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比较政治委员会召开了政治现代化讨论会,随后出版了《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学》(阿尔蒙德和科尔曼,1960)。 60年代西方陆续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现代化研究专著,现代化理论基本形成。例如,《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主义宣言》(罗斯托,1960),《日本和土耳其的政治现代化》(沃德和拉斯托,1964),《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列维,1966),《现代化的动力:比较历史研究》(布莱克,1966),《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埃森斯塔特,1966),《现代化:增长的动力》(维纳,1966)、《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亨廷顿,1968)等。在70~80年代,现代化理论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现代化理论。 西方学者开展现代化研究,历时50年(50~90年代),最终形成了经典现代化理论体系。尽管这种理论存在许多固有的缺陷,并因此受到种种批评,例如,这种理论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70年代以来的发展等,但是,它仍然被认为是用来阐述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革命性变化的有力理论,其他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不可能完全取代它。我们不妨称之为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而是不同领域、不同学者关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的统称。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现代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政法学院社 会工作08-1 李佳轩 2008090201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 年代。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 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 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 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

到发展中国家。中国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运用现代化理论来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现在国家建设值得深思熟虑的问题。关键字:现代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现代化。 一.背景 “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涉及社会生活诸领域的深刻的变革过程,这一过程以某些既定特征的出现作为完结的标志,表明社会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现代化理论从萌芽至成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至20世纪初。这一阶段以总结和探讨西欧国家自身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和面临的问题为主,其中主要的学者有圣西门、孔德、迪尔凯姆和韦伯等。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从二次世界大战

后至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学者有社会学家帕森斯、政治学家亨廷顿等。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60、7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处理非西方的后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现代化理论并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体系,而是一个基于一种一致理论观点的理论流派。现代化理论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学者根据发达国家自身的发展经验抽象出来的一套发展理论,并试图把它推广到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作为一种发展理论,有着很明确的界定:指二战之后首先在美国兴起的、关于非西方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发展的理论。我们最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的国家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胡鞍钢: 人口众多,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粮食消费量大,农业供养人口能力不足,这是中国国情的突出特点。如何以占世界10%左右的耕地、6.5%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长期以来都是现代中国面临的头号发展难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农业发展与转型本质上是农业现代化,特殊国情决定了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既是“中国总道路”的具体道路之一,又是中国“五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我们这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已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客观规律。[1]本文考察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过程、特点和前进方向,以期展望中国农业发展的明天。 一、农业初步转型发展期(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与转型的历史起点。这一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是第一农村人口大国,也是第一贫困人口大国。毛泽东对中国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相当深刻,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这和古

代没有多大区别,我们还有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生活停留在古代”。“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的农业和手工业,就其基本形态说来,还是和还将是分散的和个体的,即是说,同古代近似的。”[2]这表明,中国是十分典型的传统农业社会和欠发达国家。 1952年中国农村总人口比重为87.5%,农业劳动力比重为88.0%。当时农村人口几乎都是绝对贫困人口。实际上,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极其低下,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如果按1987年不变价格计算的话,1952年中国农业增加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2.3%,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当于1933年的94.8%。这表明,1952年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及1933年的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比1936年下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棉花下降了48%。[3] 历史上,中国还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饥荒大国。 1946年和1947年南方大饥荒,两年间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1750万人。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农业生产明显恢复,但按不变价格(1987年价格)计算,1952年中国农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933年的93%,农业增加值相当于92.3%。

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罗志军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期望江苏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对如何走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并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人民温饱和务农劳动力增收,直接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不到7%,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更加突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江苏农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日趋明显,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满足这些需要,应对这些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及其流派

摘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课程领域的产物。通过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与特征,选取三个典型的课程理论流派--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卡普拉的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以挖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提出对其进行批判吸收,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 一、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于西方世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原指以背离和抵制某些古典主义特别是现代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其影响渗透到西方社会的每个文化角落,如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美学、自然科学等领域。1984年,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发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标志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形成。该文辩证地反思和审视现代主义,主张以综合、多元的方式建构新的哲学文化。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引入课程领域进行研究。由于现代主义课程和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育领域涌现出大量试图重构教育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促使当代课程理论随之转向后现代主义。80年代,美国课程研究领域运用后现代主义对西方现代课程理论流派及其课程理论,如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永恒主义、保守主义,尤其是以泰勒原理为核心的传统主义等,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和反思,以新的理论视野和价值观理解课程本质,构建新的课程概念体系[1]。 二、基本内涵与特征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指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以批评、克服和摆脱现代课程的弊端为目标,建构一种新的课程范式的课程理论。它源于利奥塔的后设叙事观、德里达的文本建构观以及福柯的知识权力观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在课程领域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丰富多彩,各个流派的分歧较大,但往往又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它们反对课程编制的预设,即传统课程过分的计划性、教条性,倡导关注情境需要和变化,从强调累积知识转向个人发现和创造知识,承认和尊重价值观的多元化,不再以权威的观点控制课程,提倡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课程。课程并非固定不变的跑道,而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创造过程中的探险。因此,应重视学习中的对话和反思,以解决现有课程与生活脱离的弊病[2]。 三、典型的理论流派 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试图从不同视角理解课程,提出了多元化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构建了风格不同、见解各异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本文选取三个代表性流派,以挖掘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髓。 (一)车里霍尔姆斯的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后结构主义基于对结构主义弊端的批判而产生,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力量。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车里霍尔姆斯是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杰出代表。他全面系统地提出了"课程的后结构观"。1988年,他出版《权力与批判:教育的后结构研究》,堪称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奠基之作。 "课程的后结构观"建立在对泰勒原理、施瓦布的"实践"、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结构主义"和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的批判基础上。车里霍尔姆斯极力反对传统课程研究中存在的"结构主义",将其归结为"所有现象都具有潜在结构特质"的思维方式。他也批判这些课程理论中把"非线性结构"化约为"线性结构"的二元对立思维,认为不存在绝对静态的两极对立。他提出,课程并非是一个孤立、自主的领域,没有内在的中心或结构,也没有普遍的真

学习现代化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学习现代化经济体系心得体会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根据经济学专家的解读,核心主要有四点:一是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要在一批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中争取弯道超车,缩小同领先国家的差距,培育全球主导权。二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有利于引导和激励企业不断升级,追求卓越,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升级的要求,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不断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的供给。四是绿色低碳和节约高效。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襄阳作为老工业基地和“三线”建设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也是时下所需和当务之急。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呢?十九大报告也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不实、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等等,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技术、资金和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关键要素,要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改革创新上。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更新产业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产业规模,更要提高产业质量。 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主攻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关键就是深化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争取弯道超车,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创造体制环境。要优化创新环境,不仅促进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创新投入,更要提高研发人员的创新积极性,还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塑造我国人力资源新优势。

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浅论现代科技革命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高炳淼海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南药学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对全球生产力的深刻影响,全球农业生产出现了农业现代化趋势,发达国家由于科技进步、资本供给的充足,以及与农业相关联的工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农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业普遍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农业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但相对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却滞后了许多,出现了农业经济与城镇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二元经济模式,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进步,那么中国农业现代化将如何展开? 本文试从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我国农业发展的独特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及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现代化通常是指某一事物的发展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实现我国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理想和奋斗目标,也是跨世纪的发展主题。在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仍是最基础的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而科技的现代化则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以现代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合理开发应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科技、农业设施、农业经营管理、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和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产品商品率的现代化,并得以持续发展。其本质应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机械化;(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物工程化; (3)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专业化;(4)农业生产设施和生态环境的现代化、优良化。 1世界范围内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 世界范围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从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演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启动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由于各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基础不同,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上各有特色。一般认为,在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所走过的道路大体有三种类型:(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为代表。它们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及其缺陷

自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即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现代化理论处于其中的第一阶段,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们为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任务而提出来的,并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依据。 直到60年代末,越来越多的持异者对具有较强意识形态的现代理论的核心观点和基本假设发起攻击,现代化理论在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依附理论与世界体系论所取代。 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 在现代化理论进程中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各个流派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把这些理论汇总起来便成了现代化理论。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却更像一个现代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大拼盘”。罗荣渠也提出“所谓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不同学派的理论的统称”[1] 。其中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经 济发展研究流派、政治发展研究流派、人的现代化理论流派 等。 (一)经济发展研究流派及其理论 最早开辟的新领域是发展经济学。1949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所谓“第四点计划”,为了配合美国对外政策,“发展经济学”开始兴起。发展经济学主要是以第三世界为研究对象,它研究的内容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包括政治、文化、历史以及社会环境等非经济的因素,明显的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其中一部分人在著作中不使用“现代化”概念,而使用“经济增长” 或“经济发展”概念。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对现代化理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比如: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西蒙·库兹涅兹的经济周期理论、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哈罗德----多马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阿瑟·刘易斯“先增长后分配”理论,阿瑟·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等。其中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华·惠·罗斯托则是战后新兴的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人物,是现代化理论在经济学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对美国关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理念有重大影响。 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把现代社会的形成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大众消费”五个阶段。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中,现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他开列出的五个经济发展阶段所组成的序列中找到所处的位置,而发展就是向上一个阶段的升进,是重复英国和西方的基本历史演进。 同时他大胆宣称要解释为什么西方的某些部分发达起来了,而世界其他地区却没有。罗斯托指出,整个问题的部分答案在于转型本身,如果那些不那么幸运社会能够实现某些“前提条件”,那么他们就能够克服导致其陷入“传统的”习俗和迷信的“前牛顿科学”和“长期的宿命论”。这就要求在提高积累和投资的同时也要促使思想态度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而如果这些目标能够得以实现,那么整个社会就会经历迅速的“起飞”,在此期间,将会最终克服长期存在的对稳定增长的阻碍和抵抗。如果民族国家的形式得以确立,基础设施被兴 [收稿日期]2010—03—12 [作者简介] 窦金波(1970-)男,河南信阳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列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化与现代化研究。 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及其缺陷 窦金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摘要]现代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在此期间,产生了经济发展研究、政治发展研究、人的现代化理 论等许多流派,各个流派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思想,把这些理论思想汇总起来便成了现代化理论。70年代现代化理论由于自身缺陷和其他原因,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而趋于冷落,其在发展理论的主导地位逐渐被依附理论所取代。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发展经济学;结构功能主义;比较历史研究法;人的现代化[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0)0010-04 第24卷第3期 Vol.24.No.32010年6月June.2010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an'an Vocational &Technical Institute 10··

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解读

该思潮提出了实现男女差异性平等、认同差异、包容差异,并且认为差异并不必然带来性别歧视;呼吁建构女性自我意识,立志铲除地球上所有不平等现象与制度。概括地说,后女性主义思潮一是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二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三是认为对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 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解读 后现代女权主义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是在现代女权主义各大理论派别长达百余年的论争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崭新的女权主义理论流派。它是在面对当前的妇女生存状况和妇女问题,在反思现代女权主义的基础上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观点,从另一种角度探寻妇女解放的途径而产生的。它试图发展出一套不依赖传统哲学基础的女权主义的社会批判范式。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女权主义流派,它自身也充满了矛盾,各种理论侧重点不同,有时相互冲突、歧义百出,政治主张有同有异,缺乏一致性,作为与现代女权主义不同的后现代女权主义,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否定所有那些高大宏伟和涵盖一切的现代理论,对关于社会、历史与政治的宏观理论进行彻底批判,并对所谓绝对真理、永恒基础和普遍性提出挑战;反对西方知识结构中最为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提倡多元论的模式;反对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强调注重女性与女性、女性与男性因国家、种族、阶级、宗教的不同而形成的各种差异,呼唤人们注意女性内部千差万别的经验;反对现代社会中的统治关系模式;注重男性话语霸权对女性的压迫,承认主体性和权力的构成性等。 女权主义对后现代理论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80 1、否定“宏大叙述”或“元话语”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要点是反对一切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型理论体系,主张只有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理论才是有效的。女权主义借鉴了这一理论观点,对以往的女权主义进行了反思,把研究的重点从大一统理论的建构转向了分散的、局部的、小型的理论探讨。因为,从启蒙运动开始,所有的大型理论虽然都标榜其普遍性和性别中立的性质,强调两性差异的理论也自称是性别中立的,但在女权主义者看来,这些理论都是以男性为标准的,完全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在思维方式上,女权主义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例如,总要把事物分成不是这样就是那样、你与我、好与坏、高与低等,提倡重视他人、重视差异以及多元论的思维模式等。 2、话语即权力 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拒斥所有那些认为权力仅停泊与宏观结构或统治阶级手中,并认为权力本质上是压迫性的现代理论,他提出了一种关于权力的心的后现代观点,认为权力是生产性的、分散的、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它构造了个人的认同。 福柯指出,所有的权利都是生产性的,它产出知识,反过来知识又生产权力,知识和权力是一回事,没有什么区别。女性主义从福柯那里获得的启示是:福柯的权力形成学说不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也不是为我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蓝图,而是为我们提供如何看待既存理论的视角,以及从权利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方法。它使女权主义认识到,人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如何为统治他们自己服务的,人们又是如何通过制造真理的过程管制他们自己的。受后现代主义“话语就是权力”理论的影响,女权主义的抱负之一就是要发明女性的话语。 3、标准化或正常化以及惩戒凝视 福柯认为,权力作用的重要方式是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zation) 及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发展现代农业”的申论范文: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发展现代农业”的申论范文:走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缩小工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才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去年全国人代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期望江苏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对如何走好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积极探索,提出并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力争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人民温饱和务农劳动力增收,直接关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直接关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江苏省是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农业增加值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江苏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不到7%,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更加突出。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才能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当前江苏农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耕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日趋明显,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满足这些需要,应对这些挑战,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发展思路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任务,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五化”水平,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保护体系“五个体系”,努力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推动“三化”同步发展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遵循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客观要求。近年来,江苏省按照“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促进“三农”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有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新型工农和城乡关系。一方面,强化工业支持农业。注重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加快发展精深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水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另一方面,强化城乡互动发展。深入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良好环境和条件。全面实施“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争取用3至5年实现全省村庄面貌根本性改观。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创新驱动是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为此,应把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一是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重点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农业前沿进军,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二是着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有效整合涉农高校、农业科研院所等科教资源,创新体制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种新型服务组织的作用,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扩大新技术、新品种覆盖面,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三是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机工业发展,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大力推进农业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