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交流)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交流)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交流)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交流)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1、高频淬火淬硬层浅(1.5~2mm)、硬度高、工件不易氧化、变形小、淬火质量好、 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较小的齿轮、轴类(所用材料 为 45 号钢、40Cr); 2、中频淬火淬硬层较深(3~5mm),适用于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 大齿轮、磨床主轴等(所用材料为 45 号钢、40Cr、9Mn2V 和球墨铸铁)。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集肤效应、涡流和电阻热等电磁原理,使工 件表层快速加热,并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当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 感应器时,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工件产生感应电流,由于集肤效应和涡流的作用,工 件表层的高密度交流电产生的电阻热,迅速加热工件表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随 即喷水冷却,工件表层被淬硬 感应加热时,工件截面上感应电流的分布状态与电流频率有关。电流频率愈高,集 肤效应愈强,感应电流集中的表层就愈薄,这样加热层深度与淬硬层深度也就愈薄 因此,可通过调节电流频率来获得不同的淬硬层深度。常用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见 表 5-3 感应加热速度极快,只需几秒或十几秒。淬火层马氏体组织细小,机械性能好。工 件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也小,而且淬硬层深度易控制,质量稳定,操作简单, 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常用于中碳钢或中碳低合金钢工件,例如 45、40Cr、40MnB 等。也可用于高碳工 具钢或铸铁件,一般零件淬硬层深度约为半径的 1/10 时,即可得到强度、耐疲劳 性和韧性的良好配合。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不宜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因感应器制作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困难 表 5-3 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范围 感应加热类型 常用频率 一般淬硬层深度/m m 应 用 范 围
高频感应加热 200~1000kHz 0.5~2.5 零件 中频感应加热 2500~8000Hz 2~10 工频感应加热火 50Hz 10~20
中小模数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
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齿轮 较大直径零件穿透加热,大直径
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的表面淬 超音频感应加热 30~36kHz 淬硬层能沿工件轮廓分 中小模数齿轮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 和塑性(即表面淬火), 或同时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面硬度比前者更高(即 化学热处理)的方法。
火焰表面淬火
用乙炔-氧或煤气-氧的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零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 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或用乳化液进行冷却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淬透层深度一般为 2-6mm,过深往往引起零件表面严重过热,易产生淬火裂纹。 表面硬度:钢可达 HRC65,灰铸铁为 HRC40-48,合金铸铁为 HRC43-52
这种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但易过热,淬火效果不稳定,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大型零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具或零件,如大型轴类、大 模数齿轮等
常用钢材为中碳钢,如 35、45 及中碳合金结构钢(合金元素<3%),如 40Cr,65Mn 等,还可用于灰铸铁、合金铸铁件。
碳含量过低,淬火后硬度低,而碳和合金元素过高,则易碎裂,因此,以含碳量右 0.35-0.5%之间的碳素钢最适宜。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将工件放入感应器中,使工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 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使工件表层淬火,从而获得非常细小的针状马氏体 组织。
根据电流频率,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可以分为: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高频淬火;100-1000kHz. 中频淬火;1-10kHz. 工频淬火;50Hz 1 表层硬度比普通淬火高 2-3HRC,并具有较低的脆性: 2 疲劳强度,冲击韧性都有所提高,一般工件可提高 20-30%: 3 变形小: 4 淬火层深度易于控制: 5 淬火时不易氧化和脱碳: 6 可采用较便宜的低淬透性钢: 7 操作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率高 8 电流频率愈高,淬透层愈薄。 高频淬火一般 1-2mm, 中频淬火一般 3-5mm, 工频淬火能到>=10-15mm
高频感应加热:电流频率在 100~500 kHz(千赫) ,有效淬硬深度为 0.5~2 mm(毫 米) ,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较薄的中、小型零件,如小模数齿轮、中小型轴等。
中频感应加热:电流频率在 500~10000 Hz(赫) ,有效淬硬深度为 2~10 mm(毫 米) ,主要用于要求淬硬层要求较深的零件,如中等模数的齿轮、大模数齿轮、直径 较大的轴等。
表面淬火零件的中间热处理是调质 表面淬火 缺点:处理复杂零件比渗碳困难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常用中碳钢(0.4-0.5%C)和中碳合金结构钢,也可用高碳工具钢和低合金结构钢,以 及铸铁。 一般零件淬透层深度为半径的 1/10 左右时,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最好配 合。 对于小直径 10-20mm 的零件,建议用较深的淬透层深度,即可达半径的 1/5; 对于截面较大的零件可取较浅的淬透层深度,即小于半径 1/10 以下。
1,工作于摩擦条件下的零件,如一般小齿轮、轴 45、40Cr、42MnVB;高频淬火,淬深 1.5-2mm 2,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磨床主轴等 45、40Cr、65Mn、9Mn2V、球墨铸铁;中频淬火,淬深 3-5mm 3 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大型零件,如冷轧辊等 9Cr2Mo、9Cr2W;工频淬火,淬深>=10-15mm
表面淬火、普通淬火后碳钢的疲劳强度比较 含碳量% 0.33 0.33 0.33 0.41 0.41 0.41 热处理方法 高频表面淬火 火焰表面淬火 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 高频表面淬火 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 正火 扭转弯曲疲劳强度 600 350 90 600 110 130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0.63 0.63 0.63 高频表面淬火 火焰表面淬火 电炉内整体加热淬火 360 390 150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55459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开炉前应通知中频机组操作人员起动机组,同时应检查炉体、冷却水系统、中频电源开关、倾炉机械和吊包运行轨道等是否正常,地沟盖板是否缺损,盖好。如有问题应先行排除,才能开炉。 2.在中频机组启动完毕之后,方可送电开炉。 3.开炉时,需先将炉料放入炉膛,开放冷却水后,才能合上中频电源开关。停炉时,断开中频电源后,方可通知中频机组停机。冷却水应继续保持15分钟。 4.炉料中不得混有密闭容器、管子或其它易爆炸物。炉料必须干燥,不带水或冰、雪块。装填炉料时,不准用锤子猛打,应轻放、轻敲以免损坏炉膛。炉膛烧损减薄超过规定时,应停炉修理。 5.工具应放在指定地点,使用时应事先烘烤干燥。 6.炼合金钢加入合金材料时,应在预热后用钳子夹住,

表面淬火工艺

淬火.退火.正火工艺 ◆表面淬火 ? 钢的表面淬火 有些零件在工件时在受扭转和弯曲等交变负荷、冲击负荷的作用下,它的表面层承受着比心部更高的应力。在受摩擦的场合,表面层还不断地被磨损,因此对一些零件表面层提出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疲劳极限等要求,只有表面强化才能满足上述要求。由于表面淬火具有变形小、生产率高等优点,因此在生产中应用极为广泛。 根据供热方式不同,表面淬火主要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表面淬火、电接触加热表面淬火等。 ?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在工件内产生涡流而将工件进行加热。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与普通淬火比具有如下优点: 1.热源在工件表层,加热速度快,热效率高 2.工件因不是整体加热,变形小 3.工件加热时间短,表面氧化脱碳量少 4.工件表面硬度高,缺口敏感性小,冲击韧性、疲劳强度以及耐磨性等均有很大提高。有利于发挥材料地潜力,节约材料消耗,提高零件使用寿命 5.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劳动条件好 6.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7.不仅用在表面淬火还可用在穿透加热与化学热处理等。 ? 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当感应器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在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在工件中相应地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在工件表面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的作用下,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可实现表面淬火。 ? 感应表面淬火后的性能 1.表面硬度:经高、中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工件,其表面硬度往往比普通淬火高2~3 个单位(HRC)。 2.耐磨性:高频淬火后的工件耐磨性比普通淬火要高。这主要是由于淬硬层马氏体晶粒细小,碳化物弥散度高,以及硬度比较高,表面的高的压应力等综合的结果。 3.疲劳强度:高、中频表面淬火使疲劳强度大为提高,缺口敏感性下降。对同样材料的工件,硬化层深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硬化层深度增加而疲劳强度增加,但硬化层深度过深时表层是压应力,因而硬化层深度增打疲劳强度反而下降,并使工件脆性增加。一般硬化层深δ=(10~20)%D。较为合适,其中D。为工件的有效直径。 ◆退火工艺 退火是将金属和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后组织亚共析钢是铁素体加片状珠光体;共析钢或过共析钢则是粒状珠光体。总之退火组织是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 退火的目的 ①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消除因铸、锻、焊引起的组织缺陷,均匀钢的组织和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后的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③消除钢中的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1

中频表面淬火工艺技术报告

关于中频表面淬火工艺的技术报告 热处理是机械制造中热加工工艺的一种。它对保证机械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着重大的作用。钢的热处理就是利用钢在加热、保温和冷却作用下,其内部发生组织状态(晶体结构、组织形态)、物理状态(比容、残余内应力等)和化学成分分布的变化,而使工件具有预期的工艺性能、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以达到便于冷热加工,提高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的目的。钢的热处理基本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化学热处理等。根据在车间实习和工作情况,我将主要负责车间中频表面淬火工序的工艺编制。所以将重点放在中频表面淬火工序上。 一、感应加热原理及分类 中频加热是感应表面加热的一种。感应表面加热是利用导体(零件)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涡流损耗)以及导体内磁场的作用(磁滞损耗)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根据设备的频率不同分为:①高频加热,频率为100~500千赫。淬硬层深度为0.3~3㎜,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8㎜;②中频加热,一般采用8000赫兹和2500赫兹二种,淬硬层深度:8000赫兹 1.3-5.5㎜,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16㎜;2500赫兹 2.4-10㎜,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8㎜;③工频加热,频率为50赫兹,淬硬层深度为17-70㎜,加工工件最小直径为Φ200㎜。目前,我车间使用的设备是中频立式淬火机床,频率为8000赫兹。而多年不用的高频淬火机床在车间搬、拆迁过程中已经拆除了。 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工艺及选择 感应加热工艺参数包括着热处理参数和电参数。热处理参数包括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度以及淬火层深度。电参数包括设备的频率、零件单位面积功率等。 感应加热淬火工艺中几个主要问题: 1、确定零件的技术要求 表面淬火零件的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硬度、淬火层深度及淬硬区分布、淬火层组织等。 ⑴.表面硬度:感应淬火后零件的表面硬度要求与材料的化学成分和使用的条件有关。 ⑵.淬火层深度:淬火层深度主要是根据零件的机械性能确定的。 ⑶.淬硬区分布:按零件的几何形状与工作条件的不同,各种表面淬火零件的硬化区部分和尺寸有不同的要求。 ⑷.金相组织:按零件的材料及工作条件,规定各格的等级范围。按评级标准进行金相评级。 2、加热温度的选择 感应加热速度快,与一般加热相比,必须选用较高的加热速度,适宜的加热温度是与钢材的化学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及加热速度等因素有关。我车间由于设备的限制,只能采取目测加热温度的方法。 3、设备频率的选择 频率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淬火层深度和零件的尺寸大小来确定。当设备给定或选定以后,设备的频率就是一个不可调的参数。我车间的设备只有立式淬火机床一台,故工艺选择中不再考虑设备频率。 4、感应加热方法及工艺操作 感应加热方法基本分为两种: ⑴.同时加热法,这种加热法是被加热的表面同时共热升温,零件需要加热的整个部分都被感应器包围着。在大批量生产时,为充分发挥设备潜力,提高生产效率,只要设备输出功率足够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同时加热。 ⑵.连续加热法,零件表面的加热和冷却时连续不断进行的。连续加热生产率较低,但加

中频炉控制电路原理

控制电路原理 整个控制电路除逆变末级触发电路板外,做成一块印刷电路板结构,从功能上分为 整流触发部分、调节器部分、逆变部分、启动演算部分。详细电路见《控制电路原理图》。 1. 1 整流触发工作原理 这部分电路包括三相同步、数字触发、末级驱动等电路。触发部分采用的是数字 触发,具有可靠性高、精度高、调试容易等特点。数字触发器的特征是用计(时钟脉冲)数的办法来实现移相,该数字触发器的时钟脉冲振荡器是一种电压控制振荡器,输出脉 冲频率受移相控制电压Uk 的控制,Uk 降低,则振荡频率升高,而计数器的计数值是固 定的(256),计数器脉冲频率高,意味着计一定脉冲数所需时间短,也即延时时间短, α角小,反之α角大。计数器开始计数时刻同样受同步信号控制,在α=0 时开始计数。 现假设在某Uk 值时,根据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与频率间的关系确定输出振荡频率为 25KHZ,则在计数到256 个脉冲所需的时间为(1/25000)×256=10.2(ms)相当于约180 °电角度,该触发器的计数清零脉冲在同步电压〔线电压〕的30°处,这相当于三相 全控桥式整流电路β=30°位置, 从清零脉冲起,延时10.2ms 产生的输出触发脉冲, 也 即接近于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某一相晶闸管α=150°位置,如果需要得到准确的α=150° 触发脉冲, 可以略微调节一下电位器W4。显然有三套相同的触发电路,而压控振荡器和Uk 控制电压为公用,这样在一个周期中产生6 个相位差60°的触发脉冲。 数字触发器的优点是工作稳定,特别是用HTL 和CMOS 数字集成电路,可以有很强 的抗干扰能力。 IC16A 及其周围电路构成电压----频率转换器,其输出信号的周期随调节器的输出 电压Uk 而线性变化。W4 微调电位器是最低输出频率调节(相当于模拟电路锯齿波幅值调节)。 三相同步信号直接由晶闸管的门极引线K4、K6、K2 从主回路的三相进线上取得, 由R23、C1、R63、C40、R102、C63 进行滤波、移相,经6 只光电耦合器进行电位隔离,获得6 个相位互差60°、占空比略小于50%的矩形同步信号。 IC3、IC8、IC12(4536 计数器)构成三路数字延时器。三相同步信号对计数器进行 复位后,对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出脉冲每计数256 个脉冲便输出一个延时脉冲,因计 数脉冲的频率是受Uk 控制的, 换句话说Uk 控制了延时脉冲。 计数器输出的脉冲经隔离、微分后变成窄脉冲,送到后级的NE556,它既有同步分 频器功能,亦有定输出脉冲宽度的功能。输出的窄脉冲经电阻合成为双窄脉冲,再经晶 体管放大,驱动脉冲变压器输出。具体时序图见附图。 1.2 调节器工作原理 调节器部分共有四个调节器:中频电压调节器、电流调节器、阻抗调节器、逆变角 调节器。 其中电压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组成常规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系统。在启动和运行 的整个阶段,电流调节器始终参与工作,而电压环仅工作于运行阶段。另一阻抗调节器 从输入上看,它与电流调节器LT2 的输入完全是并联关系,区别仅在于阻抗调节器的负 反馈系数较电流调节器略大,再者就是电流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的是整流桥的输出直流电压,而阻抗调节器的输出控制的是中频电压与直流电压的比例关系,即逆变功率因数角。调节器电路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直流电压没有达到最大值的 时候,由于阻抗调节器的反馈系数略大,阻抗调节器的给定小于反馈,阻抗调节器便工 作于限幅状态,对应的为最小逆变θ角,此时可以认为阻抗调节器不起作用,系统完全 西是一个标准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系统。另一种情况是直流电压巳经达到最大值,电流调节器开始限幅不再起作用,电压调节器的输出增加,而反馈电流却不变化,对阻抗调节

高频淬火原理及工艺解析

高频淬火含义与原理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一、含义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二、原理 利用电流的集肤效应,在零件表面形成电流进而加热工件,实现心部和表面不同的热处理状态; 其中根据电流频率的不同分为工频、中频和高频。分别针对不同的淬硬深度和工件大小。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 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

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 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趋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中频炉熔炼工艺操作规程 1、中频炉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频感应电炉,熔炼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阳极组装车间生产。 2、设备主要技术性能 2.1 产品型号KGPS—1250 额定容量2t 额定功率1250KW 额定频率500HZ 额定温度1500℃ 感应器电压2000V 熔化效率1.8t/h 2.2 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压力0.1~0.25MPa 冷却水进水温度≤35℃ 冷却水耗量12t/h 冷却水出口温度≤55℃ 冷却水PH 值7-8.5 总硬度不大于10度 导电率<500u.s/cm 3、生产前的检查 3.1操作人员必须认真了解中频炉系统设备的结构、性能。 3.2生产前仔细检查炉体及部件是否完好。 3.3仔细检查炉衬、炉口烧损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4检查和维修熔炼时所用的工器具是否齐全。 3.5检查冷却水系统及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滴漏现象。 3.6检查各个部位的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 3.7检查炉料是否清理干净和数量充足,配比是否合理。 3.8检查铁水包及输送电胡芦是否完好。 3.9检查各控制系统是否正常,灵活可靠。 3.10检查漏炉报警装置是否灵敏、可靠,电气绝缘情况是否达到要求。 3.11检查倾炉系统是否灵活、可靠。 3.12检查中频炉电源系统及纯水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完好。 4、熔炼操作

4.1检查无误后,如是冷炉或空炉,必须先加入干净炉料,成份必须符合要求。 4.2炉料要干燥,严禁潮湿料及杂物入炉,一般情况炉料入炉前应予热,加料时应小心操作,不能砸伤炉口炉衬,空心料更应该小心加,防止炉气和铁水喷出飞溅伤人。 4.3开通冷却水,先用低功率进行炉料预热。几分钟后,改用高功率熔炼、炉料开始熔化,此时注意冷却水、根据水温和经验进行调整。 4.4熔炼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炉衬的烧损情况电源功率表。检查炉口是否有凝结现象。炉膛里不准有炉料架空棚料现象,有应及时处理。 4.7在熔炼过程中、铁水不能溢出,应与炉沿保持50mm 的距离。 4.8铁料彻底熔化浇铸前,观测铁水温度是否达到1450℃,用渣耙除渣。按要求每周取样一次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及时调整配料。 4.9正确操作炉子液压倾炉系统,倒出铁水至铁水包。铁水距离包沿50mm. 4.10出炉后炉内应留有少量铁水,并及时添加新炉料,继续通电熔炼。 4.11根据浇铸组装块任务量熔化铁水,待生产结束后炉内不应留有铁水。为保护炉衬,一般情况下趁热加入炉料,准备下一班次的生产。 4.12停炉后冷却水不能停,仍继续循环24小时。 4.13待炉子冷却后,用照明灯或手电照明检查炉衬情况如有破损及时修理。 4.14停炉必须停掉电源,清理现场,做好所有记录。 5、中频炉突发事件 5.1当熔炼过程中中频炉产生报警或漏液时,应立即关掉电源停止熔化,倒出已熔化铁水、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 5.2熔炼过程中,突然停水或停电时间又长时,应立即停掉中频电源,开启备用泵或备用水箱及自来水直接引至炉冷却管路,按应急预案处理故障,绝不能扩大事故范围

1吨串联中频炉原理技术与分析

1吨串联中频炉原理技术与分析(1吨串联可控硅中频炉原理技术与分析)1吨串联中频炉是串联逆变中频电炉,是中频炉感应加热炉,如果配一台中频炉炉体熔炼称为单台1吨串联中频炉。串联逆变中频炉电源工作原理 串联逆变电源为电压源供电,串联逆变电源主回路原理图所示。 1吨串联中频炉逆变电源原理说明 电源由三相桥式整流桥和可控硅半桥逆变电路组成,运行时整流桥可控硅全导通,满电压工作。逆变器主电路由二组可控硅桥臂和二组谐振电容器及电炉线圈组成,半桥逆变电路适用于大功率低频率恒压源逆变器。 逆变桥臂上两个SCR交替导通,任何一只SCR导通一定要在串联负载电流过零之后,即大于SCR关闭时间TOT之后,触发导通,如图5,6所示逆变器负载波形图,当SCR电

流过零后,与其并联的反向二极管导通,其反向压降把SCR关闭,之后另一臂SCR才能触发导通,逆变器的输出工作频率为300—400Hz, 工作频率越高,输出功率越大。 图5为逆变器触发脉冲和负载波形图,把可控硅视为理想开关,瞬时导通和关断,电感L和电阻R串联,等效于炉体的负载,触发脉冲频率略低于负载谐振频率f。半桥逆变器工作电流流动路经的描述逆变运行时,电流通过逆变器和炉体线圈L的路径,逆变器的工作波形如图7所示,逆变工作前恒定直流电压Ud为电容C1、C2均分,各充电至1/2Ud,均为上正下负电压,当t=to时SCRl被触发导通,电容C1电荷通过SCRl-Lf-Rf -C1下端放电,另一路是使C2充电,+Ud由CF上端-SCRl-Lf-Rf-C2-CF下端,这二路都是同一谐振电路的一部份,由于C1=C2,因而两路的工作频率相同,等于C=C1+C2,Lf-Rf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4635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中频电炉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开炉前应通知中频机组操作人员起动机组,同时应检查炉体、冷却水系统、中频电源开关、倾炉机械和吊包运行轨道等是否正常,地沟盖板是否缺损,盖好。如有问题应先行排除,才能开炉。 2.在中频机组启动完毕之后,方可送电开炉。 3.开炉时,需先将炉料放入炉膛,开放冷却水后,才能合上中频电源开关。停炉时,断开中频电源后,方可通知中频机组停机。冷却水应继续保持15分钟。 4.炉料中不得混有密闭容器、管子或其它易爆炸物。炉料必须干燥,不带水或冰、雪块。装填炉料

中频退火工艺原则

中频退火工艺原则 1、目的 为保证中频退火质量、明确中频退火检查方法,特制定本原则。 2、适用范围 本原则适用于20CrMnTi制件渗碳淬火后尾部螺纹的退火,包括螺伞类主动锥齿轮尾部螺纹的退火及轴类零件尾部螺纹的退火。 凡符合本条的原涂料件均可采用本办法退火及检查。 3、工艺过程 3.1 准备工作 3.1.1 检查所有设备外观有无异常现象,机械、电器、冷却系统是否正常。有任何一处不正常均不得生产。 3.1.2 工件表面及内部质量符合工艺要求或图纸要求,零件表面应清洁无油污、毛刺、烧伤、裂纹等表面缺陷。 3.1.3 选择适当的感应器。一般感应器内侧与工件螺纹顶径距离为5~10mm。 3.1.4 选择适当的工装,便于零件的取放操作。 3.1.5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退火工装的位置。 3.2 工艺规范 3.2.1 电源为360~410V,不在此范围不得生产。 3.2.2 将工件置于退火工装上试机。先打开冷却系统,保证各部位冷却水畅通,再调整压比、频率、电流。一般压比为20:1~22:1,频率为3400Hz,电流在100~200A范围内调整,加热温度一般为820±10℃。 3.2.3 工件加热时间根据工件特点通过工艺调试来确定。 3.2.4 工件加热后空冷。 4.退火质量的检查 4.1 螺纹部位退火质量检查采用金相法,每月可根据需要解剖实物来检查退火后金相组织。4.2 日常退火质量可检查与螺纹部位相接的花键或外圆端部距垂直端面3至5mm处,此处硬度小于是HRC40即可。抽查比例为每批3到5件。 5.操作过程注意事项 5.1 操作中要随时注意设备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带病操作。 5.2 操作中应根据电压波动调整工艺参数,保证退火质量。 5.3 生产时首检合格方可生产。过程中要注意抽查。 5.4 生产中要轻拿轻放,不能碰伤工件,并保持工件表面清洁。 编制:李加荣审核:批准: 2007年5月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高频淬火和中频淬火的区别 1、高频淬火淬硬层浅(1.5~2mm)、硬度高、工件不易氧化、变形小、淬火质量好、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摩擦条件下工作的零件,如一般较小的齿轮、轴类(所用材料为45号钢、40Cr); 2、中频淬火淬硬层较深(3~5mm),适用于承受扭曲、压力负荷的零件,如曲轴、大齿轮、磨床主轴等(所用材料为45号钢、40Cr、9Mn2V和球墨铸铁)。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是利用电磁感应、集肤效应、涡流和电阻热等电磁原理,使工件表层快速加热,并快速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将工件放在铜管制成的感应器内,当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感应器时,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工件产生感应电流,由于集肤效应和涡流的作用,工件表层的高密度交流电产生的电阻热,迅速加热工件表层,很快达到淬火温度,随即喷水冷却,工件表层被淬硬 感应加热时,工件截面上感应电流的分布状态与电流频率有关。电流频率愈高,集肤效应愈强,感应电流集中的表层就愈薄,这样加热层深度与淬硬层深度也就愈薄 因此,可通过调节电流频率来获得不同的淬硬层深度。常用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见表5-3 感应加热速度极快,只需几秒或十几秒。淬火层马氏体组织细小,机械性能好。工件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也小,而且淬硬层深度易控

制,质量稳定,操作简单,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 常用于中碳钢或中碳低合金钢工件,例如45、40Cr、40MnB等。也可用于高碳工具钢或铸铁件,一般零件淬硬层深度约为半径的1/10时,即可得到强度、耐疲劳性和韧性的良好配合。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不宜用于形状复杂的工件,因感应器制作困难 表5-3 感应加热种类及应用范围 感应加热类型常用频率一般淬硬层深度/m m 应用范围 高频感应加热 200~1000kHz 0.5~2.5 中小模数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 中频感应加热 2500~8000Hz 2~10 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齿轮 工频感应加热火 50Hz 10~20 较大直径零件穿透加热,大直径 零件如轧辊、火车车轮的表面淬超音频感应加热 30~36kHz 淬硬层能沿工件轮廓分中小模数齿轮 表面热处理是通过改变零件表层组织,以获得硬度很高的马氏体,而保留心部韧性和塑性(即表面淬火), 或同时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以获得耐蚀、耐酸、耐碱性,及表面硬度比前者更高(即化学热处理)的方法。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频器的技术说明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频器的技术说明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以下简称变压器你)主要用于中频淬火、弯管、焊接、热扎、透热炉等感应加热,为中频电炉降压,隔离及阻抗匹配。它与普通变压器不同,必须在具有冷却水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适用范围 适用工作频率为8KHz。将其接受的中频发生器(发电机、电子管、可控硅振荡器)电源电压换成加热感应器所需要的电压,以供金属(或非金属)加热之用。如负荷电流在额定值以内,亦可做中频连续加热的电源降压变压器使用。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结构特征 1.变压器由壳式结构的单项铁芯组成,铁芯采用冷轧硅钢片加工而成。磁路采用水冷却。 2.初、次级绕组均采用水冷。 3.总重量为45Kg。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工作条件 1.海拔不高于1000米。 2.环境温度为2℃<T<40℃。 3.使用的场合必须有供冷却的水源,冷却水的水压要求为0.15MPa-0.2MPa,每小时冷却水总量为5吨左右,水的PH 值以中性为准。

4.变压器投入运行时,初、次级绕组和铁芯的进水温度应低于35℃,出水温度不得超过55℃。 5.应在通风的室内安装使用。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电气连接 1.水路连接,供方备有进出水集水器,作为变压器非必备的附件。 2.初级匝比变换见附表。初级低于10匝以下,建议次级采用2匝接法。 中频淬火设备用多匝比中频变压器使用与维护要点 1.变压器一般为立式安装(底脚有四个供安装的M10-M12螺栓固定的孔)安装前应检查产品外观有无因运输而造成的缺损。 2.变压器运行前,先连接好水路,连接处应扎紧使之不渗水并保证水路畅通。 3.将变压器初级绕组A、X接至中频电源,调整中频电源至额定电压,观察空载情况是否正常,然后降压切断电源。 4.应在停电情况下,按接线指示,改变初级匝比调节次级工作电压。 5.变压器运行时,必须本着“现通水,后通电,先断电,后断水”的原则。 6.经长期停放的变压器,在使用前应用1000伏摇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其阻值不小于1兆欧,否则需经干燥绝缘处理后

中频炉的相关特点和工作原理

中频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把三相工频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再把直流电变为可调节的中频电流,供给由电容和感 应线圈里流过的中频交变电流,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 中频炉 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例如,把一根金属圆柱体放在有交变中频电流的感应圈里,金属圆柱 体没有与感应线圈直接接触,通电线圈本身温度已很低,可是圆柱体表面被加热到发红,甚至熔化,而且这种发红和熔化的速度只要调节频率大小和电流的强弱就能实现。如果圆 柱体放在线圈中心,那么圆柱体周边的温度是一样的,圆柱体加热和熔化也没有产生有害气体、强光污染环境。国内知名生产商河北恒远电炉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中频炉广泛用于 有色金属的熔炼[主要用在熔炼钢、合金钢、特种钢、铸铁等黑色金属材料以及不锈钢、锌等有色金属材料的熔炼,也可用于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升温,保温,并能和高炉 进行双联运行。]、锻造加热[用于棒料、圆钢,方钢,钢板的透热,补温,兰淬下料在线加热,局部加热,金属材料在线锻造(如齿轮、半轴连杆、轴承等精锻)、挤压、热轧 、剪切前的加热、喷涂加热、热装配以及金属材料整体的调质、退火、回火等。]热处理调质生产线[主要供轴类(直轴、变径轴,凸轮轴、曲轴、齿轮轴等);齿轮类;套、圈 、盘类;机床丝杠;导轨;平面;球头;五金工具等多种机械(汽车、摩托车)零件的表面热处理及金属材料整体的调质、退火、回火]等。 中频炉系列透热炉特点 节约特点 ●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氧化脱炭少、节省材料与成本、延长模具寿命由于中频感应加热的原理为电磁感应,其热量在工件内自身产生,普通工人用中频电炉上班后 十分钟即可进行锻造任务的连续工作,不需烧炉专业工人提前进行烧炉和封炉工作。由于该加热方式升温速度快,所以氧化极少,中频加热锻件的氧化烧损仅为0.5%,煤气炉加 热的氧化烧损为2%,燃煤炉达到3%,中频加热工艺节材,每吨锻件和烧煤炉相比至少节约钢材原材料20-50千克。其材料利用率可达95%。由于该加热方式加热均匀,芯表温差极 小,所以在锻造方面还大大的增加了锻模的寿命,锻件表面的粗糙度也小于50um工艺节能,中频加热比重油加热节能31.5%~54.3%,比煤气加热节能5%~40%。加热质量好, 可降低废品率1.5%,提高生产率10%~30%,延长模具寿命10%~15%。 环保特点

热处理工艺总结

1.退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 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2.正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目的: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得到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耐磨性和耐蚀性。 应用要点:1.一般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点三的碳钢和合金钢;2.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磨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要进行回

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回火 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目的:1.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2.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 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3.稳定工件尺寸。 应用要点:1.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度的条件下 提高钢的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的强 度时用高温回火;2.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度、不锈钢在400~450度之间回火,因为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5.调质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调质,即将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度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度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目的:1.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2.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3.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应用要点:1.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2. 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结构的最后热处理,而且还可以作为某些紧密零件,如丝杠等的预先热处理, 以减小变形。 6.时效 将钢件加热到80~200度,保温5~20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随炉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目的:1. 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2.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 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应用要点:1. 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2.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化的紧密工件,如 紧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机箱等。 7.冷处理

中频电炉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中频电炉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86-27 中频电炉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开炉前,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无异常现象,方可开车。 2.首先开动冷却水泵,检查冷却水循环系统,保证无阻塞,无漏水现象,冷却水压力为0.2~0.3MPa。 3.合上发电机组电源开关,按动启动器的启动按钮,启动发电机组。此时要注意观察,发现电压表、电流表指示及其他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车,进行检查。 4.发电机冷态启动时,允许连续两次启动。第一次启动后应休息半小时后再行启动,两次启动均不成功,则需完全冷却后再次启动。热态启动时只允许启动一

次。 5.发电机组启动正常后,按励磁电压按钮,接通励磁电压,调节旋钮改变励磁电流大小,使发电机电压逐渐升高。开始时将电容器数量置于最小,随后逐渐增加电容量,在熔炼过程中,随时调整电容器的容量,使功率因数达到超前0.9。 6.在每次出炉时,将励磁电源切除,推出全部可调电容器。若出炉时需要保温,则应随时调整电容量,以保证功率因数在超前0.9的范围内。 7.在熔炼期间,随时监视仪表信号的指示情况,检查水冷系统和发电机轴承温度等是否正常(发电机轴承温度不得超过55℃),作好记录。 8.停机时应首先逐步减少发电机励磁电流,使发电机端电压逐步降低,然后拉掉负载及励磁电源,最后

高频淬火原理与应用

高频淬火原理及应用 线圈通以高频电流,产生高频磁场,在铁磁性材料中产生感生电流,由于趋肤效应,感生电流聚积于材料的表面产生热,达到相变温度。激冷达到淬火目的。 感应加热与其它加热炉传导、对流或辐射使工件到达加热温度相比,它具有完全不同的加热原理。其基本原理是:把加热材料(即工件)置于通有交流电流的线圈内,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工件内部会产生感应电势,在感生电势的作用下工件内会产生涡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 通过热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ºC,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词语解释 感应加热频率的选择:根据热处理及加热深度的要求选择频率,频率越高加热的深度越浅。 一、高频(10KHZ以上)加热的深度为0.5-2.5mm, 一般用于中小型零件的加热,如小模数齿轮及中小轴类零件等。 二、中频(1~10KHZ)加热深度为2-10mm,一般用于直径大的轴类和大中模数的齿轮加热。 三、工频(50HZ)加热淬硬层深度为10-20mm,一般用于较大尺寸零件的透热,大直径零件(直径300mm以上,如轧辊等)的表面淬火。 感应加热淬火表层淬硬层的深度,取决于交流电的频率,一般是频率高加热深度浅,淬硬层深度也就浅。频率f与加热深度δ的关系,有如下经验公式:δ=20/√f(20°C);δ=500/√f(800°C)。 式中:f为频率,单位为Hz;δ为加热深度,单位为毫米(mm)。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所以感应加热设备在金属表面热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感应加热设备是产生特定频率感应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及表面淬火处理的设备。

中频感应淬火设备技术要求

中频感应淬火设备技术要求 (1)、控制机箱 ①控制系统应全部按照84HP欧洲标准设计制造,控制机箱及控制板连接插件应全部采用德国Schroof公司进口原装件,确保各控制板定位准确,连接可靠,插件应镀金处理,使表面不易氧化,延长使用寿命。 ②电缆(或铜排)的进线入口应位于电源柜的底部(或顶部),进线电压380V。柜内母排应采用60×6的T1或更好的紫铜排制作。 ③设备应采用一键式快速启动方式,启动成功率应达到100%。设备的输出功率应10~100%额定功率连续可调,且设备的频率应可以在(4~10)KHZ范围内自动适应,无需人工调整。 ④控制部分接线端子采用德国魏德米勒,其他电源部分采用台湾龙牌,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可维修性;结构布置应简单明了,线号及标识完整清晰;所有设备连线应采用德国Schroof公司进口接插件,连线装拆方便。 ⑤设备元件配置应采用模块化、功能化、组件化结构,置换元件简单化;设备柜内空间应合理设置,布置整齐,且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用维修工具(如扳手等);设备应采用水、电隔离式安装方式。 ⑥控制线路应采用全数字集成化控制线路,整流部分采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逆变控制应采用进口频率扫描跟踪调节方式;电压电流调节采用恒压、限流工作方式;逆变整流功放、控制系统、水温监控系统的稳压电源应互相独立,不相互干扰;控制系统设有电子保护和外界条件保护系统。 (2)、工频三相滤波器 滤波器应具有三相进线浪涌吸收隔离功能,将电源产生的高次谐波吸收以免回馈电网,影响电网质量,并防止电源以外的谐波干扰电源系统。 (3)、主断路器 主断路器应能起到隔离电源与变压器的作用,在电源系统出现故障时,使其迅速与变压器脱开,以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4)、整流系统 整流部分应能将三相工频380V进线转换为直流,最高直流电压可达500V,整流部分应装有快熔装置,在系统整流出现故障时保护整流可控硅,同时可控硅

中频炉培训内容

第一章基本知识 一、感应加热原理: 无芯感应电炉就像一个空芯变压器,并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坩埚外的感应线圈相当于变压器的原绕组,坩埚内的金属炉料相当于副绕组。当感应线圈通一交变电流时,则因交变磁场的作用是短路连接的金属炉料产生强大的感应电流,电流流动时,为克服金属炉料的电阻而产生热量致使金属炉料加热熔化。 电磁感应现象:变化磁场在导体中引起电动势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也称“动磁生电”。当位于磁场中的导体与磁力线产生相对切割运动,或线圈中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在导线或线圈中都会产生电动势;若导体和线圈构成闭合回路,则导体或线圈中将有电流。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称感生电动势,由感生电动势引起的电流叫做感生电流。 涡流:在具有铁心的线圈中通以交流电时,铁心内就有交变磁通通过,因而在铁心内部必然产生感应电流,在铁心中自成闭合回路,因而形成状如水中漩涡的涡流。涡流的利用:利用涡流产生高温熔炼金属,或对金属进行热处理;电度表中铝盘转动及电工测量仪表中的磁感应阻尼器也就是根据涡流的原理工作的。涡流的危害:涡流消耗电能,使电机、电气设备效率降低; 使铁心发热;且涡流有去磁作用,会削弱原有磁场 二、可控硅的基础知识 1、优点:他是一种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效率高、控制特性好、反应快、 寿命长、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和方便维护。 2、结构:四层半导体叠交而成,有三个PN 结,外部有三个电极,分别是 阳极、阴极、控制极,分别为A、K、G。 3、工作原理:

将可控硅按图l---62连接,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①开关K未合上时,灯不亮,可控硅未导通。 ②合上K,灯亮,这时可控硅上约有1V的电压降。 ③导通后即使打开K,灯仍亮,可控硅一经触发导通后,可自己维持导通状态。 ④如果降低电源电压E,灯泡逐渐变暗,当电流减小到某一定值(称为最小维持电流)以下时,可控硅关断,灯泡突然熄灭。 由此可知,要使可控硅导通,必须在A、K极间加上正向电压,同时加以适当的正向控制极电压(称触发电压)。一旦导通后,要使可控硅关断,必须采取降低阳极电压、反接或断开电路等措施,使正向电流小于最小维持电流。 4、晶闸管的保护 晶闸管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它们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很差,这是晶闸管的主要弱点,因此,在各种晶闸管装置中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一、晶闸管的过电流保护 由于晶闸管的热容量很小,一旦发生过电流时,温度就会急剧上升而可能把PN结烧坏,造成元件内部短路或开路。 晶闸管发生过电流的原因主要有:负载端过载或短路;某个晶闸管被击穿短路,造成其它元件的过电流;触发电路工作不正常或受干扰,·使晶闸管误触发,引起过电流。晶闸管承受过电流能力很差,例如一个100A的晶闸管,它的过电流能力如表20—1所列。这就是说,当100A的晶闸管过电流为400A时,仅允许持续0.02 s,否则将因过热而损坏。由此可知,晶闸管允许在短时间内承受一定的过电流,所以,过电流保护的作用.就在于当发生过电流时,在允许的时间内将过电流切断,以防止元件损坏。 晶闸管过电流的保护措施有下列几种: 1、快速熔断器 普通熔断丝由于熔断时间长,用来保护晶闸管很可能在晶闸管烧坏之后熔断

热处理

热处理的节能潜力很大,如何采取措施来加强节能是摆在每一位热处理工作者 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仅就热处理工艺节能作一简单探讨。 1.降低加热温度 一般亚共析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在AC3以上30~50℃,共析及过共析碳 钢淬火加热温度为AC1以上30~50℃。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亚共析钢在略 低于Ac3的α+γ两相区内加热淬火(即亚温淬火)可提高钢的强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并可消除回火脆性。淬火的加热温度可降低40℃。 对高碳钢采用低温快速短时加热淬火,可减少奥氏体碳含量,有利于获得 良好强韧配合的板条马氏体,不仅可提高其韧度,而且还缩短了加热时间。 对于某些传动齿轮,以碳氮共渗代替渗碳,耐磨性提高40%~60%,疲劳强度提高50%~80%,共渗时间相当,但共渗温度(850℃)较渗碳温度(920℃)低70℃,同时还可减小热处理变形。 2.缩短加热时间 生产实践表明,依工件的有效厚度而确定的传统加热时间偏于保守,因此 要对加热保温时间公式τ=α·K·D中的加热系数α进行修正。按传统处理工艺参数,在空气炉中加热到800~900℃时,α值推荐为1.0~1.8min/mm,这显 然是保守的。如果能将α值减小,则可大大缩短加热时间。加热时间应根据钢 种工件尺寸、装炉量等情况通过实验确定,经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一旦确定后要 认真执行,才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3.取消回火或减少回火次数 取消渗碳钢的回火,如20Cr钢装载机用双面渗碳活塞销取消回火的疲劳 极限较回火的可提高16%;取消低碳马氏体钢的回火,将推土机销轴套简化为20钢淬火态(低碳马氏体)使用,硬度稳定在45HRC左右,产品强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质量稳定;高速钢减少回火次数,如W18Cr4V钢机用锯条采用 一次回火(560℃×1h)代替传统的560℃×1h三次回火,使用寿命提高40%。 4.用低中温回火代替高温回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