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

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425-485)、王志父子尤为显著。辽宁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摹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

1.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这是明万历时杭州西湖葛岭地下发现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处亦自然清晰。因其地为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后归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1982年由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后转藏首都博物馆。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此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再带有隶意,字形也由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擫”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董迨《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化为劲直疏秀。

洛神赋十三行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拓本

洛神赋十三行无锡博物馆藏拓本

【释文】晋中(书令)王献之书。......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

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括号内为缺字或残字,方括号内为衍字)

2.中秋帖

《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

行书3行,共22字,释文:

“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爲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无署款。

《中秋帖》是《宝晋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临本,原帖在“中秋”之前还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纸书写,这种纸东晋时尚制造不出,约到北宋时方出现。从行笔中可知,所用毛笔是柔软的无心笔,而晋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笔,吸水性较差,笔的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常出贼毫,如此帖那种丰润圆熟、线条连贯、行气贯通、潇洒飘逸的效果是写不出来的。清吴升《大观录》云:“此迹书法古厚,黑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据当代书画鉴定家研究,大多认为是宋米芾所临,故同样宝贵。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历行书题“至寶”两字。

前隔水乾隆御题一段。

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题签“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

卷后有明董其昌、项元汴,清乾隆题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观鹏绘画各一段。

卷前后及隔水钤有宋北京“宣和”内府、南宋内府,明项元汴、吴廷,清内府等鑑藏印。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

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宋内府《宣和书谱》、明张丑《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清河秘箧表》、汪砢玉《珊瑚网书跋》,清顾復《平生壮观》、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吴升《大观录》、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著录。

3.鸭头丸帖

行草书鸭头丸帖卷绢本纵26.1厘米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此系唐代模本,行草书二行十五字,内容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札。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系王献之“极草纵之致”,变通古法,于神驰之际寄兴于万象、潜心于笔端的真趣流露。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赵构(高宗)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曾经北宋宣和内府、南宋绍兴内府,元天历内府、柯九思,明内府、吴用卿等鉴藏。《宣和书谱》、《清河书画肪》、《画禅事随笔》、《妮古录》、《书画记》、《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淳化阁帖》、《大观帖》等模刻。

4。廿九日帖

廿九日帖

此帖为《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硬黄纸唐摹本行楷书。纵26,37厘米横1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廿九日帖》为《万岁通天帖》中第六帖。此帖用笔秀媚飘洒,风流俊美,笔意连贯而舒展,章法生动,感之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出入右军法中,师古创新的面貌跃然纸上。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怅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除流传的献之楷书《洛神赋》外,其书多是行草书,此帖中有些字极近楷书,尤为难能可贵。

此帖双勾技术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世传王氏父子真迹,当推此帖为冠,为研究王氏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5。十二月割帖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清人拓本,纵25cm,横14.7cm。

《十二月割帖》墨迹曾为米芾收藏,后摹勒上石,南宋人收入《宝晋斋法帖》。墨迹早已失传,现仅有拓本传世。

王献之《思恋帖》(图片选自《淳化阁帖》上海图书馆藏本)

王献之《思恋帖》拓本。5行,39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释文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王献之《鄱阳帖》选自《淳化阁帖》卷十(肃府本)

王献之《鄱阳帖》(又称《鄱阳归乡帖》)拓本。8行,57字。行草书。入刻《淳化》(10)、《大观》、《宝贤堂》、《绛帖》、《玉烟堂》、《宝晋斋》。

【释文】鄱陽歸鄉,承脩東轉有理,吾賢畢欲事,必俟勝歡慰于懷耶。吾終權宜,至承今年飢饉,仰惟年支都乏絕,不謂乖又至於此耶。吾腳尚未差,極憂也。

8.不谓帖

王献之《不谓帖》

王献之《不谓帖》,又称《鄱阳一门帖》。拓本。6行,47字。行草书。入刻於《淳化》卷九、《绛帖》卷八、《大观帖》卷九、《宝贤堂》。

此帖首行有“不谓”一词,故名。不谓,犹不道、不料、想不到之意。帖文大意为:想不到我家在鄱阳的一支竞困顿到如此境地,追想起来,悲哀得使我无法承受。我是坐视其灭尽,这使我悲伤到了极点。赖子高尚在此,不然的话,此函难成。这通尺牍是向对方诉说因其家门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伤。并非哀悼他人之丧亡。故用词遣句极为悲戚,而且是反复倾诉自己内心的哀恸,这样的行文方式颇类王羲之悼痛孙女夭殇的尺牍:“羲之顿首。二孙女夭殇,悼痛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己,可复如何,羲之顿首。”(《右军书记》)

“鄱阳一门”,当指王献之兄王操之一门。王操之字子重,历仕晋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王羲之七子中,长子玄之早卒,涣之不知名,《王羲之传》称七子中知名者五人,乃二子凝之(长平)、四子肃之(幼恭)、五子徽之(子猷)、六子操之(子重)、七子献之(子敬)。五人中或任职京师,或任职东土,唯操之後外放西至豫章郡任太守。此帖称“鄱阳”非指当时之鄱阳郡,乃因东晋时鄱阳湖亦在豫章郡境内,故如此俗称。帖中有“赖子高在此”一语,子高当是献之三兄涣之的字号,文献均阙记,因其名不显的缘故。在中国古代,“子”是男子的美称或尊称,如“孔子”、“孟子”皆是。古代男子取字亦常常用“子”,王羲之为诸子取字多用“子”字。所以王涣之字“子高”的可能性极大。

【释文】獻之白:不謂鄱陽一門,艱故至此。追尋悲惋,益不自勝,奈何奈何! 政坐視其滅盡,使人悲熟!賴子高在此,不爾,無可成。獻之。

9.餘杭帖

王献之《餘杭帖》(点击放大)

王献之《餘杭帖》(又称《触事帖》)拓本。行书。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餘杭乃东晋县名,属吴兴郡治下。第二行有『州将』一语,此语亦见於王羲之尺牘中《右军书记》载:『奉州将去月十二日告,甚慰。』《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及慧皎《高僧传》,皆见此语。是南北朝时一通常用语。与『州将』相对者,乃『州民』,王羲之辞官归田里后,於尺牘中亦自称『州民』。《世说新语》尤悔篇王浑后妻条载:『王浑后妻,琅邪顏氏女。王时為徐州刺史,交礼拜讫,王将答拜,观者咸日:「王侯州将,新妇州民,恐无由答拜。」王乃止。武子以其父不答拜,不成礼,恐非夫妇,不為之拜,谓為顏妾。顏氏耻之,以其门贵,终不敢离。』州将者,即州刺史之通称。《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三胡三省注曰:『州刺史当方面,总兵权,故日州将。』州刺史虽称州将,但柬晋南朝时州刺史未必皆带军号,亦可通称州将。

此帖又名《思恋触事帖》,《淳化阁帖》卷九亦有《思恋无往帖》。而《宣和书谱》卷第十六王献之行书目著录《思恋帖》,不知究竟是指哪一帖。此帖亦收刻《絳帖》卷八、《大观帖》卷九、《二王帖》、《宝晋斋法帖》、《玉烟堂帖》、《束书堂帖》、《宝贤堂帖》、《快雪堂帖》。

释文獻之白:思戀觸事彌至。獻/之既欲過餘杭,州將若/比還京,必視之。來月十左/右,便當發。奉見無復日,/比告何喻,願復盡珍重/理。獻之白。

10.东山松帖

《东山松帖》,晋,王献之书,纸本,行草书,纵22.8cm,横22.3cm。传为米芾摹本。

释文:

新埭无乏,东山松更送八百。叙奴□已到,汝等慰安之,使不失所。□□□给,勿更须报。

此帖无款署和题跋。鉴藏印钤南宋“绍兴”连珠印、“内府书印”,明文徵明、刘承禧、吴廷及清曹溶等印。另有两方古印(文不辨)。原有清乾隆内府诸印和乾隆题语,已被刮去。

《东山松帖》是王献之写的一通信札,为断札,有四字磨灭。“埭”(音带)即堵水的堤。“东山松更送八百”应是一句,其意是需再植松八百棵作护堤、美化之用。此帖下笔婆娑,百态横生,萧散秀逸。

宋内府《宣和书谱》、《中兴馆阁录》,明董其昌《容台集》,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安岐《墨缘汇观》著录。刻入明吴廷《馀清斋法帖》、董其昌《戏鸿堂法帖》,清《三希堂法帖》。

11.舍内帖

王献之《舍内帖》,临本

王献之《舍内帖》,首刻于《淳化阁帖》,曾入宣和内府,《宣和书谱》有录20世纪30年代为张学良收藏,后入伪满奉天博物馆。今已不知下落,只能由墨迹影印件睹其形迹,追怀风采。

12.保母帖

王献之《保母帖》(转自中国硬笔书法在线)

王献之《保母帖》,清宫旧藏,流散后,本帖和部分题跋存弗利尔美术馆(赵子昂、郭天锡、董其昌、徐守和等),大部分题跋存故宫博物院(姜夔、赵子昂、周密、仇远、鲜于枢等)。

13.送梨帖

王献之《送梨帖》,临写本草书<二行十一字。

柳公权跋《送梨帖》

释文:“今送梨三百,晚雪,殊不能佳。”

王献之《送梨帖》曾入清内府,图版为《三希堂法帖》摹刻。此帖草法凝重秀健而有法度。

王献之《送梨帖》附柳公权跋,米芾《书史》记载,认為是王献之的字,而《宣和书谱》却收在王羲之名下,今见墨迹卷中并无政、宣璽印。可知例外仍是很多的。宣和藏品,在靖康之乱以后,流散出来,多被割去璽印,以泯灭官府旧物的证据,这在前代人记载中提到的非常之多。(转自启功题跋)

14.鹅群帖

王献之《鹅群帖》(选自《淳化阁帖》)

王献之《鹅群帖》(传为米芾临本)传为宋人米芾临本。刻入《淳化阁帖》

15.地黄汤帖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局部

明文彭题跋

“地黄汤”是一种中药名,这是一篇谈及此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王献之真迹未能传承至今,作为模本墨迹有数种传世,其中之一即此唐摹本《地黄汤帖》。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释文】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何)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

16.兰草帖

兰草帖原迹为明吴廷收藏清时刻入《快雪堂帖》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 我会继续向王献之学习,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王献之练字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1 今天上午,我读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读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王献之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习书法,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地自满起来。 有一次,他向父亲请教书法的秘诀,父亲把他带到后花园,指着园里的18口大水缸说:“你不是问秘诀吗?秘诀就在这18口大水缸里,你把这18口大水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了。”从此,王献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学苦练,终于成了大书法家。 王献之的成功是靠他自己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得来的,由此联想到自己,我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学的很好,老师也经常夸我。可是后来学的单词越来越多。记得也越来越多,我就不想学了,所以成绩也一直下降。学完这篇文章,我要向王献之学习,在学习上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把我的英语成绩提高上去。 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在事业上具有顽强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着既定的目标,义无反顾地迈进,从而成就美好的理想。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2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小儿子最喜

欢练字。他在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正在练字,王羲之悄悄走到他身后,伸手握住他手里的毛笔,竟然没有拉动。王羲之认为王献之握笔有力,高兴地对家人说,他将来有大出息。王献之听了也很得意。 又有一次,王献之在宣纸上练字时,不小心将墨汁洒落在宣纸上,大家都觉得可惜。而他不慌不忙的用清水滴在墨汁上,让其稍微变淡后,作起画来。不一会儿,就画出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牛,引得周围的人齐声叫好。那个时候,王献之便有些骄傲起来。练了两年字,王献之把字给母亲看,母亲说有点儿铁画的感觉了。后又练了一年,他又写出一幅字,给母亲看,母亲又说银钩有点感觉了。又过了大半年,他挑了其中最满意的一幅给父亲看,王羲之只在“大”字下加了一点。他又不明所以,便拿给母亲看,母亲说很好,尤其是“太”字下面的一点,最像你父亲的。王献之听后,知道自己的书法水平与父亲还相差得远呢。从那以后,王献之以谦虚,勤奋的态度,每天坚持练习,“十八缸水”让他练就了成功,最终和父亲合称为“二王”。 看完以后,我懂得了坚持就是希望,坚持可以使渺小变伟大。 王献之练字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王献之练字》,有很大的收获。 故事里讲了王献之八九岁的时候,写的字就非常好。有一天,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大”字。正在他写的时候,王献之的哥哥叫他去玩,他就丢下笔出去完了。爸爸看了他写的字不好,就给这个“大”字加了一个点,变成了“太”字。 王献之的妈妈叫他把练得字拿给她看,王献之就把刚才写的字拿给了妈妈看。妈妈看了看,说:“只有‘太’字的那一点像你爸爸写的。”然后,王献之去问爸爸写好字的秘诀。爸爸说:“你把院子里那十八大缸水写完了,你的字就

王献之的故事

篇一:王献之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cn 王献之的故事 作者: 来源:《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2014年第03期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自幼聪明好学,精通各种书体,也擅长画画儿。篇二:王献之的故事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看完故事我们第你一层理解一般是叹服献之的勤奋毅力,并以此来教导学生。但是从书法的角度我们却更应该从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点的比较开始,它们的差异在哪,从专业角度很显然一个点也是有起行收三个过程,也有节奏快慢和自然松弛质感等的区别,像开车一样起步,行路,停车,也有老手新手也就是熟练的区别。熟练相比学车显然是第二步,站在教学角度显然这里不能忽略,也是学书的核心,第三层郗氏不能忽略,从她的评价中我们不禁佩服她的眼力,这就是鉴赏。 有了以上看法,我们不难理解有很多学书者,追求数量,讲究勤奋,实际已是背到道而驰了。这更能使我们理解启功老先生说的,写得与人高可是水平却很差的那个学书例子。因为他忽略了学书的程序,及应解决的核心。 由此可知特别是对学书的孩子,一开始就讲勤奋还不如给他教程让他去发现问题,需要帮助时你像教练一样给与帮助鼓励。因为主体成了他,使他成了发现者,从而使他的兴趣提高生成,在此过程中书法的核心线条有了体会感受,然后是熟练学好是指日可待了,这也是现实中有两种老师,一种跟着你的学生学习不仅水平没提高,兴趣也没了,一种是学生特别喜欢老师水平提高很快。不是学生改变而是教程直击核心,给予学生的是鼓励,发现,和对他优点的强化。,篇三:王献之的故事 王献之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爱练字,那个人就是王献之。一天,王献之想写一 个太字,可刚好用完了水缸里的水,王献之立刻跑 到父亲王羲之的书房,让父亲点上太字的那一点。 王献之把太字递给母亲看,母亲夸他写得非常好,只有一点似羲之。王献之这才知道自己写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_名人故事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书法成就上他和老爸并称“二圣”。从东晋《世说新语》里那几十条关于他的典故可以看出,王献之性格超然洒脱,有着渗入骨子里的文艺范儿。 在王羲之的儿子中,王徽之与王献之较为出挑,王徽之以“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行为艺术一举成名,而王献之比他更有文艺范儿。有一回,这哥俩坐在同一间屋子里唠嗑,忽然屋子着火了。王徽之慌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往外就蹿。再看王献之,依旧气定神闲,镇定地叫来随从搀扶自己,蹬着高高的木屐,迈着优雅的“猫步”,风度翩翩地从烈火中踱了出来。可见,相比普通青年王徽之,文艺青年王献之在拿范儿方面的才艺更胜一筹。 王献之在书法风格上继承了魏晋士人飘逸高致的风度,在表现上更有

任意随性的文艺范儿。比如说他往往“书不择地”。有次外出,王献之看到一块新刷的白墙,一时手痒,就随手拎起个扫帚,蘸了泥浆就在上面写大字,兴之所至,挥洒自如。后来,王羲之看到,大为叹赏,跟人这样夸赞自己的儿子:“小七的字写得不赖,咄咄逼人!” 还有一次,王献之逛街,有个年轻粉丝追着向他要签名。王献之本来很烦这样的事,像他这样的书法大家,一字千金,可不能随便给人签名。可当他瞄了那年轻人一眼后,觉得他的白衫很拉风,很对自己的脾气,就说:“那就把你的白衫脱下来吧!”年轻人一头雾水地照做了。王献之将那白衫撕下一大块,掏出笔在上面刷刷刷写了几行字,签上自己的大名后,大笑着扬长而去。 名士谢安倒是很欣赏王献之的率性旷达,拿他当忘年交。一次,谢安问王献之:“你和你老爸谁的书法更棒?”王献之说:“字不同,无法比较。”谢安说:“舆论可不是这么说的。”王献之笑说:“外人不懂家

王献之行书书法字帖

王献之行书书法字帖 王献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其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与其父被世人称之为二王。下面是为你整理的王献之行书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王献之书法简介 姓名:王献之 简介: 王献之又名王大令,字子敬,小名官奴,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东晋书法家、诗人、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的驸马。王献之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他非草非行的新书体,被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王献之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 书法造诣: 他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 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 他王献之笔下的草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

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 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

书法集王献之被称为什么

书法集王献之被称为什么 王献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诗人、画家,那么王献之被称为什么?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王献之被称为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献之,生于公元344年,字子敬,小名为官奴,祖籍为琅琊临沂即现今山东临沂,出生于会稽山阴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他是东晋时期我国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父亲更是如雷贯耳,是有“书圣“之称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与王羲之并称“二王”。他在八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同时也是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女婿。曾经官至中书令,为了和他的族弟王珉区别开来,人们又称呼他为“大令”。因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他和自己的父亲并称为”二王“,他们父子两人又和张芝、钟繇一起被称为”书中四贤”。 献之自小就富有盛名,容貌出众,豁达不羁,虽然终日待在家里,但是言行举止自有一股超凡的气质。他曾经和自己的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当时的名士谢安。两位兄长所谈论的大多是世俗之事,只有他只是随便说了句问候的话。在他们走后,客人问谢安觉得哪个比较出众。谢安说是年龄小的那个。客人问原因,谢安说道,但凡是杰出的人才,话都不会很多。因为只有他话很少,所有我知道他绝对不是一个平凡之人。 王献之确实是一个非一般的人才。他的书法跟他的父亲一样冠绝天下,但是跟他的父亲又有所不同。他最擅长的应该是行书和草书,

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也很深的功底。而且他并不是局限于学一种风格,而是在采纳了各个书法大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风格,终于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家。 王献之于公元386年逝世,享年四十三岁。 王献之的妻子或许听到王献之这个名字,人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印象会是一代书法大家的那个王献之,会记得关于他的很多轶事典故。还会想起他的父亲是中国历史上有“书圣”之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虽然这确实是王献之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但是关于他的家庭,人们可能所知甚少,但是这可以说是王献之一生之中最悲伤的事情了。 在王献之的一生中,曾经有过两位妻子,分别是:他的表姐,也是东晋重臣郗昙的女儿郗道茂和东晋简文帝司马昱的三女,新安愍公主司马道福。先来看郗道茂。此女长得十分标致,是一个十足的美人,而且个性又文静温雅,才情兼备,是一个颇具生活情趣的女子。因为她是王献之的表姐,因此他们从小便相互结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对彼此都十分爱慕和欣赏。于是在长大之后,两家人就给他们举办了婚事,这里要指出的是,古代近亲结婚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此不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两个。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又因为王献之并不热衷于做官发财,再加上他的父亲拥有大量的山林庄园,生活十分富足,因此他们两人一直淡泊名利,整日不是游山玩水就是吟诗作画,可谓是一对神仙眷侣。他们后来生了一个女儿王玉润,可惜很快就夭折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直到新安愍公主司马道福的

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为王羲之第七子。他少负盛名,高超不凡,放达不羁,虽终日在家闲居,但形貌举止并不显得懒散,才华气度超过时人。他曾与兄长王徽之、王操之一起拜访谢安,两位兄长多谈世俗事,王献之只随便说了几句问候寒温的话。离开谢家后,客人问谢安王氏兄弟的优劣,谢安说:"小的优。"客人问原因,谢安回说:"大凡杰出者少言寡语,因为他不多言,所以知道他不凡。"后娶郗昙之女郗道茂为妻。王献之最初出任州主簿、秘书郎,后转任府丞。被挑选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的驸马,遂与郗道茂离婚。谢安十分敬爱王献之,请他担任自己的长史。 80年(太元五年),谢安因功进拜卫将军,王献之仍担任其长史。不久,授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征拜入朝担任中书令。 385年(太元十年),谢安病逝后,有关他的封赠礼仪在百官中存在着不同意见,只有王献之、徐邈共赞谢安对朝廷有忠心与他所建立的功勋。王献之还上书极力陈述谢安的功绩,晋孝武帝于是以隆重的礼仪封赠谢安。 386年(太元十一年),王献之病逝,时年四十三岁。 397年(隆安元年),王献之之女王神爱(即晋安帝安僖皇后)被立为皇后,安帝便追赠王献之为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王献之一生的书法艺术并不守旧,且与父不同,字身喜带长形。王献之家学渊源,学习勤奋。其诗文书法,为东晋后起之秀。他笔下的草

书,下笔熟练、润秀、飞舞风流,不亚于父亲王羲之,父子合称二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未像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皆为唐摹本,他的《鸭头丸帖》,行草,共十五字,绢本。清代吴其贞在《书画记》里对此帖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他的《中秋帖》行草,共二十二字,神采如新,片羽吉光,世所罕见。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书迹有宋米芾临的《中秋帖》等。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谢安曾问他:"你的书法与令尊大人相

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天下第一行书,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见到王羲之的真迹了,我们所见到的一些被称为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代以后的摹本,然而这些唐人的摹本,也不失难得的珍品,“神龙本

兰亭”便是其中之一。这卷《兰亭序》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据说是由唐太宗时期的书法家冯承素临摹的。传说唐太宗派人用几近骗取的手段得到了真迹《兰亭序》,奉为至宝,命朝中善书者摹拓数本,广赐王公大臣。最后,深爱羲之书法的唐太宗将真迹带入了昭陵,留给后世无尽的遗憾。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王献之洛神赋 十三行 王献之《洛神赋》和他的“徒子徒孙”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区别在于:王羲之笔法“内撅”,王献之笔法“外拓”。 这是破解王羲之和王献之笔法基因的关键,也是管窥王羲之家族的“独门秘笈”的唯一通道。 在了解王献之小楷的特征之前,我们先厘定这两个书法术语。在古代书论中,在谈到二圣之间的区别时,总说王羲之笔法“内撅”,王献之笔法“外拓”。“内撅”和“外拓”究竟是指什么? 在中国古代,由于缺少专门的文艺美学,不论是文论、诗论、史论、画论,

还是书论,在理论体系建立的时候,都缺少逻辑学的界定。一些专门的术语让外行看起来,犹如雾里看花。 古代书论中说的笔法,一般有两重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运笔的方法,第二层意思是在运笔的基础上,结字的运笔“体势”,也就是笔画线条的基本走向。 书法并不神秘,它和芭蕾、体操,乃至篮球运动,在人体力学上,都是有相通之处的。从人体力学的角度看,凡是符合力学原理的动作,一般动作的线条在速度、节奏、力度的惯性下,线条是匀称的、劲健的、优美的。书法跟舞蹈动作一样,抽象到力学角度上看,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 历史上有种说法:唐诗晋字汉文章。中国魏晋时代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当时除了有一整套的书法理论,还有作为家传绝学的笔法传承。 魏晋时代,笔法是隐秘的家传“绝技”,一般不会轻易外传,当时即使是内行之间切磋,也只是用一些抽象的概念

表达,外行在这些行业“隐语”面前,永远被一种黑幕所遮挡。 魏晋笔法来自于汉代的蔡邕,他曾经提出过《九势论》,魏晋时代又有《笔势》、《笔势论》等说法。 有人问,你说的《笔势论》,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说,是真的。除了有完整的文字叙述,这些书论还有史料可查。古代的书论,如果你能够破解,也许很快就能成为书法高手。 历代研究二王的人不断,但是超越二王的书家却很少。由于时代的隔阂,加上书论术语的障碍,魏晋时代的书法和唐代以后的书法完全是两回事。《笔势论》当中包含的人体力学,更符合草书、篆书、隶书的创作。这三种书体的出现,都要比行书和楷书出现得要早。 而唐楷的构建,则抛弃了这一传统。在唐代以后,很少有人研究《笔势论》,甚至在欧、柳、颜、赵建立新的楷书规范时,还是在新的基础上另起炉灶,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隔断历史,

王献之学书法阅读答案

篇一:王献之学书法阅读答案 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_百度作业帮王献之七八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他对父亲写的字非常羡慕,很想有一天能赶上父亲.开始,他的热情很高劲头也很足;可是时间长了,觉得天天同笔墨打交道,有点乏味,再加上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写呀写的,累得腰酸胳膊痛,也实在不好受.于是他想,要是有什么窍门就好了.一天,他向父亲提出了这个问题.王羲之指着院子里的18 “写字的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面,你把这18缸水写完,就知道了.”口大水缸,郑重地对儿子说: 父亲的话激起了王献之的好奇心,他很想看看水缸底下的秘诀究竟是什么.于是,王献之的热情又高了起来,面对一口大缸,蘸水磨墨,挥笔临帖,开始了漫长的学书生涯.王献之写完一缸水,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有点飘飘然了.一天,他很得意地把自己写好的字拿给妈妈看.王夫人端详了好久,指着一个“太”字的下部说:“只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一听惊呆了,原来妈妈指的这一点,正是爸爸在指教他写字时,加在“大”字下部的那一点.写了整整一缸水,连一“点”都还没有写像.王献之深深舒了一口气,想:看来路途还长得很哪!这时候,王羲之进一步勉励儿子:学书没有秘诀可寻,而全在于“功夫”二字.功夫是练出来的,不是找窍门找出来的.只要功夫真正练到了家,就一定能够成才.他对儿子讲了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故事,说明一个书法家能取得成功,要下多少功夫,花多少代价.他还告诉儿子:功夫不全在字内,还有些功夫在字外.也就是说,除了练字本身要下苦功以外,还要认真读书,加强道德修养,完善人格.这些基本素质,都是成为一个大书法家不可缺少的.父亲的这些教导,使王献之很受启发.王羲之除了在家指导献之练字外,还经常带着献之到野外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以陶冶情操;他还坚持和儿子一起锻炼身体,以增强献之的腕力和臂力.这样一来,献之每天端坐在那里练字,就是一连练上几个小时都不觉得很累.就这样,王献之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也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1【就这样,王献之坚持不懈地勤学苦练,终于写干了18缸水,也成了有名的大书法家.】从这句话你联想到哪几句名言?(至少四句)2.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3.由文中的---------我们可以想象到练字的辛苦----------则形象地写出了人的骄傲自满的心态.4.要学习好书法,除了练字本身要-----之外,还要认真-------,加强------,完善-------.5.写近义词窍门指教勉励启发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羡慕端详秘诀陶冶【非诚勿扰后果自负!】语文那孩子70hp2014-11-30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论语》;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2.启发: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3.“累得腰酸胳膊痛”;“写完一缸水,就感到自己的字写得不错了,有点飘飘然了”4.下苦功,读书,道德修养,人格5.秘诀指导鼓舞启示6.羡慕:希望自己也能和父亲一样写好字端详:仔细地看秘诀:能够事半功倍的写好字的办法陶冶:怡情养性,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篇二:王献之学书法阅读答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2、知道王献之成为大书法家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3、理解“自满、惭愧、秘诀、聚精会神”等词语。【教学重、难点】弄懂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成功的秘诀。懂得只有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才能成功的道理。王献之是晋(j ìn)代大书法家王羲(xī)之的儿子。他从小就跟父亲练字。献之很聪明,八九岁就写得一手好字,常常受到人们的夸奖,他渐渐自满起来了。有一天,献之独自在书房里练字,模仿父亲的笔法接连写了十几个“大”字。他选了一个字送给父亲看,满以为会得到称赞。谁知,王羲之看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提起笔随手加了一点儿,“大”字变成了“太”字。献之又兴

王羲之《闲者帖》、王献之《吴兴帖》等

王羲之《闲者帖》、王献之《吴兴帖》等

王羲之《闲者帖》 《闲者帖》释文: 闲者一两段事,虽无参于兴废,然殊使人恨事周令自,虽然以使君明练,每思之,故可尠败也。

当代刘京闻“意临”《闲者帖》

王羲之《官奴帖》翻墨本(传) 《官奴帖》又名《玉润帖》,11行,118字,高29厘米,行书。入刻《宝晋斋帖》。此系王羲之关心孙女玉润病情的信函,书竟不久,玉润还是离开了人世。 《官奴帖》释文: 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未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何言。

王羲之(303-361,另说303-379、307-365、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从曾祖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从伯父王导官至太尉,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羲之16岁时,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乘龙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345-347),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临川市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墨池记》全文285字,介绍了墨池来历,颂扬了王羲之苦练书法的精神。“文革”期间,墨池遭毁。2002年6月,抚州市政府引进外资500万元,重建洗墨池,恢复旧貌,供游人观赏。 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 王羲之早年又从卫夫人学书。卫烁,师承钟繇,妙传其法。她给王羲之传授钟繇之法、卫氏数世习书之法以及她自己酿育的书风与法门。《唐人书评》曰:“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内画家一丁内书黄庭经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今人沈尹默分析说:“羲之从卫夫人学书,自然受到她的熏染,一遵钟法,姿媚之习尚,亦由之而成,后来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这和后代书人从帖学入手的,一旦看见碑版,发生了兴趣,便欲改学,这是同样可以理解的事。可以体会到羲之的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是有深厚根源的。”(《二王法书管窥》) 王羲之善于转益多师,当他从卫夫人的书学藩篱中脱出时,他己置身于新的历史层而上。他曾自述这一历史转折:“羲之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爵、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到王羲之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抒。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

王献之书法名帖集 王献之是古代第一书法家王羲之的最小的儿子(第七子)。这个儿子既正派又潇洒,是被夸着长大的。王献之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习字。有次,父亲趁其不备,从后面猛地抓起他的笔往上一提,但笔被他抓得很牢,提不动。这表示他小时候写字就遒劲有力。王羲之预言说:“我这小儿以后会成为书法名家(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献之日后果然成为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不过,他为人高迈,家里又阔,不靠卖字赚钱。所以求他一字很难,全要看他高兴。有一次,他到寺院逛,看见新刷的白墙,有了创作欲,就取来一把大扫帚,沾着泥汁写了一个大大的字。寺院的住持欢喜得要命,赶紧请人镌刻下来。后来有很多人来参观这个字,连王羲之也不得不佩服。还有一次,王献之到朋友家玩,这朋友穿了一件新的白袍子,正在午睡。王献之看他的白衣服鲜洁可爱,就蘸墨在衣服上写满了诗文。这朋友醒来后,如获至宝,把衣服珍藏了起来。王献之<适奉帖>王献之<适奉帖>愿余帖拓本。3行,46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不宁。诸女无复消息。献之(白)。王献之十二月帖(《宝晋斋法帖》本)王献之外甥帖冠军帖王献之前告帖王献之薄冷帖先夜

帖拓本先夜帖拓本。5行,43字。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得书为慰。吾先夜遂大得服汤酒,诸治渐折,故顿,极难劳。知足下便去,不得面别,怅恨深。保爱。临书增怀。王献之(白)。《思恋帖》承姑帖拓本承姑帖拓本。6行,48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承白,姑比日复小进退,其尔不得一极和,忧悚犹深。不审以服散未? NFDC7 书也。舍内帖舍内帖3行,19字。行草书。释文白:承舍内分连近豫遂就,难以喻痛济理。献之白。静息帖拓本静息帖拓本。9行,91字。行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献之白:兄静息应佳,何以复小恶耶?伏想比消息理,尽转胜耳。 NFDCA 不易。愿复更思。献之惟赖消息,内外极生冷,而心腹中恒无他。此一事是差。但疾源不除,自不得佳。论事当随宜思之也。献之白。王献之阮新妇帖王献之企迟帖相迎帖拓本相迎帖拓本。11行,93字。行草书。入刻《淳化阁帖》。释文相迎终无复日,凄切在心,未尝暂掇。一日临坐,目想胜风。但有感恸,当复如何?常谓人之相得,古今洞尽此处, NFDC4 !况相遇之难,而乖其所同。省告,不觉泪流,既已往矣,亦复何言。献之白。王献之益部帖王献之阿姑帖王献之集会帖岁尽帖拓本王献之前告帖王献之阿姨帖

王献之个人简介

人物介绍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王献之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 王献之生于这样的家庭,父亲是大名鼎鼎的"书圣",母亲及叔、祖辈、众兄弟都是书法大家,从小的习是在所难免的。而他较之他人又更为勤勉,在学习书法时更为下力、专注、其性情也颇具乃父之风。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终于取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

术地位。他说的“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成为历来赞美稽山镜水的名句。 王献之的书法艺术,主要是继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规,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传世书法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家学的承传及自己另辟蹊径的踪迹。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他的用笔,从"内拓"转为"外拓"。 他的草书,更是为人称道。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他的传世草书墨宝有《鸭头丸帖》、《中秋帖》等。清朝乾隆皇帝将它收入《三希帖》,视为"国宝"。 他还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由于其书法豪迈气势宏伟,故为世人所重。

王献之是以一生精力研习书法的。他很有头脑,曾经对父亲说:“古之章草,未能宏逸......大人宜改体。”(张怀瓘《书断》)他不满意于一切都和别人一样,所以自创新体。张怀瓘《书议》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偱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他的非草非行的新书体,被称为“破体”,又叫“一笔书”。 主要成就 政治生涯 曾经担任过州主簿、秘书郎、秘书丞、长史、吴兴太守等官职;成为简文帝驸马后,又升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但政绩一般,远不如他的书名显赫。故人称“大令”。

王献之书法大全

王献之书法大全 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句,墨色都由润而枯,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又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 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 425-485 )、王志父子尤为显著。辽 宁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摹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 1.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复存在。 《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为唐硬黄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摹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这是明万历时杭州西湖葛岭地下发现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 “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处亦自然清晰。因其地为贾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后归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民间。1982 年由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后转藏首都博物馆。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读《王献之练字》有感范文5篇

读《王献之练字》有感范文5篇 读完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我以后要学习王献之持之以恒的精神,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为父亲、母亲、老师争光。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读《王献之练字》有感 今天,我学习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读完本文,我知道王献之受到母亲的批评,就打算以后勤学苦练,最终他终于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 陈毅同学勤俭、刻苦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我深深的懂得了人生也是这样,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勤奋刻苦才能走向成功。 陈毅同学为了给他的家人减轻负担,用草纸订成练字本,用米汤做成墨水,陈毅同学他下了一个决心,每天要写五十个大字,一百个小字,没写完不休息。 我读到这里,才知道自己的学习劲头不足,贪玩。我感到惭愧、内疚、脸红。每当我看到别人有成就时,我也想做,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就不想做了。老师为了让我们积累词汇,要求每周背两段名言,可是为了贪玩我早已把学习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等老师一问我就张冠李戴的乱说。这件事可以证明我缺少毅力和恒心。 陈毅同学家里不是很好,但他千方百计的要减轻家里的负担。而我和陈毅同学相比却真是天壤之别。我说要什么,父亲就给买什么,

他们一心让我好好学习,我却辜负了他们的期望。 我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心,今后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陈毅同学那样,勤奋刻苦。 读《王献之练字》有感 今天,我学习了《王献之练字》这篇文章。读完本文,我知道王献之受到母亲的批评,就打算以后勤学苦练,最终他终于成为了名垂千古的大书法家。 这篇文章后,掩卷沉思,陈毅勤俭﹑可苦﹑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催我奋进。我深深地懂得了人生也是这样,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才能获得丰硕的果实;只有勤奋刻苦,心中才会充实,成功的道路才能在我们的脚下延伸。 陈毅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用草纸订成了练习本,用米汤做墨水。他给自己订下了一个规矩,每天要写完100个大字、200个小字,写不完就不休息。 读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的学习劲头不足﹑贪玩而感到惭愧﹑内疚和脸红。每当看到别人有成就我也想做,可是一过新鲜劲儿就不想做下去了。老师为了让我们积累词汇,要求每周背两段名言佳句。只需十分二十分我完全可以背会,可是为了贪玩儿我把学习的是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等老师一问,我张口结舌的站在那里支支吾吾,尴尬极了,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这件是不就完全可以证明,我缺少毅力和恒心吗? 陈毅的家境很不好,但是他却十分努力学习,千方百计地减轻家

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

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 导语:王献之之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擅长绘画,对于他的故事你了解多少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仅供参考! 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书法的故事 献之是我国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不仅喜欢书法,也喜欢画画儿。他七八岁开始跟着父亲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他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王献之手中的毛笔,王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他握笔姿势不错,将来一定能成大器。小献之听后心里很得意。还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让小献之在扇子上写字,他挥笔便写,突然笔落在扇子上,弄脏了扇面。小献之灵机一动,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头小牛,顿时扇面上有字有画,更加好看。众人对小献之的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更得意了,慢慢滋长了骄傲情绪。 有一天,小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赶上爸爸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才能赶上爸爸?” 妈妈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像你爸爸的字那样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

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王羲之正站在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什么都没说,从此咬着牙,又练了几年。一天他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王羲之看,希望听到爸爸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满意的表情,并随手在“大”字下加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王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把写的字拿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爸爸的字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爸爸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我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像羲之。” 王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太难了啊!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我的书法才能像我爸爸呢?”母亲见他的骄傲情绪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王献之练习书法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书法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和书圣王羲之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成为我国书法史上公认的书法大家。 书法家王献之的故事王献之爱鹅王献之有个喜好,那就是

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精析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临习要点 一、王献之和《十三行》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历宫建武将军、吴兴太守,征拜中书令,然英年早逝,死后追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后其位由族弟王珉继任,故又称王献之为“大令”,王珉为“小令”。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年少即负盛名。七子中,凝之、徽之、操之等均有书名,而以献之为最。献之聪颖好学、天资高迈、才华出众。唐张怀瓘说:“(王献之书)若风行雨散,流便于草,开张于行,章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相传,献之年少学书,一日,其父羲之从后抽其笔管以试其力,结果没有抽掉他的笔,羲之于是感叹说,此子以后必成大器。的确如此,王献之通过自己不懈的追求,终于在书法史中被后人称为“小王”,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历史上父子均有书名的如欧阳询与欧阳通、米芾与米友仁等,但成就与影响远不如羲、献父子。王献之“幼学其父,次习于张,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张怀瓘《书断》),进一步冲出了父辈的朴厚,逐渐迈向自然、超逸、妍美的境地,小楷《洛神赋十三行》便是其代表作。 《洛神赋十三行》(简称《十三行》)是王献之传世的小楷名作。《洛神赋》乃三国曹植的散文名篇,王献之喜书此赋,但仅留传从“嬉”字至“飞”字共13行,计250余字。据说,其墨迹在宋代有两本,即晋麻笺本和唐硬黄纸本。其中唐硬黄纸本有唐代书家柳公权的题跋,至元赵孟頫则认为是唐摹本,亦有人认为是柳公权摹本。此本初为北宋周越所得,误以为原迹摹刻,流传于世,后有南宋越州石氏掺入右军笔意的翻刻本。《宣和书谱》载,麻笺本北宋时入内府,后二墨本均佚失而不知下落,仅存刻本传世,但因辗转翻刻较滥,已不足观矣。南宋时,权相贾似道先觅得麻笺本9行,后又得4行,合为13行,刻于苍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该本被称为“碧玉版本”,又称《玉版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石高29厘米,宽26厘米,明万历年间出土于贾似道丰闲堂旧址的杭州西湖葛岭,曾归陆梦鹤、翁蒿年,清康熙年间入内府。入内府前首行“晋”字未损。清末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此石即流人民间,所幸未毁,今藏首都博物馆。原石书法挺直劲朗,今以文物出版社刊行的历代碑帖法书选《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单行本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刊行的《书法自学从帖》中的“玉版十三行”为佳,据称底本为明出上的“碧玉版”初拓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