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测度指标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测度指标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测度指标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测度指标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测度指标

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一国某种产品出口置于全球市场和全部商品贸易框架之下,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国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计算公式为:

i k

i t x i k w k w t

X X RCA X X = 其中,ik X 为国家i 出口商品k 的金额;wk X 为世界出口商品k 的金额;it X 为国家i 的全部商品出口总额;wt X 为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根据RCA 指数判断第i 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强弱的经验准则是:RCA 大于2.5表明比较优势极强;

1.25

2.5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强;0.8 1.25RCA <<表明比较优势中等,0.8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弱。

2.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g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RCA )

RCA 比较的是某一国出口某种产品的比重和世界出口该产品的比重。例如,在做实证研究时,我们把中国看做本国,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看做“外国”。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结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具体研究一国在不同区域中的比较优势。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

RRCA ic = (X ic /X tc )/(X iR /X tR )

其中,X ic 表示国家c 出口商品i 的值,X tc 表示国家c 的总出口值,X iR 表示区域R 出口商品i 的值,X tR 表示区域r 内的总出口值。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劣势。

3. 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SC )

其计算公式为:TSC = (X-M)/(X+M)

TSC 代表净出口竞争力指数,X 代表出口值,M 代表进口值。若TSC>0,则该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若TSC<0,则该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若TSC>0.8,则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4.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RTA )

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以一国整体产出为考虑范围,将进出口结合起来,在计算一国出口优势的同时,也考虑了本国的进口需求结构,充分表现了以一国所有资源利用为主的比较优势,其公式如下:

ia ra ia ra i in rn in rn

X X M M RTA X X M M =- 其中,ia X 为i 国出口商品a 的金额;in X 为i 国出口所有其他商品的金额;ra X 为除i 国外其他国家出口商品a 的金额;rn X 为除i 国其他国家出口所有其他商品的金额;M 表示进口。若式中ra X 、rn X 、ra M 、rn M 为与i 国有贸易往来的另一国的商品金额,则RTA 可用于对两国间某种商品的优势进行比较,正值表示i 国的某种商品相对于另一国具有比较优势,负值则表示不具有比较优势。

5. 出口相似度指数(Export Similarity Index, ESI )

Michael and Kreinin (1979)提出了出口相似度指数的概念,主要用来衡量两国之间经济结构特点或商品竞争关系。

min(,)ij ikt jkt k

ESI s s =∑

其中,ikt s 和jkt s 分别表示国家i 和j 在t 时期向世界出口商品k 在各自总出口

中的份额。出口相似度指数在0-1之间变化,取值越大,意味着两国产品出口相似性越大,贸易竞争程度越高。

6. 贸易互补性指数(Trade Complementary Index )

贸易互补性指数用于衡量贸易的互补程度和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该指数考虑了双边国家出口比较优势和进口比较劣势两方面因素。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时,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较大;相反,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不相对应时,两国间的互补性指数就较小。一般认为,当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1时,表明出口国同进口国的互补性高于其他市场的平均水平,两国的贸易关系则比较紧密。贸易互补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ijk xik mjk C RCA RCA =?

其中,xik RCA 表示双边贸易中的i 国在出口商品k 上的比较优势;mjk RCA 表示双边贸易中的j 国在进口商品k 上的比较劣势。后者的计算公式为:

jk

jt mjk wk wt M M RCA M M =

其中,jk M 为国家j 进口商品k 的金额,wk M 为世界进口商品k 的金额,jt M 为国家j 的全部商品进口总额,wt M 为世界全部商品进口总额。

钢绞线斜拉索防护应用分析

钢绞线斜拉索防护应用分析 结合现有技术对钢绞线斜拉索自由段、过渡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的防护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同时结合当前应用分析了各种防护材料和防腐蚀措施的优劣性,以供参考。 标签:钢绞线斜拉索;防蚀;应用 Abstract:Based o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the protection methods of free section,transition section and anchor section of steel strand cable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application,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rotective materials and anticorrosion measures are analyzed. Keywords:steel strand stay cable;anticorrosion;application 前言 斜拉索作為斜拉桥的重要受力构件,保证其安全可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桥梁的耐久性来说,几乎所有的标准或规范都对斜拉桥的使用寿命作了明确的规定。对耗费大量资金的桥梁投资方来说,斜拉索的设计使用寿命应尽可能延长。斜拉索的某些组件可以是短寿命的,比如索导管定位器、减振装置或防腐蚀涂料,这些组件需要定期的维护或更换来达到斜拉索体系的设计寿命。对实施多层防护的斜拉索,其设计目标是使整个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随着大跨度斜拉桥的大量建设,斜拉索的设计寿命提高到了100年甚至120年。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性,斜拉索腐蚀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斜拉索结构通常由自由段、过渡段和锚固段三部分组成,桥梁拉索结构受到腐蚀破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HDPE管的损坏;锚头表面的锈蚀;钢丝表面锈蚀[1]。笔者结合当前设计规范的要求,对拉索设计采取的防护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供大家探讨。 1 自由段的防护 钢绞线斜拉索自由段主要由钢绞线及其保护层组成。国际斜拉索规范即国际混凝土协会发布的fib bulletin 30“Acceptance of stay cable system using prestressing steel”、美国的PTI DC45.1-12“Recommendations for stay cable design,testing and installation”和法国的CIP2002“Cable Stay-Recommendation of French intermiinsterial commission on Prestressing”都对斜拉索主受力筋提出了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免受腐蚀的防蚀系统要求。目前,大量的斜拉索均采用整束钢绞线外加HDPE外护套管的形式,来形成整个自由段的四层防护体系,即钢绞线上的镀锌/环氧层+油性蜡+钢绞线热挤PE护套+HDPE外护套(如图1)。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互补性研究

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互补性研究 关于《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互补性研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下为学术堂为大家提供的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互补性研究,如该篇不是您所需要的,可下拉到本页底部,查看更多! 摘要:中国和俄罗斯在外交领域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在战略安全方面有诸多合作,作为邻国,两国在贸易往来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强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2006年至2016年十年间两国贸易记录数据,发现中国对俄贸易关系仍有较大发展潜力,中国与俄罗斯有各自不同的资源优势,双方贸易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两国可以在优势互补基础上加强能源领域以及边贸合作,并积极拓宽经贸合作领域,深化双方经济协作,促进两国经贸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贸易互补;实证分析;

中俄两国有长达数千公里的边境线,自苏联解体以来,两国在贸易方面的合作逐渐加深,作为具有极高发展潜力的大国,两国在贸易往来方面各有优势,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对维持两国的战略安全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在中俄贸易体系中,俄罗斯在资源结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而中国在轻工业部门产品方面略有优势,因此,双方在贸易往来上的互补呈现出相对平衡的状态,具有较高的发展空间。对中俄贸易互补性开展实证分析,有助于客观反映双方的贸易关系,对优化双边贸易结构,拓展经贸合作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俄贸易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中俄贸易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已成为强弩之末,国家经济结构趋于崩溃边缘,政治体制名存实亡,出于各自利益,中苏之间近30年的冰冷关系有所好转,双方开始恢复小规模的贸易往来;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采用休克疗法,双方贸易形式仅限于军火交易和边境口岸贸易,物资紧缺的俄方为弥补缺口,以易货交易形式加大了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规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末。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边界的最终确立,双方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奠定了中俄深化合作的政治基础,外交级别也延伸至全面战略协作关系,除08年经济危机外,十几年来双方贸易额始终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1]. (二)中俄贸易发展现状 尽管中俄贸易额长期保持着高速增长,但相比美国、欧盟、日韩等地区,中俄之间的贸易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中俄在战略安全上达成共识,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2].截止201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9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 分析过程

国际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 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CA )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一国某种产品出口置于全球市场和全部商品贸易框架之下,通过计算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出口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来反映一个国家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计算公式为: i k i t x i k w k w t X X RCA X X = 其中,ik X 为国家i 出口商品k 的金额;wk X 为世界出口商品k 的金额;it X 为国家i 的全部商品出口总额;wt X 为世界全部商品的出口总额。根据RCA 指数判断第i 类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强弱的经验准则是:RCA 大于2.5表明比较优势极强; 1.25 2.5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强;0.8 1.25RCA <<表明比较优势中等,0.8RCA <表明比较优势较弱。 2. 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gional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RRCA ) RCA 比较的是某一国出口某种产品的比重和世界出口该产品的比重。例如,在做实证研究时,我们把中国看做本国,把其他所有国家和地区看做“外国”。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结构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更好的办法是将世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具体研究一国在不同区域中的比较优势。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 RRCA ic = (X ic /X tc )/(X iR /X tR ) 其中,X ic 表示国家c 出口商品i 的值,X tc 表示国家c 的总出口值,X iR 表示区域R 出口商品i 的值,X tR 表示区域r 内的总出口值。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优势;如果RRCA<1,则表示国家c 的产品i 在区域R 内具有比较劣势。 3. 净出口竞争力指数(TSC )

中越贸易分析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摘要】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逆差旅游合作 中国与越南毗邻,两国边界线长达1430公里,在越南同中国的广西陆地边界线上,居住着广西籍华侨70多万人,广西境内有从越南归来的华侨约27万人,还有不少长期居住在广西的越侨。这些侨民和归侨是双方联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主要条件与因素。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越边境贸易日趋红火,目前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估计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得到延伸。 一、中越贸易现状分析 1、中越贸易的基本情况 目前,越南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有四类:A、原料、燃料类;B、农产品类;C、水产品类;D、消费品类。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商品主要有五类:A、立式水泥厂、糖厂等成套设备;B、机械、运输工具、医疗器械、计量器械、纺织机械、农业机械;C、原料、燃料;D、粮食、食品、水果类;E、日用消费品、药品等。 中越政府都很重视双方间的贸易,分别制定了相当优惠的财贸政策。中国方面近年来主要出台了《关于边境小额贸易经营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对各边境省区的边境小额贸易企业的总量限制,并给予了边境省、区自行核定和颁布本地区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资格证书的权利;而越南方面则借由2001年公布的《关于边境口岸经济区政策的规定》规定经济区内的投资者的土地租金降低50%,同时,还给予各企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两个主要协议—— —《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生效,从7月1日起,双方的7000多种产品将逐步消减和取消关税。 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经贸合作始终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全面发展的合作格局。从双边贸易来看,1991年两国双边贸易只有3230万美元,2005年已达到81.9亿美元,此后两国双边贸易更是大幅增长,中国连续7年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中越贸易额全年同比增长8.16%,达到210.4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越出口163亿美元,增长7.8%,自越南进口47.5亿美元,增长9.5%。以上三组数据同时保持增长,在我国对本地区贸易中也是屈指可数的。2010年,越中贸易总额再创新高,高达254亿美元。 2、中越贸易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中越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第一,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制约两国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从总体上说,两国间的交通运输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越南方面,海防是越南北部的重要海港,也是进行外贸的重要线路,但是海防港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吞吐能力弱。此外,越南边境一级国道质量低,路道弯道多;越南铁路轨道是非国际轨道标准,中国铁路轨道是国际轨道标准,因此制约和影响了两国货物的运转和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口岸和边境互市点现有的基础设施不能适应两国边贸发展的需要。一些口岸没有国门、验货场、储货场,口岸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远远跟不上口岸物流快速增长的需求。一些口岸和边贸互市点的供水、供电和交通状况落后,特别是越南,有30%的边贸互市市场没有与公路相连,有50%的边贸公路等级低或者路况差,货车通运困难。边境人民交易困难,成为制约口岸对外边境贸易发展的重要“瓶颈”。 第三,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资源严重匮乏,成为制约两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供水、发电、邮电和通信这些基本资源在中越边境地区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夏天天气干燥的季节,供水发电更加困难、停电停水现象时有发生。中越边境地区地形复杂,邮电、通信基础落后,导致邮电通讯资源严重匮乏的局面。 (2)中越贸易发展不平衡。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一直是贸易逆差国,1996年逆差竟高达31亿美元,占出口额的58%,超过国际警戒线30%~50%的标准。据报道称,近3年来,越对华出口增幅高于原定目标,每年增加5—12亿美元。与此同时,自华进口每年增加30—35亿美元。越南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2007年对华贸易逆差为91.45亿美元,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的64%;2008年为111.6亿美元,占61%;2009年为115.32亿美元,占90%;2010年,越对华贸易逆差再创纪录,增至126亿美元,占越进口总额的23%,高于东盟和欧盟,相当于当年越对外贸易逆差总额120亿美元的105%。 (3)越方税率不稳定。从2004年起,由于我国取消进口越南水果减半征税政策,越南对我出口商品也相应采取了不断提高计税基价、提高税率的办法限制以我国商品出口。越方计税基价和税率经常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不利于企业制定远期贸易计划,影响了两国的边贸出口。 中越贸易分析 ○郭碧环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宏观经济 82 《当代经济》2011年5月(上)

斜坡稳定性影响因素

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斜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和性质、地质构造等。外部因素包括水、地震、人类活动等。内因是最根本的因素,决定着斜坡变形破坏的形式和规模,对斜坡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促使斜坡变形破坏的发生和发展,外因常常成为斜坡变形破坏的触发因素。 1、地形地貌 地貌条件决定了边坡的形态,对边坡稳定性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对于均质斜坡,其坡度越陡,坡高越大则稳定性越差。对边坡的临空条件来讲,工程地质条件相类似的情况下,凹形坡较凸形坡稳定。从区域地形地貌条件看,斜坡变形破坏主要集中发育于山地环境中,尤其在河谷强烈切割的峡谷地带。我国由于挽近地质时期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制约,西部挤压隆起,东部拉张陷落,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台阶状地形,可明显地划分出三个台阶。处于两个台阶转折地带的边缘山地,山谷狭窄、高耸陡峻,地面高差悬殊。因此斜坡变形破坏现象十分发育。 2、岩土体类型和性质 斜坡岩土体的类型与性质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根本因素。包括岩土体的成因类型、组成矿岩土体的矿物成分、岩土体的结构和强度。在坡形(坡高和坡角)相同的情况下,显然岩土体愈坚硬,抗变形能力愈强,则斜坡的稳定条件愈好;反之则斜坡稳定条件愈差。所以,坚硬完整的岩石(如花岗岩、石英砂岩、灰岩等)能形成稳定的高陡斜坡,而软弱岩石和土体则只能维持低缓的斜坡。 由岩浆岩组成的斜坡较好,但原生节理发育也常发生崩塌,特别在风化强度强烈地区,由于风化营力的作用,使风化带内的岩石强度降低,常导致斜坡崩塌。 沉积岩组成的斜坡由于具有层理结构,而层理面常常控制斜坡的稳定性。沉积岩层常夹有软弱夹层,如厚层灰岩中夹泥灰岩,砂岩中夹泥岩等,这些软弱面常易构成滑动面。 变质岩组成的斜坡,尤其深变质岩,如片麻岩、石英岩等其性质与岩浆岩相

中俄贸易互补性及发展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3861015.html, 中俄贸易互补性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李艳 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4期 [摘要]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地理位置毗连,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科技合作以及产业结构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然而两国贸易结构失衡,贸易秩序不规范使双方的贸易合作滞后于两国的政治合作。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现有领域合作,扩大对俄合作新领域;利用WTO平台,削减贸易壁垒,促进中俄贸易自由化发展;投资与贸易互动,以扩大投资合作带动贸易发展;发展服务合作,带动商品贸易发展;坚持世代友好、紧密合作,积极推动两国的政治文化交流,为中俄经贸合作奠定良好的合作基础,以推进中俄经贸关系向更高的台阶发展。 [关键词]中俄贸易;贸易结构;资源互补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4-0037-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俄罗斯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背景下黑龙江对俄贸易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12512236)。 一、中俄贸易发展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1自然资源互补性强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极其匮乏,如水资源、耕地、森林和草地等资源在绝对数量上位列世界前茅,但在人均占有量上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有些原料必须从国外进口。自然资源的缺乏成为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现在60%的石油需要进口。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正常年份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自然资源拥有量不断减少,人口却是 每年净增长。再加上开发利用不够,资源浪费严重,以中国的发展速度来衡量,资源短缺将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挑战。而我们的邻国俄罗斯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自然资源品种多储量大,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丰富的铜、镍、锌、铝、钛等有色金属,钨、铂、锡等稀有金属。除此之外,俄罗斯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拥有量也位列世界前茅。所以双方资源互补性明显,有利于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 2劳动力资源互补性强 中国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而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数量为143亿,且人口总量日趋减少,另外主要人口集中在首都莫斯科及周边区域,俄远东地

金融风险测度工具与方法参考答案

… 第3章 金融风险测度工具与方法 一、选择题 二、简答题 略 三、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5.错 四、计算题 ~ 1.解:在1-c 的置信水平下,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时,风险价值的计算公式如式(3-57)所示,0c VaR v z σ=。0v 为资产的初始价值,c z 为正态分布在水平c 上的分位数,σ为样本时间段收益率的标准差。 根据风险的时间聚合性质,按每年252个工作日计算,股票A 收益率1天和1周的标准差d σ和w σ 分别为/d y σσ= 和/w y σσ=其中y σ为股票A 收益率的年标准差。 则得解: (1)在95%的置信水平下 样本观察时间段为1 天的0.05=100*z =1.65*30%/ 3.12VaR ≈()万元; 样本观察时间段为1 周的0.05=100*z =1.65*30%/ 6.97VaR ≈()万元。 (2)在99%的置信水平下 样本观察时间段为1 天的0.01=100*z =2.23*30%/ 4.21VaR ≈()万元; … 样本观察时间段为1 周的0.01=100*z =2.23*30%/9.42VaR ≈()万元。 2. 解:(1)由题意可知,该资产收益率小于等于-5%的概率为+=,即5%。根据风险价值的定义,在95%的置信水平下,此时风险价值即为收益率为-5%时的损失,即=10000*-5%=500VAR ()。 预期损失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超过VaR 这一临界损失的风险事件导致的收益或损失的平均数或期望值。在95%的置信水平下,有预期损失为: 0.010.0410000*[*(10%)*(5%)]6000.010.040.010.04 ES =-+-=++ (2)若可能性1发生的概率不变,95%的置信水平下,风险价值依然为收益率为-5%时的损失500,预期损失为 VaR VaR VaR

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分析研究

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互补性研究 内容摘要 中国与东南亚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也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扩大双方的贸易与合作,双方各有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上的差异,导致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形成了贸易互补性的特征。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区域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又有利于中国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更好地调配和整合资源。 关键词: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The Researchon Economic Complementarities of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ABSTRACT China and most of the Southeast Asia countries are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ee Trade Area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the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ASEAN is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promote each economic development, expand bilateral trade and cooperation mode, the two sides gain their ow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industrial capacity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trade complementary features between the industries and intra-industry.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makes for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better integration and deployment of resour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ASEAN.

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习题及答案复习课程

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 、 。 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 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 、 、 ;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 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 、 ,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 、 。 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 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种,其中,以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10、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12、对于T 形、工字形、倒T 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 。 13、 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 、 。 15、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 16、梁内需设置多排弯起筋时,第二排弯起筋计算用的剪力值应取 ,当满足V ≤ 时,可不必设置弯起筋。

中日韩贸易的互补性

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 东北亚是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区域GDP约占世界总值的五分之一,占亚洲的70%以上,对外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5%。随着该地区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这些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预计仅中国和日本两国的贸易额在2015年时就将在世界贸易中占28%。然而,东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2007年,东北亚地区的区域内贸易依存度达到了20.7%,但与欧盟的60%,北美自由贸易区的40%相比,远远不够,因而需要区域内核心国家间更加紧密的合作。而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合作一直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和先导力量,它既代表了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又代表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间的经济合作。近年来,三国的经济合作已成为东北亚区域国际经济合作的重心,因而,作为东北亚最重要的一个次区域,中日韩以建立一体化程度最低的组织形式——自由贸易区,将对促进东北亚整个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 自由贸易区内部存在着竞争性和互补性两方面,但互补性是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主要动力和基础。 (一)三国的要素禀赋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大 中日韩三国的潜在优势互补性很强,如表1。日本、韩国在资本、先进技术和设备、工业产品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能源、资源、谷物和劳动力方面具有比较劣势,而中国则恰恰相反。这充分表明了中日韩三国在要素禀赋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建立自由贸易区积累了巨大的合作潜力。 来源:联合国图们江考察组报告,1991。 (二)三国的贸易互补性突出 1.中日韩之间相互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贸易规模的扩大正在使中、日、韩潜在的互补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奠定了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物质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日双边贸易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2003年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日双边贸易额高达2073.6亿美元,见表2,同比增长了12.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8%,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一进口来源地。随着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早在2002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韩自1992年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一直非常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中韩贸易额仅为50.3亿美元,2006年增长到了1343.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0%,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6%,是目前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三进口来源地。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中国、韩国各自总体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据韩方统计,中国继续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 关于日韩的双边经贸合作,虽然20世纪90年代,两国先后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双边贸易规模和相互投资的波动非常大,但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相互作为重要贸易伙伴的地位。 2.中日韩进出口商品结构凸显贸易互补性

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wendangku.net/doc/ff3861015.html, 2012年6月 191 中国与越南货物贸易的互补性研究 ① 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 刘志雄 摘 要:贸易互补性问题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运用贸易互补性指数实证研究了中国与越南之间的贸易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与越南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两国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贸易互补性在行业(或产品)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两国之间第六类商品的贸易中以产业间的互补性为主。中越两国贸易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不确定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贸易竞争和贸易摩擦不断出现,这需要两国客观看待和处理。关键词:贸易互补 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强度指数 贸易专业化指数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6(b)-191-03 1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状况 中越双边贸易总额从1996年的11.5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300.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1%。其中,我国对越南的出口从1996年的8.4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31.02亿美元,增加了26.43倍;从越南进口的数额从1996年的3.0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69.85亿美元,只增加了22.58倍。我国对越南的出口增速大于进口增速,导致我国对越贸易基本上处于顺差,顺差额从1996年的5.33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61.17亿美元,顺差逐年递增。此外,2003年之后中越贸易总额有了大幅度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那么,随着中越两国不断加强双边贸易,两国间货物贸易是否存在互补性?下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 贸易强度指数分析 贸易强度指数是指一国对某一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 反映两国在贸易方面相互依存的程度[1]。 贸易强度指数最初是由Brown(1949)[2]提出,并经过Kiyoshi Kojima(1964)[3]等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贸易强度指数可分为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 (2)其中:代表国对国的出口强度;代表国对国的进口强度;和分别代表国对国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和分别代表国、国和世界的出口总额;、和别代表国、国和世界的进口总额。(1)式和(2)式表明,如果贸易强度指数大于(或等于)1,说明两国的双边贸易联系紧密,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程度。反之,则反之。 从中国对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来看(见表1),在出口强度指数方面,1996~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说明中国非常看重对越南的出口,中国对越南出口的联系紧密程度高于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紧密程度。其中,2001年之前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比较高,2002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相对较低,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2009年之后,出口强度指数有所上升,2010年的出口强度指数达到2.43。从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来看,2005年之前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基本上保持在1以上(1998年除外),2006年之后进口强度指数低于1,但却略有上升。此外,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指数和进口强度指数都出现了相同的变动趋势,即先下降后上升。从越南对中国的贸易强度指数来看,1996~2010年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指数均大于2,2002年之后进口强度指数下降,但却在2009年之后迅速上升,2010年的进口强度指数达到2.62。相比之下,越南对中国的出口强度指数却低于进口强度指数,其变动趋势和中国对越南的进口强度指数变动相一致。 表1 1996~2010年主要年份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强度指数 年份1996200020052006200720082009 2010中国对越南TII X 2.71 2.56 2.05 2.00 2.07 2.01 2.28 2.43TII M 1.6 1.77 1.160.880.890.890.930.94越南对中国 TII X 1.69 1.92 1.290.980.990.99 1.04 1.06TII M 2.7 2.54 2.1 2.07 2.17 2.1 2.42 2.62 注:根据原始数据计算得到。 总之,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强度表现出密切关系,即中国对越南的出口与越南对中国的进口方向一致,因此中国对越南出口强度与越南对中国进口强度差异较小,并且表现出相同的变动趋势。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紧密,中国对越南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程度大于越南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联系密切程度,这意味着中国将越南看作是重要的出口市场,越南也越来越重视中国这一出口市场。 3 贸易互补性指数分析 如果两国存在紧密的贸易联系,那么这种联系存在的原因是贸易互补还是贸易偏向(Peter Drysdale,1967)[4]。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来计算。单个产品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3)其中: 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大,说明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明显;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国在产品上的比较优势,越大,则国在产品上的进口 比例越大,该国在此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 和都比较大,则表明在产品贸易上国的出口与国的进口呈互补性。 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4)①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项目 《中越边境贸易模拟实训教学研究》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志雄(1982-),男,广西柳州人,经济学博士,广西民 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会计系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增长研究。

中越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中越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摘要: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都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国家的发展要取长补短,即国家之间在进出口产品中互相补充,满足各自的发展。在中越两国的贸易中,越南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的地位,且该差额不断扩大。本文拟通过实证分析,归纳总结中越贸易中的优势和经贸往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加强两国合作,使两国经济朝着平稳、上升的趋势发展;并且结合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以及对策。 关键词:中越贸易;贸易互补性;贸易逆差;实证分析 一、互补性的内涵及测量方法 1. 贸易互补性内涵 贸易互补性内涵:“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擅长的贸易种类和不 擅长的贸易种类,通过国际贸易进行商品交换,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来获取本国贸易中的匮乏品,互补可以是国家之间,单位之间,甚至是个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取长补短” 。 2. 双边贸易中的互补性贸易互补性理论即互补性在贸易领域的 延伸发展,体现在国家之间在进出口产品中互相补充以满足各自的发展。贸易互补性理论为本文对中越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也方便本人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3. 衡量方法

(1)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行业内贸易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是研究贸易互补性的三大指数;另外,判断两个国家是否在贸易上存在着互补性,还可以分析两国之间的各类商品的贸易额,从而分析出两国各自的贸易结构,以此作为两国是否存在贸易互补性的证据。 (2)产业内贸易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判定贸易方式是产业内贸易还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某一产业同时发生的进出口的活动,反映了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成熟度。 (3)贸易互补性指数 贸易互补性指数计算公式为:Cijk=Rxik x Rmjk 公式中:Xik 和Xwk 分别为i 国k 产品与各国国际贸易总额和世界所有国家k 产品的国际贸易总额;Xw 为世界所有产品的贸易额;Mjk 和Mj 分别为j 国k 类产品的进口额和j 国所有商品进口总额。 二、实证分析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1)从产业内贸易指 数角度分析两国贸易互补性;(2)从贸易互补性指数角度分 析中越贸易间的互补性,从而可知道哪些因素促进中越贸易,而哪些因素阻碍其发展,进而使两国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1.从产业内贸易指数角度分析中越两国贸易互补性 表1 2000 年― 2013 年中越两国产业内贸易指数

一致风险测度和基于凸风险测度下组合模型不稳定性

1 绪论 1.1 引言 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确定条件下投资者以及市场如何对金融、货币及其他资产进行有效配置,从而获得最大的满足。金融分析方法的发展使金融理论内容逐渐形成了三个主要方面,正如学者兹维·博迪所总结的——现代金融分析的三大支柱分别是:跨时期最优化,主要研究投资者生命期资产配置、消费选择等;资产估值,涉及的有资本资产定价、衍生品定价、估值折现模型等;风险管理与组合选择,包括风险测度理论、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等[28]。而本文研究主题就是三大支柱之一——金融风险管理和投资组合选择。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被认为是整个现代金融学的发端。该理论发端于1952年Markwitz在《Journal of Finance》上发表的一篇论述理性投资者为获得最大效用从而如何分配其资产的论文,其使用均值方差模型代表理性投资者共同的选择模型,从而得到了最佳的资产配置方案,第一次将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与代表风险的方差结合起来研究资产组合选择问题,从而为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odem portfolio theory,MPT)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3]。其实分散化在经济和金融学届早有讨论,但都属于感性认知阶段,Markwitz这一理论的问世,使金融学开始摆脱了纯粹描述性的研究和单凭经验操作的状态,数量化方法开始进入金融领域,“鸡蛋不能同时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投资领域的俗语被众多学者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展示和理论上证明出来。但是不同模型所求得的最优组合解也存在差异,因而如何选择适合的风险度量工具作为约束条件,并高效地求解投资模型成为现代投资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两个课题。 一方面,当深入考量市场参与者偏好、市场结构等因素时学者们发现以方差代表风险大小并不恰切[1],因而风险度量理论随之兴起,其引发的就是半方差、平均绝对离差(MAD)、VAR、CVAR等度量工具以及一致风险测度、凸风险测度、谱风险测度等测度理论的相继出现。 另一方面,现实金融环境下小样本问题、资产历史收益数据波动问题(噪声)等对投资组合规划求解也构成了挑战。为此,部分学者结合计算数学与投资理论,在适当修正投资模型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引入投资规划问题的计算;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试图从理论上探讨特定风险度量工具约束下投资组合模型

第四章 集中趋势的量度:平均指标

第四章 集中趋势的量度:平均指标 第一节 算术平均数 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第二节 中位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四分位数与其他分位数·中位数的性质 第三节 众数 对于未分组资料·对于分组资料·众数的性质 第四节 几何平均数与调和平均数及其他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各种平均数的关系 一、填空 1.某班级中男生人数所占比重是66.7%,则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关系是( )。 2.在频数分布图中,( )标示为曲线的最高点所对应的变量值。 3.在频数呈偏态分布时,( )必居于X 和0M 之中。 4.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又称为( 数值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又称为( 位置 )平均数,其中( )平均数不受极端变量值得影响。 5.调和平均数是根据( )来计算的,所以又称为( 倒数 )平均数。 6.加权算术平均数是以( )为权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是以( 各组标志总量 )为权数的。 7.对于未分组资料,如总体单位数是偶数,则中间位置的两个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就是( )。 二、单项选择 1.分析统计资料,可能不存在的平均指标是( )。 A 众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2.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如下关系( D ) A g M ≥h M ≥X B h M ≥X ≥g M C h M ≥g M ≥X D X ≥g M ≥h M 3.下面四个平均数中,只有( )是位置平均数。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调和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4.从计算方法上看,P K Q P Q P /1111∑∑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5.由右边的变量数列可知:( ) A 0M >d M ; B d M >0M ; C 0M >30 D d M >30 6.某车间三个小组,生产同种产品,其劳动生产率某月分别为150,160,165(件/工日),产量分别为4500,4800,5775(件),则该车间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式为( ) A 33.1583165160150=++(件/工日) B 53.158577548004500577516548001604500150=?+?+?++(件/工日) C 68.158165577516048001504500577548004500=++++(件/工日) D 21.1581651601503=??(件/工日) 7.关于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不正确的描述是( ) A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和为零; B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影响微小; C 算术平均数受极端值的影响微小; D 各变量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和,小于它们对任何其它数偏差的平方和。 8.N 个变量值连乘积的N 次方根,即为( ) A 几何平均数 B 算术平均数 C 中位数 D 调和平均数 9.在一个左偏的分布中,小于平均数的数据个数将( ) A 超过一半 B 等于一半 C 不到一半 D 视情况而定 10.分组数据中,若各组变量值都增加2倍,每组次数都减少一半,则其中位数的数值将( ) A 增加2倍 B 不变 C 减少一半 D 无法判断 11.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下面的( )的值最大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几何平均数 12.对于同一资料,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在数量级上一般存在( )关系 A g M ≥h M ≥X B h M ≥X ≥g M

风险测度综述报告

风险测度综述报告 罗小明(江西吉水二中,331600) 现有的风险测度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首先是以方差和风险因子为主要度量指标的传统风险测度阶段;其后是以现代国际标准风险测度工具VaR 为代表的现代风险测度阶段;第三是以ES 为代表的内在一致风险测度阶段。下简要介绍风险测度理论发展的历程、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 传统风险测度工具 传统风险测度工具包括方差、下偏矩LPM 、持续期(duration )、凸性(convexity )、beta 、delta 、gamma 、theta 、vega 、rho 等,这些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投资价值对风险因子的敏感程度,因此被统称为风险敏感性度量指标。Delta-Gamma 适用于期权,持续期适用于固定收入证券。Delta-Gamma 和持续期的主要不足是只能对投资组合对市场的敏感性进行近似性度量,beta 、delta 、gamma 、theta 、vega 、rho 等可以作为非线性金融工具对市场的敏感性度量的补充指标。 风险敏感性度量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风险的特征,难以全面综合地度量风险,因此只能适用于特定的金融工具或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仅用风险敏感性度量指标,将低估于来自市场风险,对应物缺乏,金融工具流动性的波动。Delta-Gamma 或beta 、持续期等风险敏感性分析不能充分解析现代金融风险,由于它们不能解决风险因子的波动问题。于是VaR 应运而生。 二.现代国际标准风险测度工具VaR 现代国际标准风险测度工具VaR 最初由J.P.摩根针对其银行业务风险管理的需要提出的。于是J.P.摩根的工作人员发明了用一个简单货币数量反映其风险程度的VaR 。 VaR 直译为“在险价值”,其正式定义则由Jordan 和Mackay 于1995年及Linsmerier 和Pearson 于1996年才给出的,Jorion (1997)给出的VaR 定义更为简洁。即在给定的置信度和时间间隔下,由正常市场变化引起的高于目标水平的最大损失。在数学上VaR 就是一个分位数,准确称为分位数VaR 。根据Jorion (1997)的定义,VaR 为给定置信度(习惯上称1-α为置信度,称α为损失概率)时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即VaR 定义为随机变量X 的下分位数()d x α的相反数。 ()()d VaR X x αα=- (1) 当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不连续时,分位数的定义可能不是惟一的。一般地,分位数VaR 可定义为随机变量X 的任意分位数(;)q X α的相反数。 (;)(;)VaR X q X αα=- (2) VaR 在风险测度理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具有许多优越性: VaR 度量风险的综合性;VaR 概念的简明性和直观性;VaR 拓展了风险测度的应用功能,实现了风险测度从仅作为风险排序工具到作为风险储备测度工具的突破,从而使其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另外,VaR 分析还适用于具有非线性支付的金融工具和收益率不为正态分布的资产。已有更加先进的VaR 度量方法产生,更加复杂精确的分布,如GEV 分布。混合正态分布等也都应用于经验分析。尽管VaR 相对说来是一种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但也有许多关于VaR 的不足及其局限性的研究。Artzner 等(1997,1999)提出了内在一致风险测度(CRM )概念,并不久就被广泛接受。 三.内在一致风险测度工具—E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