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押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doc

押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doc

【本文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如有疑问可关注私信。谢谢!】

押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预防事故发生,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响应程序,提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做好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预案。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对工作。

1.4应急预案体系

我公司应急响应预案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应急预案三部分组成。

1.5应急工作原则

1、贯彻“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全面防范,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管理、明确责任”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于

非常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逃生能力,早发现、早报告、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

2、尊重科学、符合实际。充分发挥全员作用,实行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的装备设施和手段,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3、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应急培训、预案演练等工作。

4、分级响应原则

应急管理工作按照事态的危害程度、波及和影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

2危险性分析

2.1单位概况

XX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与2007年,主要担负XX地区各家银行的物资押运、清分清点、ATM机加钞、保险柜租赁、上门收款等业务的服务性公司。公司占地面积XX亩,实际建造面积XXX 平方,设办公楼、教学楼、指挥监控中心、枪支弹药库、金库、贵重保管库等。公司拥有员工XXXX人,运钞车辆202辆,线路

168条,每年行驶里程约XXX多万公里,承接网点XXX个,随着业务拓展正在逐步增加。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车辆安全

当前存在以下主要危险因素及风险

(1)、车辆可能由于故障引发事故;

(2)、道路交通事故(疲劳、酒后、路段质量等);

(3)、出车前对车辆检查不够仔细;

(4)、无法抗拒的天气(路面)因素;

(5)、驾驶员违规驾驶,易造成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事故特征、危害程度:突发性强,不可预测危害(危险)性较大。

2.2.2队伍安全

(1)、突发性群体事件(群体性罢工、斗殴、群体性上访);

(2)、突发性公共事件(各种传染性疾病);

(3)、可能由于携带危险物质或设备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场所(如:车辆、办公楼等);

事故特征、危害程度:突发性强,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2.3消防安全

(1)、如违规使用电热器具、违规吸烟、乱扔烟头或违规使用

燃油燃气炉等易引起火灾的事故。

(2)、电器设备绝缘老化或接触不良、发生短路,产生电火花等有可能引发火灾事故。

(3)、如非专业人员接触,易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特征、危害程度:易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公司应急救援队伍组成。应急指挥机构设置以下组成成员: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应急调度组:由XXX负责

后勤保障组:由XXX负责

治安防卫组:由XXX负责

3.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3.2.1应急调度组:

负责事故处理时的人员、车辆调度工作;

协助总指挥负责现场的指挥工作;

3.2.2后勤保障组:

负责抢险救援物资供应、运输工作;

保障抢险、救援资金到位;

3.2.3治安防卫组:

负责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

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联系医院等工作;专项应急救援组通讯联络电话表

3.3其他部门职责

3.3.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1)、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

(2)、审定并签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3)、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4)、审定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5)、确定现场指挥部人员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6)、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支援请求;

(7)、审定并签发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报告,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总结应急经验和教训,并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8)、组建应急专业队伍,并组织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与检查;

(9)、审定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10)、审批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费用;

3.3.2办公室职责

(1)、负责公司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的接收与报告,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请示并落实指令;

(2)、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下,负责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协调与监督;

(3)、负责组织协调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及整改与善后处理工作;

(4)、按照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统一对外联系与协调,以及上报等;

(5)、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

(6)、负责公司各部门的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备案工作;

(7)、负责制(修)订公司重大安全事故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并组织预案的演练;

(8)、聘请应急救援专家,建立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专家库,协调组织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对重大安全事件提出应急处置的意见和建议;

(9)、负责公司重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监督与考核;

(10)、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3.3.3保卫安全部职责

(1)、负责公司重大火灾爆炸、交通等事故信息的接收与报告,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2)、在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下,负责公司重大火灾、爆炸、抢劫、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具体协调与监督;

(3)、负责组织专业救援队伍携带抢险救灾资源,对火灾、爆炸、抢劫、交通事故进行控制;

(4)、负责事故现场警戒、封锁现场、疏散人员与重要物资、治安保卫、道路管制、伤员救护等工作的指挥与协调;

(5)、负责组织协调重大火灾、爆炸、抢劫、交通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及整改与善后处理工作;

(6)、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

(7)、负责按照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和求援;

(8)、根据指令,调集各种运输车辆,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保证应急救援资源;

(9)、完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4预防与报警

4.1危险源监控

对道路运输及营运工作中的危险源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由各部门负责日常监控和管理,建立危险源档案,开展风险分析,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信息进行评价,完善预防措施,确保遇有突发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根据公司现状,对危险场所及危险源的监控方式为:

4.1.1危险源的检查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2)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及安全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

(3)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培训。

(4)分管安全的领导对重要危险源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5)部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

(6)岗位责任人每天进行检查。

(7)安全保卫部进行监督检查。

(8)对检验出的隐忠及时整改,故障及时排除。

4.1.2技术监控

(1)各部门设置消防安全设备设施;

(2)设有消防安全设备、应急逃生通道、自救设施、视频监控没备等:

(3)对车辆运用GPS跟踪监控。

⑷对公司大楼及重要部位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提高安全度,防患于未然。

4.2预警行动

当发现事故隐患或事故隐患将导致灾害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所在部门领导报告事故情况,部门领导可根据隐患的危险性及范围、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应急指挥部接到应急情况报告后,依据应急报告内容判断事故类型,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救援队展开事故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按预案体系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做好向上级汇报工作,事故报告后如出现新情况的应及时补报。

4. 3信息报告与处置

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所在部门领导报告事故基本情况,所在部门领导应根据基本情况判断是否有能力实施救援和控

制,超出其救援和控制能力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应在上报的同时,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如事态失控,应以保障人的安全为第一位,立即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必要时部门领导可同时拨打相关应急电话:火警:119匪警:110医疗急救:120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应根据事故基木情况及时判断事故类型、危险程度、波及范围、事故性质、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事故的灾害程度,并在第一时间通知救援队到达现场。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指挥部报告。上报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部门、时间、地点、相关设施和现场情况:

(2)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危害严重程度;

(3)事故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救援的建议和要求:

(4)已采取的措施和效果及下一步处置方案:

(5)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未遂事故经部门采取措施后,该部门领导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处置结果。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根据本公司内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及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按照分级原则,将应

急级别分为四级:

I级:特大事故

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II级:重大事故

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Ⅲ级:一般事故

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Ⅳ级:轻微事故

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各级别应急响应行动均由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当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进行Ⅱ级以上包括Ⅱ级应急响应行动时,事故发生点各级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的预案全力以赴组织救援,并及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Ⅱ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5.2响应程序

为确保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在遭遇险情时顺利启动,使预案真正发挥作用,及时有效、有条不紊地展开,最大限度减少灾

害损失,特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响应程序。

5.2.1应急预案启动的条件

(1)危害性不大,如在单位一般场所发生事故,有人员受伤,单凭部门自身的应急力量就能够控制事故形态,损失和危害没有扩大可能性的事故,部门内部直接处置,无需启动公司应急预案,需事后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处置情况。

(2)重要场所或危险源发生事故,部门自身无法处置,需要启动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才能处置,应启动Ⅱ级响应。

(3)当事故形势严重,公司无法处置,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及外单位紧急救援才能消除灾情、险情,报告主管部门、政府应启动Ⅱ级响应。

5.2.2预案执行的原则

应急救援工作应以人的生命安全为第一目的,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救援工作。

5.2 3预案执行程序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根据具体情况,必要时发出启动预案指令,现场最高领导应积极组织处理。

(2)事故所在部门(大队),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自救并按预定路线疏散人员,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3)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宣布预案启动时,要明确启动时间,

集合地点、事故发生点等各项内容,并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告上级部门及有关单位,联系社会救援。

(4)事故所在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参与救援工作。

(5)各部门、救援队接到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指令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到达指定集合地点,迅速进入应急工作状态,必要时要佩带防护装器,携带必要的救援器材或工具。

(6)各部门内其它人员原岗位待命,需要时应积极配合应急救援工作。

5.2.4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

由于事故的突发性、严重性和不可预见性,事故发生后,公司难以控制、救援,需请求社会救援的.应及时向有关单位发出请求,请求可以是现场人员、单位负责人或应急救援指挥部的任何人发出,联系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 5.3应急结束

根据应急救援结束的两个基本条件判断应急救援工作是否结束:

(1)危险是否完全解除,灾害是否得到完全控制:

(2)生命和财产是否完全脱险,是否得到充分保证。

完全符合以上两个条件,方可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宣布关闭应急预案。

应急结束后:

(1)各部门应尽快组织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支持做好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工作秩序,减少经济损失。

(2)应急救援指挥部将事故详细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相关部门。

(3)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将现场相关资料移交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4)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举行应急救援工作的总结。

6信息发布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准确地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信息发布人员由应急指挥部指派,信息发布人员发布信息时应客观、准确、真实、公开。

7后期处置

7.1善后处置

善后处置工作由救援队负责,事发部门(大队)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助进行,必要时报请公司领导协调。善后处置主要内容包括:对突发事故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给予抚恤,对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用的物资给予补充;对地方协作部门给予的人力、物力支援予以补偿。

7. 2调查与评估

事故处置结束的同时,相关部门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时事故(事件)的起因 .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

行调查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向公司领导报告,并根据评估情况及时修订完善预案。政府或安全监管部门如需开展重大事故调查,主管领导应配合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8保障措施

8.1通信与信息保障

本预案后附有应急救援工作相关单位、部门及人员的联系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拨打,当呼叫不通时.应立即呼叫其他相关单位、部门、人员电话,不要紧停留在1个电话上耽搁时间。各部门要对通信系统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以及信息更新,确保应急救援时信息畅通。

8.2应急队伍保障

公司组织的救援队由公司各部门员工兼职,由各部门组织人员,每年集中进行培训训练,由各部门进行管理,公司检查考核所有救援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救援工作,必须无条件服从,违反者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公司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由安全保卫部统一采购,并负责承担物资.器材、装备的布置、保管、检查、维护更新等工作。8.4经费保障

应急救援经费由公司安全保卫部从财务科门提取,用于应急设备的运行及维护、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活动及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经费使用情况由公司财务部门监督。

8.5其他保障

8.5.1后勤保障:提供应急救援需使用的器材、交通运输车辆。

8.5.2医疗保障:提供应急救援时需要的简单医疗物品。

8.5.3技术保障:由安全保卫部提供事故现场相关技术资料,如场地平面图、疏散平面图等资料。

9培训与演练

9.1培训

由各部门相关领导负责应急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减灾等常识的宣传,结合岗前培训、安全培训、三级教育等进行素质教育培训,使员工能熟练掌握相应的应急技能。

各部门要把预案的宣传和培训纳入年初工作计划应急预案的培训要包括各级领导,应急管理和救援人员上岗前和常规培训,负责生产作业现场员工应急处理程序熟练程度的考核。

应急救援队的培训,确保每年至少培训一次。

9.2演练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应急预案的演练管理工作,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由应急指挥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演练。应急救援指挥部每半年组织一次相应的全面演练。

10奖惩

10.1奖励

在事故应急工作中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司领导或所在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1)精心组织或积极参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经演练或实施验证所提措施方案科学可靠的;

(2)认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及评审,提供有价值改进建议的;

(3)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初期事故,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重特大事故发生的;

(4)为事故应急准备与救援抢险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5)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措施有效,避免了事故扩大,有突出贡献的;

(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10.2惩罚

自下列行为之一的,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部门或公司领导部门给予经济或行政处罚(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依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不按规定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末尽事故应急准备义务,导致事态失控或事故性质升级,造成损失扩大的;

(2)未认真组织或参加应急培训和演练,造成应急救援抢险人员未有效实施应急救援措施,贻误有利战机,造成重大以上损失的;

(3)未经允许,擅自拆除、挪用、占用、停用应急设施,致使

应急救援系统无有效使用,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造成重大以上损失的;

(4)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5)拒不执行事故应急措施,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时临阵脱逃的;

(6)散布谣言,阻碍事故应急工作人员履行职责,扰乱应急救援秩序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有其他对事故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

11附则

11.1维护和更新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修订或颁布实施的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实际情况和应急工作的需要,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对预案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和完善。

11.2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组织制定,解释部门为保卫安全部。

11.3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行之日起实施。

12XX市有关部门通讯号码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环境保护局:12369 市消防急救:119

XX市技术质量监督管理局:12365 医疗急救:120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XX 匪警:110 12.1信息接收、处理、上报文本样本

事发单位:

总指挥签字:年月日

火灾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l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加强公司运输车辆等重要危险源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公司迅速有效地处理火灾爆炸事故,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公司的财产安全和职工的人身安全。

1.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生产事故。

2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2.1事故类型

本专项预案的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公司运钞车辆、停车场内易燃易爆产品及车辆物资,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

2.2事故分级

按照火灾爆炸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火灾应急响应分为:I(公司)级响应、II(部门)级响应、lIl(岗位)级响应。

2.2.1 I(公司)级响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