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滕王阁序优质课视频

滕王阁序优质课视频

滕王阁序优质课视频
滕王阁序优质课视频

滕王阁序优质课视频 总所周知,王勃 写这篇《滕王阁序 》 的时候, 背景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话“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各路名人齐聚一堂。如果能在这里一展身手,让众人佩服的话,肯定对自己的未 来大有好处。
滕王阁序 唐代: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 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 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 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 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 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 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飞阁流丹,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层峦 一作: 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仙人 一作:天人;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 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 (轴 通: 舳;迷津 一 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 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 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 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

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 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 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 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 哭!(见机 一作:安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 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 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 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 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 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 幸承恩于伟饯;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 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一、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怀才不遇与时代无关。 对应的文中的句子 是: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 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 岂乏明时?”贾谊大家都知道吧?李商隐 有一首咏史诗,名字叫《贾生》,全诗是这样的:“汉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被誉为一 代明君,他也知道贾谊才华横溢,有极高的政治才能,大名鼎鼎的《过秦论》就 是贾谊的作品。他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秦国为何灭亡的原因,真是文辞雄丽,逻 辑严密,而且气势如虹,王子读了之后一巴掌拍到桌子上,duang,喝水的杯子 震掉地上直接摔成了八块儿, 真是痛快!这就是传说中的拍案叫绝啊!然而, 贾谊 还是没有得到汉文帝的重用,在 33 岁时郁郁而终。李商隐这首诗呢就讽刺了汉 文帝——既然贾谊那么有才干, 你为何只向他问鬼神这些虚无缥缈的 事呢?为何不问治理天下为苍生造福的事情呢?这就像一个人是唱美声的, 你非得 让他来唱京剧,不是奇葩吗?冯唐、李广、梁鸿呢,都是怀才不遇的例子,他们 都生活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冯唐,他很有眼光,生活在汉代文景之治的时代,一 直到汉武帝。汉武帝想要征用他当官,一看,嚯,九十多岁的老先生了,头发与 胡子齐白,咳嗽与走路并抖,所以就只有算了。 李广大家都熟悉,飞将军,生活在一代明君汉武帝时代,一生战功赫赫,可

惜终生未能封侯,原因是两个字:数奇。什么意思呢?命不好。汉武帝认为李广 的生辰八字不好, 所以在一次答应了让李广攻打匈奴做先锋后还是暗地里让卫青 把他换下了,那一战李广因此迷路而自杀,终生未能封侯。梁鸿生活在汉章帝时 代,汉章帝也被誉为明君,班超出使西域就是他派遣的。梁鸿写了一首诗叫《五 噫歌》 , 讽刺了汉章帝大兴土木, 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汉章帝听说后, 嚯, 现在的人都吃熊心豹子胆了,连朕都敢批评讽刺,活得不耐烦了吗?来人,抓他 丫的!于是派人去抓捕他,结果梁鸿就逃得远远的,而且隐姓埋名起来。 所以,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指出了这个残忍的事实:怀才不遇无关时代, 能怎么办?文章接下来的几句话沉痛之极: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什么意思呢?没办法,认命吧!见机、知命,意思就是看透了这个事实, 你就看开点吧。不然能怎么样呢? 接下来的几句也是大家多多称道的几句: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直到“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这几句大家都认为是王勃由前面的消沉变得积极向上, 说自己无论如何都要正能 量,不能自暴自弃。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王子认为,其实这只是客套话,算 不得数的。或者说,这只是自己开脱自己的话,是一种悲伤的达观。就像我们丢 失了一件心爱的东西,明明心里难受的要死,却还是自己说:“丢了就丢 了嘛,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要不然的话,他后面为何接着说“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 狂,岂效穷途之哭”呢?他用孟尝君和阮籍的例子,这俩人都是有才华的,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但生在不好的时代,所以以悲 剧收场,不正是为了说明:无论是什么时代,明君也罢,昏君也罢,怀才不遇, 是无法解释的。这里面有一种巨大的无奈感、绝望感。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那种 解释,说这两个典故是反衬,说明王勃在短暂的消沉之后突然又振作起来,仍然 要积极进取。这种解释有些道理,但王子觉得有点勉强。 二、《滕王阁序》有自荐信的意味。 提起历史上写得最有名的自荐信,非李白 的《上韩荆州书》不可。这封信是李白写给当时的大名人韩朝宗的,核心思 想就是:您韩大人就是当代伯乐啊,我李白就是当代千里马啊,所以您老提携一 下俺李白不正是再恰当也没有吗?在这封信里啊,李白是对韩朝宗一顿狂捧,都 捧到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上去了, 当然李白也对自己一顿狂吹啊, 说自己的本事 也到玉皇大帝的凌霄宝殿那高度了。然而,李白的求职没有成功。不过,那封自 荐信写的是真棒,大家一定要读读,以后自己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借鉴下哟。 《滕王阁序》呢,虽然只是为《滕王阁诗》写的序,其实它的言外之意不在 于诗。大家可以很容易就看出这个嘛。因为这篇文章里有太多的明显的信息了。 比如“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对吧,帝阍、宣室,在这里

都是指代的朝廷,说自己想要报国,不知何年何月呢!还有,“无路请缨, 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 慕宗悫之长风”, 用终军和宗悫为国效力的典故 表达自己为国效力的心愿。还有“杨意不逢,抚流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 流水以何惭?”这里又用典故。 杨意是指杨得意, 是一个给汉武帝养狗的官 儿。所以,他才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狗官儿啊!流云,指司马相如的文章。相传 是杨得意向汉武帝推荐了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才得以被汉武帝赏识。所以,人生 路上一个引荐人是多么重要吧?钟期,指钟子期,这个典故就是妇孺皆知的高山 流水的典故了。所以说呢,这些句子无不向我们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王勃, 这么有才,今天在座的都督阎公啊,宇文新州啊,王将军啊,哪个是我的杨得意 呢?你们,哪个是我的“狗官”呢? 大家知道, 王勃写这篇 《滕王阁序》 的时候, 背景是什么呢?用文中的话“ 胜友如云,高朋满座”,各路名人齐聚一堂。如果能在这里一展身手,让 众人佩服的话,肯定对自己的未来大有好处。这是王子说《滕王阁序》是自荐信 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唐代有一种风气,叫什么呢?干谒。 什么是干谒呢?就是拿着自己的作品拜访当时有名气的人求他们引荐一下自 己,当自己的一个介绍人。王维 、李白、杜甫 、白居易 、韩愈……只要是唐代的文人,几乎都干过这事儿。用我们今 天的话说,这事儿叫走后门。从《滕王阁序》当时的写作背景,联系以及咱们刚 才说的第一条,既然怀才不遇是无法解释的,如果在座的哪位高人推荐一把,我 王勃是不是就不用在这里愤世嫉俗了 ?所以说它是一封自荐信,不是很合理吗 ? 简直是太合理了。 王勃正是为了在众达官贵人面前一展身手, 让大家看到自己的 本事,所以才逞才使气,将这篇文章写得神采飞扬,辞采华茂,生气勃勃。只可 惜呢,这封自荐信没有起到作用,跟李白的那封《上韩荆州书》一样,没有被举 荐。那么,原因何在呢? 原因就在王子说的第一条上。这一条是致命的一条。怀才不遇与时代无关, 这不明显的说当今皇上也不是什么圣明的天子吗?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一个圣 明的天子, 要做到一件事: 野无遗贤。 什么意思呢?天下的有才人都能人尽其用, 言外之意就是天下没有怀才不遇的人。所以,算了吧您嘞,当今天子啊,我王勃 这么有才的一个人您却让我当芝麻绿豆大点的官, 您老真是圣明啊。 这明显是当 着众位达官贵人的面揭当今天子的短啊,这谁还敢再举荐他高升一步呢?所以, 书生毕竟是书生啊,只顾说着痛快,还想说着痛快的时候完成自己的心愿,这事 儿难于上青天啊。哎,才高而识寡,是古代很多文人郁郁不得志的根本原因。王 勃也属于这一类人中的一员。

第二, 王勃写 《滕王阁序》 的时候刚因事被贬官, 所以时机不好啊。 也难怪, 这篇文章写在王勃二次被贬官的途中, 心情指定是愤激的, 所以才有这样的句子。 再联系文中的“关山难越, 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尽是他乡之客”, 那种不得志的落魄与孤独, 让他在众人面前只顾一吐为快, 所以华丽的写景只是 为了悲愤的抒情,这是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古诗 中经常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滕王阁序》的写景也有这种作用。 第三、写完这篇文章后两个多月,王勃就因渡海溺水而死。所以说,也不可 能被举荐了。 三、本文交织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寄托了千古的书生意气。 前不久一直流传一个词儿,叫做毁三观。哪三观呢?人生观、价值观、世界 观。所谓观,就是看法、态度、取舍的意思。《滕王阁序》之所以千古传诵,不 是因为他写出了落霞秋水那两句。中国的文学 ,写景写得再好,没有寄托,那都算不上好,始终不是第一流的文字。《滕 王阁序》写景当然是出色无比,不过这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因为它寄托了千 古文人的书生意气,交织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天高地迥, 觉宇宙之无穷, 兴尽悲来, 识盈虚之有数。 ”“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在王子看来,这几 个句子才是《滕王阁序》 里写得最棒也最令千古文人怎么着呢?一拍桌子,啪, 杯子碎了一地,长叹一声:“说到我心底里去了!”然后再拿个杯子 使劲摔到墙上,“啪”一声,再长叹一声:“怎么就说到我心 底里去了!”天地莽莽,宇宙无穷,一身本领,何时有出头之日?伯乐何在? 岂不令人怆心怀? 王勃这几句将个人与时空进行了对比,它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几乎是 一样的调子,什么调子呢?两个字:悲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它以无穷无尽的时空为背景, 将个人的渺小 衬托的是无限孤独无限苍凉。苏轼在《前赤壁赋 》 的那句“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直接继承了这句话的 含义, 只不过用比喻的形式将它更形象化了。 这种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感慨是中 国古人的一道心灵伤痕, 甚至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历朝历代有着巨大抱负而怀才不 遇的人的共同伤痕。 这种感时伤怀的传统可以从屈原的《离骚 》中的那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 年岁之不吾与”开始, 还有“老冉冉其将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古代的有志之士对岁月总是 抱有巨大的压力感紧迫感, 对于那些怀才不遇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连孔子看见滚 滚的流水还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呢!所以,那些古人才那 么积极用世,渴望能够遇见伯乐一试身手,施展自己的才华。因为人生实在是太 短暂了,电光火石间就过去了。但是如果能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可以不 朽,超越于时间之上,与日月同光了。这是古人共同的宇宙观人生观。 照凡夫俗子的理解,过去就过去呗,反正人早晚都得见阎王爷,不如在这短 暂的一生里使劲作使劲享受,管它其他的干什么?就是现在,这种享乐主义者不 还是比比皆是吗?我们今天所谓的土豪啊,各种恶意无底线的炒作啊,不都是为 了这个吗?但是古代的文人不是这样的想法。 他们追求的人生意义, 其实很简单, 就是三个不朽。 哪三个不朽呢?想想相声大师马三立的名字就知道了。三立,就是立功、立 德、立言。简单来理解就是人生在世,只要能够做到为天下立下功劳,成为天下 道德方面的楷模,能成一家之言,三者做到其一,就可以永垂不朽了。这三不朽 是古代所有有志之士共同追求的,是他们的人生观。 那么,什么是书生意气呢?简单来说,就是毛主席《沁园春 长沙》 中的那种描绘: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 王子自己的总结就是:胸怀大志,高谈阔论,语不惊人死不休;激昂慷慨,逞才 使气,一心只为争上游。再说白了,就是相信三不朽,追求三不朽。正是因为这 个, 所以一篇再普通不过的应酬文章, 王勃才逞才使气, 大展身手, 以不朽之心, 写不朽之文啊!我们看《滕王阁序》,整篇文章在严格的骈文模式的限制之下, 写得神采飞扬,风生水起,写景写的令人拍案叫绝,抒情抒的令人怆然悲歌。而 且用笔变化多端,典故驱驰自如,活脱脱地反映出了一个口气大、才气大的才子 气概的王勃,正因如此,所以才有了这千古骈文第一的《滕王阁序》。 ——弱弱地说一句, 这千古骈文第一的称号可是王子给王勃自封的哟! 谁让我们都是王家人呢?五百年前是一家嘛!诶, 这句话好像哪里不对哟?哪里呢? 不管了,王子将《滕王阁序》的三点心得体会再重述一下:1、指出了一个 残忍的事实:怀才不遇与时代无关。这样一来,让千古读者反思,人生的终极意 义到底是什么。 2、 它有自荐信的意味。 3、 它交织了古人深沉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寄托了千古的书生意气。 所以才能感染千古读者, 让读者从这篇文章里看到一个 才高八斗、壮怀激烈的才子形象。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2.熟读本文直至背诵,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1.写作背景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着《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习课文 1.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句,做到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 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设计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

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 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设计

标准实用 滕王阁序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济源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教案展示一:滕王阁序、逍遥游

济源市高中语文优质课教案展示一:滕王阁序、逍遥游 教学园地 10-04 2056 1号课目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2.理解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的奇文、妙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文、硬文。它是骈文的优秀篇章,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中做一些充分而必要的工作,如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其意图;诵读时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句子的节奏划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

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展示目标)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 序》。这些标题已介绍了文章的内容:秋天在滕王阁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上所作的开场白。此类文章开篇多为介绍宴会地点、集会人物,极尽溢美之词,结尾多为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展望未来。我们不妨来验证一番。 二、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 答:赞盛地、捧阎公、夸嘉宾 三、学生自己读最后一段,归纳内容。 答:总结陈词,回到现实,礼让他人。 四、重点学习2-6段,这一部分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教师配乐诵读,并预先设置问题。 1.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一句话来作答。 答: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因何而“兴”? 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尤其是美景,集中在2-3段。 五、赏析2-3段,男女生分读。 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 方法提示:1.诵读 2.描述意境 3.写景视角 4.技巧手法 5.相关诗句对比 举例: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析:这一句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2、了解文体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新课,导入 《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

《兰亭集序》《滕王阁序》比较阅读(公开课)

兴感之由,不坠之志 高一年级组沈霞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研读《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文本,理解作者的“兴感之由”和“不 坠之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讨论、对重点语段和课外文本的赏析,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内外文本的欣赏,使学生理解诗文内涵,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兴感之由”的深刻内涵及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不坠之志”的不同层次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滕王阁序》和《兰亭集序》同为盛宴即兴之佳作,且在一篇之内经历了由喜入悲这样重大的情感转折。他们因何而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些感慨又将引领他们去向何方? 二、“兴感之由” 1、阅读《滕王阁序》第4小节,讨论王勃因何而发出感慨? 2、感慨的本质是什么? 人和自我的关系 人和外界的关系

人和生命的关系 三、“若合一契” 1、阅读《兰亭集序》第2小节,结合上述三点,思考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2、联系其他文本加以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行路难》、《短歌行》 3、“兴感之由”的内在联系 四、不坠之志 1、思考《兰亭集序》中,作者是如何化解自己的“悲”情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传文于世。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以待来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正视生死。 2、分析《滕王阁序》中,作者如何化解自己的人生之悲。 3、联系其他文本继续深入分析: 《归去来兮辞》——小我 《岳阳楼记》——大我 《赤壁赋》——无我 4、“不坠之志”的共性及对学生的启迪。 五、拓展延伸 王羲之在感慨“死生亦大矣”中“列叙时人,录其所述”;王勃在感叹“谁悲失路之人”时以“不坠青云之志”自勉。俗语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对此我们难免会有各种感慨叹息。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困境?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验,写出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 兴感之由不坠之志 人和自我的关系小我

滕王阁序特级教师教案

滕王阁序特级教师教案 【篇一:《滕王阁序》优秀教案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2、了解文体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学习新课,导入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 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 作品内容不无益处。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 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 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 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 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 东南之美。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 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 单

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作业:熟读课文 教后记:学生朗读还需加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疏通文义 2、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疏通文义 教学难点:讲解实词、虚词用法(故、尽、属、即、且、矣) 教学方法:讲析、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学深诵读第一段,检查作业情况 二、学习新课,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请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课文。 教师答疑 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襟三江而带五湖”中的“襟”“带”两个名词的意动用法,可从“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的“宾客”点拨而来,同时巩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三、讲解几个实、虚词的用法(见课后练习) 故尽属即 四、作业:课后练习二、三 教后记:学生能够初步读懂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1、常见句式分析 2、文章分析

滕王阁序优质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不遇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学习重点 1、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体会作者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3、背诵第二、三段。 学习难点 理解骈体文的特点。 学习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 第一学时 第一部分:由洪州地势,人才说到宴会。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写古今之变迁;“星分翼轸”四句写空间地势之雄;“物华天宝”四句写人物之盛;接着,“雄州雾列”呼应“星分”句,“俊彩星驰”呼应“物华”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再承“星分”,“宾主尽东南之美”再承“物华”。多层渲染,以壮文气。

第二部分:写滕王阁构筑之宏,眺望之广,周围秋景之美。 “潦水尽”二语写秋景;“俨骖騑”四句写自己来到滕王阁;“层峦”以下八句,写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以下十句,写阁上眺览所及。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二句为描写秋景名句,展示出一幅鲜明生动的秋之图景。 第三部分:写欢娱宴游引发的人生感慨。 “遥襟俯畅”以下十句,写参与宴会的人。“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语,于是紧之相承抒发身世之感,遂引用“冯唐”等四人怀才不遇而矢志之典,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所赖君子安贫”以下,用以勉励自己不因处境困窘而改变志节。 第四部分:写自己有幸与会,应命做诗。 “无路请缨”四句再说自己的遭遇。“舍簪笏”以下八句,说自己路过滕王阁,把当时宾主合在一起说;“杨意不逢”等四句言自己甚愿做诗。“呜呼”以下各句,述作序的意,以谦词作结,收束全文。 ①设景美:一句一景,一景一画,水天浩渺,上下浑然一色,描画出旷远的意境。 ②着色美:天青水碧,霞红鹜美,一红一白,色彩明丽,一静一动,相映生辉。 ③生机美: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飞鸟翱翔,秋水流淌,景物鲜活。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6、滕王阁序(王勃)·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 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 美好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教学设计

《滕王阁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 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设计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第一段小结:地势雄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曾经有这么一句话:”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 (附:①三国时的政泉,临死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作坊旁,说:“以后我的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快意莫过于此!”②西晋刘伶乘坐马车,酣饮不休,且备锄头于车上,对马车夫说:“死则葬我。”) 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就是李白,李白饮下去的是美酒,是物质,喷薄而出的是诗篇,是精神。世俗之人只是饮酒,李白的饮酒却是一种创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三、教学过程 一)、作者常识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风格豪放飘逸。 下列典故或传说,何者与李白有关? ①天上谪仙人②坦腹东床③铁杵成针④煮酒论英雄⑤才高八斗⑥玄宗调羹⑦贵妃捧砚⑧水中捞月⑨力士脱靴⑩梦笔生花 二)、解题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体裁(序)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追问:序,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我们学过哪些序?都是哪种序? “序”和本单元中的传、书、箴一样,是一种文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前言、引言之类的小篇幅文章。大致可以细分为三种类型:书序、赠序、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宽容>序》、《<呐喊>自序》等。 赠序──是指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唐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等。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三)、朗读,初步感悟 1.注音解词 逆旅(nì,客舍,古意“迎接”)。过客(旅客。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秉烛(bǐng拿着,握着。)假(借,引伸为提供。)序(同“叙”,叙谈,畅谈。)琼筵(yán,古人席地而坐时铺的席。泛指筵席。)羽觞(shāng,古代指酒杯。) 2.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古代文化常识(云南省优质课赛一等奖教案)

编号:10 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通过师生对相关语句的梳理和解析过程,在专题的学习方法上得到一定的训练和启示。 2、通过对课内外承载文化常识的具体语句的梳理探讨,为进一步加深对相关古诗文文本的理解扫清障碍,以期对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有所助益。 3、激趣。增添对古代文化的温情与敬意,为将来的传承与转换工作作一些文化上的积累和态度上的铺垫。 教学重点:1、2 教学难点:3 指导方法:自主预习、合作讨论、梳理探究 课堂用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今天当老师喊出“上课”两个字的时候,同学们都全体起立,统一向老师问好,并没有一个人特意提醒大家这么做,但大家都一起做了,而且自自然然,顺理成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大家今天都习以为常了的课堂礼仪和上课文化,是深入到每个人骨子里的文化常识。上下四方,古往今来,文化无处不在,也无时不在,今天就我们一起来试着对中学语文中出现的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做一些梳理探究。 上篇 二、检查课前自主学习效果,抢答:(维度一:为什么?) 请对下列现象做文化分析,并简单说说它们分别属于那些文化类别?完成后进行总结性思考:为什么我们今天要学习古代文化? (1)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思茅一中牌楼式建筑,上书“棂星门”三字 明确:写到日食的自然现象,“棂星门”和天文有关,“棂星”即灵星,也就文星,又名天田星。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以棂星命名孔庙大门,象征施行教化、广育英才,天下文人学士汇集于此,统一于儒学的门下。归属:天文地理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进》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林黛玉把“敏”字读成“密”字,写“敏”字或多一笔,或少一笔。 明确:坐次有尊卑,是传统师生礼仪;林黛玉避母讳,是传统家庭伦理 归属:礼仪制度 (3)桃花太红李太白,诗书可诵史可法 一个刚学中文的外国人跟朋友招呼:再见,寡人要买菜去了! 明确:姓名字号 称谓不符合传统尊卑 归属:姓氏称谓 (4)数学家华罗庚的对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滕王阁序教案一等奖

滕王阁序教案一等奖

滕王阁序教案一等奖 【篇一:滕王阁序公开课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 2. 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二、教学方法设计 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

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三、教材处理设计: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 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四、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四大名楼因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名扬天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整体感知 1、利用网络预习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滕王阁序》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积累文化知识。 3.体会作者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背景介绍 1、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作者 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鉴赏力超

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因为“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容易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因为“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后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愤怒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 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

公开课拟行路难教案

拟行路难——悲歌一曲诉愁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背诵及默写诗歌。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3)通过与李白《行路难》比较阅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人论世”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4)感受作者在逆境中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掌握诗歌的内容 (2)培养学生“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诗歌的意旨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带着兴趣走入诗歌课堂 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了一首诗送给好友李白,开头四句是这样的:“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在赞美李白才思敏捷、卓尔不群时,他提到了一个人:鲍参军,即鲍照。李白的才情固然跟他的天赋、游历密不可分,但也离不开前辈诗人的滋养。正如牛顿所说:“我之所以能看得更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鲍照正是李白的“巨人的肩膀”,他对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影响非常之大。李白对鲍照也推崇备至,他认为和鲍照相交是“结交凤与麟”。在他的眼中,鲍照就是马中赤兔,人中翘楚,诗人中的诗人,千载罕见!鲍照者,何许人也!竟然能同时得到唐朝两位大诗人的青睐!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组诗《拟行路难》第四首。(板书)拟,是模仿的意思,《行路难》是古乐府题材,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学习《行路难》写的乐府诗。二、预习扫描 (1)生平: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家世贫贱,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命为国侍郎。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 刘浚的侍郎。孝武帝大明五年(461

[滕王阁序全文]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全文]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述职报告ppt】 《滕王阁序》写景、抒情自然融合。为了学生更快的掌握这篇文章,老师精心的准备了滕王阁序教案。下面是分享的滕王阁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及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2. .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3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 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1、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总结归纳法 2、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1 、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3、“居卑位而有为”的蓬勃进取精神。 1、理解本文用富丽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 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2、辩析“故、尽、属、即”等多义词的词义。 1、学习文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背诵2——5段。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二、解读《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高高的滕王阁正对着江心小洲,想当年建阁的滕王已经死去,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宴会,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阁内画栋珠帘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悠闲的白云,深潭(指江)的影子,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滕王死去了,可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

优质课教案《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1.鉴赏本文的美景与真情。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千古传唱的奇文、妙文,但同时又是教学中的难文、硬文。它是骈文的优秀篇章,用典太多,文辞简奥,给学生的诵读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中做一些充分而必要的工作,如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找出文中运用的典故,理解其意图;诵读时注意句式的错落变化、句子的节奏划分等。课堂上教学重点放在深入探究作者情感的变化以及对写景和抒情名句的鉴赏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古几重阳,依然天高地迥;东南一都会,正是彩彻区明。王勃兴来,诗文题阁楼,一序占千秋;我辈登临,乐趣寄山水,三江抒豪情。让我们跟随初唐四杰之一王勃一起登上滕王阁,品读其美景,赏析其真情。 (展示目标)文章的全称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这些标题已介绍了文章的内容:秋天在滕王阁举办的一次大型宴会上所作的开场白。此类文章开篇多为介绍宴会地点、集会人物,极尽溢美之词,结尾多为总结全文提出号召展望未来。我们不妨来验证一番。 二、学生齐读第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内容。答:赞盛地、捧阎公、夸嘉宾 三、学生自己读最后一段,归纳内容。答:总结陈词,回到现实,礼让他人。 四、重点学习2-6段,这一部分才是全文的精华部分。教师配乐诵读,并预先设置问题。1.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用文中一句话来作答。答: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2.作者因何而“兴”?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尤其是美景,集中在2-3段。 五、赏析2-3段,男女生分读。提问:哪些写景的美句最能打动你? 方法提示:1.诵读 2.描述意境 3.写景视角4.技巧手法 5.相关诗句对比举例: 1).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评析:这一句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评析: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一动一静相映增辉;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一体,浑然一色。背景旷远、色彩明丽、意境浑融、超逸豪迈。。该两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潦水”对“寒潭”,“烟光”对“暮山”,“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补充介绍:“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试讲课教案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翔)丹,下临无地。鹤汀(tīng)凫(fú)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qú)。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a)。睢(su 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a)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dì 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jiǒng),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kuài)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míng)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jiē)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yì)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h? zh?)以犹欢。北海虽赊(shē),扶摇可接;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远望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的兴致油然而生。排箫发出清脆的声音,引来阵阵清风;纤细的歌声仿佛凝住不散,阻止了白云的飘动。今日的宴会很像是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诗人文士狂饮的气概压过了陶渊明;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射南朝诗人谢灵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却得。放眼远望半空中,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随之来,认识到事物的兴衰成败有定数。远望长安在夕阳下,遥看吴越在云海间。地势偏远,南海深不可测;天柱高耸,北极星远远悬挂。雄关高山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思念皇宫却看不见,等待在宣室召见又是何年? 唉!命运不顺畅,路途多艰险。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把贾谊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让梁鸿到海边隐居,难道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能够依赖的是君子察觉事物细微的先兆,通达事理的人知道社会人事的规律。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喝了贪泉的水,仍然觉得心清气爽;处在干涸的车辙中,还能乐观开朗。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仍可以到达;少年的时光虽然已经消逝,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不算晚。孟尝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学情分析: 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二的古代散文,已初步具备了赏析语言、品味意境、把握情感的能力。学了本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后更是大体了解了古代散文的风格特点和鉴赏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展开。另外,《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短短一学时的课堂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 重点: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难点:透视千古名句,走进王勃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南昌的滕王阁原本是一座普通的阁楼,如今成了大家朝拜的圣地。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诗人王勃,因为他的一篇千古绝唱《滕王阁序》使其天下闻名。在上节课老师曾给同学们提出过一个问题要求大家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准备,那就是《滕王阁序》这篇千古奇文流传千古的原因。不知同学们准备的怎么样了,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推选代表为我们一一解读这篇千古奇文。 活动2【活动】整体感知 二、整体感知

知背景、作者:滕王阁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为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所建,历代屡有兴废。为三大名楼之首,现楼高25米,为明三暗五层结构。诗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滕王阁》诗最著名。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活动3【讲授】讲授与分组讨论 第一小组,介绍王勃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经小组讨论认为这篇文章流传的原因是“年少”。 生命之花凋谢在25岁的年少有为,未尝不是一种遗憾。下面请大家看题目,也许在这里可以找到另一个流传千古的原因。 第二小组,介绍的是《滕王阁序》的序常识,且将它与《兰亭集序》作比较,为大家配音朗诵。 第二小组经讨论认为这篇文章流传的原因是“序工”。 刚才第二小组找到这些对仗工整的句子时,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除对仗工整以外还有另一个特点那就是用典,接下来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文中用典的句子。 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